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承認的國內大學名單
Ⅰ 台灣大學在大陸的招生標准
1、只有戶籍所在地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及遼寧這八省市,參加當年上述八省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並取得有效成績,並且達到要求者才能申請。
2、大陸生不用參加台灣地區的學測考試,只需提交包括大陸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表現之類的學習資料,而申請碩博班的學生需要提供在大陸高校就讀時的科研成果或成績。
3、2011年,台灣公布的首份大陸高校學歷采認名單僅包括大陸41所高校,也就是說,本科或研究生畢業於這41所學校的大陸學生才有資格申請台灣院校的碩、博士研究生。隨著大陸招生工作的推進,被台灣學歷采認的大陸高校數量逐年增加,2015年被學歷采認的大陸高校數量已經增加至129所。
4、大陸學生到台灣學習後,限制仍比較多,例如無法打工、畢業後不得在台灣就業等。
(1)台大承認的國內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台灣高校對大陸學生採取聯合招生制度,目前共有130多所高等院校開放招生,考生共可填寫46個志願,各校各系再根據報考考生分數高低依次錄取。
這種方式既與一般境外高校錄取中國學生的方式不同,與大陸高招制度也不同,對大陸學生與家長來說較為陌生。加之目前招生歷史仍然較短,台當局也並未統一整理歷年各校各系之錄取分數線資料,因此給大陸學生的選校定位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對此,大家可主動在陸聯會公布的一些在台陸生QQ群、各校陸生群里詢問往年大陸學生的高考成績,再與自身的分數比較,此為一種較穩妥的方式。
總之,在考慮是否赴台就學之前。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分數所處的位置,在大陸和台灣分別能上哪一梯次的學校,才有辦法在兩岸的高校之間進行取捨。
Ⅱ 中國台灣有哪些名牌大學
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著名的大學有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
以下是台灣各大學名單:
Ⅲ 申請台灣研究生的條件有些什麼
申請台灣研究生的硬體條件有:
1、戶籍所在地為大陸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版、福建權、廣東、湖北及遼寧8省市地區;
2、申請人本科院校必須在台灣認可的院校名單之列。根據2015年最新的認可院校名單,國內共有129所認可院校。感興趣的考生可以參考官方網站——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進行詳細了解。
但是申請到台灣讀研是件更麻煩的事情。首先台灣目前沒有對大陸人才開放,不允許大陸人在台灣久留或就業。其次還有一些政策限制。
(3)台大承認的國內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台灣就讀研究生的好處:
台灣與香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風格。其高等教育包括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合計161所。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公立清華大學、公立台北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等。與香港相比其優勢有:
1、學費低廉,生活成本低;
2、中文環境,生活、學習更容易適應
3、台灣大學的人文學科較強。比如類似傳播學這樣的「舶來品」專業,最先都是先傳入台灣,後來內地才慢慢接觸的,台灣在某些專業的研究上比內地要深入。
Ⅳ 台灣有哪些好的大學
台政清交成外,以下補充
台灣科大、中央大、陽明和私立台北醫大、高雄醫大(醫科,這應該很少可交換)、台灣師大、中山大、台北大、中興大、台北科大、中正大、高雄師大都是台灣滿好的大學,以為只有這幾所可以相對大陸985、211;可以接受私立的話(一般來說台灣的大學公立都優於私立,只有極少數學系例外,你挑學校掌握住一個方向,這也是台灣高中生填志願普遍的方向-都會區前面有國立(就是公立的意思)的大學-都會區老牌私校=一般國立;台灣的大學有個有趣現象,台生的學費方面,公立的學校學費是私立的二分之一,但是除了名牌私立外,好的公立大學學生多半來自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然後後端公立則有很多是家境不好上的了私立名牌,但為了學費不得不選擇後段公立的學生;對此議題有興趣可以參考: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的「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論文~
這里要講老牌私校,看了些留言大陸上很像認為靜宜、世新、文化、元智、逢甲、銘傳這些老牌的算不錯的,事實上分數線很低,只是和一些新興的私校比有校友有人聽過罷了,在上一代是好學校沒錯啦,因為當時大學少的可以,但是今非昔比,末被混淆!我還是學生時老師就和班上同學說學測分數如果僅能推薦這些不要推甄,再拼指考,現在都多少年了,少子化嚴重,素質只會每況越下,而事實上也是如此)生源多半是後段高中生以及高職生念的;私立的僅推薦輔仁文科、東吳商法科、淡江少部分科系、東海嘛勉強可以(因為位置在台中,覺得你如果要交換在台北還是比較方便資源多的)但實力方面不輸淡江,其它還有實踐的設計類科系(只有設計類可選!),要挑北校區!至於其餘學校嘛,說真的,不建議,但不免有落網遺珠,有參考中但不在名單上的,可以提出來討論討論:)
Ⅳ 台大和內地哪個大學有簽訂交換生計劃
台大和廈門大學有交換學生!以下是台大學生的文章:大陸學生來到台灣做交換學生,來到台灣首要之事當然是學習,那台灣學生想必十分好奇,這一群大陸學生與台灣學生的學習情形又有何差異呢?在大陸的學生競爭是否如傳言般地激烈?他們又是怎_看待我們台灣學生的呢?透過這次訪談,讓你一探究竟。
選擇台灣大學
陸生們普遍選擇台灣作為交換學習之地,主因幾乎都是文化相近,交換到本校會計系的廈門大學會計系林華強同學指出,特別選台灣大學的用意,就好比台灣人到大陸就會選北京大學等名校,此外台大學分也可互相轉換,對於陸生們來說,可以說是以另一種方式體驗相似卻不相同的課程。
陸生在大陸的激烈競爭
台灣師生間傳言的大陸學生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林華強同學舉例說明,「由於廈大那邊商學院是第一次與台大的管院以院的層級作交換學生,在那邊我們競爭激烈,一個年級160人僅前五名才能申請」;而交換到本校科法所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律學研究所佘以斌同學更指出,台灣由於人少,導致「入學考試壓力小,學生學習壓力小」,大陸學生許多人可能是由鄉下趕赴大都市念書,就期盼能「念書翻身」,因而競爭壓力大(大陸大學生學習情形會隨不同程度的學校而不同,此指前段學校學習情形),圖書館、自修室則仍時時爆滿。入學考試競爭之激烈,以考研究所而言,在大陸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往往是四五千人取個位數的名額,而台灣研究所除了報考人數相較大陸少,同時各校研究所考試時間不同,往往一校的研究所考差了,由於其他間研究所尚未考試,考生仍有時間准備,考上研究所的機會大增,相反地在大陸則是「全國所有研究所都在同一天考」,一試定江山的模式讓大陸研究所考試更為競爭激烈。
陸生眼中的台灣學生
佘以斌同學認為,台灣學生較為活潑,同時也強調學生自主;交換到本校工商管理學系企業管理組的林嘉琪同學,在大陸是就讀上海交通大學市場行銷系,她對此表示,大陸大學多著重考試,考試占學期分數之比例大,台灣則是「受西方教育」,故多強調presentation以及做報告的能力,台大學生在報告討論上十分認真(但她也說夜間部的學生則是分配完報告的工作就結束討論,因而她推斷日夜間部學生仍有差別)。另一方面林嘉琪同學則是贊嘆很多通識課都有戶外參訪的活動,十分羨慕與驚艷,與大陸大學很不同。
南京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的曾慧穎也認為,台大學生很積極,有和研究所學生一起修課,她覺得這種特質很明顯,同時具有相當的國際觀、視野,上課也都很認真。大學部學生相對就重心不一樣,譬著重於如社團或交友,會比較沒有像研究生一樣將精力全副放在課業,但她不覺得這是什_壞事。而在大陸的話,基本上理工科學生會比文法商科學生用功。
Ⅵ 我想問問關於台大招生的要求
大陸學生想赴台求學,共有以下管道:
1.輔仁大學針對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15所重點高中,有開放實名推薦名額,相當於保送制度.
2.高中生透過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聯會)網站申請台灣私立學校的本科,戶籍需符合沿海六省市,且高考分數線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資格報考.
3.持有985院校或台灣教育部所承認國外學校的學士、碩士學歷,可報考台灣的國立、私立學校的碩士班、博士班,需同時符合戶籍在沿海六省市的條件才可報考,與本科一樣透過陸聯會申請
目前戶籍的限制為大陸官方所為,除非台灣的三限六不政策能放寬,如多開放承認211院校的學歷,否則很難開放更多省市給台灣招生.
根據上述第三點,只要你的戶籍符合加上所就讀的芬蘭大學本科是台灣教育部所認可,就可申請赴台讀研.
看你的網路信息是寫曾居住在浙江杭州,也幫你查過台灣教育部的芬蘭大專院校參考名冊,你的學校應是這所吧 15. North Karelia Polytechnic (North Kare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Tikkarinne 9 , 80200 Joensuu, Finland 因此是有在認可名單當中.
但國立台灣大學可是台灣第一學府,是赴台讀研最競爭的學校,尤其商彎碧察學專業最為熱門.申請赴台讀研非常看重所念學校的名聲,其次才是大學四年成績.你的競爭對手幾乎都是大陸985院校畢業的本科生,而台灣也很愛參考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芬蘭從2003年至2012年有入榜的世界排行前五慧滾百的院校如下:
Aalto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
University of Helsinki
University of Jyvaskyla
University of Oulu
University of Turku
大概要上述院校的本科畢業生與內地985院校的學生競爭時才有優勢.否則你只能將眼光放到其他院校,若非名聲很好的學校,要申請台灣的五大(台清交成政)不是很容易,沒把握建議可以試著申請其他台灣的國立名牌院校,如四中(中央中山中興中正)、埋茄雙科(台科北科)、陽明、台北、台師.
商學的學生可以再考慮台灣的私立名校,如輔仁、東吳、淡江、元智,尤其輔仁大學對於內地來說也有很好的名聲,申請難度也是不低.
Ⅶ 申請台灣的大學研究生
你如果來台灣讀碩,將來應該還是會離開台灣讀博。這就可以分析出利弊了--有利的是,台灣回尤其是台大的教授答都很屌,政治系還是社會學系基本都是美帝top phd出身。對於你申請博士有很大的幫助。弊端在於,台灣研究生,社科類你要讀三年--如果再去讀博,那麼還要讀4年,相當於要29-30歲才能畢業。這似乎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相比之下國內的phd,文科類碩博連讀五年畢業,部分學校據說甚至可能4年畢業。如果是歐洲、港新等國或地區,本科直接申請到mphil或phd並一直讀下去的話估計也就是五年畢業,所以這個時間差你要考慮清楚)
入讀難度,三地院校很難橫向比較,因為側重的東西各不盡相同。台灣的話,好在招陸生時英語和GPA不作明確要求,差在競爭相對激烈,各學系畢竟每年就招那麼三四個人,如政治系14年招了4個,復旦人大中山各1人,另外一個不知道了。這還只是第四年招,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就是說好多人還不知道去台灣讀書,因此以後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不過好在和申請香港、考研時間正好錯開,可以三者都准備。
Ⅷ 內地有哪幾所大學有去台灣當交換生的名額
目前有交換學生的學校:廈大,台大 ,和北三 -北京大學、清華、中國人民南三名版校 - 南方的南京、復旦、上權海交大都有交換生的方案 和台大合作多年的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是下一波交換學生名單。
朝陽科技大學與北京聯合大學及科技大學
淡江大學與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廣州大學東海大學與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
中央大學與東南大學.南京大學.重慶大學
你可以打電話到這些學校問一問!其實 明年即將開放 大學招生 你可以不用問 交換生啦以一個 台灣學生 在台灣至少 生活所需和學費一般約一年人民幣十萬以上如果陸生來台 肯定超過此數字 因為還要機票 和居住
我住台北 歡迎追問
Ⅸ 台灣大學和浙江大學哪個好
台灣大學和浙江大學相比較,當然是台灣大學好。
浙江大學只是在中國內地排名靠前一點,在世界上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就是在國內,和浙江大學平起平坐的大學也是上百所,所有國內的排名沒有什麼意義。
參考材料:
中國前二十名大學之排名〔重新統計〕美國《Science》、英國《Nature》是國際公認的代表人類最高科學水平的學術期刊。在《Science》、《Nature》上成批地發表論文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標志。然而,在中國的大學,能在《Science》、《Nature》上發表論文的學者很少。即使是中國科學院院士,90%以上都不能在《Science》、《Nature》上發表論文。如果在《Science》、《Nature》上的論文數不能取得突破,中國的大學就不會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排名前十名大學中,首位是哈佛大學,然後依次是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國的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前二十名大學之名單:
1.國立台灣大學(世界排名190)
2.清華大學(世界排名248)
3.香港科技大學(世界排名266)
4.北京大學世界排名287)
5.香港大學(世界排名296)
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世界排名312)
7.香港城市大學(世界排名332)
8.香港中文大學(世界排名335)
9.南京大學(世界排名341)
10.復旦大學(世界排名345)
11.台灣成功大學(世界排名365)
12.浙江大學(世界排名388)
13.香港理工大學(世界排名411)
14.台灣清華大學(世界排名412)
15.上海交通大學(世界排名421)
16.吉林大學(世界排名459)
17.台灣交通大學(世界排名468)
浙大是浙江省內好幾個一般大學在20年前組合成的,在中國境內,比浙江大學有文化氛圍的大學很多,就是中西部地區和浙江大學不相上下的大學也是很多的。浙江大學的優勢主要是浙江省經濟相對發達,地方政府硬體投入不錯,但是學科軟體有待上升,切莫為了排名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