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左傾
A. 全世界目前有哪些比較好的左派大學
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麻省理工大學(MIT)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University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CollegeLondon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UCSD)加州理工大學(Caltech)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麥吉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杜克大學DukeUniversity墨爾本大學TheUniversityofMelbourne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NUS)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Chicago東京大學TheUniversityofTokyo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ofPennsylvania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Washington倫敦大學學院UCL(UniversityCollegeLondon)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University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ofEdinburgh悉尼大學TheUniversityofSydney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CollegeLondon(UniversityofLondon)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曼切斯特大學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昆士蘭大學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波士頓大學BostonUniversity莫納什大學MonashUniversity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TheUniversityofTexasM.D.AndersonCancerCenter京都大學KyotoUniversity奧克蘭大學TheUniversityofAuckland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校區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zuBerlin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UniversityRotterdam萊頓大學LeidenUniversity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香港大學UniversityofHongKong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ofHelsinki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ofBristol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NYU)海德堡大學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Heidelberg奧胡斯大學AarhusUniversity貝勒醫學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卡迪夫大學CardiffUniversity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College柏林自由大學FreieUniversitätBerlin天主教魯汶大學KatholiekeUniversiteitLeuven倫敦衛生和熱帶醫葯學院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München隆德大學LundUniversity馬斯特里赫特大學MaastrichtUniversity梅奧醫學院MayoMedicalSchool國立台灣大學NationalTaiwanUniversity(NTU)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大阪大學OsakaUniversity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普渡大學PureUniversity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QueenMary,UniversityofLondon(QMUL)慕尼黑理工大學TechnischeUniversitätMünchen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CollegeDublin塔夫茨大學TuftsUniversity法蘭克福大學UniversitätFrankfurtamMain弗萊堡大學UniversitätFreiburg魯汶天主教大學UniversitéCatholiquedeLouvain(UCL)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édeMontréal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ofAberdeen阿德萊德大學TheUniversityofAdelaide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ofAlberta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ofAmsterdam巴斯大學UniversityofBath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Irvine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ofCopenhagen鄧迪大學UniversityofDundee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ofExeter根特大學UniversityofGhent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ofGlasgow利茲大學UniversityofLeeds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ofMinnesota新南威爾士大學The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ofOtago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ofPittsburgh謝菲爾德大學TheUniversityofSheffield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ofVirginia西澳大利亞大學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ofZurich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University烏德勒支大學UtrechtUniversity范得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University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UniversityAmsterdam凱斯西儲大學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學蒂賓根大學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Tübingen愛默里大學EmoryUniversity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ätGöttingen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拉瓦爾大學LavalUniversity維也納醫科大學MedicalUniversityofVienna西奈山醫學院MountSinaiSchoolofMedicine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StateUniversity北京大學PekingUniversity皇後大學Queen'sUniversity首爾國立大學SeoulNationalUniversity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UniversityofDenmark清華大學TsinghuaUniversity杜蘭大學TulaneUniversity米蘭大學UniversityofMilano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ofBologna巴塞羅那大學UniversityofBarcelona漢堡大學UniversitätHamburg烏爾姆大學UniversitätKöln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niversiteLibredeBruxelles(ULB)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CollegeDublin安特衛普大學UniversityofAntwerp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ofArizona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ofBasel卑爾根大學UniversityofBergen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ofBirmingham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ofCalgary東芬蘭大學UniversityofEasternFinland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ofGeneva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ofGothenburg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ofGroningen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ofIowa洛桑大學UniversityofLausanne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ofLeicester列日大學UniversityofLiege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ofLiverpool紐卡斯爾大學UniversityofNewcastle諾丁漢大學TheUniversityofNottingham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ofOslo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ofSouthampton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ofStAndrews華威大學TheUniversityofWarwick約克大學UniversityofYork威斯特法倫·威廉姆斯明斯特大學WestfälischeWilhelms-UniversitatMünster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University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University戴爾豪西大學DalhousieUniversity杜倫大學DurhamUniversity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University復旦大學FudanUniversity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WashingtonUniversity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UniversityofJerusalem印地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維爾茨堡大學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Würzburg神戶大學KobeUniversity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UniversityChicago麥克禮大學MacquarieUniversity國立瑪希隆大學MahidolUniversity名古屋大學NagoyaUniversity國立成功大學NationalChengKungUniversity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TsingHuaUniversity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UniversityofBelfast內梅亨大學RadboudUniversityNijmegen波恩大學Rheinische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Bonn亞琛工業大學Rheinisch-Westfä羅馬智慧大學SapienzaUniversityofRome以色列科技大學Technion-IsraelInstituteofTechnology德累斯頓技術大學TechnischeUniversitätDresden德州農工大學TexasA&MUniversity優密歐大學UmeåUniversity馬德里自治大學UniversidadAutónomadeMadrid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ofPaa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Leipzig巴塞羅那自治大學UniversitatAutònomadeBarcelona杜塞爾多夫大學UniversitätDüsseldorf尼斯大學UniversitédeNice,Sophia-Antipolis斯特拉斯堡大學UniversitédeStrasbourg里爾第二大學UniversitéLille2里爾第一大學UniversitéLille1,SciencesetTechnologie里昂第一大學UniversitéClaudeBernardLyon1蒙彼利埃第一大學UniversitéMontpellier1巴黎第六大學UniversitéPierreetMarieCurie(UPMC)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atBuffaloSUNY國立科克大學UniversityCollegeCork伯爾尼大學UniversityofBern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ofCapeTown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伊利諾大學芝加哥校區UniversityofIllinois,Chicago(UIC)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ofOttawa奧盧大學UniversityofOulu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ofSouthernDenmark坦佩雷大學UniversityofTampere圖爾庫大學UniversityofTurku西安大略大學The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rijeUniversiteitBrussel(VUB)
B. 左傾文藝思潮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
左傾機會主義 :
zuǒ qīnɡ jī huì zhǔ yì
1.機會主義表現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徵是思想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階段,離開了當時的現實可能性,不注意斗爭策略,墮入空想和盲動。
神秘主義 :
shén mì zhǔ yì
1.宗教唯心主義的一種世界觀。主張人和神或超自然界直接交往,並從這種交往關系中去領悟宇宙的秘密。 2.指文學藝術上的神秘主義,即強調表現個人難以捉摸的感受、幻象等。 3.指辦事神秘化。
大漢族主義 :
dà hàn zú zhǔ yì
漢族地主階級、資產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表現。國民黨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現為歧視少數民族,限制和剝奪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權利。建國後,民族壓迫制度已根本廢除,但大漢族主義思想還繼續存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
ɡuó jiā lǒnɡ àn zī běn zhǔ yì
資本主義國家政權和私人壟斷資本溶合為一體的資本主義。20世紀初期產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發達國家中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支配力量。國家政權為壟斷資本服務的主要方式,是對某些企業或產業實行有利於壟斷資本的國有化,或把贏利的國有化企業轉到壟斷集團手中,以及國家運用稅收、信貸、投資、訂貨等手段參與私人壟斷組織經營等。
左傾機會主義 :
zuǒ qīnɡ jī huì zhǔ yì
1.機會主義表現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徵是思想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階段,離開了當時的現實可能性,不注意斗爭策略,墮入空想和盲動。
大民族主義 :
dà mín zú zhǔ yì
大民族的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表現。產生於奴隸社會,以後逐步發展。以本民族人口多,經濟、文化發達而自居,否定其他民族有平等權利。對內壓迫、歧視較小民族,謀取和維護民族特權;對外主張民族擴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各個民族對其他較小的民族都可能表現出大民族主義傾向。
利己主義 :
纖此lì jǐ zhǔ yì
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
革命樂觀主義 :
ɡé mìnɡ lè ɡuān zhǔ yì
革命者對革命事業和社會前途的堅定信念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無產階級革命的樂觀主義建立在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基礎上,對共產主義抱必勝信念。
命令主義 :
mìnɡ lìnɡ zhǔ yì
1.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只憑強迫命令的辦法來推行工作的領導作風。是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
悲觀主義 :
bēi ɡuān zhǔ yì
對世界、社會和人生悲觀失望的態度和觀點。與「樂觀主義」相對。認為現實世界充滿苦難和罪惡,人生毫無價值和幸福,從而對現實世界的事物和生活採取悲觀失望的消極態度。
革命浪漫主義 :
ɡé mìnɡ lànɡ màn zhǔ yì
1.無產階級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其特點是在現實的基礎上,用想像和誇張的手法表現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鼓舞人民的鬥志。
象徵主義 :
xiànɡ zhēnɡ zhǔ yì
1.十九世紀末葉在法國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其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現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形成某種"意象",即所謂"象徵"。法國象徵派詩人以馬拉美、魏爾倫等為代表;戲劇方面以梅特林克為代表;美術方面以摩羅為代表。
關門主義 :
ɡuān mén zhǔ yì
1.指拒絕團結其它社會組織、社會力量或拒不接納符合條件的人參加本組織的錯誤傾向。
安那其主義 :判裂
ān nà qí zhǔ yì
1.〔英anarchism]無政府主義的舊譯。
西方馬克思主義 :
xī fānɡ mǎ kè sī zhǔ yì
現代西方哲學流派和思潮之一。主張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其他各種哲學相結合,並以「批判發達資本主義」為主要任務。他們在哲學理論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但在一些觀點上明顯地背離了馬克思主義。
掘豎閉文牘主義 :
wén dú zhǔ yì
1.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高高在上,只滿足於批發公文表格,企圖用公文表格來解決問題。
批判現實主義 :
pī pàn xiàn shí zhǔ yì
歐洲19世紀30年代開始佔主導地位的一種文藝思潮。其作家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描寫貴族階級的沒落以及資產階級興起與沒落的過程,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義的貴族、資產階級人物形象。代表作家有法國的巴爾扎克、司湯達,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果戈理、托爾斯泰等。
革命現實主義 :
ɡé mìnɡ xiàn shí zhǔ yì
1.無產階級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其特點是要求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從現實的革命斗爭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地和具體地去描寫現實,通過典型人物、典型環境的描寫,深刻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本質。
尾巴主義 :
wěi bā zhǔ yì
1.指放棄領導,依從落後意見行事的思想傾向。
自由主義 :
zì yóu zhǔ yì
①19世紀初開始出現的資產階級政治思潮。提倡以私有財產權為核心的個人權利,主張個人活動和發展的完全自由,實際上是奉行金錢的特權和壟斷權。②革命組織中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的錯誤傾向,主要表現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無組織、無紀律等。
拿來主義 :
ná lái zhǔ yì
1.謂吸收外來事物的長處為我所用。
樂利主義 :
lè lì zhǔ yì
1.即功利主義。
寫實主義 :
xiě shí zhǔ yì
1.現實主義的舊譯。
山頭主義 :
shān tóu zhǔ yì
1.一種小團體主義的傾向。
形式主義 :
xínɡ shì zhǔ yì
1.只重形式和現象不管內容和實質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
國家資本主義 :
ɡuó jiā zī běn zhǔ yì
1.由國家掌握的一種資本主義經濟形態。其性質和作用由國家的性質所決定。在資本主義國家,由於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國家資本主義實際是變相的私人資本主義。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即成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家資本主義受工人階級領導和監督是國家對私人資本主義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一種形式。
三不主義 :
sān bù zhǔ yì
1.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辮子。
唯美主義 :
wéi měi zhǔ yì
1.十九世紀末流行於歐洲的資產階級文藝思潮。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反對文藝的社會教育作用,美化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頹廢生活。
講壇社會主義 :
jiǎnɡ tán shè huì zhǔ yì
以「社會主義」作為幌子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19世紀60-70年代起開始在德國流行。因其代表人物瓦格納、施穆勒等多為大學教授,他們在大學講壇上宣揚這一思想,故名。他們主張在不觸動資本家利益的條件下,逐步實現「社會主義」。
未來主義 :
wèi lái zhǔ yì
1.現代文藝思潮之一。1909年義大利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廣泛流行於義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傳布於歐洲各國。以尼采、柏格森哲學為根據,認為未來的藝術應具有"現代感覺",並主張表現藝術家進行創作時的所謂"心境的並發性"。
唯物主義 :
wéi wù zhǔ yì
與「唯心主義」相對。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之一。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質不同的表現形態,精神是物質的產物,物質不依靠精神而獨立存在;人的認識是對事物的反映。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或機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現代主義 :
xiàn dài zhǔ yì
也稱「現代派」或「先鋒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西方國家出現的各種不同於傳統的文藝思潮與流派的總稱。包括新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荒誕派等。主張以非理性原則主宰創作過程,開掘人類的內心世界,表現潛意識、夢幻、性本能,以反傳統的姿態標新立異。
人文主義 :
rén wén zhǔ yì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社會思潮。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歡樂,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
科學社會主義 :
kē xué shè huì zhǔ yì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是關於階級斗爭,特別是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論證了社會主義的勝利和資本主義的滅亡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並提出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整個過渡時期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從而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也叫科學共產主義。
折衷主義 :
shé zhōnɡ zhǔ yì
把各種不同的觀點無原則地拼湊在一起的做法及有關理論。其特徵和表現是:把矛盾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許多屬性不加區別地東抽一點,西抽一點,作完全偶然的機械的拼湊;在原則問題上模稜兩可。
客觀唯心主義 :
kè ɡuān wéi xīn zhǔ yì
唯心主義的一個派別,主張有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精神 』或『理』,認為物質世界是這種『精神 』或『理』的體現或產物。
機械唯物主義 :
jī xiè wéi wù zhǔ yì
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盛行於歐洲。它肯定世界是物質的和運動的,同時用機械力學原理來解釋一切現象和過程,用孤立的、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把自然界和社會的變化過程歸結為數量增減、位置變更,把運動看作是外力的推動,否認事物運動的內部原因、質的變化和發展的飛躍。也叫機械論。
機會主義 :
jī huì zhǔ yì
工人運動中或無產階級政黨內部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機會主義有兩種。一種是右傾機會主義,其主要特點是犧牲工人階級長遠的、全局的利益,貪圖暫時的、局部的利益,反對革命,以至向反革命勢力投降。一種是『左』傾機會主義,其主要特點是不顧客觀實際的可能性,不注意斗爭的策略,採取盲目的冒險行動。
歷史唯物主義 :
lì shǐ wéi wù zhǔ yì
馬克斯、恩格斯所創立的關於人類社會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發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觀。
空想共產主義 :
kōnɡ xiǎnɡ ɡònɡ chǎn zhǔ yì
常與「空想社會主義」一詞通用。但在有些場合,馬克思、恩格斯曾將這兩個詞加以區別,認為空想共產主義主張實行公有制,空想社會主義則主張保留私有制。
中立主義 :
zhōnɡ lì zhǔ yì
1.某些國家在國際關系中所持的原則和所執行的政策。即保持本國政治獨立、主權完整,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不把自己的領土作為外國的軍事基地,也不對任何國家採取敵對態度。
自然主義 :
zì rán zhǔ yì
19世紀中後期出現在法國的一種創作傾向。著重描寫現實生活的個別現象和瑣碎細節,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實,並企圖用自然科學規律特別是生物學規律解釋人和社會。代表作家有龔古爾兄弟。左拉的作品中也有較多的自然主義成分。
資產階級社會主義 :
zī chǎn jiē jí shè huì zhǔ yì
以社會主義為自我標榜,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思潮。產生於19世紀上半葉,以蒲魯東等為主要代表。反對工人進行政治斗爭,主張用一些不觸動資本主義基礎的點滴改良來消除資本主義制度帶來的弊病。
新三民主義 :
xīn sān mín zhǔ yì
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確立的政治主張,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1924年1月,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主要內容是:(1)民族主義。從原來的排滿發展到反帝,提出「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權主義。提出「五權分立」的原則,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義。提出了「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和「節制資本」兩大原則。新三民主義在中國民主革命階段曾起過巨大的作用。
唯心主義 :
wéi xīn zhǔ yì
與「唯物主義」相對。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之一。主張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精神的產物或表現,精神決定物質;人的認識是先天就有的或在頭腦中自己產生的。其基本形式有兩種: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宗派主義 :
zōnɡ pai zhǔ yì
搞小圈子、小派別,拉攏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以宗派的利益為重的思想和行為。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也是宗派主義。宗派主義破壞革命隊伍的團結和統一,阻礙黨的路線的貫徹執行,危害極大。
虛無主義 :
xū wú zhǔ yì
哲學上指盲目否定人類文化遺產和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思想傾向或社會思潮。有時也指沒落階級悲觀厭世的頹廢思想。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
xínɡ ér shànɡ xué wéi wù zhǔ yì
以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即形而上學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學學說。其特點是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認為運動只有數量增減和場所變更,事物變化的原因在於外力推動;認識是人直觀的機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動機在社會歷史中起決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重要作用。
新民主主義 :
xīn mín zhǔ zhǔ yì
關於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理論。詳「民主主義」(65頁)。
官僚資本主義 :
ɡuān liáo zī běn zhǔ yì
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的買辦的、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主觀主義 :
zhǔ ɡuān zhǔ yì
一切從主觀出發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其出發點包括感情、願望、想像、意志、經驗、本本等主觀因素。有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兩類。特點是只憑主觀,無視客觀,不聽群眾意見,不作調查研究,主觀與客觀相分裂,認識和實踐相脫離。
存在主義 :
cún zài zhǔ yì
現代西方哲學學說和流派之一。把存在當作哲學的對象,認為個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發點。代表人物有海德格爾、薩特等。這一學說對現代西方社會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藝方面,影響很大。
法國唯物主義 :
fǎ ɡuó wéi wù zhǔ yì
也稱「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狄德羅、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他們反對封建統治,提出徹底的無神論思想,肯定物質世界自身的存在,是當時西歐最進步的哲學。但他們的唯物主義基本上是機械論的和形而上學的。
歐洲共產主義 :
ōu zhōu ɡònɡ chǎn zhǔ yì
當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思潮。主張各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應該只有一種固定的模式,但不提無產階級專政,主張實行多黨制。同時強調,要嚴格尊重各國共產黨、工人黨的獨立自主,各黨之間應完全平等。
蒙昧主義 :
ménɡ mèi zhǔ yì
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貶低和抹殺人類理性思維能力,否定科學知識,主張人類社會應回復到原始的蒙昧狀態,因而是一種反理性、反科學的觀點和思潮。
反對本本主義 :
fǎn ì běn běn zhǔ yì
毛澤東1930年5月為反對紅軍中的教條主義而寫。原名《調查工作》。編入《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從認識論高度第一次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的論斷。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線」的概念。強調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帝國主義 :
dì ɡuó zhǔ yì
也稱「壟斷資本主義」。壟斷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列寧揭示其有五個基本特徵:(1)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2)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溶合為金融資本,在此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3)資本輸出;(4)形成國際壟斷同盟;(5)列強已把世界領土瓜分完畢。其中壟斷代替自由競爭是根本的經濟特徵。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完成了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此後,國家壟斷組織與國際性國家壟斷同盟有重大發展。壟斷的統治決定了帝國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如生產技術的壟斷、食利階層的增加、食利國的形成、國民經濟軍事化和霸權主義、工人貴族的形成等,從而激化了它與無產階級以及第三世界的矛盾。同時,壟斷的統治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生產、管理和資本的高度現代化和社會化,為向更高級的社會經濟結構過渡准備了條件。因此,帝國主義又是垂死的資本主義。
抽象主義 :
chōu xiànɡ zhǔ yì
20世紀初產生於西方國家的美術流派。他們反對用具體形象反映現實,主張以色彩、線條、形狀等抽象形式來表現藝術家的主觀心靈。一般分為兩大體系:一為幾何抽象,即畫面運用抽象的幾何形體或線條構成。代表人物有俄國的馬列維奇、荷蘭的蒙德里安。一為抒情抽象,用色彩、線條、各類形體的構成直接抒發感情。代表人物有俄國的康定斯基。
赤鐵主義 :
chì tiě zhǔ yì
1.舊指用暴力進行政治斗爭的主張。
本位主義 :
běn wèi zhǔ yì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棒喝主義 :
bànɡ hē zhǔ yì
1.即法西斯主義。因"法西斯"一詞在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中與古羅馬的"束棒"、"權標"有關,故亦譯為"棒喝主義"。
愛國主義 :
ài ɡuó zhǔ yì
指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的思想。
地方民族主義 :
dì fānɡ mín zú zhǔ yì
曾稱「狹隘民族主義」。多民族國家內,少數民族中的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表現。是一種孤立、保守、排外的民族主義。
法西斯主義 :
fǎ xī sī zhǔ yì
一種最反動最野蠻的獨裁製度和思想體系。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實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壓迫。起源於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
共產主義 :
ɡònɡ chǎn zhǔ yì
①指無產階級的整個思想體系。參看〖科學社會主義〗。②人類最理想的社會制度。它在發展上分兩個階段,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是共產主義。通常所說的共產主義,指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在這個階段,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人們具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滅了三大差別,實行共產主義公有制,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古典主義 :
ɡǔ diǎn zhǔ yì
西歐文學藝術上的一個流派,盛行於17世紀,延續到18世紀後期。主要特點是模仿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尊重傳統,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簡潔,表現出反宗教權威的精神。但由於模擬多,創造少,不能反映現實。
封建主義 :
fēnɡ jiàn zhǔ yì
一種社會制度,它的基礎是地主佔有土地,剝削農民。參看〖封建社會〗。
分散主義 :
fēn sàn zhǔ yì
1.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的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錯誤傾向。其表現是不尊重中央或上級的決定,不願意接受組織的統一領導和監督。
托洛茨基主義 :
tuō luò cí jī zhǔ yì
20世紀初在俄國工人運動中出現的反對列寧主義的機會主義。以托洛茨基為代表。否認農民的革命作用,主張跳過民主革命階段而直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認為單獨一個國家是不能建成社會主義的。
實用主義 :
shí yònɡ zhǔ yì
現代西方哲學學說和流派之一。認為存在就是有用,把知識當作適應環境的工具,把真理等同於「有用」。主要代表有詹姆斯和杜威等。實用主義曾被胡適介紹到中國,在當時有一定影響。
馬列主義 :
mǎ liè zhǔ yì
1.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簡稱。
人道主義 :
rén dào zhǔ yì
關於人的本質、使命、地位、價值和個性發展等的思潮和理論。其最初形式是人文主義。在反封建中起過巨大的進步作用。法國第一部憲法的序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宣言書。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理論基礎是超階級、超時代的抽象人性論,其追求的社會制度以私有制為基礎,以個人主義為核心。它隨著資產階級革命性的喪失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逐漸失去進步的歷史作用。馬克思主義重視人的地位和價值,把實現一切人的解放和自由作為奮斗目標,是革命的人道主義。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
xínɡ ér shànɡ xué wéi wù zhǔ yì
以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即形而上學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學學說。其特點是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認為運動只有數量增減和場所變更,事物變化的原因在於外力推動;認識是人直觀的機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動機在社會歷史中起決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重要作用。
種族主義 :
zhǒnɡ zú zhǔ yì
剝削階級用種族作為區分人類優劣標準的一種理論。認為種族有優劣之分,「高等種族」應統治「低等種族」。是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的根源,直接為殖民侵略和擴張政策服務。
經濟主義 :
jīnɡ jì zhǔ yì
以追求眼前經濟利益為特徵的機會主義思潮。產生於19世紀末。認為無產階級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經濟斗爭,反對進行推翻資產階級制度的斗爭,否認建立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要性。
社會達爾文主義 :
shè huì dá ěr wén zhǔ yì
用生物界自然選擇和生存競爭規律來解釋社會現象的理論。認為社會機體同生物有機體的變化過程以及進化規律相似,人類歷史就是生存斗爭、適者生存的歷史,人類同生物一樣有優等劣等之分,社會的不平等和階級的劃分是因為個人的天賦不同。
門羅主義 :
mén luó zhǔ yì
美國總統門羅提出的一項外交政策原則。1823年12月,門羅在致國會咨文中提出。它可以用一句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來概括,其實質是要使美洲成為美國的勢力范圍。
C. 美國新保守派指的是什麼
美國新保守派的來龍去脈 (原標題:戰略家與思想家)法國《外交世界》
與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一起,在美國總統的決策中起實質作用的新保守派是哪些人?激勵他們的思想家又是誰?是艾伯特·沃爾斯泰特(Albert Wohlstetter)和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嗎?
喬治·W·布希於2月26日在華盛頓對美國企業研究所發表演講。他以真誠贊美的口吻說:「你們是這個國家最具智慧的一些人」,「是如此優秀」,他接著說,「我的政府中有20個像你們這樣的人」。
他這是在向美國新保守主義運動堡壘之一的思想庫致敬,向作為本屆總統標志的思想學派敬禮。他表示自己是多麼感激當今佔主導地位的知識潮流。他注意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他被新保守派包圍,並且在政治決策中放手讓他們起中心作用。
六十年代初,約翰·F·肯尼迪招募了一些中左的教授,特別是在哈佛大學。用作家大衛·哈爾伯斯坦的話說,這些人是從「最好和最聰明」的人中選出來的。喬治·W·布希選擇了任用那些自六十年代以來一直反對中間路線的人。中間路線即那時處於主流的社會民主主義共識。
他們是誰?他們的歷史如何?誰是他們中最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布希新保守主義的知識根源又在哪裡?
千萬別把新保守派和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相混淆,後者也是布希的幕僚。新保守派和新教原教旨主義者無關。後者來自南部聖經地帶,是當今共和黨中正在成長的力量之一。新保守主義來自東海岸,在某種程度上,來自加里弗尼亞。它的鼓動者們通常是「知識分子」,住在紐約,是猶太人,而且開始時常常是左傾的。他們中的一些人仍然稱自己是民主黨人。他們聚集在文學或政治刊物周圍,而不是聖經。他們穿斜紋牛仔衣。多數時候,他們在社會和道德問題上聲稱的是自由主義思想。他們既不禁止墮胎,也不要求學校祈禱。他們的野心在其他地方。
但是,皮埃爾·漢斯納解釋說,布希當局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將兩股潮流熔合在一起。布希促使新保守派和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達成共同的事業。在布希政府中,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的代表是首席檢察官約翰·阿什克洛夫特。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則是新保守派的一顆明星。以中右路線競選的布希,沒有明確的政治紐帶,已調制了一杯令人驚異的——爆炸性的——意識形態的雞尾酒。他使兩個對立的世界,新保守派和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沃爾福威茨和阿什克洛夫特聯姻。
阿什克洛夫特曾執教於南卡洛萊納的鮑勃·瓊斯大學。該校在學術上並不為人所知,但卻是新教原教旨主義的堡壘。在那裡,接近反猶太主義的立場是很普遍的。沃爾福威茨是來自學者家庭的猶太人,是東部大學的優秀學生。他師從六十年代最傑出的教授中的兩人。一個是艾倫· 布魯姆,是出生於德國的猶太裔思想家列奧·施特勞斯的門生;另一個是艾伯特·沃爾斯泰特,數學教授和軍事戰略專家。這是兩個很重要的名字。新保守派已經把自己放在了戰略家和思想家的庇護傘下。
保守派的命名是不恰當的。他們並不是那些以保衛現存秩序為目標的人。他們恰恰拒絕歐洲所理解的政治保守主義品質。他們中的一員,以《歷史的終結》一文揚名的弗蘭西斯·福山說:「無論如何,新保守派對保衛建立在等級、傳統以及人性悲觀論之上的現存秩序毫無興趣。」(《華爾街日報》,2002年12月24日)
保守派是理想主義的、樂觀的。他們確信美國式民主的普遍價值。他們想要終止現狀和軟弱無力的輿論。他們相信政治能夠改變世界。在國內陣線上,他們從各方面批評了福利國家,而那正是努力應付社會問題的民主黨總統(肯尼迪,約翰遜)和共和黨總統(尼克松)的成果。在外交事務上,他們譴責七十年代的緩和戰略。根據他們的看法,緩和戰略對蘇聯的好處比對西方要多。作為「六十年代」成就的批評者,以及亨利·基辛格的外交現實主義的反對者,保守派是不滿現實的。歐文·克里斯托和諾曼·鮑德赫瑞茲是《評論》雜志的創始人。他們來自左派,是紐約新保守派的教父。他們曾經草擬了一份控告蘇聯共產主義的左派起訴書。
在《不要馬克思,也不要耶穌》中(1970, Robert Laffont),讓–弗蘭西斯·雷維爾描述了一個在六十年代陷入喧囂的社會革命的美國。今天,他把新保守主義看成是對六十年代革命潮流的反動。這首先是在國內陣線上的。新保守派追隨列奧·施特勞斯,批評六十年代道德和文化的相對主義。在他們看來,相對主義導致了八十年代的「政治的正確性」。
另一個正在這兒指揮戰斗的第一流的知識分子,是芝加哥大學的艾倫·布魯姆。他的朋友索爾·貝洛在小說《混亂先生》(Gallimard, 2002) 中描繪了他。1987年,布魯姆在《美國精神的消失》中抨擊了把任何事物都平等化的大學環境。「一切都變成了文化」,他寫道,「毒品文化、搖滾文化、街頭團伙文化等等,沒有任何最細微的辨別。文化的失敗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
布魯姆,如同他的導師施特勞斯一樣,是偉大的經典著作的詮釋者。在他看來,六十年代遺產的一部分「導致了西文文明對自身的輕蔑」,讓–弗蘭西斯·雷維爾解釋說,「在政治正確的名義下,每一種文化都和其他的一樣好。布魯姆對那些學生和老師們感到驚訝。後者很願意接受通常與自由敵對的、同時對西文文化十分粗暴的非歐洲文化,而拒絕承認西方文化有任何優越性。」
然而,就在「政治正確性」似乎主導潮流時,新保守派卻不斷得分。布魯姆的書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在外交事務上,一個真正的新保守主義學派成形了。網路也建立起來了。在七十年代,來自華盛頓州的民主黨參議員亨利·傑克遜(死於1983年)批評意義重大的核裁軍條約。在那時,他就培養了年輕一代的戰略家,他們中有理查德·珀爾和威廉·克里斯托,兩人都上過艾倫·布魯姆的課。
在政府內外,理查德·珀爾偶遇保羅·沃爾福威茨——因為兩人都為另一個緩和政治的批評家肯尼思·阿德曼工作。他還遇到了國務卿手下的查爾斯·費爾班克斯。在戰略問題上,他們向艾伯特·沃爾斯泰特看齊。後者是蘭德公司的研究員以及五角大樓顧問,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美食家,美國核原則的創始人之一。(沃爾斯泰特死於1997年)
更准確地說,沃爾斯泰特最先重新思考所謂「確保相互摧毀」(MAD)的傳統核原則。該原則是威懾戰略的基礎。根據這個理論,有能力造成對方不可挽回損失的兩個集團的存在,使領導者們不願發動核戰爭。在沃爾斯泰特和他的學生們看來,「確保相互摧毀」既是不道德的——因為它對平民造成毀滅,也是無效的——因為它造成了核武器的相互平衡。沒有一個政治家給出過理由,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會有美國總統決定「相互自殺」。相反地,沃爾斯泰特建議「分等級威懾」。例如,接受有限的戰爭,可能使用戰術核武器,以及能夠打擊敵方軍事裝備的「巧妙的」精確制導武器。
沃爾斯泰特批評與莫斯科共同進行核武器限制的政治。在他看來,這就相當於抑制美國的科技創造力,與蘇聯維持一個人為的平衡。羅納德·里根聽從了他的建議,發起了戰略防禦(SDI)計劃,俗稱「星球大戰計劃」。那也是沃爾斯泰特的學生們所進行的反導彈防禦體系的前身。這些人也是單方面放棄反彈道導彈條約的最積極的團伙。在他們眼裡,反彈道導彈條約阻礙美國發展防禦體系。他們也已說服了喬治·W·布希。
艾里奧特·艾布拉姆與珀爾和沃爾福威茨走的是同一條道路。他如今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東事務。還有道格拉斯·菲斯,是國防部長助理之一。不管在耶路撒冷的是什麼政府,兩人都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政策。這種堅決支持以色列的主張解釋了他們何以毫不猶豫地認可沙龍。里根總統的兩屆任期是這些人擁有最初的政府職位的良機。
在華盛頓,新保守派編織了他們的網路。他們有的是創造力。在許多年裡,他們排斥民主黨中間派或中左的知識分子。在主導政局的思想得以形成的領域,他們獲得了支配性的地位。這就是諸如《國家評論》、《評論》、《新共和國》(該刊一度由年輕的「施特勞斯主義者」安德魯·舒利文編輯)的評論刊物;有默多克集團擁有的《每周標准》,該集團的福克斯電視網確保了新保守主義思想在大眾傳媒上的傳播。此外,還有像《華爾街日報》等報紙的社論,由羅伯特·巴特列指導,放肆地灌輸好戰精神;有研究機構,著名的「思想庫」,如哈得遜學院、傳統基金會和美國企業研究所;也有家族:歐文·克里斯托的兒子是溫文爾雅的威廉·克里斯托,《每周標准》的主編;諾曼·鮑德赫瑞茲的一個兒子曾在里根政府中工作;理查德·派普斯——一位流亡的波蘭裔猶太人,1939年移民到美國,成為哈佛大學教授,曾是蘇聯共產主義最重要的批評家之一。他的兒子丹尼爾·派普斯譴責伊斯蘭教是威脅西方的新極權主義。
這些人都不是孤立主義者。正相反,總體上他們非常有教養,對他國頗有見識,還常常說一些外語。他們絕不像帕特里克·布坎南之類的反動的民粹主義者,後者贊成美國轉向致力於國內問題。
新保守派是國際主義者,是美國扮演堅決的全球行動主義角色的促進者。不過,他們並不以舊的共和黨人(尼克松,老布希)為楷模。後者相信政治現實主義的價值,不關心美國與之結盟的政權的性質,以保護自身利益。在新保守派看來,基辛格是一種反面模型。但他們也不是民主的威爾遜傳統(以伍德羅·威爾遜命名,國際聯盟的不幸的創始人)的國際主義者。那是吉米·卡特或比爾·柯林頓的傳統。後者相信國際機構能傳播民主,最終卻以天使般的或者幼稚無知的形象離職。
再看看那些思想家。在新保守主義正式出現以前,艾伯特·沃爾斯泰特與列奧·施特勞斯(死於1973年)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是,盡管他們的研究領域有著根本不同,在新保守派的網路中,一些人已在兩人的學說間架起了橋梁,
不管作為根源還是偶然的影響因素(對艾倫·布魯姆,保羅·沃爾福威茨,威廉·克里斯托),施特勞斯的思想已經成了新保守主義的理論基礎。人們閱讀他的文章,認識到了他在經典的希臘著作和基督教、猶太族、穆斯林經文上的博學。因為在演繹方法上的能力,他受到尊敬。被導師雷蒙德·艾倫送到美國學習的讓-克勞德·卡薩諾瓦評價說:「他成功地以德國人的深刻把經典的哲學嫁接到了一個缺乏偉大的哲學傳統的國家。」雷蒙德·艾倫非常敬佩施特勞斯,二戰前兩人曾在柏林見過面。他建議他的幾個學生,像皮埃爾·海斯納以及若干年後的皮埃爾·馬內特,對施特勞斯的思想多加註意。(譯者註:雷蒙德·艾倫是二十世紀法國最傑出的學者之一,在政治領域也同樣重要。他曾為包括戴高樂在內的法國政治家做顧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列奧·施特勞斯1899年生於赫斯的科奇恩(Kirchhain, Hesse),希特勒上台前離開德國。他在巴黎和英國作短暫停留後,來到紐約。他先是任教於社會研究新學院,後在芝加哥大學創辦了社會思想委員會,後者成了「施特勞斯主義」形成的熔爐。
把施特勞斯的學說概括為幾點原則,如布希周圍的新保守派所做的,是一種簡單化和歸約化。與施特勞斯學派不同,新保守主義紮根於傳統。但是,對施特勞斯思想的借鑒形成了目前在華盛頓起作用的新保守主義的大背景。它使人認識到,新保守主義在何種程度上不單是一些鷹派人士的沖動,並在何種程度上依賴於理論基礎。盡管這種理論基礎也許有可疑之處,但畢竟不是普普通通的。新保守主義將自己置身於施特勞斯思想兩條路線的接合處。
第一條思想路線與施特勞斯的個人經歷有關。年輕時他經歷了被共產黨人和納粹分子打垮的魏瑪共和國的衰亡。他的結論是,如果民主繼續軟弱無力,不起來與專治、擴張主義者作斗爭,甚至訴諸武力,它就不可能占優勢。他在《斯賓諾莎對信仰的批判》的序言中寫道:「魏瑪共和國是虛弱的。它只有瞬間的有力:1922年猶太族外交大臣沃什·拉什瑙被暗殺後的極端反應。整體上,它體現的是沒有力量的公正,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訴諸武力的公正。」
第二條思想路線是他閱讀古典著作的結果。對所有人而言,最基本的問題是塑造人性的政治制度。為什麼二十世紀造就了兩個——用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極權主義的政治制度,即施特勞斯更喜歡稱的「專治」呢?這個問題使很多當代知識分子困惑。施特勞斯對此的回答是:因為現代性使人們抵製作為民主基礎的道德價值和美德,抵制「理性」和「文明」的歐洲價值。
施特勞斯認為,在啟蒙運動中可以找到這種抵制的根源。啟蒙運動幾乎必然造就歷史相對主義和道德相對主義,即不承認在具體的、直接的、偶然的善中有更高的善存在。施特勞斯認為,不應該把更高的善降低為具體的善。一個難以達到的善,應當作為衡量真實的善的標准。
用政治哲學的話來講,相對論的極端結果是美蘇趨同論。這一理論在六七十年代風行一時。在某些情況下,它導致了對美國民主和蘇聯共產主義道德等值的承認。在列奧·施特勞斯看來,政權有好有壞。政治反思不應該抑制對價值的判斷。好的政權有權力——甚至有責任反對壞的政權。如果把這一主張直接轉化成布希所指責的「邪惡軸心」,會顯得過於單純。但是很顯然,兩者是一脈相承的。
施特勞斯主義者發展了這種核心政治觀念,把它作為他們的政治哲學之母。他們對美國的憲法歷史很有興趣。施特勞斯本人仰慕英倫帝國,敬佩溫斯頓·丘吉爾—— 一個具有頑強意志的政治家的典範。他認為美國民主是最不壞的政治制度。即使利益傾向於取代道德成為政權的基礎,我們還是沒有找到比美國民主更好的政治制度,以促進人類繁榮。
但是,這首先是他的學生如沃爾特·伯爾尼、海威·曼斯菲爾德、哈利·傑法等人,豐富了美國憲法學派。這個學派,甚至包括像哈利·傑法這樣的聖經教義者,認為,在美國的各種機構中,這些更高的原則比建國之父們的思想應用得更多。在任何情況下,宗教——或者說公民的宗教,必須把這些機構和社會粘合在一起。對施特勞斯來說,訴諸宗教是不陌生的。但是,這位猶太無神論者——用喬治·白蘭德的話說——「喜歡掩飾他的軌跡」。施特勞斯認為,宗教對於維持大眾的幻想是很有用的。沒有幻想,就不能維持秩序。另一方面,他也力圖保持他的批判性思維,把自己的創見用一種獨特的語言表達出來,但那些有德性的知識界精英還是能理解的。
為避免現代性的缺陷和進步的幻想,施特勞斯倡導回歸遠古。但他仍然是自由民主的捍衛者。自由民主是啟蒙運動和美國民主之子,而美國民主又是啟蒙運動的精萃。這矛盾嗎?無疑是的。但就像其他自由主義思想家(孟德斯鳩,托克維爾)一樣,施特勞斯願意承受這種矛盾。由於自由主義可能迷失於相對主義,批判自由主義對於自由主義的生存是必要的。如果什麼都可以清晰表達,還需要追求真理嗎?在施特勞斯看來,關於善的相對主義會導致人們無力反抗專制。
積極捍衛民主和自由再次出現在政治原則中,成為新保守派津津樂道的主題之一。對於維護世界和平來說,政權的性質比所有機構或者國際協議重要得多。最大的危險來自那些不願共享(美國)民主價值的國家。改變那些政權,鼓勵民主價值的傳播,就成了加強(美國)的安全與和平的最好方法。
有很多觀點是充斥於布希政府的新保守派的標志。例如,政權性質的重要性、崇尚以武力推廣民主、對美國價值的准宗教的提升、堅決反對專制。它們源於施特勞斯的學說,有時又被第二代的「施特勞斯主義者」修正。但在有一點上後者與他們公認的導師不同:新保守派試圖用沾染了救世主即將來臨之信仰的樂觀主義把自由帶給世界(昨天是對德國和日本,明天將對中東),好像對政治意願的信仰能改變人性。這也是一種幻想。對民眾而言,這種幻想的傳播可能是好的。但那些思想家們,卻不應該允許自己被欺騙。
這仍然是一個謎:起初由於大師超凡的魅力而創立於口頭傳播的、又在一本本質朴的書中表達的「施特勞斯主義」,何以影響總統的施政?指導在巴黎的雷蒙德·艾倫研究中心的皮埃爾·馬內特認為,列奧·施特勞斯的學生們在美國的大學環境中所遭受的排斥,把他們推向了公共服務、思想庫和媒體。在那裡,他們的聲音被過度放大。
另一種補充的分析認為,冷戰結束後有一個戰略思想的真空。「施特勞斯學派」以及追隨他們的新保守派,似乎是填補這一真空的准備得最好的學派。柏林牆的倒塌證明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對的:里根對蘇聯的強硬政策造成了蘇聯的崩潰。「9·11」襲擊也證實了他們的觀點,即面對不同形式的專制,民主具有脆弱性。從對伊拉克的戰爭中,他們很可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推翻一個「壞的」政權是可行並且令人想往的。作為這種傾向的替代方案,訴諸國際法能得到某種道德上的合法性。但是,除非進一步補充增強,國際法缺乏定罪和強制執行的力量。
D. 我想知道新左派 嬉皮士 垮掉派之間區別
最近以來,一個叫「新左派」的名詞,經常出現在不少論壇,「新左派」大有抬頭之勢,正象鄧所言,左的危害要比右的危害更可怕。在此我們不想就「新左派」產生的社會背景作出客觀分析,但有必要把「新左派」的特點讓大家知道,以防左。
特點一:大力鼓吹毛的豐功偉績,以反對現行的大好形勢;
特點二:扛著反腐敗的旗幟大搞腐敗,從被雙規的大腐敗分子看,絕大多數是經歷過文革造反運動的人物,他們最善於當面喊萬歲背後下毒手
特點三:扛著改革的旗幟反改革,典型的代表是股市中的上主席,原足球界的Y掌門,他們喊改革的口號最響,但改革的結果卻最差。主要特點有這些,另有看法請網發表高見
年代的精神是叛逆的,60年代的文化是叛逆的,60年代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在60年代的西方,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蔑視傳統,廢棄道德,有意識地遠離主流社會,以一種不能見容於主流社會的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現實社會的叛逆,這些人被稱為「嬉皮士」(Hippie),由嬉皮士參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為主要內容的反叛運動被稱作「嬉皮士運動」。
嬉皮士運動是在反叛的自我意識的推動下開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的。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美國紐約等地以奇裝異服和怪異行為反抗傳統的比尼基分子。這些人鼓吹遠離社會慎帆,提倡「新生活」、「新文學」和「新藝術」,他們吸大麻,聽爵士樂,反對傳統的兩性觀念,並創造了「hip」這個詞,開嬉皮士文化之先河。
60年代在學生反叛的歷史氛圍之下,嬉皮士運動形成規模,嬉皮士文化蔚成風氣。當時,許多年輕人以著奇裝異服,留長發,蓄長須,穿超短裙,吸毒品,聽爵士樂,跳搖擺舞,同性戀,群居村等極端行為反抗社會,抗拒傳統。1967年,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名叫麥克·梅特利的16歲的中學生離家出走,周遊全國,希望尋找友誼和手足之情。1968年,他回到了家鄉萊頓城,與7名輟學的大中學生一起,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萊頓公社」。他們生活簡單,男女分居,從木屋旁的小溪里汲水,用木材燒飯,主要食品是馬鈴薯、玉米和大豆。在「回到史前」和「尋找友誼」等口號的引導下,群居活動在美國興起。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舊金山的衿樹嶺地區、落山磯的日落帶和紐約的東村,後來遍及全國。1970年,全美國有200多個群居村,成員4萬人,1971年發展到近3000個群居村。群居村裡崇尚反樸歸真的生活,實行財產、子女乃至性愛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環境保護。群居村的成員們要創造一種另類的生活,他們認為,「我們生活在美國,但我們不屬於美國」。群居村活動一直持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嬉皮士運動迅速蔓延到歐洲,在歐洲出現許多嬉皮士的群居村。在聯邦德國,這樣的群居村大約有11萬個。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有一個北歐最大的「自由村」,其成員都是青年男女,他們拋棄一切現代文明的束縛,自由地、「原始」地生活。
嬉皮士們還熱衷於用極端的方式來發泄自己。他們從吸毒中尋找幻境,尋求刺激。60年代吸毒在年輕人中甚至成為一種時尚。據美國《新聞周報》報導,1969年,美國57所大學中有31.5%的學生沾染過毒品,有人稱這種現象為「毒品文化」。有的嬉皮士還醉心於男女性愛和同性戀之中,以追求快感,擺脫苦惱,蔑視和反抗傳統的性愛觀。
很多嬉皮士來自白人富裕家庭,他們拋棄富裕,來感受並贊美貧窮,體驗簡單而隨意的生活。正因為這些富家子弟享受過主流的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才有可能成為這種雖然舒適但扼殺人的創造力的生活的反叛者,也只有真正感受過主流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弊端,從而對它進行批判。1969年,青年反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羅斯扎克發表了《反主流文化的形成》一書,該書明確指出,反主流文化是對現代技術社會的一種反思。反主流文化的參加者們不屑於像新左派和學生運動的參加者們那樣,用參與性民主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他認為只要客觀意識的觀念還在控彎孝悄制著社會,技術對社會的控制、專家對社會的統治就不會結束。嬉皮士們認為,美國是一個被慣例和陳規所充斥的世界,它已經成為壓制人的個性,迫害個人自由生活的陳規陋習埋渣的總和,只有逃離這個社會,擺脫與現實社會和現實文化模式的種種聯系,才能使個人和美國社會免於走進死胡同。為了有效地反抗這技術高度發達、物質極端豐裕、但人的精神受到控制的社會,他們提出「回到史前」的口號,希望在史前時期尋找精神力量。他們特別欣賞「無為而治」,認為只有無為而治的簡朴社會,簡單生活,才能保證公民個人的尊嚴和自由。因此,他們從生活做起,掀起「生活的革命」,來反抗主流的、精英的、技術的、物質的社會。
垮掉的一代英文是Beat Generation
一、Beat的來歷和含義
Beat一詞的意義有十幾種:令人厭倦、疲憊、困頓、不安,消耗、搖滾音樂中的節拍,敲打等等。該詞由凱魯亞克最先使用,按他自己說是聽到一個朋友用這個此來表達精神上的絕望和世界末日快要到來的感覺,後來有一次他在家鄉的教堂里受到啟示,覺得這個詞與《聖經》里耶酥「登山訓誨」的福音(the Beatitudes)又有聯系,同時它又象徵當時流行的「博普」音樂(一種節奏瘋狂急促的爵士音樂)的節奏,他因此用Beat來概括他們這些「徹底垮掉而又滿懷信心的流浪漢和無業遊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約翰•霍爾姆斯指出,Beat在這里主要是指「精神/心靈意義上的某種赤裸裸的直率與坦誠,一種回歸到最原始自然或意識時的感覺。」(紐約時報雜志,1952年11月)也有人認為它體現了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的精神,可以用「我不知道,我不在乎,反正都一樣」和「垮掉即幸福」兩句話來概括。50年代末,垮掉派作家被媒體稱為Beatniks,這一稱謂來自前蘇聯發射的人造衛星Sputnik,帶有貶義。
二、「垮掉的一代」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種恐懼共產主義的心理籠罩著美國的統治階層。他們對外實行冷、熱戰,對內實行高壓政策,出現「麥卡錫主義」,人們惶惶不可終日,相互不敢信任。人們對這一現實極為不滿,又不敢反抗。個人權力遭到無情踐踏,美國所標榜的自由與民主的幌子也被徹底撕爛,傳統的道德與價值觀、善與惡的正統教義、理性與秩序等顯然已經不能說明戰後這個荒誕的世界。在這種氣氛中,文化領域也受到直接影響,小說、詩歌、電影和雜志不是受到麥卡錫主義的污染,就是因保守的新批評家的苛責挑剔而變得毫無生氣。文學藝術只局限於高雅而保守的狹窄范圍。此時,存在主義傳遍美國,在小說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等人的作用下,形成美國式的存在主義。在這一人生哲學影響下,人們摒棄了傳統的倫理道德,選擇另一種生存方式。青年們身穿奇裝異服、頭留長發,滿嘴粗話,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們鄙視一切、否定一切,厭惡固定的工作、結婚和家庭生活,他們提倡回歸原始生活,吸毒、酗酒、偷盜等無所不為,極為沉淪。但在這種沉淪中,他們又有激昂的一面,他們反對壟斷資本統治,抵制對外侵略,討厭機器文明。可以說,他們是一批無政府主義的個人主義者,一批從自我出發、瘋狂追求個人絕對自由的年輕人。
三、「垮掉的一代」的產生與結束
「垮掉的一代」誕生於1955年,那一年,幾位在舊金山活動的詩人聯合舉行詩歌朗誦會,金斯伯格朗誦了他的新詩《嚎叫》,代表「垮掉的一代」向社會發出憤怒的、聲嘶力竭的抗議,標志著「垮掉的一代」正式形成。代表人物主要有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1926-1997),代表作《嚎叫》(Howl)被譽為50年代的《荒原》;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1922-1969),被稱為「垮掉派之王」,代表作《在路上》(On the Road)與《嚎叫》一起被認為是「垮掉的一代」的《聖經》;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1914-1997),代表作《裸露的午餐》(Naked Lunch)。其他重要人物還有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格利高里•考索(Gregory Corsu)等。「垮掉的一代」所有重要作品都發表於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他們的作品已不再具有前期的那種震撼力與新鮮感,運動漸入尾聲。雖然如此,到70年代,「垮掉的一代」已得到普遍承認,被看成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金斯伯格在1974年被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成員。他的《美國的衰亡》(The Fall of America)同年獲美國全國圖書獎。
四、「垮掉的一代」的特點、意義和局限
在文學領域內,「垮掉的一代」矛頭直指重形式輕內容、遠離現實的學院派傳統,而以布萊克、華茲華斯、美國超驗主義詩人、惠特曼、威廉斯這些不落俗套、具有反叛精神同時又深切關注社會狀況和人類命運的文學家為楷模。他們拋棄文學中的清規戒律,師從被新批評派貶低的浪漫主義詩人,就是為了解放被壓抑的想像力,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個性和需求,也就是要像吸毒、參禪和縱情於爵士樂一樣,解放自我。他們寫的是一種即興的、屬於准文化的反詩歌。他們用呼吸調節詩行的節奏,發揚光大了林賽和桑德堡開創的現代詩朗誦藝術,把詩歌從文學講台重新帶回街頭。「垮掉的一代」生活上的放盪和文學上的反叛是他們的探索歷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為了最准確地表現自我和表達對美國社會的抗議,他們對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一直都在進行不懈的實驗和探索,並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創作觀和美學思想,其核心就是凱魯亞克提出的「自發性寫作」(spontaneous writing)的觀點。這種觀點同新批評和艾略特的非個性化原則直接對立。凱魯亞克曾經嚴厲批評了艾略特的非個性化的客觀性原則,說它是對詩人的「束縛」,使他不能「自由地歌唱」,並且閹割了詩中的「男子氣」。因此「垮掉的一代」師從布萊克和惠特曼那樣熱情奔放、蔑視教條、崇尚自由的浪漫派詩人。金斯伯格的許多詩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惠特曼的《自我之歌》的現代翻版。另外,凱魯亞克還受到葉芝在下意識或催眠狀態下寫作的啟發,認為作家必須在沒有任何束縛的狀態下寫作。他把寫作看成和吸毒或參禪一樣,試圖擺脫一切羈絆,追求絕對自由。他不僅反對各種文學規范和寫作要求,甚至反對選材、修改或預先設計意象的意義,因為所有預先設定和事後修改都會限制或歪曲思想和情感的真實和自由表達。他認為作家只應該「跟隨自由聯想」,忠實地記錄在寫作的「那一刻」涌現出來的思想、情感、意象和事件。作家甚至不應該有意識地去寫什麼,而應該,「如果可能的話,在一種半醒狀態下『下意識』地寫」,這樣才不會受到意識的妨礙。他把自己的寫作稱之為「自發性寫作」。這種寫作方法影響了許多垮掉派作家。金斯伯格告訴人們,《嚎叫》的創作也受到凱魯亞克的「自發性寫作」的影響,而且詩的第二部分就是他在服用毒品之後在迷幻中寫出的。他在1986年所寫的《向全世界祝福》(Cosmopolitan Greetings)這首詩中還借用西藏活佛宗喀巴的話來表達這種美學思想:「最初的思緒,最好的思緒」(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垮掉的一代」重視藝術形式,但在他們看來形式是由內容所決定並為表達內容服務的。他們作品中的內容都是他們親身經歷、親身體驗、親身追求的東西。他們毫不羞愧、毫無顧慮地在作品中坦述自己最隱秘、最深刻的感性;強調感覺的自然流露,主張打破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障礙。他們的創作具有明確的目的,那就是要表達自我、批判現實、影響讀者、改革社會。就連他們中最為保守的巴勒斯後來也認為,美國作家再也不能假裝對政治漠不關心,寫作的目的就是要感染讀者大眾,影響歷史發展。這方面最突出的是金斯伯格,他在許多場合表達過他關於文學的社會意義和教育作用的觀點。他相信「一種崇高的詩歌和戲劇,足以改變民族意志,喚起民眾覺悟」。
局限:「垮掉的一代」在某些社會和政治問題上採取的立場值得稱道,如針砭時弊、揭露社會陰暗面、積極參加反戰運動、人權運動、環保運動等,但他們身上也有許多不健康的東西,特別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非常不足取。他們是美國社會的受害者和反抗者,也是美國社會的一種墮落現象,他們反對異化,自己卻故意扭曲自己,他們反對壓迫,卻選擇了一條毀滅之路。他們所採取的非理性的、瘋狂的和自暴自棄的反抗方式,貌似積極實則消極,事實證明它提供的是失敗的經驗。
除垮掉的一代,還有迷惘的一代,憤怒的一代(也譯為憤怒的青年)。
E. 美國科技界左派還是右派
左派。但是美國的科技企業能發展起來,根源在於右派里根的經濟自爛仿由政策,美國極鄭耐右派掌權,從老特到右派媒體福克斯新聞,都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否認派。美國大學教授大部分是自由派(左派)和中間派,保守派(右派)很少,不過各個學科又有差別。最左的是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幾乎連中間派飢叢纖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