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時間安排
Ⅰ 大學生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
我認為大學生的大多數時間還是應該用在學習上的,因為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不過大學生應該可以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兼職或者去圖書館。大學生的時間應該讓他們自己去規劃和決定。
Ⅱ 大學生如何安排作息時間
堅持早起,神清氣爽
睡懶覺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天長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為的大腦功能障礙,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擾亂肌體的生物節律,使人懶散,產生惰性,同時對肌肉、關節和泌尿系統也不利。另外,由於夜間關閉門窗睡覺,早晨室內空氣混濁,戀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因此,堅持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對身體益處多多。
2、午間休息,精力充沛
適當午睡對於減輕身心疲憊,提高學習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於時間長短,關鍵在於質量。建議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循環至腦部以緩解因大腦供血不足而產生的疲憊感。不宜趴在桌上,這種姿勢不僅使呼吸受限,同時也使頸部和腰部的肌肉緊張,易患慢性頸肩病。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時,可以勝過晚間睡眠2小時給身體帶來的輕松感。
3、經常熬夜,影響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長期熬夜,更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過度勞累使身體的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體內主要的器官和系統失衡,比如發生心律不齊、內分泌失調等等,嚴重的就會導致全身的應激狀態、感染疾病的幾率相應提高。
美國的免疫學家在對睡眠和人體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後認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還與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著密切關系。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均有明顯上升,而這兩種細胞正是人體內免疫力的主力軍。所以即使在相對緊張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睡眠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於7個小時。
二)、每日就餐時間你該如何安排?
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的適應人體腸胃環境及生理功能的生理節律。定時進餐可以維持血液中營養物質的穩定,保證人體的正常活動,一般來講,每餐之間間隔4~5小時是根據食物在人體胃中停留的時間決定的。
早餐:7:30左右即在起床後20至30分鍾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而且早餐與中餐以間隔4至5小時左右為好,也就是說,如果早餐過早,那麼數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
中餐:12:00-12:30為宜。午餐是最好的休息時間,應該讓自己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下吃午飯。這樣不但有益精神的放鬆、還有助於消化,對身體大有好處。
晚餐:一般宜在晚6點以後、7點以前吃為最好。這樣,在4小時以後,即到晚10點以後或11點左右睡覺,較為適宜。
夜宵:我們不提倡學生吃夜宵,因為臨睡前進食,不僅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睡眠,還會影響第二天早餐的食慾。不過對於晚自習的同學而言,用腦時間較長會有飢餓的感覺,為了保證睡眠的質量,建議夜宵應少量,而且在9:30-10:00為宜。
同時應當強調的是,三餐時間要固定,形成有規律的生物鍾。
六)、標准作息時間表供你參考
起居生活安排 時間安排
起床 6:30
晨練 6:30~7:00
早飯 7:00~7:20
午飯、 12:00~14:00
晚飯 18:00~19:00
睡覺 22:0023:00望採納
Ⅲ 大學生應如何正確安排作息時間
大學生的作息有兩個關鍵的基礎「不要熬夜、不要睡懶覺」需要重視,熬夜和睡懶覺是很多大學生的常態,做到了這兩項就成功了一半。白天的時間除了上課,關鍵在於規劃自己的學習任務,因為課後還有大把的空閑時間。
關於大學學習,我有如下4點心得:
1、首先要學會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具體明確的目標可以產生具體結果,我們只有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們大腦才會提前做好准備,調整好狀態、心態去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目標不能是長期目標(如果是,還要把它細分),它的時間間隔一定要合適,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會隨著時間的間隔產生松動和減弱。
2、其次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管理時間的時候,基本的要知道自己的時間利用效率。可以先「預估」完成某項任務(讀書、作業、工作等)的所需時間,然後再和「實際」所需時間做比較分析。如此經常練習,就能幫助你了解不同任務所需的時間長短,進而預留足夠的時間,完成各項任務。其次,制定確實可行的作息表,制定作息表的關鍵在於: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時間規則,「自己做得來」的內在意識會比較樂意遵守。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你的時間管理能力自然會提高。
3、其三要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大學的自學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閱讀學習,所以提高學習能力基本是要先「學會閱讀」。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如: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快速閱讀是一種相對科學的閱讀學習方法。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要點,幫助整理歸納分析,提高閱讀理解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
4、其四要學會自我監視。人總是有惰性的,所以要學會檢視自己。定期做記錄並檢視,寫下自己想要改進的問題、列出錯誤的地方、檢討學習心得:「我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什麼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在解題中有沒有什麼遺漏或錯誤?將來如何避免?在日後的學習中要怎樣做比較好?」這些自我評價的過程,會使我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優、弱點,找到出現具體問題的具體原因原因。
大學除了學習,還有生活:
1、合理安排空餘時間。大多數人把學習、工作以外的所有時間都算作空餘時間,現在你需要逆轉這個觀念,把空餘時間以外的所有時間歸於工作時間,然後再來規劃你的空餘時間。比如你可以把早中晚三餐前後的一個半小時,晚上九點之後的時間為空餘時間,在這些時間里你可以盡情的玩樂,絲毫不用考慮學習和工作,但在這些時間以外,你要全神貫注的學習和工作。
2、建立健康而有高度的社交圈。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所以從邁入大學那一刻起就應該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積累人脈。除了可以通過社團活動、學生會等方式廣交同齡朋友。還可以和老師做朋友,獲得他們的支持與提點;與成功者做朋友,通過了解他們成功的歷程,獲得其熏陶、鼓舞和啟發。
Ⅳ 大學生應該如何安排時間
首先先遠抄離游戲 聊天襲,然後 想想自己 有什麼性趣,比如喜歡互聯網,就學 編程 做網站啊,因為這些 就是為了以後 生存用的,我猜你的專業 也不怎麼好,不是 專業不好,是現在 每個專業都不好,原因就是 沒認真學,
主要的 意思就是先找個 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執著的 持之以恆的 認定一個 東西就努力吧
Ⅳ 大學生如何安排時間
建議來按如下方法安排自:
周一至周五,白天按照學校給定的課表上課,晚上十九時~二十一時自習,二十一時後進行體育鍛煉,洗洗簡單衣物。
周六睡個懶覺,補補本周的缺覺。吃過中飯出去逛逛街、處理處理私人事務(如會女友)
周日繼續讀書,預習下周功課,讀讀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籍,參加社團活動等
Ⅵ 大學生的時間安排
你大來幾了?如果剛上大源一的話,時間還是比較寬裕的。有活動的話在大一大二的時候盡量多參加些活動,感覺還是挺不錯的。休息的時候和同學出去逛逛什麼的,然後一天基本堅持看1到2個小時你的專業課就可以了。抽時間看看英語什麼的,因為得考CET-4。盡量不要沒事就去網吧~那不是什麼好地方,真的。總之,過猶不及,別太閑了這樣容易耽誤自己。也別太緊了,這樣會讓別人感到你不合群,只要不走極端就好了。
Ⅶ 大學生時間安排
不同的專業丟不一樣哦,而且學校不一樣,也不一樣的吶,一般大學,大三以後課都很少了。
Ⅷ 大學生怎樣合理安排時間
首先根據教育課程安排 其次根據你的愛好來安排給自己學習一些愛好 再來自由時間
Ⅸ 大學生在校期間,該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我們在大學期間安排時間不應該以天為單位,而應該以周為單位。大學生在校期間安排自己的時間有多種多樣的方式,首先最好的方式是寫一張計劃表,並且貼在自己的床頭,每天看一遍熟記於心。
但是在鍛煉方面,每天最少得要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比如跑步或者去學校附近的健身房進行有效鍛煉。如果沒辦法每天抽出空來,那麼一周也應該要抽出4天時間來做一個小時左右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