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海軍工程大學紅安拉練多長時間

海軍工程大學紅安拉練多長時間

發布時間: 2023-03-22 15:54:35

Ⅰ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的辦學條件

截止2014年,學校下設5個學院(理學院、動力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勤務學院),7個系部(兵器工程系、艦船工程系、核能科學與工程系、信息安全系、管理工程系、裝備經濟管理系、訓練部)。有20個本科專業。 專業設置 類別學院專業合訓專業軍隊指揮類艦艇通信潛艇陸戰非合訓專業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雷達工程導航工程電子工程學院電子對抗指揮與工程軍用光電工程通信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軍用水聲工程動力工程學院艦船動力工程核動力工程艦船工程系艦船與海洋工程艦船消磁工程勤務學院戰勤指揮軍需勤務信息安全系信息安全訓練部外國語言文學

截止2014年,學校擁有教授、副教授500多名,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佔90%以上。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馬偉明教授,有軍隊傑出專業人才獎獲得者朱石堅、何琳教授,還有35歲破格晉升教授、求是傑出青年獎獲得者王東、帥長庚等一大批年輕優秀骨幹,有4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進入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次進入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先後有4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38人次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19人獲得軍隊育才金獎。
專職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馬偉明
兩彈一星功臣(1人):姚樹人
國家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王源升
首屆全國高等院校名師(1人):康穎
全軍重大專業技術貢獻獎獲得者(1人):劉德志
質量工程 截止2014年,學校有國家精品課程3門、軍隊院校優質課程4門,國家級創新研究群體、第二屆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1個。
特色專業:電子對抗指揮與工程、艦船動力工程、核動力工程、軍用水聲工程、艦船消磁工程等
國家精品課程(3門):大學物理(康穎)、內燃機(歐陽光耀)、艦船動力裝置原理(曾凡明)
軍隊院校優質課程(4門):大學物理(康穎)、內燃機(歐陽光耀)、艦船物理場(林春生)、艦船動力裝置原理(曾凡明)
國家級創新研究群體、第二屆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1個):電力系統電磁兼容創新研究群體(馬偉明、2005年) 教學成果 截止2008年,學校獲得全國和全軍教育成果獎近100項,其中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國家二等獎1項、全軍一等獎9項。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建立由理論教學、社會實踐、業餘生活三大課堂組成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體系」
學校曾被評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和「湖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先進單位、全軍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院校、全軍教學優秀單位、全軍科學發展觀教學先進院校和全軍後勤保障社會化工作先進單位,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常務理事單位。 學生獲獎 截止2008年,海工大學員連續12年獲得30個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4個全國二等獎;2000年以來我校學員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6個特等獎、27個一等獎,並捧回全國大學生首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08年學校將承辦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67人次獲中國航海學會和中國造船學會獎學金。
2013年5月12日,海軍工程大學代表中國海軍參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16屆土耳其國際航海技能競賽,一舉奪得總分第一和4個單項比賽中的2項冠軍。 這項國際賽事由土耳其海軍學院於1998年創辦,共設帆船、船藝、游泳和救生4個比賽項目,每年4至5月舉行。中國海軍此次參賽的6名選手均為海軍工程大學本科學員,其中4人為首次參賽。
畢業的研究生先後有1人獲「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人獲「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3人獲全國「做出突出貢獻的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13人獲全軍、海軍優秀畢業研究生。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7篇(總數在全軍綜合大學排名第二),獲省部級表彰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2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03篇。張達伍被中央軍委授予「獻身海防事業的模範幹部」榮譽稱號。 截止2014年,學校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學科專業領域、8個海軍重點建設學科專業、2個省級優勢學科、2個省級特色學科、3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18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2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一級學科、7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工程領域面向全國招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博碩士學位授予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兵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船舶與海洋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
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等
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哲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軍事裝備學、電氣工程、軍事後勤學、兵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軍事訓練學等
工程碩士專業(12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動力工程、電氣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兵器工程、核能與核技術工程、項目管理等 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2個):輪機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軍隊「2110工程」重點學科(2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艦船動力工程
省級優勢學科(2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輪機工程
省級特色學科(2個):工程熱物理、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3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兵器科學與技術、核能科學與工程 截止2014年,學校有「電力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等15個重點研究機構,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新能源研發中心1個,全軍重點實驗室2個,海軍重點實驗室1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新能源研發中心(1個):國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設備研發(實驗)中心 截止2014年,近幾年學校先後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50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軍隊一等獎35項;申請專利600多項。國際首創的「交直流電力集成新技術」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年度公眾關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交直流電力集成雙繞組發電機系統」入選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先後在艦船動力系統、武備系統、信息系統等領域共申請國家專利5項,國防專利9項。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艦船新型供電系統(馬偉明)、珊瑚島礁淡水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李決龍、姜海波)等
湖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兩熱源正反向理論循環的有限時間熱力學分析和優化(陳林根) 校訓 嚴謹求實、拼搏創新 校歌 《海軍工程大學校歌》
我們沐浴著黨的陽光,肩負著人民的期望
年輕的戰友集合在一起
誓把青春獻給海防
大海的波濤呼喚著我們
要像海燕搏擊風浪
啊!海工
你是革命的熔爐
啊!海工
你永遠充滿著力量
海軍一代代優秀人才
從你這里奔向萬裏海疆 校徽 學校實施大德育工程,營造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確保辦校治學的正確方向;積極構建大文化體系,發揮文化育人功能,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中國龍獅運動協會解放軍首個龍獅基地正式在學校掛牌,學校龍獅隊多次參加全國龍獅大賽獲獎,07年8月代表國家赴馬來西亞參加國際華人龍獅邀請賽,獲特別榮譽獎。新生入伍教育演講、紅安野營拉練、校園放歌篝火晚會、博士論壇等品牌傳統活動效果很好。衡陽搶險英雄群體三次贏得胡主席親筆批示,成為全國先進典型;同時也涌現出了抗洪搶險英雄潛水分隊、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獻身海軍事業的模範幹部、雲南救火三英烈等大批先進群體,學校被評為全軍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院校。

Ⅱ 為什麼湖北簡稱為『鄂』

既然問題由小弟已引發,又見路人丁的回答無端端刪除了,故分享我的想法。 湖北古代雖屬楚國及荊州,但楚京郢都,以及荊州治府南郡,都位於現在湖北西部的江陵市。而湖北的首府武漢位於湖北東部,古稱鄂州,既然武漢已是湖北首府,又是華中最重要的城市,故湖北可能因此以『鄂』為簡稱。 不過找到一些報導及文章,近年湖北人有意見想將湖北簡稱改作楚: 有關人士建議:湖北簡稱應改為「楚」 (2002-01-01 05:57:40) 荊楚在線消息 楚天都市報(記者周軍)湖北的簡稱「鄂」好,還是「楚」好?近年來,常有市民議論。昨日,民進湖北省委出版委員會主任唐瑾提出:湖北簡稱「楚」更合適,並表示准備向省政協提交此提議。 唐瑾說,湖北稱「鄂」是從隋朝開始的,但「鄂」不能代表湖北全境。而「楚」是湖北境內最早興起的國家,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如隨州的曾侯乙墓等,而且楚國興起、發展、繁盛的中心是湖北。 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楚史研究專家劉玉堂認為,楚國是春秋五霸之一、戰國七雄之長,一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楚文化博大精深,在海內外都有廣泛影響。現在我國有些省份的簡稱也採用當時大國的名稱,如山東簡稱「魯」,山西簡稱「晉」,因而湖北稱「楚」比「鄂」更好。 *********************** 湖北應該簡稱楚 俺是湖北佬,可是對我們湖北為什麼要簡稱這個不倫不類、偏僻難懂的「殲鎮鄭鄂」字一直弄不明白,甚至還有些忿忿不平。 一、先看看湖北簡稱「鄂」字的四宗罪 1、偏僻難懂 要是湖北不簡稱鄂,恐怕很多國人不會認識這個很偏僻的字。在現實生活中,該字除了作為湖北的簡稱外、作為地名「鄂州」(旅汪湖北一城市)外,很少再有應用。另外,三國時候武昌城好像叫鄂城,而武昌是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據說因為此,湖北才有這么個難聽難看的簡稱。 2、缺乏文化內涵 與齊(魯)、秦、冀、晉、蜀等這些世家望族相比,「鄂」極其缺乏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就像是個窮癟三。 3、讀音可惡,面目可憎 因其讀「e」(音同惡人的「惡」),而且長得十分磕磣(形似鱷和愕),無形中限制了被廣泛應用。 4、組詞能力差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鄂」字的組詞能力很差,很多本應使用「鄂」的場合卻被楚、荊楚、湖北代替了。彷彿正室因長相醜陋而失寵,卻讓眾多偏房佔了上風。比如,楚劇、楚人、湖北菜、湖北妹子等說法大行其道,卻沒人會說鄂劇、鄂人、鄂菜、鄂妹子。。。 二、余不禁要問,湖北為什麼不簡稱「氏頌楚」呢? 楚國最早發源於今天的湖北秭歸一帶【湖北省建制沿革,作者: 潘新藻,出版日期: 1987年02月第1版。正文第141頁:一、西楚丹陽 《史記·楚世家》:楚子熊繹,事周成王。成王封熊繹子爵,治丹陽。按:秭歸縣東南七里,丹陽故城,周圍八里。】,隨後六百餘年波瀾壯闊的楚國歷史是以勤勞勇敢智慧的湖北人民為主體並且主要在今天湖北境內上演的:楚國的核心疆域、都城、祖陵等都在湖北,乃至楚國的精華文物差不多都在湖北出土(盡管湖南、河南、江西等地亦有發掘)——戰國晚期楚國都城曾因戰亂一度漂移在河南淮陽,安徽阜陽、壽春等地。 可以肯定的說,湖北完全有理由作為楚國/楚文化的長子,完全有理由繼承「楚」這一無形資產,完全有理由簡稱為「楚」。可是,為什麼沒有簡稱「楚」呢?俺暗自揣測,可能是我們的毛頭搞的鬼。毛頭博學多藝,深知「楚」字的分量有多重,但作為湖南人(也可以說是楚人)出於地方觀念,斷然不會讓湖北大哥獨占「楚」家財產的,於是私字一閃念。。。。。。哈哈,外行妄自揣測,還望方家教我。 三、尾巴 另外,按照各省市區簡稱的一個慣例,湖北也可以簡稱「漢」。因為湖北境內有漢江(比如,湖南簡稱湘、江西簡稱贛、福建簡稱閩、浙江簡稱浙等等)。但,不言而喻,「漢」字的分量更重了,湖北是消受不起的。 湖北自古是楚國的發源地 楚國的都城就在鄖 也就是湖北中南部一帶 楚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的深厚的文化 我們這些楚人的後代應該珍視和發揚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 荊楚早已是我們的稱呼 為什麼湖北要簡稱鄂啊!!!!!!!!!!!!!!!!!!!!!!! 而且現在好多省的簡稱都是戰國時代所在國的名字 如山東簡稱魯 山西簡稱晉 為什麼湖北不能簡稱楚 我們為是楚人的後代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請道同的朋友支持我!
其實我原本以為用鄂原因
是如以下:據《史記•楚世家》、《唐•括地誌》、《清,武昌府志》、《武昌縣志》、《湖北通志》等載,楚子熊渠封中子(即第二個兒子)紅為鄂王。熊紅稱鄂王後,即在此築鄂王城。而熊渠死後,熊紅繼位,仍居所封之鄂。熊紅傳六世至熊鄂,仍以鄂為都城。民國著名史學家張蔭麟在《中國史綱》中也明確定論:「周夷王時,熊渠崛起,東向拓地至於鄂,即今武昌縣境。渠子紅繼位,即都於鄂,以後六傳至熊鄂不改。楚國有七代國君都於鄂,其中的一代國君還用鄂作名字,可見鄂作為楚國都城的時間不短。 鄂作為楚的發源地
又是湖北地區最早興盛的地方
所以有可能因而有稱
湖北省簡稱「鄂」,中國的第一級行政區,地處中南部的長江中游,因全境位於洞庭湖以北得名「湖北」。省會為武漢市。 湖北又稱「千湖之省」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春秋時期屬於楚國,西部為楚文化的發源,東部大部分被沼澤覆蓋,是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 秦代統一中國後,要經此南下,因此成為交通要道,人口開始增加,沼澤經過排水逐漸成為良田。 漢代設置江夏郡和南郡;三國時代成為蜀漢和吳國必爭之地。 晉代設置荊州;唐代設置鄂州。 宋代設置湖北路和京西路,由於北方金兵入侵,戰亂不止,大批人口南遷,湖北逐漸繁榮,帶來北方先進的文化和農業技術,湖北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 元代設置湖廣行中書省,武昌成為兩湖流域農產品的最大集散地。 明代設置湖廣布政使司,明末商業發展,漢口成為當時四大名鎮之一。 清代分設湖北省,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沿長江上溯,漢口、宜昌相繼開辟為商埠。洋務運動興起,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湖北興辦大量洋務企業,使得湖北經濟迅速發展。 辛亥革命在湖北打響的第一槍(武昌起義),中華民國得以成立。 中華民國成立後經濟一度迅速發展,但在抗日戰爭中又受到嚴重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中南局設置在武漢,管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廣東、廣西等六個省區,湖北又有較大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前是中南地區的中心。
歷史 主條目:湖北歷史 湖北又稱「千湖之省」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春秋時期屬於楚國,西部為楚文化的發源,東部大部分被沼澤覆蓋,是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 秦代統一中國後,要經此南下,因此成為交通要道,人口開始增加,沼澤經過排水逐漸成為良田。 漢代設置江夏郡和南郡;三國時代成為蜀漢和吳國必爭之地。 晉代設置荊州;唐代設置鄂州。 宋代設置湖北路和京西路,由於北方金兵入侵,戰亂不止,大批人口南遷,湖北逐漸繁榮,帶來北方先進的文化和農業技術,湖北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 元代設置湖廣行中書省,武昌成為兩湖流域農產品的最大集散地。 明代設置湖廣布政使司,明末商業發展,漢口成為當時四大名鎮之一。 清代分設湖北省,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沿長江上溯,漢口、宜昌相繼開辟為商埠。洋務運動興起,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湖北興辦大量洋務企業,使得湖北經濟迅速發展。 辛亥革命在湖北打響的第一槍(武昌起義),中華民國得以成立。 中華民國成立後經濟一度迅速發展,但在抗日戰爭中又受到嚴重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中南局設置在武漢,管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廣東、廣西等六個省區,湖北又有較大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前是中南地區的中心。 [編輯] 地理 蘄春鄉間,2005年接鄰省區: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陝西、重慶 湖北省位於中國大陸的華中地區,地處「秦嶺—淮河」分界線以南,因而是南方省份,氣候為副熱帶季風氣候。 湖北省三面環山,西部是大巴山區,東北部是大別山區,東部為幕阜山丘陵,中南部為江漢平原,長江橫穿全省,長江三峽有兩峽在湖北境內,在湖北境內一段是長江彎道最多的「荊江河曲」,湖泊眾多。大巴山東段的神農架在遠古冰河時期受周圍山地的保護,成為動植物的避難所,有許多活化石孓遺物種被保護下來,武當山位於西北部十堰境內。 [編輯] 地形 湖北山地為56%,丘陵崗地為24%,平原佔20%,三面環山,中間低平。地形可以分為四類: 鄂西山地 江漢平原 鄂東北低山丘陵 鄂東南低山丘陵 [編輯] 氣候 鄂西南長江三峽以南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其餘廣大地區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區,具有季節變化明顯和南北過渡性的氣候特徵。 [編輯] 河流湖泊 [編輯] 資源 [編輯] 行政區劃 湖北省現有、地級、縣級行政區劃(2005年) 編輯 說明:湖北省之地級行政區自2000年縣級隨州市設立地級隨州市後數量無變更,共計13地級行政區即12地級市和1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縣級行政區在2001年以前變更很頻繁,之後數量無變更,共計102縣級行政區。 地級行政區 (14個) 縣級行政區(122個) 縣 (37個) 縣級市 (24個) 自治縣 (2個) 市轄區 (38個) 武漢市 無 無 無 江岸區 江漢區 礄口區 漢陽區 武昌區 青山區 洪山區 東西湖區 漢南區 江夏區 黃陂區 新洲區 黃石市 陽新縣 大冶市 無 黃石港區 西塞山 下陸區 鐵山區 十堰市 鄖縣 竹山縣 房縣 鄖西縣 竹溪縣 丹江口市 無 張灣區 茅箭區 荊州市 監利縣 公安縣 江陵縣 洪湖市 石首市 松滋市 無 沙市區 荊州區 宜昌市 秭歸縣 遠安縣 興山縣 宜都市 當陽市 枝江市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西陵區 伍家崗區 點軍區 猇亭區 夷陵區 襄樊市 南漳縣 谷城縣 保康縣 老河口市 棗陽市 宜城市 無 襄城區 樊城區 襄陽區 鄂州市 無 無 無 鄂城區 華容區 梁子湖區 荊門市 京山縣 沙洋縣 鍾祥市 無 東寶區 掇刀區 孝感市 雲夢縣 大悟縣 孝昌縣 應城市 安陸市 漢川市 無 孝南區 黃岡市 紅安縣 羅田縣 浠水縣 蘄春縣 黃梅縣特別行政區 麻城市 武穴市 無 黃州區 咸寧市 嘉魚縣 通山縣 崇陽縣 通城縣 赤壁市 無 咸安區 隨州市 無 廣水市 無 曾都區 省直管 縣級行政區 無 仙桃市 天門市 潛江市 神農架林區 無 恩施州 建始縣 來鳳縣 巴東縣 鶴峰縣 宣恩縣 咸豐縣 恩施市 利川市 無 無 [編輯] 經濟 湖北的輕重工業都比較發達,工業產值占總產值一半以上,其中重工業多集中在武漢、宜昌、黃石、襄樊、十堰等地。例如,中國 三大鋼鐵集團公司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位於武漢;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廠之一東風汽車公司總部位於武漢,在武漢、十堰和襄樊設有工廠;長江第一座大壩葛洲壩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三峽水利樞紐(在建)在宜昌境內。湖北礦產豐富,有大冶鐵礦,應城石膏礦,荊襄磷礦等,因此冶金工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工業歷史悠久,比較發達。 湖北農業是中國北方產麥區和南方產稻區之間的過渡區,因此已經實現稻麥和棉麥兩熟,南部實現了雙季稻和三季稻,因此農業產量相當高。由於湖泊眾多,水產養殖是湖北的強項,是中國三大淡水養殖區之一,長江魚苗可以供應全國,著名的「武昌魚」更是聞名遐邇。 [編輯] 農業 [編輯] 工業 [編輯] 交通 湖北交通發達。 公路: 國道:316國道、318國道、106國道、107國道、207國道、209國道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漢十高速公路 鐵路: 京廣鐵路、京九鐵路、焦柳鐵路、漢丹鐵路、襄渝鐵路、武九鐵路、武麻鐵路、長荊鐵路、鴉宜鐵路 航空: 湖北省內有四個大中型民用機場,分別是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中國民航總局指定的華中地區唯一的綜合航空樞紐和最大的飛機檢修基地)、宜昌三峽機場、襄樊劉集機場、恩施許家坪機場。 水運: 湖北內河航運發達,長江、漢水是兩大水運干線。 橋梁: 湖北內有已建和在建的長江大橋17座,自上游到下游分別是巴東長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夷陵長江大橋、葛洲壩三江大橋、宜昌長江鐵路大橋、宜昌長江大橋、枝城長江大橋、荊州長江大橋、武漢軍山長江大橋、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二橋、黃梅縣長江大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武漢陽邏長江大橋、鄂黃長江大橋、黃石長江大橋、九江長江大橋(大橋南端在江西省境內)。 [編輯] 人口 湖北省2003年總人口為6005萬,人口密度為334人/km3,人口多集中在江漢平原,鄂西山區人口稀疏。湖北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6‰,男女性別比為107.59,勞動適齡人口為70.8%,少兒22.8%,老齡人口6.7%。城市人口比重為40.59%,文盲率為7.15%。 少數民族:苗族、土家族、 *** 、滿族等50多個,多分布於鄂西。 湖北人聰明、精幹,俗謂:「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比喻湖北人能如同九頭鳥一樣眼觀六路,主意層出不窮。因此湖北製作的工藝製品也相當精巧,如沔綉、江綾、漢綉、竹器、貝雕等。 [編輯] 文化 楚文化指先秦時期在楚國蘊育,產生並發達的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荊楚文化特指楚國滅亡後,楚文化在湖北地區的繼承,延續和發展。荊楚文化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歷史文化名城: 江陵(荊州)(1) 武漢(2) 襄樊(2) 隨州(3) 鍾祥(3) [編輯] 自然文化景觀 黃鶴樓黃鶴樓 東湖 武當山 武當山古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1994年) 神農架 長江三峽 神農溪 禪宗四祖寺(黃梅) 禪宗五祖寺(黃梅) [編輯] 教育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在中國名列前茅。 [編輯] 高等教育 湖北省武漢市是中國五大高等教育中心之一。 目前湖北共有普通本科院校39所,其中部屬普通本科院校8所,普通本科軍事院校6所,省屬普通本科院校25所。全省所有高等院校的名稱和地址參見中國大學列表。 部屬普通本科院校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普通本科軍事院校 軍事經濟學院 海軍工程大學 空軍雷達學院 第二炮兵指揮學院 通信指揮學院 武警武漢指揮學院 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湖北大學 長江大學 江漢大學 三峽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科技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師范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 襄樊學院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美術學院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孝感學院 黃石理工學院 咸寧學院 鄖陽醫學院 湖北警官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參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Ⅲ 紅安文化名人

紅安名人

文化藝術
耿定向:字在倫,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明朝戶部尚書,著名學者。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穆宗隆慶五年前後在世,年七十三歲。 葉君健:民盟成員。193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外文系。1938年在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政治部第三廳從事國際宣傳工作,同年參加發起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香港主編英文刊物《中國作家》,任重慶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教師,1944年應聘赴英任中國抗戰情況宣講員,劍橋大學英王學院歐洲文學研究員,1949年歸國,歷任輔仁大學教授,文化部外聯局編譯處處長,《中國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主任。中國民盟中央委員,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著有長篇小說《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靜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曠野》、《遠程》),散文集《兩京散記》,短篇小說集《葉君健小說選》、《葉君健童話故事集》等。 另外譯著《安徒生童話全集》等。 葉君健 他的《安徒生童話》前記,被選入上海七年級語文課本第五單元:步入書林第22課。 馮天瑜:湖北紅安人,著名的歷史學家。生於1942年3月。 張培剛:湖北紅安人,著名的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榮譽獎-「大衛.威爾士獎」 亞洲惟一獲得者。

紅安將軍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 上將8名: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 中將12名: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 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需要說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縣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同時劃出部分區域分別歸屬河南新縣和湖北大悟縣,在劃出的行政區域里還誕生了14位原黃安籍將軍,他們是劉華清上將、 聶鳳智中將、吳先恩中將、 高厚良少將、黃立清少將、蕭永銀少將、吳世恩少將、 嚴光少將、吳林煥少將、蕭德明少將、姚運良少將、 周明國少將、蕭志賢少將、伍瑞卿少將。 紅安因此成為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將軍縣」,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軍事政治
董必武: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字潔畲,號壁伍。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副主席、代主席。生於1886年,卒於1975年4月2日。 李先念: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主席。生於1909年,卒於1992年6月21日。 韓先楚: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生於1913年1月30日,卒於1986年10月3日。 郭天民: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任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出版部部長、兼任陸軍訓練部部長。生於1905年8月,卒於1970年5月26日。 周純全: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高級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生於1905年10月,卒於1985年7月。 王建安: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生於1907年11月,卒於1980年7月25日。 秦基偉: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防部長,北京軍區司令員。生於1914年11月,卒於1997年2月2日。 陳錫聯:曾用名陳普慶,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副總理。生於1915年1月,卒於1999年6月10日。 謝富治: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副總理公安部副部長。生於1909年,卒於1972年3月26日。 王近山: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生於1915年10月,卒於1978年5月10日。 劉華清:湖北黃安(今大悟)生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為中國海軍的現代化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稱為中國的「現代海軍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生於1916年,卒於2011年。

Ⅳ 有沒有人知道紅安223位將軍的名字

湖北紅安---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位於鄂東北大別山南麓。總面積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15.2萬畝,耕地51.9萬畝。全縣總人口為61.68萬人。縣城距武漢112公里,距黃州130公里。 京九、京廣鐵路聯絡線從縣南穿過,加快了紅安與外地的聯系和交流。紅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是 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革命戰爭年代,紅安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獻出了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552人。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將軍,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中將軍銜的13人,少將軍銜的58人,是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將軍縣」。 <br>
<br>
<br>
紅安——將軍的搖籃 <br>
湖北省紅安縣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秦基偉、陳錫聯、韓先楚等兩百多名將軍,其中1955-196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他們是郭天明上將、周純全上將、王建安上將、韓先楚上將、 秦基偉上將、陳錫聯上將、王誠漢上將;謝富治上將 被授予中將軍銜的10人, 他們是劉飛中將、詹才芳中將、張仁初中將、徐深吉中將、 李天煥中將,徐斌洲中將,張天雲中將, 胡奇才中將、 劉昌毅中將,王近山中將;被授予少將軍銜的42人,他們是 程儒珍少將、韓衛民少將、袁克服少將、金世柏少將、 羅厚福少將、李世焱少將、 耿錫祥少將、黎錫福少將、 鄒國厚少將、徐紹華少將、賀健少將、陳焱清少將、 熊應堂少將、程悅長少將、殷國洪少將,盧燕秋少將、 張天恕少將、鄭國仲少將、 況玉純少將、秦光遠少將、 陳美藻少將、李定灼少將、江波少將、劉福勝少將、 趙鶴亭少將、馬忠全少將、閔學勝少將、戴克林少將、 戴克明少將、程啟文少將、 羅應懷少將、甘慧高舉思和少將、 胡正平少將、旺運祖少將、何德慶少將、吳振挺少將、張志勇少將、塗錫道少將、張竭誠少將、詹少聯少將、 謝正榮少將、周世忠少將。 <br>
<br>
需要說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縣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同時劃出部分區域分別歸屬河南新縣和湖北大悟縣,在劃出的行政區域里還誕生了14位原黃安籍將軍,他們是劉華清上將、 聶鳳智中念緩將、吳先恩中將、 高厚良少將、黃立清少將、蕭永銀少將、吳世恩少將、 嚴光少將、吳林煥少將、 蕭德明少將、姚運良少將、 周明國少將、蕭志賢少將、伍瑞卿少將。 <br>
紅安因此成為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請到紅安來看看! <br>
<br>
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br>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 <br>
上將8名: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前碧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 <br>
中將12名: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 <br>
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br>
<br>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br>
紅安以「將軍縣」聞名,除為人所熟知的老一輩將軍外,還有一批共和國的新一代將軍。如吳曉恆少將,她是1988年第一批授銜的女將軍,時任某軍醫大學校長;黃俊峰少將,時任總後勤部某部副部長;江建曾少將,現任某軍區空軍副司令;胡先貴少將,現任海軍某基地司令;羅毅少將,現任某陸軍學院政治部主任;秦衛江少將,現任某軍副軍長;李平少將,現任某軍副軍長;劉曉坤少將,現任某省軍區參謀長;程志,總政歌舞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是文職幹部,享受少將待遇。 <br>
<br>
<br>
<br>
<br>
<br>
共和國以「紅」褒獎 <br>
1952年9月,為了表彰黨領導下的黃安人民革命斗爭業績,湖北省政府報請中南軍政委員會轉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核准,將黃安縣正式改名為紅安縣。共和國以「紅」命名褒獎的縣,這是全國唯一的一例。 <br>
翻開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史冊,紅安有著精彩紛呈的篇章:中國共產黨人引領勞苦大眾求解放的呼喊,喚醒世代飽受壓迫欺凌的黃安人民,在大別山腹地英勇奮斗,浴血奮戰,前仆後繼,堅持斗爭26年,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br>
在民主革命中不屈不撓尋求革命真理,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董必武,於1923年冬在自己創辦的武漢中學,召集家鄉黃安籍黨員學生開會,組建了黨的黃安工作組,並派回黃安,播撒革命種子,從而揭開了黃安革命斗爭序幕,為黨在這一地區領導開展的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br>
這里是彪炳史冊的黃麻起義發生地。1927年11月14日,黃安、麻城3萬多反抗壓迫、剝削的農民,揭竿而起,手持刀、矛、土銃、撇把子槍,一舉攻克黃安縣城,建立了黃安縣農民政府和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震驚敵膽。這是繼八一南昌起義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之後,黨領導的又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br>
這里是中國革命數支軍隊的誕生地。在黃麻起義的影響和推動下,1928年,鄂東軍先後改稱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第十一軍,實現武裝割據。1930年,黨中央把鄂豫邊、豫東南、皖西三塊革命根據地的武裝統一起來,成立了屬中央領導的紅一軍。1931年11月,徐向前任總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成立於七里坪,下轄由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合編的紅四軍和紅十五軍。1932年11月,紅四方面軍主力參加長征、西進川陝後,.鄂豫皖省委在腥風血雨中重建紅二十五軍。隨後,黨又組建紅二十八軍,直至抗戰爆發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在一個縣域,先後誕生多支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中國革命史所僅見。 <br>
<br>
<br>
湖北紅安 <br>
<br>
<br>
毛澤東: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br>
1958年7月,毛澤東主席在武昌東湖賓館接見紅安幹部種試驗田的代表,鼓勵說,你們要繼續努力,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br>
<br>
1996年9月18日,.中央總書記.視察紅安時說,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永遠懷念。烈士陵園有規模、有氣勢,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應該好好利用。 <br>
<br>
李先念:董老是一面旗幟 <br>
<br>
1988年4月20日,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在紅安參觀董必武紀念館,感慨地說,董老是湖北革命的一面旗幟,我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br>
<br>
徐向前:紅安貢獻永不磨滅 <br>
<br>
1983年,曾在紅安指揮紅四方面軍的徐向前元帥,在北京接見紅安縣負責同志,深情地說,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根據地的搖籃,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是永不磨滅的。 <br>
<br>
吳邦國:紅安真是了不起 <br>
<br>
1995年4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視察紅安時說,我一到紅安,就肅然起敬。紅安縣出了200多個將軍,為中國革命犧牲了14萬人,真是了不起 <br>
毛澤東: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br>
1958年7月,毛澤東主席在武昌東湖賓館接見紅安幹部種試驗田的代表,鼓勵說,你們要繼續努力,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br>
<br>
1996年9月18日,.中央總書記.視察紅安時說,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永遠懷念。烈士陵園有規模、有氣勢,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應該好好利用。 <br>
<br>
李先念:董老是一面旗幟 <br>
<br>
1988年4月20日,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在紅安參觀董必武紀念館,感慨地說,董老是湖北革命的一面旗幟,我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br>
<br>
徐向前:紅安貢獻永不磨滅 <br>
<br>
1983年,曾在紅安指揮紅四方面軍的徐向前元帥,在北京接見紅安縣負責同志,深情地說,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根據地的搖籃,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是永不磨滅的。 <br>
<br>
吳邦國:紅安真是了不起 <br>
<br>
1995年4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視察紅安時說,我一到紅安,就肅然起敬。紅安縣出了200多個將軍,為中國革命犧牲了14萬人,真是了不起 <br>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 <br>
<br>
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也是孕育將軍的搖籃紅安(原名叫黃安)是聞名中外的「將軍縣」(同時也被譽為「將軍城」)。這里產生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孕育了兩位共和國的主席——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以及韓先楚、陳錫聯、秦基偉、王誠漢、周世忠、謝富治等223位將軍。徐向前、葉劍英、許世友、徐海東、陳賡、陳再道、劉華清等我軍一代高級將領都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在我軍歷史上有五支紅軍部隊在紅安成立、重建和改編。從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革命斗爭中,紅安有14萬優秀兒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10大軍區,其中8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治委員由紅安籍將軍擔任。後來10大軍區改為8大軍區,先後又有6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委是紅安人。紅安,一個山區小縣,一個赫赫有名的「將軍縣」,一個孕育將軍的搖籃,一座熠熠輝煌的「將軍城」,這不僅是一個「中國之最」,而且也一個「世界之最」。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br>
紅安籍將軍軼事----------劉飛和《沙家浜》 <br>
傳奇將軍劉飛和《沙家浜》的由來 <br>
劇作《沙家浜》家喻戶曉,與之有關的人和事,散見於報刊的也不少。但有一個人物卻未見提及,那就是1955年被國務院授予中將軍銜並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的劉飛。可以說,不是劉飛將軍也許不會有《沙家浜》。 <br>
他曾在陽澄湖上領導過40多名傷病員,是《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 <br>
《沙家浜》一劇的素材,來源於1939年發生在蘇南陽澄湖的故事。 <br>
那年9月下旬,以新四軍為主力的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 )擊退了國民黨「忠義救國軍」的大規模進攻。為避免與國民黨軍發生沖突,10月初「江抗」被迫從蘇州、江陰、無錫、常熟、太倉地區(即東路地區)撤往揚中,而將40多名傷病員和10多名醫護人員留在了陽澄湖。在傷病員中,傷勢最重的是「江抗」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劉飛,敵人的一顆子彈頭打進了他的肺部,雖經全力護理傷口沒有惡化,但一咳嗽就吐血。因劉飛的職務最高,傷病員、醫護人員自然都由他負責,他也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領導重任。 <br>
「江抗」剛剛西撤,日偽軍便嚴密封鎖了陽澄湖及其周邊村莊。面對嚴峻的形勢,鄉親們自發地保護、供養新四軍的傷病員。一發現日偽軍進村,他們就馬上把傷病員轉移到小木般上,隱匿進陽澄湖的蘆葦盪里;日偽軍走後,他們又將傷病員接回,並在廚房、牛棚、豬圈、草堆里建起隱蔽的病房。盡管這樣,還是有傷員遭到日偽軍的捕殺,也有傷員因不停轉移,缺少葯物治療,得不到很好休息,傷口感染導致敗血症而犧牲。到10月底,傷病員只剩下《沙家浜》中所說的36名。在那艱難的日子裡,劉飛躺在門板上還在鼓勵大家保持革命的樂觀精神,戰勝傷痛、戰勝敵人。為了防範敵人的突襲,他把一些輕傷號組織起來擔任警戒,並給陽澄湖一帶的地方武裝頭領寫信,曉以大義,消除他們的敵對行動。經過努力,劉飛又同主力部隊取得了聯系,給傷病員們帶來極大的鼓舞。 到10月底,除劉飛傷勢仍不見好,其餘傷病員的身體都得到了較好的恢復,有的已基本痊癒,不少人提出要回主力部隊去。是讓大家走還是把大家留下來?劉飛目睹當地群眾對「江抗」的期盼之情,講出了陽澄湖上生建「江抗」的想法。傷病員們都表示贊同,於是一份報告輾轉送達新四軍軍部,上級同意了重建「江抗」的主張。 <br>
11月初,原「江抗」三路政治部主任楊浩廬,前來向劉飛等人傳達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關於建立新「江抗」的指示,並商討成立「江抗」東路司令部事宜。大家公推劉飛出任司令員,但劉飛考慮到自己的傷勢不能親自帶部隊行動,提出只參與新「江抗」的創建,不擔任領導職務,推薦病已痊癒的原「江抗」司令部參謀夏光出任司令員。11月6日,「江抗」東路司令部宣告成立,傷愈的10多名幹部戰士組成司令部特務連,劉飛和警衛員何彭福的短槍便成了新「江抗」初期僅有的兩枝打得響的槍。 <br>
新「江抗」組建後不久,在陳毅安排下,劉飛被轉移到上海療傷。3個月後,劉飛重返「江抗」任政治部組織科長,協助政治部主任譚震林工作。不久,劉飛又成為這支部隊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淮海戰役時的一個偶然機會,他無意中為《沙家浜》找到了第一作者 <br>
新「江抗」不斷發展壯大,幾經改編,到淮海戰役進的建制為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二師。這時劉飛已任第一縱隊的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葉飛因病留濟南就醫後,部隊由劉飛指揮參戰。在淮海戰役中,一縱創下了載入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冊的輝煌戰例,也正是這一戰例為《沙家浜》的產生找到了第一作者。 <br>
淮海戰役開始後,在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合力攻擊下,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的左翼第六十三軍,妄圖經徐州地區的窯灣鎮渡大運河西逃。華野總部電令一縱追擊敵第六十三軍,爭取於窯灣將其殲滅。接到命令後,劉飛和縱隊其他領導決定:為了爭取時間,縱隊不留預備隊,各師自定一個團作預備隊,從北、東北、東南三個方向,迅速包圍壓縮敵第六十三軍於窯灣,肅清外圍;爾後,縱隊對各師不再調整部署,即轉入總攻擊。縱隊不留預備隊、總攻時縱隊不再調整部署,這是沒有先例的,可以說是一個大膽的創造,被稱為「急襲的戰法」。 <br>
1948年11月9日傍晚,一縱終於成功地將敵第六十三軍圍困於窯灣。敵第六十三軍軍長陳章令所部在包圍圈裡南沖北撞一晝夜,沒能打出一個突圍的口子,只好求救。當黃百韜告知接應的邱清泉兵團於兩天後趕到時,他絕望地說:「來不及了。」在一縱的總攻擊下,陳章於12日拂曉丟下部隊,率衛兵竄到運河邊企圖泅水逃跑,被我一縱部隊擊斃,隨後該軍1.37萬人被全殲於窯灣。這次作戰,創造了解放戰爭以來,我軍應用急襲戰法,以一個縱隊的兵力殲滅敵人一個軍的戰例,華東野戰軍首長為此發出通令予以嘉獎。 <br>
戰斗剛結束,隨軍記者、作家崔左夫就來采訪劉飛。在硝煙漸逝的戰場,劉飛對崔左夫說:「如果寫作戰指揮就不要提我劉飛,決心是大家下的,仗是部隊打的,不能讓我貪了大家的功勞。」崔左夫跟在後面邊走邊聽,劉飛忽然停下腳步,指著前面一批正在打掃戰場的官兵對他說:「我建議你好好寫寫二師,這個師是由36個傷病員發展起來的,陽澄湖的那段歲月真讓人難忘啊!」說完,劉飛就快步向二師走去,丟下崔左夫站在那裡發愣。劉飛身邊的工作人員補充解釋說:「我們劉司令員對二師有著特殊的感情,他也是36個傷病員中的一個。由36個傷病員組成的新江抗發展成旅時,他當旅長,發展成師時,他當師長。他裝著一肚子江抗的事,他就愛和人說這些事,你什麼時候采訪采訪他吧!」 <br>
當晚崔左夫就找到劉飛,采訪「江抗」的事。聽了劉飛的講述,崔左夫激動不已,他向劉飛立下「軍令狀」:一定要把「江抗」36個傷病員不平凡的經歷寫出來!於是數年後,崔左夫志《沙家浜》的第一作者。 <br>
從《血染著的姓名》到《蘆盪火種》,他投入了巨大的熱情 <br>
由於戰事不斷,崔左夫對「江抗」36個傷病員的事跡未能作進一步采訪,建國後,崔左夫盡管工作十分繁忙,但沒有放下這個素材。在劉飛的幫助下,他獲取了「江抗」36個傷病員的名字以及其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單位,並陸續對他們深入進行了采訪……1957年,他終於以「江抗」36個傷病員的戰斗生活為素材,飽含激情地寫出了《血染著的姓名》。 <br>
那年文化界正舉辦解放軍建軍30年徵文活動,上海滬劇團正想尋機找到優秀徵文改編成劇作公演,當該團副團長、崔左夫的老戰友陳榮蘭聽說崔手頭就有一篇好徵文時,趕忙索要。讀罷《血染著的姓名》,陳榮蘭興奮不已,又推薦給劇團編劇文牧。文牧看後也熱血沸騰,埋頭苦幹了一個多月,將《血染著的姓名》改編成為劇本《碧水紅旗》。 <br>
此時的劉飛已擔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當陳榮蘭和文牧得知劉飛就是36個傷病員的領導人時,便將劇本拿來徵求劉飛的意見。劉飛當時雖然身患重病,仍認真聽夫人朱一念完了劇本,提出了要進一步貼近生活的意見,並拿出由他口述、朱一和秘書高松整理的反映當年戰斗生活的回憶錄《火種》,交由陳、文二人參考。兩人回去後,根據《火種》又對劇本作了認真修改,並更名為《蘆盪火種》。劉飛對劇本十分滿意,還親自安排劇組到由「江抗」36個傷病員發展起來的部隊體驗生活…… <br>
不久,《蘆盪火種》在上海公演引起反響,1964年5月被選調到北京公演。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此劇,並給予了很好的評價。當時江表想通過文藝進入政治舞台,借機立即組織人馬將《蘆盪火種》移植為京劇《沙家浜>

Ⅳ 現役將軍湖北省黃岡市籍名單

★2000年7月授予和晉升的少將:
楊應林(1946-)湖北黃岡,海軍南海艦隊政治部副主基知任
★2001年7月授予和晉升的少將:
秦衛江(1955-)湖北紅安,第65集團軍副軍長,秦基偉之子
★2002年7月授予和晉升的少將:
劉曉琨(1950-)湖北紅安,廣東省軍區參謀長
★2003年7月授予和晉升的少將:
秦天(1957-)湖北紅安,防化研究院副院長
★2004年7月授予和晉升的少將:
黃明雨(1946-)湖北黃梅,總參謀部管理保障部副部長
陳再方(19XX-)湖北紅安,總裝備部政治部副主任握鋒拍
劉俊(1949-)湖北蘄春,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院長
李平(1952-)湖北紅安,天津警段羨備副司令員
★ 2005年7月授予和晉升的少將:
阮成友(19XX-)湖北紅安,總參謀部情報部副部長
劉曉北(19XX-)湖北紅安,總參謀部第三部副部長
羅剛(19XX-)湖北紅安,內蒙古軍區副司令員
★2006年7月授予和晉升的少將:
程晟(19XX-)湖北紅安,福建省公安邊防總隊總隊長
還有
孫黃田 現任後勤部副部長 紅安的

熱點內容
大學生和面子 發布:2024-11-02 19:44:43 瀏覽:376
蘇州大學研究生英語免修考試 發布:2024-11-02 19:44:11 瀏覽:671
河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錄比 發布:2024-11-02 19:27:11 瀏覽:806
英國大學管理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4-11-02 19:25:44 瀏覽:942
美國大學申請幾個專業嗎 發布:2024-11-02 19:24:46 瀏覽:898
蘇州大學研究生工作如何 發布:2024-11-02 19:12:55 瀏覽:251
大連理工大學會計考研 發布:2024-11-02 19:09:11 瀏覽:615
美國大學申請信怎麼寫 發布:2024-11-02 19:04:53 瀏覽:84
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院排名 發布:2024-11-02 18:43:09 瀏覽:63
大學生課余時間想學點樂器 發布:2024-11-02 18:32:41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