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專業大學
⑴ 語言專業的大學排名
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名列2020中國語言類大學排名前10強。
2020語言類大學排行榜
名次 學校名稱 全國排名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1 中國傳媒大學 65 6★ 世界高水平大學
2 北京外國語大學 90 6★ 世界高水平大學
3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110 4★ 中國高水平大學
4 上海外國語大學 125 5★ 中國一流大學
5 北京語言大學 130 5★ 中國一流大學
6 大連外國語大學 230 3★ 區域一流大學
7 天津外國語大學 260 4★ 中國高水平大學
8 外交學院 280 6★ 世界高水平大學
8 四川外國語大學 280 3★ 區域一流大學
10 西安外國語大學 320 4★ 中國高水平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簡稱「中傳」,位於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信息傳播領域行業特色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國家「111計劃」。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⑵ 哪些大學的語言專業比較好呢
親,語言類的大學啊?專門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還有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版語大學,北二外等權,一般類的浙江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等還行,,綜合類大學的語言類專業也很多。。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的等也很好的。。
⑶ 中國很好的語言類大學是哪幾所
1.中國語言類高校排名前十的有: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大外語外貿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大連外國語大學。
(3)語言專業大學擴展閱讀:
語言類院校是以語言類專業為主要學科的高等院校,在中國語言類專業比較突出的高校如下: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大連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山西傳媒學院、浙江外國語學院、中華女子學院、湖南女子學院等。
此外,語種的就業吃香程度與該語種國家留學人數的劇增密切相關。在北京,經常有重大的外事活動、體育賽事,如舉辦世界婦女大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
每當此時,北外等校的西班牙語學生便全體出動當志願者,並被主辦單位全部分配給來華的外國官員、重要人士當翻譯,經受外事紀律、語言翻譯能力的鍛煉。
⑷ 語言專業大學排名
親親,建議你去知乎或者網路上搜一下語言,專業大學的排名就可以了。
⑸ 中國語言類大學排名
本科一批語言類大學排名如下,其實211應該比普通一本更好一些,這個應該是專業排名。
⑹ 中國內地語言類強的大學有哪些
1.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
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京港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高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2.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上外」,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學校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創建於1949年12月,首任校長是著名俄語翻譯家、出版家、中國網路全書事業的奠基者姜椿芳。後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於1994年正式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
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簡稱廣外,坐落於有「花城」美稱的廣州市,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亞洲大學學生交流集體行動計劃」(亞洲校園計劃)。
是向聯合國提供高端翻譯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學之一、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
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教育部直屬的三所著名外國語大學之一。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成立於1980年12月,是原國家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直屬院校。
1981年,學校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學校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兩校合並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10月,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簡稱「對外經貿大學」、「貿大」,坐落於中國首都北京市。學校始於1951年創建的貿易部高級商業幹部學校,1954年合並組建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1996年2月,被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列為「211工程」第一批重點建設的四十所高等學校之一。1984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因當時主管其的部門「對外經濟貿易部」得名。2000年6月,與原中國金融學院合並為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五大學科門類,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商務部共建。
學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5所「教育部教育戰略與規劃研究中心」高校之一、15所全國重點外語類高校之一,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虛擬學院」首所中國成員高校。
5.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簡稱「北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建立的。
創辦於1962年,時名為「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1964年6月由國務院批準定名為「北京語言學院」;1974年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1996年6月更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校名簡化為「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國際型大學,素有「小聯合國」之稱;學校對中國學生進行外語、中文、信息科學、經濟、藝術等專業教育,同時承擔著培養漢語師資、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出國前的外語培訓工作等任務。
北語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語言教學與研究為特色和優勢,中文、外語及相關學科協同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科涵蓋文學、經濟學、法學、工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八個門類。
⑺ 大學里的語言系主要是學什麼的
現在的語言系主要有幾種:一是專門學語言的,如英語。二是小語種,如朝鮮語。內三是容語言應用類專業,如國際導游。
第一類的就業面比較寬,可以從事翻譯,經濟,商貿,文秘等眾多領域。
第二類就業情況一般很好,因為現在全國真正有實力開設真正意義上的「小語種」的學校屈指可數,所以畢業生永遠是供小於求,大多從事翻譯,且收入較高。
第三類正如專業本生所附帶的專業性質,可以從事導游等職業。
但從事什麼職業不是一定的,有很多因素所最終決定的。
⑻ 全國各語言類大學實力排名
中國語言來類大學前十排自名(人民網數據)
1、中國傳媒大學
2、北京外國語大學
3、外交學院
4、北京語言大學
5、上海外國語大學
6、中國高水平大學
7、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8、中國知名大學
9、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10、浙江傳媒學院
(8)語言專業大學擴展閱讀
中國語言類大學排行榜:
中國傳媒大學榮膺2017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行列,雄居2017中國語言類大學排行榜榜首,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並列第2,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並列第4,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大連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並列第6。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名列2017中國語言類獨立學院排行榜前5強。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安徽外國語學院名列2017中國語言類民辦大學排行榜前5名。
⑼ 語言學專業大學排名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第四輪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結果整理出的中國語言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學是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以下是具體榜單,供大家參考:
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北京大學 A+
2 北京師范大學 A+
3 復旦大學 A
4 華東師范大學 A
5 南京大學 A
6 浙江大學 A
7 山東大學 A
8 四川大學 A
9 中國人民大學 A-
10 首都師范大學 A-
11 南開大學 A-
12 南京師范大學 A-
13 武漢大學 A-
14 中山大學 A-
15 清華大學 B+
16 北京語言大學 B+
17 中央民族大學 B+
18 吉林大學 B+
19 東北師范大學 B+
20 上海師范大學 B+
21 蘇州大學 B+
22 浙江師范大學 B+
23 福建師范大學 B+
24 山東師范大學 B+
25 河南大學 B+
26 華中師范大學 B+
27 暨南大學 B+
28 西南大學 B+
29 陝西師范大學 B+
30 天津師范大學 B
31 河北大學 B
32 河北師范大學 B
33 內蒙古大學 B
34 黑龍江大學 B
35 哈爾濱師范大學 B
36 上海大學 B
37 江蘇師范大學 B
38 廈門大學 B
39 湖南師范大學 B
40 華南師范大學 B
41 廣西師范大學 B
42 四川師范大學 B
43 西北大學 B
44 西北師范大學 B
45 揚州大學 B
46 中國傳媒大學 B-
47 山西大學 B-
48 遼寧大學 B-
49 上海交通大學 B-
50 安徽大學 B-
51 安徽師范大學 B-
52 江西師范大學 B-
53 曲阜師范大學 B-
54 華中科技大學 B-
55 湖北大學 B-
56 廣西民族大學 B-
57 雲南大學 B-
58 蘭州大學 B-
59 新疆大學 B-
60 北京外國語大學 C+
61 內蒙古師范大學 C+
62 遼寧師范大學 C+
63 沈陽師范大學 C+
64 上海外國語大學 C+
65 杭州師范大學 C+
66 南昌大學 C+
67 鄭州大學 C+
68 湘潭大學 C+
69 重慶師范大學 C+
70 西南民族大學 C+
71 貴州師范大學 C+
72 西北民族大學 C+
73 新疆師范大學 C+
74 海南師范大學 C+
75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C
76 吉林師范大學 C
77 浙江工業大學 C
78 溫州大學 C
79 華僑大學 C
80 中國海洋大學 C
81 濟南大學 C
82 中南民族大學 C
83 湖南大學 C
84 廣西大學 C
85 西南交通大學 C
86 西華師范大學 C
87 雲南師范大學 C
88 青島大學 C
89 三峽大學 C
90 天津外國語大學 C-
91 渤海大學 C-
92 延邊大學 C-
93 同濟大學 C-
94 南通大學 C-
95 魯東大學 C-
96 河南師范大學 C-
97 海南大學 C-
98 深圳大學 C-
99 貴州民族大學 C-
100 雲南民族大學 C-
101 寧夏大學 C-
102 廣州大學 C-
103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C-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專業。除了語言學本體理論研究之外,更關注語言的應用研究。研究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研究語言在各個領域中實際應用的語言學分支。它著重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一般不接觸語言的歷史狀態,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論上的爭辯。可以說,它是鑒定各種理論的實驗場。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很多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或者就是進大學、中學做老師,或進報社、出版社之類,另外由於其屬於中文類專業,對於考公務員的限制也不大。
⑽ 哪所大學的語言專業好
對外漢語是以非漢語為母語的國家或民族的人為教學對象的漢語教學,相應專業為高等院校培養具有較高外語文化修養且能以外語為工作語言的漢語和中國對外漢語教師,為旅遊和各類涉外部門培養導游和翻譯人才。作為對外漢語教學或者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1、南京師范大學3、中央民族大學4、中國傳媒大學5、北京語言大學6、北京外國語大學7、南開大學8、天津外國語大學9、華東師范大學10、上海師范大學11、上海外國語大學1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3、西南師范大學14、重慶師范大學15、河北大學16、河北師范大學17、河北經貿大學18、河南科技大學19、洛陽師范學院PS:河南師范大學20、中原工學院21、曲阜師范大學22、煙台大學22、山西大學23、安徽大學and安徽師范大學24、淮北師范大學25、安慶師范學院26、江西師范大學27、宜春學院26、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7、井岡山大學28、南京大學29、蘇州大學30、南京審計學院31、常州工學院32、浙江大學33、杭州師范大學34、紹興文理學院35、華中科技大學36、湖北工業大學37、湘潭大學38、中山大學39、廣東外語外貿大學40、暨南大學41、廣州大學41、五邑大學42、湛江師范學院43、廣西師范大學44、廣西民族大學45、雲南大學46、雲南師范大學47、貴州師范大學48、四川大學49、四川師范大學50、成都中醫葯大學51、樂山師范學院52、綿陽師范學院53、西北大學54、陝西師范大學55、西安外國語大學56、西北師范大學57、黑龍江大學58、延邊大學59、通化師范學院60、遼東學院61、大連外國語學院62、內蒙古師范大學63、福建師范大學64、華僑大學65、集美大學66、廈門大學67、北京師范大學68、濟南大學69、九江學院70、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71、揚州大學72、天津師范大學73、華北水利水電學院74、武漢大學75、湖北大學76、天津科技大學77、徐州師范大學78、浙江師范大學79、廣西大學80、黃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