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大學專業知識
❶ 以後從事的工作,跟在大學學習的專業有關嗎
大學學習的專業與你工作以後從事的行業,不一定有關系的。關鍵需要你自己想明白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興趣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如果說你覺得自己很喜歡現在的專業,那你可以選擇從事相關行業的工作;當然,如果你不喜歡你現在專業相關的工作,也可以考慮換個行業發展。
正所謂,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當然,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所以凡事不要太勉強。
❷ 大學專業知識在職場中,利用率怎麼樣
大學專業知識在職場中的利用率怎麼樣?
利用率的高低,我覺得取決
於你所選擇的專業和所從事的工作的匹配度。
像我大學學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之後從事軟體開發的工作,對大學專業知識的利用率,可以說是達到了80%以上,且在找工作和實習那會兒,還曾不止一次為自己沒在上大學期間好好學習專業課知識而懊惱。由此可見,只要從事對口的職業,大學里的專業知識還挺能排上用場的。
雖然IT技術迭代很快,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好些企業和公司為了穩定和節約開支,中心系統仍是使用比較傳統的技術框架,更何況,當下的主流技術都是在已有的技術上優化而來的,所以盡管大學里學的技術可能有些落後,但只有基礎扎實,才可能在技術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❸ 大學專業和就業有關系嗎
專業和就業關系還是比較大的。我分下面三類吧:
一、專業類。例如「會計類」工作,不少用人單位就是想招一個人做會計,記賬。那麼如果你是化工類,簡歷很大概率就直接被鄙視了,更不要說面試了。例如你說的「化工類」,難道一個學會計的可以過來做化工?你說專業重要嗎?
二、非專業類。例如「銷售」、「店員」,我管你什麼專業!你溝通交流能力強,社團工作給力,人長得還行,我可以考慮錄取你。最重要,你可以帶來業績!業績!
三、非專業特殊類。例如有些外企,四大會計所審計,我不怕你沒有經驗,我倒希望你是一張白紙,好讓我重新教導你。我面對的是不同行業,我需要來自不同專業的人。只有你英語水平好,分析計算能力強,我可以考慮錄用你。
最後備註:你要清楚,現在用人單位不怕找不到人,滿街都是大學生。面試你會經常遇到博士和研究生搶飯碗,研究生和本科生搶飯碗,本科生沒有工作的情況。所以,專業類就比較有優勢,因為其他專業的人進不來。專業類的人找不到工作,或者想轉行,那就擠在一起競爭,你說非專業競爭壓力有木有?
回答問題補充,勝任工作理由:
一、專業知識,而非學習上的「專業",例如你說的會計從業資格證就沒有那麼給力了,誰都可以考到。可是你在本科階段如果通過注冊會計師其中幾門,那麼面試財務類你優勢就凸顯了。
二、優秀的溝通交流能力,舉例子!容易和人相處,舉例子!
三、快速的學習能力,我雖然不是這個專業,可是我可以很快適應,舉例子!
四、優秀的成績單,我學習能力很好!!不然企業會覺得,你是本專業學不會才想轉行吧?是迫不得已才來的。
五、喜歡!有時也很重要,打動HR,Offer就是你的了!
祝樓主早日確定自己的方向,累積經驗,找到好工作!
❹ 大學的專業和以後要從事的工作,兩者有必然的聯系嗎
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一個有良好前景的專業會像燈塔一樣指引我們的職場生涯,能夠助推我們在未來的職業發展。
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自己才會有興趣,只有有了興趣才會更加的喜歡,有了喜歡才能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專研,才能在職場中起到左右,也就會帶來更多成就感。
而一個有前景的專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在職場中才會有更好、更多的競爭機會。
❺ 大學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
大學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
大學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很多人在填志願的時候都會面臨著對專業的選擇,在選擇的專業的時候一般都會考慮以後的就業問題,問題這兩者存在著很大的關聯,下面我分享大學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一起來看下吧。
大學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1
1、一對一
這種情況最為簡單。它一個專業方向對應一個職業目標,這類專業一般都存在於中職類學校或高職學院。培養目標單一明確。此類職業的技術含量比較高,也比較單一。它屬於學業規劃中比較主動的一種態勢。可以讓我們先定目標,後選路線,在各種路線中選擇求學成本最低的一條,這類專業和職業一般都適合於專業技術人員。
2、多對一
就是多種專業都可以發展到某一種職業的情形。這類職業一般屬於管理型人格的職業。比如新聞記者,比如政府公務員,比如營銷主管,比如企業管理等等。這種類型也適合於先確定職業目標後確定專業方向的情形。它其實和第一種比較類似,在學業規劃時處於比較主動的態勢,能夠比較好地找到一條求學成本最低的學業路線。
3、一對多
這類專業一般都存在於普通高校中,人們常說的寬口徑,厚基礎就是指這類專業。它們所對應的職業目標有多個,從職業的人格特徵來看,許多都對應了兩種以上甚至六種人格類型的職業都有涉及。比如前面所說的經濟學專業,從職業人格來看,它可以對應研究型人格職業比如經濟學研究,也可以對應管理型人格職業比如企業管理者或新聞記者,也可以對應藝術型人格職業比如營銷策劃,事務型人格職業企業信息管理等等。
這樣一來,我們在確定了專業方向後,還要確定適合於自己發展的職業目標,這里要注意的是確定職業目標時一定要和自己的職業人格一致,比如你屬於管理型的人格你就要選定是管理型人格的職業,比如企業管理者或新聞記者。並根據具體職業目標的標准要求來針對性地學習和開發其他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比如還是經濟學專業,你確定自己畢業後從事新聞記者這一職業,那麼你在學經濟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根據新聞記者所需要的其他知識和技能有針對性地開發和學習,比如寫作能力、社交能力、新聞敏感度的培養、駕駛技術等等。此種類型適合於在學業規劃時先確定專業後確定職業目標的情形。
應該說,先定專業再定職業目標已經是一種比較被動的人生發展態勢。然而由於這一類型的存在,它可以讓學生比較順利地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因此,作為大學入學的新生,一定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機,從被動走向主動。否則自己的人生發展將陷於更大的被動。
大學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2
大學中黑名單專業
大學生中的確流傳「黑名單」
提到這份「黑名單」里的專業,很多這些專業的大學生表示,找工作真的不容易。
在寧波念法學專業的小周很後悔:「早知到,當初就不選法學了。」今年就要畢業的小周已經找工作很久了,但一直沒著落。「原本覺得法學專業的前途很不錯,現在要找工作了,才發現這個專業太難找工作了。」小周抱怨說,「一方面是社會上對於法律專業的招聘比較少,另一方面是從參加的幾次面試來看很多單位都要求要有律師資格證的,但是司法考試難度很高,甚至可以說比研究生還難考,大部分同學都沒拿到律師資格證,所以根本找不到對口的工作。」
而在唐山學習的孟偉把自己學的物理學專業也列入了「黑名單」。「現在發現所學的知識與單位所要求的能力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科目學到的只是皮毛或者是理論性太強,而且這些專業所需的人員已經飽和,如果去別的領域工作知識又過於單一,沒法勝任。」
熱門專業也進了「黑名單」
我們在大家流傳的這份「黑名單」里,看到了很多一直被家長和考生視作「大熱門」的專業,例如管理、法學等專業。怎麼這些報考時被看成「寶」的專業,到就業時就變成了「草」?
在網上統計的去年考生選報的最熱門專業是國際經濟與貿易,而人事部公布的2006年高校畢業生需求情況調查中,機械設計與製造占據第一。很多高校發現,某些專業招生時的熱門景象與就業時的冷清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和考生及家長對專業不了解,盲目、跟風填報志願有關。」浙江工商大學招生辦主任呂躍良說,「很多人在填報志願時,看中的並不是這個專業是否適合自己,也不是這個專業有沒有持續發展前景,而是覺得當時很熱門,大家都報了,所以才報。沒有考慮到,大學本科4年的學習周期是有滯後性的,行業需求在這4年裡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黑名單」是否真有這么「黑」
那麼,這份「黑名單」上的專業,是不是真有這么「黑」?很多專家提醒大家,不能以此作參考,要是考生和家長真的參照這份「黑名單」選專業,可能會真的被「黑」了。
「網上流傳的『黑名單』,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國內某個地區或者某個高校存在的個別現象,不能作為浙江考生的參考。」浙江財經學院招生辦主任鍾平說,「有些學校不具備辦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但是為了達到招生率就硬著頭皮開專業,技術的缺乏和師資力量的不足會使學生學不到真正的東西,也會導致找不到工作。像市場營銷、生物工程這樣的專業其實是非常有就業前景的,市場營銷的學生更是供不應求,我們有很多學工商管理的學生甚至是打著市場營銷的旗號找到了工作,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而呂躍良主任認為一個專業的就業好壞,除了專業本身以外,更在於學生自身。「很多情況下,學生是否把專業知識學好了,是否有更好的綜合素質,才是能否找到工作的關鍵。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心態太急功近利了,又想學得輕松,又想專業好,一出去就能找到工作,這根本不現實。更何況,現在的大學本科其實是打基礎,是學會一種學習方式,要把專業學精,得到研究生階段去學,但這點很多大學生並不了解。」
專家支招
志願填報風險可以規避
作為人生的一件大事,填報志願的確非常重要,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除了學會如何選報專業外,萬一在入學後發現專業並不合心意,也要懂得調整,把填報志願的風險降到最低。
「填報志願當然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個性和興趣,只有自己喜歡才能學好。不過,對專業的了解也很重要,不同的高校在專業特色、培養學生側重點、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有不同,有的學校擅長工科,有的學校擅長理科,有的學校重點培養研究型人才,而有的學校注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大家要先搜集專業和學校的信息,再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呂躍良主任建議說。鍾平主任則提醒考生和家長,選擇專業的機會不是只有一次,進了高校大門後,還有很多機會,要學會好好利用。「現在的高校對大一、大二的學生,都給予轉專業、修雙學位或者輔修學位的機會,萬一高考時選擇的專業並不適合自己,或者發現就業前景變窄,學生可以通過以上手段來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那麼就業前景就掌握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