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專業目錄
Ⅰ 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考研科目
根據《上海海事大學2017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內容:
030109國際內法專容業
研究方向:
01海商法
02海上保險法
03海事國際私法
04海洋法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623民法
④ 819海商法
參考書目:
民法:《民法學》,王利明、楊立新、王軼、程嘯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4版;
海商法:《海商法論》,傅廷中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海商法與航運業務資料匯編》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編,2002年;
以上為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生考試科目,這些信息可以在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院-招生信息-招生簡章裡面找到。
Ⅱ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所轄系別
物流經濟系2007年10月成立,為突出海運、港口、物流等特色,從原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中分離出來。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的前身是1956創建的武漢河運學院(1957年改為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後改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現名為武漢理工大學)水運經濟系,水運經濟系設有水運經濟組織與管理本科專業,年制5年。1960年、1961年、1962年連續三屆招收外國留學生。1962年我校水運經濟系的水運經濟與組織本科專業首屆招生。1963年8月交通部進行部屬院校專業調整,確定上海海事大學以培養水運經濟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為重點和主要特色,集中力量辦學,遂將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的水運經濟系調到上海,合並組建新的水運經濟系,隨之武漢水運工程學院水運經濟組織與管理本科專業並入上海海事大學水運經濟與組織本科專業,專業名稱為水運經濟與組織。文革中該專業停辦。
1978年,上海海事大學的水運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恢復招生,屬理工科運輸類,學制4年。1979年,水運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名稱改為水運經濟專業,屬理工科運輸類,學制4年。1986年,根據教育部統一整理調整的專業名稱,水運經濟專業調整為技術經濟專業,屬理工科管理類,學制4年。同年本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招收運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1987年水運經濟系成立。1988年10月,根據國家教委統一專業目錄的要求,技術經濟專業改為運輸經濟專業,屬經濟學類,年制4年。
1993年,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對航運人才的需求,上海海事大學水運經濟系的運輸經濟專業拓寬了外貿運輸的專業方向,改為運輸經濟(外貿運輸經濟)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同年新設國際貿易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至此水運經濟系擁有2個本科專業。
1994年,運輸經濟(外貿運輸經濟)專業調整為運輸經濟(外貿運輸)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同年新設國際金融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至此水運經濟系擁有3個本科專業。
1995年水運經濟系更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1997年9月,為適應上海海事大學教學改革中確立的「適應社會需求盡量朝著通才的方向挖掘學生潛力」的培養目標,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對授予經濟學學士的專業開始實施「大類招生」的教育模式。經濟學類學生入學後的前兩年不分專業,一年級和二年級先學習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生進入三年級,按照學生的志願和「優生優選,選滿為止」的原則,分到經濟學、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3個專業。
2000年,根據教育部專業調整目錄的要求,運輸經濟(外貿運輸)專業改為經濟學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國際貿易專業改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國際金融改為金融學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
2001年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新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至此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擁有4個本科專業,並繼續實行大類招生培養模式。
2006年,根據國家教委專業目錄要求,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專業改為電子商務專業,屬管理類,學制4年,劃歸給上海海事大學工商管理系。
2007年,物流經濟系成立。
為適應新的形勢發展,經濟學專業改為經濟學(海運與物流)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目前,經濟學專業是我國普通高校中,最具海運經濟和物流特色的經濟學專業點。 國際經濟貿易系的前身是1956年創建於中南交通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的水運經濟系,該系於1963年遷入我校。1993年,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及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水運經濟系對原有專業進行改造、拓寬後,更名為國際經濟貿易系。2007年10月經濟管理學院再次進行學科與專業資源整合,組建成立新的國際經濟貿易系。
國際經濟貿易系現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海運金融)兩個本科專業和國際貿易學一個碩士學位點。
國際經濟貿易系有一支高水平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及講師和助教若幹人。近年來,除了正常的教學培養任務外,該系教師還完成了大量的省、部級和企事業單位的科研項目,取得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並多次獲得市、部級和全國性行業協會的科技成果獎。目前該系教師正參與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上海市「908項目」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
1995年,為了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海運金融)兩個本科專業率先被列入經濟學類專業大類培養教學計劃。從1997年開始,又進一步實行了大類招生、大類培養的方案。 財務與會計學系成立於1994年5月,其前身為1963年創建的「水運財務會計」專業,是當時交通部所屬院校中唯一設置的會計本科專業,也是當時上海僅有的兩個會計學本科專業之一,主要培養交通運輸部門的高級財務管理和會計人才。1993年以後,為了適應我國改革開放、與國際交流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由原來的水運企業財務會計知識結構,拓展為通用會計知識結構與水運行業財會業務相結合的特徵,形成了通用性與行業性兼備的專業特色。
財務與會計學系目前開設有「會計學」、「會計學(國際會計)」、「會計學(ACCA方向)」、「財務管理」四個本科專業方向。從1995年開始曾培養了5屆「審計學」專業本科生,後因國家教育部統一專業設置而停止招生。
財務與會計學系自1980年代就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6年正式取得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管理科學系於2007年10月由原工商管理系中的管理科學和電子商務兩個本科專業組建成立,具有管理科學和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早在1993年,我校就開設了管理科學輔修專業,主要招收由各系(管理系除外)推薦的優秀本科生。我校的管理科學輔修專業一直延續到2000年,一共開設了八屆,招收學生193人,結業112人,該專業按照管理類學科體系講課,知識結構比較系統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在1998年,我校就建立了「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碩士點,主要培養一些高端型人才,參與企業部門管理、政府部門規劃的決策咨詢工作。該碩士點的研究生畢業後受到社會的好評,畢業生大多擔任企業的骨幹。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外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上海經濟的高速發展,上海需要更多的這種管理人才。因此,我校依靠辦碩士點的成功經驗,加上開辦過幾年管理科學輔修班,對課程設置進行過調查與多次修改, 於2003年被批准設立了管理科學本科專業,隸屬於工商管理系,並於2003年9月開始招收本科學生,年招生規模30人左右。2007年10月,調整為管理科學系的一個獨立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於2001年開始招生,最初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下設的一個專業方向。從2001年至2005年,電子商務專業每屆招生約40人。2005年底,電子商務專業正式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為獨立的本科專業。同時,電子商務專業又成為上海市「海關物流」人才教育高地重點建設的專業之一,這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又提供了極好的契機。2006年秋季,作為工商管理系的一個獨立專業。2007年下半年,調整為管理科學系的一個獨立專業。
Ⅲ 上海海事大學漢語國際教育考研經驗
我是2021年上岸上海海事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本科就讀於普通二本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三下學期開始准備考研,到收到錄取信息,這中間也走過不少彎路,希望這次分享能幫助到正在備考的同學。
時間線規劃:
9月-11月刷1000題、背帽子題
12月刷押題卷、背肖四大題
寫在最後
考研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去運動、去和朋友聊天,能幫我們調整心態。最後希望大家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成功上岸!
Ⅳ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是本科還是專科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是本科專業。
根據本科專業目錄,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屬於水利類下設專業。專業代碼:081103,修學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開設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院校有:天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河海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山東交通學院、魯東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
專業簡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門知識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技術經濟和人文科學等方面的知識,能從事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以及相近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領域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廣博的科學素養、深厚的人文素養、扎實的專業素養、創新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國際視野的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方面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需具有科學、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綜合素質。學生主要學習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建設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必要的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掌握較好的科學素養,獲得工程測量、科學運算、實驗和測試、工程設計與施工等方面基本技能,具備運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科學研究、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科學、技術、職業以及社會經濟方面的豐富知識,掌握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工具性知識、專業知識及社會發展和相關領域科學知識;
2.擁有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應用或管理、合作交流等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專業(包括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及技術專業)的勘測與設計方法、施工與管理技能以及科學研究的分析方法;
3.了解國家對本行業以及相關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開拓創新和產品開發、設計的能力以及工程項目集成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合作與競爭的基本能力;
5.具有信息獲取、知識更新和持續學習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7.具有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
主幹學科: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本專業知識體系由3個核心知識領域構成,即工程基礎知識領域,包括工程制圖、工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材料、工程水文學、海岸動力學、河流動力學、混凝土結構學等;工程經濟管理知識領域,包括工程經濟、工程管理、工程概預算等;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門技術知識領域,包括港口工程、航道整治、渠化工程、海岸工程、水運工程施工等。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104學時)、理論力學(64學時)、材料力學(80學時)、工程測量(40學時)、工程地質(56學時)、結構力學(80學時)、建築材料(40學時)、土力學與地基(64學時)、混凝土結構原理(64學時)、工程水文學(40學時)、水力學(96學時)、海岸動力學(32學時)、港口規劃與平面布置(32學時)、港口水工建築物(72學時)、渠化工程(40學時)、河流動力學及航道整治(40學時)、水運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48學時)。
示例二:工程制圖(80學時)、理論力學(72學時)、材料力學(64學時)、測量學(32學時)、工程地質(32學時)、結構力學(72學時)、工程材料(24學時)、土力學(48學時)、鋼筋混凝土結
Ⅳ 上海海事大學電氣專碩兩年制嗎
上海海事大學的電氣工程專業碩士(專碩)是兩年制。根據相關信息,全國僅有四所高校提供電氣專碩兩年制的教育,這四所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交通運輸部共建的高校,其電氣工程學科等級為C+,並且擁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2024年的招生目錄中,電氣專碩仍然保持兩年制的學制。
上海海事大學的電氣工程學科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教學質量。學校的電氣工程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得了C+的評級,顯示出其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實力。同時,學校還擁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這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在招生方面,上海海事大學電氣專碩的兩年制學制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充裕的學習時間,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兩年的學習時間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專業知識,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需求。此外,兩年制學制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有助於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所學知識。
上海海事大學的電氣工程專業碩士項目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學校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如實驗課程、實習實訓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學校還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素養。
總的來說,上海海事大學的電氣工程專業碩士(專碩)提供兩年制的學制,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時間和實踐機會,有助於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學校的電氣工程學科在學術和實踐方面均表現出色,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平台。
Ⅵ 我想考上海海事大學的研究生,並在今後想落上海戶口,請問有哪些專業是重點學科的專業可以加分
我是上海海事大學研二的學生,是計算機專業。
海大重點學科是一些特色專業,比如國內航,海商法,交運等容等,還有英語專業也非常好,分數也都非常高。
但是你要看自己本科是什麼專業,特色專業一般都要科班出身,想跨專業考進去有點難,而且你說是想落戶在上海,這個跟專業關系不大,因為我們專業去年的師兄師姐們有6個都落了戶口,他們的共同點是找的工作都是事業單位,像進銀行的就有三四個,所以你想考海大,要考慮自己的專業來報,還有就是戶口問題得看你進來之後的表現,最終的工作情況!
祝你好運,海大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