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推免名單
A. 哪些二本院校有推免權
有推免權的二本大學:北京服裝學院、黑龍江科技大學、佳木斯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安徽中醫葯大學、南通大學、南京體育學院、南京藝術學院、西南科技大學、西華大學、西南醫科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成都體育學院、山東中醫葯大學等。
有推免權的其他二本大學:聊城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中醫葯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吉林財經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中醫葯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中醫葯大學、武漢體育學院、沈陽化工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大連海洋大學、遼寧中葯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等。
B. 具有保研資格的二本大學名單
有保研資格的二本院校列舉如下:
北京服裝學院、黑龍江科技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安徽中醫葯大學、南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華大學等等。保研不僅可以保本校的研究生,也可以保外校的,但是難度較大。
對於保研部分來說,大家要看院校的保研資格,這些也是基本的條件。一般一本院校保研的資格比較多,但是也有一些二本大學也有資格。不同學校有不同規定,一般一流院校保送比例大於普通院校;重點專業保送比例大於非重點專業。
C. 西南科技大學推免研究生
首先;
《西南科技大學接收2015年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實施辦法》,將2015年我校接收外校推免生須知公告如下:
一、申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心健康。
2.學術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傾向。對攻讀碩士研究生學習、科研有明確規劃和目標。
3.誠實守信,學風端正,無任何考試作弊、剽竊他人學術成果以及其他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4.本科階段學習成績、特別是專業成績突出,英語水平符合申請學科專業的要求。
5.推免生應為經教育部批准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並取得所在學校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
二、須提交的申請材料
1.《2015年免試攻讀西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1份。
2.本科階段歷年成績單(須加蓋教務處公章)1份。
3.學生證及復印件1份;
除上述材料外,申請者還可提交對申請具有參考價值的外語水平(CET四、六級成績單)、有關獲獎證書和學術科研成果(發表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的復印件或證明材料,以上材料在復試時交報考專業所在學院。
三、申請與選拔考核程序
1.申請者登陸人大經濟論壇-經管之家,填報推免志願,我校招生單位代碼為10619,招生單位名稱:西南科技大學。
2.9月28日後,招生學院將通過推免服務系統向報考考生發送復試通知,請考生在收到通知後24小時內在推免服務系統中予以回復。
3.通過復試後被我校擬錄取的推免生,招生學院將通過推免服務系統發送待錄取通知,請考生在收到通知後24小時內在推免服務系統中給予答復。
四、方案和獎助政策
1.我校2015年所接收的推免生可自主選擇報考學術學位或專業學位的學科專業。
2.外校報考我校的推免生,復試期間食宿由我校免費統一安排;待正式入學後,可報銷考生就讀高校所在地到綿陽的火車票(硬座部分憑票報銷)。
3.推免生獎助學金
(1)享受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
(2)全享受學校助學金,哲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每生每年4200元;其它門類每生每年5000元;
(3)全享受碩士研究生優秀新生獎學金5000元/人;
(4)在一年級學業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標准:一等,10000元/人;二等,8000元/人;三等6000元/人)評選過程中優先評定。
五、其他有關事項
1.申請者須確保所提交申請材料真實、准確,若發現有任何弄虛作假行為,我校在任何階段都將取消其錄取資格。
2.申請者應能取得所在高校的推薦免試資格,若因故最終無法取得推薦免試資格者,即使經我校考核確定擬接收,亦視同自動放棄。
3.擬錄取推免生的正式錄取通知書將在政審合格教育部審批後於2015年6月下旬寄發。
簡介'
西南科技大學坐落於大禹之鄉、李白故里、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建校以來,學校幾經搬遷,走過了創業、發展、壯大的歷程。學校紮根西部,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科學理性、開放包容、彰顯卓越」的辦學理念和「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建校、和諧興校」的辦學思路,形成了「艱苦奮斗,拼搏創新」的西南科技大學精神與「厚德、博學、篤行、創新」之校訓。學校是國家重點建設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學校,全國文明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四川2011計劃實施高校。[1]
西南科技大學佔地4088畝,校舍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截至2014年,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78個本科專業、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和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創新實踐基地,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D. 推免生的學校名單
2011年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院校名單 院校名稱 所在省市 院校名稱 所在省市 北京大學 北京市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省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市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省 清華大學 北京市 湖北中醫葯大學 湖北省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市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省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市 湖北大學 湖北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市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省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市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省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市 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省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市 三峽大學 湖北省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市 湘潭大學 湖南省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市 湖南大學 湖南省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市 中南大學 湖南省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省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市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省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市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湖南省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市 南華大學 湖南省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市 湖南中醫葯大學 湖南省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市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省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市 吉林大學 吉林省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市 延邊大學 吉林省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市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省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市 東北電力大學 吉林省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市 吉林農業大學 吉林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市 長春中醫葯大學 吉林省 外交學院 北京市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市 南京大學 江蘇省 國際關系學院 北京市 蘇州大學 江蘇省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市 東南大學 江蘇省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省 中國音樂學院 北京市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省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市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省 中央戲劇學院 北京市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省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市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省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省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市 河海大學 江蘇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市 江南大學 江蘇省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市 南京林業大學 江蘇省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市 江蘇大學 江蘇省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省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市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省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市 南通大學 江蘇省 南開大學 天津市 南京醫科大學 江蘇省 天津大學 天津市 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省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市 南京中醫葯大學 江蘇省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市 中國葯科大學 江蘇省 天津中醫葯大學 天津市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省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市 徐州師范大學 江蘇省 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市 南京藝術學院 江蘇省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市 揚州大學 江蘇省 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市 華東交通大學 江西省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市 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省 復旦大學 上海市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省 同濟大學 上海市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省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省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省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市 南昌大學 江西省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市 遼寧大學 遼寧省 東華大學 上海市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省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市 沈陽工業大學 遼寧省 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市 東北大學 遼寧省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市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省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市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省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市 大連交通大學 遼寧省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市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省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市 大連工業大學 遼寧省 華東政法大學 上海市 沈陽建築大學 遼寧省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市 沈陽農業大學 遼寧省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市 中國醫科大學 遼寧省 上海大學 上海市 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省 重慶大學 重慶市 遼寧中醫葯大學 遼寧省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市 沈陽葯科大學 遼寧省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市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省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市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省 西南大學 重慶市 大連外國語學院 遼寧省 四川外語學院 重慶市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省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市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安徽大學 安徽省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省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省 寧夏大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省 寧夏醫科大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省 青海大學 青海省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省 青海師范大學 青海省 安徽中醫學院 安徽省 青海民族大學 青海省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省 山東大學 山東省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省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省 廈門大學 福建省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省 華僑大學 福建省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省 福州大學 福建省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省 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省 濟南大學 山東省 福建醫科大學 福建省 青島理工大學 山東省 福建中醫葯大學 福建省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省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省 山東中醫葯大學 山東省 蘭州大學 甘肅省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省 蘭州理工大學 甘肅省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省 蘭州交通大學 甘肅省 山東藝術學院 山東省 甘肅農業大學 甘肅省 青島大學 山東省 甘肅中醫學院 甘肅省 山西大學 山西省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省 太原科技大學 山西省 西北民族大學 甘肅省 中北大學 山西省 中山大學 廣東省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省 暨南大學 廣東省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省 汕頭大學 廣東省 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省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省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省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省 廣州醫學院 廣東省 西北大學 陝西省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東省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省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省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省 深圳大學 廣東省 西安理工大學 陝西省 廣州大學 廣東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省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陝西省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省 西安科技大學 陝西省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省 西安石油大學 陝西省 廣西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省 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安工程大學 陝西省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省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陝西師范大學 陝西省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安外國語大學 陝西省 貴州大學 貴州省 西北政法大學 陝西省 貴陽醫學院 貴州省 西安美術學院 陝西省 遵義醫學院 貴州省 長安大學 陝西省 貴州師范大學 貴州省 四川大學 四川省 海南大學 海南省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省 河北大學 河北省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省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省 西南石油大學 四川省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河北省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省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省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省 河北聯合大學 河北省 西華大學 四川省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省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省 成都中醫葯大學 四川省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省 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省 燕山大學 河北省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省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河南省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省 鄭州大學 河南省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省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省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省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省 西藏大學 西藏自治區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省 新疆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河南大學 河南省 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省 石河子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省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省 新疆師范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省 雲南大學 雲南省 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省 昆明理工大學 雲南省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省 雲南農業大學 雲南省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省 昆明醫學院 雲南省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省 雲南師范大學 雲南省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省 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省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黑龍江省 浙江大學 浙江省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省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省 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省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省 哈爾濱理工大學 黑龍江省 溫州醫科大學 浙江省 武漢大學 湖北省 浙江中醫葯大學 浙江省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省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省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省 長江大學 湖北省 中國美術學院 浙江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省 寧波大學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