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招聘教授有種族歧視嗎

美國大學招聘教授有種族歧視嗎

發布時間: 2024-11-09 01:32:36

⑴ 你怎麼看待哈佛大學被告一事呢

這件事終究還是哈弗的大學的做法傷了李波的心,他身為哈佛大學的著名的化學教授,曾經為哈佛大學帶來了巨額的科學研究經費,足足有1000多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有7000多萬元。這樣的數字是令人感到震驚的,但是此次事件的當事人卻在學校中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職位,也有著很深厚的影響力。但是,卻受到了美國司法部的指控,面對這些莫須有的罪名,李波的心中自然是感到十分的不解和憤怒。任何一個人面對這樣的無力的指控都是無法冷靜面對的,這是人之常情。而作為李波的常年任職的學校,為之付出了一輩子心血的哈佛大學,面對這樣的情況卻無動於衷,沒有絲毫要為李波辯解和證明的意願。著實令人感到心寒,又讓人感到憤怒。

⑵ 在美國做個普通的大學教師和在國內做個重點大學老師,哪個好

1、如果你嚮往國外來的生活方式和生源活環境,去美國做個普通的大學老師對你的生活質量提升很有幫助;
2、美國大學間的人事斗爭不如中國那樣復雜,公平性還是相對(只是相對,不排除種族歧視等因素)有保障的,但是你如果想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而已,還是在中國的大學比較有保障。

⑶ 美國耶魯大學被指招生中涉嫌種族歧視,這是怎麼回事

之所以美國的耶魯大學被指責在招生中涉嫌種族歧視,是由於每年被耶魯大學淘汰的數10名學生中,這些人其實都符合招生標准,但是卻因為種族背景而遭到了耶魯大學的淘汰,所以才會遭受美國司法部門的職責。


我們知道現在美國的反種族歧視,反警察暴力執法的活動是愈演愈烈,那麼就說明美國司法部門是不可能讓這種現象一直存在的,總需要一些契機來撲滅一下這場大火,所以司法部門極有可能會利用這一次對美國名牌大學耶魯大學進行指控,來息怒這些人的怒火,這項調查早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了,並且主要是美國聯邦機構接到了許多人的檢舉,並且被指控的大學可不僅僅是耶魯大學,還有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這些都是美國赫赫有名的大學,這些人在招生中都涉嫌了種族歧視,並且這些理由都是有理有據的,那麼美國聯邦機構就有足夠的理由去懷疑這些學校真的會有種族歧視。


⑷ 美國種族歧視的例子有哪些

1.18歲黑人青年邁克爾·布朗和朋友在密蘇里小城弗格森街上行走時,在沒有觸犯法律的情況下被一名白人警察連擊數槍身亡。

2.美國憲法沒有否定奴隸制度,而且在分配眾議院各州代表名額時,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這就更加降低了黑人的地位。

3.美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懷疑中國台灣科學家李文和是間諜,將他逮捕入獄,長期審訊監禁。最後查不出證據,就扣上「私自下載機密資料」的「罪名」,判以輕罪,罰款釋放。

4.李亮疇是著名的人權律師,為人公正,又很能幹。柯林頓總統提名李擔任司法部主管民權事務的助理司法部長,但是美國國會不通過,理由是他支持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的「平權法」。

5.十七歲的學生黃永新同幾個亞裔學生在布魯克林羊頭灣地區的街頭玩耍,有人向警察舉報,說他們握有手槍(實際是有的學生拿著玩具槍),警察不問青紅皂白前來拘捕,並開槍把黃永新打死。

(4)美國大學招聘教授有種族歧視嗎擴展閱讀

種族主義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認為種族差異決定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認為自己所屬的團體,例如人種、民族或國家,優越於其他的團體。

種族歧視是指根據種族將人們分割成不同的社會階層從而加以區別對待的行為。種族隔離政策使歧視官方化,但它往往在未被合法化時被執行。麻省理工學院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在2003年的調查中發現當地的工作單位在招聘時存在廣泛的種族歧視。

名字「聽起來像黑人」的應聘者得到面試的機會回比名字「聽起來像白人」的應聘者少50%。調查結果被研究者視為種族偏見已經植根於美國不公平歷史的強力證據。

⑸ 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不愛招中國老師

最近,兩件事再次引發我對中國教育的擔憂。 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國名牌大學金融教授談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說他們今後可能不再招收中國博士研究生了。這不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是中國人,而是因為過去多年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後來做博士論文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可以, 可是等到畢業上學術市場找教職崗位時,都表現不好,沒辦法找到一流大學教職。所以,他們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實際上,不只是他們大學有這個打算,即使我所在的耶魯和其他大學,也討論過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沒有決定完全停招中國學生,但從那以後,就有意識地少招或者偶爾不招。以2015年為例,美國的前30名金融系畢業的博士中,來自中國的不少,但找教職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學院,那個大學當然不錯, 可是,這么多中國博士生中沒有一個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由於這些博士都畢業於頂尖金融院系,這一結果很讓人失望,各學校投入的資源和教授精力那麼多,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⑹ 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學不愛招中國學生

有兩件事再次引發了我對中國教育的擔憂。

一個是,跟一位美國名牌大學金融教授談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時,他說他們今後可能不再招收中國博士研究生了。

這不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是中國人,而是因為過去多年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後來做博士論文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可以,可是等到畢業上學術市場找教職崗位時,表現都不好,沒辦法找到一流大學教職。所以,他們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

實際上,不只是他們大學有這個打算,我所在的耶魯和其他大學,也討論過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沒有決定完全停招中國學生,但有意識地少招或者偶爾不招。

以2015年為例,美國的前30名金融系畢業的博士中,來自中國的不少,但找教職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學院,那個大學當然不錯,可是,這么多中國博士生中沒有一個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於這些博士都畢業於頂尖金融院系,這一結果很讓人失望,各學校投入的資源和教授精力那麼多,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第二是,在美國金融和矽谷高科技行業中,印度裔高管遠超華裔。

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軟、Adobe、軟銀、花旗集團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這種級別的美國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個中國人CEO。公司副總裁一級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而且,不只是美國企業界里中國人和印度人的反差這么大,在大學里也如此。比如,幾年前美國主要商學院中,有12個在選拔招聘商學院院長,其中有10個給了印度裔聘書,沒有一個給中國裔。盡管後來一些印度裔謝絕了,但這本身也反映出中國和印度之間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國人天賦好,又聰明勤奮,但為什麼結果會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人差別那麼大呢?

答案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方式;另一方面是與中國文化鼓勵「聽話」「順從」緊密相關,這些文化烙印實際上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包袱,走到哪裡都無法丟掉,到哪裡都吃虧。

中國文化鼓勵「聽話」和「順從」

之所以中國人跟美國人、印度人的差別這么大,也當然跟中國文化鼓勵「聽話」「順從」緊密相關。在中國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等周邊的人都教你「乖乖聽話」、聽長輩的話。不管走到哪裡,只要見到比自己年長的,都要小聲講話,要順從聽話,不能挑戰長者和權威的言論。

正因為從出生開始,二三十年之內,周邊大多數人都比自己年長,都是自己必須要順從聽話的對象,所以,每個人在成長的二三十年裡都會被馴化得乖乖的,沒機會鍛煉講話辯論。長大後即使想學習辯論、學習作報告演講技巧,也很難改變從小被迫養成的「聽話不作聲」習慣。

在中國,別人說「你的孩子好聽話」是對你子女的表揚,父母也會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國生活的30年裡,從來沒有聽到美國人以這種話去誇獎人家孩子的,因為美國人會認為「聽話」「順從」是貶義,是沒有個性的表現,因此,沒有人願意被這樣評價的。

美國學校更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看,正因為這種思辨能力的培養,現在我跟女兒討論問題時,她們一聽到任何話,很自然地就會去懷疑、審視,然後就看能否找到證據來證明這個話邏輯上或者事實上、數據上站不住腳。

這種習慣看起來簡單,但是對於培養獨立的思辨能力,讓學生畢業以後,特別是大學畢業以後,不只是簡單地聽領導的話的機器,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開端。

當然,思辨對於美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時候我也想,美國這個社會真的蠻有意思,不管是聰明的、還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還是沒有能力的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厲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個人物,對什麼事都會有一番高論。

熱點內容
大學生教室啪啪啪 發布:2024-11-24 20:46:43 瀏覽:725
淮北煤炭師范大學2004研究生 發布:2024-11-24 20:46:06 瀏覽:589
大學生人生追求與信仰 發布:2024-11-24 20:32:20 瀏覽:247
國防大學彭教授 發布:2024-11-24 20:29:19 瀏覽:378
大學生創意合唱 發布:2024-11-24 20:28:22 瀏覽:913
2014中南大學研究生錄取名單 發布:2024-11-24 20:28:10 瀏覽:814
上海大學音樂專業 發布:2024-11-24 20:26:17 瀏覽:111
舉報大學教授貪污 發布:2024-11-24 20:15:16 瀏覽:16
大學宿舍腳 發布:2024-11-24 20:05:06 瀏覽:117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周教授 發布:2024-11-24 19:56:36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