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論壇網站
Ⅰ 美國大學生長上的聊天論壇,給我介紹幾個
美國學生一般不上論壇,上social network site。比如facebook,true, twitter,flir等網站。
Ⅱ 校內網發展歷史
從2005年底創辦的校內網到底片網、露臉網,大學生網路互動社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這些專注於做大學生互動平台的網站創辦者,不少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憑借著對校園情況的熟悉,對於SNS領域的熱情,在這個領域中默默地耕耘著。校內網的創始人王興,1997年考入清華電子工程系,2001年畢業後去美國特拉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底回國創業至今;而底片網的創始人則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 這些網站的共同特點是:使用email地址注冊,注冊用戶的IP必須是限定的來自於各大學校園網的IP地址。這樣,就可以保證注冊用戶是清一色的大學生。以校內網為例,網站往往鼓勵用戶填寫自己的真實姓名、所在院校或曾就讀院校、專業、性別、年齡、入學年份、個人愛好、愛好、出生日期等信息,上傳自己的照片。還開發有個性的blog,很方便的交友功能,相當於論壇的群功能等等。 不同於chinaren等過去的針對大學校園的網站,這些網站的基本單位是個人,而不是群體。個人進入頁面以後,看到的是一個有自己形象照片、愛好愛好和個人日誌的頁面,這就適應了現代大學生追求自我,喜歡自我展現的特徵,因而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
<P> 此類網站發展都相當迅速,以校內網(xiaonei.com)為例,從去年12月8日到06年6月,已經覆蓋了全國150所高校,網站注冊的大學生人數達30萬余名。用戶的活躍度和忠誠度都很高。到今年10月份,預計注冊人數可以達到60萬,開通學校數目為700餘所。到時,商家進入校園將會變得很方便。臉譜網(Facebook)模式的中國化 Facebook正是所有國內大學生互動網站的最初版本,當然也是最成功的版本:對於某些人來說,一個人交友數量的多寡已成為社交能力的指標。在美國大學的校園里,現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今天你Facebook了嗎?」在美國大學生中,假如你不知道何為Facebook,那麼你可能是脫離群體的人。 截至2006年4月,臉譜網已經是全球第七大流量網站,注冊用戶突破700萬人,這個數據表明,85%的大學生們都是臉譜迷,其中,75%的人天天至少登錄一次。 網站新聞發言人休斯表示,臉譜網站的收入大部分來自於廣告。除了企業的廣告外,網站的使用者也可購買「公告(announcements)」—— 一種只有在同一校區內才能看得到的廣告型態。內容為校內事務之宣傳,如學生會職務之競選到將舉辦的派對活動等都是。此類廣告價格介於9至15美元之間,價格依學校的大小而定。 據美國《商業周刊》2006年3月28日報道,有VC(風險投資)願意出價7.5億美元收購誕生才兩年的「臉譜網」,卻遭到了拒絕。網站創辦人——哈佛大學一個輟學的學生說,沒有20億美元,別提收購一事。 中國的Facebook:多大的市場空間? 眾所周知,校園市場雖然大,但與校外市場相比,卻是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非凡是在校園渠道不暢通,甚至連成熟的宣傳渠道都沒有的情況下,企業要進入校園市場,只能通過做活動。活動往往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多數企業並不了解校園市場,運作時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尋找具體的操作人。假如通過學生會、團委,費用會比較高,也很難得到合作方的重視。 而據統計,66.3%的大學生平均天天上網的時間達到3~4小時以上。因此,假如有一個大學生們都熱衷上的互動網站,企業的理念、產品的特點都可以很輕易達到企業所希望達到的用戶群。 而此類的網站為企業提供便利已經成為可能。校內網的目的是發展成為全國大專院校的1700萬大學生網民的首選交流互動平台。而受眾均勻,用戶信息可靠的網站要獲得企業的青睞相信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種市場價值的發掘,一是可以通過廣告的形式。比如互動出版網、中國建設銀行和Mysee就跟校內網簽訂了相關協定,投放一定的廣告,以期獲得雙方的共贏。 另外,事件營銷也可以在此內網站中占據一席之地。這樣就可以在線上針對目標人群營造氣氛,烘托氛圍,線下舉辦活動。而這樣的宣傳效果比過去的平鋪式的一個大學、一個大學地談判、溝通會好很多。 此外還可以展開針對大學生人群的簡訊業務,比如提供校內講座信息、招聘信息等簡訊訂閱等等。Chinaren校友錄也提供了比較好的模板:當有新的用戶來信時,用戶可以從綁定的手機第一時間閱讀到來信內容。這都可以成為網站利潤的增值點。這些都可以成為一校內網為代表的網站發展可以考慮的方向。投資者正在關注 據相關媒體報道,亞馬遜首席科學家韋思岸今年4月19日已經成為校內網的天使投資人,並且受聘為該網站的非凡顧問。校內網CEO王興對韋思岸可能帶來的資源表示了極大的肯定。另外,他還透露,雖然僅僅經過四五個月的發展,但是校內網已經與不少風險投資人有或多或少的介入。 此前,千橡互動的CEO陳一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了對校內網以及與其定位和功能接近的網站的關注,雖然近期沒有投資或者收購的計劃。 而在一些網路、論壇中,我們不時可以看見業界相關人士對於這塊蛋糕的關注和討論。未來大學生網路互動市場誰主浮沉?相信半年或者一年時間之內,自然會見分曉。 被收購後的第二天,校內網的創始人王興在他的博客日誌里引用了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一段聞名演講辭來表明他的態度:"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在這條日誌後的留言中,安慰和惋惜遠遠超過了祝賀與欣羨。對於被收購,王興在日誌中流露出相當的無奈:"當我們公司已經欠了相當於我個人100個月工資的時候,我們沒有太多選擇。"克隆Facebook 創業之初,王興就面臨著一個互聯網小企業的典型困境:如何讓一個前程遠大的項目不在半路夭折? 王興此前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型創業者。從高中起他開始接觸電腦,1997年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拿到全額獎學金去美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2003年聖誕,他帶著創業計劃回到了中關村。 王興瞄準的是社會性網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簡稱SNS。當時Friendster(<a href="http://www.friendster.com/">www.friendster.com</a>)已經在美國大行其道,但在國內還是個空白,將領先中國互聯網幾年的美國模式復制意味著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但王興開發的第一個項目"多多友"在市場上遭到冷遇,王興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定位的過於寬泛與推廣的不利。於是,他瞄準了一個更加細分的市場——大學生的SNS網站。在美國,這種模式有一個十分成功的樣板Facebook(<a href="http://www.facebook.com/">www.facebook.com</a>)。 Facebook是一個與MySpace齊名的大學生社區,它由幾個哈佛大學的學生創建,最重要的特點在於網站的封閉性:它只對美國的大專院校學生開放,用戶必須憑e域名的郵箱進行注冊,並且需要通過真實身份的認證。這種用戶身份的單純性和線上線下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它成為了美國大學生的網上樂園,許多用戶天天花上幾個小時在Facebook上尋找朋友和樂子。 校內網從概念到界面都復制了Facebook。2005年末,王興首先在北大、清華和人大三所高校開始試運營,隨後在2006年春節後網站正式上線,向各大高校吸納大學生用戶。跟Facebook一樣,校內網要求在校大學生才能夠注冊,並且鼓勵採用實名和真實個人信息。對於那些沒有用過校園網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校內網有點像網路時代的"聯誼寢室"和"同鄉會",它承載的同樣是大學生旺盛的社交需求。 跟很多人的判定不一樣,王興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其實不低,這讓他並不擔心網站的盈利模式問題,校內網也不需要在盈利模式上做出創新,要害在於牢牢抓住用戶。一個清華師姐開的"阿木眼鏡"成為了校內網的第一個廣告客戶,清華大學的注冊用戶可以在網頁的左下角看到一條類似於Google的Ad Words那樣的文字廣告。按照不同的學校、群落等人群投放精準的分類廣告是大學生SNS網站最大的優勢,但此時的校內網沒有精力也沒有人員去拓展盈利模式,14個人的公司團隊中有一半的人在做技術,這樣的比例在很多人看來有些"奢侈"。 王興對此的看法是,在一家網站點擊率在1000萬以下時,最好不要耗費精力去銷售廣告,首先該做的是提高PV。SNS網站的網路效應讓贏者通吃成為了游戲規則的第一條,速度決定了網站的規模,而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網站的價值。現在校內網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了50萬,遍布700多個高校,在清華大學等高校,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了在校學生的半數以上。 但此時遲遲不到位的風險投資讓王興捉襟見肘。他先後跟十幾家風險投資談判過,有一家已經簽下了意向書,但最終都不了了之。王興用有些自嘲的口吻談到風險投資的態度:他們給我的回答相當於一個女生對一個男生說"你是一個很不錯的人,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比較適合做朋友",跟女孩拒絕男孩相似的地方還有,你永遠也不知道真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MySpace夢 幾乎跟校內網的創立同時,一大群Facebook的模擬者也涌現了出來,比如佔座網、露臉網、億聚網、5Q網、ChinaY.com、99號宿舍、底片網、飽蠹網等等,它們看上去幾乎都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實際上,確實也是Facebook這一個模子。跟校內網相比,他們有的長於市場推廣手段,有的網站擁有豐沛的資金作為後盾,依靠各種優惠措施來吸引用戶注冊。跟其他類型的社區網站一樣,大學生SNS社區也迅速陷入了拚命搶用戶數的階段,注冊就贈予雞腿、書籍等市場推廣方式讓人不得不聯想起電子商務網站靠送可樂開張的歷史。在這樣的市場上,Google那種"以用戶為中心,其他一切都會紛至沓來"的信條似乎顯得有些理想化,很多國內互聯網創業者對於Google的探求都包涵著同一個迷惑:它是怎樣看上去那麼從容就獲得成功的? 每一次美國的互聯網出現一個新的寵兒,中國的互聯網界就開始尋找相似的面孔,或者更常見的做法是,大規模地克隆。今年的當紅炸子雞顯然少不了MySpace和YouTube,它們前不久一個以5.8億美元的現金賣給了新聞集團,一個通過股權置換折價16.5億美元賣給了Google。而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祖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剛剛拒絕了雅虎高達10億美元的收購提議。國內的大學生SNS網站可能會羨慕馬克?祖克伯格那種近乎於"囂張"的姿態,他在一張名片上印著"我是……他媽的CEO",也許最讓王興們羨慕的是,馬克向風險投資提出的條件包括:"只要有意,他就有權主控公司",而且這已經成為國外web 2.0網站的標准做法。王興用軍訓時的射擊課打了個比方:有意瞄準,無意擊發,無論結局如何,他從內心都是奔著獨立發展的道路做的。 王興仍然非常看好中國SNS類網站的前景。像他這樣懷揣著中國MySpace夢想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相信中國總能夠出現一個像美國的MySpace、日本的mixi、韓國的Cyworld、台灣的無名小站那樣成功的年輕人的SNS網站,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年輕人聚集於此,並能充分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但大同小異,簡單的復制被證實是走不通的,沒有一個成功的SNS網站不是針對本土人群的特點進行了靜心的設計和雕琢,他們所需要尋找的就是基因上的那一丁點微小差異。
Ⅲ 怎麼在網上查找美國大學研究生專業
美國大學實用查詢網站:
1 、U.S. newsonline (www.usnewsonline.com/e)
提供非常詳盡的美國大學資料,包括全美大學最近排名,各個大學鏈接網址,從中可以看到各學校的專業介紹,入學日期,獎助學金提供情況,以及與校方缺的聯系的方法等。同時,該網站還提到美國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介紹。申請者可以根據學校名稱,專業或期望就讀的州來展開建議。
2、gradschools. com (www.gradschools. com )
專門用來查找美國大學研究生院的。 按具體專業,學科類別,專業目錄三種方式進行搜索。
3、collegeboard.com(www.collegeboard.com)
網站資料豐富,無論想去那類大學,該網站都能給予滿意的結果。
可根據希望攻讀的學位,專業,學校所在地,選擇索要就讀的學校,並可以在網上索取與填寫申請資料表格。
4、study in the usa(www.studyusa.com)
為留學生停工服務的站點,還有對美國大學的專題報道,介紹各大學的情況,對選擇學校很有幫助。
5、america ecation magzine
內容相當豐富,提供留學輔助性資料,如怎樣選擇大學,申請獎學金,住宿,醫療等,有助於預先了解美國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狀況。
6、student.com
介紹美國學生生活學習狀況,以及發布美國大學校園最新信息,教育政策以及美國教育人事的觀點。
7、peterson's.guide (www.petersons.com)
教育服務性網站 。
Ⅳ 國外最熱門的論壇有哪些尤其是歐洲和美國還有澳大利亞的,類似於中國的天涯什麼的
美國:Facebook是美國的一個大學生社交網站。創建於2004年2月4日。Facebook由哈佛大學的幾位學生創建,它幾乎提供了大學生需要的所有日常生活體驗。Facebook列出了最酷的人、最怪異的想法以及最流行的音樂,它就像是一個不斷變換的年鑒。
在全球范圍內有一個大學後綴電子郵箱的人(如 .e, .ac.uk等)都可以注冊。之後,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會化網路。而從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戶輸入有效電子郵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齡段,即可加入。用戶可以選擇加入一個或多個網路,比如中學的、公司的、或地區的。
據2007年7月數據,Facebook在所有以服務於大學生為主要業務的網站中,擁有最多的用戶:三千四百萬活躍用戶(包括在非大學網路中的用戶)。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每天上載八百五十萬張照片。
YouTube是全球著名的視頻網站,可供網民上載觀看及分享短片,至今它已成為同類型網站的翹楚,並造就多位網上名人和激發網上創作,已經成為了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視頻播客類網站。
歐洲:
Badoo是一個全球性的社交網站,幫助用戶在其鄰近區域會見新朋友。Badoo於2006年在倫敦誕生,它不僅涵蓋了強大的社交網站功能,還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各類游戲和工具來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注意力並擴展社交圈。
Badoo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讓用戶直接操控自己的觀眾數量。使用Badoo的專利系統,用戶可以立刻激活各種功能,獲得發布個人信息的強大功能,包括即時信息,閃電上傳照片/視頻以及顯示瀏覽者信息的功能。
澳大利亞:
Real Estate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房屋租賃買賣網站,可以在線查詢房屋價格、房屋租售、土地開發及商業房產等信息。查詢的房屋信息附有圖片和google地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