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學名單
Ⅰ 985211大學有哪些學校名單
中國985大學名單(39所)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985高校名單可知,北京市是國內擁有最多985大學的城市,其數量多達8所。其次則是上海市,擁有4所985高校。而河南、河北、山西、海南等省份則無一所985大學,省內的高校實力還需在腳踏實地辦學的基礎上猛速增強。以下是國內各個省市985大學的具體名單:
1、北京市(8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2、天津市(2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3、遼寧省(2所):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4、吉林省(1所):吉林大學
5、黑龍江省(1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6、上海市(4所):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7、江蘇省(2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8、浙江省(1所):浙江大學
9、安徽省(1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0、福建省(1所):廈門大學
11、山東省(2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12、湖北省(2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13、湖南省(3所):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14、廣東省(2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5、四川省(2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16、重慶市(1所):重慶大學
17、陝西省(3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8、甘肅省(1所):蘭州大學
中國211大學名單(112所)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11高校名單可知,國內31個省市都有211大學。北京市是國內擁有最多211大學的城市,其數量多達23所;其次則是江蘇省,擁有11所211大學。以下是國內各個省市211大學的具體名單:
1、北京市(23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北電力大學
2、天津市(3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
3、山東省(3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
4、河北省(1所):河北工業大學
5、山西省(1所):太原理工大學
6、內蒙古自治區(1所):內蒙古大學
7、遼寧省(4所):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8、吉林省(3所):吉林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
9、黑龍江省(4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
10、上海市(10所):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第二軍醫大學
11 、江蘇省(11所):南京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
12、浙江省(1所):浙江大學
13、安徽省(3所):安徽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14、福建省(2所):廈門大學、福州大學
15、江西省(1所):南昌大學
16、新疆(2所):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
17、河南省(1所):鄭州大學
18、湖北省(7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9、湖南省(4所):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廣東省: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21、廣西省(1所):廣西大學
22、海南省(1所):海南大學
23、四川省(5所):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24、重慶市(2所):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25、貴州省(1所):貴州大學
26、雲南省(1所):雲南大學
27、西藏市(1所):西藏大學
28、陝西省(8所):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29、甘肅省(1所):蘭州大學
30、青海省(1所):青海大學
31、寧夏自治區(1所):寧夏大學
Ⅱ 2+2大學,1+3大學的名單
清華大學國際本科
報名時間
8月25日前
報名資料
1.申請表(可到招生咨詢辦公室索取或從網上下載)
2.高考成績單
3.2寸免冠彩色照片4張
4.身份證復印件1份
錄取標准
高中畢業生,高中三年主科平均成績在80分以上,英語高考成績在100(150分標准)分以上,入學後統一進行英語測試。達到當年所在省份二本以上,或英語成績達110分以上(150分標准)或雅思5.5分及以上成績,免試入學。
學費
國內階段學費:人民幣 49000 元/年/人(美國大學注冊費900美元報名時另行收取)
住宿費:13800元/年/人(四人間)
軍訓費:2000元(15天)
教材費:1000元/年(多退少補)
報名費:200元
專業設置
1.經濟學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方向、金融學專業方向,市場營銷專業方向。
2.管理類:工商管理專業方向、會計學專業方向。
文憑性質
兩年在國內就讀,兩年在美國大學就讀,成績合格後,獲得美國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歸國後享受留學生待遇,國外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可以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備案認證。也可以在國外繼續深造,攻讀國外名牌大學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上課地點
清華大學
項目優勢
本校上課 本校住宿 本校師資
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人才的競爭力與其自身的教育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美國是世界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是眾多學子嚮往求學的地方。中美國際合作學位班,是優秀學子通往美國著名大學的橋梁。中美國際合作學位班所招收的學生,在國內學習2年大學本科課程,再赴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等世界名校(均為國家教育部認證的大學)繼續修完本科學業,並獲得美國大學學士學位。
在國內學習期間,對成績優秀的學員,將根據每學年結束時的綜合成績和評估等級,發給獎學金,其中一等獎學金為5萬元人民幣;美方將根據學生在中國的學習成績和托福、雅思成績提供在美學習期間的獎學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
Ⅲ 211大學名單
211大學名單:
北京(23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5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西(1所) 廣西大學
四川(6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綿陽科技城)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所)石河子大 學
寧夏(1所)寧夏大學
青海(1所)青海大學
海南(1所) 海南大學
西藏(1所)西藏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3)2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211工程(英語:Project 211),俗稱「211院校」,是指1990年代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針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所策劃、實行的一項戰略性政策。「211」的含義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2011年3月7日,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第四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時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經關上大門,不會再有新的學校加入這個行列。
自2014年以來,211計劃已被較少提及,逐步被新的「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所取代。
2016年6月29日,教育部宣布將「985工程」、「211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特色重點學科建設」等重點建設項目,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Ⅳ 中國211 985大學名單
1、北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2、陝西: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3、湖南: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4、上海: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5、四川: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6、湖北: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7、江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8、天津: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9、遼寧: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10、山東: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11、廣東: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2、福建:廈門大學。
13、浙江:浙江大學。
14、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重慶:重慶大學。
16、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
17、吉林:吉林大學。
18、甘肅:蘭州大學。
(4)2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2004年,根據《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部、財政部印發《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啟動二期建設。
2010年,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財政部印發《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意見》。
Ⅳ 全國985大學排名一覽表
中國985高校有哪些
,985大學共計39所,其中985大學一期名單所,二期名單4所,以下是具體名單。
1、985大學名單【一期35所】
序號 學校 加入時間
1 北京大學 1998年5月
2 清華大學 1998年5月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99年7月
4 南京大學 1999年7月
5 復旦大學 1999年7月
6 上海交通大學 1999年7月
7 西安交通大學 1999年9月
8 浙江大學 1999年11月
9 哈爾濱工業大學 1999年11月
10 北京理工大學 2000年9月
11 南開大學 2000年12月
12 天津大學 2000年12月
13 東南大學 2001年2月
14 武漢大學 2001年2月
15 華中科技大學 2001年2月
16 吉林大學 2001年2月
17 廈門大學 2001年2月
18 山東大學 2001年2月
19 中國海洋大學 2001年2月
20 湖南大學 2001年2月
21 中南大學 2001年2月
22 大連理工大學 2001年8月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1年9月
24 重慶大學 2001年9月
25 四川大學 2001年9月
26 電子科技大學 2001年9月
27 中山大學 2001年10月
28 華南理工大學 2001年10月
29 蘭州大學 2001年12月
30 西北工業大學 2002年1月
31 東北大學 2002年1月
32 同濟大學 2002年6月
33 北京師范大學 2002年8月
34 中國人民大學 2003年9月
35 中國農業大學 2004年9月
2、985大學名單【二期4所】
序號 學校名稱 期數
1 國防科技大學 二期
2 中央民族大學 二期
3 華東師范大學 二期
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二期
985大學代表了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大學,也是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最近提出的雙一流大學建設中,39所985大學全部入選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也肯定了他們的實力,能考上985大學,畢業了工作是不用擔心的,社會對985大學認可度也非常高。
Ⅵ 南京本二大學名單
南京本二大學有:
一、南京審計大學
南京審計大學,簡稱南審,是中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是中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2011年學校變更為三部一省共建高校(審計署、教育部、財政部和江蘇省)。
南京審計大學起源於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1987年更為南京審計學院,由審計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聯辦。1991年轉制為審計署直屬。2000年辦學體制調整為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2015年11月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二、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簡稱「南藝」,是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也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並延續至現今的高等藝術學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
是中國-東盟藝術高校聯盟成員、中國六大藝術學院之一,江蘇省屬重點大學,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國家級特色專業點建設高校,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藝術學學科下全部五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的高校。
三、南京體育學院
南京體育學院(Nanjing Sport Institute),簡稱「南體」,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一所為社會培養各類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的省屬體育類本科院校。
學校的前身是始建於1956年的南京體育學校,1958年與江蘇省體育幹部訓練班和江蘇師范學院體育專修科合並,成立南京體育學院。
四、江蘇警官學院
江蘇警官學院,是江蘇省公安政法類本科院校,是全國首批建立的省屬公安本科院校。學校創辦於1949年6月,是全國第一所公安學校。
2011年被江蘇省學位委員會列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省立項建設單位,2012年起與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聯辦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15年、2016年,先後獲批成立公安部現代警務改革研究所、江蘇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兩個部省智庫。
五、南京工程學院
南京工程學院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學校是全國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服務特需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新建本科院校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主要起草單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試點高校,是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中國電力高校聯盟成員。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南京審計大學
網路—南京藝術學院
網路—南京體育學院
網路—江蘇警官學院
網路—南京工程學院
Ⅶ 誰知道中國所有二類本科<一>大學名單
湖北省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已經確定,現通知如下: 一、理工、文史類 第一批本科:理工524分,文史506分; 第二批本科(一):理工492分,文史478分; 第二批本科(二):理工475分,文史460分; 第三批本科(一):理工428分,文史415分; 第三批本科(二):理工400分,文史390分; 第四批高職高專(一)理工、文史均為:370分; 第四批高職高專(二)理工、文史均為:200分; 提前批軍事院校本科:理工492分,文史506分。 二、藝術類 1、藝術本科(一)、藝術本科(二):文化276分; 2、藝術本科(三):文化240分; 3、藝術高職高專:文化150分。 三、體育類 1、本科:文化325分,專業素質測試70分; 2、高職高專:文化200分,專業素質測試60分。 四、招收參加高職統考中職畢業生的院校 1、本科 以下科類專業成績均為150分,文化成績(含專業成績)分別為:電子類600分,機電類570分,財經類555分,文秘類530分,旅遊類500分,種植類480分,司法實務類465分,建築類、輕工類400分。 以下科類專業成績為120分,文化成績(含專業成績)為400分:水產類、醫葯類、畜牧類、小學教育類、計算機信息技術類。 2、藝術高職高專:文化成績120分; 3、高職高專(一):文化成績(含專業成績)370分; 4、高職高專(二):文化成績(含專業成績)200分。 五、招收雙特色統考生的院校(專業) 1、本科:445分; 2、雙特色統考生報考招收中職畢業生的高職高專,執行招收中職畢業生的高職高專文化成績錄取控制分數線,即高職高專(一):370分,高職高專(二):200分。 六、高水平運動員 1、本科:文化成績理工475分,文史460分(專業測試成績特別優秀的理工為285分,文史為276分); 2、專科:文化成績200分。 七、藝術特長生 1、本科:文化成績執行招生院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2、專科:文化成績200分。 [來源:湖北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
Ⅷ 非法碩士二等大學名單
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分為三個學歷層次:分別為專科,本科,研究生,而研究生版學歷為最高學歷。權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級學位中,博士學位是最高的一級。
1、研究生
可以根據學位可以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1)、碩士研究生,即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簡稱碩士生,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考上了碩士,讀碩士等,正是指碩士研究生。本科之後的深造課程,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該學科科研教學的能力。
碩士是一個介於學士及博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Post-Graate),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徵具有基礎的獨立的思考能力
Ⅸ 湖北省所有二類以上大學名單
名單
有湖北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中南民族大版學
湖北權第二師范學院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長江大學
湖北民族學院
三峽大學
江漢大學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荊楚理工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鄖陽醫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湖北師范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警官學院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美術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
黃石理工學院
咸寧學院
孝感學院
襄樊學院
Ⅹ 211工程2本大學名單
像石河子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等「211工程」高校名單 北京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 南昌大學 山東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河南 鄭州大學 湖北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 華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廣西 廣西大學 四川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 雲南大學 貴州 貴州大學 陝西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新疆 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青海 青海大學 寧夏 寧夏大學 海南 海南大學 西藏 西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