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人文學科趨勢

美國大學人文學科趨勢

發布時間: 2023-05-12 00:08:23

美國大學文科有哪些熱門專業

如今去美國留學讀文科的學生不佔少數,那麼,有意向留學美國的學生會問, 一、管理學 管理學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包括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等。管理學類和經濟學類相似,一些比較創新的前沿的研究手段和理論基本都產生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大學和研究所里。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都非常注重向高校中的管理學專業人士咨詢管理策略和方法,這也就為從事這些方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了更多實踐和發展的機遇。職業經理人一直位列十大高薪行業之一,而大部分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都是管理學類專業出身,在公司中經過磨練逐漸成長的。而國外留學的經歷,會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和實踐的機會,成長的速度也會更快。 二、經濟學 國際注冊會計師、精算師、金融工程師、保薦人……這些字眼無一不是商業精英以及高額薪水的代名詞。雖然美國剛剛經歷了經濟危機的暴風雨洗禮,但金融從業人員的發展前景和薪資待遇依然被廣泛看好,華爾街商業精英的形象依然被人嚮往。近幾年來,經濟學類,尤其是旗下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等專業的報考熱度和關注度持續高漲,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的機會也是非常多。 三、新聞傳播學 國外高校的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特別注重通過傳媒業在社會特別是在文化上的差異,培養學生的對國家甚至世界的電視、電影、廣播、新聞通訊等傳媒載體的逆向思維能力。盡管此類專業比較強調理論學習,但是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也在強調學生在傳媒業中的實習,提供了很多機會使學生了解最新的多媒體技術在傳媒業中的應用。近幾年,國內外交流的日益頻繁促進了國內新聞、影視、廣告等傳播與媒體行業的迅猛發展,對於大眾傳媒類專業各級人才尤其是高級人才的市場需求成倍增長。 更多留學預科問題,盡在預科聯盟。

❷ 美國留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的9個主要專業方向及就業分析

人文與社會科學(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9個主要專業方向

綜述:人文與社會科學各個專業學生的數量在美國大學中所佔的比重相當大,但是,其就業市場較疲軟,而且平均薪水也很低。某些在中國很熱門的專業例如傳媒和表演藝術,在美國既無前途,也無“錢途”。美國勞工部根據統計數據,提醒睜笑廣民眾注意:絕大多數視覺與表演藝術家無法獲得能夠維持生活的全職工作,他們不得不全職或者半職地做其他與藝術專業無關的工作來維持生活。

1.傳播 Communications

傳播專業研究的是現代社會的種種信息與思想的交流方式。學生要學習政治、歷史和宗教演講,寫電視、電影評論,評估媒體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以及傳播媒體對道德倫理的探究。傳播專業包括廣告、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公關、演講等內容。有的大學又將以上的內容細分為幾個專業。

基礎知識和能力::英文、歷史、政治等人文課程;較強的寫作、演講能力。

就業:市場需求總體較好,但大多數畢業生不是在媒體工作,主要在政府、政治團體工作,也從事銷售、司法、管理、廣播電視的工作。

你知道嗎:傳播專業的絕大多數畢業生不在傳播媒體,而是在商業管理與銷售行業工作,進入電台、電視台工作的機會很少,進入電影界的極其困難。

2.英語 English

在講英語的國家,英語作為一種基本語言,與其他攜早拆專業相比,很難成為培養某種定向性職業的專業,如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可以從事IT業,護理專業畢業的當護士,會計專業畢業的當會計等。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去向非常離散。

基礎知識和能力::英文及其他人文學科。

就業:英語專業畢業生因為分散到各個行業,所以市場需求量尚可。起薪及平均收入都略低,比全國各專業的平均收入約低10%。畢業生從事管理、藝術、寫作、我、娛樂、公關方面的工作,也有從事中小學教學、保險、銷售、金融業等的工作。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並沒有給人以專業“不對口”的感覺。

3.外國語言文學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在美國大學,外語專業的學習不是只關注某種語言本身,如詞彙、語法和文章結構等,而是把語言作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各國的文化、文學、藝術、政治、歷史、宗教、社會和經濟等。因此外語專業的教學與研究有非常廣泛的課題。

基礎知識和能力::3~4年高中相應外語科目的基礎(中文專業卻是一個例外,通常不要求有中文基礎),對人文科學的興趣。

就業:職業市場需求量不大,但因為該專業畢業生不多,所以就業情況尚好。近年因為反恐的需要,美國政府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激增,此專業畢業生待遇也開始提高。近一半的畢業生在公司工作,約1/3的畢業生從事教育工作,10%的畢業生在政府工作。職業為商業、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教師,秘書,保險、證券、房地產行業的人員。

4.歷史 History

歷史專業是研究人類社會各方面的社會科學。歷史研究通過遺留在世的檔案,如政府和社會團體的紀錄文件、報紙、雜志、影像資料、采訪以及其他種種未發表的文件資料,研究、分析和解釋過去各時期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人類對過去經驗的取捨。歷史專業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和批判性的寫作能力,也必須具備口頭表達能力。歷史專業是進一步學習法學的重要通道。

基礎知識和能力::英文、人文學科;分析能力,很強的閱讀、寫作、語言表達能力。

就業:就業市場中等,絕大多數學生畢業後沒有在與歷史專業相關的領域工作。較大比例的畢業生從事管理工作,許多人成為中高級主管;其次是在保險、證券、地產和商業服務業從事商業性的工作;少數畢業生從事與專業有關的職業——當中小學教師。

“升級”與發展:上法學院拿JD,讀商學院MBA。歷史專業的博士通常要讀7~8年。

你知道嗎:為什麼美國大學的專業介紹手冊總是說歷史專業是攻讀法學院和辯棗商業院最好的預備專業?因為歷史專業培養學生批判性的閱讀和寫作以及深刻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據初步調查,歷史專業畢業生,每9人中就有1人上了法學院。

5.新聞 Journalism

新聞專業學習如何尋找信息,並且通過寫作、演講、圖形、圖片和活動影像將獲得的信息有效地進行傳播。學習的內容有在報紙、電台、電視台、網站和廣告業、公關部門工作所必要的技能,如新聞報道技術,報紙、雜志文章的撰寫,攝影、專題報道,廣播新聞法,倫理道德,媒體活動,等等。

基礎知識和能力::英文和其他人文與科學的基礎知識;很強的寫作、演講能力。

就業:畢業生難以找到“本專業”的工作。

你知道嗎:大學里的新聞專業通常還細分為廣播新聞、平面新聞、公關、傳媒技術和攝影專業。

6.人文與科學、普通教育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General Studies

人文與科學專業是源於歐洲教育的傳統。這個專業提供的是一種全面發展的,不求“專業”但求全面的教育。所以有的大學也把它叫作General Studies,就是普通教育或者通才教育的意思。該專業的必修課程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數學、英文、外語和藝術等非常廣泛的內容,而不是限定在某一特定的專業。對於還沒有確定職業目標的學生,這個專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基礎知識和能力::數、理、化、生、人文學科;全面發展。

就業:就業市場需求一般。近一半學生畢業後到商務公司工作,職業分布較分散,有公司管理人員、中小學教師,金融保險業、公關、銷售人員,秘書、作家、我、會計,等等。

7.政治學、政府學 Political Science & Government

美國各大學的政治學和政府學是兩個不同名的同一個專業。有的大學將政治學細化為政治哲學與原理、美國政府學、比較政治學(各國)以及國際關系4個專門化專業。政府學專業學習政府的起源、歷史、發展、政府和政治力量的功能等,也研究各國的選舉、立法、司法、行政系統的結構等。

基礎知識和能力::人文、政治、英文;與人交流、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領導才能。

就業:市場需求較大,50%以上的畢業生到公司工作,有的成為企業管理人員、政府工作人員、外交官員、公務員、作家、我和公關人員。起薪不高,但提升較快。20%以上的畢業生成為企業主管,其他職業多為管理人員,或在保險、證券、地產、商業服務業工作。

8.社會學 Sociology

社會學是研究社會和人的行為的學科。社會上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社會學討論社會結構、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各種群體中人的行為以及各種群體的形成和作用,進而探索社會問題和公共政策。研究的課題有家庭關系,社會上各種族、性別、階層之間的關系,涉及的范圍可能廣至政治、經濟、心理、法律、健康、文化、藝術等。統計學是社會學研究的一種手段。

基礎知識和能力::英文、數學及其他人文科學;分析能力,書面及口頭表達能力,喜歡社交、團隊合作。

就業:市場需求量不少,但是收入較低,增長慢。主要就業去向依次為商業公司、教育、政府部門,職業分布為各類管理人員,社會工作者,教師,公司的市場、廣告、銷售、消費者心理研究人員,司法、城市規劃、環保等部門的人員。

你知道嗎:社會學需要很強的統計學知識和比較復雜的研究方法。例如,信息搜集,高質量的訪談、分析,統計學方法的使用,結論的解釋。

9.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 Visual & Performing Arts

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是兩個很大的藝術范疇。視覺藝術包括圖形藝術(Graphics Art)和藝術(Fine Art)兩大類。圖形藝術一般是指那些與商業目的有關的繪畫藝術,如為公司、商店而設計的各種圖形、廣告;藝術則是以自我欣賞為目的的藝術創作,這些藝術品可能拿到博物館展覽,也可能公開拍賣。藝術品包括繪畫、雕塑以及木刻、木雕、石刻、石雕等。

表演藝術包括舞蹈、戲劇與舞台藝術等。除了學習相應的表演藝術外,還有藝術史、導演、文學、藝術批判、燈光、服裝設計、劇本寫作、藝術管理等。

基礎知識和能力::英文、人文社會學科、數理化;有創造性。

就業:就業市場的競爭殘酷。職業分布很離散,有的當藝術家、廣播員、作家、我、公關人員,有的當管理人員、銷售員、中小學教師、秘書、打字員、市場推廣人員等等。

❸ 美國本科留學時讀哪些專業的前景較好

如果要去美國讀本科,要怎麼選擇留學專業?對於每一個留學生來說選擇專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到看看美國本科有哪些前景好的專業,再考慮專業的選擇吧。

一、美國本科專業

1、會計專業

會計工作是將財政、經濟的數據進行搜集、處理、總結,並將之作為指導商業管理決策的科學根據。會計學與商業管吵拿理都有著多方面的聯系,如成本、稅務、利潤、預算等都是商業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據了解,美國會計師就業市場需求量巨大,商業和工業機構都需要會計師。

2、計算機方向

美國的IT行業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赴美攻讀IT專業被公認為是一條"鍍金"的捷徑,每年出國留學中大約有25%的人選擇的是與IT相關的專業。

一般來講,計算機有以下方向:人工智慧,計算機程序設計,計算理論,軟體工程,計算機圖形學,資料庫,信息學,信息系統,信息技術,鬧毀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生物信息學等。

就國內就業市場的行情看,IT行業正在向移動通信、電子消費品生產方面以及網路通信、網路安全、圖像傳輸這些新興的IT領域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卻很大。

3、工科專業

最近幾年,留學美國的學生熱衷選擇注重實踐,適應面寬,其薪高的工科和商科專業,如電子工程專業。因為該專業涉及通信,計算機,信息產業眾多領域,且實用性強,適用面廣。該專業畢業生容易在各類企業中得到發展,因此備受青睞。中國學生扎實的基礎及認真學習的態度向來受到美國大學的贊揚,多數中國學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在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工科領域專業很多,如航空航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升彎搭,土木工程,化學工程,電子電氣工程,環境工程,機械工程,石油工程等,都是值得考慮的專業,這些領域畢業生都有很好的就業前景。目前美國每年培養七萬名工程師,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各行各業對工程技術人才需求呈增長趨勢。由於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許多新興行業和非傳統行業也對工程師有著很大的需求,尤其高學歷的工科畢業生,這也導致近年來,工程專業研究生的申請數量一直持續增長。

4、精算專業

美國精算專業是依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利用現代數學方法,對各種經濟活動未來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估價和管理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精算方法和精算技術是現代保險、金融、投資科學管理的有效工具。其一直是被廣泛應用於保險及其它金融行業、壽險業務、年金市場、財務運營、資金運作和預測未來等多個領域甚至退休保障等社會福利中。

精算師屬於高級專業人才,在美國工作相當好找,我國精算人才奇缺,國內目前只有少量具有不同資格的精算師,據預測,我國未來五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估計一般國外精算師身價至少為每年300萬人民幣,國內精算師的身價目前也有50萬至60萬人民幣。

美國精算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光明,相應的,美國精算專業申請也有一定的難度,申請者必須有很好的數學能力和邏輯能力,而大部分中國理工類的學生的數學背景都非常出色,申請這類專業較為適宜。

二、怎麼選擇留學專業

如果你也是出於就業的考慮,就需要認真看待美國本科專業的發展前景,選擇一個前景良好的專業。在考慮專業前景的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的,部分美國院校的敏感專業,例如核物理、航天航空等,一般是不會招收留學生的。

中國學生在申請美國本科留學時,優先考慮的專業有商科、工程、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教育等,因為這些專業,都是前景優秀,並且極具就業優勢的專業。

念商科或人文學科的學生,就業競爭力明顯偏弱,因為這些專業的就讀人數最多,並且市場需求相對比較飽和,不過念商科或人文學科的美國留學生,大多會在留學畢業之後,選擇回國創業。

美國本科留學專業如何選?優弗留學建議大家要考慮就業。去美國本科留學,很多美國本科留學生,都有留學工作的意願,但是對美國留學生而言,想要在畢業後順利地獲得工作簽證,找到滿意的工作,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實習工作經歷。

三、美國本科條件

1、托福成績

申請美國前30名校,托福成績最好在105分及以上,且單項不低於25分。美國大學要求國際學生及在美國居住不滿3年的學生提供托福成績。

申請美國名校,托福考試最好不要超過3次。建議您高一的暑假開始接觸托福考試,暑假結束的時候可以考一次試試看。然後利用高二上學期空餘的時間好好准備,爭取第一次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2、sat成績

sat是美國高考,分sat1和sat2。sat主要作為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判標准,在招生中首先看重的是sat成績(名校更看重sat閱讀成績),這個成績對是否被錄取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sat2大多數學生會選擇數學、化學、生物、語言、文學、美國歷史、世界歷史等科目,美國名校申請需要考2-3門sat2。

申請美國名校,sat考試不要超過三次。建議您高二寒假的時候可以接觸一下sat考試,然後充分准備後高二結束前的五月可以考一次sat1,六月可以考sat2。這樣即使第一次sati考得不是最理想,也可以十月,十一月的時候再試。

3、中學成績

學校成績一般包括gpa(平均成績)、年級排名、成績單分數。gpa是申請人在高中階段總成績的體現,年級排名體現申請人與同學校其他申請人的差距。你需要從九年級也就是國內的初中三年級開始保持在校成績優異,從這個意義上說,要進入美國名校,這個過程從九年級已經開始。

在高中,選課的時候不要太偏科。因為很多大學在錄取學生的時候對學生高中所修的課程也會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加州大學的各個分校要求申請者在中學階段必須完成4學年的英文學習,兩學年有實驗的理科課程,三學年數學課程(包括基礎代數,幾何和中級代數)等等。

❹ 美國大學前三十名的,適合文科類學生的,人文社科專業方向的,該如何選擇

美國TOP30,人文社科專業方向推薦學校:

哈佛大學 特色專業:

生命科學、自然科學、法學、醫學、商學、社會科學。哈佛大學的生物、政治科學、數學、經濟學、化學、公共衛生等位列全美第1。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位列全美第2。

耶魯大學 特色專業:

人文社科、法律、公共政策、藝術及基礎學科。耶魯的歷史、人類學和社會學全美第1,心理學、經濟、環境科學、國際關系全美第2,生物、英語全美第3,化學和物理全美第4。

芝加哥大學 特色專業:

經濟、數學、物理、社會學、商學院、法學院。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芝大相關,是世界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最重要的研究教學中心之一。

賓夕法尼亞大學 特色專業:

金融專業、護理專業、教育學、商科、經濟、政治學。商科專業、會計和金融專業、護理專業排名全美第1,哲學專業排名全美第2,傳媒專業、人類學和社會學專業、攝影專業排名全美第4,政治科學專業排名全美第5。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特色專業:

生物醫學、公共健康、國際關系、教育學等。擁有全球頂級的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其生物工程、空間科學、社會與人文科學,音樂藝術等領域的卓越成就也名揚世界。

達特茅斯學院 特色專業:

社會科學、人文學、工程學方面、計算機科學、經濟和政府等相關專業。達特茅斯的人類學和社會學、經濟學專業排名全美第七。

聖母大學 特色專業:

政治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邏輯學、商學等。

范德堡大學 特色專業:

教育、社會學、生物等專業。

萊斯大學 特色專業:

工程、建築、物理、英語、歷史、管理、科學、藝術、人類學等。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特色專業:

人類學、化學、工程、歷史、音樂、統計和生物統計等學科最為強勢。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特色專業:

商學、工程、醫學、護理、法律、公共事務、心理學、社會學和歷史。

北卡羅來教堂山分校 特色專業:

古典文學、英文歷史、政治學和社會學。

想要了解申請上的問題可以繼續追問。

❺ 人文學科落後了嗎,人文學科無用論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關於人文學科的徒勞無益的論隨處可見。
在我們熟悉的網路社會里,「學習文科,自己犯罪」這句話甚至很受歡迎。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包括哲學、語言等專業在內的人文學科遭遇了全球危機。
這在美國知識界和大學尤為突出。
當然,人們往往把這種現象歸因於經費的削減。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人文的支持者、同情者辯護說「沒用」「自由沒用」,實際上也沒用,只不過是一種自嘲。
在對人文學科的諸多否定中,無用論也只是其中之一。
也有觀點認為,人文學科不僅沒用,還凈說風涼話,製造不少麻煩,這在美國社會被形容為反智主義。
例如,曾經參加美國總統競選的里克桑托勒姆( Rick Santorum )解釋了他進入賓夕法尼亞州此鬧立大學時的成績為什麼那麼差。 因為,老師們都是人文學科的左翼人士,基於政治觀點給予了可憐的分數作為懲罰。
反智主義的觀點並不在乎知識背後的意識形態,不是關於左翼、右翼、激進和保守,只是不能接受具有挑戰性和懷疑性的思維。
當然,更激進的科學主義也否定了人文學科的價值。
數據和技術讓他們狂御扒轎妄自大,認為高科技、新技術才是人類知識的創新,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人文學科是阻礙他們創新的因素,也是困擾他們的。 例如,對人文學科的隱私、尊嚴和意義的強調對他們來說是不恰當的。
朱迪思巴特勒( Judith Butler ),生於1956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修辭與比較文學系教授
《身體之重》 《性別麻煩》等著作已出版中譯本。
人文學科的捍衛者從各個角度反駁了這種看法,他們中包括朱迪思巴特勒( Judith Butler )。
她被認為是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現代政治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聲音之一」——,當然模糊文字也受到了很多爭論。
巴特勒認為,人文學科及其教育為我們指出:「如何對待、閱讀、創造意義、介入、脫離、評判,讓世界煥然一新。」 這一點對她來說是不言自明的,即使人們不明確也能相互理解,所以沒有必要被擁護。
她巧妙地用卡夫卡的小說、日記闡釋了不言自明的東西,並在此基礎上重新評價了人文學科的價值。
巴特勒被邀請在人文學科和公共生活論壇上表達這一想法,收錄在《人文學科與公共生活》。 這本書的翻譯出版之際,我們摘錄了其中的主要內容,思考人文學科會給我們生鎮肆活的社會帶來什麼。
以下內容經翻譯林出版社批准摘自《人文學科與公共生活》一書。 內容是巴特勒論人文學科,被摘錄,標題由摘錄者完成。
原文作者|[美]朱迪思巴特勒
摘錄|羅東
《人文學科與公共生活》,[美]彼得布魯克斯,希拉里傑維特著,余婉婉譯,翻譯林出版社,2022年5月。
人文與公共生活的必然聯系
我反復思考了一下,如何打開關於這個公共領域人文學科的文章是最好的。 因為這些術語太寬泛了。 人文學科、公共領域,或者更准確地說是公共生活。
但是,這個任務的意圖相當明確。 我們必須在兩者之間建立聯系,或者就如何表達這種聯系提供指導。
我們被要求做那個的理由之一是這種聯系變得不確定了。
對此,我的第一反應無疑是直接宣布這種聯系是清晰的。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分析這個所謂的公共領域發生了什麼,構築事件及其意義,推測我們的思想動向,並且在必要的情況下描繪出參與模式。
如果我們沒有解讀文本和圖像的能力,不能理解我們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我們不能思考我們希望我們的世界呈現什麼樣的形式,為我們選擇的形式提供理由,上述構想能實現嗎?
所有這些公眾參與的基本形式似乎都需要能夠貫穿閱讀、歷史、文化、媒體、哲學和辯論的教育。
當然,批判性思維是對思想的進一步操作,包括不把什麼是公共領域視為理所當然。
總之,這個領域沒有永久不變的邊界,確實存在的邊界巧妙地部分排除了應該是非公共的、隱藏的或者私有化的東西。
我們還應該有能力估計我們深入的這個公共領域發生了什麼變化。
電影《馬丁伊登》(MartinEden2019 )劇照。
如果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理解為現有公共領域的參與者,還要把自己看作「公共」概念的積極構建者,就需要對意義理解進行相關的教育。
我們應該包容和批判地看待公共生活中各種習語中應該被理解、聽、看、被討論的東西。 無論它們是口頭的、書面的、視覺的、聽覺的、實體的、觸覺的、演示的。
這種弱化,是應該說哪個(應該聽到)、哪個應該表達)、哪個應該被觸摸、或者應該接近)的流程前提)所涉及的領域受到了很多約束性權力的限制
關鍵不在於有聽、說、看一切、或自由移動的完全自由,而在於自由評價感覺的微妙限制,追溯其經過和空間結構,批判性地評價世界如何組織化、如何更好地組織化
而展示公共生活投資,從一開始就與人文教育息息相關,它為我們指出如何思考、處理語言和形象、閱讀、創造意義、介入、脫離、設置評價標准,讓世界煥然一新。
對教育者來說,這些問題很根本,我意識到自己在其中裹足不前。
必須要問的是,什麼樣的狀況讓被人聽到說法越來越困難? 我所認為的自明的東西和新的價值評價機制之間出現了替代方案。 這個新機制必須多次強調多麼明顯的東西。
確實,我有時發現自己很懷疑。 因為我誤以為這些活動的公共價值是如此不言自明,幾乎沒有必要被擁護。
看不見的人文學科
《圍城》(1990 )電視劇照片。
我相信我們知道這場危機的基本特徵,但我們對其具體表現和情節可能各有看法。
由於投入人文藝術學科的公共資金被削減,法語、義大利語、俄語、戲劇、古典學、哲學等專業被縮小,在英國和美國,不考慮學術方面的情況下,整個語言系也突然被合並到其他學部。
諷刺有時會直接暴露在整個知識領域,例如在亞利桑那州被宣布為非法的民族研究和種族批判,這些活動的公共價值迅速變得不合理。
我不想一一列舉我們需要擔心的事情。 因為假設你們已經知道了。
但是除了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分校的法語系、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的哲學系外,美國許多大學還廢除了德語、拉丁語、義大利語、法語系。
據估計,2010年將有54個語言項目處於困境。
很多以前每年招收10到12名學生的研究生項目現在壓縮到每年2或0。
歷史系也舉步維艱,這一點從研究生教育和就業狀況中一目瞭然。
根據《高等教育紀事報》 ( chronicleofhigherecation ),非洲歷史教職的需求在2010年減少了62%。
拉丁美洲歷史也下跌了43%。
往年需求的最大方向是歐洲和美國歷史,但它們也分別減少了34%和28%。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過是預算危機的錯」,要麼罵「愚蠢」,要麼暗中發展。
這種狀況還在持續。
但眾所周知,削減預算或增加支出需要決策過程,決策必然依賴於更廣闊的價值觀。
應提供說明,說明哪些項目疑點較多,哪些項目缺乏令人信服的立項依據,需要削減。
因此,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如果人文和藝術學科受損巨大,那麼問題是,什麼樣的價值觀會導致管理者傾向於決定削減哪裡,削減什麼? 如果對人文學科的懷疑(往往不是簡單的懷疑)引發了這樣的決策,人們該如何駁斥?
電影《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93 )的劇照。
關於這個話題,我讀過《如何拯救死去的東西》的報道。 據其作者介紹,人文學科的命運取決於大學的命運,所以我們最好把精力放在拯救大學上。
誠然,我不能否認這一任務會延續一系列巨大的變化,但我們仍然要聚焦人文學科的重要使命,開始重新思考大學自身的任務。
迫在眉睫的是了解有關生死存亡的話題是如何發生的,了解一個世界消失的宣言。
為此,我們必須思考新的價值衡量標准,也要考慮當今文化之戰的具體形式。
里克桑托勒姆( Rick Santorum )於2012年宣布退出總統選舉,但其發言並沒有明顯走散,引起了持續的共鳴。
他們樂於陶醉於繁榮昌盛的反智主義。
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上學的時候,解釋了為什麼成績那麼差。 因為老師們是左翼人。 根據他的政治觀點,我給了他可憐的分數作為懲罰。
桑托勒姆和受敏感心靈煽動的人往往把對智力的追求和本身的意識形態性混淆了。 意識形態在這里是指涉及頑固的、強制性的政治目標、觀點或框架,而不是經過反復思考和充分驗證的論題。
很明顯,他把文理學院和大學比作使學生從信仰轉向世俗主義的「教義粉碎機」。
歷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斯塔德的《Anti-Intellectualism American Life》是研究反智主義的經典作品。
圖為2023年國內出版的多部中譯本。
因為我們很容易列出清單,所以我想引入亞利桑那州以教育為目的發布的對80多部小說和其他書的禁令。 還包括「蒙版德拉對」( Matt de la Pea )的《墨西哥白人男孩》 ) Mexicanwhiteboy。 因為含有種族批判理論,所以不可避免地會被讀作「宣傳種族仇恨」。
這樣的論調,將包括桑德拉希思所寫的文學作品貶低為政治視角的想像敘事,表明持論者並不真正理解敘事的聲音和作用,也不願意關注文科生和形式等基本問題,他認為文學敘事是對教義的轉錄。
意識形態在這些案例中的主導地位再次伴隨著惡意的反智主義。
「自明之物」的消失
事實上,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是,那些忽視人文學科價值的人總是看起來像革新者,與時俱進,與大學里頑固封閉的勢力作斗爭。
高等教育公共機構引入新衡量標準的人,在假設拯救大學的前提下,往往支持新增收計劃的他們還倡導在線教育,主張詩歌課與在線教學和現場討論沒有區別。
一些人反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在線教育,指出集體閱讀和直接文本導向、字里行間合作研究、引導討論的重要性,但他們發現這被貼上了保守派和「感傷主義」的標簽。
結果,我有時覺得自己像個瘋狂的左翼,有時又像個保守派,我發現自己在抵制這個「新」。 我看到這個提法逐漸壟斷了「創新方案」中的「創新性」,甚至是「未來」等詞彙。
我意識到自己想避免損失。 那個對我來說太重了,我受不了。
我甚至覺得這可能是足夠的幸運,在看到人文學科被完全破壞之前離開這個世界。
令人擔憂的是,有人試圖放棄對藝術的資助。 那就像是「奢侈品」,或者是因為放棄了人文科學。 因為那是左翼的避風港,或者明顯沒用。
原本以為是共識的東西好像越來越難理解了。
不言自明的東西,我們只要指向它就應該想起它的地位。
那麼,當我們觀念中不言自明的東西變得費解時,或者當人們認為過於費解的想法逐漸變得清晰時,發生了什麼呢? 震驚和憤怒是不夠的。 因為它們不會轉化為重建不同現實感的方法,而是對不言自明的東西發表不同的宣言。
「日常,真不敢相信」
阿爾都塞( Louis Althusser,1918年10月16日-1990年10月23日),哲學家。
路易阿爾都塞花了時間解釋「自明」意識形態化的表層,洞察自明如何構建等問題。
對阿杜塞來說,自明性是我們不是「無法識別」的東西。
他告訴了我我們有朋友。 當朋友敲門,我們問「誰在那裡」,他們回答「是我」時,我們會把這個人認作我們認識的朋友。
仔細想想,當被問到「誰在那裡」時,所有的「我」都會說「是我」,所以我知道那個時候呼叫和敲門的人說的「我」可能是誰。
我的回答是非單一性的,但這個特有的我有時能識別:「啊,是你。
』這種情況發生在作者和讀者之間,也發生在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
以卡夫卡小說《記一次戰斗》為例。
他於1904年開始寫這個故事,五年後寫完了。
在他筆下的世界和氣候中,某些不言而喻的現實正在消失,或者說這些情節的重演已經令人驚嘆。
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被稱為現代主義文學先驅的作家。
本職是保險業的職員。
這個故事裡有兩個人在教堂相遇,但兩個人都不能站立,也不能輕易取得平衡的場面。
一個人動腳和假肢一樣,但他沒有裝假肢。
另一個人試圖取得平衡,但他的做法只會變得不平衡。
他們笨拙地撲向對方,試圖交流,但徒勞無功。
一個人難以置信地向後傾斜,另一個人在旁邊彎著腰向前倒,那樣子有一絲性感和徹底的不適感。
第一人稱的敘述者解說說,他再也不能站直身子走路了,那種普通的步態逃離了他。
他問道:「像影子一樣,沿著房子的邊緣跳,有時又消失在櫥窗的玻璃里,我不應該對此表示極端的不滿嗎?」 他接著說,「我過了什麼日子! 為什麼所有的房子都蓋得這么糟糕,高樓也有倒塌的時候,但人們從房子的外表上找不到倒塌的原因。
於是我爬上瓦礫堆,對我見到的所有人說:「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在我們城市——這還是一所新房子。 ——這是今天第幾座倒塌的房子? ——想想看。
「沒有一個人能回答我的問題」。
所以,應該豎立和建造的東西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被消除,隨之而來的世界要麼沒有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協調感,要麼沒有。
接下來要說明的是日常生活開始偏向,其中最不言自明的東西似乎變得最黑暗。
講述者繼續說。 「街上經常有人如果不能倒下,就這樣死了。
這時,所有的商店他們都打開了堆滿商品的店門,敏捷地跑過來,把死者拖進一個房子里,然後嘴裡笑著出來,說閑話。 「你好,——天真可愛,——我賣了很多方巾——。 打了一場戰爭。
」我趕緊進了樓,幾次膽怯地把手舉起來,手指一彎,最後敲了敲住宅勤雜工的小窗戶。 「親愛的,」我親切地說,「死者被拖到這里來了。
』』講述者「我」想冒充秘密警察,但動不了勤雜工,過了一會兒說:「這里沒有死人。
可能在旁邊。
「戴上帽子去了。

之後,這個身體開始支離破碎,完全變得失重了。
狂風大作,敘述者抬頭看著教堂,「圓柱上被聖母瑪利亞的斗篷吹得鼓脹起來,狂風正要把它撕碎。
這些都是沒人看到的嗎? 本應該走在碎石路上的女老師們在風中漂浮著。
風稍停,他們就停下來,互相說了幾句話,點頭告辭。 但是如果風再吹來,他們也抵擋不住,所以大家同時抬起了自己的腳。」
電影《卡夫卡》(kafka1991 )的劇照。
然後,在莫名其妙的轉變中,聽者會回應,把我們帶回到我們在意的不言自明的東西的消失感中。
他想起兩人此前交流的一次,當時講述者問道:「為什麼我身邊的東西會像落下的雪一樣消失,對別人來說,桌子上的小玻璃杯也會像雕像一樣穩定?」 然後說:「所以,你不認為這會發生在別人身上嗎? 真的難以置信嗎? 那麼,請聽我說。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午睡後,我睜開眼睛,還沒完全醒的時候,媽媽從陽台上用自然的聲調往下說:「你在做什麼,親愛的? 好熱啊。 』一個女人從花園那邊回答。 「我在花園里喝茶。
「她們想都沒想就這么說了。 然後,那個女人在等這個問題,就像我媽媽在等這個回答一樣,沒有說清楚。」
「我,在院子里喝茶」——在這個回答中,這個女人只是她在做什麼,以及向一個聽眾提供這個信息,這明顯帶來了不言自明的感覺,「誰在那裡? 」一定很像。 「是我。
但這種交流是在另一種對話中引入的,在其新的對話中,舊的對話引起了驚訝和質疑。
之後,建築物倒塌,店裡的屍體被拖走,店家否認有屍體後,在院子里喝茶的這個插曲讓人想起。
電影《卡夫卡》(kafka1991 )的劇照。
交流的最後,有人說,在院子里母親和女人感到很舒服,突然完全進入日常用語,談到別人的領帶,說他的服裝多麼漂亮,就像兩個人獻身於日常一樣。
那些人很快就忘記了街上有屍體,似乎很快就沉浸在有關天氣的問候中。 這個敘述者埋頭於聊天和奉承的日常話語。
這個故事寫於1904年,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10年早,卡夫卡非常有預見性,記述了無法言喻的事件。
1914年8月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德國向俄羅斯宣戰——下午要上游泳課。

突然,在日常生活中和不言自明的情況下求助,會解決某個問題嗎? 還是只是某個問題被隱藏起來呢? 那個故事的最後一行是這樣說的。 「招供被撤銷的時候,這個供述才是最容易理解的。
」這句話充滿了悖論,但也許並不令人困惑。
畢竟,能理解的,不一定是日常的交流、禮貌語、日常的奉承; 它們掩蓋了世界失去穩定性、被迫消亡的感覺,緩和了這種感覺。
將屍體吹向空中、中斷對話、將屍體暴露在路上、釋放恐懼的風,也許可以理解為卡夫卡筆下人物活動和生活之間不言自明的事物的特有氣候。
當行人被沖出人行道時,他們緊緊地抓住了自己的帽子,「他們都眉開眼笑,一點也不覺得這天氣有什麼不對勁。」
這一節的結尾是「只有我害怕」。
學術評價指標的傲慢
我以前注意到,可以指出新興評價指標和人文學科特有的價值衡量機制之間存在差距,但這並不足以修正我們的行為或改造世界。
卡夫卡的作品所揭示的自明之物中的裂隙,創造了道德的可能性。
日常的東西與它所掩蓋、所傳達的毀滅目標之間存在著一個縫隙,通過對它的揭露,讀者可以進入道德反思和覺醒。
對阿杜塞來說,意識形態似乎意味著日常生活的有效運作。 也就是說,敲門的話,就會識別出這個「我」。 也就是說,誰在做什麼的簡單行動,會被別人接受和理解。
是我。 我在敲門。
是的,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我在院子里喝茶。
這里有一個我可以安心休息的平台。 有喝茶的簡單行動,有能力指向自己,對你說我在做什麼。
重力、世界、食物、交流,這些要素的基礎對這些短插曲來說是完整的。
短篇動畫《弗蘭茲卡夫卡》(Franzkafka1992 )畫面。
卡夫卡的小說也質問了世界的堅固和交流的可能性已經消失,或者正在逃跑的情況。
卡夫卡的文本傾向於用中立的、觀察性的敘述語音來轉述事件。
憤怒、毀滅、苦難的敘述聲一播出,表現模式與表現形式之間的裂痕就打開了,讀者不僅看到了憤怒,而且感到輕松,憤怒被有序化、隱藏起來。
裂痕出現在不言自明的話語中,表明這些聲音和話語模式以其模糊的工作方式掩飾了恐慌和難以接受的毀滅和損失。
這種敘述的聲音實際上掩蓋了這些憤怒,同時我們也可以站在一定的距離之外反思和評價這些事件的情節。
用中立、和諧的語言掩蓋災難,令人難以置信、難以置信。 它誘導懷疑,超越了作為固有句法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日常生活( ordinary increlous )。
通過寫這樣的文章,我們沉浸在創造和取消世界的過程中。 這並不是說世界是寫文章創造的。
我可能不得不說,我們必須集中力量遵守不言自明。
阿蘭巴迪( Alain Badiou )就這樣引用了華萊士史蒂文斯的詩《人背物》 ) mancarryingthing,「直到明亮清晰地肅立在冷凍中。
「我相信史蒂文斯的這首詩沒有犯規的意義,但我明白為什麼那些想削減柏拉圖的人讀起來像迪奧一樣。
卡夫卡可以和阿杜塞一起閱讀,我認為自明及其分解發生在閱讀和寫作中,在各種交流模式中,在視覺、口頭、觸覺上,我們相互聯系。
重新思考卡夫卡語境中的意識形態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從問這些問題開始。 關於聽說、讀、寫、看、看的基本命題被消除,成為難以壓抑的恐懼,什麼會被毀滅,什麼會被毀滅,以及保存和復活最有價值的東西意味著什麼?
「內在價值」解讀
在本文的最後,讓我們思考一下擁護人文學科、闡明我們面臨的道德任務的突出形式。 在我看來,這個道德任務不能脫離批評。 而且,也許正好可以稱為「對抗消滅」。
我不是說要磨煉批判解體的技藝,而是要求我們把我們的批判實踐和道德思維結合起來,思考讓我們陷入斗爭的文化活力和破壞力。 因為,它們關繫到什麼是有價值的,價值應該是什麼等公共問題。
這幾年,我聽了並讀了一些關於如何最好地保護人文學科的論調。
羅列如下。 人文學科有其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 人文學科沒有用,這就是其價值; 人文學科提供了一些與經濟活力相關的技能的發展人文學科提供了一些讀寫技能作為公民必不可少的最後人文學科可以為遵循現代價值標準的價值提供批判的觀點人文學科本身被這一價值標准削弱或破壞。
我的一些同事主張,因為有「內在價值」,所以必須承認人文學科。
當然,問題是,別人不承認這個內在價值——,必須明確內在價值。
如果那個必須被弄清楚的話,為了接受那個價值,就必須使用那些人認可的語言和詞彙。
這門語言越來越不能或很難承認人文學科的價值。 因為,這種語言認可的價值依賴於這種語言,它涵蓋或忽視了人文學科價值的消亡。
電影《安妮霍爾》(AnnieHall1977 )的劇照。
保護內在價值的相同立場是,人文學科是無用的,應該保護其無用。
對某些人來說,人文學科本身就是基於對工具性的批判,它們形成了制度性的場所,批判實用性、功能主義,對工具性的批判性更為普遍。
例如西奧多阿多諾就此談到了詩。 「當抒情詩與社會不和諧時,當它獨來獨往時,它本身就已在社會中根深蒂固。
「對阿多諾來說,獨處是拒絕社會交往的框架,這一框架是對社會的認可,因此,在拒絕交往時,抒情詩表現出最『批判』的潛在性。
對卡夫卡來說,溝通的喪失至少是雙重的。 它的喪失讓人哀悼的同時,也讓人害怕忘記生活和死亡問題的能力,聽起來像道德警鍾。
另一種看法是,學生的技能需要提高。 分析表明,這非常有益於經濟生活,更具體地說,是因為這對公共生活和公民權是不可缺少的。
當我們生產和教授技能時,我們可以展示技能是如何被使用和實施的,這取決於其實用性。
人文科學的有力捍衛者採取了這一立場的版本。
例如,傑弗里哈芬( Geoffrey Harpham )寫道。 「我們不僅強調『為了知識的知識』,也不能主張聽從功利的判斷有辱博雅的教育。
「這似乎意味著我們必須將我們的工作應用於工具性的現代衡量指標。 或者,我們必須想辦法讓我們的工作和這些特定的價值指標能夠互相簽約。
無論如何,我們不能繼續把我們的職業視為純粹的天職。
重新評估
我同意,內在價值和浪費是不夠的(雖然我承認任何一個都能打動我的心)
但是,我們必須問,人文學科要想給公共生活創造新意,就必須說是有利於社會福利的工具嗎? 工具性是我們談論它的唯一方法嗎? 事實上,我們面臨著新的測量系統和評價標准。 其中一些一生都投身人文學科的人迷失了方向。
有趣的是,根據這些新指標,並不是所有「影響」的方法都能產生可衡量的影響力。
電影《六場危事》 ( crisisinsixscenes 2016 )的劇照。
英國一位同行召開會議建議從該國的藝術和人文研究委員會籌集資金研究君主制在當今歐洲國家的各種含義
該提案被駁回。 理由是沒有明確「影響力」。
當她問及這類會議所需的「影響力」是什麼時,承認者說,所有這類會議都應表明其研究結果適用於現行政策。 實際上,他們的網站明確主張這種「影響力」是指「優秀的研究能給社會和經濟帶來可論證的貢獻」,並附言說,通過論證其生成的知識如何能夠「轉化」給學術界以外的個人和群體,可以評價這種「貢獻」
她的反應是,她指出這次會議有助於推動君主制的倒台,但她的潛在資助者沒有動心,所以項目沒有通過。
其他結果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嗎? 荒謬的是,對她來說,聲稱在這種情況下有影響力,很快就會招致她其他形式的批評。 例如,必須說,英美左翼人士的意識形態——因意識形態的目的而扭曲學術,特別是往往與人文學科掛鉤,沒有理由這樣做。
當然,我確實想說人文學科很重要。
但是,當我們這樣說時,就必須讓我們看到我們所說的重大是什麼意思,我們陷入了困難而沒有價值的分歧。
電影《教授》(theprofessor2018 )的劇照。
如果我們採取哈芬的觀點,說我們必須用工具性來衡量價值,那就是把前面提到的衡量體系當作最有意義、最合適的來接受。
但我認為他說的是,我們總體上無法避免工具性的思考。
困境是很可能認為,無論是內部注資、投資收益、政府資金、私募投資者的慷慨注資,還是公立研究機構的政府財政預算,都需要遵循這些要求本身所蘊含的標准才能獲得我們需要的資金。
如果我們過於服從——,也就是說徹底服從——,我們就冒著放棄人文學科首要職責的風險。 這一職責就是對評價模型和評價方案進行批判性思考,明確哪些是正當的,哪些是真正適合其評價對象,哪些是由學術界引入和維護的,並在人文學科中傳授的。
回到開頭的疑問,如何讓人文學科的員工不致成為泡影,現在我們有一點不同的路要走。
我們發現自己在價值評估體系的話語中安居樂業,但他們不能很好地衡量我們的所作所為,只是一片壟斷價值的領土,以此威脅我們,說他們可以消滅我們的一切所為
那些擔心自己的話會消失的人能做什麼? 他們可以再次參與爭論,在那些不言自明和自證的話語和已經出現和再現的巨大損失之間開辟一個空間。
這一裂縫帶來了道德上的聯系,不僅關繫到過去和未來,還關繫到當新價值體系的價值還無法估量時,「難以置信」和驚訝的可能性。
這意味著我們在間隙進行批評,將模稜兩可的東西再次加進不言自明的東西中,強調我們之間剩下的這些東西仍然有可能失去,但也有可能復活。
原文/朱迪思巴特勒
摘編/羅東
編輯/羅東、張焟
導言部分校對/賈寧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❻ 21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趨勢的展望。

世界一流大學普遍重視人文科學以及人文學科與理工學科的交叉融合。人文社會科學在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中的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增強大學生的人文涵養,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道德修養,培育全面的智慧和知識;(2)實現高校理工結合,文理滲透,滿足學科發展的內在要求,增加高校辦學的持續動力;(3)指導公眾思想,解決人類關心的各種矛盾,維系社會和諧發展。
未來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趨勢是:(1)研究方法的交叉化。社會科學越來越多地採用自然科學方法,自然科學也逐步借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2)研究主題和范圍的融合化。逐伍咐步由以學科為方虛吵向,轉移到以問題為方向。(3)差橘侍概念、理論的借用化。(4)新興研究領域不斷增加。
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應逐步走出純理論的研究範式,更加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結合國內社會需求和政府的需要開展實證性和運作性的研究,探求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對策。人文科學的研究主題應更具前瞻性,應更關注人文關懷和人文價值問題。

熱點內容
西北大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1-11 10:00:21 瀏覽:342
本科生申請香港博士 發布:2025-01-11 09:59:30 瀏覽:55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名人 發布:2025-01-11 09:58:43 瀏覽:213
哪些地方的大學宿舍有獨立衛生間 發布:2025-01-11 09:52:21 瀏覽:25
西南大學考研群 發布:2025-01-11 09:42:35 瀏覽:332
研究生選擇導師申請 發布:2025-01-11 09:42:24 瀏覽:703
川沙大學生 發布:2025-01-11 09:39:21 瀏覽:92
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導師風采 發布:2025-01-11 09:30:04 瀏覽:863
集美大學水產養殖博士 發布:2025-01-11 09:27:00 瀏覽:556
東北師范大學二學歷專業 發布:2025-01-11 09:21:28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