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生就業觀研究

美國大學生就業觀研究

發布時間: 2023-03-23 19:49:27

1.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方案內容有哪些

一、問題的提出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的國民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人才緊缺的現象,這就要求國內的高級學府向社會輸送高材生,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新鮮的血液,以保障其快速發展。一方面,高校畢業生人數在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就業的難度也在響應地增加。本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極少數人「畢業即失業」在所難免,這是發展中國家普遍遇到的一個問題。許多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成為「無業遊民」,有的大學生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又覺得薪水太少,這些都給大學生的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嚴重威脅了社會的和諧發展。研究發現,大學生就業難是當今社會矛盾較為突出的一種。然而,由於找不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想要解決也就成了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經驗。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繫到幾百萬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系高等教育的發展改革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系社會穩定。及時掌握就業信息,把握市場需求的發展態勢,時刻處於備戰狀態,為自己將來的前途做好充分的准備,以便在畢業時能夠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所以研究這一話題具有極其重大而又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

通過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和當今社會形勢的變化的分析,受人力資本理論和人力規劃理論的影響,在上世紀60年代後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把發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促使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但是,一國大學生的就業率明顯低於錄取率時,就將成為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會對學校和政府產生巨大的壓力。目前,我國就面臨著這樣的壓力。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發表的一篇有關世界高等教育情況的報告中指出,中國高等學校的在校生人數在過去非常短的時間里翻了一番,高等教育規模躍居世界第一。這是中國首次在高等教育規模上超過美國。但是,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還是很低的。國內許多學者都對大學生就業形勢有所研究,但他們研究的角度不盡相同,有廣度有深度。賴德勝認為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空間很大,而在近期內,勞動力市場對人才需求結構中,國家機關的需求非常小,現實與理想存在巨大的反差。王海洲認為,中國農業面對國際競爭的困難,跟農業科技人才就業的困難同源。黃發友通過調查反映了大學生對自己的勢力缺乏足夠的信心,認為自己的競爭力不足。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企業對創造就業的貢獻是不同的。企業在就業創造過程中凈就業創造率與企業規模呈現一定的「負相關性」。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新就業機會。就業是民生之本,面對國內外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我們要切實的尋找大學生就業的新出路,擴大就業,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要努力為高校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切實做好畢業生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積極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煉成長、建功立業。

(三)自己的研究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勢。為了提高國家大的綜合實力,不斷的加大力度培養優秀人才,所以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每年大學擴招的人數都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形成了一種「大學普及」現象。而由於大學生人數的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的緊迫問題。

研究的重點問題有三方面,一是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二是通過實際調查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意願,三是針對所出現的問題做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

二、調查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針對沈陽工程學院各系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從中抽取了50個樣本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進行歸類整理,然後將調查數據用spss進行了數據錄入,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

三、調查數據分析

在調查中,大學生個人認為專業比較重要的佔38%,學校重要的佔7%,個人能力佔24%,由此可見個人能力還是比較重要的。名牌大學生能力和一般學校學生能力比較,9%的人認為名牌大學生能力比一般學校學生能力強,24%的人認為名牌大學生能力比一般學校學生能力強是不對的,而17%的人認為難說。

高學歷不等於高就業能力。用人單位人才高消費,學生和家長盲目追求高學歷,誤以為高學歷等於高的工作能力。事實上,知識是頭腦中的經驗系統。能力是與活動要求相符合並影響活動效果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是個體固定下來的概括的心理活動系統。二者的發展並不一致,知識與就業能力、學歷與就業能力之間不能劃等號。

高等教育是學術性、專業性教育,既可以是學術性的專業教育,也可以是職業性的專業教育。我國高校長期以來形成了過分偏重學術性專業教育的特點,因此這種教育下的高校畢業生更容易出現知識與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就業需要的是相關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這些顯然是相當一部分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畢業生所缺乏的。

在調查中,認為自己工資在800以下和800-1500的分別佔40%和44%,只有16%的人覺得大學生畢業初期的工資應該比較高。而對於自己來說,52%的人覺得自己的工作初薪應該是800以下,42%的覺得應該在800-1500之間,佔了很大的比例,而1500-2500和2500以上的只有4%和2%。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正在實現幾十來的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越來越趨近大眾化。而廣大學生及其家長對畢業生就業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幾年前精英教育階段的觀念上:只要大學畢業,就意味著是「精英」,一定得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因此,畢業生及其家長十分強調單位的性質、行政級別(或企業規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點待遇等。所以觀念不能及時革新,思想不能與時俱進,是畢業生就業難的症結所在。剛畢業的大學生從各方面來看創造出的價值都是有限的,因此應理性地給自己一個較為准確的定位。

失業是一個社會問題,主要與一個國家就業需求狀況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經濟政策失調有關。我國正處於轉型期,政府機構改革和經濟體制轉軌迫使國有單位減員增效,吸納能力大幅下降。整個社會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目前面臨來自約1400萬國企下崗失業人員、1.5億農村富餘勞力和近1 000萬城鎮年度新增勞力的巨大壓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過發展服務業等多種途徑緩解壓力,但據權威預測,中國未來3~5年,每年城鎮需安排2 200~2 300萬人就業,即使經濟保持7%~8%的增長率,仍會出現每年上千萬的「工作缺口」。在社會就業市場的吸納能力沒有相應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後的本科生相繼畢業,一年多於一年。因此,畢業生就業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將來的社會是大學生的天下,所以面對自主創業的問題他們也考慮了很多,有70%的大學生都想過要自主創業,而只有30%的人沒想過。在自主創業中,他們根據自己的要求不同,選擇了不同的需求。

做好就業創業工作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支持。

1.政府要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政府應出台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並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2.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 ,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四、調查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難的緩解和解決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2. 美國大學都給學生提供了哪些實習和就業的指導服務

正規的美國大學,不論是什麼樣的排名和規模,都會提供職業指導服務。詳細的情況每個學校都不盡相同。從2018年的春季開始,到現在我已經在我們學校的職業中心工作了兩年半了,今天就來講一下具體(以我們學校為例)美國大學提供的常見的職業輔導。

首先我所在的肯特州立大學是一所位於俄亥俄東北部的公立大學,學生人數在三萬上下,國際生佔1000左右。除了主校區外,還有8個regional campus和紐約時裝工作室以及佛羅倫薩校區。所以總學生人數是在四萬以上的。在美國的話算是規模中等偏大,比不上同州的俄亥俄州立,但是比大部分周圍的學校大。就業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我相信有一部分同學讀書是為了追求詩與遠方,充實自己,尤其是大部分的留學生,出國體驗生活增長見識。但是對於大部分的美國人來說,寧願負債也要讀的大學,必須得對就業有幫助吧。

我們部門職能上分為三大塊,一個是面對學生的,也就是所謂的Career Advisor。他們日常接見學生,提供面對面的指導服務。話題從模擬面試到人生咨詢都包攬了,不管你是覺得專業不適合自己還是對人生感到迷茫,他們都可以為你推薦合適的資源。模擬面試顧名思義,反復推敲面試問題和回答,做到在正式上場時心裡有底准備萬全。初次之外,還有drop-in advising,是由學生和研究生助理團隊組成的,去到學校不同的地點,一周9-10次,幫助學生修改簡歷和搜索工作。

其次是行政人員,這個分支主要是負責student employment。學生在學校找到校內工作後需要來我們部門進行登記,他們就是走這些流程辦理手續的人。插播一下,留學生是可以在美國大學里找校內工作的,每周允許工作20個小時,可以找很多份都沒關系。這對未來找實習和正式工作幫助都是巨大的——至少你的簡歷不會是空的了……

最後的一個部分是面向僱主的。職業中心往往會和很多周邊的公司保持來往,邀請他們來參加每年兩度的職業招聘會,還有很多小型的宣講會和networking events。這個分支和學生關系不大,就不詳細說了。

初了以上提到的三個大塊,職業中心還提供課堂宣講,教大家如何network、如何寫簡歷和coverletter、如何得體地面試等等。只要你需要,資源肯定有的,幫助肯定有的。我們最怕一種學生是,大一到大四下,從來沒來找過advisor,啥也沒干過,簡歷一片空白。臨近畢業了,突然發現自己簡歷也沒好好寫(大多數專業有專業上課要求學生寫簡歷,至少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面臨著打白工都沒人要的境地;或者是快畢業了,發現自己其實特別討厭自己的專業,不想入行但是也不知道做什麼。

這樣的情況只能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要是早點來問,我們還可以提供點solution,還剩三四個月畢業了就只能good luck。不過幸好,大部分的尤其是美國學生,平時都有打工,暑假也去實習,或者至少參加過一些社區服務。除了家裡有礦可以隨時回去繼承和早早安排好崗位就等你上任的同學,我還是建議多多做實習,這樣可以在找正式工作的時候有點資本 & have something to work with。

3. 有關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1、俞曉勤等在《當前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分析》在調查了當前畢業大學生就業情況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最後從國家,高校及畢業生自身三個方面提出了對解決畢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與建議。 

2、王娜在《高校就業預測模型的初探》中採用多種預測模型,結合北京林業大學的實際就業數據,構建了一個就業預測系統,從就業的若干方面對我校的就業情況進行預測。 

3、董世傑在《大學生成功就業研究》中採用實證調查與文獻資料分析的方法,在對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大學生成功就業率下降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從就業准備、就業觀念、就業指導、專業設置和就業市場方面,分析了大學生就業不成功的原因。

4、趙明君在《淺析當前大學生就業狀況分析及教育對策》中從社會原因、學校原因、家庭原因、學生自身的原因這四個方面闡明了影響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因素多層次的。  

5、慕麗娜在《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現狀和對策》中從金融危機的影響為背景,提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途徑是: 國家政策的扶持、高校自救措施、加大就業指導、提供優惠傾斜政策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等。  

6、吳宜在《大學生就業情況分析及對策研究》中明確指出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要發揮輔導員的基礎性作用,實現宏觀就業指導與微觀就業指導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美國大學生就業觀研究擴展閱讀:

隨著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大學生意識到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不少大學生都表示,在大四前就要開始進行職業規劃。調查顯示,大學生最想得到的就業方面的輔導為職業規劃輔導,比例達到了34.9%。

祝紅艷指出,大學生在低年級時比較難以制定出系統的職業規劃,但在進入大學以後,應該逐漸形成一個大致的目標。就業、考研或是出國,無論是哪一種,制定最基本的目標後,就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略有側重。

「如果選擇就業,則應該開始有計劃地考慮自己未來想從事哪個行業或者哪個職業的工作,逐漸摸索自己感興趣做的事情和能做好的事情,及時調整,並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實習工作。」該專家稱。

4. 美國和中國在就業政策有哪些不同之處

1.對工作地選擇不同 美國的大學生傾向於就近就業,而中國的大學生則傾向於到大城市工作。這主要是由於當前我國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較大,大城市的生活水平相對較高,發展機會相對較多,對大學生吸引力較大。但大城市本來畢業生就多,各方畢業生都想方設法涌到大城市,不僅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同時進一步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度。 2.對職業的看法存在差異 美國某大學生就業服務網站進行的一次民調發現,80%的受訪者認為:「首先是要有活可干」,「找工作應該是有活就干」。即便暫時找不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他們也會做一些兼職,直到找到全職工作為止。美國大學生一進校門都有長遠打算,早早就為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這主要表現為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及早規劃,培養能力;二是不急於求成,不企求一步到位。他們即便找到工作以後,跳槽率也很高,對於他們,第一份工作更主要的是積累社會經驗而非薪水和福利。然而中國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往往更注重物質利益,在選擇上過分強調經濟條件、生活環境、工資福利,對職業的選擇首先考慮的不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專業,而是職業的附屬物如工資、住房、福利等因素,要求一步到位。所以,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是大學生就業的熱門選擇。中國大學生普遍不願意到中小企業、私營企業工作,主要原因是嫌工資太低,工作太累,環境不好、工作不穩定等。 3.學習實踐不同 中美兩國大學都有在校大學生實習制度,美國大學生學習實踐要通過the STTEP和service learning項目。The STTEP包括兩個項目STT(Student Technology Training 學生技術訓練)和EP(employment program招聘程序)。 STT是學生科技培訓計劃的一部分。按學生的資訊科技協定簽署形式,每個學期他們將被要求參加一些預置講習班。這些學生可參加訓練營所提供的程序,只要他們沒有缺席,部門將支付學生工資。他們不會被那些與自己專業無關的部門招募。這種訓練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讓自己了解是否真的能勝任目前的專業。 EP:這部分計劃的目的是促進和招聘校園的IT崗位。該STTEP將接受申請在校園里的IT工作。這些應用程序提供給學生就業的相關部門。這個項目(STTEP)是每個學生必須參加的,當然這個項目也為學生提供在學校的就業崗位,讓學生不僅能學到就業技巧,而且給予學生在學校工作的機會。 一些美國大學實行「實習對調」制度,採用的是半年在校學習、半年外出實習的教育方式。為了推行這種實習制度,聯邦政府制定了完善的實習生制度,讓每個就業單位給各個大學提供充分的實習機會。美國社會也非常支持大學生實習,許多公司願意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並給予他們真實的實習項目。美國大學生的實習有兩個特點:一是實習機會學生可以挑;二是學生實習有收入,有的還不低。 在中國,缺乏經驗已成為大學生就業的瓶頸。因此,強化實習是彌補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有力措施。當前中國實行的大學生實習制度已不同於沿襲已久的教學實習和學校組織的各種社團活動,主要目的是在用人單位有計劃、有目的地安置即將畢業的學生,給他們提供實習工作、嘗試工作的機會,不是學校和企業之間一種簡單的「對口實習」任務,而是涉及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大學生及其家庭的一種規范系統的常規化制度行為。但目前大部分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實習缺乏認同感。據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節目組對106家用人單位的調查,願意接受大學生實習的佔48%,不太願意的佔52%。用人單位不願接收實習生的原因有:擔心影響正常工作的佔49%;擔心泄漏商業機密的佔39%;擔心增加額外負擔的佔34%;擔心萬一出事負不起責任的佔20%;擔心不好管理的佔19%。可以說,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實習的各種擔心和不正確認識,主要是缺乏確保雙方共贏的實習制度造成的。 4.素質教育與學習思路不同 中美兩國大學生在教育學習觀念上存在很大差異,與美國大學生相比,中國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他們過多地依賴體制、學校、老師和家長。正是獨立意識的缺乏,使中國學生在學習態度上表現得比較被動。在許多中國高校,大學生上大學只是為了混一個畢業證,找一個報酬豐厚的工作,滿足自己的高級物質生活享受。素質教育在中國提出已有多年,但是不少學生還缺乏必備的內在素質,內在素質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等等,而這些內在素質往往是在大學階段形成的。 在美國大學圖書館里,課余時間基本上都有很多人在看書,做作業,復習功課,因為在美國大學里平時作業、小測驗、課程小組討論很多,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他們平時好好學習。美國學生認為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想繼續深造的學生。美國學生也熱衷於師生交流,學生們不僅會問一些上課沒聽懂的問題,還會告訴教授自己的人生打算和找工作時遇到的問題,教授們都很樂意幫助學生。 在人才市場上,好的成績能帶給僱傭者一個有價值的印象,至少說明你的學習能力不錯,或者人比較勤奮。這種觀念在會計、教育和電腦科學領域很普遍。好的成績只是內在素質的一個方面,從長遠看,良好的社交能力更重要。 5.任課教師(教授)的推薦方式不同 美國學生找工作有點像申請北美研究生,需要推薦信。推薦信是由教授寫的關於對該學生的客觀評價,所以學生在校的表現顯得特別重要。美國教授評價學生好壞很客觀,不好就會寫不好。

5. 大學生就業心理研究

由於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寒風瑟瑟,更使得大學生的心理涼意襲來。使其就業的心理問題顯得尤為嚴重。大學生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緊張焦慮心理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既希望謀求到理想的職業,又擔心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心裡總存著一份擔憂。對未來要面對的工作和職業充滿恐懼,恐怕失足,影響自己的終生。因此在就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焦慮,整天想著各種不必要的擔心,造成精神上緊張、焦慮不安、意志消沉,情緒亢奮,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產生徹夜難眠現象,非常影響自己找工作的狀態,造成就業難的狀況。

(2)盲目從眾心理

由於大學生已經非常習慣了在學校的群體生活,找工作的時候也一如既往的堅持大幫哄的原則,別人找什麼工作,自己也跟著去找,什麼工作熱門就去找什麼工作,根本就不從自身的情況出發,更不去分析社會的需求,不去想是否和自己的專業有關,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是自己將來要發展的方向。往往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造成喪失更多良好的就業機會的後果。

(3)自負自大心理

大部分大學生都有過高評價自己的情況,認為自己經過了四年的艱苦學習,已經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識,找到好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高工資,高待遇,高地位就應該隨之而來,可是他們還沒有認識到,雖然大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基本上是能夠滿足需求了,可是在工作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實踐知識,於是理想和實際之間出現了矛盾,就造成了好工作找不到,一般工作嫌不好的一個局面,從而造成就業難的問題。

(4)自卑怯弱心理

與自負相反,往往有一部分同學存在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知識儲備不充分,工作能力不到位,不能勝任難度大的工作。腦子里總有我不行的想法,從而在面對就業問題時往往對自己失去信心,造成在面試時不能正常發揮,失去工作機會的後果。

(5)虛榮攀比心理

有的大學生在擇業時,缺乏對自我的客觀分析,不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擇業, 再定位的時候,是以比同學的工作好為標准,即使有單位非常適合自身發展,但因某個方面比不上同學選擇的就業單位,就彷徨放棄,失去很多的就業機會。

(6)依賴外界心理

有的大學生缺乏自立的能力,在找工作的時候,總是不知所措,要麼一味的依賴學校聯系就業單位,要麼一味的依賴父母給找好就業單位,而自己總是一味的等,希望一旦落空,往往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甚至會出現很極端的行為。

(7)求穩求閑心理

一些大學生在求職時抱著清閑、自在的心理, 希望找到輕松、穩定、薪水高、待遇好的工作,寧可待業也不幹艱苦的工作,缺乏艱苦創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8)被動求職心理

有的同學在求職的過程中總是在郁悶抱怨中度過,或者只是一味等待有好地工作自動找上門來。在求職的道路上,沒有人會主動的找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主動地進入求職市場,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的優勢展示給招聘者,積極適應形勢的變化,由被動求職轉為主動進攻。

6. 大學生就業觀念與就業現狀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問題與心理調適

面對就業,大學生的心理是復雜多變的。通過幾年大學生活,同學們在知識、能力與人格方面有了積極的顯著發展,有著強烈的就業意願和積極的就業動機,為能盡快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感到由衷的歡欣;而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也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許多大學生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准備在所學專業領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業過程中,又難免出現種種心理矛盾、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

一、大學生就業的一般心理問題
(一)就業心理壓力與焦慮

(二)就業心理期望與失落感

(三)就業觀念不合理

大學生的擇業觀念雖然在總體上是傾向於務實化與理性化,但由於處於擇業觀念的轉型過程,因此各種不良觀念也存在著,並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順利就業。這些不良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只顧眼前利益,忽視職業發展。

一些大學生在擇業標准中只有工作條件、收入等眼前實在利益,而對自我的職業興趣、能力、職業的發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慮,因而極易選擇到並不適合自己的職業。

2、職業標准過於功利化、等級化。

一些畢業生同學過分強調職業的功利價值,甚至還將職業劃分為不同等級,而不考慮國家與社會的需要,不願意到條件比較艱苦的地區和行業去工作。

3、求安穩,求職一次到位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很多大學生仍然喜歡穩定、清閑、福利保障好的單位,希望以此就能選定理想的職業,而不願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性的職業,更不敢去自己創業。

4、過分強調專業對口,學以致用。

在求職時,只要是與自己專業關系不密切的職業就不考慮,這樣做只能是人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業難度。

5、職業意義認識不當。

許多大學生從觀念上來說,還是僅僅把工作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對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四)就業人格缺陷

1、自我同一性混亂

有許多同學在畢業、擇業的時候,尚未達成自我同一性。具體來說,對自己的職業目標、需要、價值觀以及自身特點等沒有明確地認識;在就業時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素質和擇業的客觀環境,不能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清醒、全面的評價。因此,他們在職業選擇時往往是茫然、猶豫不決、反復無常、見異思遷、躁動不安,不能主動、獨立地獲取職業消息、篩選目標、規劃職業生涯,也不能解決就業中的問題,做出正確的決策。自我同一性混亂在就業中的兩個突出表現就是盲目從眾與依賴。

盲目從眾,是指在求職中不考慮自己的興趣、專業等特點,盲目聽從或跟隨別人的意見以及盲目尋求熱門職業的現象。持有這種心理的畢業生往往脫離自己的實際狀況,跟在別人的後面走,如在就業市場中哪個攤位前人多他們就往哪裡去,別人說什麼工作好他們就尋求什麼樣的工作,而全然不顧自己的能力和現狀,不會揚長避短。

依賴,是指在就業中不願承擔責任,缺乏獨立意識,沒有個人獨立的決策能力,沒有進取精神,只是依賴父母或老師、學校,甚至只等職業送上門而不去積極爭取。一些畢業生自己不去找工作,只等著父母和親朋好友出面四處奔波,到處找關系、託人情,甚至還懷戀過去那種統包統分的制度,希望學校解決就業問題。當別人為自己找的工作不和心意時就大發脾氣,抱怨父母或學校。還有不少畢業生由家長陪著參加供需見面會,職業的好壞完全由父母決定,缺乏自主擇業的能力。

2、就業挫折承受力差

不少大學生在求職時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悶、焦慮、失望的情緒之中不能自拔。他們對求職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計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調節自己的心態,也不會通過總結求職中的經驗教訓來獲得下一次的成功。

自主擇業給大學生提供了就業的自由及通過競爭獲得理想職業的機會。應該說這也是大多數學生所期望與認可的。但當大學生真正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時,也有許多人表現出缺乏信心、缺乏勇氣,求職時戰戰兢兢、顧慮重重、畏首畏尾,不敢大膽自薦。結果是有壓力沒勇氣,不能真正向用人單位展現自己的競爭實力,錯過機會,在競爭中陷入了不戰自敗的境地。特別是一些冷門專業或學習成績不佳的同學及沒有「關系」的同學就更容易出現不敢競爭、不敢嘗試的問題。

害怕競爭的保守心理一方面與大學缺乏社會實踐鍛煉有關,另一方面更與許多大學生害怕失敗,不敢面對就業挫折有關,如一些大學生在就業中只找那些把握大的職業,而對競爭強的工作不敢問津,害怕求職失敗遭受打擊。

3、自卑與自大

一些畢業生在求職中常會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評價偏低,他們總是以為自己的水平比別人差,單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達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就業中的自卑一般產生於以下一些情況:首先是一些冷門專業的學生看到就業市場尋求自己專業的單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職中遭冷遇,就容易悲觀失望;其次,一些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的大學生看到其他應聘者口若懸河,自己什麼也說不出來也會自慚形穢;再次,一些在校成績與表現一般的大學生看到別人的自薦書上獎勵、證書、成果一大堆,自己什麼也沒有,也容易自我貶低;最後,一些女大學生在就業遭受到用人單位的歧視後也會自怨自艾。總之,自卑的大學生不敢正視現實,對自己的長處估計不夠,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善於發現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在對自己的抱怨、貶低中失去了求職的勇氣。

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兩者有時會相互轉化。一些專業較好、就業資本較雄厚的大學生容易從自信變為自負。還有一些大學生是脫離實際的自大,他們既缺乏對自己的客觀認識,也對就業市場、職業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憑自己的主觀想像。如有的大學生自以為經過大學幾年的學習和鍛煉已經滿腹經綸,任何工作到手中都可以出色完成,在求職中自覺高人一等、自命不凡、四處吹噓,一旦出現變故則容易陷入自卑、自責、一蹶不振。

自卑與自大是大學生身上常見的人格缺陷,在就業中的表現都是對自己缺乏一個客觀的評價,同時對職業缺乏深入的認識。在就業中自卑與自大常存在交織的現象,如一些大學生在求職比較順利時容易自大,一旦出現挫折就自卑;一些大學生雖然對自身條件比較自卑,但是真正遇到用人單位時卻又表現為自大,要價很高。

4、偏執與人際交往障礙

大學生就業中的偏執心理有不同的表現。①追求公平的偏執。大學生要求公平的競爭環境,對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感到氣憤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學生表現為對公平的過分偏執,將自己求職中的一切問題都歸結於就業市場不公平,以致給自己的整個求職過程都籠罩上了心理陰影。②高擇業標準的偏執。大多數畢業生對求職有過高的期望,不過多數人能通過在就業市場的體驗,客觀地認識和接受當前的就業現狀並調整自己的擇業標准。但仍有大部分大學生固執己見,偏執地堅持自己原來的擇業標准,甚至寧願不就業也不改變。③對專業對口的偏執。一些大學生在就業時過分追求專業對口,不顧社會需要,無視專業的伸縮性、適應性,只要是與專業有一定出入的工作就不問津,只要不能幹本專業就不簽約。這樣就人為地減少了自己就業的機會。

有些大學生缺乏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職過程中過於怯懦、緊張,不敢在用人單位面前表現自己,甚至連面試也不敢去,常常一開口就面紅耳赤、語無倫次。還有的在求職中不會察言觀色,不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不懂人際交往的禮貌禮儀,如有位大學生在面試結束時,用人單位的負責人拿給他一支煙,他不僅當即拒絕還氣憤地說:「我從來都沒有這種惡習!」

(五)就業心態問題

1、過度焦慮與急躁

就業時許多大學生是既希望謀求到理想的職業,又擔心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還擔心自己在擇業上的失誤會造成終身遺憾,並對未來的職業生活感到心中無底。因此在就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焦慮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學生的焦慮過了頭,成天都充滿了各種不必要的擔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緊張不寧、憂心忡忡、煩躁不安、意志消沉,行為上反應遲鈍、手忙腳亂、無所適從。

還有一些大學生在就業時顯得過於急躁,整個就業期情緒始終處於亢奮狀態,常常心急如焚、四面出擊、東奔西跑,希望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但又缺乏對就業形勢的冷靜觀察以及對自我求職的理性思考,做了許多吃力不討好的事。因此常常都有一些畢業生在並不完全了解用人單位的情況下就匆匆簽約,一旦發現實際情況與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或發現了更好的工作時,有追悔莫及,甚至毀約,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與心理困擾。

2、消極等待與「懷才不遇」心理

與就業時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表現得非常消極,平時也不參加招聘會,有單位來了就看看,如果不滿意就等下去,滿意時也不主動爭取,抱著「你不要我是你的損失」的態度,期待著有單位會主動邀請。還有些人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肯輕易低就,明明已經找到工作,但拖著不肯簽約,總希望有更好的單位出現。

另外有些大學生自恃條件很好,認為「滿腹經綸」、「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可以大有作為,但在擇業時卻常常要麼碰壁要麼找到的工作不滿意,於是抱怨「世上無伯樂」,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成天悶悶不樂、怨天尤人。

3、攀比與嫉妒

在求職中,同學之間「追高比低」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同學在求職中經常相互吹噓自己的職業待遇好、收入高,導致職業期望越來越高,求職變成了自我炫耀。還有些同學看見或聽說別人找到了條件優越、效益較好的單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著「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態度非要找一個條件更好的單位,而不考慮自身的條件、社會需要特點、職業發展及就業中的機遇因素。

一些畢業生對別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別是看到自認為條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現嫉妒心理,於是有些人故意對別人的工作冷嘲熱諷、貶低、諷刺和挖苦意圖打擊別人,更有甚者抱著「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的畸形心態在用人單位面前造謠中傷、打小報告。

4、抑鬱與逆反

在擇業中受到挫折後,一些畢業生同學會感到無能為力、失去信心,表現為失落抑鬱、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意志消沉,他們常常會放棄一切積極的求職努力、聽天由命。嚴重時還會對外界的環境也漠然置之,減少人際交往,對一切都無所謂,並進而導致抑鬱症。

而另外一部分畢業生,則對正面的職業教育、職業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對來自輔導員、班主任、學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以及同學和用人單位的正確信息、善意批評與建議,他們不相信、不聽從,偏要對著干,要按自己的一廂情願去求職。比如當別人為其推薦某工作單位時,總是抱有戒心,別人講得越多他越不相信。當求職失敗時,不總結自己的問題,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也不改正,在以後的求職中依然我行我素,聽不進任何批評與建議。

5、說謊僥幸與懶散心理

有些同學認為用人單位不可能去查實每個人的自薦書是否真實,而且在面試時時間比較短、不可能對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當時充分地表現一下,把工作騙到手,簽好協議書就行了。於是,一些畢業生把別人的獲獎證書、成果證明等偷梁換柱地復印在自己的自薦書里,而且自己明明沒有當什麼幹部,也沒有參加什麼社會實踐活動,也照著別人的寫上,甚至胡編亂造一番,以至有時在用人單位收到的自薦書中一個班竟出現了五六個班長。還有的大學生在面試時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無所不能,結果經過現場實踐考核或試用時就馬上露出了原形。

有的畢業生簽約比較早,往往在離畢業半年前或更長時間就落實了單位,這時就容易出現懶散心理,認為工作單位已定,沒有什麼可以擔心了,應該鬆口氣、歇歇腳了,於是學習沒了動力,組織紀律散漫,考試僅僅追求及格,畢業論文只求通過,甚至長期曠課、上網、夜不歸宿。還有極少數大學生因此受到學校的處分,嚴重的甚至被開除或勒令退學,找到的工作也因此丟了,悔之莫及。

6、心理不滿與行為、生理反應失常

由於就業市場中確實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以及某些專業、學校不易找工作的客觀現實,一些大學生在遇到就業挫折時就容易出現各種不滿心理,比如有些同學認為「學習靠自己,就業靠關系」,還有些同學出現了對專業、學校的抱怨、貶低。

在各種不滿與不良就業心態的影響下,還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和生理反應。這些不良行為有故意曠課、夜歸、喝酒、起鬨、鬧事、損壞東西、打架對抗、進行不良交往、行為怪異、過度消費等,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嚴重違紀與違法行為的出現。由於心理應激水平高,心理沖突強度大,有的畢業生會出現一些軀體化症狀,如頭痛、頭昏、心慌、消化紊亂、神經衰弱、血壓升高、身體酸痛、飲食障礙、失眠。

行為與生理反應的失常通常是比較嚴重的就業心理失常的表現,出現這些問題時要及時進行心理調節或尋求心理咨詢專家的幫助。

二、大學生就業心理的自我調適

就業本身就是我們認識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在求職過程中遇到困難,甚至經過幾次挫折才最後成功是正常的;在就業中遇到許多心理沖突、困惑,產生一些不良情緒也是正常的。遇到就業問題時,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使自己能從容、冷靜地面對就業這一人生重大課題,並做出正確、理智的選擇。如果你遇到了就業心理困擾,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調節。

(一)接受客觀現實,調整就業期望值

就業市場化、自主擇業給大學生帶來了機遇與實惠,但許多大學生對「市場」殘酷的一面認識不足,對就業市場的客觀實際了解不夠。經過對就業市場、就業形勢的客觀了解與深刻體驗後,我們必須明白現實情況就是如此,無論是抱怨還是氣憤都沒有用,這種就業情況不可能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變的。與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費了時間、影響了自己心情,還不如勇敢地承認和接受當前所面臨的現實,徹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像,腳踏實地地尋求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在就業市場上的用人單位找不到人、大量的畢業生無處去的「錯位」現象普遍存在,這是因為大學生的就業期望普遍較高的原故。因此,要順利就業就必須首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就業形勢,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調整就業期望值不是對單位沒有選擇,只要有單位就去,而是要在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觀念的基礎上重新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這就是說要樹立長遠的職業發展觀念,放棄過去那種擇業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絕對安穩的觀念。要知道現在再好的單位,將來也有下崗的可能,因此,在擇業時要看得長遠一些,學會規劃自己整個人生的職業生涯。在當前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應採取「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辦法。也就是說,在擇業時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選擇一個職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然後再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來逐步實現自我價值。許多大學生不願意去經濟落後的地區工作,可是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行,西部地區將成為經濟發展的熱點,也將給大學生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搶先到這樣的地區去工作可能會更有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取得事業的成功。

(二)充分認識職業價值,樹立合理的職業價值觀

傳統認為人們工作就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但是對於現代社會的人來說,職業對個體的意義已經遠不是如此簡單,職業可以滿足人們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多方面需要。如最近有人對職業價值結構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了交往、義利、挑戰、環境、權力、成就、創造、求新、歸屬、責任、自認等11個類別的因子。因此,職業的價值是豐富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職業對個體發展、社會進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擇業時不能只考慮工作的經濟收入、工作條件、地點等因素,更要考慮職業對自我一生發展的影響與作用,應看重職業能否幫助實現自我價值。因此,要在考察社會需要的基礎上,樹立重自我職業發展、才能發揮、事業成功的職業價值觀。對於那些雖然現在工作條件不怎麼樣,但發展空間大,能讓自己充分發揮作用的單位要優先考慮;對於那些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太高,但發展潛力大,創業機會多的工作地點也要重視。總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來不錯,但不適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發揮的單位去工作,是不會讓自己的滿意的。與其將來後悔,不如現在就改變自己,建立適應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發展、人才需求規律的合理的職業價值觀,以指導自己正確擇業。

(三)認識與接受職業自我,主動捕捉機遇

大學生就業中的許多心裡困擾都與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接受職業自我有關,因此正確地認識自我的職業心理特點並接受自我,是調節就業心理的重要途徑,並可以幫助自己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職業、需要什麼樣的職業、自己的擇業標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幹什麼樣的工作,這樣才能知道什麼樣的工作更適合自己。許多同學通過親身的求職活動後就會發現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並不像自己以前想像得那麼高,並容易出現各種失望、悲觀、不滿情緒。因此在認識自我特點後還要接受自我,對自我當前存在的問題不能一味抱怨,也沒有必要自卑,因為自己當前的特點是客觀現實,在畢業期間要有大的改變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認自己的現狀,學會揚長避短。另外,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自己,要知道有些缺點並不可怕,可以先就業然後在工作崗位上不斷發展自己。

大學生就業中的機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並接受了自我特點以後,還要學會抓住屬於自己的機遇,這樣才能保證以後的求職順利。要抓住機遇首先必須要多收集有關的職業信息,多參加一些招聘會,並根據已定的擇業標准進行選擇。需要注意的是機遇並不是對任何人都適用的。一個工作的好與不好,是相對的,對別人合適的,對自己不一定合適,因此一定不能盲從;要時時記住,只有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後要注意機遇的時效性,在發現就業機會時要主動出擊,不能猶豫,也不要害怕失敗,應有敢試敢闖的精神。

(四)坦然面對就業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對市場競爭、就業壓力,大學生的求職總會遇到許多困難、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專業「熱門」,有些則「冷門」;又如女大學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視等。面對這些問題僅抱怨是沒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調整自我心態,提高自己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就業的過程也是大學生重新認識自我、認識社會,並主動調整自我適應社會的過程。如果能通過求職而增強自我心理調節與承受能力,對大學生今後的職業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求職中遇到挫折時,要用冷靜和坦然的態度待之,客觀地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進行正確的歸因。首先,在就業市場化、需求形勢不佳、就業競爭激烈的條件下,出現求職失敗是在所難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職都能成功。要對可能出現的求職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備。同時,應把就業看作一個很好的認識社會、認識職業生活、適應社會的機會,應通過求職活動來發展自己,促進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敗論英雄」。其次,自己求職失敗並不一定就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現求職失敗有許多原因,可能是因為你選擇求職單位的方向不對,也可能是因為你的價值觀與單位的企業文化不符合,還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總之,要正確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調整自己的求職策略,學會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職中獲得成功。

(五)調整就業心態,促進人格完善

在求職時,自己或身邊的同學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態是正常的,沒有必要過度擔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礙。當然對於這些不良心態也要學會主動調適,必要時還可以尋求有關心理專家的幫助。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勵自己、相信自己,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師傾訴,尋求他們的安慰與支持。最後,還可以通過體育鍛煉、聽音樂、郊遊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煩悶,放鬆自己的心情。

通過對自己在就業時出現的種種不良心態的分析,可以發現自己平時不容易察覺的一些人格缺陷。應該說這些人格缺陷是產生這種就業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如果現在沒有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麼這些問題還會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繼續帶來困擾。因此,有關問題其實是暴露得越早越好,同時也不必為自己所存在的人格缺陷而懊惱,因為很少有人是絕對的人格健全的,關鍵是要在發現自己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改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將來的人生道路更順利。

(六)開拓進取,勇於創業

大學生是有理想、有抱負、有創新精神、敢做敢為的青年先鋒。因此大學生要有自主創業的打算,這既可以在畢業後馬上實現也可以通過一定的社會積累後再實行。大學生們一定要有開拓自己事業的信心與勇氣。當前的一些大學生創業公司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也有相當成功的案例。大學生創業肯定是值得鼓勵的,關鍵是要有準確的觀念與思路,要對自己有一個合理的規劃與定位,要與有市場經驗的人合作,要擺脫學生公司的意識,要進行科學化、職業化的管理。
現在的就業形式在這里我不像多說,大學生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在調查過程當中了解到,現在大學生也正視到了這一點。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今中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那麼大學生就業究竟面臨怎樣的難題那?具體請看調查報告
下面是調查過程:
據了解,多數人無法一次應聘成功:2.7%的人應聘次數在5次以內;2成的人應聘次數在6—10次。而且人們在求職的過程中花費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將近2成的人花費在500—999元之間。在求職成功後,據不完全統計:10.8%的人很滿意;52%的人比較滿意;不滿意者僅佔3.2%。另外,求職時間長也是一個因素:20%的人在1個月之內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個月之內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個月之內找到了工作,人均費時3.13個月,有的甚至成為「校飄族」。
就拿計算機行業來說吧。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
1.供與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並不突出。
2.量與質逆向而馳,量穩質降十分明顯。
3.冷與熱分布不均,冷熱兩極反差強烈。
一是不同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不平衡,名牌大學、工科院系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表現為熱,而一般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表現為冷。
二是用人單位熱,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表現冷。從社會總體需求來看,社會及用人單位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大,很多單位急需計算機專業人才,有的單位是高薪引進,有的單位則是降格以求。而現在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還不能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認為學計算機專業是高投入,在找工作時應該得到高的回報,習慣於和以前的師兄師姐們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攀比,導致期望值與用人單位所能提供的報酬相距甚遠。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對一般用人單位表現出極為冷淡,有的甚至「寧願失業,也不要找一個自己不滿意的工作」。
三是學校熱,用人單位冷。當前,各高校十分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主動跑市場、跑職場,為學生找就業的門路。但由於高校師資隊伍老化、知識陳舊、教學方法呆板,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用人單位很難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畢業生,對畢業生表現為冷。
四是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在就業時熱,而能力差的同學在就業時受到用人單位的冷遇。在機關、事業單位,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要求是在掌握一定計算機技術的前提下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企業更看重的是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專業素養高、綜合能力強、動手能力突出的學生在就業時非常搶手,而素質一般的學生在就業時就顯得十分困難。
總兒言之,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社會問題的症結何在,經過一個假期的調查和了解,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專業面太窄;缺乏社會關系;信息不足;性別歧視。
據了解,在填寫了試用期月均凈收入的學生中,不含社會保險的男生月均凈收入為1915元,女生為1820元;轉正後月均凈收入男生為2706元,女生為2441元。進一步分析發現,校際差異大於性別差異,名校女生的收入最高,試用期與轉正後月均凈收入分別為3291元與3975元;而同校男生為3012元與3670元。如果我們將名校女生中一名到國外就業、月收入高達15000元去掉後,女生月均凈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於同校男生,但仍明顯高於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與女生。
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應大力加強哪些方面的工作? 給大學生更多實踐機會;高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培養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規范就業市場,制止憑關系、走後門等不公平現象。
作為一名大學生,「堅決拼一個美好的未來」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已經覺得沒有退路了。所以他們很苦——這是我的感覺。兩天的時間中,我接觸了很這樣的「校漂族」,很多時候我都被他們的這種精神感動著。他們真的很苦!我感覺到他們所承受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拮據,而更大是他們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壓力,用他們的話說,他們己經沒有退路了。從心底里我佩服這些人。但我覺得這不是一種正常的狀況,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畢業後勇敢面向社會,理性分析,理性選擇,去尋找適合發揮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強,回報社會,這才是進取的人生態度。

7. 當代大學生應該有怎樣的就業觀念

一、選擇工作單位和工作崗位要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騖遠。
就業,是一種雙向選擇行為,既是學生們對單位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福利條件、勞動強度的選擇,也是單位對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技能水平、個人素質、思想道德水平的選擇。只有雙方的條件都能被對方接受時,就業才能實現。所以,學生們在選擇單位和崗位時,要從自身條件和對方用人條件出發,選擇雙方條件基本一致的單位。切不可一味要求工作輕松、工資高、待遇好的單位。
二、樹立先生存,再發展的觀念,切不可追求一步到位。
人生像走路,要從第一步開始,不斷積累,才能達到目標。任何單位對招聘的員工,總是讓他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在工作中考察他的品德、能力、素質,根據他的表現和工作需要,逐步安排晉升。我們有些學生,沒有工作經驗和能力,就業時都心存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結果當然是不能順利就業。當其他學生已經取得一定工作經驗和成績,並為自己和家庭創造一定財富時,這樣的人還在社會上盲目的奔波。
三、專業對口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切不可過分強調專業對口。
學生們在學校中確實從事了某個專業的學習,想找一個專業十分對口的工作去發揮才能,這是可以理解的。學校在推薦安排就業時,也盡量按專業對口去安排的。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想到對口就業是有很多困難的。綜觀社會工作崗位,有許多人的工作崗位就是不對口的。我們要求學生們一專多能,就是讓學生們在就業時能有一定的選擇就業范圍,從而順利就業。一味追求完全專業對口是不切實際的。
四、做好充足的准備
機會只屬於作好了准備的人。
人生的成功,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示:成功=才能+機遇+勤奮。才能就是你們知識和技能;機遇是稍縱而逝的,它只賦予那些做好准備的人。勤奮學習,勤奮工作,你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才能,也就可以抓住更好的機遇。對我們學生們來說,在校學習、實習就是准備階段。單位招聘員工,百分百地要求品行端正,知識面廣,技能強,肯吃苦,謙虛好學,尊重他人,遵守紀律。當你做好了准備,具備了這些條件,你就能抓住機遇順利就業。一個留長發的人,一個染著黃頭發的人,一個滿口粗言的人,一個不遵守紀律的人,一個既沒有本領又沒有良好素質的人,任何單位都是會將其拒之門外的。
五、樹立工作第一,事業第一的觀念。
就業,意味著離開學校的生活,投入到社會的大環境之中,去迎接新的挑戰。在新的人生征程上,必須確立工作第一,事業第一的觀念,有的學生在選擇就業時,往往感情多於理智,眼前的利益高於自己的前途:幾位老鄉不願分開,幾個學生要求進一個單位,自身缺乏主張,把別人的說三道四作為指南,把道聽途說當作事實。徘徊不定,錯失良機,令人惋惜。有的學生看不上學校推薦安排的單位,總以為外面機會大把,黃金滿地,結果到處碰壁,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父母的血汗錢。
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想有一個好的前途和發展。必須要有正確的就業觀,正確的思想觀。平時在學校要勤奮努力,做一個有知識有專業技能,綜合素質高的人,從大學入學時就積極為就業積極准備。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礎。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用請採納

8. 試論當代大學生擇業觀探究及引導策略

試論當代大學生擇業觀探究及引導策略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試論當代大學生擇業觀探究及引導策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文摘要: 大學生擇業觀是大學生就業素質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對選擇社會某種職業所具有的比較穩定的態度、心理傾向和指導思想的統一,主要包括擇業理想、動機、途徑、價值取向等,具有引領大學生就業的導向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需要從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綜合素質、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和培育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入手。

論文關鍵詞: 大學生;擇業觀;引導措施

擇業,就是擇業者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和能力,從社會上許多種職業中選擇其中的一種作為自己從事的職業的過程。對大學生而言,擇業就是在大學畢業時從社會眾多職業中最後選擇的某項具體工作。擇業觀是人們在選擇職業的整個過程中所具有的根本觀點,是擇業者在選擇某項具體職業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態度、心理傾向和指導思想的統一,它既是擇業者人生觀、價值觀的直接表達,也是擇業者職業理想的直接體現。大學生當前所面臨的就業難問題,除了與當前就業形勢和社會因素等「外因」有關外,他們的擇業觀也是決定能否在競爭中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

一、大學生擇業觀的內涵

有的學者認為,「大學生擇業觀包括其擇業動機、擇業定向、職業選擇空間觀念、擇業途徑觀念等」。有的學者認為,「大學生擇業觀是大學生關於擇業理想、擇業動機、擇業標准、擇業意義的比較穩定的根本看法和態度的體現,是大學生在思想上對社會職業崗位的初步定位」。對於大學生擇業觀構成的闡述,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各不相同。總的來說,大學生擇業觀是大學生在讀書學習和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職業選擇與發展的目的、意義、途徑等比較穩定的根本看法和態度的體現,對選擇某種社會職業所持的比較穩定的認識、評價、態度、方法、心理傾向和指導思想,它既是大學生職業理想的直接體現,也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最直觀表達。大學生擇業觀主要包括擇業理想、擇業動機、擇業的認知、擇業途徑、擇業價值取向五個方面。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他們的擇業行為受到擇業觀的支配,這五個方面是對大學生選擇職業時的評價標准,這五個因素影響著他們的就業認知。

大學生擇業觀是大學生就業素質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就業素質是大學生素質的一部分,包括擇業觀念、心理品質和職業技能三個方面,是體現在就業過程中的心理品質和知識技能品質的總和。在大學生就業素質中,擇業觀念提供統領,職業技能是主要內容,心理品質是重要保障,從不同角度影響著就業。在招聘會時常有這樣的現象,有的招聘崗位應聘人員寥寥無幾,有的招聘崗位卻讓大學生趨之若鶩。前一種現象除了是崗位要求太高,具備應聘條件的大學生不多以外,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大學生認為這些崗位不符合自己的就業預期。

二、大學生擇業觀的功能分析

擇業觀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選擇職業過程中的直接體現,不同的學生其擇業觀各不相同,對就業的目標也有不同的認知。總的來說,大學生擇業觀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引導擇業目標功能

擇業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擇業行為,不同的大學生個體因其性別、出生環境、專業、個性等差異而對職業的要求各不相同。大學生在確定自己的擇業目標時,受到的影響因素很多,擇業觀是重要因素。擇業觀中的擇業理想和擇業動機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對職業的選擇,引導擇業主體在現實中選擇平衡點,從而有效地選擇就業崗位。所以,只有在正確的擇業觀指導下,大學生才能把社會的需要和自己的需求結合起來,實現擇業目標與就業崗位的現實統一,既有利於社會的需求與發展,又有利於個人需求與目標的明確。

2.素質培養的導向功能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表達能力、強烈的進取精神、較好的能力結構等是大學生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要素。大學生的擇業觀引領著他們的擇業目標,在職業規劃中起著導向作用。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將學習、實踐與確定的擇業方向緊密結合起來,與社會的需求緊密聯系起來,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全方位拓展個人素質,從而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與相應的素質,以適應未來崗位對自身能力的需求。

3.規范擇業道德功能

畢業後能選擇自己理想的職業和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是每個大學生的期望。市場經濟是雙看不見的「手」,不斷調整著就業市場。面對市場經濟環境下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在法治不斷健全的今天,擇業觀規范著大學生的擇業行為,約束著大學生的求職道德和職業道德。一方面,大學生作出的擇業決定不能草率和輕言放棄,保障擇業行為的健康有序進行。另一方面,具有明確擇業觀的大學生,對用人單位的虛假信息和誤導信息具有較強的分辨能力。這樣,大學生擇業觀在就業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規范著擇業道德,保障全社會就業工作的有序開展,調節著擇業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和諧統一,維護社會的穩定。

4.對擇業行為的推動功能

幾滴汗水,幾分收獲,這是傳統而簡單的道理。面對有限的工作崗位、激烈的就業競爭,大學生在求職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與收獲並不一定成正比,面對用人單位的拒絕是非常正常的。大學生與時俱進的擇業觀直接推動著就業行為。在當前國家統籌、宏觀調控、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下,大學生確定了就業目標,就要勇敢地去「推銷自己」,積極參加現場招聘會、網路雙選會等,每一次失敗、每一次挫折都是錘煉意志與增強能力的學習機會,多些嘗試就多份積累。有的大學生通過克服苦難、鍥而不舍的努力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就是因為明確的擇業觀提供了永不停歇的動力。

三、新時期大學生擇業觀的主要表現特徵

從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大學生的就業從原來的統包統分計劃體制到現在的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的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體制,大學生的就業方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擇業觀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主要具有以下四個特徵。

1.擇業目標短期性

大學生在擇業時,時常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一是由於高校的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結合不緊密,導致大學生能選擇的職業范圍受到限制。二是一些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期望值過高,沒有把崗位的.實際需求與大學生的個人因素客觀結合起來。三是有的大學生對職業要求無所謂,只要是發達地區提供的崗位就熱情高漲而忽視欠發達地區提供的對口的工作崗位。四是有的畢業生缺乏人生規劃,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只要有好的用人單位就跳槽。五是一些畢業生求職的目標只看準「鐵飯碗」等,觀念陳舊。這一系列的現象,反映出在校大學生存在擇業目標短期性的現象。

2.價值取向趨利性

在當今社會,受「拜金主義」等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擇業時,許多大學生想的就是工作輕松、待遇豐厚、工作環境舒適,其擇業觀體現出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趨利思想。這樣的大學生缺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忽視社會利益,缺乏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的奉獻精神,社會服務意識嚴重缺失。這種價值取向趨利化的思想,是影響很多大學生成功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3.擇業心理矛盾性

在大學生擇業過程中,有的對自己定位不準、高估自己的綜合能力,求職時自負輕狂;有的又考慮到家庭經濟狀況、個人成績、社會關系等太多因素,求職時出現自卑現象;有的理想與現實嚴重脫節,夢想在短期內取得巨大成就,一夜成名,沒有艱苦創業的思想和勇氣;還有的雖然具有腳踏實地的精神,卻在選擇職業時常常優柔寡斷,失去很多就業機會。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出現的這些矛盾心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就業。

4.擇業認識片面性

社會是千變萬化的,與時代合拍、與發展同步,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個人素質。在擇業方面,大學生往往缺乏宏觀思想與發展眼光,隨大流的思想比較嚴重,當前什麼職業熱門就嚮往之。對國家的就業政策、就業環境與形勢沒有較為全面的把握,在擇業觀的樹立上搖擺不定。對以前、現在和將來嚮往的職業沒有相對穩定的觀點,既高估了自己適應社會職業的能力,又忽略了社會職業崗位供給平衡,認識的片面直接導致自己所具有的專業素質在求職時缺乏核心競爭力。

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擇業觀的建議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是當前從「內因」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1.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價值觀的載體是價值主體,離開價值主體談論價值觀將毫無意義。[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且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觀念,是當前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主體。通過開展「八榮八恥」等教育,培育大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樹立崇高的擇業理想和與時代相適應的擇業動機。

2.大學生要多渠道提升綜合素質,加強對擇業的認知

法國社會學大師莫里斯說過:「心理學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這說明個人的心態對自己行為的影響具有決定作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追逐理想是青年學生積極向上的表現。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付諸努力,不斷拉近與理想的距離。青年學生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廣泛參加社會實踐,多渠道提升綜合素質。在擇業時,要清楚自己想干什麼、能幹什麼、就業後怎麼去干。只有明確自己的擇業認知,才能有好的心態面對社會的就業競爭,不會好高騖遠。

3.政府要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拓展大學生擇業途徑

擇業途徑是大學生實現就業的有效路徑,這個路徑體現在就業政策、就業崗位、就業信息等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作為政府,要從就業政策、就業崗位等方面向大學生傾斜,創造良好的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環境;作為高校,不僅要培養大學生的就業素質,還要要全方位尋找就業渠道,暢通就業信息,保證大學生廣泛參與就業應聘;作為企業等用人單位,要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大學生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實習和見習,使大學生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用人單位了解大學生的能力,從而在擇業時更有針對性和競爭力。

4.就業主管部門和就業指導機構要強化就業指導,倡導先就業再擇業,培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取向

「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先就業,再擇業」,這些近年來出現的標語並不陌生。一方面說明了我國很多地方特別是西部還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折射出就業的壓力。作為政府的就業管理機構和高校的就業指導部門,要將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貫徹深入人心,要將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是金子就會發光、在哪裡都能體現價值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取向。同時,政府要配套相應的優惠政策,讓無論是在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還是貧困地區工作的大學生都有能力展示的舞台,都有實現人生價值的平台。

總之,擇業觀在大學生擇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大學生走向社會尋找工作的基礎性導向。正確的擇業觀能夠指導大學生用正確的價值觀念、道德標准和行為規范參與擇業活動,能夠幫助大學生充分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適應社會並達到成功就業。大學生只有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擇業觀,對自己的擇業理想、動機、擇業途徑等有清晰地認識,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擇業行為,才能明確用人單位和自己的需求,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拓展】當代大學生就業擇業觀現狀

近年來就業市場趨緊,大學生就業問題就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學生的高度關注,很多高中學生報考志願的填寫都參考專業就業情況。專業因為就業形勢不錯被很多人認為是熱門專業之一。未來幾年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怎樣?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是什麼?

一、以國家政策與國際形勢為主的市場經濟背景分析

20xx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國十條實施細則,中央政府可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指定的40個重點城市統一實施基本限購令,並採取其他措施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政策實施了一年有餘,對原先過熱的房地產市場控制效果顯著。據國家統計局20xx年4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8個,為20xx年9月個別城市再次出現價格同比下降以來,下降城市數量最多的月份。大部分大城市在限購政策不改動的前提下,房地產行業發展逐漸平穩,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這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於專業的畢業生來說,這同樣預示著就業市場的進一步趨緊。

隨著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華爾街金融風暴沖擊、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所產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其強度和范圍甚至強於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時隔多年,現在全球經濟仍然沒能完全回暖。中國作為有國家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在此金融危機中所表現出的抗逆性較強於一般資本主義國家,但不論經濟發展速度或質量還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 Service)亞洲信貸分析師皮萊(Kalai Pillay)說,中國建築市場總體上是在放緩。很多從西方進口產品的中國公司在獲取信貸方面遇到很大困難,讓這種放緩雪上加霜。

盡管我國的房地產政策與全球經濟的危機對土木專業有一定的沖擊,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路網改造工作,再加上路橋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以及我國國際市場的開發,專業就業問題還是比較樂觀的。

二、用人單位招聘員工的特點

通過歷年與各用工單位的交流溝通,了解到用人單位招聘員工主要的情況:第一,大部分的用人單位會為員工提供根據工作年限和業務、工作能力定期調整的待遇,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及綜合補貼(住房、交通、通訊)組成,一般按月發放。綜合看來新員工試用期工資在15003000元左右,試用期結束後結算績效工資。如果成功地經過試用期考核,那麼會與公司簽訂一個35年的勞動合同。第二,比較大的用工單位對學生的專業基礎扎實以及專業方向精細要求較高,學生是否通過6級英語,是否為黨員、是否為學生幹部等比較看重,很強調實踐動手能力,當然這個行業對身體強壯、吃苦耐勞也有要求。第三,用人單位對學歷比較看重,碩士研究生就業的起點比本科生高,而且以後獲得提升的空間也大一些。有些單位會在招聘的時候參考學生就讀的學校背景及學生在校的表現,比如說985、211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一本還是二本,專業是否通過專業評估等。第四,用工單位注重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一些單位還比較看重學生跨專業的綜合能力,他們在招聘時會特別在意懂得兩個專業知識的學生,在這種公司招聘里會明文規定雙專業享受研究生待遇。第五,用工單位注重學生的誠信,對於違約辭職跳槽很反感,因為這樣會造成人員、工作很大耽誤。經常的違約甚至讓用工單位對整個學校、學生有不好的印象,以後就不來招聘了。

三、近年煙台大學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

煙台大學學院的創建與發展得到了清華大學系的大力支持。學院設有、工程管理和給排水科學與工程(20xx年增設)三個本科專業。本節所涉及的統計數據來自於學院2007年至20xx年5年本科畢業生當年離校的記錄詳情,共計1366人的去向信息,數據真實可靠。

由數據可知專業的畢業生除去繼續深造的,主要的就業方向還是與專業密切關聯的建築施工單位,學生從事其他行業的非常少。在4%的其他行業中,主要是集中在公務員和選調生、事業單位招考,目前被大家視作鐵飯碗上面。很多學生幹部的職業目標是這個鐵飯碗。設計院這樣的單位面向本科生需求量也是很有限,設計院可以說是絕大多數女同學的理想選擇。需要說明的是監理員,7.32%主要是集中在前面幾年,近兩年,大家認為做監理不能很好地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一般都考慮先到施工單位實踐2年再選擇監理。

四、畢業生就業思想調查

學院在540多名20xx屆畢業生中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進行就業思想調查。發出問卷220份回收220份,有效問卷220份。問卷內容包括:就業信心,就業准備,就業期望,就業影響因素和有關自主創業的因素等等,具體數據見表2、表3。

由表2中數據可知影響就業成功的因素中工作經驗、社會適應性、能力儲備不足排在前3位,學校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專業實習及社會實踐,讓學生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有更加強大的競爭力。由表3數據可知學生對考證很認可,77%的學生都參加計算機、英語、駕照等相關等級證書的考試。同學們的就業信息來源還是比較依賴學校,就業觀念還是要專業對口。

五、給准備就業的在校大學生的幾點建議

1、早定目標早作儲備。作為一名現代工程師應該是復合型、創造型人才,應具備: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大學生在學校應該及早把自己就業目標確定下來,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根據就業行業的要求積極參加活動,有目的地培養鍛煉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認真對待學校組織的生產實習,多參加社會實踐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個健康的體魄。一個思想積極上進,學習能力強,工作能力強,講誠信,能吃苦耐勞的學生,才是有競爭能力的,是用工單位喜歡的。

2、放寬視線,放開觀念。大學生不應該在擇業中抱著等的依賴思想,依賴家人、依賴老師、學校,等著工作送上門。除了通過學校負責就業的部門以及親友、老師、校友等獲得就業信息外,大學生還應該運用新媒體廣播、電視等獲得就業信息,還可以從各就業網站、省市的人才交流中心獲得,在生產實習或社會實踐時表現推薦自己的好機會,還可以自己走出去毛遂自薦自主擇業。學生的擇業觀念也應該放開一些,不要束縛於所學專業,片面強調專業對口或者一味往熱門職業里鑽,要充分認識自己,根據個人的實際結合就業市場情況,合理選擇。比如土木專業的女生就業情況就不容樂觀,這就不能抱著寧缺毋濫的心態,寧肯回家呆著也不找一個能發揮個人能力的工作,可以考慮先就業再擇業,不要追求一次成功就業,追求一輩子的鐵飯碗。國際經濟主流的影響,加上國家政策影響,這勢必對大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改變自己的擇業觀、放寬眼界,採取多種就業方式以適應並不寬松的市場現狀。

3、做好期望與現實差距的心理准備。大學生的成長過程比較順利,他們渴望畢業後在社會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業期望值較高。而現實是專業特別是施工單位,非常辛苦,因為辛苦而提出解約的非常普遍。初涉職場的畢業生因為職業意識的缺乏和工作能力的有限,有時會受到領導、同事的批評冷遇而失去心理平衡,甚至一氣之下跳槽走人,錯失工作良機。還有的畢業生把經濟物質利益放在首位,不考慮長遠發展等等,這些實際上是大學生沒有做好准備,就業期望與現實存在差距造成的。如果不做好期望與現實差距的心理准備,不僅自己在單位很難得到尊重和信任,而且在行業里也很難立足,還會對學院甚至學校的誠信造成不好的影響。

;
熱點內容
廈門大學女老師與男 發布:2024-11-02 18:22:27 瀏覽:793
浙江工業大學專業線 發布:2024-11-02 18:16:51 瀏覽:439
時間都去哪了大學版 發布:2024-11-02 17:52:09 瀏覽:554
北京大學2016自主招生初審名單 發布:2024-11-02 17:51:23 瀏覽:645
西南石油大學2020年寒假時間 發布:2024-11-02 17:51:12 瀏覽:65
杭州大學生購房 發布:2024-11-02 17:45:58 瀏覽:7
深圳大學考研英語專業 發布:2024-11-02 17:44:42 瀏覽:941
青島濱海學院首屆本科生 發布:2024-11-02 17:42:26 瀏覽:702
華東政法大學考研報錄比 發布:2024-11-02 17:31:15 瀏覽:57
美國大學生關押朝鮮 發布:2024-11-02 17:29:43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