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壓力
⑴ 美國留學壓力到底有多大
為什麼在美國留學比在留在國內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理解在美留學生的生活狀況有一個捷徑。然而要真正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從社會適應方面、中美文化差異方面、學業壓力方面以及情感方面來討論。
第一、社會適應
語言溝通是社會生活的基礎。試想如果你突然穿越(用「穿越」這個詞來描述坐飛機到地球另一邊的國家生活的經歷並不誇張)到一個只會講A語言的國家,沒什麼人懂得漢語,你不僅需要開始學習A語言來買食物,坐公交,上課做作業,與房東交涉租房子,還要用A語言找工作,與老闆同事建立良好的關系,業余時間提升自我修養但只有A語言的書,觥籌交錯為了爭取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實現自我價值……你需要多久才能熟練的像你說中文一樣說A語言呢?任何一本穿越小說的主人公估計都會被虐的體無完膚。即使是做父母的,事業成功的,心理積極健康的中年人,如果你們突然一無所有地到了另一個「星球」生活,語言能力變成了一個「小學生水平」,你們有多大把握能承受這種巨變呢?
安全問題是在美國生活的另一個不適應。當美國人都可以合法擁有槍支而你卻因為身份不可以有此類武器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不安全呢?一到天黑就在馬路上看不到人,路燈不像國內一樣燈火通明,持刀持槍搶劫強奸案件在報紙上時常刊出,你會不會因為這種生活環境而感到不安呢?
有些美國人標榜美國是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多並不代表他們之間相處的和諧。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從來都被熱議且不容忽視。正如《我從新疆來》的故事側面反映出的社會問題,留學生,亞裔美國人,拉美裔非裔……在美國主流白人或者其他少數民族人群眼中的形象就是你們看「新疆人」「外地人」「南方人」「文科生」的印象。如果你問問自己你這一個月中有幾次和新疆人主動交流?有幾次看到他們就走開?有幾次遇到普通話不標準的同事你心中產生了對這個人某些帶有偏見的心理活動?想過說過聽過「外地人」來搶我們的工作啦,污染我們的城市啦,「沒素質」啦……國內這些「自然」的想法就是很多美國人對你們的孩子、朋友的看法。大部分的漢族人,尤其是來自城市的學生,對來到美國突然變成「二等公民」的社會身份十分不能接受。
第二、文化差異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美國留學生在國外有哪些朋友可靠?許多中國留學生因為「困」在中國學生圈子而感到苦惱,美國社交圈又無法融入。社交上的成功依賴許多文化認同以及熟悉。比如你美國同學今天又講了一個段子,所有人都笑了,可是你不知道Geico,%¥#@是什麼,你一點也沒聽懂。好不容易你想到了一個段子,用拗口的英語終於講完了,你自己都不覺得好笑了,美國人禮貌地「哦~~」這樣得需要多少耐心能交到朋友?由於你的英文沒有那麼出眾,經常會被人打斷,你說著說著別人就去聊別的了。你跟美國朋友出去玩,有許多不知道的活動,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美國人有耐心給你解釋是幸運的,但美國人更注意活動流暢和大部分人的情緒。在美國,如果有一個美國朋友問你有關你在中國的生活,估計都會感動得想哭。美國人對中國人,不像中國人對美國人那麼好奇,那麼熱情。
美國的食物實在是無話可說了,除非你生活在一個大城市,是真正的大城市。美國所謂的一般城市可能還不及國內三線城市。並且你有足夠的錢讓你出去吃你在國內可以用很少的錢吃到的美食。娛樂?除了少數真正的大城市,大部分美國人的娛樂活動真的是不敢恭維。你會發現美國人笑點如此的低,動不動就激動的要跳到天上了,一定是生活太無聊了。一個全國大學生球賽可以動員國內相當於全省的人開著車大老遠一路上呼哈亂叫的跑去看,這在中國能想像嗎?只有奧運會的級別才可能吧。沒有好吃的飯店可以呼朋喚友,沒有商圈可以招上心儀的對象逛街,一片綠地就可以叫公園,公園也看不到人。當酒吧就像國內茶館一樣供大叔大媽們消遣看球賽,跟「夜店」這個刺激的詞一點關系也沒有,KTV只能是站在酒吧中央對著全酒吧的大叔大媽唱。一到晚上一個人都沒有,回到國內再看到廣場舞大媽的時候,真希望她們能佔領美國。人是社會動物,熱鬧的集體活動一定能讓人心理健康多一重保障!
第三、學業壓力
且不說聽說讀寫都在用英文,當你的生活、社交都不順心的時候,可能唯一有所慰藉的最後一根稻草就剩下了學業。而且中國人本來一直都對成績很看重,並不是說這有什麼不好,不好的是將學習成績看得比個人健康生活well-being還要重要。導師期望和家長期望可能讓留學生壓力更大。由於文化和教育系統背景的不同,有些導師認為你應該知道的事而我們並沒有那麼「應該知道」,因此會被誤解為無能,沒有責任感,不上進。在遇到難題時很多留學生不敢跟家裡說,報喜不報憂怕家人擔心但又不能做什麼也是徒勞,學業上也無法「成功」的時候最害怕面對父母以及他們經濟上的投入,因此就更容易被逼上絕路。
第四、情感壓力
留學是一個情感拉鋸的過程。當美國同學都有經濟收入來支撐自己的生活的時候,你卻找不到工作甚至在基本生活層面上掙扎,自尊受到嚴重的挑戰。你想要有家人在身邊,想要照顧你的父母或是祖輩,但是卻因為留學不能盡義務而感到內疚和罪惡。然而在國外沒有「成功」,沒有好工作,似乎更成為了對父母的一種傷害,這種害怕父母失望的恐懼更深刻地挑戰著留學生的自我價值感。所以留學應該是慎重的決定,不僅是經濟上,更是在情感上、精神承受能力上能夠「支撐」的起。如果留學生真的有想念家人,想要承擔家庭責任,承擔經濟負擔的想法,只是因為他們也開始走向成年人的正常過程,而不該將他們像孩子一樣高高掛起。希望任何一個認識留學生的人,都不要用「只要你學習好也值了。」「你只要關心學習,其他的都不要在意。」「堅持就是勝利!」「失敗由於XXX,成功由於XXX」這樣的話來回應,因為沒有以上對他們的經歷的同理心,這樣的話並不能真正減輕他們的壓力,甚至相反會催化問題嚴重程度。當一個人的精神生活連米面都吃不上,一個吃著魚肉的旁觀者告訴他「不能安心啃糟糠是不能成功的」是殘忍且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你正在美國留學,上述的壓力你是不是正在經歷著?今天這篇關於美國留學壓力的文章是希望大家認識到這些問題,然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不要因為這些問題而讓自己在美國留學的生活和學習收到影響。小編希望在美國留學的每一個同學都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正確的對待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和壓力。如果你有關於美國留學的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天道教育在線顧問,我們講竭誠為您服務。
⑵ 在美國留學的心理壓力到底有多大
要看你個人的目標在哪裡。相對而言美國的高中比國內的要輕松,能有較多的專時間接觸社會,屬但大學要比中國的要壓力大得多。在美國高中,壓力相對不大,但如果你想要進TOP50的大學你也要很努力,對待每次的功課和考試都不能馬虎,還要有很多的社會實踐。美國的大學更加不用說,比國內的重點高中壓力還大,分分鍾畢不了業,或是被淘汰重讀。不過,你也可以一樣游遊玩玩過,隨便考個大學,其實美國普通的大學很容易進,就當出去見識見識。這些都是看你有怎樣的人生定位了
⑶ 中國的大學輕松,美國的大學壓力很大。 中國大學難進易出,美國大學易進難出。有這種說法
美國的大學壓力很大是真的,但在中國比如好的學校的博士、碩士,要想回畢業也需要發論文,所以也要很答努力,因此壓力並不小,所以也不能說中國大學難進易出。美國大學易進難出,這么說也不對,每年都有人申請PhD,不也有不少人拿不到Offer么,難出倒是真的,很多人都會延期畢業。總之,在學術界,必須要努力,好好學習才是王道,不必糾結於這些說法的。
我正在就讀於國內的「985+211」大學,正在努力准備出國。
⑷ 在美國留學壓力大嗎
根據專業不來一樣,壓力也不一樣源。
文科政治法學就不講了,那些專業你念出來也做不出成就,壓力未知因為沒什麼國人讀;
商科爛大街,你又沒有人脈,畢業就失業回國,壓力是專業里最小的;
現在能走的就是理工科了,收入不錯,工科賺錢快穩定就是工作壓力大學習壓力極大,國人留學生的首選;理科呢,學習、工作壓力小一點點,賺錢周期慢,但是有點賭博的意思:10年一個周期每過2、3年你會有小產品,但是投入產出比沒有工科高,如果10年期滿最後的大產品出來了你就發大財,反之你10年就一手小產品。
⑸ 美國學習壓力大嗎
曾經有個美國高中生跟我說,他晚上3點睡,早上6點起床。後來去了MIT。
⑹ 美國留學生活的自由與壓力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去美國留學,雖然將要面對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但是留學生活才是你的全部,因此對你影響比較深的是美國大學的生活,那麼美國大學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本文小編為大家帶來美國大學生活盤點:自由與壓力並存!
學生選課的高度自由和自主
美國學生選課是完全取決於自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經濟情況選課。所以,沒有統一的班級。即使必修課,你也可以自由選擇修讀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只要學分符合專業計劃的要求,選課的事情就完全是學生自己做主了。
但選課自由不是沒有限制的,首先,你選讀的專業大綱限制了你的選課范圍是有限的。學校和有關的系科只規定某個專業的必修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計劃里主要為選修課。
其次,你的選課要受到最高和最低周學分數量的限制。學校規定全日制學生(fulltime)和半工半讀學生(parttime)每周要選的最低和最高學分。全日制一般最低為每周16個學分;半工半讀一般最低為每周6學分。但超過了一定的上限,學生選課的費用將上浮。也就是,在某個學分數量之內選課,學費最合算。這樣,學生的自由被有效的規定了一個范圍。
其三,你的選課還有某些先決性限制,例如,沒有通過大學英語2級,你就不能選修3級。由於電腦聯網操作,使得這一點做起來非常容易。
選課的壓力
所有學生必須自己關心選課的時間和地點,如果不留心,你很可能錯過選課機會。更重要的是,許多好的課程還必須早點去注冊,否則人數滿了,你就無法選上。只好等下一學期開課。而下一學期該課又不一定開設,即使開設,你也同樣可能碰到選不上的危險。
學生的權利
學生交了學費,不是進電影院買一張門票,在裡面,只要有電影看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學生交了學費之後,就有了許多的權利。例如,免費使用教學設備的權利。學校的電腦房是免費開放的,甚至列印機也免費供應。所有電腦房都可以免費上internet網路。學生只要注冊了,不管你是全日制的,還是半工半讀的,都可以申請一個免費email帳號。學校有時候考慮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用計算機比較緊張,於是就晝夜開放機房,並且也是免費的。
其他教學資源也是這樣。例如,學校非常高檔的電影剪輯設備,錄象多制式翻錄設備,任何學生都可以去使用,攝象機也可以免費租借。除了開學一次性交費之外,學生從來沒有再交費的。
沒有想到,我們國內就不一樣了,交了學費之後,除了可以免費聽課和借幾本書(書還都是破的!)之外,沒有任何免費的服務可以享受。上機房,要錢!在機房要穿鞋套,交錢!看音像,要錢!申請email,要錢!甚至補考,要錢!開舞會,要錢!看電影,要錢!學生補考,交錢!有的學校甚至對補考的學生只要交錢,就把試卷和答案一起交給學生,這還考不出?!有時候想:為什麼在金錢萬能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反而做得到維護學生的權利呢!?我們的學生真可憐,除了思想政治工作和課堂上教師的嘶喊之外,什麼都享受不到!
學生的艱難
在美國讀大學非常艱難。因為18歲成人了,許多人要獨立,就半工半讀。非常辛苦。沒有幾個學生可以在晚上12點之前睡覺。必須不停地做回家作業。一個學管理的學生還只是讀一年級,他居然已經交了500多頁的作業(都是列印出來的,doublespace兩倍行間距)。我們的學生大學四年能夠寫100頁已經異常了!每位老師每次上課都會有作業要求。學生別想空手來聽課。
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從來不馬虎。作業再多他們也會認真完成。有的學生甚至會花許多精力和時間去准備,提高自己的作業水平。有一個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發言質量,她居然花了幾百元去買音像資料,然後自己編輯,來配合自己再課堂上的發言。這反映出,學生的責任心非常強。對比之下,我們的許多大學生交作業簡直就像上刀山下火海,有的時候交上來的作業居然像草紙那麼糟糕。上面橫七豎八亂畫幾百個字,就算作業了。
得到老師的b以上評價,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要是不及格,他們覺得非常難堪,臉上無光。但我們有的學生就不一樣了(極個別的),考10分,還不覺得臉紅。我發現,美國老師會非常嚴格地要求學生,決不輕易給a以上的成績。你那麼容易拿a,說明我這個老師的水平太差了。但我們國內有時候有的老師對學生要求太低,有的老師居然給班級95%以上的學生打優秀!簡直鬧天下之大笑話
社團活動
參與社團活動是結識朋友,娛樂,增強自信,補充學業知識的最好途徑。校園內基本上有三種社團:學術型,社交型和特殊興趣型。對特定學科有興趣的學生可參加學術型社團,例如建築學社團,英語社團,聖經解讀社團或讀書會等。喜歡與他人分享經驗或組織小型活動的學生可以參加社交型社團,例如體育運動社團或海外學生社團。海外學生社團常舉辦接待家庭體驗,野餐,烤肉,聚餐,國際文化晚會等活動,讓國際學生互相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參加中國同學會則不失為消解鄉愁的一個好辦法,尤其是在中國人不多的偏遠鄉鎮求學的同學,參加中國同學會更是難能可貴。大家可以吃吃中國菜,互相鼓勵,交換信息。中國同學會也經常舉辦中國文化晚會,把中國文化介紹給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同學。特殊興趣社團是由對特定議題共同感興趣的學生所組織的社團,例如環境保護社團,學生聯合國等,這些團體會舉辦活動,發表他們的看法和將訊息發布給其他學生。美國高等教育的理念出了注重培養學術人才外,也很重視與社會的銜接。
社團組織可以說是社會的縮影,反映社會的運作和規律。學生可以通過參與校園活動,培養個人領導才能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校園活動往往造就社會上接觸的領導人,許多社會潮流也是從校園開始的。
社團活動是學生得到幫助及交友的良好途徑。參加社團擔任社團幹部,可以訓練領導和組織能力,對將來踏入社會很有幫助,在履歷表上增列幾項比較特別的課外活動,也會增加履歷表的內涵。
體育活動
體育是美國校園的大賽。美國人對體育的狂熱堪稱世界之冠,尤其是籃球,美式足球和棒球。美國大學校際比賽是由美國大學體育聯合會(ncaa)組織的。ncaa運動的錦標賽每年分三季舉行,每一季舉行不同的球賽。美國提倡運動員精神,爭取個人和團體的榮譽,發揚忍耐堅持及積極進取的作風。美國大學校園有各式球隊,校園體育在美國被全國的觀眾所關注,全美頂級的大學足球隊聯賽,往往一票難求,其風靡程度,只有親眼見到才能相信。
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培養個人榮譽感和自我挑戰精神,還可以從中學習團隊合作。團隊運動需要與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與不同民族的人融洽相處,並提高尊重他人的修養。
出了球隊比賽以外,為球隊加油的樂隊,旗隊,啦啦隊等的表演也非常壯觀,出色,頗具專業水準。有時來自不同學院的兩個隊伍之間的競爭,會使校園充滿活力,運動員精神和競爭受到鼓勵,強烈的榮譽感伴隨著啦啦隊,他們與自己學院運動隊共同分享勝敗。美國學生把自己融入學校運動中,看球賽和與朋友討論球賽等是美國人重要的社交方式,也是美國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團隊運動以外,美國多種不同地理環境產生的優厚條件提供了許多體育活動機會,例如騎馬,攀岩,劃船,滑雪,飛翔,跳傘等運動。與美國朋友一起參與這些活動,對融入美國生活很有幫助。
藝術活動
美國文化極重視藝術天賦的充分展示和個人創造力的充分表達,也積極鼓勵自我表現(self-expression)。學校為鼓勵藝術表演和創作,提供不少經費和人力資源支持這些活動。在美國校園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藝術活動,例如戲劇,音樂,舞蹈,美術等。美國大學設有專業的表演場地,畫廊和藝廊。藝術展覽受到藝術愛好者的歡迎,這些展覽展出專業藝術家,老師以及學生的繪畫,雕塑等作品。戲劇也是一種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學生用傳統戲劇,現代實驗性戲劇,啞劇等不同方式演出。戲劇系每年推出幾部大型戲劇,由師生共同演出。演員,服裝設計師,布景道具設計師和燈光師都由學生擔任。
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交響樂團,合唱團。學校的樂隊經常在體育比賽和校園活動現場演奏。學生自組樂團在校內表演是常見的事,流行音樂藝術家和藝術團體也經常來代校園演出,為校園增添藝術色彩。大學往往帶動社會藝術音樂潮流,也是藝術家的發源地。
校園活動
美國學生追求讀書和遊玩並重。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們認真用功讀書,上課時聚精會神的做筆記,熱烈參與討論;到了周末,雖然作業和考試很多,卻不放棄調劑身心。星期四晚上俗稱「小周末」,因為許多人星期五沒有課或只有半天課,比較輕松,所以就開始聚會,在一起輕松同樂。周日有許多由各個同學會和社團舉辦的免費「學間休息活動」(study breaks),准備了食物和飲料讓大家在讀書勞累的時候放鬆一下。
美國校園經常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包括食品,音樂,游戲,體育,各國文化和其他活動。例如學校每年主辦校友返校(homecoming)活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籌備,並隆重慶祝。傳統慶祝活動包括球賽,遊行,音樂會及選拔「返校之王」(homecoming king and queen),十分熱鬧。另外一項重要的校園活動是職業展覽會(job fair),每年多次在校內舉辦,由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聯系許多大公司到校招聘即將畢業的學生。許多公司都設立向學生提供訊息的展台,讓學生了解該公司的情況,以爭取優秀學生畢業後加入。職業展覽會是學生了解各個行業和求職的好機會。
到美國除了學習知識,攻讀學位外,最重要是能在這幾年寶貴的時光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聞,體驗生活並自我成長。因此,參與課外活動充實自己與求學同樣重要。校園活動提供機會,使學生得以相互結識並建立長久友誼,體驗美國校園生活和聯系英語。這些活動對學生在校學習和將來步入社會取得成功很有幫助。如果已經決定到美國的大學學習,莫忘盡可能多參加校園里的各項活動。
⑺ 在美國上大學累嗎
我現在初三每天只能睡大概五小時,睡六小時就累扯淡呢,好多學生為了高考能白了頭發,中國教育坑死人了,不過在中國打好基礎在美國大學應該相對輕松一些
⑻ 美國大學壓力排行榜TOP50,這么虐你們准備好了嗎
The Daily Beast 幾年前公布了一份「壓力最大的50所美國高校排名」榜單。這項排名是基於一系列校園里最可能產生壓力的因素綜合得出的,這些因素都有:
A. 費用:學費以及食宿的開銷,權重為35%。
B. 學業競爭壓力:同樣佔35%。
C. 學校新生錄取率:佔10%。
D. 工程項目:該校的工程項目是否特別出色。
E. 校園犯罪率:數據來源於校方本身。
這50所壓力最大的學校是:
#1,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2,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3,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4,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5,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6,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7,麻省理工學院 MIT
#8,范德堡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9,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0,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11,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2,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13,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
#14,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15,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6,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17,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18,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卡內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0,塔夫茨大學 Tufts University
#21,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2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23,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24,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25,聖母大學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26,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
#27,埃默里大學 Emory University
#28,維克森林大學 Wake Forest University
#29,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30,羅徹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31,倫斯勒理工學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32,布蘭迪斯大學 Brandeis University
#33,密歇根大學- 安娜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34,利哈伊大學 Lehigh University
#35,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UCSD
#36,弗吉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rginia
#37,凱斯西儲大學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38,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UCSB
#39,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UC-Davis
#40,喬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Instituteof Technology
#41,邁阿密大學 University of Miami
#42,威廉和瑪麗學院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43,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44,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
#45,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46,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UC Irvine
#47,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PSU
#48,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49,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Wisconsin—Madison
#50,葉史瓦大學 Yeshiva University
之所以重新翻出這篇幾年前的排行榜,一是快報君沒有發現年代更近更新的,二是就讀名校的心理壓力所造成的後果是不容忽視的。可以看到:
1.很多學生的夢校都榜上有名,在精英大學讀書,來自同齡人的壓力很大。試想一下,高中時都是佼佼者,申請時以高裱花,豐富的課外活動,傑出的學術大獎從幾千幾萬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被招生官選中。披荊斬棘進入夢校,發現在這個世界級的精英聚集地,唯一不缺的就是各路牛人,自己原來認為了不起的存在也黯然失色。總有同學能進入你瞠目結舌無法企及的高度,而你所能做的就是陷入新的一輪「闖關打怪」的戰斗中,不斷壓榨自己,用自己的表現去證明我還是配待在這里繼續學習的,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2.其次,在精英大學讀書,學業負擔很重:搞定了Assignment,Quiz接踵而至,下面又是Lab,完了之後是Test,以為鬆了一口氣才發現還有一大堆的Paper還沒有寫,搞完之後以為可以稍微放鬆才發現又到了Final!對名校的學生來說,計算成績的GPA像是頭上的「緊箍」。
3.要求完美的心態,使得他們得了「斯坦福鴨子綜合征」——表面悠閑,鴨掌卻在水下劃得飛快。這些精英學校里的學生,表面看起來,他們是如此的出色,可以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平衡實習工作,課外活動和各種社交活動,而且每時每刻他們看起來都是如此的自信和充滿鬥志。但是,這只是表面,內心裡可能已經經歷過一次又一次崩潰。這種旁人無法察覺的『默不作聲的崩潰』很容易真正壓垮學生。
4.最後,重點提一下國際生,尤其是最大的留學生群體——我們中國學生。因為語言障礙(畢竟不是母語)、文化差異、高昂的學費(擔心對不起父母的付出),以及骨子裡看重成績的價值觀,一路走來都嚴格要求自己的中國優秀學生往往承擔更大的壓力。耶魯大學研究人員2013年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45%的中國留學生稱出現抑鬱症狀,29%的人稱有焦慮症狀。美國大學里一般人群的抑鬱比例和焦慮比例只有13%左右。
事實上,在校學生的精神健康,尤其是名校的學生的壓力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但令人擔憂的是,即便是這些世界級別的名校,他們更加重視的還是那些可以直接轉化為競爭力的可以量化的技能,而不是那些無法量化的如情緒管理,自我覺察,對於逆境的承受能力等的心理「軟技能」(soft skills)。
一所名校帶給學生的應該是更長久更永恆,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這包括建造一個有效和健全的校園支持系統,一個對自身情緒問題和精神狀態可以坦然面對和探討的場所,一個可以讓學生在心智上獲得更多成長的平台,而不是僅僅只是關心他們的成績和表現。這樣當他們最終走出校園的時候,他們會有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個可以幫助他們應對今後人生挑戰的工具箱:不管是批判思維,還是毅力,抗擊打能力,或者是對自己不完美的接納和容忍,這些將會成為他們的財富並引導他們陪伴他們去發現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雖然這些技能是無法被量化的,當然也無法和人比較,但是這些將會幫助學生克服完美主義的怪圈,在人生某個最黑暗最抑鬱的時刻點亮你的燈。
⑼ 美國留學壓力大不大
那要看是哪個國家生源去美國留學!
如果是中國生源的話壓力確實有夠大的!
一是經版濟上的權,美國處於超級經濟大國,中國處於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差著好幾個量級呢,如果父母在國內賺錢供你去美國留學消費實在是有夠吃力的,累死累活去彌補那個經濟落差去了
二是語言體系,宗主文化方面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語言體系不一樣學業上的壓力會無情大,要是歐洲人去美國留學就兩個問題都不存在,要想去美國留學各方面都要付出千萬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