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嚴重低估的美國大學
㈠ 2015年usnews美國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排名差好多為什麼
沒什麼意義,排名的人不同,依據標准不同等造成的。一般對於國外的大學,除非大回學國際知名度特答別高,或者某一學科做的國際知名,大家都會認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的學校,它是100名,還是1000名,沒有意義,大家都是只知道是所外國的學校,僅此而已。
㈡ 世界大學排名為何與美國大學排名不同
二者的排名指標以及側重點不同,排名只是參考,申請選校match最重要。
很多申請者在選校的時候總是一味的追求著排名,認為100名以後的學校全都是爛校,甚至100內的某些學校也被列為爛校。
之所以形成這種看法,也是跟中國的院校有一定聯系的。在國內,對於同樣找工作的兩個人,如果一個人是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另一個是稍遜或沒有名的學校的話,錄用第一個人的幾率要遠遠大於第二位。
不過在美國的話,他們更實際一些,往往不願意培養新手,美國教授也不例外,在招收學生的時候往往會從一個表面的硬體條件(GRE/SAT/T/GPA)直接看到你的本質,即綜合能力。
所以,如果在選校的時候,不看個人條件、自身與學校的匹配度,一味的追求學校排名,可能忙碌一年後一無所獲,白白浪費一年的時間。
其實在選校的時候一定要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到底是適合去哪些學校讀,腳踏實地的申請match的學校比盲目的追求名校更現實一些,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條件時,除了簡單的了解個人的硬體條件外,還要看申請者的經歷,研究背景,綜合能力,進而進行初步的定位選校。
其實很多排名靠後的學校也是非常優秀的,甚至某些專業是相當不錯的,只是因為排名的時候,由於硬體條件不夠,如圖書館不夠大,教授少,學院小,國家資助少,拉低了排名。但並不等於這些學校就不好,一定要真正了解學校對該專業的設置,人員配備,從而確定學校是否適合自己,是否值得進去深造。
在選校的時候一定要端正思想和對排名的態度。排名不能決定一切,而且綜合排名高高的,不一定所申的這個專業就非常好,還要結合看關於這個專業的排名,綜合分析。
對於申undergraate的學生來講,可以參考綜合排名。如果申master或者是phd的話,我們認為專業排名更重要,要綜合分析選擇。
㈢ 胖人也要經常喝水嗎 揭秘胖人普遍缺水的秘密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現體內含水量不足的情況。在探討體重控制方法時,飲水的重要性或許被低估了。
為了探究這一觀點,研究人員對9528名年齡在18至64歲之間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涵蓋了他們的飲食習慣,並測量了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即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結果顯示,近三分之一的參試者體重超標,同時他們的體內普遍缺水。
研究人員指出,體內缺水與肥胖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但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尚待進一步研究。他們建議,特別是肥胖人群,應多食用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以改善體內缺水狀態。
此外,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和埃默里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揭示了全球肥胖人口可能被嚴重低估的驚人事實。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肥胖人口為6億,但專家們認為這一數字可能低估了實際肥胖人口數量,低估范圍可能在4億至5億之間。
研究人員通過評估世界各地不同人體的體型差異及體重狀況,並對比分析各地肥胖人群的數據,得出了這一結論。他們認為,肥胖人口被低估的原因在於單一依賴身體體重指數這一指標。實際上,不同地區的體型差異顯著,例如東亞地區的人們體型偏瘦長或骨架小,這種體型容易在身體內積累更多脂肪,而不一定被視為「超重」。研究強調,根據不同體型制定不同的健康標准顯得尤為迫切。
㈣ 為什麼USNews美國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排名差距這么大
感謝您的提問,樂橋教育為您解答~
US News 有兩個排名:
(1) College Ranking 學院排名;
(2)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 全球大學排名。
College Ranking學院排名, 一級目錄College Ranking 學院排名下有個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國家大學排名。我們所有中國人看到的美國大學排名就是這個排名。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國家大學排名只採用本科生指標,只是大學本科排名。不包括: 碩士,博士,博士後教育,所以他不代表一所大學的綜合實力。而這個大學排名只考慮了錄取率,分數,GPA,私人捐款,教師比; 沒有考慮諾貝爾獎導師數量,美國院士數量,教授數量,學術水平,聯邦政府巨額撥款,巨大的州政府撥款等。如此就造成了: 美國公立大學被嚴重低估了30名,50名,100名,150名。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全球排名第3位,美國排名才21位; 華盛頓大學: 全球排名第11位,而美國排名才48位。這兩所大學都是世界頂尖的著名大學。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 全球大學排名。這個排名包含了美國大學的本科生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後教育及整個教授隊伍的綜合評價,真正體現了整個大學的水平。
這你就會明白,為什麼USNews美國大學排名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和全球大學排名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有巨大差距了。
區別在於: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國家大學排名僅僅是本科排名,而全球大學排名為整個大學的綜合排名。只是中國人看不懂USNews的英文網站,不明白,翻譯錯誤,而美國人和其它發達國家的人都明白罷了。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的正確翻譯為: 美國大學本科排名。因為他是在College Ranking本科排名下一級的子項。
有關留學的相關問題,您也可以來樂橋教育詳細了解,我們的地址是北京市建外SOHO3號樓1205室,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期待您的來訪!
㈤ 為什麼USNews美國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排名差距這么大
USNews每年會公布兩個榜單,一個是美國大學的排名,另一個是世界大學的排名。照理說在這兩個榜單中,美國大學的相對位置應該差不多,但事實並非如此。本文中給大家解析了這背後的原因。
1、奇特的排名結果
我們先來看USNews評出的2019美國前十名的大學,以及在世界大學中的排名:
/iknow-pic.cdn.bcebos.com/6d81800a19d8bc3e2bf8352e8f8ba61ea9d34565"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d81800a19d8bc3e2bf8352e8f8ba61ea9d3456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d81800a19d8bc3e2bf8352e8f8ba61ea9d34565"/>
從這個表裡可以看出,差別還是很大的。
這家權威的雜志,對大學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排名差別更是巨大。根據一般人的常識,同一所大學,同一批教授,不該導致本科水平和研究生水平這么大的差異。
事實上,這並不是大學的問題,而是排名方法本身的問題。
2、大學排名背後的秘密
總的來講,這個排名還算靠譜。但是大家還是會覺得裡面有些讓人費解的地方。
比如普林斯頓、耶魯和芝加哥大學的排名似乎是被高估了,斯坦福則可能被低估了。哈佛似乎該排在第一,但是幾乎沒有過。當然,普林斯頓等大學的教授和校友會說,我們更重視本科教育,我們比哈佛好。
但事實果真如此么?要說明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先剖析一下U.S.News的排名方法。
雖然2019年的排名標准部分指標與2018年相比有了不少的變化。
但從排名的依據看,似乎也還合理。它既考慮了教授的水準和教學水平,又考慮了學生培養,還考慮了生源情況和外界對它聲譽的認可。
然而如果仔細看一下衡量方法,就會發現很多問題了,很多不合理之處。
3、飽受爭議的評價標准
首先,我們發現畢業率這一項占的比重太大,兩項加起來居然佔了排名的30%權重。
這裡面有一個「畢業率執行情況」,它是什麼意思呢?我打個比方大家就明白了。如果一所大學在新生入校時預期畢業率為95%,實際畢業率為96%,這項指標就加分,如果只有94%就減分,這實際上和畢業率本身是重復計算的。
在排名中,將畢業率占這么高的比例,原本是希望大學好好培養學生,讓他們都畢業。但是由於各個大學把握分數的尺度不同,因此給學生放水的大學反而佔便宜。
比如哈佛和耶魯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得到A,畢業率非常高。像斯坦福有些學生退學辦公司去了,在畢業率上就吃虧了。而對學生要求嚴格的加州理工,就吃大虧了。
第二,有些指標在歷史上有意義,但是今天已經過時了。
比如教授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這一項,這在今天美國的大學中基本上都是100%;另外學生在高中學校前10%的比例,這在前20名的大學中,也接近100%。這樣的指標根本比不出差距,其實毫無意義。
第三,這個排名的設計明顯地有利於小型私立大學,而不利於學生人數眾多的公立大學。
比如小班上課比例一項佔了6%,大班(倒扣分)上課比例又佔了2%。在美國任何一所公立大學,由於學生太多,難以做到小班上課。而大部分私立大學,一共沒有多少學生,想湊出20人同時聽課都難,自然很多課都是小班上。
課程教學質量主要看教授,用班級大小一個指標來衡量大學教學水平顯然是以偏概全。由於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的這種天然差異,這種排名方法使得前19名的大學都是私立大學,最好的公立大學伯克利分校只能排在20名。
第四,可能也是最受爭議的問題,在於它每一項分數具體的計算方法。
雖然大部分指標乍一看是用百分率來量化衡量的,但實際上只是先用百分比排除每一個學校在這個項目上的排名,再按照名次來算最後的分數。
比如說「參加捐贈的校友的比例」,假定A大學這個比例是75%,B大學是74%,照理說這樣兩所學校在這個項目上的得分應該非常接近才對,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最後的得分是按照排名計算的,差1%的話,名次可能差出來幾十名,最終得分相差甚遠。類似地,畢業率等指標也不是比絕對百分比,而是比排名。
第五,另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分數計算方法是教授工資。
首先,它不是計算大學里所有教授的平均工資,只計算那些有本科生的學院裡面的教授的工資。
由於美國大學的醫學院沒有本科生,它們的教授雖然工資高,但是並不計入平均工資,於是擁有最好醫學院的大學,像哈佛、斯坦福、約翰·霍普金斯和華盛頓大學在這項的得分就吃虧了(醫學院教授一般工資較高)。
同時那些有音樂學院、新聞學院等學院的大學也吃虧,因為那些學院教授工資低,而又招收本科生,因此在計算平均工資時被計入了。
相反,那些有頂級商學院的大學就比較合算了,因為商學院教授工資高,同時商學院又有本科生。而且有商學院的大學,經濟專業教授的工資會被相應拔高。很多人不理解賓夕法尼亞大學為什麼排名這么靠前,因為它似乎除了商學院特別好之外,其它專業沒有太多特色,但是有一所好的商學院可以讓教授平均工資一項增加很多得分。
其次,它過度地考慮了各地區的物價水平。考慮物價水平的初衷當然很好,但是這反而使得物價水平低的地區,教授工資顯得很高。美國大學教授的工資雖然會受到當地生活指數的影響,但是同一檔次大學之間工資水平相差不大。
4、哈佛為什麼排不到第一
現在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普林斯頓總是排第一,而名氣更大的哈佛和斯坦福卻在它後面。
應該講普林斯頓是非常棒的大學,但是它能排到第一,在很大程度上還因為在這個排名體系中吃的虧少,占的便宜多:
(1)畢業率
這是影響排名權重最高的因素。雖然普林斯頓給外人的感覺是得A比哈佛難,這也是事實,但是畢業率卻比哈佛高,四年為90%,哈佛則為86%,比斯坦福的75%更高得多,普林斯頓在這點上確立了大大的優勢。
(2)校友捐贈
這一項普林斯頓一直做得非常好,雖然獲得捐贈的總數遠不如哈佛和斯坦福,但是捐款的比例高,而排名只看比例,不看總數,它就佔到了便宜。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普林斯頓大學在招生介紹會上非常強調校友關系以及校友捐贈的比例,因為它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此。
(3)教授和教學水準
在這一點上,普林斯頓的得分也非常高。這不代表它的課講得真的比哈佛或者斯坦福好,而是因為學校小(只有5000本科生),小班上課比例自然就高,再加上又地處郊區,物價水平低,在教授工資這一項上也佔了便宜。至於哈佛和斯坦福大師雲集,但是這條在排名時不作數。
(4)錄取率
在評估的各項因素中,哈佛和斯坦福比普林斯頓的一個明顯的優勢在於它的錄取難,但是由於錄取率只佔排名的1.3%,因此哈佛和斯坦福的這個優勢作用不大。
這樣對比下來就會發現,在這個評估體系中,普林斯頓確實能壓哈佛一頭,而領先斯坦福很多。
當然,一個學生如果同時被哈佛(或斯坦福)和普林斯頓錄取,絕大多數是選擇前者而不是後者,說明大部分學生也明白排名第一並非真的是第一名。
5、提高排名的秘訣:多花錢
任何一個已知的評價體系都可以被人為操縱,對於U.S.News的這個評價體系來說也是如此。
如果一個大學想要在短期內提高排名,通常可以在三個方面努力:
(1)招收成績好的學生
這樣做可以讓「SAT和高中成績」的排名靠前。過去杜克、哥倫比亞和華盛頓大學就是這么做的,它們通過多招收亞裔學生迅速提高新生質量的排名。
但是這樣做從長遠來講有一個副作用,就是亞裔校友不捐錢,很多人甚至連每年的100元左右的校友會員費都不交。因此,同樣的成績,美國私立大學肯定是優先錄取其他族裔的學生,因為那樣可以獲得更多的捐贈。
(2)提高教授工資
這個方法立竿見影。但是提高工資可不能只提高幾個人的,要提高就得普調,這可是非常花錢的事情。
大學得錢最快的方法就是靠捐贈。約翰·霍普金斯在丹尼爾斯當校長期間,排名上升不少,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善於吸納捐贈,設置了不少講席教授(工資都很高)。
(3)在學生身上多花錢
提高本科生的人均教育資金,但是這也得花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直接的方法,就是拔高學生的畢業率。這種做法在短期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學校的生源水平沒有提高,從長遠來講,這對學校的聲譽不利,畢竟這些名牌大學不能為了排名去賣文憑。
因此,各所名校的畢業率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一直非常穩定。至於斯坦福這種鼓勵學生創業的大學,想提高畢業率也難。
6、這就是「美國特色」
講來講去你就發現了,提高排名的方法都和花錢有關,而這些錢大部分靠捐贈,你可能已經理解為什麼不愛捐贈的亞裔雖然成績好,但是在錄取時卻受到歧視了。大學不僅發展需要錢,就連優化排名也離不開錢。
至於U.S.News對全世界的大學做的排名,因為要對比全世界的大學,那些美國特色的標准,什麼校友捐助比例,教授平均工資,或者小班上課比例等等,都不能使用了,這樣只能看學術聲譽、研究成果等比較客觀的因素。相對而言,這個榜單更准確地反映了大學的水準。
對於選擇學校的學生來講,如果理解了排名不過是一所大學在某個評價體系中的切合度,或許就不需要那麼看重排名了。畢竟,找到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要比找到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學,來得更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