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平均閱讀時間
㈠ 大學生怎麼培養閱讀的習慣
大學的閱讀不僅可以擴展視野提高自身價值,而且利於學生修身養性,保持身心,在大學閱讀是百利而無害的好習慣,學會閱讀也就打開了一扇與世界更近的門
大學中大多有獨立的圖書館可供學生閱讀,並且大學的學習時光為分散,有很多空閑的時間可供大學生閱讀
閱讀首先需要安靜的環境和沉靜的心,需要大學生能夠真正的找出空閑的時光,靜坐下來放大對知識的渴望 ,每天抽出定時的時光,將其變為一種習慣
㈡ 大學生每周閱讀時間為多少
每個人是不同的,平均的話,大概一周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也就3小時吧,要是算上小說包括網路小說,可能要15小時。這也只是推測。
㈢ 為什麼寫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據調查顯示班裡有2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童話故事,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科普書,2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漫畫書,28%的人的課外讀物是作文,1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它類的書。我還了解40%的家長偶爾帶孩子上書店,5%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去書店。讀書時間調查顯示4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內,3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20%的同學在兩個小時左右,10%的同學在3個小時左右。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發現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極少,這全怪家長嗎?不。這也怪大部分同學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極多。在讀書方法統計當中,有10%的人寫讀後感,20%的人做筆記積累,5%的人畫圈點讀,65%的人不做標記!可見同學們對讀書不是很重視,只是讀一兩遍就行了,沒有做任何標記,我覺得應該多做些標記,才能更加明白、理解這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才有所記憶。我還查了家長對讀書的重視情況,其中重視幫孩子閱讀的有25%,偶爾督促孩子閱讀的有20%,有孩子自己決定的有55%。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了解到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覺得家長應該多抽時間去幫助孩子閱讀。從上面這些統計中,我知道了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還希望同學們盡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並能做上筆記。我還要呼籲各位家
㈣ 北大學生的平均閱讀量
每年看112冊書卷。
.大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大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不足,閱讀量趨於下降。當前大學生用於閱讀的時間大打折扣,有調查表明,大學生日均閱讀時間少於30分鍾和1小時左右的學生所佔比例最高,超過64.3%的大學生日均閱讀時間為1小時或少於1小時;日均閱讀時間少於30分鍾或無課外閱讀時間的比例竟高達35.2%。[1]有59.9%的學生平均每月閱讀書刊1-4本,而閱讀書刊1本以下的佔20.1%,更有近80%的大學生平均每年閱讀書刊少於48本閱讀量。[2]表明當前大學生課外閱讀率嚴重下滑,相當比例的大學生很少進行課外閱讀,或許與大學生專業課程重、忙於考研考證等有關。在當今傳媒發達的時代,或許讀書已不再是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最主要途徑。
當今大學生課外閱讀內容主要集中在文學作品,有調查表明,小說、傳記類佔95%以上[3],大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醫學和心理健康、藝術、體育、法律、經濟方面的圖書也涉及較多。另外,隨著考各種資格證書、公務員,以及考研的升溫,這些方面相關的讀本也成為大學生們課外閱讀的主要內容,而一些比較深奧、枯燥、語言晦澀的讀物,如古文、哲學、政治、高深專業的學科讀物等方面的圖書則涉及較少。
㈤ 關於大學生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的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的調查報告 書籍是人類獲取經驗、獲取知識的載體。閱讀是當代大學生拓寬視野及獲取專業知識的必要手段,而隨之現代化社會的飛速發展,閱讀方式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大學生作為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過渡產物,其閱讀方式具有很強代表性。而「大學生採取紙質或者電子閱讀」,可以引發出對於大學生閱讀習慣的探討。大學生的閱讀時間普遍是多少?對於這兩種閱讀方式的偏好和看法?紙質書會不會退出市場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主要調查羅定職業技術學院319級語文教育的學生,得出數據,展開討論。 一、大學生閱讀方式與習慣的現狀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將近一半的同學每天閱讀時間為一小時以下,三分之一的同學閱讀時間為一小時到兩小時,而只有小部分的同學閱讀時間達到兩小時或以上。其中,電子書與紙質書的選擇接近一比一。可見,大學生對於閱讀方式的選擇都有自己的見解。 (一)大學生對於書籍類型的喜好 有一半的同學喜愛於小說散文,小部分同學更願意閱讀課外雜志,而少數同學喜愛學科類專業典籍,另外剩餘的同學選擇其它類型的書籍。 (二)大學生對於紙質書優缺點看法 優點:大部分同學都認為紙質書有真實感,其厚重感與對紙質的觸覺產生更為濃厚的閱讀氛圍,更能感知書中的感情變化。另很多同學都覺得紙質書更有收藏價值,更能表達對這本書籍的喜愛。將近一半的同學認為看紙質書更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免除電子產品帶來的廣告干擾和其他誘惑,使自己能專心閱讀,更好的沉浸於書本當中,讓自己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加純粹。還有一半的同學都覺得紙質書可記錄可寫,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想,能及時圈記重點,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尤為重要。 缺點:很大一部分同學認為紙質書不方便攜帶,尤其是課業繁重的專業書,其重量與體積都是一個負擔。也有很多同學認為紙質書的花銷大,閱讀成本高,作為學生時代的大學生們,可能會對於書籍的花銷產生一種負擔。另外紙質書閱讀形式單一,缺少電子書的圖片、視頻等多元化閱讀方式,使讀者更易接受與理解。 (三)大學生對於電子書優缺點看法 優點:電子書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認為便於攜帶,如手機,iPai上可以隨時隨地的閱讀,極為方便,不像紙質書那樣沉重。如果想看一部古典傳記的話,還要背一本厚厚的書在身上,打消了閱讀的積極性。當然,大部分的學生還認為,電子書花費小,為他們的零花錢省了一筆開銷。 缺點:然而,70%的大學生認為電子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不好,快速碎片化的閱讀,不僅讓他們體味不了原著的思想精髓,不具有紙質書的厚重感,更讓他們享受不到從閱讀中得到的那種寧靜恬淡的歡樂。此外,很多電子書都不可豁免的存在一些錯誤,沒有原著的准確性,讓讀者不能更好的與作者的思想交流。還有一半的同學認為電子閱讀沒有收藏價值,快速化閱讀如過眼雲煙一樣,難以讓自己深刻地理解與牢記。 (四)大學生對電子資源和傳統書籍資源的看法及其對當代青年的影響。 看法:85%的大學生認為傳統書籍不會被電子書取代。他們認為紙質書是一切電子書籍的始祖,是一種祖先所遺留的傳統。紙質書具有電子書所不具的厚重感和人文情懷,其收藏價值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有人說,就像手寫和電子輸入一樣,傳統是無法被時代替換的。還有15%的大學生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電子書便捷便宜,現在人手一部手機,電子書閱讀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影響:80%的大學生認為當代社會青年存在浮躁現象與碎片化閱讀的流行有關系。碎片化的閱讀,讓人們越來越享受快餐文化,不能沉下心來仔細思考。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當代青年變得越來越浮躁。剩餘的20%的學生認為當代社會青年存在浮躁現象與碎片化閱讀沒有關系,青年變得浮躁主要是由於周圍誘惑太多,讓他們無法沉靜下來。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學生的閱讀量越來越少,雖然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紙質書不會被電子書所替代,而且更願意選擇買紙質書閱讀。可實際情況卻是通過電子書閱讀的人數與選擇紙質書閱讀的人數不相上下。從不同角度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斷縮減,接近一半的大學生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2)閱讀書籍娛樂化。絕大多數的學生選擇小說,散文或者課外雜志進行閱讀。只有不到20%的人選擇閱讀學科類專業典籍。 (3)快餐式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大部分的大學生認為紙質閱讀比電子閱讀更有益。但是60%的大學生在當代生活中仍然使用電子書籍進行快速閱讀,以適應生活節奏。 存在上述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綜合考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和休閑娛樂擠佔了大部分的讀書時間。網路日新月異的發展和休閑娛樂活動的多樣式,使得大學生們不再滿足象牙塔里單調的讀書生活,他們的業余時間被各種娛樂活動所佔據。當今娛樂形式那麼多樣化,如網上聊天、網路游戲、KTV、看電影、各種老鄉會、學生社團聚餐等。這些活動使得大學生閱讀時間減少。 (2) 課業負擔重也是大學生課後閱讀少的原因。當今大學生課下閱讀時間少的原因是課程偏多,課後作業偏多。大多數同學還要花時間去參加考證,如學習計算機二級等。進入大二要考專四、六級、計算機。這些重要的考試,都需要時間。為了自己美好的前程犧牲點讀課外書籍的時間,這筆賬不管怎麼算都是劃得來的。 (3) 快節奏的生活規律。現在大學生整日奔波於學習,社團,兼職和各式各樣的活動,快旋律的生活節奏使得他們無法抽出一個單獨的時間,沉下心來進行課外閱讀。所以大部分選擇便捷的電子書進行快餐式閱讀,在最短的時間容納大的信息量。 (4)社會中充滿著各種誘惑。大量的小說,散文和課外雜志暢銷於大學生之中。大學生產生這種閱讀傾向的主要原因來自於他們所受的基礎教育。在小學或中學階段,他們被置於老師和家長的看管之下,無暇關注休閑、消遣性讀物整天的課業負擔使他們不堪重負。進入大學校園,他們突然之間有了自由的時間與空間。很容易在如此之多的可支配時間面前迷失方向。學生普遍認為這些讀物通俗易,懂而富有哲理貼近生活且實用,為其提供了喜聞樂見的精神食糧和情感避風港。然而,這類圖書大多屬於快餐類讀物。文化含量相對較低,對構建完整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並無實質性幫助。 (三)對策與建議 閱讀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對大學生的人格和人生觀具有潛移默化作用。對大學生合理知識結構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科技信息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人們的閱讀活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當代大學生的閱讀狀況也悄悄發生了變化呈現出鮮明的時代傾向。為了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養成正確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探索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議是必不可少的。 (1)利用社團資源廣泛組織閱讀活動,提高同學的閱讀興趣。要做好大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組織大學生開展書評活動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而這項活動在高校中相當薄弱很多學生都沒有參加過書評活動。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師資源,使其憑借職業優勢推薦書目,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導航。此外學校還可以利用學生社團資安排社團組織讀書、背書大賽。舉行書展開展讀書系列講座和座談。讀書心得演講和徵文大賽等多種形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從而使更多的學生養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閱讀中拓寬視野豐富精神世界,提高審美品位。 (2)學校和老師要大力倡導紙質書閱讀,深層次閱讀。推薦好作品,引導大學生轉移閱讀方向,多讀書,讀好書,學會欣賞高雅的文學名著,教他們懂得深層次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提高他們的辨析能力、鑒賞水平和審美情趣。必要時候圖書館還可以在借閱制度上加以限制和閱讀上進行引導。通過改善大學生的不良閱讀傾向,提高其閱讀品位,可以進而引導大學生提高人生品位,對於自己的未來有科學、合理的規劃。 (3)圖書館是學校為學生提供精神食糧的重要基地,因此圖書館員也應成為引領學生閱讀紙質書的主力軍。學校可利用入學教育之際組織圖書館人員開展「怎樣利用圖書館」專題講座內容可包括圖書館的構和館藏分布、圖書館的常識和規如何索引文獻資料等等。讓學生充分了解圖書館資源學會合理利用圖書館資源翱翔於知識的海洋之中。同時圖書館管理人員還可以藉此發現學生的閱讀傾向,了解其閱讀需求,多購置一些學生喜愛的報刊讀物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品位、豐富的精神食糧。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涵養性情,陶冶情操,培養直面人生的心態,形成成熟的性格。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外閱讀更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我們希望藉此能引起學校更為廣泛的關注,希望在老師的倡導和建議下,呼籲同學進行紙質閱讀,進行深層次閱讀,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吳曉婷 2020年6月12日
㈥ 大學生暑假在家每天多少的閱讀學習時間比較合適。
2-3小時吧。我建議暑假可以出去實習,比看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