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國大學念書好嗎
❶ 去美國讀本科好還是留在國內讀好
總體來說,美國本科大學的科研機會比較多。本科生想要加入世界頂尖的學者的實驗室,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我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就在一個世界頂尖做Astrophysics的教授手下打雜。也許是她個人的風格,我和她接觸交流機會很多,這讓我頗受裨益。注我這個時候也就18-19歲,除了半吊子C語言外,沒有什麼特殊技能,這在中國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覺得上課其實並不能學到太多(比起看課本來說)。因為教授一般都會准備好一堆證明推導,然後一點一點「回憶」到黑板上,所以你是看不到他的思考過程的,直接看到結果。我覺得這種「回憶」對我毫無用處,因為我自己天賦一般,拿到新的問題還是搞不清楚如何思考。但是,如果教授和你一起想一個她沒有完全想明白的問題,那麼你就可以看,原來她會先考慮這三條路徑,而我自己不這么思考問題。為什麼呢?到底誰的更好呢?這種對比讓我恍然大悟。
通過這些在research
group(研究小組)裡面摸爬滾打的經歷,我除了和導師學習,也可以和同組的博士生、本科生學習。另外,我也大概知道phd的生活工作環境是什麼樣的,甚至research
group(研究小組)的人情政治是什麼樣的。我也明白了,我不太適合走學術路線。這個決定是經得起推敲的。同時,想要搞學術的人也可以盡早進入「征途」,得到獨立研究的機會。我前一段時間在人人上看到有人寫的「上了博士才知道自己不喜歡生物」——說實話,這有點匪夷所思,因為上博士是一個巨大的投入,怎麼能如此輕率決定!說簡單了,只有「我不能想像不學不研究XX」的人,才應該去上XX博士。但是,如果之前沒有在研究小組里求生的經歷,這個決定不可能是理性、全面的。
另外一個好處是,申請phd項目的時候,誰給你寫推薦信,寫你什麼是非常重要的。有點「學術家庭樹」(family
tree)的意味,在樹上的人去哪裡都比較容易,在樹下的人很難爬進去,這和聰明與笨關系不大。對於非跨時代的學者,在不在「樹」上可能是決定性的。同理,文科和教授接觸,讓論文期刊編輯看你的文章,改你的文章的機會也有一些。我覺得這種談話對我也是頗有裨益。什麼幫助呢?比如說,我的advisor(導師)是政治哲學非常著名的學者,也是行內期刊的主編,他可以迅速指出這個領域的目前的走向是什麼,你的選題在這個走向里是什麼位置,並且迅速把我自己讀到的知識體系化。這是我在圖書館里看書不能做到的,也節省了很多時間。
如果說上綜合性大學有什麼好處,就在於你可以跟相對世界頂尖的學者學習工作,做研究——少走一些彎路。
美國社交環境的優勢
學校里通常什麼人都有
比如說,我最好的朋友圈裡,有一個學戲劇舞蹈的,一個學傳媒的,一個學新聞的,一個學人類學的,一個學大提琴的。這些人是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接觸過的一批人,因為中國教育特別喜歡把差不多的人堆在一起。比如說,我在海淀區實驗班的小環境里長大,這讓我的世界觀比較單一,朋友的類型也比較單一,想法基本可以起到「互相認同,相互加強」作用。(註:我在海淀區實驗班的環境里遇到了我這輩子都會珍惜的朋友,是最美好的成長經歷。我感到特別高興和特別悲傷的時候,都會首先想到我這個時期的朋友。)
美國大學社交環境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院系之間的隔閡,你可以跨屆,跨院系認識很多人。這些人給了我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讓我覺得過去重要的不得了的事情,其實另外一群人完全不當回事。比如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加入一個fashion
start-up(時尚公司創業),更不知道如何在網上搞營銷渠道,去實體店裡和人談判。我過去對於fashion(時尚)的認識就是:我媽給我買的衣服。現在,我的想法肯定就不一樣了。
稀奇古怪的人來教課,你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
大學里教課的人各式各樣,但是你都可以和他們認識。比如說,我對非洲發展非常感興趣。前兩天通過一個朋友知道了她在上一門課,那個老師現在也就三十歲,本科哈佛,之前在非洲做過十年的NGO(非政府組織),後來上了法學院,現在在做關於「國際援助」(Foreign
Aid)和「國際法」的研究。我覺得她聽起來好玩,就要來了聯系方式,約她去咖啡店聊聊。相對來說,中國大學的教授比較單一,有很多社會經驗的人不是非常多。但是大多數人不會走學術路線,所以這種「稀奇古怪」的經歷可能對我的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
學會和美國人打交道
我在人人上看到別人分享的一些文章,講如何融入美國人。我覺得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到底誰是美國人?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很多圈子我都是融不進去的。不是因為我不好,或者他們不好,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是我們都是中國人。在此基礎上,美國大多數人對中國文化是不可能認同的,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灌輸「非西方的文化不是文化,非西方的藝術不是藝術」。你想讓他們突然覺得你是東方神聖,這不太可能。很多中產階級的小孩因為生活環境很閉塞,從小到大打交道的就是街坊鄰居,看到外國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話。也有的小姑娘,一天到晚就是我和A睡了,我和B睡了,C和D不理我了,讓我實在插不上話。這些原因等等都導致我和他們不可能成為至交。我說的和美國人打交道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可以表面上過得去,可以建立起基本的認同和信任。比如說,在中國,如果你送一個哥們禮物,他徑直拆開包裝,看了又看,你就會覺得這哥們怎麼這么「露骨」,從而無法和他建立信任。我說的就是這種小事情,但是這種小規矩可能壞大事,人和人的信任有時候就基於這種符號性的小規矩上。我覺得所謂和美國人打交道,就是學會這些表面的東西。至於融入不融入,其實對於想要做中國人的孩子來說,沒有那麼重要。
暫時遠離功利,尋找「普世」價值
我知道我說到這個,肯定會被很多人拍磚——你們會質問我,「誰的普世價值?不就是西方帝國主義的那些條條框框嗎?」
因為歷史原因,中國是剛剛富起來的國家,所以我們的中產階級正在瘋狂地追求驢包等奢侈品,對於社會正義的思考是嚴重不足的,對於精神信仰的思考也是初步的。如果說中國有新貴族,那麼我們的貴族的文化根基在哪裡,精神寄託在哪裡?新的「普世」價值還沒有出現,那麼為什麼不能先參考美國人的《正義論》呢。
(註:此為隨意舉例,因為《正義論》在目前政治哲學的影響力很大。同理,可以置換為柏拉圖的《理想國》。)
美國因為社會福利較好,所以美國同學一般都比較理想化,不一定要急著把學費賺回來。在這種環境下,可以對什麼是幸福,什麼是社會正義,什麼是道德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我不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上升到《理想國》中「哲人王」的高度,而是說或多或少應該有一些感受。
比如,我的朋友中就有不少去支教的,去非洲搞NGO的,去拉美搞婦女權益的,去越南尋根的等等。我不想說這些人更高尚,讀歷史的人可以說他們的「高尚」是以百年殖民為基礎的。這種觀點沒有大問題,但是我也認為美國教育讓我們遠離了中國社會的「更高更快更強」的節奏,聽聽內心的聲音。這種思考對於人的一生或許都有裨益,二十歲的思考,比五十歲頭發將白時迷茫好不少。
和「高富帥」接觸有什麼好處
我一直以為「高富帥」和「白富美」是嘲笑人的詞,「屌絲」是表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氣節的。
但是,不得不說,當「高富帥」確實有一些好處。這個好處不在於在太平洋當中買個小島去度假,或者買個飛機開著玩。但是,「高富帥」比較容易有更寬的眼界,甚至國事可以是他的家事。這種「知道」的權力是非常驚人的,沒有信息的人,靠智力是很難取勝的。你可以說「高富帥」的resume是靠銀子堆砌起來的,但是這個堆砌的過程也會拓寬他的世界觀,增加他的軟實力。
美國人也有自己的「白人主流精英圈」。這個圈其實(就我個人來說)很難融進去,一方面是膚色文化原因,一方面是我交朋友也比較由著自己。我覺得「你有飛機又怎麼樣呢?買了個小島又怎樣呢?你爹是李剛又怎樣呢?」。所以對最後一條資源沒有很好地利用。很多人畢業以後要找工作,也要靠這個「富人關系網」,特別是金融相關的工作——這基礎要從大學里就開始打,從美國精英大學兄弟會的地下室里開始打。
美國社交環境的劣勢
酒精、毒品
這個在美國念書的人都知道,周四到周六晚上,幾乎總有那麼一批人喝酒爬梯吸大麻。我個人不喜歡一堆人傻瘋的爬梯。我覺得比較好的社交生活是這樣的:去芝加哥看個話劇,或者看個電影,然後去一個好玩的餐廳吃晚餐,回來幾個朋友喝點小酒,聊聊天。其實認同這種生活的人也有,你就是需要找到他、她們。當然,如果你喜歡hard
liquor或者大麻,那麼在美國很容易找到,特別是在大一大二的時候,社交圈子尚未成熟,酒精相關的社交非常主流。
值得一說的是,雖然我不喜歡喝大多數酒,但是美國人去酒吧其實是拉近距離的很好的方式,一起喝醉過,一起干過傻事的人,感情好像就不一樣了——當然,你如果想要找靈魂伴侶,肯定要和酒肉朋友要分開;但是,有的時候,深層次的交流(我們中國人意義上的朋友)也得要把表面的勁頭做足。
缺少中國人的社交圈
來美國念書的中國人雖然越來越多,但是肯定不可能和中國念本科相比。一方面我非常思念我在中國的朋友,另一方面,我也只能慨嘆沒有父母這一代「大學同窗」的深厚感情。直到現在,我父母和當年的同窗都還保持著聯系,盡管現在已經過去三十年有餘了,很多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但是還是無話不談。看過何兆武寫的《上學記》,就對這種中國大學里,或者說西南聯大里的同學感情更加羨慕。
在美國上學,由於中國人不多,沒有「班集體」的概念,院系之間的交流也很有限。這種同窗感情很難形成。
階級局限性
美國人的私立大學大都是中產階級,或者上中階級的孩子念書以及社會化的地方。在北大清華里,經常可以看到家境普通的孩子,或者家鄉偏遠的孩子。但是,在美國精英大學里,這種現象雖然存在,但是並不多見,這是美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同時沒有高考等因素的合力所為。雖然很多上中階級的孩子很多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但是他們對於世界的理解單純得驚人。這就是階級局限性吧。
我非常感謝學校有類似於Quest Scholar這種獎學金項目,可以讓很多出身貧寒的孩子來上好大學。他們的存在讓很多人看到一個不在咫尺的真實世界。
大學是一個獲得社會認證的過程
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工作選擇機會和上過大學的人的工作選擇機會是天壤之別的。同理,對於一個背景普通的人來說,上過美國名校的工作選擇機會和中國名校的工作選擇機會是不同的。就是說,五道口那兩所雖然資源很多,但是必須說,一個背景普通的五道口學生在北京的畢業工資是幾乎不可能每個月過一萬。除了少量家庭背景特殊的,大多數還是要到一個行業里,從底層干起,而底層到中層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且歷時也很漫長。但是在北美名校畢業的學生,可以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在美國鍍金兩年後,如果上個好學校的MBA,就可以回國空降到公司的中層——這大大縮短了人生攀援的前半部分。
進入正確的圈子的力量是無窮的
美國名校的平台和中國名校的平台是不一樣的。我們看看多少公主貝子們在國外鍍金就可以知道了。認識正確的人,對於想做事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並不是說有什麼直接的利益,而是說沒有信息,一切都不可能。而進入正確的圈子,就是獲得重要信息的基本途徑。
性價比問題
美國大學的價格不等,但是基本都很昂貴。少則每年兩三萬,多則每年六七萬美金。這相當於中國普通老百姓幾乎一輩子的積蓄。所以有很多人批評小留學生就是「富二代」去美國度假。這種現象也有,但是目前出國的大軍,大多數還是中產階級倚靠大中城市房價上漲送孩子出國。當然,中國中產階級的數量有多少,是不是「政策福利」所致,是另一個嚴肅但不沾邊的問題,我就不在此瞎扯了。
就我個人來說,如果我以後經濟情況普通,我的孩子也就是天資普通,是絕不會砸鍋賣鐵給孩子去上學的。簡單來說,精英大學不是成為精英的船票。恕我直言,精英大學里平庸的人還是佔大多數——包括我自己在內。但是如果我經濟富裕,我的孩子又比較聰明好學,這筆錢不算什麼,上上也無妨。
如果說資源集中的問題,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世界上幾乎沒有比北大清華更加資源集中的學校。但是,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如何發現這些資源,說到底還是靠自己的眼界認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眼界認識在上大學之前,特別是在家庭中就已經形成,而這又對一個人是否成才、是否成功有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說精英大學是上中產和富人的游戲,也就不過如此吧。
添加部分
你想看看我爹我娘是怎麼批評我的嗎?
昨天我跟我爹爹和娘親打電話,除了乞討生活費外,跟他們讀了我的這篇日誌。他們表示我的思想認識是幼稚而偏執的,並提出了如下幾個觀點。
我爹娘是做什麼的我就不贅述了。為方便對話,大家可以理解為較大recruiter(僱用者)的觀點。他們的觀點也許更加中肯,畢竟他們對於中外的教育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大多來自僱傭從中美名校畢業生。同時,他們對於生活也有比我深刻的理解,畢竟他們已經在中國和美國的土地上呆了好多年了。
軟實力的重要性
美國大學對於專業素養的培養也許確實不如中國大學,但是對於軟實力的培養還是略勝一籌。她舉的軟實力就是:哈佛畢業的學生通常都有和高層打交道的經驗,無論從儀態還是談吐都讓人覺得是「圈內人」。這種氣場讓人很容易覺得他們是C-level的材料。同理,很多國內名校的人似乎非常有才學,但是在展示自己方面,接人待物方面就沒有一些美國名校畢業的人那麼「順溜「(smooth)。
同時,我的娘親也指出,她覺得決定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中是否成功的(純科研工作除外),並不是所謂的「硬技術」,而是所謂的「視野」,所謂的「軟實力」。
倘若您還有疑惑的話,建議您向我們的老師詳細咨詢下,我們的老師必將全心全意為您服務!
❷ 我今年高三,想去留學。去美國大學讀書還是去英國大學讀書好大家給給意見
這個問題好大。
首先,如果要去,找個正規的大學,而不是什麼大專,學院的;
第二,一般來說加拿大的學校肯定不如美國和英國。
第三,英國最貴。
第四,你想讀什麼專業?文科,理科,工科?
第五,你是去鍍金還是想讀完了,在當地找個工作?美國找工作的概率大過英國。如果要找工作,就要找個比較利於就業的專業來讀。你在美國念書,是有機會到加拿大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