當前位置:首頁 » 本科類型 » 武漢大學本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

武漢大學本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4-06-16 17:49:28

『壹』 武漢大學學校獎學金有哪幾類

新生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專項獎學金。新生獎學金與高考掛鉤,分為甲等和乙等。甲等用於獎勵武漢大學錄取的各省新生中比前一年同省第5%的新生位次值更靠前的學生,獎勵金額為每人5000元。乙等用於獎勵武漢大學錄取的各省新生中比前一年同省第10%的新生位次值更靠前的學生,獎勵金額為每人2000元。優秀學生獎學金分為甲等獎學金、乙等獎學金、丙等獎學金,除基礎學科優秀學生獎學金、專業優秀學生獎學金外,比例分別不超過學生總數的5%、10%、 15%,獎金分別為每人每年人民幣3000元、2000元、1000元。專項獎學金包括紀念獎學金、校友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個人獎學金和其它獎勵、資助學生學習的獎金、基金等。根據學校各專項獎學金設立規定和評定辦法確定。

『貳』 武漢大學休學影響獎學金嗎

請假分事假和病假,但是一般情況都不會影響你成績。除非請了很長時間的假,影響平時成績。

至於國家獎學金,要求很高,名額有限,要求操行優秀,綜合評定要第一,請假對他沒有任何影響, 只要你不掛科且成績很高就行。

大學生獎學金評定標准:

1、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

2、第一學年的評定要求一年級所修全部課程的平均成績達80分或良好以上才會獲得
大學生獎學金,一等獎須平均成績達85分;第二學年的評定不考察課程考試分數,僅
要求二年級課程學習無補考科目

3、英語4級425分及以上,其中參評一、二等獎須英語6級425分及以上(小語種參考
相應水平)。

(2)武漢大學本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專業學習獎學金評定標准: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思想道德品質良好。

2、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院的規章制度,當學年未受紀律處分(含留校察看處
分未解除)。

3、勤奮學習,當學年各門課程考試成績未出現不及格。

4、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活動,熱心公益事業,各類活動出勤率達到90%。

『叄』 請問武漢大學獎學金的評比制度是什麼啊詳細一點……謝謝!

武漢大學本科學生素質綜合測評試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鼓勵學生爭取優秀、發展特長、開拓創新,引導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諸方面協調發展,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根據高等學校培養目標和我校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學生素質綜合測評是對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的測定和評價。設定的測評指標既是評價學生的基本依據,又是學生發展的導向目標。

第三條 學生素質綜合測評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採取定量測評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測評與結果評價相結合、記實測評與民主評議相結合的方法,盡可能科學合理地反映學生的實際素質狀況。

第四條 學生素質綜合測評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質、課程學習成績、實踐與創新能力三部分。

第五條 凡在本校注冊並參加全日制學習活動的普通本科生、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均應依據本辦法以班級(或同年級同專業,下同)為單位進行測評。

第六條 學生素質綜合測評按學年度進行計算。在學院(或直屬系,下同)的領導下,先由學生本人進行總結並自評計算得分,經班導師、團支部和班委會幹部、學生代表組成的班級測評小組評議和核查後,報學院審核。測評結果作為評獎評優的基本依據。

第二章 基本素質測評
第七條 基本素質是指學生在政治態度、思想觀念、道德品質、人文修養、身心健康等方面應當具有的符合時代特徵的基本品質,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及其行為表現等方面的綜合體現。

第八條 基本素質測評的基本內容及其基本要求:

(一)政治態度(A1)。主要考察政治立場、理想信念以及參加政治活動的表現。基本要求: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遵循憲法確定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政治上積極上進;自覺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心時事,積極參加各項政治學習和活動,自覺加強政治修養。對有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言行並堅持不改者,應評定為差。

(二)法紀觀念(A2)。主要考察遵紀守法的情況及其行為表現。基本要求: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無違法違紀行為。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受到國家有關機關處罰者,或違反校紀校規受到學校處分者,應評定為差。

(三)學習態度(A3)。主要考察平時對待課程學習的態度和學風。基本要求:學習態度端正,遵守學習紀律,謙虛好學,刻苦認真,在努力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中樹立良好學風。對學習不求上進,違反學習紀律,經常曠課或遲到早退,不按時完成作業或弄虛作假者,應評定為差。

(四)集體觀念(A4)。主要考察平時在各種集體或組織中的言行表現。基本要求:顧全大局,有團結協作精神,關心集體,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維護集體榮譽,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不做損害集體利益的事。對集體觀念淡薄,計較個人得失,有嚴重損害集體和他人利益的行為者,應評定為差。

(五)生活態度(A5)。主要考察勞動觀念和生活作風。基本要求:熱愛勞動,積極參加生產實習、公益勞動和勤工助學活動,自覺搞好寢室衛生;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生活儉朴,不浪費糧食,節約水、電,不向學校和家庭提出超越實際可能的生活要求。對怕苦怕累,不願參加勞動,寢室衛生一貫很差者,或一貫生活鋪張浪費者,應評定為差。

(六)社會公德(A6)。主要考察在處理群己關系和在公共場所中的道德行為。基本要求:遵守公共場所包括校園、學生公寓(宿舍)的管理規定,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在公共場所舉止文雅,文明禮貌;愛護公物,保護公共設施。對不講社會公德,不遵守公共秩序和教學秩序,經常影響他人的正常工作、學習和休息,故意損壞公物,或其他違反社會公德造成惡劣影響者,應評定為差。

(七)個人品德(A7)。主要考察在處理人己關系和在人際交往中的道德行為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個人品德修養。基本要求:誠實守信,謙虛謹慎,為人正直,辦事公道;敬老愛幼,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服飾整潔,講究衛生,舉止得體。對不注意個人品德修養,不講誠信,自負虛偽,自私自利,言談舉止粗俗,品行不端者,應評定為差。

(八)人文修養(A8)。主要考察專業課程之外的文化藝術修養、審美情趣以及關心社會的態度和精神。基本要求:了解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基本常識,有科學的思想方法,有較強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審美能力,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九)身體素質(A9)。主要考察體育達標成績和參加體育鍛煉及軍訓情況。基本要求:自覺鍛煉身體,體育達標成績合格;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活動,完成軍訓任務,有健康的體魄。對體育達標成績不合格或應當參加軍訓而不能完成軍訓任務者,應評定為差。

(十)心理健康(A10)。主要考察生活適應能力和在面臨困難、挫折時的心理表現及心理調適能力。基本要求:具有心理衛生的基本知識,性格開朗,情緒穩定,達觀向上,人際關系和諧;有較強的生活適應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能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

第九條 基本素質的基本內容的測評採取民主評議的方法。在學院領導下,由班級測評小組根據基本素質測評的基本內容和要求,針對學生參加的教育環節、課外活動、日常表現、素質狀況等實際情況,逐人分項進行測評(見表一)。測評結果分為優、良、一般、較差、差五個等級,分別換算為5分、4分、3分、2分、1分。測評小組對某一學生測評得分之和的算術平均值即為該學生基本素質的評議得分(記作P),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Aij表示測評小組成員對某一學生在基本素質某一方面的評分,n表示參加測評小組的人數。

表一:基本素質測評表

評項

學 姓名


政治態度A1
法紀觀念A2
學習態度A3
集體觀念A4
生活態度A5
社會公德A6
個人品德A7
人文修養A8
身體素質A9
心理健康A10
合計得分

註:測評等級分別為優、良、一般、較差、差,對應分值分別為5分、4分、3分、2分、1分。

合計得分=A1+A2+……A10。

第十條 獎勵加分(A11)。對取得突出成績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或者好人好事,按下列各項加分。但因同一原因獲得不同的榮譽稱號或表彰、表揚的,只計最高分,不累加計分。

(一)有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等事跡者(有經認定的事跡材料或書面證明),加4分;

(二)有扶殘助弱、拾金不昧、無償獻血等事跡者(有經認定的事跡材料或書面證明),加2分;

(三)學生黨支部、班集體、團支部等取得突出成績受到學院(系)以上組織表彰並授予榮譽稱號的,或受到學校、學院(系)通報表揚的,按表二加分:

表二:先進集體評分

國家級表彰
省級表彰
學校表彰
學院表彰
校、院通報表揚

主要學生幹部
10
8
6
3
1.5

其他學生幹部
8
6
4
2
1

成 員
5
3
2
1
0.5

(四)取得突出成績受到學院(系)以上組織表彰的先進個人(如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幹部等,不包括依據本辦法評選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等以及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對其組成人員的表彰),按表三加分:

表三:先進個人評分

國家級表彰
省級表彰
學校表彰
學院表彰

10
8
5
2

第十一條 懲處扣分(A12)。對違反校紀校規受到處分或通報批評者,或者必須參加而無故不參加教學和集體活動者(有正當原因並請假者除外),可按表四扣分:

表四:懲處扣分

留校察看處分
記過處分
嚴重警告處分
警告處分
校、院通報批評
無故不參加

教學和集體活動

15
10
7
5
2分/次
1分/次

第十二條 基本素質總評分(記作F1)為評議得分(P)與獎勵加分(A11)之和減去懲處扣分(A12),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Aij、n的含義同第九條。

第三章 課程學習成績測評
第十三條 課程學習成績是指學生參加所修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程、選修課程以及輔修課程的學習並考核的成績。成績評定均採用百分制記分,60分以上為及格,及格者才能取得該門課程的學分。若課程成績評定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則分別換算為95、85、75、65分和50分。

第十四條 課程學習成績測評採用必修課程、限(指)選課程與任選課程、輔修課程分別測評計分的方法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一)必修課程、限(指)選課程成績

其中,X1i表示納入測評的每門必修課、限(指)選課的成績,Y1i表示相應課程的學分,m為納入測評的必修課、限(指)選課總門數。

(二)任選課程、輔修課程成績

其中,X2j表示納入測評的每門任選課、輔修課的成績,Y2j表示相應課程的學分,n為納入測評的任選課、輔修課總門數。

(三)課程學習成績總評分(記作F2):F2=B1+B2

第十五條 課程學習成績測評以班級為單位,按學年度進行計算。各學院可根據自身學科特點及課程設置狀況,制定科學的課程測評范圍和成績修正辦法。醫學院、口腔醫學院等醫學類專業學生實習階段的成績評定辦法由相關學院自行制定。

第四章 實踐與創新能力測評
第十六條 實踐與創新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工作、科技和社會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創新素養以及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考察學生在科技學術、社會工作、文學藝術、文體競賽以及其他實踐活動等方面獲得的成果。

第十七條 實踐與創新能力測評主要內容及其評分:

(一)出版著作(C1)。公開出版學術、文學、藝術等著作的,按表五加分。不同著作可累加計分,合著者按作者實際承擔的工作量計分。

表五:出版著作評分

獨(合)著
主(參)編

10萬字以上
10萬字以下
10萬字以上
5萬字以上
1萬字以上
1萬字以下

學術著作
15
3—10
10
7
4
3

文學、藝術等著作
12
2—8
8
5
3
2

(二)發表學術論文(C2)。發表科技學術論文的,按表六加分。所有論文加分應有出版刊物或錄用通知證明,不同論文按篇數累加計分;被轉載的論文按轉載最高級刊物計分;集體合作論文前兩名作者按相應項計滿分,其他作者按相應項減半計分。刊物級別由學院按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認定。

表六:發表學術論文評分

SCI、SSCI、EI、ISTP論文
國家權威期刊
國家核心期刊
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
出版的學術論 文 集
合法的內部學術刊物

15
12
8
5
3
1

(三)科研成果與科技發明(C3)。參加科學研究和科技學術活動,取得科研成果獲獎或通過鑒定的,或取得發明專利的,按表七加分。不同成果可累加計分,同一成果獲不同級別獎勵,只計最高分,不累加;集體合作成果前三名作者按相應項計滿分,其他作者按相應項減半計分。成果獲獎或鑒定等級由學院根據有關規定認定。

表七:科研成果與科技發明評分

等級
國家級
省部級
省級政府部門、市級
校級
大學生科技活動

全國性
省市級
校級









20
12
9
7
10
8
5


18
10
7
6
8
6
4


14
8
6
5
6
5
3


10

4
3
2

鑒 定 成 果
10
8
6
5

發 明 成 果
獲國家發明專利每項加10分

(四)學科與文體競賽(C4)。參加學科競賽和文體競賽獲獎的,按表八加分。不同項目獲獎可累加計分,同一項目獲不同等級獎,只計最高分,不累加;團體競賽獲獎,對其中起主要作用者,按相應項計滿分,起次要作用者,按相應項減半計分。

表八:學科與文體競賽評分

名次
獲獎等級
國際競賽
全國競賽
省(市)級競賽
校級競賽
院級競賽

1

12
10
7
5
2

1—4

10
8
5
4
1.5

5—8

8
6
4
3
1

鼓勵獎
5
4
3
2
0.5

(五)社會工作(C5)。擔任學生幹部並履行工作職責的,按表九加分。其中在院系、年級、班級及院系學生社團擔任學生幹部的,由各學院視其責任大小和工作表現及業績酌情加分;在校團委、校學生會、全校性學生社團以及學校其他各單位(如校報、廣播台、有線電視台、學生事務助理等)擔任學生幹部的,由其任職的組織的主管單位視其責任大小和工作表現及業績提出加分提議,由學生所在學院酌情加分。擔任學生幹部不足一學期的,可不計分;不履行工作職責、無業績的,可計0分;兼任多項職務的,以可獲得較高評分的某一項或綜合考核計分,不累加計分。本項加分須經學院審定,最高不超過10分。

表九:社會工作評分

工作職責

業績表現
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院團委副書記、院學生會主席
校團委、學生會各部門,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學生黨支部的學生幹部
院團委、學生會各部門,年級、班級的學生幹部
其他各單位的學生幹部
學生社團的學生幹部

主要

幹部
其他

幹部
主要

幹部
其他

幹部
主要

幹部
其他

幹部
主要

幹部
其他

幹部

較好
8—10
6—8
3
5—7
3
5—8
3
3—5
2

一般
4—6
3—4
2
2—4
2
2—4
2
2—3
1

較差
0—2
0—1
0
0—1
0
0—1
0
0—1
0

(六)社會活動(C6)。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其他社會活動,被評為院級及以上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或積極分子的,或者撰寫社會調查報告、社會實踐報告等獲獎的,按表十加分。因同一事跡受到不同級別表彰的,以高級別表彰計分,不重復計分。本項累計加分不超過10分。

表十:社會活動評分

國家級
省(市)級
校 級
院 級

先進集體
負責人
7
5
3
1

成 員
4
3
1
0.5

先進個人、積極分子
7
5
3
1

撰寫調查報告、實踐報告獲獎
5—7
3—5
2—3
0.5—1

(七)發表文學、藝術、新聞等作品(C7)。在合法的刊物和媒體(網路媒體除外)上發表文學、藝術、新聞等作品的,根據作品的質量按表十一酌情加分。所有作品加分應有刊物或錄用通知證明,不同作品可累加計分,同一作品被不同刊物和媒體發表或轉載的,只計最高分,不重復計分;集體合作作品的第一作者按相應項計滿分,其他作者按相應項減半計分。本項累計加分不超過10分。人文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學院可以根據本學院特點另外製定評分標准。

表十一:發表文學、藝術、新聞等作品評分

國家級權威報刊或新聞媒體
省級重要報刊

或新聞媒體
其它公開發行的報刊或地方新聞媒體,學校主辦的公開發行的報刊
學校主辦的其它報刊或媒體
學院主辦的

內部刊物

4—5
2—3
1—2
0.5—1
0—0.5

(八)外語水平(C8)。取得國家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合格或優秀證書者,按表十二加分。取得英語以外其它外語語種國家考試合格證書者,參照本評分標准酌情加分。

表十二:外語水平評分

CET-4級合格
CET-4級優秀
CET-6級通過
英語口語考試合格

1
2
3
2

(九)計算機水平(C9)。取得國家計算機水平考試合格證書者,按表十三加分。

表十三:計算機水平評分

一(初)級
二(中)級
三(高)級

取得水平考試證書
1
2
3

取得程序員考試證書
2
3
4

第十八條 實踐與創新能力測評採用記實加分的方法,分項累加,由此累計所得總分即為實踐與創新能力總評分(記作F3),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Ci表示各測評項目評分值。

第十九條 實踐與創新能力測評按學年度進行計算。實踐與創新成果,一般應由學生本人提供證明材料並自評計算得分,經班級測評小組進行核查評分後,報學院審核。必要時可由學院核查鑒定並最終酌情裁定評分。

第二十條 在實踐與創新能力測評中弄虛作假、虛報成果的,經核實後扣除所獲得的評分,並可視為基本素質測評不合格。

第五章 測評結果及其應用
第二十一條 每學年學生素質綜合測評的最終結果(記作F)是基本素質總評得分、課程學習成績總評得分、實踐與創新能力總評得分的加權之和,其計算公式為:

F=F1×15%+F2×60%+F3×25%

第二十二條 測評結果經學院審核後,在本測評單位內公布。若有異議,應在一周內由學院核查後作出裁決。

第二十三條 測評結果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相對水平,作為下列各項工作的依據:

(一)評定各類獎學金的基本依據;

(二)評選優秀學生、三好學生、三好學生標兵、優秀畢業生等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基本依據;

(三)評選先進班集體、先進班集體標兵等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的基本依據之一;

(四)審批困難補助、減免學費的申請等學生資助項目的考查依據之一;

(五)畢業生就業推薦、與學生家長溝通等工作的基本依據之一;

(六)推薦免試研究生的參考依據。

『肆』 武漢大學獎學金

1、每年都會有多抄種獎學金 校級襲的國家級的都會有 一般院里會綜合考慮 所以一般只能申請一個 至少我們院是的 一般就是錢最多的那個
2、每年都可以申請獎學金
3、不太清楚 你可以打電話問問 不過有答案的希望不大
4、應該是可以的 沒關系的
5、不用申請 如果你是就直接給你 不過要等到10月或者更晚一些

熱點內容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二批專業 發布:2024-06-25 15:16:23 瀏覽:466
自考本科提綱 發布:2024-06-25 14:51:28 瀏覽:909
鄭州大學任景莉教授 發布:2024-06-25 14:46:54 瀏覽:237
蘭州大學專業目錄本科 發布:2024-06-25 14:39:41 瀏覽:966
鄭州大學網上考試答案 發布:2024-06-25 14:37:57 瀏覽:340
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使命 發布:2024-06-25 14:33:37 瀏覽:654
武漢理工大學本科答辯 發布:2024-06-25 14:26:43 瀏覽:517
上海師范大學轉專業 發布:2024-06-25 14:18:38 瀏覽:340
大學生發生多角戀原因 發布:2024-06-25 14:11:03 瀏覽:840
函授本科在全國公認么 發布:2024-06-25 14:01:47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