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本科類型 » 18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典禮

18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典禮

發布時間: 2024-08-22 00:34:18

㈠ 2018屆清華畢業生去向哪裡

原則上可以,只要在我們學校大門登記身份證就可以了。好像下午4點半以後不內給進入學校容,這個規則不確定,經常看見門口在4點半以後就有遊客被拒絕進入。另外還要確定當天我們學校不是畢業典禮,不是什麼重大活動(比如某個領導人心血來潮訪問學校)

㈡ 歷屆清華大學畢業演講稿

歷屆清華大學畢業演講稿

又是到了一年總得一遇的畢業季了,天色還是同往年一般的死氣,悶熱的天里仍是些感傷的人,只是離校的學長學姐們又換了一波模樣。夏天裡的辣日烤得校園路上形形色色的畢業生們同蒸鍋里的饃一樣,硬硬的,脆脆的。激昂亢奮的同時又帶著點煽情淚流,稍一帶情緒就哭得跟個淚人一樣,全然沒了畢業時刻應有的傲氣。


清華大學畢業演講一

清華畢業生周劼人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畢業生,你慢慢來

老師們、同學們、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

感謝學院給了我這次機會,讓我在三年後再次走進西階的這個教室,再次感受新聞學院這個娘家永遠的歡樂、祥和與親切。

我非常能理解此刻台下師弟師妹的心情,感傷、激動、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因為三年前我也和你們一樣,戴著學位帽,拿著畢業證,歡歡喜喜邁出校門,沖進職場,期盼著自己一展抱負,成為青年才俊。但現實似乎不是這樣的。所以今天以下所有的內容,濃縮成一句話送給大家,就是——畢業生,你慢慢來。

從我自己的經歷說起吧。

畢業進了新華社,一聽名字,好工作。主流媒體、記者,每天圍著國家大事轉,采訪寫作編輯,一切都太符合一個新聞人的理想了。

然而,進新華社總編室工作的第一年,我乾的工作是什麼呢?在總編室值班室,接電話、發傳真、送文件、復印材料、擺桌簽、做會議記錄、改文件錯別字……我的工作時間,常常是下午5點到第二天上午8點。

不是說這些工作沒有意義,學不到東西,而是我心心念念想要從事的“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的新聞工作,反差太大了。

我甚至想到過“不幹了”。於是我找到李彬老師,說了我的郁悶。李老師跟我說:其實人生能“做事”的時候本來就不多,不能做事的時候,就“做人”,就思考人生。末了,他又囑咐了一句:別著急,慢慢來。

三個字,但後來的經歷和所思所得告訴我,這三個字的含義,實在太豐富了

有人說,出名要趁早。我不以為然。事業是一場馬拉松,在馬拉松你見過有人搶跑嗎?沒有。為什麼呢?因為馬拉松拼的是全程如何分配體力、耐心的智慧,起初那一段的狀況和最後的成績,往往天差地別。

其實,新聞是個很浮躁的行業,對大多數從業者來說,每天都在不同的議題間頻繁切換,跟著輿論的變動疲於奔命,對看似豐富的內容蜻蜓點水。這跟如今最火爆的“微博”很像——信息過載、碎片化、非線性、缺乏邏輯。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淺薄》,說的就是互聯網的快速淺閱讀引起了人大腦生理學和解剖學上的變化,很多時候這種變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在互聯網時代,人類正在慢慢喪失深入閱讀、線性思考的能力。我們獲得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地“知道”,卻越來越不能慢下來去“理解”。那句話怎麼說來著,listen half,understand quarter,remember zero,and react double。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人,恰恰需要輸出的是你的“理解”,碎片化的“知識”是過眼雲煙。

事業如此,人生也一樣。怎麼才能獲得“理解”,而不是滿足於浮光掠影的“知道”呢?

這就要求一個即將走上職場的新聞人、傳媒人,在這看似“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世界裡,能慢下來,能淡定起來,按照自己的步驟,踏踏實實地去走、去積累、去生活。

回到現實,發傳真、打電話,或者說就算是每天寫稿子,這些瑣碎的事情又怎麼能和清華要求我們的“上大舞台,干大事業”聯系起來呢?這兩者之間難道不是註定矛盾的嗎?

《城記》的作者王軍老師曾告訴我,無論你干什麼,一定要給自己的工作找一個大的命題。以媒體人為例,你會跑口,那麼在你跑的口子里,能不能發現一個大問題呢?比如他要回答的問題是有關中國“這個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是怎麼快速完成城市化的”。於是,我們讀到了他筆下一本又一本真知灼見。

我還記得他跟我說過,新聞人面對的世界就好比是一張桌子。怎麼才能像現在很多所謂的“名記”“名嘴”那樣快速出名,火爆網路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沿著桌子邊走,作搖搖欲墜狀以博得叫好。但不要忘記,桌子的中心卻有那麼多的命題無人顧及、無人理睬。作為清華新聞學院的畢業生,你選擇站在桌子的什麼位置?

幾天前,我讀到了一條微博,這是一位詩人,也是新華社著名記者陳先發寫道:“搭我私車的朋友常會蹦出幾句怨言。確實,作為有20年駕齡的老把式,我太謹駕慎行了,開得太慢了。當年也曾飆過,逆風一尿三丈遠。如今我越開越慢,遇誰讓誰。既讓謙和的,也讓耍橫的。既讓平頭的,也讓卷發的。既讓板車客,也讓踱步男。我願意比世界任何人都慢一天。沒關系的。世界很快,你們先請-----”

這最後一句,在一剎那打動了我。

世界太快,所以我們更要“慢慢來”,不要在乎當前眼下、一時一地的得失取捨。

前幾天我采訪北京四中的校長,他感嘆,現在的人,總在每一個階段都用跟別人一樣的標准來衡量自己,還總要求自己做得比別人好,從不曉得去尋求“與別人做得不一樣”,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是的,從過去的厚積薄發,到如今的邊積邊發,這都沒有錯。但當所有人都在急匆匆地想要有所表現、有所作為時,你的淡定會讓你現在及將來,跟別人大為不同。

周慶安老師有次開玩笑,說每個畢業生回學校交流,都一定會跟師弟師妹說“我那時候讀書太不認真,你們要好好讀書”,可等這撥師弟師妹畢業了,回頭還是會回來囑咐說“你們要好好讀書”。無論你是不是不幸成為了“下屆復下屆“的典型,那請一定記住,畢業真的應該成為耐下心來,努力學習的開始。

“慢慢來”的還有一個含義是關於物質。

去年回學校交流,大一的師弟師妹一上來就問:“師姐你一個月賺多少,買房子沒,夠花嗎?”我當時一驚,既覺得“現在的孩子比我們當時成熟多了”,可又覺得“是不是有點太著急了?”

在這里,我負責任地說,作為清華的畢業生,只要你們能有點正常人的努力水平,將來大部分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也可能在座要笑話我:“師姐你太操心了吧,我們是有理想的畢業生,怎麼會天天圍著房子車子轉,切!”

不要笑。環境對人的影響不可小視。你現在不操心,是因為你周圍的環境很單純。等到你邊上的人都在討論房子車子票子孩子時,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你會跟他們一樣,不淡定的。

那時希望你想起一句話:年輕時把腦袋裝滿了,年長時才能把口袋裝滿;年輕時就著急把口袋裝滿了,也許老來,腦袋和口袋都是空的。

總之,麵包會有的,能喝的“蒙牛”牛奶也會有的,咱們不著急,慢慢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清華大學畢業演講二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家長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無比榮幸作為校友代表來見證同學們生命中一個重要的時刻,首先向你們表示最衷心的祝賀!

當我接受這份邀請時,只想到這是一項作為清華校友最崇高的榮譽,卻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項多麼艱巨的任務。當我開始著手准備講稿的時候,才發覺自己這個貿然接受邀請的決定是多麼不知天高地厚。因為在座的同學們來自於幾十個不同的專業,即將面對迥然不同的事業與人生道路。

作為一個過去近二十年基本沒有走出過象牙塔、思維方式相對簡單、人生見識相對單薄的我,能和你們講什麼呢?過去兩周於我而言可比寫學術論文要痛苦的多。苦思冥想,乾脆就把我走出又回歸清華園這十幾年的心路歷程、過去的感悟與未來的“野心”與大家分享。拋磚引玉,希望你們站在人生如此一個重要轉折點的時候,也花幾分鍾想一想未來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自己。

不知道同學們是否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最後一集的結語讓我印象深刻:“如果到先輩的智慧中尋找答案,他們也許會這樣告誡我們短暫的一生: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從孩提時代,就困惑於人存在的意義。

人來自自然、回歸自然,代代相傳,意義何在?我選擇生物系的原因之一也是想窺探生命的奧秘。可是當我在大學系統地從分子水平認識生命之後這個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讓我更加困惑。突然有一天,我豁然開朗:只有有意識的人類才能問出這個關於“存在意義”的問題;那麼也只有有意識的人類才能定義“存在意義”。

所以,“人生意義”本就是一個主觀命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個人的背景與際遇不同,每個人對於這個命題的定義也會大相徑庭,從而決定了追求目標、人生道路也大不同。我自己則是經歷了從迷茫到相對明朗。

14年前的今天,恰好是我離開清華園的日子。猶記得,走在綠樹掩映的東西主幹道,我默默地想:如果有朝一日我可以再回到這個園子里工作,將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和你們一樣,我在這個園子里度過了五彩繽紛的青春歲月、收獲了延續至今的友情、從懵懂少年長成具備獨立思想的青年,對這個美麗的園子充滿不舍與眷戀。

不過除了這個總有一天要回歸的朦朧目標,我對於未來的事業選擇其實是一片茫然。但有一個原則卻讓我受用至今,那就是:努力做到最好,讓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個月後,我奔赴大洋彼岸,進入位於美國東岸的普林斯頓大學。2004年,我獲得了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如果說90年代的清華賦予我的是心懷天下的責任感,那麼21世紀的普林斯頓則將我徹底拉入科學的殿堂。清華與普林斯頓都入選了世界最美的十所校園,清華莊重大氣,普林斯頓優雅淡定。

在普林斯頓,穿著不修邊幅給你上課的可能是諾獎得主、資深院士,你在咖啡廳小憩坐在對面的也可能是美國總統的科學顧問。在那裡,不論是本科生還是諾獎得主,你完全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是一派怡然自得,卻又有一份這個大學特有的我行我素、桀驁不馴。在這種環境下,你會很安心地做自己、很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浮躁很容易就被擋在物理上並不存在的學校圍牆之外。

在普林斯頓第一年,我突然發現,教科書里那些高貴冷艷的知識原來就是身邊的這些貌似隨和的老先生老太太們創造的;研究生課程都沒有教科書,而一律是用經典或前沿的原創論文做教材,所以我們上課就是在回顧著科學史的創造。當我們進了實驗室,自己竟然也已變成了人類知識的創造者、科學史的締造者。

有了這種認知,我的追求目標也逐漸演化為:發現某些自然奧秘,在科學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跡。當我定義了這樣一種人生意義,也同時意味著選擇了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一種自找麻煩的思維方式,和一種自得其樂的存在方式。我完完全全痴迷於這個小天地:會為能夠與大自然直接對話而心滿意足,會為透過論文跨越時空與先賢討論而興高采烈,會為一點點的進展和發現帶來的成就感而壯懷激烈。

當然,這個過程里也少不了挫折和麻煩。然而正如一部好的戲劇一定要有因為反派帶來的沖突才精彩,科研中的這些挫折和磨練也會在若干年後回憶起來更加生動,讓這個過程因為五味俱全而豐滿。

讓我給大家講一個清華園里發生的小故事,讓大家看看象牙塔里的波瀾壯闊。我2007年剛回清華的時候,給自己確立了幾個明確的攻堅課題,前不久做出來的葡萄糖轉運蛋白是其中之一,還有另外一個也非常有意義的課題,叫做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

它對於我們神經信號的傳遞至關重要。

長話短說,一轉眼到了2011年,我們經過之前幾年的探索,終於獲得了一個細菌同源蛋白的晶體,結構解析已近在咫尺,就差最後一次收集重金屬衍生數據了。為此我們准備了大量晶體,保存在可以維持低溫攝氏零下170度的液氮預冷罐中,寄到日本同步輻射,准備收集數據。

接下來,就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2011年7月11日。如果你們去查日歷,那是星期一,在中國看到《自然》新論文上線的日子。我本來應該早上6點出門去機場,在5點55分的時候,我打開了《自然》在線,第一篇文章直接砸得眼睛生痛,因為這篇文章的題目就是《一個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晶體結構》,也就是說,我們被別人超越了。

我們一直說科學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現在真真正正不可能是第一了,慘敗!我把論文列印出來,交到做這個課題的張旭同學手裡時,她立即淚崩。可是,晶體還在日本等著我們。於是一切按照原定計劃,我們飛赴日本。一路奔波,晚上7點趕到實驗線站的時候,那裡的工作人員一臉凝重地對我說:“顏教授,你們寄過來的低溫罐似乎出了問題”。

我心裡一沉,這意味著晶體可能出了大問題,這可是我們過去三個多月的心血結晶啊!在剛剛承受了被超越的打擊之後,這個事故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所幸我們做事一向未雨綢繆,隨身還帶了很多晶體,於是就地開始重新泡重金屬,第二天早上到了正式收數據的時候,果然,寄送過來的晶體全部陣亡,無一可用。然而,就當我們花了十幾個小時,即將絕望之際,前一天晚上剛剛處理好的一顆晶體給了我們需要的所有數據—質量是如此之好,以致在收完數據一個小時之內,我們就解出了結構!

此時,發表論文的課題組還沒有從資料庫釋放結構信息,所以於我們而言,是第一次看到了這類蛋白的原子結構,對過去四年依舊是一個完美收官!那一刻,根本不會顧及還能發什麼樣的論文,心裡充滿的只有這前後巨大反差帶來的狂喜。

而故事還沒有結束,就當我在凌晨三點打開郵箱,准備給實驗室成員立即布置後續工作的時候,發現了一封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郵件,通知我,經過初選,我在全球800名申請人中過關斬將,成為進入“霍華德休斯國際青年科學家”第二輪候選的55人之一,邀請我於11月赴美參加最後的角逐。那一刻,我腦子里瞬間顯出這兩句:“屋漏偏逢連夜雨,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1年7月11日早上5點55分到13日凌晨3點鍾,這45個小時,於我和我的學生們而言真可謂驚心動魄,猶如坐過山車。也正因為此,這個過程遠比一帆風順的任何其他課題都來得刻骨銘心。

但這依舊不是故事的最終結尾。因為這個課題,我有幸與我此前崇拜了將近10年的偶像級科學家、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MacKinnon教授合作,在與他的交流中受益匪淺,也終於圓了我在研究生時代想要與他一起工作的夙願。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結構呈現出與已經發表的論文很不相同的狀態,經過分析闡釋,我們的這些新結果也在10個月之後發表於《自然》。我還提出了一個電壓門控通道感受膜電勢的全新模型,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在創造新方法、構建新工具對這個模型進行驗證。

你看,這就是科學研究的魅力:不向前走,你根本不能輕易定義成功或者失敗。總有那麼多的不確定、那麼多的意外驚喜在等著你!這種經歷、這種感覺,真的會讓人上癮!

回首從步入清華園至今的18年,我非常感恩:母校塑造了我健康向上的人格,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無憂;有親人的疼愛,師長的支持,好友的信任,學生的依賴;而得益於經濟發展,國家有能力支持基礎科研。我感謝時代、國家和母校給我的機遇與饋贈;也更深刻地理解個人對於母校和國家的責任,我相信這其實也是滲入每一位清華人骨髓的使命感。

對於我們的母校,我們在座的所有人生逢其時,肩負著把她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責任。在我的心目中,當清華培養出來的一大批年輕人,以及一大批從清華起步的年輕人成為世界一流學者的時候,當我們的若干工作對人類的科學史、文明史產生持續影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驕傲地宣稱:清華是世界一流大學。

我們和你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有這個條件、有這個能力,用自己具體的行動來實現這個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記住:如果今天你認為我們的母校還不是世界一流大學,那麼就讓我們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共同把她變為世界一流大學!

對於我們的國家,我們這一代人、特別是你們當中和我一樣把科學研究作為畢生事業的同學們,更是責無旁貸:經濟發展決定中國有多富,科技發展限定中國有多強。讓中國的科技實力配得上她的經濟體量,讓中國的科研成果產生世界影響,我想也正是中國科學家對於國家最根本的責任與使命。

親愛的同學們,這一刻,看著你們,我與你們一樣激動。你們的未來有無數種可能,但是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在現在這個信息爆炸、計劃跟不上變化的年代,希望每一位清華人用你的初心去探索你的人生意義,努力認識你自己,做你自己,堅守內心的選擇,堅定地為實現你的人生意義而勇敢、專注地行動。我衷心祝願每一位同學收獲自己的精彩人生,書寫你認為最重要的歷史!

謝謝大家!

;

㈢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怎麼樣

7月8日上午,清華大學舉行2018屆本科生畢業典禮,3463名2018屆本科生從清華園畢業。畢業典禮上,清華校長邱勇給畢業生們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課——用一生去追尋意義。

上午九時,清華畢業典禮在各院系響亮的口號中拉開帷幕。電子系的「電生磁,磁生電,電子人生無極限」、數學系的「我愛數學,數學使我快樂!」、 新聞學院的「清新一四,一世清新。初心不改,闊步前邁」……學生們各具特色的口號收獲陣陣掌聲。

邱勇還指出,要以長遠的眼光去追尋意義,選擇有價值的事業;要用「大我」的情懷去追尋意義,引領人生不斷邁上新的高度。並分別列舉「大師之師」的葉企孫先生和馬克思先生的例子,告誡學生個體的意義往往因為投入整體而得到放大和提升。

最後, 邱勇校長勉勵畢業生:「我相信,隨著對意義追尋的深入,你們對意義的感受會越發強烈,生命也會變得更加豐滿和強大。意義,值得你們用一生去追尋。」

㈣ 清華大學校長在研究生畢業典禮上說了什麼

2018年7月8日上午,「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庄嚴,巍然中央...」伴著嘹亮高亢的校歌,清華大學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拉開帷幕,5000餘名畢業研究生身著學位服參加典禮。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發表題為《以開放精神點亮人生》講話。

「在清華,我們學會了為學為人橫平豎直的基本功,從明天起,就應當去大膽地追其險絕了。」化學工程系的博士畢業生唐城表示,未來將帶著在清華求學時塑造的優良品格、鍛煉出的過硬本領、收獲到的寶貴學識,踏上新的人生征程。也將用一生去詮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用行動和奮斗書寫無愧於新時代、無愧於清華人的華彩篇章。

此次畢業典禮上,2259人被授予博士學位,5401人被授予碩士學位。其中,76名博士畢業生被授予「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稱號,79名碩士畢業生被授予授予「清華大學優秀碩士畢業生」稱號。

㈤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發言稿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發言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使用發言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發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清華大學畢業典禮發言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發言稿1

某月某日上午舉行的清華大學某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一位學生代表的發言讓不少在場學生和家長印象深刻。這位從甘肅國家級貧困縣走出來的大學生,柔弱但堅定地告訴在場的幾千位觀眾: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畢業生代表張薇在某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友、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工業工程系的張薇,非常榮幸能夠作為20xx屆畢業生代表在這里發言。

幾年前,因為清華園,我們遇見了彼此。不經意間,清芬園開張了,食堂的餐勺換了,學堂路兩旁的樹長出了新枝,我們也成長為了更好的我們。我總覺得我們這屆學生是幸運的,我們共同見證了藝術博物館的落成,看到了蘇世民書院招收第一批學生,目睹了第一批00後進入校園,還認識了前不久發現的古墓「校友」……幾年來的點點滴滴,在離別瞬間湧上心頭,此時此刻,首先想說的還是感謝,謝謝所有關懷我們、鼓勵支持我們的師長與親友們,謝謝你們!

我來自甘肅鎮原——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國家級貧困縣,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相對落後。猶記得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實驗環節,我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當我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之大,短暫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變家鄉教育現狀的種子。

經過高中三年的拼搏,我幸運地成為了這個園子里的一份子。邱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就告訴我們:「清華學生要具有理想主義精神」,要「聽從內心的召喚,突破現實的羈絆,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目標」。四年的大學生活告訴我,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是:能堅持、有擔當。

堅持,就是身處低谷仍心懷希望,困難重重仍堅定前行。

因為基礎薄弱,我時常陷入自我懷疑。微積分作業要比別人多花三四倍的時間,競選班長不成功,報名實踐支隊長也失敗了,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了20分……《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說:「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淪!」

我們都曾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曾在漫漫長夜中苦苦思索,在無人的角落裡放聲大哭,但只要咬牙堅持,生活就會給你驚喜。後來,我參加了辯論賽,和小夥伴一起獲得了「辯論好聲音」的冠軍;我的仰卧起坐及格了,當上了班長也開始指導實踐支隊,還順利拿到了學業優秀獎學金。

我沒有辜負自己當時在日記中寫的那句話:「無論如何,不許退縮,不許不努力,決不許放棄。」我們不會被困難打倒,咬著牙含著淚,也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擔當,就是要銘記清華人的家國情懷,不忘初心,堅守理想。

某年在甘肅特困鎮殷家城的一間土窯洞里,我遇到了1位母親和她的3個孩子。母親不識字,父親意外離世,家裡只有一張桌子,沒有台燈,但姐弟仨卻學習得無比認真。我至今忘不了母親的手足無措,忘不了孩子衣服上的破洞和眼睛裡的光,我知道我應該做些什麼。

經過我們的努力,這個困難家庭最終得到了北京一家公益組織的長期學業資金支持。過去四年裡,我曾前往甘肅、雲南、陝西、內蒙等多個省份開展了8次公益實踐。我開始意識到,清華人有責任去關注社會,我們的努力真的具有點燃星星之火的力量!

家國情懷體現在清華人堅定的畢業選擇上。教育研究院的沈曉東學長在畢業後前往安徽省金寨縣擔任小學校長,致力於困境兒童的救助和教育;今天和我們一同畢業的來自新聞學院的仁增頓珠走出青藏高原後又堅定回去,畢業後將在藏北草原當一名基層工作者;還有法學院的胡凱,毅然從軍入伍,誓要為強軍夢貢獻力量……在萬千選擇面前,他們放棄了外人眼中的「最優解」,跳出了自己生活的「舒適區」,走向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我也始終記得曾經想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後,我決定延遲入學一年,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清華培養我們成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飲水思源」,朋友們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歲月不居,未來可期。我們不僅有堅定不移的決心,果敢剛毅的品格,更有家國天下的情懷和為理想不懈奮斗的一腔熱血!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心底的熱愛與熱淚盈眶的感動。感謝清華給我們更加有力的翅膀去翱翔天際,我們將不忘初心堅守信念,乘風破浪直濟滄海!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發言稿2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謝謝大家讓我有幸站在這里,分享我的感謝和不舍,表達我的惦念和祝願。

MBA是學校里最大的專業碩士群體,其中有志於再次擇業、投身經濟管理事業的全日制學生,也有我這種平時從不露面、到了晚上和周末,才開始混跡於校園各個角落的在職班學生。我就職於在全國觀眾關注的目光里表示壓力很大的中央電視台,也很小眾地躋身在經管學院的各種金融人士、IT精英之中。我和我身邊的同學們早已過了本科生花一樣的年齡,又離EMBA的成熟和成功有點距離;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卻要接受所有嚴格的考核;在工作崗位上漸漸變得不可或缺,陸續成家過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三年的時光在我們的疲於奔走但充實快樂中悄然滑過,特別遺憾沒有在平時多留些紀念,因為在學校的每一天都如此美好。

親愛的老師們,今天我們畢業了。你們一定對我們在小組作業中怎麼都阻擋不了的團結友愛精神感到頭疼,為我們在加班開會出差時錯過的學習機會、在考試中並不完美的答卷感到無可奈何;也一定欣慰於我們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在論文答辯時的侃侃而談,在走向未來時的自信和勇敢。盡管離老師們心目中優秀學生的標准還隔著千山萬水,但是老師傳授過的為人之道我們都記得,以身示範的平和、淡定、低調和陽光心態我們都記得。親愛的老師,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畢業了。我們不用再對老師每次都有創新的簽到方式耿耿於懷,不用再對無限大的考試范圍感到痛苦,不用再糾結於加班還是上課的兩難選擇,不用再對著各種內網各種用戶名抓狂,不用再忍受請假時領導憤慨的眼神,也不用在周末愛人孩子幽怨的目光里出門。可是,我們也沒有機會再享受下班路上奔向學校的輕松心境了,沒有機會在考試時體會「書到用時剛剛好」的竊喜,沒有機會在課堂上提問、質疑或者小小地幽默一下,也沒有機會再登上共聚同秀的舞台展示我們的才華。今天,我們不得不選擇留戀不得不放手,但是等到風景都看透的時候,我相信我們仍然會清晰地記得一起上課的教室,一起腐敗的飯局,一起揮汗如雨的球場,還有一起看過的細水長流。

親愛的家屬們,今天我們畢業了。不知你們是否慶幸遠遠多過高興,因為以後的家務活兒終於又有人分擔了,孩子有人照顧了,深更半夜也沒有同學再打電話來以討論作業之名行密謀腐敗之實了。你們承擔了本該家人一起分擔的重任,你們的好,我們都知道;你們的辛苦,我們都記著;你們傷不起,我們都了解。所以我們以清華MBA的身份保證,從今天起,一定努力賺錢養家,所有家務活全包,做全家人的開心果和提款機,你們只需要負責貌美如花、享受生活。

今天,我們畢業了。萬般不舍,終究到了離別的時刻。遺憾沒有多去幾次圖書館,沒把作業寫得再認真一些,沒有在情人坡上多坐坐,沒把舌尖上的清華都體驗一遍。時光不會重來,但是我們讓彼此變得更幸運。清華值得永遠去愛,經管是我們不變的期待,MBA大家庭是我們最深的牽掛。祝願學院培養出更多有sense懂businessmodel的商界領袖,祝願MBA項目越辦越好,祝願親愛的老師們學術成就更上層樓,祝願最最親愛的同學們一生平安快樂!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賈志豪,來自交叉信息院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以下簡稱「姚班」)。我十分榮幸,能夠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

在高中的時候,家長總會教育我們說:高中是人生最辛苦的階段,挺過了高中,進入大學就輕鬆了。然而到了清華,我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四年的大學時光,累並快樂著,辛苦並充實著。今天我想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在清華學到的三句話。

第一句話叫做「做最好的自己」。

這句話是從姚期智先生那裡聽到的。大學四年來,幾乎每一次姚班的講座都可以看到姚先生的身影,他總是聽得非常認真。姚先生曾經說過,他也有很多 新的領域需要探索、學習,甚至還要跟我們比賽,看看誰學得快、學得好。怎樣做最好的自己?姚先生給我們做出了表率,就是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斷實現自 我的超越;就是要敢於築夢,敢於圓夢,敢於堅持自己的夢想。

我一直把這句話奉為圭臬,時刻鞭策自己。大二小學期,為了能夠設計出性能最優越的微處理器,我們挑燈夜戰,放棄了所有的娛樂和休息時間;每年秋 天,為了能夠實現三千米滿分,我要求自己每天跑三千米,風雨無阻,最終達成了目標。我相信,人各有所長,只要堅持夢想,放眼長遠,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在人 生的大舞台上綻放出自己獨特的光彩!

第二句話叫做「真正的熱愛值得百分百的專注」。

這里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去年春天,我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交換。當時我與同學約好,利用假期去紐約和那裡的朋友們一起遊玩。然而,隨著假期 的臨近,我的一篇論文也進入到了最後的攻堅階段。一邊是老友相聚、風光大好,一邊是板凳冰冷、數據枯燥,如何選擇?我忍著內心的小小糾結,還是犧牲了假 期,錯過了與老朋友的敘舊和紐約的大好風光。不過,故事的結局還算美好,最終這篇論文發表在了頂級國際會議上,論文的貢獻也被學術界認可。

四年來,我專注付出、廢寢忘食,動力正是源於對計算機科學發自內心的熱愛。如今,我即將赴美國斯坦福大學,繼續攻讀計算機博士。正像1924年 英國登山家George Mallory回答《紐約時報》「你為什麼要攀登珠峰」時所說的,「因為山在那裡」——有朝一日登上科學的巔峰,領略那裡的無限風光,是我心中信守的夢 想。

第三句話叫做「同學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我的導師曾跟我說:大學本科階段最大的收獲,不是學到了多少知識,做出了多少成果,而是你現在認識的同學,他們將會是你一生的財富。

提到同學,總會有那麼幾幅畫面在我腦海中浮現。第一幅畫面叫做「喜悅」,我大一代表姚班出征足球比賽,打入班級首粒進球後被同學們高高舉起,拋 向空中,聽到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我只有一個念頭——有你們真好!第二幅畫面叫做「感動」,大二聚餐,不小心卡到了魚刺,跑了幾家醫院都沒辦法將魚刺取出, 看到同學們在深夜仍然為我忙前忙後的身影,淚水浸濕了眼眶。第三幅畫面叫做「靠譜」,大四上學期事務眾多,又趕上一個重要的國際會議,臨行前直到機場我還 在擔憂,此時同學拍拍胸脯說道:放心去吧,園子里的一切有我呢!

大學四年,有些片段會離我們漸行漸遠,但有些片段卻會歷久彌新。或許,我們會忘記某一門課程的成績,但是我們總會記得在考試前與同學一起自習到 深夜的情景;或許,我們會忘記自己發表了哪些論文,但是我們總會記得在論文的攻堅階段與同學並肩作戰相互鼓勵的時刻;或許,我們會忘記自己班級獲得的榮 譽,但是我們總會記得,為了獲得這些榮譽,大家付出了多少汗水、辛勞和努力。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很幸運有你們隨行相伴,共同成長。

清華園四年,致知窮理、學古探微,鳴謝的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就讓我們把它凝結為一句「捨不得」吧。捨不得清芬的香鍋和觀疇的肘子,捨不得辛 勤的老師和辛勞的職工,捨不得朝夕相處的室友和揮斥方遒的同學,最捨不得的是培養我們四年的母校——父母給了我們夢想之身,正是在這個園子里,夢想插上了 飛翔的翅膀。

離別時分,所有的捨不得都將收入行囊,夢想在新的起點再次起航。每個清華人,心中或許有不同的夢想,有的將潛心科研,登臨學術殿堂;有的會雄心 鑄劍,戍衛遼闊邊疆;也有的將紮根基層,踐行報國理想。不管選擇如何,我們身上都帶著清華的烙印,行囊里都裝著這個園子的時光。異曲同工,十七萬學子矢志 不渝共譜清韻華章;厚德長行,百二載志士行健不息成就強國夢想! 清華,給我們永恆的力量;清華,是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謝謝大家!

㈥ 清華校長畢業寄語中的:「丈夫秉壯節 自信無終窮」這句話到底啥意思

首先我們要先理解清華校長說這句話的意思,「丈夫秉壯節 自信無終窮」的意思是,生命的力量來源於信念,只要我們心懷高遠,壯節不改,只要挺立風骨,奮不顧身,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詩中也表現出了大丈夫的氣節和自信。

㈦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曾在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說:「只有對學生、社會、國家負責任的學校,才能培養出對社會、

①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而每個人都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② 隨著所處的環境和場所的變化,我們要不斷的變換自己的角色,調節角色的行為,承擔不同的責任,要對他人和社會負責,首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要不言代價與回報。

㈧ 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舉行,校長邱勇在畢業典禮上說了些什麼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笑庄嚴,巍然中央...”聽的這首嘹亮高昂的校歌清華大學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也是正式的拉開了帷幕,當時有5000餘名畢業研究生他們都身穿著學位服參加了此次典禮。

“身處開放的時代,我希望你們始終遵從內心的選擇,永葆進取的精神和創新的激情,在包容和尊重中不斷獲取人生的力量”這是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對畢業學生們說的。

而這一次202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也正式拉開了帷幕,這一次有3168人被授予了博士的學位,還有5650人是被授予碩士學位。

清華大學給畢業生設計了新一版的學位服,而且還准備了個人專屬定製款的紀念徽章,非常有意義。

清華園是一個夢想的地方,也是很多人人生起航的地方,這一次就用校長的寄語特別深刻,這一次畢業典禮也是上了的熱搜,全國觀眾一起見證了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熱點內容
山東新和成2015本科生待遇 發布:2024-11-25 01:30:37 瀏覽:918
給大學老師的祝福語 發布:2024-11-25 01:28:31 瀏覽:476
陝師大本科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2024-11-25 01:27:46 瀏覽:8
遼寧科技大學成人高考報名時間 發布:2024-11-25 01:25:38 瀏覽:241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怎麼樣 發布:2024-11-25 01:13:07 瀏覽:718
大學生熒光夜跑策劃書 發布:2024-11-25 01:08:44 瀏覽:812
卡迪夫大學研究生怎麼申請 發布:2024-11-25 01:07:59 瀏覽:951
清華大學圍棋老師 發布:2024-11-25 01:00:42 瀏覽:91
同濟大學德語考研 發布:2024-11-25 00:43:25 瀏覽:560
美國加州大學校園槍擊案 發布:2024-11-25 00:43:17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