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簡介
1. 哈佛大學在美國哪裡,它是哪一年成立的,請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哈佛大學位於美國波士頓附近的劍橋城,建於1636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美國是版於1776年建國,比權哈佛建校要晚140年。哈佛大學的建立是由於當時的英國殖民者想在美國的土地上建一座大學,正因為哈佛大學的建立者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劍橋大學的畢業生,哈佛大學所在的城市也就被命名為劍橋城。其實原來這所大學的名字叫做「劍橋學院」,哈佛大學現在的名字來源於1638年一位名叫哈佛的學院院長,這個院長去世時,將自己積蓄的一半和400本圖書(在1638年,一所建校只有兩年、學生頭年只有9位的學校這可不是小數目)捐贈給這所大學,後來經過議院的投票,決定將這所大學命名為哈佛大學。
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哈佛大學,有一尊哈佛先生的塑像,這個塑像雖然標注著哈佛先生的名字,但雕刻的並不是哈佛先生本人。由於當年沒有照相機,哈佛先生沒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資料,當後人計劃修建這樣一尊雕塑時也就沒有了模板,只能在當時的哈佛大學里找到一位比較帥的學生作為雕刻的模特,頂替哈佛先生。由於影像資料的欠缺,用比較帥的學生來代替原人作為雕刻的模特,這種情況在美國大學中並不少見
2. 美國哈佛大學的簡介(中英對照)的
Harvard University (incorporated as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is a private university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 and a member of the Ivy League. Founded in 1636 by the colonial Massachusetts legislature, Harvard is the oldes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also the first and oldest corporation in North America.
Initially called "New College" or "the college at New Towne", the institution was named Harvard College on March 13, 1639, after a young clergyman named John Harvard, who bequeathed the College his library of four hundred books and
3. 美國哈佛大學世界排名
2019-20年,哈佛大學位列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一、U.S. News世界大專學排名世界第一、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三、屬THE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七 ;THE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世界第一。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100強第1。
4. 哈佛大學簡介
哈佛大學位於美國波士頓附近的劍橋城,建於1636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美國是於1776年建國,比哈佛建校要晚近140年。哈佛大學的建立是由於當時的英國殖民者想在美國的土地上建一座大學,正因為哈佛大學的建立者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劍橋大學的畢業生,哈佛大學所在的城市也就被命名為劍橋城。其實原來這所大學的名字叫做「劍橋學院」,哈佛大學現在的名字來源於1638年一位名叫哈佛的學院院長,這個院長去世時,將自己積蓄的一半和400本圖書(在1638年,一所建校只有兩年、第一屆只有學生9位的學校這可不是小數目)捐贈給這所大學,後來經過議院的投票,決定將這所大學命名為哈佛大學。 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哈佛大學,有一尊哈佛先生的塑像,這個塑像雖然標注著哈佛先生的名字,但雕刻的並不是哈佛先生本人。由於哈佛先生沒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資料,當後人計劃修建這樣一尊雕塑時也就沒有了模板,只能在當時的哈佛大學里找到一位比較帥的學生作為雕刻的模特,頂替哈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是全美第一所大學(第二所是威廉瑪麗學院,第三所是耶魯大學),它坐落於誕生了第一條電話線與第一條擁有路燈的馬路的波士頓。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大量的的革命先驅都出自於哈佛的門下。同時,哈佛大學被譽為美國政府的思想庫。這里先後誕生了八位美國總統,4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30位普利策獎得主,可以說哈佛大學的一舉一動決定著美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的走向。其商學院案例教學盛名遠播。同時,這里也培養了締造了微軟、IBM、Facebook等一個個商業奇跡的人。而哈佛大學的燕京學社則傾力於中美文化的交流。溝通中美兩國關系的基辛格博士,奠基了中國近代人文和自然學科的林語堂,竺可楨、梁實秋、梁思成,都和這所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息息相關。 哈佛大學的正式注冊名稱為: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他是一所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劍橋城的私立大學,同時是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1636年由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迄今已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也是北美第一間和最古老的法人機構(Corporation)。醫學院和商學院位於波士頓市區。在劍橋城,與哈佛大學相鄰的是與之齊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 這也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一流大學的聲譽、財富和影響力的學校。哈佛大學在英語語種授課的大學的排名尤其突出。另外,哈佛也是全世界生產最多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得主的大學。 哈佛最初稱為「新學院」或「新市民學院」,該機構在1639年3月13日以一名畢業於英格蘭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年輕的牧師約翰·哈佛之名,命名為哈佛學院,因為他捐贈了779英鎊(按每年增長6%,每12年翻倍計算,到2011年共翻近31番,相當於至少增長11億倍)以及400本書籍(這是他的一半財產)。哈佛大學作為一個「大學」,目前最早的文獻指出是在麻州新憲法頒布的1780年所實現的。 在40歲擔任哈佛大學校長(1869年至1909年)的Charles William Eliot從根本上使哈佛蛻變為現代美國的研究型大學。Eliot的改革措施包括選修課程,小班授課,以及入學考試,此一「哈佛模式」影響了美國國家的高等和中等教育政策。此外,Eliot還負責出版了現在著名的「哈佛經典」,從多個學科收集「偉大的書」。他的名字在1926年逝世後,已和「哈佛」共同成為美國高等教育普遍願景的同義詞。 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藏書超過1500萬冊,這是美國最大的學術圖書館,規模約莫為全球第五(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另外,它擁有非營利組織以外最大的財政捐贈,迄2008年已達378億美元。 哈佛大學前身為劍橋學院。1636年 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籌建一所像英國劍橋大學那樣的高等學府,每年撥款400英鎊(對應於當時經濟情況)。由於創始人中不少人出身於英國劍橋大學,他們就把哈佛大學所在的新鎮命名為劍橋。1638年正式開學,第一屆學生共9名。1638年 9月14日,牧師兼伊曼紐爾學院院長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積蓄720英鎊和400餘冊圖書捐贈給這所學校。1639年 3月13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把這所學校命名為哈佛學院。在建校的最初一個半世紀中,學校體制主要仿照歐洲大學。1721年正式設立神學教授職位,1727年設立數學和自然科學教授職位,1780年設立醫學教授職位。同年擴建成哈佛大學;1816年 成立神學院,1817年成立法學院,以後各學院相繼在19世紀成立。教育學院成立於1920年;1936年又成立了政治學院(1966年命名為J.F。肯尼迪政治學院)。1966年以來,哈佛大學共設10個研究生院,即文理、商業管理、設計、牙科醫學、神學、教育、法學、醫學、公共衛生和肯尼迪政治學院;2個招收大學本科生的學院,即哈佛學院和拉德克利夫學院;並設繼續教育辦公室,專門負責暑期學校、附設課程和終身學習中心。牙科醫學、醫學、公共衛生等3個研究生院設立在波士頓,其餘各學院均集中於劍橋。各學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哈佛歷任校長堅持3A原則,即學術自由、學術自治和學術中立(這三個原則英文詞第一個字母均是A
)。 佛先生。由於影像資料的欠缺,用比較帥的學生來代替原人作為雕刻的模特,這種情況在美國大學中並不少見
5. 美國哈佛大學的優勢有哪些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里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上百位諾貝爾獲得者曾在此工作、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
哈佛同時也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其誕生於1636年,最早由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創建,初名新市民學院,是為了紀念在成立初期給予學院慷慨支持的約翰·哈佛牧師。學校於1639年3月更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哈佛學院正式改稱哈佛大學。截止2014年,學校有本科生6700餘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14500餘人。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成立於1636年,是北美第一所,也是英語世界第六所高等學府,位於美國東部小城劍橋市,臨近波士頓,是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被譽為是世界高等學府的典範。
哈佛大學在1636年由當地的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迄今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也是北美最古老的法人機構。初名「新學院」,後為感謝一名年輕的牧師約翰·哈佛所作出的捐贈,改名為「哈佛學院」。
美國南北戰爭後,當時的校長查爾斯·艾略特將哈佛各個學術機構綜合成了一所研究型大學,並加入小班授課以及入學考試,這些模式同時也影響了美國國家中高等教育政策,後與拉德克利夫學院合並成為了男女校。
哈佛大學校友包括8名美國總統及62名富豪企業家。另外也有149名諾貝爾得獎者現在或曾經在哈佛學習或工作。其亦是全美誕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大學,截至2013年的人數總共為335位。校內圖書館藏書超過1600萬冊,為全美大學圖書館之冠。
哈佛大學最大的體育比賽競爭對手為耶魯大學。這種競爭關系為兩校的傳統之一,但它們亦會聯手對陣英國的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此比賽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跨國高校體育競爭活動。
6. 美國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incorporated as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is a private university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 and a member of the Ivy League. Founded in 1636 by the colonial Massachusetts legislature, Harvard is the oldes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also the first and oldest corporation in North America.
Initially called "New College" or "the college at New Towne", the institution was named Harvard College on March 13, 1639, after a young clergyman named John Harvard, who bequeathed the College his library of four hundred books and £779 (which was half of his estate). The earliest known official reference to Harvard as a "university" occurs in the new Massachusetts Constitution of 1780.
During his 40-year tenure as Harvard president (1869–), Charles William Eliot radically transformed Harvard into the pattern of the modern research university. Eliot's reforms included elective courses, small classes, and entrance examinations. The Harvard model influenced American ecation nationally, at both college and secondary levels. Eliot also was responsible for publication of the now-famous "Harvard Classics", a collection of "great book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published by P. F. Collier and Sons beginning in 1909, that offered a college ecation "in fifteen minutes a day of reading." The collection soon became known as "Dr. Eliot's Five-Foot Shelf." During his unprecedentedly influential presidency, Eliot, a prolific book and magazine writer and widely traveled speaker in the pre-radio age, became so widely recognized a public figure that by his death in 1926, his name (and, not coincidentally, Harvard's) had become synonymous with the universal aspirations of American higher ecation.
Harvard is consistently ranked at or near the top of internation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rankings,[and has the second-largest financial endowment of any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ehind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standing at $28.8 billion as of 2008.
campus
The main campus is centered on Harvard Yard in central Cambridge and extends into the surrounding Harvard Square neighborhood.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nd many of the university's athletics facilities, including Harvard Stadium, are located in Allston,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harles River from Harvard Squar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 and the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re located in the Longwood Medical and Academic Area in Boston.
Harvard Yard itself contains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offices and main libraries of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buildings including Sever Hall and University Hall, Memorial Church,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freshman dormitories. Sophomore, junior, and senior undergraates live in twelve residential Houses, nine of which are south of Harvard Yard along or near the Charles River. The other three are located in a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 half a mile northwest of the Yard at the Quadrangl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Quad), which formerly housed Radcliffe College students until Radcliffe merged its residential system with Harvard. Each residential house contains rooms for undergraates, House masters, and resident tutors, as well as a dining hall, library, and various other student facilities.
Radcliffe Yard, formerly the center of the campus of Radcliffe College (and now home of the Radcliffe Institute), is adjacent to the Graate School of Ecation.
7. 美國哈佛大學的的英語介紹
來自於《微軟網路全書》的介紹
Harvard University
I INTRODUC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ivate, coecational institution of higher ecation, the old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I HISTORY AND ADMINISTRATION
In 1636 a college was founded in Cambridge by the Great and General Court of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It was opened for instruction two years later and named in 1639 for English clergyman John Harvard, its first benefactor. The college at first lacked substantial endowments and existed on gifts from indivials and the General Court. Harvard graally acquired considerable autonomy and private financial support, becoming a chartered university in 1780. Today it has the largest private endowment of any university in the world.
Harvard has steadily developed under the great American ecators who have successively served as its presidents. During the presidency of Charles W. Eliot (1869-1909), Harvard established an elective system for undergraates, by which they could choose most of their courses themselves. Under Abbott L. Lowell, who was president from 1909 to 1933, the undergraate house systems of residence and instruction were introced. Academic growth and physical expansion continued ring the tenures of James B. Conant (1933-1953), Nathan M. Pusey (1953-1971), and Derek C. Bok (1971-1991). Neil L. Rudenstine was appointed president in 1991.
Sponsored by Henry Rosovsky, former dean of the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73-1984), the undergraate elective system, or General Ecation Program, was replaced in 1979 by a Core Curriculum intended to prepare well-ecated men and women for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life. Students are now required to take courses for the equivalent of an academic year in each of five areas: literature and arts, history, social analysis and moral reasoning, science, and foreign cultures. In addition to the new curriculum, students must spend roughly the equivalent of two years on courses in a field of concentration and one year on elective courses. Students must also demonstrate competence in writing, mathematics, and a foreign language.
From its earliest days Harvard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a tradition of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the training of citizens for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Among many notable alumni are the religious leaders Increase Mather and Cotton Mather; the philosopher and psychologist William James; and men of letters such as Ralph Waldo Emerson, Henry David Thoreau, James Russell Lowell, Oliver Wendell Holmes, Robert Frost, and T. S. Eliot. More U.S. presidents have attended Harvard than any other college: John Adams, John Quincy Adams, Theodore Roosevelt, Franklin D. Roosevelt, and John F. Kennedy. A sixth, Rutherford B. Hayes, was a graate of Harvard Law School, which also counts the jurists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and Felix Frankfurter among its alumni.
Harvard University is governed by a corporation (the oldest corpo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known as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The corporation consults with a 30-member Board of Overseers elected by the alumni.
III UNDERGRADUATE ACTIVITIES
Harvard College, the university』s oldest division, offers undergraate courses for men and women, leading to a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granted by the university. Beginning in 1963, graates of Radcliffe College, the affiliated undergraate institution for women, received Harvard degrees with the Radcliffe seal and countersigned by the president of Radcliffe. In the 1970s, Harvard abolished the quota limiting the number of women students, and a joint Harvard and Radcliffe Admissions Office began selecting students on an equal basis. In 1999 Harvard fully absorbed Radcliffe and created the 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which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women and gender. With admission criteria ranking among the most select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vard accepts less than 20 percent of all applicants; three-fourths of those accepted actually enroll.
During their freshman year, students live in halls within Harvard Yard, a walled enclosure containing several structures from the early 18th century now used as dormitories, dining facilities, libraries, and classrooms. Sophomores, juniors, and seniors live in the 12 residences known as houses. Named in honor of a distinguished alumnus or administrator, each house accommodates approximately 350 students and a group of faculty members who provide indivial instruction as tutors, fostering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exchange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Each house also has a library and sponsor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intramural athletics. Undergraate life has the additional attraction of proximity to Boston.
IV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FACILITIES
Harvard』s graate and professional facilities, founded over the last 200 years, include schools of arts and science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ntal medicine, design, divinity, ecation, law, medicine,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w the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health. Special studies programs are also provided at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the John K.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the Kathryn W. and Shelby Cullom Davis Center for Russian Studies; and at the centers for Middle Eastern Stud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 Energy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and Health Policy Management.
V SPECIAL FACILITIES
The Harvard campus is also the site of several renowned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among them the Fogg Museum, distinguished for its European and American paintings, sculptures, and prints; the Botanical Museum; and the 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
Harvard』s library system is the old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entral library collection, used for advanced scholarly research, is housed in the Harry Elkins Widener Memorial Library. Augmented by the Houghton Library of 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the undergraate Lamont, Cabot, and Hilles libraries, and the separate house and departmental libraries, as well as by the graate schools』 collections, the Harvard library complex forms the world』s largest university library system. It currently contains more than 13 million volumes, manuscripts, and microfilms.
Harvard University also maintains the Arnold Arboretum, in Boston; the 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 based in Cambridge;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Byzantine and Early Christian studies at Dumbarton Oaks, in Washington, D.C.; and Villa I Tatti in Settignano, Italy, formerly the home and library of art critic Bernard Berenson and now a center for art history research.
Home games of the Harvard Crimson football team and other athletic events take place at Harvard Stadium, which has a seating capacity of more than 38,000. Yale University is Harvard』s traditional rival in sports.
VI PUBLICATIONS
Undergraate publications include the Harvard Crimson, a daily newspaper founded in 1873; the Harvard Advocate, a literary review; and a nationally known humor magazine, the Harvard Lampoon. Among journals issued by Harvard』s graate schools and affiliated groups are th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Harvard Ecational Review, and Harvard Law Revie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unded in 1913, publishes books of scholarly as well as general interest and medical and scientific works.
8. 有沒有關於哈佛大學的簡介
參考資料:
http://www.world68.com/sort.asp?bid=5(美國網站導航)
世界第一學府——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之一。以培養研究生和從事科學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前身為哈佛學院。1636年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籌建一所象英國劍橋大學那樣的高等學府。1638年在馬薩諸塞的劍橋正式開學,第一屆學生共4名。1638年9月14日,牧師兼伊曼紐爾學院院長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部分遺產和400餘冊圖書捐贈給這所學校。1639年3月13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把這所學校命名為哈佛學院。在建校的最初一個半世紀中,學校體制主要仿照歐洲大學。1721年正式設立神學教授職位,1727年設立數學和自然科學教授職位,1780年設立醫學教授職位。同年擴建成哈佛大學;1816年 成立神學院,1817年成立法學院,以後各學院相繼在19世紀成立。 教育學院成立於1990年;1936年又成立了政治學院(1966年命名 為J.F。肯尼迪政治學院)。1966年以來,哈佛大學共設10個研究 生院,即文理、商業管理、設計、牙科醫學、神學、教育、法學、醫學、 公共衛生和肯尼迪政治學院;2個招收大學本科生的學院,即哈佛學院和拉德克利夫學院;並設繼續教育辦公室,專門負責暑期學 校、附設課程和終身學習中心。牙科醫學、醫學、公共衛生等3個 研究生院設立在波士頓,其餘各學院均集中於劍橋。各學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歷史上,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中共有六位曾當選為美國總統。他們是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四屆)和約翰·肯尼迪。哈佛大學的教授團中總共產生了34名諾貝爾獎得主(Nobel Laureates )。
如今,哈佛大學已發展為擁有十個研究生院、四十多個系科、一百多個專業的大型院校。正式注冊有18,000名學位候選人,以研究生為主,也包括本科生。 另外還有13,000名非學位學生在其擴展學院學習一門或更多的課程。在哈佛大學工作的教職員工超過14,000人,包括超過2,000名的教授和講師。 還有7,000多教員在所屬的各個教學醫院工作。
多年來,哈佛大學除了培養大量的美國學生外,還接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大批留學生和訪問學者。
它的總部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波士頓的劍橋城,醫學院和商學院位於波士頓市區。在劍橋城,與哈佛大學相鄰的竟然是與之齊名、同是世界第一學府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有趣的是,兩大校園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
1986 年,哈佛大學隆重慶祝了350周年校慶。哈佛大學誕生於英國清教徒1620年移民到普利茅斯之後的第16年棗1636年(當時中國正值明朝末年),是遵照麻薩諸塞海灣殖民地最高法院的表決建立的。命名源於它的第一個捐資人約翰.哈佛棗一名年輕的牧師,1638年去世時,把他的圖書館和一半財產留給了新學校。由於清教徒中不少人出身於英國劍橋大學,他們就把哈佛大學所在的新鎮命名為劍橋。最初學校僅有一名男教師和九名學生。
學校早年開設的課程以英國大學的模式為基礎,但是在思想上與這個殖民拓荒地盛行的清教徒的哲學保持一致。盡管它早年的許多畢業生成為了整個新英格蘭地區的清教徒聚居地的牧師,學校卻從未正式加入過某一個特定的教派。一份出版於1643年的早期的小冊子闡明了哈佛大學的存在:「促進知識並使之永存後代。」
是的
先有哈佛,而後有美利堅。
——題記
美國第一所學府
15世紀末,由歐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倫布開辟出來以後,歐洲人紛紛遠涉重洋來到美洲。17世紀初,首批英國移民到達北美,在那裡開拓自己的「伊甸園」——新英格蘭。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受過古典式的高等教育,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在新的家園也能夠受到這種教育,他們於1636年在馬薩諸塞州的查爾斯河畔建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所學府——哈佛學院。1780年,即美國建國後的第四年,已經有了140多年歷史的哈佛學院升格為哈佛大學。
當初哈佛學院的創辦者把劍橋大學的模式移植過來,學院最初定名為「劍橋學院(Cambridge College)」。1639年,為了紀念學院的創辦者和建校費用的主要捐獻者約翰·哈佛(John Harverd),馬薩諸塞議會通過決議,將學院改名為「哈佛學院」。
由哈佛學院時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學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寫著VERITAS 字樣,意為「真理」。哈佛大學校訓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寫的,意為「以柏拉圖為友,以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以真理為友」。校徽和校訓的文字,都昭示著哈佛大學立校興學的宗旨-求是崇真。
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20年(1933~1953)之久的美國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經說過:「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一代人的質量」。正是在擇師和育人上堅持高標准、高質量,哈佛大學才得以成為群英薈萃、人才輩出的第一流著名學府,對美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科學和高等教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對世界各國的求知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在競爭中爭先
1693年,北美第二所學府威廉·瑪麗學院(今弗吉尼亞大學的第一所學院)誕生。1701年,耶魯學院(今耶魯大學的第一所學院)成立。這兩所學院的出現,使哈佛學院有了夥伴和競爭的對手。18世紀下半期,北美洲陸續建起了9所學院,新建的學院雖然大體上仍沿襲英國古老學府的模式,畢竟時代不同了,受歐洲啟蒙運動和產業革命的影響,數學和自然科學陸續擠進這些學院的教學領域。受英國古老大學傳統影響較深的哈佛學院,面臨著強有力的挑戰。1727年,哈佛學院建立了數學和自然哲學的教授講座,這是順應時勢的變革之舉。此時,北美產業革命的勢頭興起,新興的工商業對應用科學的需求使哈佛面臨著重大的抉擇:要麼墨守成規,這將失去它在北美高等學府中的領袖地位;要麼推陳出新,以求繼續執掌北美學府之牛耳。哈佛選擇了後一條路。
數學和自然哲學教授講座開設後,哈佛學院還置備了一批科學儀器和設備,教授們用實驗的方法,向學生講授天文、物理和化學知識。在數學領域內,設立了測量術和航海術等技術學科。1780年,醫學教授講座的建立,促進了植物學和化學的研究。教授們開展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在北美和英國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自然科學終於在哈佛建立起牢固的陣地,並對其它學院產生影響。
1775-1783年,北美13個英國殖民地爆發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哈佛學院順應潮流,站在同情和支持獨立戰爭的正義事業一邊。在馬薩諸塞,幾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的畢業生,包括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1775年7月3日,喬治·華盛頓在哈佛學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獨立戰爭軍隊的統帥,他的司令部也一度設在坎布里奇。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誕生後,哈佛學院給獨立戰爭的主要領導人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第三任總統)、約翰·傑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首屆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部長)等人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到1780年,哈佛學院已先後建立了神學、數學和自然哲學、醫學等教授講座,學院升格為大學。按照歐洲中世紀大學的傳統,必須擁有3個學院的聯合體,才夠格稱為大學,當時馬薩諸塞州議會竟破格承認哈佛學院升格為大學,這既是厚愛,也是鞭策。哈佛大學繼續抓緊自身建設,1816年設立了神學院,1817年設立了法學院,加上原有的以文理為主科的哈佛學院,一共有了3個學院,成為名副其實、名正言順的大學了。19世紀上半葉,哈佛大學的影響已超出馬薩諸塞之外,及於美國中部和南部。
在北美獨立戰爭初年,哈佛學院的基金,連同地產的租金在內,不足1700英鎊。戰後的1793年,哈佛的基金已超過18.2萬美元。到了19世紀,由於校友的贊助,哈佛大學的基金穩步上升,1800年為24.2萬美元,1869年為225萬美元。
在此期間,哈佛大學的課程設置有了較大的變化。1790年,哈佛大學開設了拉丁文、希臘文、數學(包括天文學)、英文寫作、哲學(包括形而上學、道德和政治)、神學、自然科學,希伯來語和法語兩科由學生任選一科。哈佛大學課程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受德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在此時期,德國著名教育家威廉·洪堡關於大學教育改革提出了著名的三條原則:獨立性;自由與合作二者統一的原則;教育與研究統一的原則和科學統一的原則。洪堡不僅提出了大學改革的理想,並在他倡辦的柏林大學中付諸實踐,提倡學術自由,教育與科研相結合,柏林大學成為德國新型大學的榜樣。在哈佛大學任教的一些青年教授,曾經留學德國,受到德國大學的影響,他們要求改變英國大學的模式,轉而以德為師,效法德國大學的一套制度。1825年,有4位青年教授聯名提出4項改革意見:減少古典文學課程的比重;重視對現代外國文學的研究;設立研究生的學位制度;按照學生的能力分班教學。這4項意見當時未被採納。
1829年,昆西(J.Quincy)出任哈佛大學校長,他大刀闊斧,極力扭轉哈佛大學的方向,大力倡導重視理科的教學。他任職16年(1829-1845),在哈佛大學辦起了理學院,建立了一座天文台。18世紀和19世紀,隨著哈佛大學的發展,學校課程內容範圍擴大了,重點轉換了,自然科學受到了極大重視。
1869-1909年,化學家埃利奧特(Charles.William Eliot)擔任哈佛大學校長,他任職40年,把哈佛大學建設成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現代化大學。他使法學院、醫學院獲得了新的活力,並且新建了商業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文理學院,注冊學生從1000人上升到3000人,教學人員從49名增加到278名,學校基金從2300萬美元增加到2.25億美元。
1909-1933年,洛厄爾(Abbott Lwrence Lowell)擔任哈佛大學校長,他重新制定了大學本科生課程計劃,實行課程的集中與分配相結合的制度,以便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基礎教育。洛厄爾實行的導師制,至今仍被哈佛大學沿用。洛厄爾最突出的貢獻是在哈佛大學實行住宿制度,這一制度的實施使得在大型的綜合大學中,本科生都有一個小型的學院環境,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年住在哈佛校園內或附近的宿舍中,一年以後,學生們分住在12幢宿舍樓內,還為少數走讀生設置了第13幢宿舍樓。每幢宿舍樓內有一位住校教師和一個導師組,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此外,每幢宿舍樓還設有餐廳、圖書館,在宿舍樓區,經常開展各種有趣的體育、社會和文化活動。
近幾屆的幾位校長,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普西(Nathan Marsh Pusey),博克(Derek Bok)和現任校長陸登庭(Neil L Rudenstine)等都對哈佛大學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一方面千方百計地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同時也盡力發揮哈佛大學作為研究機構的出類拔萃的作用。
科南特1919-1953年歷任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校長,他在哈佛大學實行校外特別委員會制度,用這個機構來評議學校教師的資格和任期。他還創建了一項普通教育方案,除主修課程以外,向所有本科生提供廣泛的學習領域。
1953-1971年,普西任校長,在他的主持下,哈佛大學進行了美國高等教育史規模最大的募捐活動,為哈佛籌集資金達8.25億美元,這項活動提高了哈佛大學教師的薪金,擴大了對學生的資助,建立了新的教授職位,充實了教學設備。
1971年以來,博克擔任校長,他精心處理了高等教育中一些主要問題,包括行政管理、少數民族和婦女受教育的機會以及學術界與工業界之間的技術轉換等問題,博克校長還重新組織了哈佛大學的管理機構,把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引進到哈佛大學的各個研究生院和各個系科。
1991年,陸登庭出任第26任校長,作為更好地協調各學院和教師關系的一部分,他開創了一個集中的全校范圍的學術計劃,目的是辨別出哈佛最主要和優先的部分。另外,陸登庭還強調大學的責任:優秀的本科教育,大學的門始終向不同經濟階層的人敞開,研究型大學如何適應信息快速增長和嚴重財政約束的時代,在一個自由表達的社會中迎接挑戰。
課程的不斷改革與更新
哈佛大學36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發展與變革互相推進的歷史。
創建後一個半世紀的哈佛學院,一直是以英國的牛津、劍橋兩所大學為模式,以培養牧師、律師和官員為目標,注重人文學科,學生不能自由選擇課程。19世紀初,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號角在哈佛吹響了,崇尚「學術自由」和「講學自由」。「固定的學年」和「固定的課」的老框框受到沖擊,自由選修課程的制度逐漸興起。在哈佛學院也有人倡議實行課程選修制度,這種革新的要求遭到傳統的保守勢力的反對,倡議在哈佛未得實現。
然而,高等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學生個性的呼聲日益高漲。1839年,哈佛大學再次發動課程改革。1841年,哈佛正式實行選課制,但在保守勢力的反對下很快又有所倒退。
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南北戰爭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生產力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地位逐步提高,工程師、自然科學家和工業技術人才得以和律師、官員等並駕齊驅。形勢的變化對高等學校的課程改革十分有利,選修制再次興起,哈佛又一次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1869年,年僅35歲的埃里奧特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此後他擔任校長40年,是推行選課制的主將,在他的領導和推動下,哈佛大學全面實行選修制。到1895年,只有英語和現代外語仍為必修課,其它均為選修課。美國許多高校紛紛步哈佛大學後塵,減少或廢除必修課,增加選修課。
按照自由選修制的要求,攻讀一種學位,可有16門課程供學生選修,只要符合規定,便可取得相應的學位。這種方法打破了固定的四年學制,成績優異者三年內即可取得相應的學位,可稱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在埃里奧特的努力下,哈佛大學招聘名流學者任教,選修課程開設超過其它大學,學生的知識面擴大,學習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埃里奧特的教育思想和課程改革對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他強調高等學校要給予學生三個法寶:一是給學生學習上選擇的自由;二是使學生在所擅長的學科上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三是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的行為轉化為自主的行為,使學生從對教師的依賴和從屬關系中解放出來。
1909年,洛厄爾出任校長,他在保留自由選課制優點的前提下又提出了新的教改方案,從1914年起,實行"集中與分配"制。所謂「集中」,是指從16門可供選擇的課程中,必須選修6門本系的專業課,以保證重點;所謂「分配」,是指另外的6門課程從3個不同的知識領域中各選兩門,以保證學生具有比較廣泛的知識面。餘下的課任學生自由選擇。這種制度既保證專業課學習的深度,又能擴大學生的視野,也可給學生的個人愛好留下適當的餘地。
1933年,化學家科南特擔任校長,他勵精圖治,於1940年主持成立專門委員會,研究課程改革。經過5年的反復研究,提出了專門報告,主張加強普通教育。哈佛大學按照專門報告的建議,又作了5年實驗,在1951年正式推行「普通教育」制度。按照普通教育制度的規定,第一,一、二年級的學生,要從自己所在的系中選修6門專業課,再從人文、社會、自然三大類別的普通教育課中各選一門,共3門課,另外還需從其他系的課程中至少選3門;第二,三、四年級也設有普通教育課,沒有學過一、二年級普通教育課的,不得選修三、四年級的普通教育課;第三,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學生可以選修一部分三、四年級的普通教育課;第四,學生不得選修屬於同一個考試組的兩門課。這樣做,普通教育和專業教育結合的很緊密,而且先後有序,互相銜接。這種辦法吸取以前制度的優點,加以綜合,形成了以通訊教育為基礎,以集中與分配為指導的自由選修制度。
哈佛大學學生成績的計分方法一般有四種:第一,按A、B、C、D、E五級計分,A為最高分;第二,及格和不及格;第三,滿意和不滿意;第四,有學分和無學分。
哈佛大學的課程改革並沒有停滯不前,他們又進而研究在普通教育中哪些課程是核心課程,或稱基礎課程。他們深切認識到,不論學習任何專業,都必須有深厚的基礎知識。「根深葉茂,本固枝榮」,這一思想在哈佛大學是很明確的。
德里克·博克於1971年出任校長,他十分關注大學本科的基礎教育,採取了有力的措施。20世紀初,美國一般大學文科的課程是按照縱深與橫亘相結合的原則來設置的,既讓學生對某一領域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又要求學生對其他領域有較為廣泛的涉獵。到20世紀中期,則要求學生在知識廣度方面對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三個領域有概括的基本的理解。到了六、七十年代,以上的課程模式再度受到挑戰,由於人類的知識領域空前擴大,各學科之間過去的傳統界限已被沖破,使得傳統的文科課程結構處於不得不改革的局面。1973年,博克校長任命亨利·羅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為哈佛文理學院院長,責成他負責研究文理學院的目標及哈佛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號召教師們獻計獻策,以集思廣益,重新制定有關大學教學的目的和方法。羅索夫斯基任命威爾遜教授研究共同基礎課問題,於1976年提出一項改革方案,即「威爾遜報告」。這份報告主張制定一種強制性的共同基礎課程,以後又經過反復討論、修改,並由羅索夫斯基院長親自主持進一步的修改工作,結果於1978年提出了關於共同基礎課的報告,並決定於第二年開始付諸實施。
從以上過程可以看出:哈佛大學是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而不斷革新的,這種改革不是憑單純的熱情而匆忙從事的,改革不是孤立進行的。這些對我們的教育改革工作是頗有借鑒意義的
9. 美國哈佛大學的理念是什麼內容
哈佛大學的重要教育理念包括獨立思想、學術規范、注重人文、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等內容。
1、獨立思想是哈佛大學的第一教育原則。哈佛大學的環境不只允許、而且鼓勵人們從自己的特立獨行中尋求樂趣,大學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學生成為參與發現、解釋和創造新知識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2、嚴格的學術規范是獨立思想得以科學論證的重要保證,抄襲、剽竊和改頭換面的移植,是哈佛教學、研究和學習的大忌。
3、盡管哈佛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卻非常重視人文科學教育和人文素質培養。哈佛享譽世界的「通識教育」(GeneralEcation)的核心課程(CoreColumn)中,每個哈佛本科生必須修滿涵蓋8大學科領域、分為7大類的32門核心課程。
4、哈佛大學在強調學術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時,特別重視多樣的優秀教學對於大學使命的重要性。
(9)美國哈佛大學簡介擴展閱讀:
一、 教學特色
直到19世紀,創建了一個半世紀的哈佛學院仍然以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兩所大學為模式,以培養牧師、律師和官員為目標,注重人文學科,學生不能自由選擇課程。
19世紀初,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號角在哈佛吹響了,崇尚「學術自由」和「講學自由」。「固定的學年」和「固定的課」的老框框受到沖擊,自由選修課程的制度逐漸興起。
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南北戰爭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生產力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地位逐步提高,工程師、自然科學家和工業技術人才得以和律師、官員等並駕齊驅。形勢的變化對高等學校的課程改革十分有利,選修制再次興起,哈佛又一次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1869年,年僅35歲的埃里奧特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此後他擔任校長40年,是推行選課制的主將,在他的領導和推動下,哈佛大學全面實行選修制。到1895年,只有英語和現代外語仍為必修課,其它均為選修課。美國許多高校紛紛步哈佛大學後塵,減少或廢除必修課,增加選修課。
按照自由選修制的要求,攻讀一種學位,可有16門課程供學生選修,只要符合規定,便可取得相應的學位。這種方法打破了固定的四年學制,成績優異者三年內即可取得相應的學位,可稱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
二、校訓發展
1、早期校訓
美國哈佛大學最初的校訓是「真理」,即Veritas,出現於1643年。
2、基督教校訓
在上述校訓提出不久,哈佛大學更換了校訓。1650年後更改為「榮耀歸於基督」(In Christ ),1692年則是「為基督、為教會」(Christo et Ecclesiae)。哈佛早期印章展示三本翻開的書本,兩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徵著理性(reason)與啟示(revelation)之間的動力關系。
哈佛的一份最早期文獻——1642年的《學院法例》,如此寫道:「讓每一位學生都認真考慮以認識神並耶穌基督為永生之源,作為他人生與學習的主要目標,因而以基督作為一切正統知識和學習的惟一基礎。所有人既看見主賜下智慧,便當在隱密處認真借著禱告尋求他的智慧。」
3、早期校訓的恢復
美國建國後,消滅了基督宗教專制,實現了宗教信仰自由,以後追求真理和發展科學文化教育的事業才逐漸興盛起來。哈佛大學校訓恢復為最早確立的「真理」(Veritas),這個單詞就一直印在哈佛的標簽校徽上
10. 哈佛大學在美國哪個城市
馬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CAMBRIDGE,也稱劍橋)。
歷史回眸先有哈佛,後有美利堅合眾國,這說明了哈佛大學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坐落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主要校園區位於波士頓以西數公里的查爾斯河沿岸。
(10)美國哈佛大學簡介擴展閱讀:
哈佛同時也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其誕生於1636年,最早由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創建,初名新市民學院,是為了紀念在成立初期給予學院慷慨支持的約翰·哈佛牧師。學校於1639年3月更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哈佛學院正式改稱哈佛大學。
1636年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仿照英國劍橋大學,籌建一所高等學府,每年撥款400英鎊;學校初名「新學院(New College)」或「新市民學院(the college at New Towne)」,成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
1775~1783年,北美13個英國殖民地爆發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哈佛學院順應潮流,站在同情和支持獨立戰爭的正義事業一邊。在馬薩諸塞,幾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的畢業生,包括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
哈佛大學本部坐落於劍橋市的哈佛庭院上,庭院位於波士頓商業區西北方約5.5公里處。裡麵包括了中央行政辦公署及大學中央圖書館,另外也有數棟學術大樓,如大學學堂、紀念教堂和新生宿舍等。哈佛大學共出過8位美國總統和數百位諾貝爾、普利策獎獲得者。
此外,還培養了一大批知名的學術創始人、世界級的學術帶頭人、文學家、思想家,如諾伯特·德納、拉爾夫·愛默生、亨利·梭羅、亨利·詹姆斯、查爾斯·皮爾士、羅伯特·弗羅斯特、威廉·詹姆斯、傑羅姆·布魯納、喬治·梅奧等。
著名外交家、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蒙古國現任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也出自哈佛。
近代以來,中國也有許多科學家、作家、學者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如胡剛復、竺可楨、楊杏佛、趙元任、陳寅恪、林語堂、梁實秋、梁思成、江澤涵、胡秀英、余英時、李歐梵等。
而馬克·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則是該校久負盛名的輟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