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導師名單

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導師名單

發布時間: 2023-03-02 08:08:45

① 虞先浚和劉魯明哪個醫生好

虞先浚和劉魯明醫生不宜直接比較好壞。
1、虞先濬,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臨床擅長胰腺良惡性腫瘤、胃腸道間質瘤、肝膽脾良惡性惡性腫瘤,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綜合治療,尤其在胰腺、膽道惡性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鑒別診斷、手術、綜合治療有深入的研究,擅長胰腺、膽道惡性腫瘤及神經內分泌腫瘤根治性手術與介入微創治療,開展了全胰腺切除,後腹膜擴大清掃+門靜脈置換術等高難度手術,擅長銳性清掃、無瘤切除胰腺腫瘤,主持全胰腺切除。
2、劉魯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教授。目前為NCI國際中醫腫瘤中心()負責人(PrincipalInvestigator),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國際整合醫學腫瘤中心主任(,ICIO),肝膽胰腫瘤副首席專家。1986年起從事抗腫瘤臨床和研究工作,擅長各種腫瘤內科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對肝膽胰腺腫瘤的中醫葯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致力於抗腫瘤中醫葯臨床和實驗研究。

② 吳小華的介紹

吳小華,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87年大學畢業,1996年獲原上海醫科大學腫瘤學婦科博士學位,2000-2002年在美國完成博士後工作。自1996年起,一直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工作,曾任住院醫生,主治醫生,副主任醫師,2005年晉升為教授,2006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科主任,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惡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組首席專家;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手術組組長;上海市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 美國SGO(婦瘤學會)國際委員、國際委員會委員;IGCS(國際婦癌協會)會員;《NCCN婦科腫瘤臨床實踐指南》中國專家組成員,《NCCN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執筆人。

③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歷史沿革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國內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腫瘤專科醫院,亦是上海市唯一的一家腫瘤專科三級甲等醫院。其前身是中比鐳錠治療院,於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至今己有八十年歷史。解放前該院是我國唯一的一所腫瘤醫院。
早在1929年,聖心醫院(坐落在本市楊浦區寧國路)有一些中國醫生為了解除患癌同胞的病痛,欲籌一筆款子購買治療腫瘤的設備,他們找到了中比庚款教育慈善委員會主席赫斯(J. Hers);比利時人赫斯表示願意用庚款在聖心醫院內開展用鐳錠進行的放射治療,就這樣,由中比庚款教育慈善委員會撥款、赫斯先生負責,在比利時購買了0.978克鋸綻、二台深部X線治療機和一台X線診斷機,由一個中國醫師和一個比利時醫師負責診斷和治療。
1931年的聖心醫院會議決定,於該年3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中比鋸鏈治療院,該治療院附屬於聖心醫院,由聖心醫院院長陸伯鴻、院務主任陸隱耕、醫務主任宋梧生來管理。
從1936年起,中比鐳錠治療院成立獨立單位,由中比庚款委員會直接領導,院址暫時仍設在聖心醫院內,聘請比利時魯文大學癌腫研究院臨床主任醫師比藉希臘人范愛理(H. Vassilisdis)為醫務院長、宋梧生為總務院長,當時只有2位醫師、20多張病床。
1937年10月,勺υ一三事變後,日軍侵佔了上海,聖心醫院和中比錨綻治療院暫時遷到法租界齊祈路45號(今岳陽路45號),於1938年9月遷到霞飛路1729號,(今淮海路1733號)。1939年6月中比庚款委員會將鐳錠治療院無償轉交給比利時駐華醫學會,由醫學會代表,當時任比利時駐外國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拉楓丹(M. ]. La Fontaine)接管。1940年1月,比利時駐華醫學會又將中比鐳錠治療院的管理委託給天主教會,由聖方濟合會(Missionnaires Francisc-ainesde Marie)安排該會修女掌管治療院,當時的代理院長是 法國人日芮(Genin),副院長是湯於瀚醫師,徐驚伯為放射科醫師。
1941年12月8日,日本向英美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比利時人被日本人關進了集 中營,中比鐳錠治療院院長改由湯於瀚負責,經費也只能由治療院自身解決,當時醫院有病床55張,職工50多名,該局面一直維持到1945年8月抗戰勝利。
1945年9月,湯於瀚辭職,國民黨衛生部代表和比利時駐華醫學會代表聯席會議決定聘請放射科醫師徐驚伯為院長。1946年,比利時駐華醫學會將中比鐳錠治療院交給國民黨政府,並由衛生署派金寶善醫師主持鐳錠治療院管理委員會工作。後來,為顧及中比友好關系,決定成立理事會,由比利時駐華大使拉蓋特(Le Ghai t)任名譽理事長,衛生署署長劉瑞恆任理事長,常務理事有宋梧生、汪代堡、竇佛萊曉(E. De Vleeschowver)等,醫院的部分經費恢復由中比庚款委員會提供。1947年10月,因徐驚伯院長應邀赴美訪問7由理事會出面聘請吳桓興為醫務院長,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
1949年9月中比錨綻治療院理事會續聘吳桓興為院長、宋梧生為副院長。
1950年2月上海市軍管會接管了中比錨鏈治療院,從此歸上海市衛生局領導並任命朱直先同志為軍代表、葉先耀同志為接管小組組長,同年8月,王平同志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1951年7月中比錨鍍治療院更名為上海鋸鏈治療院。1952年,吳桓興院長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隨後又被調到北京工作。1954年1月起,上海錨鍵治療院劃歸到上海第一醫學院並定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腫瘤醫院。
1955年8月宋梧生被任命為院長。1958年陳瑛接任院長,並由副院長、國內著名腫瘤病理專家顧綏岳教授在病理科的班底上成立了上海市腫瘤研究所,所址位於腫瘤醫院內。
1959年起醫院開始招收和培養研究生,至文革前共培養8名各科研究生。1960年醫院遷到東安路270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醫院醫療工作受到相當大的干擾,科研和教學工作停頓。
1968年,醫院又劃歸為上海市衛生局更名為上海市腫瘤醫院。次年上海市腫瘤防治辦公室設於醫院內,開展了防癌宣傳。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醫院的工作日新月異,突飛猛進。於1978年起恢 復招收腫瘤病理碩士生。次年,醫院又恢復由上海第一醫學院領導,繼續成為附屬醫院,並恢復了全面的研究生招生與培養,但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及腫瘤防治辦公室與醫院脫離,直屬衛生局領導。
1985年腫瘤醫院成立研究所定名為上海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開展以臨床結合基礎的研究工作。1991年醫院主辦學術刊物《中國癌症雜志,1993年經衛生局批准醫院成為上海市乳腺腫瘤防治中心。此外,分別於1994年及1999年被上海市衛生局認定為上海市臨床病理質控中心與上海市放射治療質控中心; 1995年腫瘤病理列為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
1984年以來,為了適應臨床與科研的需要,醫院陸續添置了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如 CT、ECT、高低能直線加速器、流式細胞分析儀、螺旋CT、圖像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NA測序儀、二氧化碳孵箱、低溫離心機、PCR儀,各種監護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等設備。同期,醫院的基本建設也逐步得到發展, 1979年建成了6200平方米的門診大樓,以後自籌資金又陸續建成了8670平方米的職工宿舍及示教室樓、多功能會議室,既改善了工作環境又擴建了病房, 1995年5月醫院被國家衛生部審定為三等甲級醫院。1998年,醫院自籌資金建造18層病房綜合大樓,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新開設了高級病房和外賓病房。樓內有現代化設施相配套,醫院總建築達到面積6.2萬平方米,擁有床位570張。醫院職工總數達863名,設放療科等9個臨床科,病理科等8個醫技科室。
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並建校,腫瘤醫院更名為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醫院現有在職員工1428人。職業醫師33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5人,佔37.2%,副高級職稱103人;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52人。醫師中,研究生比例佔72.5%,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醫師達38%。劉泰福教授、蔣國梁教授為美國放射學院院士。
腫瘤學、臨床病理、影像學為上海市住院醫生培訓基地。培養博士生344名,碩士生574名,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4篇。獲得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項目支撐。2009年,論文發表共219篇,SCI收錄論文83篇。7項國家級科研項目,15項省部級市級科研項目,22項局校級科研項目。 2007年和2009年《腫瘤學概論》獲得復旦大學精品課程和上海市精品課程稱號。
於2005年6月成立了包括乳腺癌、胸部腫瘤、胃癌、大腸癌、淋巴瘤、鼻咽癌、甲狀腺癌、頭頸部甲狀腺外惡性腫瘤、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婦科惡性腫瘤、肝膽胰惡性腫瘤、軟組織腫瘤等12個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
2008年4月,與法國Gustave-Roussy腫瘤中心/癌症研究所締結為「姐妹醫院」,雙方在人員互訪交流、學術研討等方面將進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如派遣醫院年輕醫師赴法學習、定期舉辦腫瘤學術論壇、共同申請學術課題等。2010年:與日本金沢大學癌症研究所締結為「姐妹醫院」。
醫院平均每年主辦國際會議 7-8次;共選派64名醫護人員出國長期進修;組團訪問歐美5次;接待國外專家162批共763人。
2007年5月,腫瘤醫院打破按「科」看病的傳統模式,開辟按「病」看病全新就診模式。按照腫瘤類別進行劃分,開設8個專病門診,分別為頭頸部腫瘤、胸部腫瘤、乳腺腫瘤、腹部及軟組織腫瘤、肝膽胰腫瘤、淋巴瘤、泌尿系統腫瘤、婦科腫瘤。「專病門診」的推出有效引導分流初診病人,方便病人就診,從而有效緩解腫瘤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10年為貫徹響應上海市衛生系統推出的世博「三化」文明服務二十條的舉措,從布局流程、信息公開、舉止禮儀、服務質量、便民舉措及醫患關系入手,不斷強化醫院管理,使醫院的醫療服務更好體現世博精神,更快與國際先進理念接軌。
自2007年實施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以來,在完善院科兩級管理體制上進行探索,與各臨床醫技職能科室簽訂《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在責任書中對科室工作目標作具體要求。醫院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高病人滿意度,並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全面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專項工作,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探索建立醫院規范管理和績效評價的長效機制。
醫院門診樓(北樓)於2006啟用,醫技樓(南樓)於2009年3月23日啟用,至此,我院佔地面積為62畝,總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我院積極進行分院建設,分別於2006年1月、2006年12月合作成立了台州分院和閔行區腫瘤醫院和;無錫第四人民醫院、溫州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濱湖醫院分別為我院腫瘤學基地。2009年8月18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正式開工。
攻克癌症是全人類共同的心願,作為中國抗癌事業的中堅,在80年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曾經創造了恢弘的業績,書寫了璀璨的篇章,讓我們共同攜手並進!

④ 上海復旦腫瘤醫院看腺癌有哪些專家

蔡國響 副主任醫師 / 副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大腸外科
擅長: 結直腸癌診斷治療、熱灌注治療
教育經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學士、腫瘤學博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醫學院、醫院博士後,訪問美國北卡大學 醫療:從事腫瘤外科工作10餘年,擅長於腸道腫瘤及其他腹部腫瘤的手術治療和多學科綜合治療。 科研: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上海市衛生局、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學科學基金共5項課題,總計科研計費62萬。作為骨幹參與國家863計劃、上海市科委重大科研課題、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

張劍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化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腫瘤內科
擅長: 常見腫瘤(實體瘤)的診斷和治療*乳腺癌和泌尿系統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
男,副主任醫師,2002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08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腫瘤學碩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腫瘤學博士研究生。獲得「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首屆十大醫務青年」稱號。入選第3批復旦大學「卓學人才計劃」。 長期從事乳腺癌、肺癌、胃腸道和泌尿腫瘤的規范治療和臨床研究,主攻乳腺癌和泌尿腫瘤的綜合治療。 擔任中國醫促會健康科普分會青年委員、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腫瘤免疫治療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循證醫學中心成員。曾在位於美國TEXAS的全球最大的 I 期臨床中心START研修。2015年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葯品審評中心擔任審評工作半年。2015年參加International Oncology Leading Investigator Training Program(I-LIT)計劃,師從Alison Jones教授。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等5項課題。擔任BCRT等多本雜志審稿人。2015年獲得「全國首屆婦幼健康科技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上海市抗癌協會科技獎」一等獎、「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二等獎(第2完成人);2013年獲第七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第二屆腫瘤醫師大會優秀論文獎;獲第十二屆全國乳腺癌會議優秀論文二等獎;在2014年CSCO年會上獲得2014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 獲得第一屆CSCO-腫瘤相關貧血演講大賽全國總冠軍;2014年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乳腺癌抗HER2治療演講比賽」全國冠軍;2015年CBCS「晚期乳腺癌多學科診療競賽」全國冠軍。

施德兵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大腸外科
擅長: 結直腸腫瘤的開放和微創手術,結直腸癌的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副主任醫師,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從事腹部外科工作10餘年。2000年畢業於東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普外科工作3年;2003年考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碩博連讀,2008獲外科學博士學位,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2015.06-2015.12作為訪問學者在哈佛大學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丹娜法伯腫瘤中心結直腸外科交流學習。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共發表論文23篇,其中SCI論文8篇。 擅長:大腸腫瘤和侵及大血管的腹部腫瘤的開放手術和大腸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

⑤ 上海復旦腫瘤醫院趙廣法醫師

  1. 趙廣法,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及軟組織外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很可惜他專不看腫瘤呀。屬

  2. 劉院生,男,上海中大腫瘤醫院醫師,副院長,擅長各部位腫瘤綜合微創介入治療,如氬氦刀冷凍消融術、射頻消融術、微波消融術、化學消融術、超聲聚焦及光動力等。

⑥ 蔡三軍的介紹

蔡三軍,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87年獲Mamadi Sodeva Memorial Fundation獎學金訪問美國,1989年獲得上海醫科大學臨床博士學位,1990~1992年在美國UCLA進行博士後研究。1999年晉升為主任醫生。從事腹部腫瘤外科27年,重點從事大腸癌、胃癌、軟組織腹膜後腫瘤、惡性黑色素瘤的臨床及基礎研究。

⑦ 劉魯明還是梁力健好

劉魯明是個正規三甲醫院中醫,並非什麼方劑神醫,刨除對中醫的成見,他既沒有神到傳得那麼厲害,也沒有假到需要去反對的地步,他就是一個規規矩矩的中西醫結合科專家而已。
當然,對於視頻中隱隱約約透露出的吃點葯就不死了,葯到病除了的觀點,我是堅決反對的,但不認為他這樣說有什麼不可饒恕的,因為即便你去西醫腫瘤科,說化療幾療程就萬事大吉了。
因為通不過同行評審,但是有的患者,就喜歡聽這種話術,只有這種調調的安慰,才能讓他們安下心,所以從這點說,劉教授的言論並無不當之處。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教授。1975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葯大學,1975年起在先後在蘇州醫學院附一院中醫科和浙江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中內科工作。
1990年上海醫科大學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在浙江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工作, 1996年晉升主任醫師,1998年任浙江中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赴英國London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美國Cleveland Clinic Center等地進修講學。
2002年至今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任中西醫結合科/中西醫結合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為NCI國際中醫腫瘤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TCM for Cancer)負責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 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國際整合醫學腫瘤中心主任(International Center of Integrative Oncology, ICIO),肝膽胰腫瘤副首席專家。
1986年起從事抗腫瘤臨床和研究工作,擅長各種腫瘤內科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對肝膽胰腺腫瘤的中醫葯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 致力於抗腫瘤中醫葯臨床和實驗研究。
大前提:中醫治腫瘤主要是輔助治療,這一點應該病人和家屬都有這個常識。

但是還是要相信上腫的不至於養一個騙子,這個視頻大概率是安慰病人心情的,我爸也在網上聽到過劉魯明,說覺得不錯(其實就是給了他信心),然後我們帶他去看了下中西醫結合。

癌症家人才知道想讓病人相信能治好有多重要、有多難。

現在很多腫瘤醫生根本不管,直接當著病人的面說已經轉移了(上腫某頭牌,醫術不清楚,但是掛他的號真惡心);還有些醫生你問幾個問題都不願意回答,說他很忙,別耽誤他時間。而且醫生都是你掛個號給你看一下,後面怎麼弄,沒人會主動給你規劃,再來掛號吧。

病人的家屬對癌症本來都很絕望,但是沒有幾個醫生可以理解病人和家屬的心情,如果病人能聽幾句這樣的話,起碼心裡會好受些。我爸爸前兩天因為聽到一句治不好就打電話給墓園咨詢墓地了。我媽媽跟我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我的心情只能說經歷過才懂。

治癌症,基本上都是要自學的,自己想辦法找醫院、找科室、找醫生、問方案,這個方案不行找下一個,醫生只是資源不是你的顧問。別指望你去醫院掛個號,以後都給你安排好了,不可能!誠邀!劉魯明作為中西醫結合國內最頂級的專家,他有很多學生也成為各個醫院的科室帶頭人,抖音平台三百萬多萬粉絲,確實是抖音造就了他的人氣,胰腺癌晚期的患者很多都放棄治療了,很多人都想試試中西醫結合治療,劉魯明確實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醫生,他不是神,但他在做最大的患者延長患者生命。

熱點內容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兒科 發布:2024-11-07 03:33:38 瀏覽:220
湖前蘭庭大學城 發布:2024-11-07 03:33:17 瀏覽:287
山西大學附中生物老師 發布:2024-11-07 03:26:08 瀏覽:649
中南大學老師王凱 發布:2024-11-07 03:21:50 瀏覽:448
大學生坐牢 發布:2024-11-07 03:21:06 瀏覽:915
西北大學南區宿舍 發布:2024-11-07 03:12:56 瀏覽:138
汕頭大學研究生專業目錄 發布:2024-11-07 03:12:50 瀏覽:309
民辦本科生可以當兵嗎 發布:2024-11-07 03:06:22 瀏覽:503
鄭州工程大學專業 發布:2024-11-07 03:03:24 瀏覽:140
悉尼大學語言時間 發布:2024-11-07 03:01:15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