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教育方式
『壹』 美國大學教育與中國有何不同
中美大學教育的第一個差異是價值觀教育,第二個差異是重視方式,第三個差異是對招生的重視程度和對培養質量的監控。
『貳』 美國大學本科教育到底有多「自由」
現在想要申請美國本科留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大學與中國大學截然不同的本科教育體系。本文就來帶大家感受一下美國本科教育的「自由」特色,感興趣的同學們快來看一下吧。
與其他國家本科教育相比較,美國大學本科的教育特點相當明顯,主要在於其開放的教育體系,自由的教學理念,以及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全面的發現和發展自己。
一、自由」的專業
美國大學教育可以理解為「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它通過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具體來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學習的專業,比如:藝術、歷史、哲學等。在廣泛的學習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進行深入的學習。美國大學教育的好處在於,學生可以不必在入學時確定申請專業,解除了國內高考學生入學必選專業的限制。這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學科的知識,擴展視野,也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自由去思考、體驗、權衡和選擇個人的興趣愛好與未來的職業發展。
二、「自由」的班級
美國大學的學生入學後與中國高校的分班、分級制度不同,美國大學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課,班級人員是流動的。也就是說,同年入學相同專業的學生不一定在一起上課,反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則可能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步入同一節課堂。這種自由選課的制度不但增加了不同層次的思維碰撞,同時也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研究的能力。
三、「自由」的課堂
美國大學課堂與中國課堂的單項傳授不同,它們更注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此之上設置了不同類型的討論課和專題研究課,這些課程獨具特色。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任何奇思妙想都會得到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們主動思考的積極性,並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叄』 美國的教育是怎樣的
不收學費,課程少,輕松,比中國好。
請給本人加點分,我很窮
『肆』 美國教育體系 美國大學本科的通識教育介紹
美國教育體系 美國大學本科的通識教育介紹
美國大學本科基本是實行通識教育。課程基本上分為三類:
通識教育
專業課程
自由選修
美國大學在最初兩年是不分專業的。 每個學生必須在規定的領域選擇一定數量的學分,以完成通識教育。在第三年,學生選擇自己的專業,進入專業學習。與此同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在體育,音樂,舞蹈和戲劇課程中選擇一定的學分,不過這些課都是完全獨立的課程體系。
通識教育有兩種模式: 分配性計劃和核心課程,分配性計劃是將現有的課程劃分為若干領域,要求學生在這些領域里選修一定數量的學分,90%的美國大學的通才教育採用分配性計劃。
核心課程則是重新設計一組課程。這些課程大多是跨學科的,相當一部分是必修課。通識教育的目的是:繼承文理課程的傳統,強調廣博的知識,尋求學習的綜合性,理解不同的文化,檢驗不同的價值觀,提倡共同的學習經驗,掌握語言技能,分析技能和計算技能,促進個性發展和擴展視野。
通識教育具有兩個特點:
強調知識的廣博與貫通
美國大學將人類知識劃分為三大領域: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每一領域包括若干單一學科和交叉學科。交叉學科是在同一領域內兩個以上學科的綜合,如生物化學,比較文學。此外,有些學科橫跨三大領域,稱為跨領域學科如東亞研究,婦女研究。通識教育課程貫通這三大領域,為學生提供廣博的知識。美國各大學都是自行設計課程,對三大領域的選課都有不同的要求。
注重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
與知識積累相比,技能和能力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根據有關研究,美國社會對大學生有以下六方面的要求:
解決問題的能力
獨立學習的熱情和能力
人際關系能力
書面和口頭交流能力
對個人和集體行為的責任感
多元文化和多種語言的能力
專業化能力
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都將寫作課列為通識教育的必修課。有的大學只提供一般的學術論文寫作課,有的大學則在一般的學術論文寫作課之外,還提供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專設的寫作課,為外國學生服務的大學英語寫作課以及文學創作課等。
為了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許多大學還專門設計了講演課。講演課不僅向學生介紹如何准備講演稿和講演技巧,還要求學生進行實際練習。課終時,每個人發表正式演說,教師進行錄像,然後做講評和分析。
計算技能是通識教育強調的另一種技能。幾乎所有的大學都要求學生選擇1-2門數學課或統計課。選課前進行測試,然後根據學生水平,讓他們選擇不同的數學或統計課程。如果測試成績突出,可以直接選修積分或數理統計等課程。
【更多美國留學信息請點擊相關鏈接】
2、增長最快的學生人數是在娛樂休閑,和健身研究專業。十年間,獲得這個專業學位總人數為31,667,增長了92%。
3、一般專業中,教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下降最快。10年間,教育學位的學生人數下降了5個百分點。
4、2009年,347,985學生畢業於商學院,而僅有15,496畢業生是數學專業。這一點挺悲哀的。
5、23%的全職本科生,24歲左右,每周工作20小時甚至更多。
6、亞洲學生(佔12%)每周至少可能工作20小時。
(略)
『伍』 美國本科教育有什麼特點
「自由」的專業
以Liberal Arts Ecation為核心的美國大學教育可理解為「素質教育」、「通識教育」,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過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學習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內的課程。在進行了足夠廣泛的學習後,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進行深入學習。這種通識教育的好處在於,學生不必在申請入學時就確定專業,解除了國內高考學生入學前必須選擇專業的限制。這不僅讓學生能了解到不同的學科,擴展視野,也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去考慮和體驗、權衡和選擇個人的特長、興趣、愛好和未來職業。
「自由」的班級
與中國高校嚴格的分班、分級制度不同,美國的大學生在入學後的班級是流動的,不固定的。通常,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課。也就是說,同年入學相同專業的學生不一定在一起上課,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則可能因為相同的興趣走入同一個課堂。這樣的自由選課制度既增加了來自不同層次和緯度的思維碰撞,也培養和開發了學生獨立學習和研究的能力。
「自由」的課堂
相較於中國課堂內「填鴨式」的單項傳授,美國課堂更重在通過教授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進行「啟發式」教育和學習。美國的大學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基於此設置的各種類型的討論課和專題研究獨具特色。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任何"奇思異想"都會得到尊重鼓勵,由此充分調動學生們思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美國是世界上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隨著出國留學熱潮的低齡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高中生考慮和選擇去美國就讀大學本科。相較其他國家的本科教育,美國大學的本科教育具有相當明顯的特點和優勢,主要在於其開放的教育體系,自由的教學理念,以及多元而靈活的教學和考評方式。
『陸』 美國的教育制度
美國教育制度和大多數其它國家教育制度的一個主要不同點,是美國的教育為社會上每一個人而辦,不是專為少數人而設。用稅款興辦的免費教育,除了設立一般學校的科目如數學、歷史、語文外,還有縫紉、打字、無線電與汽車修理等科目。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個人未來的計劃和才能,從許多科目中自行選修。美國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每個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什麼程度,同時給每個孩子灌輸公民意識。
美國的教育制度,整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那就是:(i)學前教育 (pre-school ecation);(ii)初等教育(elementary ecation);(iii)中等教育(secondary ecation);(iv)高等教育(higher ecation) 。從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屬於大學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學校 (nursery school)及幼兒園(kindergarden)、小學、初中 (junior high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
美國法律規定,任何學齡兒童均應進入學校就讀,並提供義務(免費)的中小學教育,當然進入私立學校就讀的話,便要繳付相當昂貴的學費。有些公立中學,也錄取外國學生就讀,並會發給留學生簽證,但這些外國留學生,卻要繳交學費,情況與其它進入私立中學的學生大致相同。至於小學與中學的學制,在配合上也有幾個不同的形式,因每州、每個城市或鄉鎮的不同情況而有異(例如有些是六年小學及六年中學制,亦有些是學分為二或三年制的初中及四年制的高中等等形式),但無論何,原則上在學童十八歲時,應該念完中等教育。由於美國的養務教育普及,大約有 93%的適齡兒童接受中等教育,而70% 可完成學業,其中大部分再進入大學或專上學院繼續升學,開始他們的高等(專上)教育。
美國高等教育對'專才'的培訓,主要是在研究院與高等專科學院的教育及訓練上。而也是在這個層次上每年吸引了千萬以上的留學生到美國接受高深的訓練,其中不乏從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三地而來的華人學生。事實上,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的熱潮,從二十世紀初葉以來,即從來沒有間斷過。
1. 研究院及高等專科學院開設的課程及學科,種類繁多,從核子工程到中國文學,從商業行政到法學與醫學,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念完研究院課程的學生,經校方核定,會頒發以下的學位:
( 一) 碩士學位(Master' Degree ):視乎學科的性質來決定是文科碩士(M.A.)或理科碩士(M.S.) ,通常需時兩年的時間;亦有一些學校設有公共行政學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法學碩士 (Master of Law)、神學碩士(Master of Divinity)等學位課程。通常學生需要通過G.R.E.考試(Graate Record Examination)才會被錄取。
(二) 工商管理學碩士 (M.B.A. 即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由於近年的工商發展迅速,對工商管理人材的需求殷切,為配合市場的需要,攻讀 M.B.A.學位的人士日漸增多甚至留學生念這課程的人數也急速上升,以滿足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三地市場經濟發展上的需要。
而M.B.A.的課程又可再區分為會計、管理、市場學等專業,但通常入學的條件之一,是要學生通過 GMAT(Gra-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成績優良,才會錄取。考試內容分為英語能力(verbal ability)及數學思考力( mathe-matical ability)。留學生當然還要通過托福(TOEFL)英文考試才會被考慮。
(三) 博士學位(Doctoral Degree):博士學位課程通常是需要先修畢碩士課程,但亦有例外。最普遍的博士學位就是哲學博士(Ph. D., 即 Doctor in Philosophy),但絕大部分的文、理科博士大都是授予Ph. D. 學位,而不單限於哲學這個學科。通常博士學位課程需要三年或以上的時間,理科時間較短,文科時間大多較長。至於念教育學科的,博士學位則稱為Ed. D. (Doctor in Ecation)。博士學位是美國高等教育制度下的最高學位。
( 四) 法學博士(J.D.)與醫學博士( M.D.):這是美國社會的律師與醫生必須具備的專業學位。由於這兩個行業的執業者社會地位很受人尊敬,也造成了不 少大學畢業生申請就讀,以致入學錄取的機會相當果難,但學生畢業後可以學以致用,直接地為社會服務,這也是高等教育主要的目的之一,即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材。
2. 美國大學的類別
美國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一直領先,而大學教育的普及,亦是鮮有其它國家可與相比。
相據權威性的(高等教育紀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cation )的Almanac Issue(1995年9月1日出版)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美國的各類大學已達3632所。而就讀的大學本科生(undergraate)人數高達一千二百多萬人, 研究院學生人數亦幾達一百七十萬,加上專科(例如醫學院及法律學院)的三十萬學生,可以證明及看到美國高等教育的普及。
在這三千六百多所大學之中,它們之間如何分類?分別在甚麼地方?重要性如何?
(一) 初級(或社區)學院(Junior or Community College)
全美國現有公立和私立的初級學院(亦有人稱之為社區大學或短期大學)共1422所。在二年制的學院就讀,學生畢業後可得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學位,再可轉學到四年制的大學?/font>Bachelor' Degree)。 初級社區學院主要是由社區支持,其目標是在推廣普及教育,因此對學生入學的要求較低,而學費亦比較廉宜,以鼓勵更多學生就讀。不少學生利用這些優點在這本的念大學省錢方法,為不少學子及他們的家長所採用。
(二)文理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或簡稱 Liberal Arts College)
這是四年制的大學,但重點是在大學本科教育(undergraate ecation)而非研究所教育,雖然有小部分文理學院亦頒授碩士及博士學位。這類學院在美 國的高等教育學府中是最先建立的一種,至今仍然盛行,有部分文理學院由於不斷的發展擴充,已升格成為綜合性大學(university),因在課程上不單只是 文理科,還包括了人文學科(humanities)、數理科(pure sciences ),以及專門職業教育(prefessional school)的研究院等,著名的大學如哈佛、耶魯及哥倫比亞,其前身皆為文理學院。
(三)綜合性大學(Comprehensive University,或簡稱University)
綜合性大學必須附設研究院,從事深入的學術研究。頒授高級學位,如碩士及博士學位,藉以培訓各種專業人材,這是大學與學院最顯著不同的地方。一 所合性大學往往劃分幾個學院,各學院再劃分為若干科系。而隨著教育經費來源的不同,綜合性大學又有分為公立大學及私立大學兩種。
私立大學的名氣整體上略勝公立大學,著名的長春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s,例如哈佛、耶魯等大學,在美國大學排行榜上經常都名列前茅 ),都是歷史悠久的私立大學,也是由於是私立大學,學費都比公立大學為昂貴。
公立大學中以州立系統的(由州政府撥款作為經費)比較完善,例如加州大學及加州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與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前者比較注重學術研究)、密芝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等,以及一些市立大學,例如紐約市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York)等,以及一些市立大學,例如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還有一種公立大學(Land-Grant University),原由聯邦政府給予土地以其收益補助,後改為撥款補助,其特色主要是注重農業及 家事教育,以推行農村推廣教育及訓練中學的家事與農科教師。
(四)研究院(Graate Schools)
美國教育制度,以研究院及高等專科學院為最高的階梯及頂點。顧名思義,研究院的重點是在研究方面,研究生攻讀的課程均為高級教育學位如哲學博士(Ph.D.,涵蓋很多科系而不單只是哲學)及碩士(M.A.或M.S.)。而不少留學生越洋到美國,就是要接受高深的研究所訓練。有一些著名的研究院,從事高深的學識及尖端科學的訓練,甚至羅致曾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坐鎮,名氣斐然。
總部設在紐約的卡奈基基金會(Carnegie Foundation),曾出版一調查布告,名為(美國高等院校的分類)(A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cation ),更將有研究院設立的大學分類為研究大學(Research Universities)及頒發博士學位大學( Doctoratc-Granting Universities),視乎每年所頒授的博士學位數目來決定其類別。
(五)高等專科學院(Advanced Professional Schools,或簡稱Professional Schools)
專科學院以培訓醫科、法律、神學、藝術、師訓,等各類專門人材為目標的高等教育機構。在美國的歷史傳統上,這等學科並未列入為大學的課程左p與其它國家並不一定相同。
專科學院,或為大學的一部分,或單獨設立,其教育活動均限於一種單獨的專業。依規定凡擬投考某種專科學院的學生,通常要先接受二年、三年、甚至 四年的專業預備性的文理科教育。各類專科學校,如醫學博士(M.D.)及法學博士(J.D.),必須接受三至五年的專科訓練,始具備領受此類學位的資格。有些學院,更限制非美國居民或公民入學,為的是不想為其它國家培訓專門人材。
(六)技術學院( Technical Colleges)(又被稱為工藝學院或技職專科學院)
所謂技術學院,根據美國國防教育法案的解釋,即為招收高中畢業生,提供為期兩年的高等教育,旨在培養工程、數學、物理或生物科學等各方面的技術人員的專上學府。此等專業人員為熟悉工程、科學或其它與技術有關部門的基本知識並擅長學以致用的專業人員。
技術學院為初級學院的另一類型,顧名思義,其特色在於較注重技術和半專 業性的工藝訓練。技術學院多以公立為主,亦有私立、地方性、區域性及全州性等的不同區分。
(七)軍事學校(Millitary Academies)
由聯邦政府出資辦理的高等學府有各種軍事學校,如在紐約州西點(West Point, New York)的陸軍學校(Military Academy),於1802創校;在馬利蘭州安那波里斯(Annapolis,Maryland)的海軍學校(Naval Academy ),於1845年創校;在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 Colorado )的空軍學校(Air Force Academy),於1955 年創校。此等軍事學校,以培育軍事人材為目的
(八)成人大學(或稱大學校外課程University External Program;或成人教育 Alt Ecation;遙距教育Distance Ecation;持續教育Continuing Ecation 等等不同類型)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及職業上不同的需要與變化,在六十年代開始,大學教育已不只限於年青人及在校園之內上課的傳統模式。而事實上,成人教育的發展已是日益需要,以滿足一些希望繼續進修的人士,或為與趣,或為 職業上的需要,又或為一圓取得大學學位的美夢。
成人大學或為附設於一所大學之內,名為成人教育部或大學伸展部(Extension),例如匹次堡大學有"niversity External Studies Program"普林斯頓 大學亦有"rogram in Continuing Ecation"這已是成為一種風尚及需要。
此外,亦有一些單獨注冊為大學的遙距教育機構及學府,通過函授、計算機聯網或電話及錄音與錄像帶教學,待學生累積足夠的學分,便可畢業取得學位。 這是一種公開式及沒有門牆的大學,由於上課時間及地點沒有限制,因此十分適合在職人士的需要,愈來愈見流行。
『柒』 美國的教育模式是怎樣的
美國的教育模式
美國的教育,可謂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學,看學術界的表現、拿諾貝爾獎的數量,美國的教育無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礎教育,看那些不會讀不會寫、只知道打籃球的高中生,你又覺得美國的教育至少在發達國家中是最糟的。但即使在哈佛、耶魯這類名校,大部分學生和教授還是美國人,說明其基礎教育還是在大量培養人才,其高等教育並非僅靠金錢和外國的精英來維持。
美國的民主教育體制
在美國,選民是上帝,政治家把老百姓奉為衣食父母。每次總統競選,挑戰現任總統的人不管來自哪個黨,說的話都是一個模式:我們是美國人,所以應生活得比現在更好;現在的種種問題,全是因為這個現任總統把事情搞壞了。美國的政治話語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有問題不怪你們(老百姓)自己,而是別人(政府)的原因。主權在民,責任卻不在民。
此一民主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不承認上面的權威。老百姓聽慣了奉承,聽不得批評,更不用說教訓了。
美國高中的經費是老百姓納稅提供的,誰敢說納稅人一句不是?
在對付學生時,也要十分小心。一位華裔女老師在耶魯當助教給學生的期中考試判分,近一半的學生都拿了90分以上,可有一位實在不像話,怎麼高抬貴手,也只能給他62分。在他卷子後面的批語中,老師這樣寫道:「你似乎並不理解你所討論的問題,你需要稍微用功一些。」
不想教授看後立即把老師叫到辦公室,說老師的批語完全無法讓人接受。他告誡這位華裔女老師:「這是美國,這種批語是在侮辱學生。你可以說他哪裡錯了,你的打分也無可非議。但你不能說人家不懂、不用功。」 (對事不對人)
美國高素質人才從何來?
不過,無法維持基本水準的美國教育,卻能造就高水平的人才。道理很簡單,好學生不用督促也會用功,而且美國給他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學習條件。
更重要的是,多元、自由的教育制度,給優異之士提供了最充分的發展空間,使他們能夠掌握卓越的技能來應付異常復雜的社會。美國大學錄取學生,注意學生在種族、文化、經濟等背景上的多元搭配,並不僅僅盯著分數。這一政策,也不僅僅是照顧黑人、窮人的問題,而確實有助於提高教育質量。 教育要培養有自主意識的公民,而非「順民」
美國的大學生一般在頭兩年不用決定自己的專業,甚至高年級時的專業也與自己未來的事業無直接關系。我當年的一個同班同學本科讀的是歷史,畢業後卻上了醫學院。這樣的例子,在校園里司空見慣,沒有人會感到一點驚異。一次,妻子去看病。醫生見面先自我介紹,聊聊家常,當知道她是一個中國人在這里學日本文學時,馬上和她討論起南京大屠殺的問題,讓你感到雙方有許多共同語言,病人與醫生之間,一下子就有了信賴感。
再看看東亞又如何呢?中國的大夫不用說了。即使在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你去醫院從來別指望醫生會主動和你握手,更不用說聊家常了。日本的醫生,常常讓人想起電影里的憲兵隊長,你不過是他權威之下的一個有問題的東西,而不是人。我兩歲的女兒,在美國一路過醫院就喊著要進去看看她的醫生;可是在日本,她一見醫生就哭,乃至有了些心理問題。以美國的標准看,你若是連這么小的一個孩子的信賴都無法贏得,還當什麼大夫!
美國社會是由公民所組成,而非「順民」所組成,而非由社會工程的「零件」、「螺絲釘」所構築。教育要先塑造人,懂得什麼是人權的人,懂得什麼是人人平等,人人機會均等的人,然後再談專業,再談知識,否則你不知道如何把專業技能用到人身上。所以,學生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如何對自己的生活作出選擇,而不是在一種高度專業化的權威主義教育體制和哲學下,掌握別人需要他們掌握的技能。
教育與訓練的最大不同就在於,教育不僅傳授著知識,更孕育著一種源源不絕的人文資源。布希2002年在清華大學講演時說「大學不僅是培養技術人員,更要培養公民」,這話表達了美國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時對受著前蘇聯「順民」式的高度專業化訓練的清華學生乃至中國學生講,應該是有教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