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買書時間
1. 通常在大學圖書館借書的話,最長可以借多久
這要根據不同學校的規定來決定,有的學校是一個月,有的學校是兩個月。我所在的學校可借時間就是兩個月,不過唯一特殊的是對於新生的借書數量。我們大一剛剛入學的新生最多能借的書的數量是50本,而在大二後,最多能借的數量就是60本了。雖然我也很迷惑這十本書的差距到底在哪裡?要是害怕新生不會愛惜書本或者怎麼樣,那這50本和60本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啊!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就是,各位小夥伴不要在借書的時候豪情萬丈,然後一堆書就堆在宿舍角落,再也不看一眼。然後等到還書時,又抱著厚厚一騾子書還回去啊!既然把我們想要的書借了回來,就一定要讓這些書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
對了,還要避免斷斷續續的借了不少書,但是忘了還書時間的這種情況!所以我建議我們可以記錄一下自己什麼時候借了什麼書,然後什麼時候該還。或者時不時看看學校圖書系統上的記錄,最好是能夠提前還書。
2. 大學生日常消費是什麼
消費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行為,消費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分為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兩種。生產消費是指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對勞動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從而生產出某種新產品。生活消費是指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以及人類自身的繁衍對生活資料的消耗。生活消費按消費需要的主體又分為個人消費和社會公共消費,我們通常所說的消費是指個人消費。個人消費的內容包括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兩方面。衣、食、住、行、用等消費屬於物質消費。文化教育、休閑娛樂、藝術欣賞、度假旅遊以及享受服務性的消費行為都屬於精神文化消費。 現代大學生的日常消費重要集中在幾個方面,第一當然還是吃飯問題。大多數大學生會選擇在學校的食堂解決平時的飲食需要。遇到特殊情況會以班級、宿舍或者社團為單位去學校附近的餐館聚會。其實很多情況下單獨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大家基本不會注意自己吃的是什麼,可以果腹就已足矣。接下來的就是一個不特殊的特殊情況了---戀愛。沒有什麼事情比戀愛更讓人自覺地掏錢包了。找個戀人就意味著花錢如流水的日子來臨。既然有戀人相伴,就免不了要消費,其實這一點誰都明白,有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戀愛費用偏高的大學生佔六成以上,戀愛費用有7.6%的學生是由家裡特別提供;84.3%的學生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看來從錢的角度能夠理解了愛情兩價目字好辛苦! 現如今,擁有一台手機算不得什麼。但對大學生來說,無論是電話本身,還是話費的支付,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在手機消費上大學生用上了各種來錢的手段,一個小小的電話牽扯了各方精力。據了解,攜帶手機的學生基本分成兩類,一是真有工作為了方便聯系,以處實習階段的學生居多;一是純屬虛榮,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有。看來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將其作為炫耀的奢侈品,實在有悖於手機的用途,如此看來,只要手機對於大學生說沒發揮應有的作用,那就應該算是個昂貴的物件了。 還應看到,在追求時尚的大學生消費群體中,存在著無計劃、盲目攀比、奢侈浪費等一系列問題。一學期結束後,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了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為了擁有一款新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它必要開支;一些同學家裡貧困,但是為了追求時尚,他們只好在學習的同時,通過家教,幫人設計軟體,到公司兼職等賺些外快,來補貼家中匯款不足;還有些人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毋庸諱言,大學生其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自己兼職掙錢的並不多,許多大學生花錢還是十分謹慎的,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購買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為了能在畢業時找份滿意的工作,大學生不得不參加各種各樣的考試,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僅考試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了,而為准備考試進行的考前投資遠遠超過考試費本身的數目。一位大三學生的話頗具代表性:「平時要買書,不得已時還得上培訓班,但不管怎麼貴,也得咬咬牙,否則過不了關反而誤了大事。」像這樣把錢花在購買學習資料上的學生並不少。 當然,更應看到,很多貧困大學生並沒有被生活的困難嚇倒,他們在許多方面表現出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預期。在學習、擇業和面對事業的競爭上他們表現出了比非貧困生更大的信心,他們大都相信憑借自己的努力,前途是可以改變的,這都源於貧困生比非貧困生更為強烈的自尊心。作為學校更應該關注校園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的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