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行政時間
Ⅰ 憑什麼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這么牛
憑什麼同濟靠土木獨步天下,傲視群雄一百多年呢?別著急,請聽博士慢慢道來。
同濟大學成立於1907年,其前身是德國醫生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後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國立同濟大學,是我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此後,歷經抗日戰爭六次搬遷,在浙江、江西、廣西、雲南、四川等地流離顛沛,同濟師生們咬牙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然而,從1946年到1952年的六年時間,同濟師生同仇敵愾,宇宙大爆發,同濟成為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齊頭並進的綜合性大學。根據《碩士博士圈》編輯部提供的資料,在1952年那場著名的院系調整中,同濟原有的醫、理、文、法、測繪、機電、造船等優勢學科相繼劃入其他高校。當然塞翁失馬,與此同時,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築相關學科一並劃入同濟,使同濟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大學。正是這一舉措賦予了同濟土木工程強大的基因。
2000年-2003年間,老同濟與上海鐵道大學、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合並,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目前,同濟佔地面積3900餘畝,有四平路、嘉定、滬西、滬北等4個校區,設有36個學院、7家附屬醫院以及4所附屬中學。其中嘉定校區位於嘉定區安亭鎮,佔地達到2500畝,主要是汽車、軟體學院所在地。校區環境很漂亮,體育運動區、生活休閑區、公共綠地區、軌道交通試驗區和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試驗區一應俱全。滬西校區位於普陀區真南路,佔地面積420餘畝,主要是大一本科新生在此就讀。滬北校區是同濟高等技術學院所在地,校區佔地65畝。當然,最具有同濟校園特色的還是佔地900餘畝的四平路。所以,各位就移步四平校區,去感受一下別樣的「土木范」吧。
這里多說一句,博士在游覽的過程中,在很多大學的校史館如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大大學等參觀的時候,1952年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年份。不少大學在那一年之後一蹶不振,如聖約翰、震旦、滬江這三所由教會創辦的著名學府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風雲中,讓人扼腕嘆息。難怪有人說「1952年以後中國再無大學」。所以博士覺得各位名校的校友也要擺正心態,你所在的大學現在牛,或許是繼承了一筆「飛來橫財」,是大學圈裡面的「官二代」、「富二代」。如果張口就是「我爸是李剛」,靠老子去耍闊,走下波路是必定的。再如我國股市,僅靠政府之手是不可能造成真實牛市的,或許短時間能夠牛起來,時間一長必定露出熊尾巴,成為財富的海市蜃樓而已,更可悲的是很多投資者沒有在熊市下倒下,卻在牛市中跳樓了。人生如此,股市如此,大學也如此。以史為鑒,現在回過頭來看六十多年前那場完全靠行政手段的大躍進,這么大規模的調整是不是有些過於拍腦袋?
同濟本部與復旦邯鄲本部僅僅一路之隔,跨過內環高架橋就是。坐地鐵10號線去同濟最方便,專門有同濟大學一站。上海市政府也是蠻拼的,連地鐵站外立面都採用紅色磚石裝飾,與同濟紅色的建築風格保持一致,讓人過目難忘。但是,同濟的校門看起來卻很普通,校門採用牌樓樣式,表面是白色的,採用仿細斬假石處理。門眉有我國書法學會名譽會長舒同題寫「同濟大學」四個字,也是銀色的。博士不知道當時的設計者是出於什麼樣的美學考慮,反正這種色調搭配,太陽光線稍微強一點,校門上的題字都看不清楚。
進門首先看到的是毛主席的揮手像,在周圍綠樹花叢的簇擁下顯得異常高大。記得博士上次在復旦校園里看到的毛主席雕塑是背手像,要論形態還是這尊更為傳神。網上流傳一個笑話,說有一位復旦新生從日月西路前往五角場吃晚飯,沿原路返回學校時,猛然看見身穿軍大衣的毛主席已經將右手揮起,頓時就嚇壞了,後來才發現虛驚一場,原來是上了四平路,走進了同濟的校門里了。
同濟校園內最有看點的就是造型各異的建築物,能夠數得出的名字如南北樓、行政樓、圖書館、一二九禮堂、大禮堂、羽毛球館等大大大大有近二十所之巨。它們大都歷史久遠,誕生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些造型各異建築物如同靜止的音符,安靜地矗立在同濟校園里,共同譜寫了校園里最華麗的樂章。由於博士建築學知識有限,對這些建築物只是浮光掠影,只能從美觀的角度去評價,所以還請各位看官諒解,同濟大師在構建這些建築物中所使用的手法、材料等,博士是沒有資格評價的。
毛主席雕塑背後就是圖書館群,前面是二層磚混結構的矮房子,這是原來的老圖書館,紅色的磚搭配白色線條,十分醒目。背後是兩棟加蓋的看起來像「8」字形的高房子,一左一後,呈對稱分布,據說這是中國九十年代十大預應力建築之一。同濟的圖書館包括總館、滬東分館、滬西分館、滬北讀者服務部、嘉定校區圖書館組成,總面積達到七萬多平方米,館藏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土工工程、建築學等方面資料眾多,據說藏有很多鎮館的寶貝,每年各地慕名而來這里查閱資料的網友絡繹不絕。
毛主席雕像南北兩側,就是著名的南北樓了。南北樓是二幢四層磚混結構的房屋,也是建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外牆均為紅色的清水牆,裝飾以白色的豎條,一位力學泰斗評價說南北樓是同濟最美的建築。的確,這兩棟建築物,雖然不高,但是圍繞廣場呈對稱布局,尤其是古樸端莊的教學樓與周圍高大的喬木早已融為一體,看起來富含中國傳統建築的神韻,確是非常的美!南北樓至今仍是同濟大部分學子上課的地方,每天中午,這里人流如潮,青春的活力寫在每個同濟學子的臉上,讓人羨慕。
南北樓、圖書館、毛主席像共同構成了同濟的第一印象,彷彿在提醒各位遊客,這里是建築的天堂,這里是土木的世界。(未完待續)
Ⅱ 中國百年以上的大學有哪些
中國百年以上的大學有:
1、武漢大學:創辦時間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為現名。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2、天津大學:創辦時間1895年10月2日。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
3、浙江大學:創辦時間1897年5月21日。在120年的辦學歷程中,浙江大學始終秉承「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
4、北京大學:創辦時間1898年(戊戌年)7月3日 。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5、山東大學:創辦時間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