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導師名單
㈠ 孫靜的介紹
孫靜:女, 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統計教研室講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博士課題為「湖北省隨州市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兼任世界健康基金會「艾滋病培訓項目」課程聯絡員,一直從事艾滋病知識傳播和培訓工作。曾多次與桂希恩教授合作,參與組織「中國兒童艾滋病防治研究會」、「湖北省艾滋病培訓項目高級專家顧問團會議」、「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專業骨幹培訓班」和「新疆自治區艾滋病臨床診療培訓班」等培訓項目,對於艾滋病防治模式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曾參與其他6項課題設計、實施、分析和總結,在農村衛生保健、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㈡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信息
霍細香,女,45歲,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傳染病所病毒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主任,從事病原微生物專業,1980年9月-1985年7月,華中農學院;1985年9月-1988年7月,東北農學院,碩士;1994年4-6月,倫敦大學熱帶病與公共衛生學院進修學習實驗室。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參與編著1部。
(2)近5年,主持省級科研課題1個,主持國際合作項目1個,參加國際合作項目2個。
(3)在湖北省流感監測網路實驗室建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使我省國家級網路實驗室在數量上最多,中央財政資助最多省份之一,綜合排名位居南方片3-4名,參與了全國傳染病實驗室監測與應急檢測工作5-10年規劃
侯祖洪,男,59歲,主任醫師,衛檢所所長,院/中心食品葯品安全評價中心主任,從事放射衛生專業1974.9-1977.11湖北醫學院畢業,1982.9-1983.7白求恩醫科大學學習放射衛生,1986.9-1987.7湖北醫科大學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湖北省享受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國家級專業學會常務委員1個、委員1個,省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個,常務委員1個,委員4個,理事1個。
(2)近5年,副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2部,審閱專著1部。
(3)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4篇。
(4)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科研項目3項。
史廷明,男,47歲,博士研究生,主任醫師,衛檢所所長,院/中心毒物檢測中心主任,從事環境衛生專業,1981-1986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學士;1986-1989年,同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碩士;2000-2003年,德國杜塞爾大學職業與環境衛生研究所,博士
資格簡要信息
(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碩士生導師,省留學歸國人員聯誼會理事,2個國家級專家組成員;
(2)獲得12屆國際生物學術會議最佳論文報告獎;
(3)近5年,英文專著獨著1部,合著1部,中文專著2部;第一作者發表英文論文16篇,均SCI收錄,第一作者收錄3篇;
(4)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課題3項。
易國勤,男,57歲,主任醫師,慢病所所長,從事食品與營養衛生專業,1976.12-1979.12武漢醫學院衛生專業畢業;1999.8-1999.11菲律賓大學學習營養。
資格簡要信息
(1)武漢大學碩士生導師,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任國家級專業學會2個理事、1個副理事長、1個副主任委員、1個成員,省級專業學會1個副理事長,省專家學者報告團成員,省級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國家級專業評審專家,國家級刊物編委;
(2)近5年,2004年獲國家級先進獎1項;
(3)近5年,國家級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其它雜志1篇,參與編寫專著3部,主審專著1部,主編專著1部;
(4)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國際合作項目5項。
唐利軍,男,47歲,研究員,衛檢所副所長,院/中心動物實驗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實驗動物專業,本科,學士,1982年9月-1987年7月,華中農業大學;2001年3月-2002年9月,武漢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班結業;2007年1-3月,美國喬治亞大學參加「狂犬病防治技術」培訓班。
資格簡要信息
(1)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1個國家級專家委員會委員,2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國家級雜志編委;
(2)近5年,專著主編1部,參編2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SCI收錄1篇(排第7名);
(3)近5年,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排第3名)、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第2名)。
(4)近5年,獲得國家課題1項(排第二),主持國際合作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廳基金1項。
張慶軍,男,50歲,主任醫師,慢病所副所長,從事慢性病防治專業,碩士,1978.10-1983.8湖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1994.7-1995.1泰國Mahidol大學熱帶醫學院學習;1995.1-1995.7國立菲律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習;2000.10-2001.10日本長崎大學醫學部學習;
1998.10-2000.12武漢大學醫學院,碩士;2007年10月赴美國CDC參加慢病研討班;2008年4月赴日本參加WHO/日本慢病高級學者及官員研討會。
資格簡要信息
(1)同濟醫學院碩士生導師,任1個省級學委會委員,3個省級協會、學會理事,1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常委,1個國家專業分會委員,任1個國家級刊物常務編委,任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編委各1個。省級技術指導組專家1個。
(2)近5年,專著副主編1部,國家級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省級刊物第一作者發表3篇。
(3)近5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第10名),省級重大科技成果2項。
(4)近5年,主持課題、項目工作13項。
徐興建,男,57歲,主任醫師,血研所副所長,從事血吸蟲病防治專業,血吸蟲病防,1975-1977年,荊州衛校,中專;1984年3月-1987年1月,湖北大學,英語大專;1988年12月-1990年12月北京醫科大學;1992年7月-1992年12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研修;1993年1月-1994年4月美國布朗大學流行病、分子生物學研修;1998年4月-1999年4月英國坎特布雷大學,貝類生態及控制研修。
資格簡要信息
(1)武漢大學醫學院現任博士生導師,武大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碩士生導師。7個國家級專家委員會理事及委員,1 個省級學會副主任委員,1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省級評審專家;
(2)2006年,獲得湖北省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稱號;
(3)近5年,發表論文SCI收錄6篇,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參編4部;
(4)近5年,獲專利2項,獲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1個,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 個。
(5)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國際合作項目第一負責人6個。
袁方玉,男,58歲,主任技師,傳染病所副所長,從事媒介生物控制專業,碩士,1980年月畢業於武漢大學;1989年赴英國留學,1990年獲倫敦大學熱帶衛生與熱帶 病學院碩士學位;1999年至2000年赴英國GUEEN MARY大學進修媒介分子生物學。
資格簡要信息
(1)獲國務院專家津貼,武漢大學兼職教授,擔任3個省級協會、學會常務理事,1個省級協會理事,2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省級學會委員,國家級雜志編委1個;
(2)近5年,國家課題1 個,國際項目1 個;
(3)近5年,獲省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個,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個;
(4)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其它雜志發表5篇。
熊昌富,男,46歲,主任醫師,傳染病所結核病防治所副所長,從事結核病防治專業,碩士
1983年-1988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2002年-2005年,華科大同濟醫學院,取得碩士學位;1995年-1996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進修;2006年6月,參加WHO在拉脫維亞舉辦的耐多葯結核病治療管理培訓。
資格簡要信息
(1)2003年被中國CDC聘為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國家級督導員;
(2)近5年,參加的2項課題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分別排名第3和第4;
(3)近5年,主持部委課題1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
(4)近5年,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被SCI收錄1篇;
(5)2006年獲全國結防先進個人。
占發先,男,45歲,主任醫師,傳染病所所長,院/中心病原微生物檢測中心主任,從事傳染病防治專業,碩士,1980年就讀於同濟醫科大學(本科);1988年就讀於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生);1996年赴瑞士熱帶醫學研究所進修學習國際衛生保健與衛生管理;1998年獲德國萊比西大學邀請參與「白細胞介素-12的免疫學功能研究」。
資格簡要信息
(1)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擔任1 個國家級協會理事,3 個國家級專家委員會專家,1個省級協會理事、副秘書長,2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省級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2)近5年,中華醫學會科技一等獎1個;
(3)近5年,專著主編1部,參編3部;
(4)近5年,主持省科技廳課題1個,國際合作項目5 個,省衛生廳課題1個(排第2名)。 龔晨睿,女,40歲,碩士,副主任技師,衛檢所營養與食品安全部,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1989-1993年,華中農業大學,本科;2001-2003年獲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2004年菲律賓大學食物與營養規劃培訓班畢業(3個月)。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
(2)近5年,主持中國營養學會科研基金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院中心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CDC項目1項。
張金明,男,40歲,副主任技師,衛檢所實驗動物研究中心部門主任,從事實驗動物專業,1989-1993年,華中農業大學,本科;碩士在讀。
資格簡要信息
(1)省級學會常務理事1個;
(2)近5年,參與的項目登記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項(參與),驗收達國內先進水平1項(參與);
(3)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篇,外文1篇(第三作者);
(4)近5年,主持省衛生廳課題1項,參與1項(第3名),主持省科技廳項目1項。
黃文耀,男,40歲,副主任技師,衛檢所檢驗部,從事理化檢驗專業,1988-1993年,華西醫科大學,本科;2002年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本科畢業,工學士。
資格簡要信息
(1)省級學會委員1個;
(2)近5年,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一位)一項,鑒定登記為省重大科技成果1項;
(3)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
(4)近5年,參與省衛生廳重點課題1項(排第2名),省科技廳項目1項。
樊柏林,男,39歲,主任醫師,衛檢所副所長,從事衛生毒理專業,1988-1993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1993-1996年,同濟醫科大學研究生碩士;2001-2002年菲律賓大學食物與營養規劃研究生獲碩士;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在讀。
資格簡要信息
(1)國家級專業學會委員2個,省級專業學會委員1個;
(2)近5年,獲中華醫學會科技獎三等獎1項(參與),湖北青年五四獎章1項,負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局葯物GLP認證和農業部農葯登記毒理學試驗室A級資質認證(實驗室負責人);
(3)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參編專著2部;
(4)近5年,主持省衛生廳課題1項,參與國家CDC項目2項,主持院中心項目3項,參與1項(第2名)。
徐軍強,男,37歲,助理研究員,傳染病所病原微生物檢測中心副主任,從事分子病毒學專業,博士後,1999年9月-2002年7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博士畢業;2000年赴台灣陽明大學交流學習;2001年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交流學習;
2003年-2006年,武漢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以第二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篇;
(2)近5年,主持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衛生廳基金1項。
張令要,男,39歲,副主任技師,傳染病所消殺部副主任,從事媒介生物控制專業,博士,1990年-1994年,河南大學;1995年-1998年,中科院病毒所,碩士研究生;2005年-2009提,華中農業大學,博士;2005年赴澳大利亞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發表論文SCI收錄1篇,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參編專著2部;
(2)近5年,主持廳基金1項,院課題1項。
李陽,男,39歲,副主任醫師,人教處處長,從事慢性病防治專業,博士,1988-1991年,華中師范大學應用化學,大專;1996-1999,湖北醫科大學勞動衛生,碩士;2005-2008年,武漢大學醫學院病原生物學,博士;2005年,赴澳大利亞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擔任1個省級專業學會常委;
(2)近5年,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第二);
(3)近5年,發表論文SCI收錄1篇;參編2部專著,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
(4)近5年,主持廳基金1項,參與省科技廳1項(排第2名)。
江永忠,男,41歲,副主任技師,傳染病所副所長,從事微生物檢驗專業,碩士,1989-1992年,湖北省葯檢專科學校,大專;1997-2000,華中師范大學,本科;2002-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MPH;2007年,赴美國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1個省級專業學會常委,2個專家委員會委員。
(2)近5年,參編1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
(3)近5年,主持廳基金2項。
官旭華,女,40歲,副主任醫師,傳染病所副所長,從事流行病學專業,博士1988-1994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1994-1999年,總後軍工醫院和武漢青山第一醫院;1999-20004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2007年,赴美國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省級學會委員1個,3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
(2)近5年,專著副主編1部,主譯1部,參編1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8篇,外文1篇;
(3)近5年,主持部、廳級基金2項,院基金1項,部級基金項目主要參與者2項。
胡曉雲,男,41歲,主任醫師,院中心副院長、副主任,從事健康教育專業,博士,1987-1992年,同濟醫科大學健康教育專業,本科;2000-2002年,武漢大學社會醫學,碩士;2006年9月-2009年,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研究生;1999年,泰國學習;2003年入選香港紅絲帶學人計劃,2003年、2005年、2006年三次赴香港學習艾滋病防治和策略研究;2006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參加第十六屆世界艾滋病大會;2007年赴以色列學習項目管理。
資格簡要信息
(1)武漢大學現任碩士生導師,擔任2個國家級專業學會、協會常務委員、委員,1個國家級研究會副秘書長,1個省級專業學會常委,1個省級專業學會委員,4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
(2)近5年,專著主編1部,參編大學教材2部,專著4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0篇,獲得湖北新聞獎一等獎1項、長江日報新聞一等獎1項。
(3)近5年,主持科技部課題1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廳基金1項,院基金1項。
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風雨同濟
1、上海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館(1947-1949)
1947年10月,同濟大學正式聘林競成(時任附屬中美醫院院長)為同濟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公共衛生學館主任,此後學館有了較大發展,人員不斷增加,先後調入林壽梧、周德、張國高、張求精、陳炎磐等人。1950年,周有尚、杭敏蓀畢業留校分配到公共衛生學館工作,同時還培訓了一批公共衛生技士和護士,如李植正、王祖銘、金珊英、管秀英、史可一等。
2、中南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館(1950.2-1955.5)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同濟醫院內遷武漢,9月份同濟大學醫學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並組建中南同濟醫學院。是年,在中南區軍政委員會衛生部的領導下,學院與武漢市衛生局共建武漢實驗衛生所,作為公共衛生實習基地(所址:漢口瑞祥路1號,市傳染病院原址),由張求精任所長、陳炎磐任副所長,並派人參加各業務組工作(如周德、張國高、李植正、王祖銘、金珊英、史可一等)。1953年因籌備教學需要,張求精被調回學校,先後由陳炎磐、周德任所長。1954年該所改為江岸區衛生防疫站。
1955年,因建系及進行衛生專業教學,大部分人陸續調回學校,只留李植正、史可一等,將人事關系轉到武漢市衛生局,但仍保持與江岸區衛生防疫站協作關系,作為學生實習和科研基地。1951年,公共衛生學館開始承擔中央衛生部下達的教學任務,如全國公共衛生學高級師資進修班(15人,1951—1952)、衛生幹部專修班(56人,1952—1955)、公共衛生醫師專修班(83人,1955—1958),以及承擔醫療系本科、專科公共衛生學課程和畢業實習的教學任務。1953年,正式招收首屆衛生系本科學生。為了籌辦衛生系和准備衛生專業課教學,1953年5月決定將公共衛生學館人員分為幾個小組:即保健組織學、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和勞動衛生學4個教學小組,營養衛生學、婦幼衛生學和學校衛生學,因當時人數較少,組成一個聯合小組,在衛生系成立以前,主要承擔醫療系學生衛生學教學任務。
3、武漢醫學院衛生系(1955.6-1985)
解放後,黨和國家政府十分重視衛生防疫人才的培養工作,50年代初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衛生部決定集中力量,在全國先辦好六個衛生系。1955年山東醫學院和浙江醫學院衛生系撤銷,二個醫學院衛生系部分教師及學生約250人調整來漢與公共衛生學館合並,准備建衛生系。
1955年5月13日衛生部下達[1955]衛教字第54號文,同意我校建立衛生系、醫療系和基礎醫學部。同年6月1日我校正式宣布建立衛生系,由林競成教授任系主任(1958年後由蔡宏道接任),按照衛生部頒發的教學計劃設立了7個教研組:保健組織學(主任林競成兼)、流行病學(主任張求精)、衛生學總論(主任蔡宏道)、環境衛生學(主任林壽梧)、勞動衛生學(主任陳炎磐)、營養衛生學(主任劉毓谷)、學校衛生學(主任朱文思)教研組。並先後建立了黨、團、工會及系學術委員會等組織,金振濤同志為首任黨總支書記,衛生系在黨總支領導下進行工作,同年,衛生系教學樓(面積約2800M2)竣工。
1957年,首屆四年制衛生專業本科生畢業(之後改為五年制),留系任教達26人,又從外地調入一些教師,大大充實了衛生系的師資隊伍。1956年,為了適應科學研究工作發展的需要,經衛生部中央衛生研究院批准,在我系建立勞動衛生研究組,組織全校有關單位如勞動衛生、環境衛生、營養衛生、保健組織、生理、生化、內科等教研組,開展協作進行勞動衛生(工廠衛生)調查研究工作,衛生部每年撥給經費,並有專職人員編制。1960年由於國家經濟困難,勞動衛生研究組撤銷,部分人員和設備調往有關單位。
1962年,為了加強衛生專業臨床教學,學院從兩個附屬醫院抽調內、外、婦、兒、眼、耳鼻喉、皮膚科教學人員14人,組成衛生系臨床教學小組,負責衛生系學生臨床教學工作,教學基地設在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學生借住在市糧食學校,教學辦公室也設在糧食學校,設秘書及輔導員各1人、工作人員和工人各1人。1968年「文革」期間,衛生系臨床教學小組撤銷,各科人員回醫院工作,其他人員分別調往有關單位,衛生系學生臨床教學工作由附屬第一、二醫院分擔。
衛生系十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1960—1961年與武漢市硚口區衛生防疫站建立系站協作,1965年又與硚口區一些工廠、街道、學校進行協作,組織學生進行現場教學。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開始,這些教學活動被迫中斷,當年也中斷招生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全系108名教職工,除下放農村安家落戶、去「五七」幹校農場勞動及下鄉辦教學點外,留系人員基本上分為衛生防疫和職業病防治兩大組。1972年衛生專業恢復招生工作(三年制)。1973年7月醫學院臨時黨委決定由馬駿凱、劉學倫(1978年調學校科研處)、吳植恩、王峰同志任衛生系副主任,同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通知,同意蔡宏道教授任衛生系主任。為適應當時形勢及教學需要,1973年對衛生系組織機構和人員進行了一些調整,主要是撤銷原有的衛生學總論教研組和學校衛生教研組(1977年恢復),將保健組織學教研組改為衛生統計學教研室,勞動衛生學教研組改為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教研室,營養衛生學教研室改為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流行病學和環境衛生學教研組分別改為流行病學教研室、環境衛生學教研室。
1970年12月根據國防工業發展需要,學校組織衛生系及兩個附屬醫院部分醫務人員成立「325會戰」工業衛生科研組,承擔七機部「325會戰」任務。1973年3月學校領導決定該組劃屬衛生系領導。1978年湖北省教育局與石油化工局批准組建「325」工業衛生研究室,並修建科研樓房一棟。1979年「325會戰」下馬,學校下達文件將「325」工業衛生研究室改為工業衛生毒理研究室,1981年與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教研室實行統一領導。自1973年起,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教研室即與有關工廠協作,建立了職業病門診和病房,1975年又在附屬第一醫院(協和醫院)設立職業病病房,1985年9月根據衛生部(85)衛科教高學188號文,與協和醫院合作將原有病房擴充,並指派專人參加職業病專科門診。1985年衛生部(85)衛防13號文件決定我校為華中地區職業病防治和人員培訓中心。
上個世紀的70年代初期,環境科學在我國經濟生活領域興起,隨著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人群健康損害的發現,在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確立保護環境是一項基本國策。國務院[1973]158號文件中要求「有關大專院校要設置環境保護專業和培養技術人才」,我院環境衛生教研室在環境保護的實踐中也深刻體會到具有醫學知識的環保專業幹部缺少,為推進環境保護事業對專門人才的需求,在各級環境保護部門的支持和領導下,從1973年開始連續舉辦了6期環境污染與衛生監測中高級培訓班,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隨著國家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急需擴大隊伍,輸送高級專業人才,1978年,經湖北省教育局[教醫(78)17號文]及衛生部[武醫(78)45號文]批准正式建立「環境保護衛生專業」,同年開始招收5年制本科學生33人,1979年衛生部在成都「醫學教育規劃」會上將其更名為「環境醫學」專業。同時,醫學院批准增建:環境流行病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毒理學、環境監測學4個教研室和環境醫學概論、環境醫學統計、環境與衛生工程3個教學小組,為了保證衛生專業教學任務的完成,又組建了環境衛生學教學小組。1985年世界銀行給衛生部貸款選定環境醫學專業為特殊項目,並認定為全國環境醫學培訓中心,貸款近30萬美元,添置了大批教學科研儀器。
1980年衛生統計學教研室建立社會醫學研究室。自80年代起,為了適應科學研究的發展,學校批准逐步成立了一批研究室,如:1983年,流行病學教研室設立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室,1985年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和兒童少年衛生學教研室相繼成立相應的研究室,1986年建立職業醫學研究室,1988年學校批准成立職業醫學研究所。1994年環境衛生學教研室成立了地方病學研究室。1984年,醫學院黨委決定衛生系為處系級業務部門並決定由梁浩材任系主任,張余慶任系副主任。1984年開始籌建婦幼衛生系,1985年學校正式招收婦幼衛生專業本科學生,籌建期間舉辦婦幼衛生進修班2期、婦幼衛生專業證書班1期,組織編寫、出版專業教材8種。
4、同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986-2000.4)
1985年衛生部批准同濟醫學院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1986年批准衛生系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2月學校正式任命文歷陽副校長兼任院長,陳世蓉任總支書記、常務副院長,同時任命了社會醫學研究所和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副所長及各教研室、研究室主任、副主任。1986年衛生部批准成立社會醫學研究所,下設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學、居民健康、婦幼保健、老年醫學、國際保健5個研究室及《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編輯部。1987年,學校黨委批准,社會醫學研究所試辦健康教育後期分化專業,首屆學生10人。1991年根據教學需要,學校批准增設健康教育教研室,人員編制不變;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改為衛生統計與社會醫學教研室。1989年,學校批准衛生統計教研室試辦衛生統計學後期分化專業,首屆學生12人。
1987年,國家教委(87)教高字015號《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醫葯本科專業目錄》文件中,將環境醫學專業列為國家統招專業(編號0202)開始在全國招生。1989年,國家教委(89)教高字021號通知,批准環境衛生(環境醫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1993年,學校批准成立環境醫學系。
1976年醫學院臨時黨委批准,成立了環境毒理學研究室。從80年代初,該研究室開始承擔農業部及下屬單位的新開發農葯產品的毒理學評價工作,1997年,學院整合優勢力量,向農業部、衛生部申報農葯毒理程序評價資質,獲准承擔1-4階段的評價工作。
1988年5月,學校批准將1982年成立的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並入公共衛生學院統一領導。
1990年9月,為了加強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經學校研究批准成立預防醫學教研室,隸屬公共衛生學院管理。
1991年在婦幼衛生專業的基礎上,成立婦幼衛生系並下設三個教研室:婦女保健學教研室、兒童保健學教研室、婦幼信息管理學教研室。為了適應我國婦幼事業的發展,於1995年開始招收婦幼衛生大專班(三年制)學生,於1997年開始招收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研究生課程班學生。
1993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武漢分院掛牌我校,陳學敏教授兼任分院院長。同年,由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流行病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統計學、兒童少年衛生學、預防醫學、環境衛生學七個教研室組建成立了預防醫學系,還成立了環境醫學系,衛生事業管理學系,至此公共衛生學院轄四個系:預防醫學系、環境醫學系、婦幼衛生系、衛生事業管理學系,三個研究所:環境醫學研究所、社會醫學研究所、職業醫學研究所和一個中心: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成為擁有多種專業,不同層次教學和能開展較為廣泛領域科學研究的公共衛生教學、科研、培訓基地。經多年努力,1997年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研究室通過湖北省計量認證,建立了「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中心」,並於1998年5月獲衛生部批准,承擔保健食品功能學與毒理學的檢測、評價工作,這使實驗室首次成為國家級實驗室。2000年,保健食品功能學檢測中心再一次通過衛生部專家組的復審。
5、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2000.5-)
2000年5月,根據國務院、國家教育部要求,原同濟醫科大學與原華中理工大學、原城市建設學院等四校合並組建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正式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同年12月,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人字【2000】19號、22號文批准,公共衛生學院設立了「同濟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和「傷害控制研究中心」。2001年,根據國家教育部招生目錄,學校院系機構進行學科重組、調整,公共衛生學院設6個系: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社會醫學系、衛生毒理學系;1個研究所:環境醫學研究所;1個教學實驗中心:預防醫學教學實驗中心,衛生事業管理學系和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劃出,實驗醫學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室整體並入環境醫學研究所(圖1)。同年,學院進行改革,對行政管理人員實行競爭上崗和教育職員制,學院有6位同志競聘到領導崗位,周宜開任院長,張述林任院總支書記;陳建偉任黨總支副書記;楊克敵、程茂金、鄔堂春任副院長。有10位同志聘為教育職員,他們是:楊世秀、夏正剛、鄭剛、劉慧明、陽琳、歐陽寧慧、林偉、李民、陳興芝、李紅桃。
2002年1月,預防醫學教學實驗中心實驗室通過由省教育廳組織的「雙基」實驗室評估;同年3月,為了培養應用型預防醫學高級專門人才,經教育部批准,公共衛生學院成為全國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MPH)試辦院校之一,並於當年開始組織學生報名和考試工作,首屆招生103人;2002年11月,由環境醫學研究所牽頭聯合北京環境醫學研究所、太原環境醫學研究所向國家環保總局申報建設「環境與健康部級重點實驗室」,獲得通過。
2003年11月,經教育部驗收檢查,公共衛生學院申報建設「環境與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得通過;2003年12月,學院成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農葯毒理研究中心」,副院長鄔堂春教授兼任主任;石年、魯文清教授任副主任;陳秀娜教授任技術顧問;2003年12月,預防醫學教學實驗中心與武漢雄銘環境科技公司共同創建的「同濟雄銘室內外環境及材料檢測評估中心實驗室」,經湖北省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評審通過。
2004年5月,學院組建了「分子流行病學實驗室」,通過公開招聘,袁晶副教授被聘為實驗室主任。2004年12月30日,學院正式成立二級教職工代表大會。
2005年7月,根據中共華中科技大學委員會校黨(2005)24號文件精神,任命徐水平同志為公共衛生學院黨總支書記,同時免去張述林同志院黨總支書記職務。2005年8月,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兒少衛生與與婦幼保健學系、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社會醫學系等單位整體搬入原實驗中心大樓辦公,大樓內部按統一設計標准進行了裝修、添置實驗台和辦公傢具,總投資約400萬元。2005年9月,根據教育部「關於2005年度生命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場評估工作的通知」要求,環境與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教育部評估檢查,評估等級為「良好類」。 聘周宜開教授為「環境與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環境科學院院士魏復盛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任期至2010年10月。
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 自2006年起由社會醫學系承辦的原《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正式更名為《中國社會醫學雜志》。該雜志為教育部主管的國家級學術類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2006年5月,學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根據華中科技大學校黨(2006)46號文通知,周宜開被聘為公共衛生學院名譽院長,鄔堂春為院長,楊克敵、杜玉開、徐順清為副院長。 公共衛生學院前身公共衛生學館僅相當於一個教研室。1955年建立衛生系後才有正式的機構建制。
1、1955年,衛生系設一個專業,7個教研組。
2、1973年,衛生系設一個專業,5個教研室。
3、1978年,衛生系設二個專業,10個教研室,3個教學組,2個研究室。
4、1986年,公共衛生學院設二個專業,2個研究所,10個教研室,5個研究室。
5、1993年,公共衛生學院設4個系, 3個研究所,1個培訓中心,18個教研室。
6、2001年,公共衛生學院設6個系,1個所,1個教學實驗中心。
7、2002年,公共衛生學院設6個系,1個所,1個教學實驗中心並擁有1個部級重點實驗室。
㈣ 華中科技大學除了紅凌還痛失了哪些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除了紅凌還痛失了三位教授,分別是:
一、段正澄
2020年2月10日上午11點18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搶救無效不幸逝世。林正斌,副主任醫師,1983年畢業於同濟醫學院醫療系,從事器官移植專業30餘年。生前任武漢同濟醫院器官移植副主任醫師、武漢市器官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曾赴日本金澤醫科大學留學。特別是在腎移植術及術後治療,慢性移植腎腎病的治療,腎移植術後的各種並發症的處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㈤ 華中科技大學博導名單
華中科技大學在我國是一所985高校,4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在華中科技大學不同的學院,有不同的博士導師。
不過在華中科技大學讀博士的話,壓力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畢業論文的壓力,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和實驗,但是博士畢業之後享有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㈥ 華中科技大學導師名單
華中科技大學各學院導師名單整理如下: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
汪立宏、徐濤
基礎醫學院導師
王建枝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
程遠雄、陳修國、陳永府、陳立平、曹樹平、白坤、艾武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
李芝棠、朱建剛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導師
邱建榮、陸繼東、徐明厚
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導師
劉文、顧佩華
社會學院導師
曹志剛、戴潔、果臻、何菊、柯卉兵、任敏、吳中宇、王三秀、王茂福、石人炳、劉成斌、賀雪峰、吳毅、丁建定、孫秋雲、雷洪
㈦ 華中科技大學博導名單
楊治 教授 博士生導師 院長。
王海軍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院長。
分管學術型研究生、博士後工作,協管財務工作。
戴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院長。
分管專業學位研究生工作,協管終身學習中心工作。
李建斌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院長。
分管科研、國際認證和國際合作、圖書館工作,協管學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