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空餘時間調查報告總結
1. 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3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1
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於是,我不禁要問:大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都在做些什麼?他們是如何點綴和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的?學習?工作?誑街?上網?……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活躍、向上、豐富的文化氣氛,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余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近日,針對大學生課余時間活動這個話題。了解我校同學的課余活動狀況,我展開了對我校大一大二各專業的200名學生的調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這次調查,我採取了任意抽樣問卷調查,主要調查了大學生課余活動的內容。現在,結合一項專項調查結果,對我校學生課余活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一、課余活動內容取向概況
根據一項專項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參加課余活動方面存在內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給出課余活動的12個選項之後,大學生作出了如下的選擇。
體育鍛煉11%校系活動和工作13%聊天、社交19%課余學習21%閱讀課外書刊報紙12.5%勤工助學5%上網、打游戲10%棋牌活動4%睡懶覺3%無所事事1%
其他0.5%
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課余學習」、「聊天、社交」、「閱讀課外書刊報紙」、 「體育鍛煉」和「上網玩游戲」五項是大學課余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而我校學生課余活動取向是以「課余學習」、「聊天、社交」、「體育鍛煉」為主要活動。
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余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學課餘生活取向表現出年級和性別差異
各年級大學生由於心理發展水平、對大學生的適應性以及學習任務不同,在課余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專項調查表明,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年級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各活動項目加權選擇率的排序不同,「課余學習」被二、三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級學生那裡卻退居第三位;二是年級主導取向有差異,二、三年級的主導取向為「課業學習」,一年級的主導取向卻是「聊天、社交」;三是各年級對「課業學習」、「聊天、社交」、「上網、打游戲」、「校系活動和工作」、「勤工助學」等五項的取向有明顯的差異。
而我校大一大二學生課余活動的主導取向普遍是「課業學習」,其次為「娛樂社交」。這反映了我校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在與大一新生交談中,我發現他們大部分對大學生活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各種社團、交際活動。
在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緊緊抓住學習不放。反而大二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後,感覺到那種當初洶涌澎湃的熱情有所減弱。但許多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習,同時也會積極參與一些有利於培養能力又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
從整體看,我校大一大二學生在課余時間還是十分重視學習,特別是大一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於我校剛剛入學的新生們,不熟悉大學學習的方式加上還保留著高中學習的狀態,使他們主要把時間用在學習上,不允許自己落下。
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2
一、摘要
XX暑假已經到來,許多的學生放假在家。他們每天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參加各種補習班,或外出旅遊等等。假期本就是一個放鬆的時間,可以隨性所欲。
二、問題的提出
輕松愉快的暑假是每一個中小學生所嚮往的。那麼,在暑假期間學生們又在做些什麼呢?他們是在家復習功課,和父母出門旅遊,還是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培養自己的特長等等。中小學生的暑假還存在哪些問題?學生們的暑假究竟該怎樣度過?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對當地的中小學生的暑假生活進行了調查。
三、正文
現在多數的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時父母上班,孩子上學。可到了暑假,學生常常是自己在家。沒有了父母和老師的看管,這些未成年人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嗎?處在這樣一種無組織、無規律的生活之中,學生的人身安全是最大的隱患。
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超過6成的學生在暑假期間是獨自在家,沒有父母或其他大人的照看。他們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候出去玩,什麼時候參加課外的補習班盡管每個學生的暑假生活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內容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網吧是多數學生打發假期時間最常去的地方,另外,暑假天氣炎熱,很多學生為了避暑去野浴,這都是很危險的行為。據調查,本市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學生,整天泡在網吧或是游戲廳里,給孩子們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隱患,也給家長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如家住本市湘北市場姓王的同學,今年14歲,暑假的第一天進游戲廳玩耍,另一個姓楊的同學上前找王要游戲幣,王不肯,楊便操起椅子向王猛砸,爾後又用木棒打其後背,將王打得鮮血直流,暈倒在地,終因搶救不及時,流血過多而死亡。又如一姓胡的孩子暑假在家無所事事,便和幾個同學去附近農村的壩里游泳,胡本來還會游幾下,但由於水草纏身,一時慌張,弄不清方向,他拚命地往深水處掙扎,終因體力不濟而活活淹死。其年近七十的奶奶突聞噩耗,一時支持不住,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而死亡。
如果這些學生有大人的照看,有人來管理他們的生活,這些慘劇或許就不會發生但既然已經發生,我么就要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類似時間的再次發生。
暑假的時間很長,很多家長並不放心把孩子單獨放在家裡。於是,家長為孩子報學習班,既希望能培養學生的某些特長,又能讓學生的生活有些規律,畢竟學習班裡有老師看著學生,情況會好些。
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32%的中小學生在暑期中參加了課外輔導班,但喜歡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孩子數只佔6%。數據顯示,家長在孩子學費上的支出占所有支出的65%,學習科目主要集中在英語、計算機、數學、文藝等方面。其中,28%的家長希望孩子通過參加暑期活動來提高學習成績,26%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提高學習興趣。
所以在暑假期間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學生背著書包坐公交車到各各學習班上課。商家也看準這個時機,開設各類的補習班招攬生意。
作為假日經濟的一種延伸,長達兩個月的暑期成為不少商家獲得經濟效益的黃金時期。這對有些孩子而言,假期卻十分難過,他們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又會給他們報上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特長班,對此,家長們也有自己的難處。
通過對所的數據的頻數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學生的課外時間最多,平均達到每天六小時,而大三學生的課外時間相對較少,平均每天兩小時。如圖課外時間柱狀分析圖。
在調查中顯示大學生對課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態度可以看出,50%同學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課外生活,餘下的部分,約有10%是仔細安排,而大多數都是無所謂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見大學生對自己的課外生活都是沒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窺視出大學生的課外生活質量出於一個不理想的水平之上,亟待解決。
大學生的課餘生活類型以娛樂主導為主。
根據某種活動在課餘生活中的主導地位為標准,可簡單地將大學生課餘生活分為學習主導型、活動主導型、運動主導型、娛樂主導型等類型。在學生課余活動中選擇率最高的是上網,佔89%,而睡覺、玩手機、體育運動等也分別佔55%、445和35%,這說明大學生課餘生活類型是以娛樂主導為主。
對課餘生活的利用情況
大學生課餘生活脫離了社會,不利於技能和經驗的提高 在大學生的課餘生活中,做兼職、義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人很少,體現了大學生的課余活動脫離了社會,不利於大學生在個方面能力與技能的提高,也不利於大學生為走向社會做准備。
以上的種種數據從各個方面反映了目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課餘生活的狀況,對大學生的課餘生活狀況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3
一、前言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渡到成人的關鍵時刻、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場所。在這里,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成才。進入象牙塔大學生群體有著充足的課余時間,據有關部門統計:除去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每周40節課每節45分鍾計算,每周上課時間為1800分鍾,而課余時間為4920分鍾,幾乎是上課時間的3倍,那麼大學生是如何來處置這每周4920分鍾的課余時間的呢?
而椐這次回訪調查總結:絕大多數大學生課餘生活用在上網、運動、閱讀、看電影電視、外出逛街等;部分大學生開始談戀愛以滿足感情生活的需要,來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也有一部分選擇在學習的同時做些兼職工作,增長閱歷,豐富知識,鍛煉自己。然而,並非每位大學生都能處理好學習、生活、社會活動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課余時間。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如何處理、協調這些學習與生活間矛盾,幫助大學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使得學習與實踐的時間分配達到最佳化。為此,我們對這一課題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幾點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作出決議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1、問卷
筆者通過參考有關大學生雙休日活動安排調查問卷的分析,同各年級大學生交談深入了解後,編制出《大學生課餘生活調查問卷》。該問卷旨在了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以及對其看法與感受。問卷採用abcd等幾個選項中選擇,採用匿名記票。
問卷內容
【1】被試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級。(第1-2小題)
【2】大學生課余時間量調查。(第3題)
【3】大學生上自習的頻率。(第16題)
【4】大學生主要課余時間(除自習以外)的基本情況。(第5題)
【5】大學生期望及興趣愛好的課余活動情況。(第4、6題)
【6】大學生主要活動時間量安排情況。(第8-11題)
【7】從大學生課余時間量、時間分布的合理性命題(第17-18)
2、抽樣
我們調查分析的總體是南昌地區高校全體四年制本科生。本次調查通過抽樣問卷調查,採取自願填寫的形式。為使樣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們選取了不同辦學主體、不同規模、層次的三所代表性學校。在江西科技師院、南昌理工學院、江西財經大學等幾所大學校園和學生宿舍內,我們對於在這些學校就讀的xx級(大四)、xx級(大三)、xx級(大二)、xx級(大一)大學生採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課余時間安排問卷調查。樣本容量為500,調查時注意將男女比例大體控制在1:1,以方便分析、研究。
調查採用面對面的方式,調查選擇在晚6點到10點之間,分6天進行,每校兩天。調查問卷發放、回收一次完成。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91份,有效問卷486份。
;2. 大學生閑暇時間利用調查報告
大學生閑暇時間利用調查報告
在發生了某些事情、情況後,我們需要開展調查工作,我們在調查結束後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那麼你真的會寫調查報告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大學生閑暇時間利用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閑暇時間利用調查報告1
一,前言:
大學生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大學生活中有了很充分的業余時間,相對於其他學生群體,大學生閑暇時間屬於多的。基於大學生的閑暇時間利用的對於大學生有很大影響,因此做了本次調查。把大學生對於閑暇時間的理解,利用,以及規劃簡單地做了統計,希望可以對大學生群體的業余時間利用有所幫助。
本報告從大學生角度出發,根據大學生對於閑暇時間的理解,還有自己的規劃情況,以及實際利用過程的情況,做出一個調查總結,用於大學生對於業余時間的了解和思考,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中加以利用,為自己的業余時間做一個良性的規劃。
二,本報告主要研究問題:
1,大學生閑暇時間的理解以及擁有情況。 2,大學生閑暇時間的利用情況。 3,大學生閑暇時間的規劃情況。
三,研究背景:
教育體制改革至今,學習在大學不再局限於文化知識的學習,而是自身素質的提高,綜合能力的進步,還有思想觀念的提升。而這些很多是在閑暇時間獲得的,因此對於大學生而言,學習之外的時間利用情況也是尤為重要的。
四,研究方法:
樣本法,本研究的主體是北方學院大一大二的學生。由於人數眾多,所以我們抽取了100個樣本作為本報告的研究對象。
問卷法,本研究採用的問卷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對於要研究的三個方面設置了12個問題,每個方面設置3-4個問題,有單選和多選組成。
五,調查結果比較分析:
1大學生閑暇時間的理解以及擁有情況。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超過6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支配的時間即為閑暇時間,把上課之外的時間看作閑暇時間的有20%,節假日作為閑暇時間的有19%。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不同的理解折射出不同的思想認識以及性格。這個問題上不同的看法會影響到閑暇時間的利用效率以及規劃。
在閑暇時間擁有量問題上,有70%調查者每天擁有超過4個小時的閑暇時間,30%的受訪者每天的閑暇時間不足4個小時。這個反映出大學生的閑暇時間擁有量整體上很大,有大多數的受訪者擁有的閑暇時間超四小時,一部分超過六小時,專業不同,閑暇時間擁有量或多或少有所差別,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少。因此閑暇時間的利用上顯示出了其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2,大學生閑暇時間的利用情況以及利用上的觀點。
在閑暇時間的利用情況上,很大部分受訪者都會進行閱讀書籍雜志,上網聊天玩游戲,還有外出散心遊玩,這反映出大學生在閑暇時間上的一個共性,就是充實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思。同時部分受訪者也會在閑暇時間睡覺和參加社團活動,充實精神,加強交際。
目的方面,大學生更多地追求在閑暇時間進行放鬆以及人際交往還有豐富自己的生活,給生活增添色彩。也有部分的受訪者在閑暇時間進行充電學習,謀求深造發展,閑暇生活的目的會影響到其意義。
當問起閑暇時間度過的意義時,有超過60%的受訪者選擇了充實快樂,同時有30%的受訪者感覺到無聊沒意義。這折射出大多數人利用好了自己的閑暇時間,同時也有部分人對於這么多的閑暇時間無從下手,致使利用的不充分,得不到應有的快樂充實意義。
在談到閑暇時間生活質量影響因素時,都有超過50%受訪者選擇了經濟,個人,環境這三個方面,這說明經濟因素,個人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在閑暇時間利用方面有很大影響。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閑暇時間利用方面以都有自己的方法以及觀點,這就引出了閑暇時間的規劃。
3,大學生閑暇時間的規劃。
第一個圖表反映出,在閑暇時間合理利用方面,據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合理安排閑暇時間對大學生來說是有必要的,這個數據說明在閑暇時間重要性方面,大家有著共同的看法及,閑暇時間要合理安排利用,提高閑暇時間利用效率。
第二個圖表又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大學生對於閑暇時間的安排方面很是不在意,大多數受訪者在閑暇時間安排上趨於隨意,缺乏自己的規劃,沒有目的。只有很少數人在閑暇時間安排上做到了精確安排。
第三個圖表可以看出在說到是否需要對閑暇時間進行指導是,有40%的人選擇了需要,60%的'人認為自己不需要或者無所謂。自己的對於閑暇時間重要性方面大家都是贊同很重要,但是指導方面只有少部分人選擇了需要系,這說明了大學生的對於閑暇時間都有自己看法,但是缺乏認識,當認識到問題時自己zo學習娛樂的比例關系需要改變,29%的人認為兼職和學習的關系需要協調。不需要改進和沒想過的有15%。在閑暇時間規劃方面大家趨於改進,從而使閑暇時間更加合理。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閑暇時間規劃方面需要更加合理的規劃。
六,小結
大學生在閑暇時間利用問題上,有自己的目的利用的方方面面。通過本調查,反映出了大學生在閑暇時間利用問題上的一些不足。大學生在閑暇時間合理安排上欠缺合理的規劃安排。在這個問題上大學生需要加強對於閑暇時間利用問題的認識,進而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從而合理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讓閑暇時間的利用提高效率,讓自己的閑暇時間變得有意義。
大學生閑暇時間利用調查報告2
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身邊的同學都表示課余時間無聊,沒趣,除了上網還是上網。於是,我有一個疑問:其他大學生們是怎樣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他們是如何利用和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的?學習?兼職?誑街?上網?……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積極、活躍、向上的大學氛圍,有利於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們大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畢業後面對找工作心理壓力極大。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余時間,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增長見識和知識,提高道德修養,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不枉父母一片苦心送我們上大學。怎樣科學合理的度過自己的四年大學生活,這是我們每一個大學生必須深思的問題。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我院大一大二各專業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的學生共320名(其中大一:120人,大二:200人)
2、調查方法:採用的方法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復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主要調查了大學生課余活動的內容和他們對自己大學課餘生活的評價以及他們自己對大學課余時間安排的期望。
3、資料處理:全部數據採用exel2003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課余活動呈現多元化: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生活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課餘生活更是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其中,課余學習、社交聊天、體育鍛煉、參加社團活動、上網看電影電視、玩游戲等。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課余活動也多姿多彩。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第二位。我院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2、大學課餘生活取向表現出年級和性別差異:各年級大學生由於心理發展水平、對大學生活的適應性以及學習任務和個人愛好不同,在課余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專項調查表明,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年級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各活動項目加權選擇率的排序不同:「課余學習」被二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年級學生那裡卻退居第三位;
二是年級主導取向有差異:二年級的主導取向為「課余學習」,一年級的主導取向卻是「聊天、社交」;
三是各年級對「課余學習」、「聊天、社交」、「上網、打游戲」、「社團活動」等幾項的取向有明顯的差異。而我院大一大二學生課余活動的主導取向普遍是「課業學習」,其次為「社交聊天」。這反映了我院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但是體育鍛煉方面比重則顯得不被重視。在與大一新生交談中,我發現他們大部分對大學生活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各種社團、交際活動。在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緊緊抓住學習不放。反而大二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後,感覺到那種當初洶涌澎湃的熱情有所減弱。但許多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習,同時也會積極參與一些有利於培養能力又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性別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大一女生課余活動取向主要是課余學習和社交聊天,而大一男生主要選著體育鍛煉和社交聊天。
二是大二學生都買了電腦,女生都喜歡課余時間在寢室看電影或電視,這佔去了她們課余時間的四分之一,而男生則熱衷於網路游戲,有的選擇體育鍛煉。
3、課余活動分配不合理:大一大二的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但是在大學校園里除了學習我們應該抓緊時間鍛煉自己個方面的能力,大學課堂學習應盡量在課堂上搞定,不懂就要問,不要想圖一時輕松想留到課後再苦功,課後一時又忘了,這樣會越積越多,到期末只知道復習考試內容而忽略了大部分有用的知識,所以,在課堂上抓緊,課後就有更多時間去圖書館學習其他知識,參加社團活動,如辯論賽,英語角,聽講座,組織到企業去了解相關知識,等。各個部分要按個人具體情況具體安排,大學應該特別注意體育鍛煉,大學時期的身體鍛煉會讓你受益一生。
4、一些不合理的課余活動:調查中還發現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有個別學生課余活動很貧乏,甚至每天以煲電話粥佔去每天課余時間的二分之一,有些更是呆在寢室里睡一整天。這些不應該是我們大學生的課余活動,大學四年一晃就過去了,我們要謹慎的把握時間,利用好一分一秒。以後出入社會一而不會後悔。
5、一些新的元素進入校園:問卷調查中,課余時間其他項目中出現了一些新鮮的詞,彈琴、學吉他,學武術,學交際舞、街舞,等。新元素的進入表明大學生是時尚元素的代表,是大學校園文化的主要領軍人。
6、學生自己對課余時間的評價不一:調查中很大一部分人表示對自己的課余時間安排很滿意,少數人覺得自己安排不合理,極少數人覺得課余時間不充分,幹不了什麼,一頭砸進了學習,並且兩耳不聞窗外事。
7、學生對自己課余時間的期望;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課余時間能利用的高效又很充實,同時希望課余能豐富多彩,驚喜不斷。三分之一的學生都希望在周末能有意義的活動參加,其中的二分之一人期望有講座可聽,其餘的人期望有大型文藝晚會可以欣賞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四分之一的人想學校有更多的體育比賽可以參加,一些人希望可以有兼職可以做。四分之三的人期望周末可以輕松一點,最好可以來點娛樂節目。
三、對策與建議
1、總的來看我院大學生的課余時間安排是比較合理的,但是還有大部分人處在迷失狀態,盲目跟從攀比,沒有自己的主見,依附同學覺得課余還比較充實,其實大學之前最好是給主見訂一份課余時間計劃,這樣四年下來自己也是收獲不少。大一新生進入校園覺得什麼都是新奇的,什麼都想去嘗試,這樣沒有目的性,既浪費時間,又在不知不覺中腐蝕的大一學生的鬥志,每天只知道玩樂。學校應該給剛來的大一學生上一堂課余時間怎樣安排的講座,讓剛誇過高考的新生不會再大學里迷失,墮落。
2、很多同學喜歡在課余進行體育活動,學校的體育設施又不健全,不免讓很多剛進來的學弟學妹大失所望,也讓那些在體育方面的非體育專業的學生難一展所長,建議學校健全體育設施,新建的體育場向全體師生開放再增加一些娛樂設施,健身器材(免費的),以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
3、學校應該在每周末開設教師講座,內容涉及歷史,人文,科技。大學生來學校都是求知慾都是很強的,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在大學學到更廣泛的知識。另外,學校定期為學生開設心理健康課,為一些壓力大的學生和一些對前途感到迷茫的學生指點迷津,找到自己的路,給他們以鼓勵。
4、學生們課余時間都只有學生參加,都沒有老師參與。學生和老師只在課堂才會見面,有些學生表示希望老師也會參與進來,增進師生的了解和友誼,大學老師也不是每天都在忙,也需要放鬆。建議老師也主動參與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娛樂,這樣師生之間也不會有太遠的隔閡,大學生活也不會單調。這樣大學校園才是和諧的,大學校園文化是需要師生共建的,學生和老師一起也會學到一些知識,老師和學生在一起也會有很多體會和感悟,能更好的教學和育人。師生互動無疑是文化建設的助推劑。
5、大學生的課余活動要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這不僅為我們學習提供了一種環境,也為育人培育了沃土。良好的課余氛圍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建設美好的校園。形成美好的學風,校風。
;3. 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調查問卷報告
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調查問卷報告這個問題,回答如下:
1、調查背景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渡到成人的關鍵時刻、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場所。在這里,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成才。進入象牙塔大學生群體有著充足的課余時間,我親自估算:除去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每周30節課每節45分鍾計算。
3、問卷的設計
問卷由24個問題構成,主要涉及大學生的課余時間安排,課余時間的多少,對於課余時間安排的滿意程度等相關問題。
4、數據資料整理
本次調查共獲得135份問卷,調查結束後首先對回收的問卷進行了仔細的邏輯檢查,隨後對數據加以整理編碼,然後將數據錄入計算機,利用SPSS軟體進行分析統計。最後得到有效問卷記錄131個,有效率為97%,數據質量較好。
4. 大學生社會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社會的調查報告3000字
想要了解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並最終形成調查報告。那麼什麼樣的調查報告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學生社會的調查報告3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社會的調查報告1
一、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假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
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二、調查對象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青島大學20名,中國海洋大學10名,青島理工大學10名,青島科技大學5名,青島農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三、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假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四、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略)
五、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假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里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准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
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松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系。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周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六、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准。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假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煉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抵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七、結論
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准,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採的舞台,也是培養和鍛煉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了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有所了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於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發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實踐,使實踐與認識相結合。
大學生可以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結合所學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務社會,這是一種雙贏的選擇;
二是志願者服務,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三是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於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
現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很多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各地和很多行業去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回校後進行認真的討論總結,用他們自己的視角來理解社會,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
大學生社會的調查報告2
調查內容:
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高考填報志願時對專業的了解與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沖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麼,這里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了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准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
在調查中了解,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關注就業信息,而大部分則都是偶爾關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所選職業所作的准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工作的擔心實際生活中卻缺少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里,舒適、閑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准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為「前途」比「錢途」更為重要,60.3%的被試願意充當「雞頭」也不願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
(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
(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
(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信息的渠道較少;
(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
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准備。
結論和建議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為:
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比較少。
2、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
3、大學生的職業棋王還是表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屬於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政策,這就需要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等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就業需求於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互適應的,適合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應當給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素質,又要考慮其中佔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了解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會使自己的人生更順利。
;5. 課余時間調查報告
課余時間調查報告
須要明白一個情況或一個事件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調查工作結束後,通常還需要寫調查報告。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課余時間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余時間調查報告1
一、導言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渡到成人的關鍵時刻,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的場所。並非每位大學生都能處理好學習、生活、社會活動中的矛盾,合理安排課餘生活時間。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如何處理協調學習、生活、社會活動間的矛盾,幫助大學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使學習與實踐的時間分配達到最強化。通過對課餘生活情況的描述分析,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客觀結果,希望能對大學生有所啟迪。
為了調查的全面性和准確性,我們對男32名女68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大一男生有14名,大一女生30名,大二男生有18名,大二女生有38名。其中男生的課餘生活主要用於體育鍛煉、上網、參見社團活動、談戀愛,並且是大一男生多於大二男生。而女生的課餘生活主要用於上網、兼職、學習、參加社團活動,大一和大二女生活動人數不相上下。
從這些情況來看。可以看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特點。「參加各種團體學生會工作活動」、「學習」、「上網」三項是大學生課余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形式。調查發現,由於生理上的差異,男生偏愛體育活動鍛煉,女生較愛學習。
我們還對大學生對課余時間利用滿意程度做了分析,有36.3%的人對自己課余時間的利用感到滿意,有43.8%的人較滿意,有19.9%的人不滿意。這充分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課余時間的利用情況滿意,有65%的大學生對未來課余時間利用有信心有憧憬,但還有35%的大學生沒有信心和憧憬。
並且我們還對很多高校也進行了調查。例如,通過對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從總體上對大學生的課余時間及課余活動狀況、大學生對待課余時間的狀況以及課餘生活對大學生的影響狀況等課餘生活狀況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並對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時間的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及大學生在課餘生活上的主觀想法與實際行動之間進行了對比分析。同時通過上述的課餘生活狀況和對比分析發現目前大學生課餘生活所存在一些諸如課餘生活安排盲目、對課餘生活的認識及評價不正確、課餘生活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等問題,並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分析產生大學生課餘生活問題的因素。
總之,通過本次調查,反映出目前當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的質量不高,無論是學生個人、還是學校都要高度的重視這一問題,及時從各個方面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大學生課餘生活的問題。江西醫學院上饒分院,從調查結果上看,大學生的課餘生活似乎不再太有意義,也許是經歷了就不會有新鮮感,就不會那麼激情澎湃,所以就有更多的人追求較低級的趣味來調味。但是,作為一名大學生,還要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盡早把生活重心放在學習上,娛樂活動只能為輔。這次做這么一個調查報告,是想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態度和方式,希望可以引發大學生們的思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我們在學院隨機發送了我們的調查問卷100張(其中包括大一學生44名、大二學生56名)。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搜集及參閱了國內關於消費、體育消費、動機理論等資料為本研究參考、分析和利用。
2)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100%。其中,男生48人,女生52人。
(3)數理統計法。對所收回問卷的各項數據進行分類統計處理。
3.組員分工和調查研究步驟
(1)全部調查活動及統計工作均有組內全部同學共同完成。
(2)設計問卷、發放問卷、回收問卷、統計問卷、整理分析問卷。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課余時間較為充裕
問卷第六題「您覺得您的課余時間充裕嗎?」調查結果表明:53.8%的學生課余時間充裕,從問卷第一題「您每天的課余時間大約有多少小時?」的選擇中可以看出,58.8%的學生課余時間在4~6小時,其中大一的學生課余時間一般在大二的學生一般在5小時以內,不難發現大二的學生課余時間相比大一學生的少些。
2.大學生主要課余時間安排,活動內容分布差異性較大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較大部分學生將課余時間用在學習、網路娛樂以及參加各種團體學生會活動上。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特點。「課余學習」、「網路娛樂」二項是大學生課余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形式。由於大學生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是的大學生的課余活動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
3.整體學習氛圍較好
許多人都認為升入大學之後,由於遠離父母的視線以及寬松的氛圍和各種誘惑不斷,大學生很容易荒廢學業。然而本次對我們學院大一大二的學生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學生依然將學習擺在很重要的地位,在問卷第三題「您平均每天通常學習多長時間?」的選擇中可看出,73.8的學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用於學習,甚至有的學生將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
4.課余時間的收獲
問卷第七題「您在您現在的課余時間中得到的最多的是什麼?」的`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的學生收獲了「充足的休息時間」、「實踐動手能力」,小部分的學生認為收獲了「各種社交技巧」。
5.學校在學生課余時間所做工作差強人意。
通過對問卷第八題「你如何看待學校在學生課余時間所做的工作?」的分析可看出,31.3%的學生認為學校組織活動較多,32.5%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工作有些許影響,但也有23.8%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工作做的微乎其微。
6.學生對課余時間的利用有信心
大多數學生對課余時間的利用表示很有信心,並對未來課余時間的安排充滿憧憬。從問卷第九題的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63.8%的學生對現在自己課余時間的安排比較滿意,但仍有25%的學生不滿意現狀。
課余時間調查報告2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1、眾所周知,大學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場所。它擁有著無限的魅力吸引到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匯集到它的懷抱,一起學習,一起為了自己的各種夢想而不斷努力著。大學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歸究到一點就是它與學生之前所經歷過的初中高中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及培養目的。它只把較少的一部分時間依舊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而其餘的大部分的時間是讓學生自己去學。旨在讓其養成良好的自學、自我規劃、合理的運用時間的能力。然而,不知是目前國內的教育模式仍存在某些無法避免的缺陷,還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在很多學生的眼裡,那些離開課堂的時間被他們基本上是當成了純粹的「休息時間,放鬆的時間」,把它堂而皇之的肆意揮霍掉。這讓很多的老師和家長深感痛心。那麼,在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會怎樣安排自己的課外時間呢?
2、調查意義:許多大學生把考上大學作為中學噓唏的奮斗目標,但上了大學卻對大學生活缺乏長遠的打算,因而感到大學生活茫然、空虛、枯燥、乏味,不能合理地利用課余時間,虛度了大學的光陰。本調查問卷旨在引導大學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既能學習好專業理論知識,又能開闊視野,參加社會實踐,發展個人愛好,實現自我價值。
二、范圍、時間
1、調研對象: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小部分學生
2、時間:xx年06月10日
三、調查方法:
問卷法
四、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1、在我們所調查的同學中,有18%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課余時間安排是合理的,53%的同學覺得自己的課余時間安排有時合理有時不合理。在課余時間安排上,僅有17%的同學用課余時間來看書學習,而36%的同學都用來上網、玩游戲、睡覺等娛樂消遣活動中。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在接受調查的同學中,只有25%的同學會將課余時間用在鍛煉身體上,而30%的同學則將課余時間用來做兼職、談戀愛、與人閑聊等。為什麼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在許多同學的安排中似乎只有無聊呢?首先同學們的意志太差,調查中,有30%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課余時間安排不合理是因為自製力太差。的確,當內在驅動力不足時,內因所起的作用就抵擋不住外界物質的誘惑,這個時候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路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讓許多的大學生流連其中,沒有時間與精力跑到圖書館去看書借書。但在去圖書館的同學中,絕大部分是為學習而去的。其中,有23%的同學是去自習,54%的同學是去借閱圖書,只有23%的同學是去上網,而且這其中也不缺乏上網查資料的同學,這一點還是讓我們挺欣慰的。
在問到大家對課余時間的利用是以什麼為目的時,總體而言,60%是為了充實大學生活,提高想像力和能力,其次是開心隨意發展個人興趣。這以現象說明大學生在思想上都對提高自身極其關注,也希望在大學生涯中將自己鍛造成有用之才。但是數據表明大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不高,自製力不強,經常是身未動心已遠。這便是哲學中說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獨立性與依賴的矛盾。」
2、建議
能否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受內因和外因的影響。根據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的原理,我們可以知道,在內外的雙重作用下,內在驅動力會更好地發揮作用。大學生必須加強思想修養。人的自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思想素質,文化素養。因此提高自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保持樂觀向上的樂觀情緒。與此同時,要加強自我意識,強化時間鍛煉。要加強學習、之類知識,開闊視野,用知識來武裝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培養自己性格中意志獨立性的良好品質,對自己奮斗的目標要有高度的自覺性。
由於事物的聯系是多方面的,我們作為體育院校的學生,應該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提高專業技術知識。如何安排課余時間,那就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保證體育鍛煉適當娛樂休息的前提下,學習時間安排越多越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僅僅靠專業知識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多學習本專業以外的知識能夠使自己的思維更系統,更全面,更准確,這也是大學生提升自我的需要,許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意識,所以都能主動去學習。
對於社團和班幹部方面,從經濟學成本——收益分析法可知,高校學生擔任幹部可獲得收益,同時也要付出相應的成本。若成本大於收益,則選擇消極參與。要破除這一現象,必須在改變學生擔任幹部的成本收益結構上下功夫,培養合作精神,增大學生幹部的收益空間,構建提昇平台,增加擔任學生幹部的比較收益,這也需要學校提供一定的設施及幫助,才能讓幹部們課余時間之際投入其中,鍛煉自身的能力,為今後在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於網路的使用,必須從大學新生的教育與管理開始,例如多組織班級團體活動,增進批次友誼,從而解放學生們的郁悶情緒,學生關愛學生,以生為本,豐富班級和宿舍活動,加強網路建設,營造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綠色校園環境。
3、小結:總的來說,要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大學生應首先最自己近期內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然後盡可能專門制定一份休閑計劃,然後按計劃去實行。在條理中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鍛煉與實踐,休閑與學習兼得。
;6. 大學生業余時間安排的調查報告
見圖:
7. 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
調查背景:
在當前的大學校園中,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逐漸增多。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禁要問:大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都在做些什麼?他們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豐富和點綴這些課余時光?為了了解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大學生的課餘生活的調查。
調查方法:
我們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校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問卷涵蓋了大學生課余時間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體育鍛煉、社交、學習、閱讀、娛樂等。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我們對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
調查結果:
1. 課余活動內容取向:
根據調查結果,大學生在課余時間的主要活動包括體育鍛煉、社交、學習、閱讀和娛樂等。其中,學習仍然是大學生課余時間的主要活動,佔比達到21%。社交和閱讀分別佔比19%和12.5%,而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也占據了11%和10%。
2. 課餘生活取向的年級差異: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課余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大一學生更傾向於社交活動,而大二和大三學生則將學習作為主要的課余活動。此外,對於「校系活動和工作」、「勤工助學」等活動,不同年級的學生也表現出不同的取向。
3. 課餘生活取向的性別差異:
在課餘生活取向方面,男女學生也存在差異。男生更傾向於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而女生則更注重社交和學習。這可能與性別角色的認知和社會期望有關。
建議:
1. 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合理安排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學術成績和綜合素質。
2. 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社交是大學生課余時間的重要活動,通過參與社交活動,可以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交技能。
3. 培養興趣愛好:閱讀、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是大學生課余時間的重要內容,通過培養興趣愛好,可以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課余時間的主要活動包括學習、社交、閱讀和娛樂等。不同年級和性別的學生在課余活動取向上存在差異。為了更好地利用課余時間,我們建議大學生在學習、社交和培養興趣愛好方面進行合理的安排。
8. 關於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報告
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於是,我不禁要問:大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都在做些什麼?他們是如何點綴和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的?學習?工作?誑街?上網?……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活躍、向上、豐富的文化氣氛,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余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近日,針對大學生課余時間活動這個話題。了解我校同學的課余活動狀況,我展開了對我校大一大二各專業的200名學生的調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這次調查,我採取了任意抽樣問卷調查,主要調查了大學生課余活動的內容。現在,結合一項專項調查結果,對我校學生課余活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一、課余活動內容取向概況
根據一項專項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參加課余活動方面存在內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給出課余活動的12個選項之後,大學生作出了如下的選擇。
體育鍛煉 11%校系活動和工作 13%聊天、社交 19% 課余學習 21% 閱讀課外書刊報紙 12.5% 勤工助學 5% 上網、打游戲 10% 棋牌活動 4% 睡懶覺 3% 無所事事1%
其他 0.5%
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課余學習」、「聊天、社交」、「閱讀課外書刊報紙」、 「體育鍛煉」和「上網玩游戲」五項是大學課余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而我校學生課余活動取向是以「課余學習」、「聊天、社交」、「體育鍛煉」為主要活動。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余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學課餘生活取向表現出年級和性別差異
各年級大學生由於心理發展水平、對大學生的適應性以及學習任務不同,在課余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專項調查表明,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年級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各活動項目加權選擇率的排序不同,「課余學習」被二、三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級學生那裡卻退居第三位;二是年級主導取向有差異,二、三年級的主導取向為「課業學習」,一年級的主導取向卻是「聊天、社交」;三是各年級對「課業學習」、「聊天、社交」、「上網、打游戲」、「校系活動和工作」、「勤工助學」等五項的取向有明顯的差異。而我校大一大二學生課余活動的主導取向普遍是「課業學習」,其次為「娛樂社交」。這反映了我校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在與大一新生交談中,我發現他們大部分對大學生活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各種社團、交際活動。在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緊緊抓住學習不放。反而大二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後,感覺到那種當初洶涌澎湃的熱情有所減弱。但許多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習,同時也會積極參與一些有利於培養能力又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
從整體看,我校大一大二學生在課余時間還是十分重視學習,特別是大一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於我校剛剛入學的新生們,不熟悉大學學習的方式加上還保留著高中學習的狀態,使他們主要把時間用在學習上,不允許自己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