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生就業率中國

美國大學生就業率中國

發布時間: 2025-02-23 05:43:51

① 美國留學 赴美找工作最難的當屬中國文科留學生

就業率是美國留學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是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關系學生前途的重要問題。都說今年是國內大學生最難就業的一年,而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大學生而言,最難就業季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只有16%的美國大學生在4月1號之前找到工作。對於中國學生而言,最難就業的當屬中國文科留學生。

美國失業率高企 多數中國文科留學生打道回府

2013年即將畢業的人只有16%在4月1日前找到工作。另外,一個僱主調查發現,500個公司的人事經理中, 58%表示今年不打算招收新的大學畢業生,有計劃招人的2/3表示只會招1、2個人。到今年4月份,全美的失業率是7.52%,21歲到24歲的大學畢業生失業率為8.8%,比2007年高三個百分點,不充分就業率為18.3%,幾乎是2007年的一倍。由此可見,美國大學生就業市場還沒有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對於留學生來說就更困難了,而對於學文科的中國留學生來說那是難上加難。

很多中國文科留學生幾乎找不到僱主願意辦工作簽證,即便有留下來的,多數得到畢業後在美國的一年實習期結束,也就是OBT,比如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際關系學院,在美國屬於頂尖的公關學院,去年有6個中國畢業生,一個都沒有在美國找到工作。今年有13個中國留學生畢業,九個已經決定回中國,4個人留下來也全是用OBT,沒有一個在美國找到辦身份的工作。

喬治華盛頓傳播學專業,今年80個畢業生,有20個中國留學生,1/3因為覺得在美國找工作沒有希望,已經決定打道回府,另外2/3打算再留一段時間看看,如果九月份找不到,OBT再不能用了,只好回國,那時還能趕上國內的大學畢業生招聘。

文科類應屆生工資低於全美平均水平

文科大學畢業生在美國難找工作早已是公開秘密。對於文科留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留學生對於學習理工科的興趣不大,美國高產業對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卻很大,但是美國本土學生學習商科和文科較多,其文化背景,語言優勢,人脈關系遠遠不是留學生可以比的。加上需要文科生的美國政府一般只招收本國的公民,留給文科留學生的選擇面就小得多。

喬治大學的最新調查發現,美國大學畢業生工資最低的10個專業,全是人文學科和語數類的專業,包括戲劇寫作、人類學、美術、哲學、電影攝像、音樂等等,全年工資在3萬美元以下。而全美大學生,今年平均的起薪為4.5萬美元。

面對這種不利局面,來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如果想留在美國工作,首先要謹慎選擇專業,盡量選擇理工科和經濟、金融、商科專業。當然,每個人的志向和興趣不同,如果不想違背自己的專業興趣,那也要提前的設想和規劃好,下手要早,從留學第一天開始為將來找工作積累相應的資力和人脈關系,尤其是在實習的時候,要加強針對性,到了畢業時找工作會相對的容易一些。

② 美國大學與中國大學的區別

天道留學老師為您介紹一下區別,僅供參考:

一、美國考大學不分文理科

要了解美國大學與中國大學的區別,最重要的是明白美國大學教育的本質。

在中國,高考分文理兩科,而文科、理科又「水火不相容」,報考了理科就不能報文科,反之亦然。

而在美國,考大學是不分什麼文科理科的,學生們也沒有這樣的概念,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上哪個專業哪個系,先入了學再說,等到二、三年級時才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

美國的大學之所以在學生入學時不急於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專業,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美國本科十分注重「通識教育」: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在美國,到了研究生才是以專業教育為主。

另外一個就是學生剛從高中畢業,對自己的能力以及將來究竟要學什麼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希望讓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有一個適應、學習、了解的過程,然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美國的大學,有公共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課程之分。在公共課程方面,數學、英語、寫作等是所有學生都必須修的,其它的就各取所需了。

二、,美國大學沒有「班級」

中國上大學在入學時已經定好了進入哪個系,然後對新生較多的進行分班,比如中文系一班、兩班、三班等。此後的四年大學生活,就以班為基礎,每個班有班長,還有各科代表等,模式與中小學一樣。

所謂同窗,主要就是指同班同學,除了選修課外,大家在四年中上同樣的基礎課與專業課,四年下來,結下深厚感情。所以,班級不但是學生的核心組織,也是大學的基礎。

而美國大學的所謂「班級」,是以學校為單位的,所有同一年進入大學的學生,就是一個「班」,與中文的年級意思相近。所以講到班級,美國大學生的概念只有「某某年班」(相當於某某屆),比如耶魯大學1990年班、哈佛大學2012年班等。

三、美國大學生通過宿舍建議感情

美國的大學沒有「班級」,學生每天與不同的同學打交道,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建立感情的呢?

美國大學生之間建立感情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學生宿舍,住在同一個房間的,往往以後就是好朋友。由於沒有班級,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選擇專業往往各不相同,可以是學化學的,也可以是學音樂的。

由於大多數大學的學生宿舍只給一、二年級學生使用,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基本上在第三年就分手了,有些可以繼續結伴在校園外面找房子住,有些就回家住。

也有不少學校的住宿規定是每年重新組合,因為一到暑假,學生必須全部搬出宿舍,到暑假過後再回到學生宿舍時,就不一定是原來的宿友了。

除了宿舍之外,參加各種學生社團也是加強同學間相互聯系的重要途徑。校園內的兄弟會、姐妹會及各種興趣團體五花八門,參加這些學生團體不但能夠滿足課外活動的需求,也是聯誼的重要方式。

四、學校通過學業和學費管理學生

美國的大學沒有「班級」,那麼學校是如何對學生進行管理呢?

簡單說來,學校主要從學生的學業以及學費方面管理學生。美國的大學絕大多數實行學分制,學生修完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學校會根據學生每年取得的學分情況,監督學生是否在規定的期間內選擇專業並按時畢業。

一般來說,學生最遲必須在第三年時將專業定下來,也就是將自己歸屬到某一個系或學院,如果到第三年學生還沒有將專業定下來的話,就很難在最後一年裡完成規定的學分,也就是說不能按時畢業。

五、美國大學不考核就業率

至於「美國大學不考核就業率嗎?」這個問題,從理論上說,學生的就業率根本不是大學教學的考核指標,也沒有任何教師或學系、學院會因此受到壓力。

但美國有不少大學評級機構,這些機構在對大學評分時,是會考慮每所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的,就業率越高,對學生的吸引力就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選才過程中,大學把社會和家庭因素當作衡量學生「品格」的一項指標。你以後在一生的事業中是否有克服艱難險阻的品格,是你成功的關鍵。而這種品格,從你上大學前如何「克服生活的挑戰」,能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

有些人誤傳,沒聽說過的大學一定不是好大學。這不是事實。美國有很多大學,有的大學曝光率比較高,例如排行榜、體育比賽等,所以這些大學常被人們所熟知。但也有很多大學,學術非常優秀,由於曝光率不高,人們對它的了解相對少些,既便如此,這些大學仍然是好大學。

小結:

中美大學現階段的差別的確很大,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雖然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近年來雖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北大清華等國內頂尖名校在世界排名也越來越靠前,但中國教育資源分配(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極度不均衡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我們無意崇洋媚外,只是從客觀評價的角度來說: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大學無論從教學質量、學術水平、軟硬體設施等方面都比國內大部分大學要好的多。如果有條件,可以一試。

③ 美國加州大學中國學生多嗎美國大學就業成果排名靠前的院校有哪些

美國加州大學中國學生多嗎?

一、總體數據信息

22年秋季就讀加州大學的總人數為94,837人,國際留學生的比例是16.9%。中國學生憑著7,229的總人數佔掉了一半的國際生配額(54%),排在全球招生數第二位的印度學生們僅是12%(1,661名)。

3.麻省理工大學

麻省理工大學是一所全球著名民辦研究型大學,一直以頂級的工程與技術而著名,與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作工程設計界的學術領導者。

4.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是世界上著位的民辦研究型大學、美國第三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專家教授主力陣容、課程計劃、教學設備層面稱得上世界一流。

5.賓夕法尼亞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是一所十分歷史悠久的高校,同時又是常青藤組織組員,為美國第一所當代傳統意義上的綜合類大學,同時又是很多創新教育發源地。

8.布朗大學

布朗大學在2022U.S.News美國最好高校排名美國第1;2022U.S.News世界高校排名世界第16;2021軟科世界大學學術研究排名世界第6;2022泰晤士高等職業教育全球大學排名排名世界第7;2022QS全球大學排名排名世界第20。

④ 近幾年中國大學生的畢業率為多少美國的呢

中國估計有95%以上可以順利畢業。美國高校一直是「寬進嚴出」,但究竟嚴格到何種程度恐怕很多人想像不到:在四年制高校里,平均只有不到60%的學生在6年內能畢業。

⑤ 中美大學生就業率比較

統計圖是要花時間做的
但最關鍵的還是數據
估計沒人會幫你做的,我提供一些數據你參考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
2003年,第一批擴招本科生進入就業市場後畢業生成倍增長,逾212萬。
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畢業生各增長到330萬與413萬
2007年到2010年,中國高校畢業生的規模分別為448萬、512萬、531.1萬和575.4萬。
2011年660萬
每年畢業生離開高校時就業率在70%-75%之間,年底就業率基本上能夠達到90%以上
2010年有83.5%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擁有了全職或半職工作,1.5%的人自主創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分別比2009年、2008年高出了3個和4.1個百分點,比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7年高出了大約2個百分點。

美國大學和僱主協會在今年4月對850所大學的3.5萬名畢業生所作的抽樣調查,在申請工作的應屆畢業生中僅有19.7%的學生找到了工作。同時,在大學應屆畢業生中,只有59%的學生去找工作,而在2007年,這一比例是64%,2008年為66%。想讀研究生的人數比例約在27%,而2008年為24%

⑥ 美國留學生畢業後,留美就業幾率有多大

現在到美國念書的中國人,畢業以後留在美國當地就業還是有不少難度的,除非內特別優秀容。
留在美國工作的方法:
1、辦美國留學簽證大學畢業以後可以繼續留在美國工作。
2、留學生在美國畢業了想留在那工作可以先申請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免簽實習期),即OPT;它允許外國留學生在美完成學業後取得一年的校外工作許可,其中,理工科學生的OPT甚至可以延長至29個月。然後利用OPT的合法身份一邊實習,一邊尋找合適的工作。
3、如果學生成功申請到OPT,並在有效期內找到了正式且合法的工作,則可以繼續申請H1B簽證,即短期工作簽證。

⑦ 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

大學畢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就業群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和寶貴的人力資源。近年來我國整體就業環境並不寬松,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就業問題比較突出。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數百萬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系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關系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系社會政治穩定,應當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本文從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入手,分析了「大學生就業難」,指出「大學生就業難」不是人才過剩,而是結構性問題,應當關注大學生失業群體。大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大學生就業需要市場主導機制,但人們的思想認識和就業市場沒有做好充分准備。在高校入學率增長的同時,中國就業市場的培育和結構調整並不同步,公平的市場就業機制尚未形成,使大學生就業市場供大於求的結構性矛盾不僅沒有改觀,反而進一步放大,引發了畢業高峰年的就業難題。本文進一步分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深層次原因,認為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與人才市場不發達、教育改革滯後、落後的就業觀之間的矛盾以及以重增長速度輕就業的經濟增長模式是造成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 人才市場
經歷了連續幾年的高等教育擴招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畢業生數量迅猛增長的高潮,這勢必給業已嚴峻的就業市場增加巨大壓力,帶來諸多問題。高校畢業生供給總量持續增加,人才市場供求關系轉換速度之快出乎人們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熱化程度絲毫不亞於人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所爆發出來的熱情。巨大的就業壓力,讓年輕的大學生們尚未走出校門,就品嘗到了生活的艱辛。看看招聘市場上人潮洶涌的畢業生和那些為找工作而手持簡歷四處奔波的求職學子,人才這個字眼更像是讀書人的一種自我安慰。多數畢業生在剛走出校門時,除了文憑、知識和頭腦屬於自己,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需要在不斷地與社會環境的磨合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青年是祖國的未來,高知識群體是社會的未來。如果我們的社會要求今天的大學生像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煥發活力去創造未來,那麼政
府公共管理責任與政府就業戰略選擇,就自然應給他們以「勞動權」的基本保障,或者給他們以「待業」狀態下的基本生活保障,決不能坐視他們為生存奔波而產生創新能力的下降,而應當竭力減少大學生就業難對社會長期發展的威脅。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數百萬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系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關系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系社會政治穩定,應當受到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一.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概況
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進入「大眾化」時代,高校畢業生增幅逐年加大,就業問題非常突出,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1999年以來,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擴大,進入2l世紀我國高校畢業生每年呈現大規模攀升的發展趨勢。200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07萬人,2001年115萬。2002年高校擴招的第一批三年制專科生離校,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達145萬人,增幅23.1%,其中專科生增幅最大達39.8%。2003年迎來了高校擴招後第一個就業高峰,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21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增幅46.2%。由於社會需求相對不足,又遭遇非典疫情的不利影響,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的困難和壓力。2004全國共有280萬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2005年338萬,2006年達到413萬,2013年將近690萬。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大學生就業率統計數據,2003年初次就業率為76.1%,2004年73%,2005年72.4%,2006年71.8%。回大學生就業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待業人數不斷上升。2001年待業人數34萬,2002年37萬,2003年64萬,2004年75萬,2005年增加到93萬。在社會需求與往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畢業生供給大幅度增加,專科生增幅較大,供需矛盾和結構矛盾都比較突出。就擴招數量而言,同期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擴招的速度、規模不能與整個社會的社會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步,導致大學生數量增加的背後失業人數的快速增長,是高等教育孤軍突進而社會整體發展相對滯後的結果。
(二)「大學生就業難」現狀及就業趨勢分析
1.大學生就業難不是「人才過剩」
畢業生人數連創新高,提到大學生就業難,擴招往往成為首當其沖的靶子。正是基於一些數字,很多人把大學生就業難歸結到1999年以來的高校擴招,認為擴招造成了大學畢業生數量增多,從而引發了就業難題。如何正確認識大學生就
業難,並評估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果,對於認識和解決問題無疑是極端重要的。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創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在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5%左右,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低於發達國家3年以上。而降低青年勞動力參與率最有效、最有利的途徑在於增加教育年限、延長教育時間。目前我國大學生毛入學率23.3%,美國為82%,日本、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均在50%以上,韓國、印度、菲律賓也在30%左右。從各國對教育的投資來看,公共教育經費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為5.1%,發達國家為5.3%,印度為3.5%,中國為2.3%。據估計,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貢獻率高達75%,我國只有35%。無論從數據統計還是從實際狀況來看,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對於經濟發展的需求來說,我們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熱點內容
復旦大學文獻信息中心教授名單 發布:2025-02-23 13:28:17 瀏覽:264
東華大學陳志龍教授怎麼樣 發布:2025-02-23 13:09:56 瀏覽:994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有哪些 發布:2025-02-23 13:03:51 瀏覽:207
西安工業大學最帥老師 發布:2025-02-23 12:52:53 瀏覽:591
香港大學建築學博士 發布:2025-02-23 12:37:55 瀏覽:915
2016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發布:2025-02-23 12:28:20 瀏覽:415
復旦大學博士生獎學金 發布:2025-02-23 12:28:15 瀏覽:6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醫院擴建 發布:2025-02-23 12:20:45 瀏覽:329
復旦大學朱洪教授 發布:2025-02-23 12:20:42 瀏覽:750
復旦大學教授朝征 發布:2025-02-23 12:17:44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