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招生

美國大學招生

發布時間: 2021-01-21 07:34:06

㈠ 美國大學招生官是如何錄取的

去美國留學,怎麼才能讓吸引招生官的眼球?美國大學招生官又看中留學生哪些呢?下面是天道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內容,一起了解吧。

美國大學申請因素一、學習成績

申請美國本科招生官員除了看那些毫無表情的成績外,他們更看重學生在班上或年級上的排名,以及所在學校是否是本省、本市的重點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學生最好有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選修課程並獲得好的成績。

美國大學申請因素二、標准化考試

美國大學入學要求需要參加sat考試或act考試。 某些學校的特別專業還要求申請者參加SAT II
的學科科目考試。選擇考多少科目應該根據所申請大學的錄取要求來決定。有些大學需要學生參加2科或3科的科目考試。所以說,了解大學的入學要求非常重要。

美國大學申請因素三、學術成就

美國學校對中國的國家級比賽也相當重視。申請美國本科如果有參加自然科學競賽,藝術體育比賽的經歷,或者曾經入選過國際比賽(比如數理化奧林匹克)的國家集訓隊,都能給申請錦上添花,證明申請人在此領域有高人一等的能力。

此外,如果曾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文章,那也是值得在個人陳述中重點描述的部分,藉此突出美國大學本科申請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成就。

美國大學申請因素四、領導力

美國的院校都希望未來的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領導才能,特別是大部分的商學院,他們在錄取學生的時候都會看重申請者以往學習生活經歷中所反映出的領導潛力。美國大學入學要求如果你曾經是班級或年級幹部,參與組織過年級或學校的大型活動;擔任過學校社團或學生會的領導;又或者在課外實習的時候,帶領過項目小組,所有這些能夠突出你組織和領導能力的事件,都將有助於錄取官員在你身上捕捉到他們所希望看到的潛力,為你的申請加分。

美國大學申請因素五、課外活動

申請美國本科除了在課堂上的表現外,招生官員還希望了解你如何度過自己的課餘生活?你對什麼活動感興趣?在活動中你如何與同學相處?你是否積極參加社區服務和志願者活動?其實參加活動的多少、或者參加什麼活動不重要。單純羅列一堆的活動,並不是招生官員想要的答案。關鍵是你在參加活動時所體現出的一些品質,錄取官員真正感興趣的是你在活動中所體現出的獨特之處。

美國大學申請因素六、大學面試

一些美國院校可能在錄取的最後階段,安排與申請人面談,可以是招生官員與申請者的網上視頻或電話交談,也可能委託申請人所在國家的該校校友來主持這次面談。申請美國本科面試可以說是一場非正式會談,如果國際學生無法進行面談通常情況下並不會對他們造成什麼不利影響,但這是一個錘煉你交流技巧,提出問題,從在校老師
或畢業學生那裡更好地了解學校的機會。目的是幫助你對院校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讓錄取人員進一步了解你。同樣,記住不卑不亢表現真實的自我是至關重要的。

希望上面的內容能給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幫助,如果有任何關於留學方面的疑問,歡迎和我們咨詢哦!

㈡ 美國大學招生要求怎麼樣

1. 美國本地的學生復是不制用考托福考試的
2. 通常來說,學校的申請條件里,SAT是不會明確列出最低要求的。你說的情況肯定是存在的。首先因為每年的錄取比例來說,肯定是本土學生的招生人數要遠遠大於國際學生的招生人數,其次,美國肯定是更加認可自己國內的高中教育。中國學生的高中成績,推薦信等等,在美國大學招生官的眼裡早已經沒有說服力了,所以只能通過SAT成績,以及其他背景情況來評判申請者的條件。
3. 實際錄取的時候,分數只是參考標准之一,還要看學生的社會實踐,領導力等等。

㈢ 美國大學的招生制度到底是如何選拔大學生

不是,高中學習達到要求可拿高中畢業證,然後到喜歡的各所大學參加入學回考試和面試,最終會答有幾所報考學校發通知書(當然要看你通過了幾個報考學校的入學考試),選擇最想去的那所就行。當然報的幾所大學都沒考上就看還有哪些大學還沒進行入學考試,就去報名參加它的入學考試。每所大學每年都有好幾次入學考試機會。 入學考試和面試主要考察綜合能力,面試考察你喜歡什麼學科,有怎樣的職業規劃,考試主要考所報學科的一些基本知識。讀理科還會考察實驗動手能力,讀文科要考察人文科學書籍涉獵多少和演講口才等。

㈣ 美國大學招生名額是如何分配的

說說申請者
每個12年級的高中生,在你的年級第一學期的10月初的時候,都應該已經參加過1-3次SAT,取得了一個最高的成績,加上9/10/11年級三年的成績單,就開始填寫大學申請了。
這些大學申請大概花1-3周完成,其中包括填寫各種已經無從改變的個人信息和推薦信。
申請的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是2-4篇的大學申請書。這些申請書有時候是大學的命題作文,有時候是你在一個給定范圍內選題作文。這幾篇文書,是你申請中最後還有機會提升的事項,即使你不知道它們會在2-4月後的申請結果中佔多大的權重,但你肯定知道它們非常重要。
於是你孤注一擲,至少在著剩下的1-3周里每天花1-3個小時琢磨修改你的文書,一版又一版,三版不為過。如果你很認真,你可能早在11年級暑假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構思這些文書了。你在文書上花多時間是對的。花多少時間都不為過,因為它們在你的申請中是至關重要的。讀了後面你就會知道它有多重要。
說說招生官
招生官工作的時間變數
下面開始切入正題,說招生官的事。下面我用第一人稱敘述,但這不是說我要假裝自己是招生官。我只是認識一些招生官。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我對他們有較客觀的認識。你可以從我以前有關招生官的文章(→《影響你孩子拿到藤校offer的,也許只是一頓早餐》)里找到我對他們這個群體的基本認識。
? 推廣工作期
作為一個藤校招生官,我的工作周期基本上從每年的秋季學期開始。9-11月初的這段時間,我基本上花在旅行上。我需要在分管的片區里跑很多高中,一個片區基本上是美國的一個地區,比如西海岸、中部、中北部、東南部和南部等等。每個片區有十幾個州構成,除了教育最發達的東北部和西海岸,一個片區只有少數幾個州,但是這些片區里的高中會很集中,我有可能一天能跑三四個。而其他的片區里,高中就比較分散,最多一天跑兩個,而常常是只夠跑一個高中的。
在跑到每個高中里,我都會有一個30-60分鍾的見面會。這種見面會的規模根據高中的規模而定,一個公立高中可能會有50-100人來參加,包括學生和父母。而東部私立學校,這個會議的規模可能只有10-30人了,可能只有學生們。
規模的大小,也和大學的名氣和地點有關。康、達、布、杜會比哈、普、耶、斯的規模大,因為敢於申請的學生人數更多。在這些場合里我需要做的是——
10-20分鍾的宣講
包括我的大學哪裡哪裡值得大家都申請,你們不必擔心自己SAT和GPA低等等的車軲轆套話
10-30時間里歡迎大家提問
1對1的交流機會
你要有機會抓住我的話,也可以一對一地簡單交流2-3分鍾。
在我第一年干招生官的時候,這種跑校活動還是一種很有趣的活動。但是從第二年開始,我對跑校越來越沒有激情。這可以理解,你讓誰每天重復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他都會覺得沒勁。盡管我在見面會上表現得很富有激情,那都是機械的重復罷了。只有少數的時間里,我正好當時心情很好的時候除外,比如我第一次去某地開招生見面會。
如果你是個思考型的讀者,讀到這里你會大概算一下,假設我在這10周的時間里每天平均跑N所高中,平均每個高中里見到M個人,那麼我應該見過——5000人了。如果每個學校的見面會能有n個人提問,甚至m個人能和我一對一溝通上,那麼我應該比較有印象的見過——100人了。
謝謝你做這樣積極的思考,你將來肯定可以做個很好的管理顧問,或者在華爾街找到工作。盡管你的估計是嚴重超現實的。我可以告訴你,我可能見過的總人數不超過2000人,這還包括那些學生和他們的父母。那麼我能有印象的學生人數,則不超過20人;或者大約40-50人,因為每個學校設法和我交流的學生中,即使我不能記住一個正面的印象,我起碼也會記住一個基本不會錄取的負面印象。這是因為我工作習慣思維——拒絕掉大部分申請者,只招收少數的人。
對於藤校的招生官來說,這個接受比例相當於5-10%。對於大部分排名在前30的大學,這個比例也不會超過20%。習慣使然,並非我故意要這么刻薄。我有同事是剛接手招生工作的新人,這個習慣對他來說還不適用。
? 錄取工作期
從11月中下旬開始,我的工作重點就轉移到處理你們申請上了。第一批申請在11月初截至,這時候我手上已經有了今年大約50-60%的申請資料了。這些申請基本上已經被一些兼職的人員處理過,比如在校生或者什麼人。送到我手裡的申請,就是四類:很弱的、較弱、較強、很強,極強。這是根據你們每個人的三年GPA、最佳SAT/ACT、競賽/獎項、社會活動、申請文書和推薦信等六大方面來評估的。另外還有一項,不是招生辦給出的,而是大學其他人或部門給出,比如校長辦公室、校友會和基金會、體育運動隊等,這些屬於特招類的信息招生辦基本只是接受加執行,較少有發言權。
我的工作內容,就是在拿到手裡的這些資料,確定錄取、考慮或者拒絕你。很弱和較弱的,一般直接被確定為拒絕了。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區分很弱和較弱是沒有必要的。只有極其個別情況較弱還有可能被翻牌。
11底到2月中旬這段時間里,我的絕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那些上面說的有個「強」字做分類的申請的申請書和推薦信的閱讀中,或者說90%是申請書。這就是我前面說的,你的申請書至關重要。這句話的前提,是你的其他申請項沒有弱項。對於一個來自中國申請者來說,我的要求是SAT不少於1500,三年GPA不少於3.85而且不能有C,有至少三項課外特長且最好有一項是體育類,有1項有很意義的社會活動。
只要你達到以上沒有弱項的要求,就足夠條件我花時間在你的申請文書上了。平均每一個人的申請文書,我的時間分配是20分鍾左右。也就是說,我每天平均能讀20-30人的申請。愛思考的你,算出來我大概要處理的申請量在1000-1500人。這次你對了,就是這個數。當然第二批錄取在2-4月之間完成,還有40%左右的申請量,所以我每年處理的申請總數不超過2500。這2500人,每個人平均會得到我20分鍾左右的關注。只有大概20-50人,就是前面跑校的時候見過並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會多得到我2-3分鍾的關注。這就是我能夠給你這個申請者個人分配的關注時間。而且這20來分鍾裡面,申請文書佔到90%。每一份申請中,佔用招生官時間最多的是申請文書。
招生官怎樣讀你的申請文的
下面,說說我是怎麼讀你的申請書的。這一段也許是本文對你的申請最有建設性的部分。
? 在看到你的申請書的第一秒鍾里,我會注意你的開篇。
開篇的一兩句話,能決定我會不會對你文章的主題感興趣。所以你如果開篇的一句又復雜,又特別啰嗦,而且還不能清楚的點題,我繼續讀下去就需要憑借足夠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好心情了。情況不完全如此,有時候,也取決於在你之前我還讀過什麼人什麼樣的申請書,以及其他各種偶然因素。但是必然因素是,你的文章是否有一個恰到好處的開篇。
? 接下來的1分鍾里,我會快速掃描你的文章的每一段。常常是段首的一兩句話,中間的一兩句,以及有時候段尾的那句。
我告訴你,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是我在這1分鍾里肯定重點關注的地方。這就是通常的快速閱讀習慣。大部分快讀都是這樣完成的。
這些有幸被我快讀到的句子能組合成一個什麼樣的文章大意,決定了我是否還能有興趣而不是憑職業道德給你的申請書繼續付出剩下十幾分鍾。通過這些快讀到的文字,我會主動,有時是不自覺地,尋找你文章里的故事。我所說的故事,並非一篇敘事的故事,而是一個可以吸引我感動、認同、驚異甚至懷疑的事或理,一個我想要去了解究竟的問題。這種故事,具有TED Talk那樣的演講話題一樣的能量來吸引人。
沒有聽過TEDTalk的人,我建議你去聽聽,那些演講者都是會講故事的人。一篇好的申請書,其實不用整篇的好文筆。它往往是簡單的一句或幾句,就能讓讀者想像出來並感興趣繼續搜尋細節的故事。
我的順序是:先看那幾句話,想像你的故事架構,然後再讀出細節,最後達到了解你文章里的故事。
讀到這里,你不要以為,我是建議你拿這幾句話為目標去寫申請書。恰恰相反,你必須先有一個令自己信服或感動的故事,接著准備那些細節,然後才去考慮怎麼在篇章角度構架它,最後確定這幾句用於吸引我的話要怎樣組織。
所以你工作的順序,應該正好和我關注的順序是相反的。
我一直印象最深的一篇申請文,是一個有過一年監獄經歷的高中沒有正式畢業的20歲男生寫的。我記得他文章里第一句關於他的「不完美人生」的描述。
他的叛逆期來的很早,在11歲的時候,這導致他和他父親的關系非常糟糕。在他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基本上放棄了為他繼續努力,甚至恨不得他早點從家裡滾出去。他開始吸毒。18歲被判刑。也許良知再次降臨,在監獄里他開始思考人生。我很意外,他在思考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經歷和自白用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了,並且逐步發現自己對電影的興趣。一年後他出獄了,當他再次回到父親面前的時候,這段不到兩小時的視頻讓父親又回到多年前他熟悉的那種目光。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見到父親時說的那句話,「Dad,I didn't waste my time there」。
這篇故事,不管他是否真實,我是被感動了,我把這故事講給周圍很多人,他們無一例外地也都被感動了。這篇文章的申請者,高中都沒有畢業,他只有GED(General Ecation Development,即美國給具有高中畢業所需知識能力但無法獲得高中畢業規定學分的人一個通過考試獲得高中等同文憑的機會。)成績單很糟糕。如果不讀他的申請書,我肯定把他放在很弱的那一組里。但是當我最初看到這么一個申請人被放在較強的那一組的時候,那種違和感讓我有興趣一讀。
申請文之後
當我肯定了你的申請,我就會給你的申請檔案蓋上錄取的戳。這時候基本上你就沒問題了,除非在後續的小組討論中(常常是2-4個人,包括一名招生總監)因為某個不夠強的項目被否決,那取決於我們當年的申請人在各個項目上都多強。
如果你的申請書,讓我不夠肯定而蓋上考慮戳,我只能把你扔給其他同事去再審。他會像我一樣,在你的申請書上再花些時間讀。不過最後,你的申請書被翻盤機會不大。這之後只能看我們還剩下多少錄取的空額。我們會按照管理層的給出的名額,從考慮的人選中挑出來錄取。實話實說,盡管我們會盡量做到這個過程很專業很周全,但是任何一個申請者在這種情況下被錄取都是一個很隨機的決定。這結果必須是隨機的,因為一旦有明顯的傾向性,那就是個系統誤差了。這種系統誤差確實存在,指的是少數族裔(不含東北亞裔和印度裔)、越來越受保護的某種性向群體,等等。這里是美國,政治必須正確,除非兩周以後特朗普能當選總統。
我們每年給出的錄取數量,會超過我們錄取計劃30%左右。具體數字是管理層決定的。他們根據每年收到的申請統計,確定當年的錄取名額,招生辦對這個名額只能執行,沒有什麼發言權。而且這個名額,是扣除了前面說的那些需要特招的各類申請者的。我對如何確定這個名額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們主要根據往年錄取的接受率,今年的申請人數和細節情況統計里的參數,計算出來。這個名額的大小,也不是你應該關心的問題。
總結
作為一個申請者,你成功的幾率,主要還是取決於你自己的申請書。我這么說,原因都在以上文中了。這里再簡單總結一下:
在招生過程中一對一見招生官,基本上對你的錄取沒有幫助。想要在簡短2-3分鍾里給招生官留下好的印象,可能性不超過1%。但留下不好印象的幾率,是留下好印象的2-8倍。在你決定單獨見招生官之前,先考慮好了要不要冒這個險。如果見到了,盡量保持中正姿態,不要試圖積極,只要不消極就行,這才是見招生官的最佳策略。
你的GPA、SAT、獲獎和社會活動等等,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定型,你已經無從改變了。而且你肯定是自己有什麼條件,就會申請什麼水平的學校的。現實是,你敢於申請,你的基本條件就是已經具備了的。藤校每年70-80%的申請者,是足夠有資格被錄取的。上面那個監獄男孩的例子,是個特例。
你的申請書,是決定你錄取與否的關鍵,多多花時間和精力是值得的,記住不要讓人代寫。以上這70-80%的合格申請者里,只有5-10%的人會被真的錄取,原因即在申請書。3-5%的申請書,可以說是有亮點的錄取的水平,剩下有10%左右的申請書,都只能說是沒有減分但沒有亮點,看運氣了。85%左右的申請書都很Boring,在快讀階段就已被淘汰了。但是有人的申請書寫的真的好,帶來人生翻盤的機會也是有的。

㈤ 美國大學招生錄取到底有什麼標准

自主招生招生特點如下:
(1)自主招生錄取人數控制在試點學校本年度招生回計劃的5%以內,答招生的名額用學校預留計劃,不佔用分配給各省市的招生計劃指標,既保護了各地報考院校的優秀考生,又不損害本省市其他考生的利益。
(2)被預選的考生可獲得政策性保護,即使高考分數未達到該高校在當地的投檔線(一般在投檔線下20分以內),仍有可能被錄取。
(3)招生高校制訂自主招生錄取方案,並納入招生章程,向社會公布。各高校自主招生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㈥ 美國大學招生是在什麼時候

美國大學不會像中國大學這樣有招生時間,只是他們一般12月份或者更早一點就開始接受申請了。一般截至日期是2月份,也有些到3月份的。

㈦ 美國大學的招生標準是什麼

美國的多元招生體制
美國是典型的教育分權制國家,教育權力歸地方所有,故不設全國統一招生制度,招生的自主權在各大學,高校完全按照自己的條件和需要確定招生計劃與錄取標准。按照招生標准不同,我們可以把美國高校分為兩大類:有條件招生(細分為競爭性、選擇性和最低篩選性三種) 和無條件招生(即開放式入學)。實行開放式入學招生政策的大多為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即對社區學院所在地所有申請入學的中學畢業生和18 歲以上的任何公民全部錄取,適齡青年只要有中學文憑就可以入學,對學習能力傾向測試(SAT) 和美國大學考試(ACT)等考試不作要求,對申請者可以說是來者不拒。對於有條件招生的高校,一般都堅持綜合考察的原則。即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傾向測試(SAT) 、美國大學考試(ACT)等一系列規定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和中學成績、教師評語、校長推薦信、論文寫作、個人申請材料、藝術、體育特長、社會實踐、面試表現甚至種族等諸因素綜合考慮決定是否錄取。其中,中學成績是絕大多數美國大學入學標准中最重要的一條指標。但是大學在評估此項指標時,並非片面追求高分數,而是將其放置到學生的中學條件和家庭背景中綜合評價,注重學生追求上進、挑戰自我的精神。此外,大學還很看重學生選擇課程的難度,鼓勵學生在可能的情況下多選修高級課程或大學預修課程,修習並通過了這些高難度課程的統一考試,可以為申請大學成功增加不少籌碼。對於SAT和ACT分數則是僅次於中學成績的另一條主要指標,近年來一些學校開始把它列為可選條件,或者乾脆取消這一入學要求,但四年制公立大學和非營利性私立大學極少有放棄這一要求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大學比較重視的指標,幾乎所有的高校都要求考生提供課外活動及社會志願活動情況的材料。推薦信在入學申請中亦佔有一定份量,一般要求申請者提供至少兩封教師或輔導員的推薦信,需對學生進行准確評價。由於希望選拔到全面發展的學生,一些大學還鼓勵申請者提交自己在藝術或體育方面的才藝證明。面試也是一些大學錄取評價的內容之一。多數大學一般都提供面試的機會,方便的考生可以直接到大學來進行面試,不方便或國外的考生委託校友會進行面試。此外,學生的個性品質通常也是招生人員所關注的內容,主要從推薦信、中學報告以及學生所寫的短文或個人自述等材料中考察,使學校在冰冷的考試分數與學業成績之外,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態度、愛好、興趣、生活經歷等活生生的另一面。
總之,美國高校考慮的是考生的綜合素質,既要求考生有較好的學習成績等智力因素,也要求考生擁有較強的非智力素質;既考慮考生的個人條件,也考慮班級乃至年級甚至學校整個集體的互補性。

㈧ 美國大學招生時和中國大學招生的區別

美國大學與中國的高考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的,我們這邊的高考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錄取分數線達線就能上,簡單粗暴也非常公平。

美國大學是申請這個申請是有多個元素構成。比如你的平時成績,你的課外活動,老師推薦,你之前上過的大學先修課程。

再加進一些個人元素,比如你之前的經歷簡歷,然後有美國大學的評審團評審是否能通過。進入大學以後你可以申請轉學,每個人都可以申請所有的大學,表面上看非常公平。

由於沒有硬杠杠這些所謂的軟申請其實是有人為的干擾因素在裡面。

有的家長說中國的高考不公平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教育資源不公平。是不是美國的大學是擇優錄取呢?其實不是這樣的。

美國的名牌大學,因為沒有統一的標准,有許多不透明的因素所以是有不公平的人為因素在裡面。

美國高校名校錄取已經成為美國中上層為數不多的機會了。

不公平主要體現在:亞裔學生申請比白人白人拉丁裔黑人難。其次是你跟大學沾親帶故容易進。比如你是老師的孩子,校友的子女,你是權貴富裕家庭也容易進名校。

亞裔學生亞洲學生申請名校本科的難度非常大,

現在顯而易見的種族歧視消失,學校都申稱一視同仁。

學校對非洲裔拉丁裔過度照顧,亞裔學生申請的不公平性主要體現在亞裔學生錄取分要比白人高處140分。

各個大學的評審委員會都設置了一個錄取比例,白人百分之五十,其他族裔百分之十到二十,非洲裔高於百分之二十。

這些都是校方不願意公開承認的,學校,政客的解釋是非洲裔拉丁裔是弱勢群體我們要照顧他,其實他們為了不得罪白人的情況下,獲得非洲裔和拉丁裔數量龐大的選票。

除了政治因素還有經濟因素,亞裔學生亞洲學生都沒有給母校捐款的傳統習慣。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里我們教了學費,學校還領著國家的補貼,我們為什麼還要捐款啊,亞洲人基因里沒有這個習俗。但是美國的私立大學,學校的本科教育開支主要來源校友的捐款。

㈨ 美國大學招生是在什麼時候

美國大學招生的日期和三種錄取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一、美國大學三種錄取方式:
即ED(Early Decision具有約束力的提前錄取)、EA(不具約束力的提前錄取Early Action)和RD(Regular Decision常規錄取)。前兩者簡單地說可以是提前錄取,最後一種是常規錄取。
1、ED:早期錄取,早期決定,即在早期申請中獲得錄取,只可申請一所學校.被學校錄取後不得申請其他學校。
2、EA:早期行動,這里指的是singer choice政策學校,與ED相同,但是被錄取可重新申請其他學校。
二、具體時間表
1、Early Decision I /申請截止日期:November 15 /結果通知日期:Mid-December

2、Early Decision II /申請截止日期:January 1/ 結果通知日期:Early February
3、Regular Decision /申請截止日期:各學校不同/結果通知日期:Early April
三、其它注意事項:
除非極少特例,絕大部份的私校面試不會要求學生到校。而是委託當地校友或採用近年來流行的電話或視訊。一般會集中在一月底到三月中。
絕大多數學校在三月三十一稍早寄出RD結果或在當天網上公布,有些學校稍早。到了4月1日幾乎每個高中生大致知道結果。通常五月中學校會收回學生意願卡,知道報到狀況後若錄取不足,就開始從備取名單錄取,一直要到六七月左右才完全確定。

熱點內容
蘇州大學新聞考研 發布:2025-04-04 23:06:49 瀏覽:116
美國鳳凰城有什麼大學 發布:2025-04-04 23:06:37 瀏覽:461
陝西考研的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04 22:52:59 瀏覽:520
外語專業的專科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04 22:52:06 瀏覽:192
長安大學博士招生 發布:2025-04-04 22:34:34 瀏覽:61
華僑大學城市規劃考研 發布:2025-04-04 22:33:53 瀏覽:441
拜歐拉大學申請截止時間 發布:2025-04-04 22:28:34 瀏覽:58
四川大學附屬華西衛生學校 發布:2025-04-04 22:22:50 瀏覽:941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 發布:2025-04-04 22:22:32 瀏覽:213
法制史教授南京師范大學 發布:2025-04-04 22:15:02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