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博士點專業
Ⅰ 南通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南通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英語、漢語言文學、預防醫學
省級品牌專業:漢語言文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自動化、預防醫學、生物科學
省級特色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體育教育、英語、生物科學、預防醫學、電子信息工程、醫學影像學、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學、物理學、通信工程
江蘇重點建設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省高校優勢學科:基礎醫學、新能源及其裝備
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基礎醫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臨床醫學、中國語言文學、特種醫學、美術學
省重點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中國古代文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內科學、外科學
省重點建設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眼科學
省醫學重點學科:手外科、眼科學、實驗診斷學
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血液內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普外科、骨外科、眼科、醫學檢驗神經內科 、皮膚性病學、腎內科
二、南通大學簡介
南通大學 (Nantong University)始建於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和南通紡織專門學校。2004年,原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范學院三校合並組建新的 南通大學 。學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首批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培育支持高校。在中國管理科學院《2019中國大學評價》中列第122位,ESI中國高校綜合排名列第111位,位列艾瑞深校友會2019世界十大權威 大學排名 (中國大學)第100名。
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進」的校訓精神、「學必期於用,用必適於地」的辦學理念、「道德優美,學術純粹」的價值追求,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現已建設成為一所規模結構合理、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質量優秀、辦學效益明顯的地方綜合性大學。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共有3名本科畢業生入選兩院院士,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35位。
學校設有20個學院、1個獨立學院(杏林學院)、1家直屬大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 南通大學 附屬醫院)和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擁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2個博士後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點。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工程學、葯理學與毒理學等4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排名前1%。擁有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2個、江蘇省重點學科8個、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26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3152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1549人,博士、碩士生導師1300餘人。共有兩院院士10人(含雙聘院士9人),國家*領軍人才2人,國家「」專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中科院「*」入選者2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奧運會冠軍1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第一層次1人,第二層次10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7人。
學校設有106個本科專業(招生專業80個),涵蓋文學、理學、工學、醫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管理學等10個學科門類。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40000人(含杏林學院12000餘人),研究生2700餘人,留學生750餘人。2007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7年高質量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3項,形成了一批以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精品教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江蘇省品牌專業等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學校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江蘇省首批創新創業示範高校、江蘇省首批教學工作先進高校。學生年均總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學校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石化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五年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近500項,獲發明專利授權1056件,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華醫學成果獎、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在內的一批高層次獎勵,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
學校廣泛開展境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10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多個國際交流項目。
學校現有4個校區,佔地面積3700餘畝,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紙質圖書約280萬冊。辦有學術期刊5種,其中《 南通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是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典型「莫文隋」精神的發源地,江蘇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文明學校等。
中共 南通大學 第三次黨代會確定了「8050」的奮斗目標,即到2023年,經過五年的奮斗,學校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躋身全國80強,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到2032年,即建校120周年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躋身全國50強,建成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大學。當前,學校正以,圍繞既定目標,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人才集聚、特色造峰、創新驅動、文化引領」四大戰略,重點推進「八項工程」,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Ⅱ 南通大學有博士點嗎
南通大學的醫學院確實設有博士點,但這些博士點是通過聯合培養的方式設立的。這意味著學生將與合作院校共同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和研究。其他學院則在積極建設博士培養點,預計兩年後,如果通過了嚴格的考察和評估,就能正式成為博士點,並獲得博士招生的資格。
目前,南通大學的主要博士培養建設點涵蓋了以下幾個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
一級博士點學科包括:基礎醫學、外科學以及信息與通信工程。
二級博士點學科包括:生物學、內科學和機械工程。
這些學科領域的建設點正在為未來的博士點認證做准備,旨在提升學校在這些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水平,以更好地滿足國家和社會對於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需求。
通過這種方式,南通大學正致力於打造一個全面覆蓋醫學及工程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Ⅲ 南通大學有博士點嗎
在南通大學,醫學院是唯一一個擁有博士點的學院,但這些博士點是通過聯合培養的方式獲得的。其他的學院則在積極建設博士培養點,計劃兩年後通過考察才能正式成為博士點,從而獲得博士招生的資格。具體來說,一級博士點包括基礎醫學、外科學和信息與通信工程;二級博士點則包括生物學、內科學和機械工程學科。
建設博士培養點的過程對於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提升學校的科研水平,還能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和教師。對於基礎醫學和外科學這兩個一級博士點,學校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行科研和教學,力求在醫學領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創新。
生物學作為二級博士點,也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通過加強科研合作和引進先進的實驗設備,學校努力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希望在生物醫學領域取得更多成果。內科學作為另一個二級博士點,同樣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疾病診斷和治療方面。
機械工程學科作為另一個二級博士點,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加強了產學研結合,推動了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這些博士培養點的建設不僅提升了學校的科研實力,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南通大學的這些博士培養點建設,不僅是為了獲得博士招生資格,更是為了培養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實踐型人才,為推動地方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