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務處
① 想參加高校自主招生,報名學生有何條件
肯定會有不少家長看到這個題目時認為現在說「自主招生」的事太早了,11月中旬左右才是具有「自主招生」資格院校發布招生章程、接受報名時。如果光從高校接受報名的時間安排來看,家長的這樣理解是正確。但是,當家長和學生閱讀高校自主招生章程准備報名時,會發現我的提醒並不早,甚至那時家長還認為我的提示還不夠早,應該在孩子剛上高一時就提醒家長做好高中三年的升學規劃。
一位2010屆北京高三家長純兒就撰文《高考從高一開始》來幫助更多家長更好地規劃自己孩子的升學安排。「十大名博」博主晨霧轉載並點評文章《特殊類型招生信息該收集了》也是提示家長應盡早做好高考備考准備,努力爭取更多加分、錄取的機會,這些機會具有極強的時效性,錯過了就沒法補救。我曾在我的多篇博文中闡述這樣的觀點「光光做好一名優秀的高三家長是不夠的,應該努力做好一名有心的、有遠見的高中家長」。家長對教育理解的深度往往會影響或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高度。機會真的總是垂青於那些隨時有準備善於學習的人。
自主招生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家庭、高校和中學、老師和學生、家長和考生的關注和重視。北京大學早在今年6月在其招生網站上發布了2011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方案。據了解,與2010年僅在全國13個省份試點不同,2011年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前幾天(9月29日)清華、上交大、南大、中科大和西交大5所學校明確表態2011年還會繼續通過聯考方式進行自主招生,而且還可能有更多的學校參加,自主招生聯考的方案也將更加細致、完善。此外,2010年一直爭取自主招生資格的北京工業大學極有可能2011年獲取自主招生資格。如果其獲取資格,也極有可能會在招考模式上借鑒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兩所大學具有高度的自主招生權的做法——在自主招生過程中直接簽訂預錄取通知書,學生仍然需要參加高考,但高考成績僅為參考。這樣的自主招生深度探索,僅對北京市部分重點中學實施。由此可見,今年自主招生選拔會更加火爆,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學生將樂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迎接挑戰。
一、為什麼要參加自主招生
參加合適的自主招生好處多多。從高校來講,一方面可以招攬適合於本校教育培養模式的生源;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提前招攬優秀的生源。清華等校先是「五校聯考」模式聯合了除北大外中國最頂尖的理工科院校來搶奪優秀生源,而北大卻來一個「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予以反擊釜底抽薪從源頭上圈定優秀生源。從今年7月份北清兩校狀元錄取數據「打架」的最終結果來看還是北大略勝一籌,原因是北大「掐尖」的手段更加「高明」、更加提前了。
自主招生的成功不僅為考生贏得降分提檔的資格,也贏得了心態上的優勢。從考生來講,一方面能拿到5分到40分不等的加分。因為自主招生多為名校,比如北大、清華、人大、復旦大學等等。5分到40分絕對能決定高考的成敗,可以給高考加一個雙保險。有些學生平時成績很好,可能高考的時候有些小失誤,那麼這些加分就是最好的保險。能考上名校的學生,平時成績都差不了多少,可能最後決定生死的就是5分到40分的加分;另一方面就是自主招生加分對考生心理的積極正面影響。對於一名已經取得自主招生加分資格的考生來說,自主招生考試的成功對高考將起到了一個「保駕護航」的作用。考生的緊張備考情緒或多或少會得到些放鬆,思想負擔較少,對考試水平的發揮特別有利,比較容易考出好成績來。所以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已經有加分的考生絕大多數高考臨場發揮特別好。自主招生考試一般在1月中旬2天時間內完成,2月份上旬知道加分結果,對學生學習沒有太多的影響。而5分到40分的加分卻是沉甸甸的、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建議由家長幫忙收集自主招生的一些資料以節約孩子的時間。孩子只要參加好筆試和面試就可以了。
高考錄取主要依據考生的高考分數(含加分)和高考志願,而高考分數包含高考實考分和各類加分,各類加分又包含政策性加分和一般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又有少數民族加分、省市級三好生、優秀學生幹部、見義勇為榮譽稱號人員、奧賽獲獎者等加分;一般自主招生加分又分為藝術特長生加分、體育特長生加分和自主招生等。在各類加分中,高三現階段內相對容易實現也只有自主招生加分了,因為我們總不能為了加分,匆匆忙忙把民族更改為少數民族,重蹈考生「何川洋」覆轍吧;我們總不能為了加分,匆匆忙忙學習美聲、樂器、舞蹈或賽跑吧,已經來不及了。
有一個數據跟大家分享下,在北清每年的高考錄取中大約有75%的學生有各類的加分,其中有自主招生加分就佔50%以上的比例;而這些各類加分在北清提檔錄取時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比例僅佔25%左右,絕大多數的加分只是在安排專業錄取時給予一定分數的優惠。家長,如果你的孩子具有沖擊北清的實力,但沒有任何的政策性加分,即屬於25%比例的光憑裸分實力去沖擊北清的考生,您就會覺得這樣報考北清風險太大、壓力太大了,本來報考北清的考生中就沒有幾個能確保自己一定能考上。即使考生裸分已經達到北清的錄取線,但在專業安排上依然不佔優勢。因此,針對這一類的考生我的建議是他們非常有必要參加自主招生。
馬上就有家長要問了,「我的孩子成績一般,沒有沖擊北清的實力,但上一般重點大學是沒有問題的,且沒有什麼獎項,還能參加自主招生嗎?」在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76所高校中,既有頂尖的名校,如北大、清華,也有隻超出一本線20-30分的重點院校,家長和考生依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合適的院校,只要考生不抵觸參加自主招生的考試。至於有無獎項也不是必須的,在跟自己同一層次的考生中有獎項的也是寥寥無幾的,考生依然有很大機會通過目標院校的層層關卡而拿到加分,這樣成功的案例我們計橋中心每年都有很多。
二、以什麼方式申請自主招生
絕大多數的院校同時接受「校薦」和「自薦」申報方式,但也有少數院校只接受校薦方式申請,以2010年的招生章程為准,就有中央財經大學、同濟大學、北大醫學部等。中國人民大學更為特殊,有「校薦」資格的考生可以任意選擇學校提供的專業,但是「自薦」的考生只能在物理學、化學、人文科學實驗班(國學)、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美術學專業等5個專業中選擇。相關詳細的內容請參閱我的博文《再說說「自主招生」那些事兒》。
同時,以拿「校薦」資格申請自主招生獲得通過海選的比例遠大於以「自薦」的方式,校薦的幾乎95%能通過院校的海選,而以「自薦」方式通過海選的比例不超過20%,因此有實力拿到「校薦」資格的考生應盡量爭取拿心儀院校的「校薦」。這里說的「校薦」並不是學校在推薦信上蓋了章就算是學校推薦,因為所有考生申請的材料都必須經過中學蓋章,只有拿到推薦名額的才算是學校的校薦。
每年11月中旬開始,不少重點中學會陸續得到一些高校推薦表,也就是所謂「校薦」資格。一般來說,各高校給中學的校薦名額是根據往年考入該校的人數來決定的,而各中學按照學生成績排名來分配名額。至於排名依據,有的學校按高三期中考試成績一錘定勝負,如清華附中等;有的根據高二下學期期末成績、高三摸底考試成績、期中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計算綜合排名,如北師大實驗中學、北京第二中學、八一中學等;有的則參考高一以來的所有大考成績來排名,如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等。對於考生來說,能拿到「校薦」資格就會大大增加了自主招生勝算,而且選擇院校和專業的餘地也很大。因此,在當前的狀態和有限的條件下,考生想增加拿到校薦的概率就要好好把10月底11月初的期中考試考好,爭取拿到一個不錯的名次。
能拿到「校薦」當然好了,拿不到呢,以「自薦」方式申請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非也。我了解的情況是,自薦通過海選的比例確實比較小,尤其是北清兩校,但如果准備了資料,不妨大膽試一試。其實,除了少數非常優秀的孩子之外,大多數學生通過自主招生海選或多或少也存在運氣的成分。今年我就認識一位來自北京市一重點高中的家長,她的孩子通過「自薦」的方式過關斬將拿到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國學)專業的30分加分,且高考時非常幸運考進人大。她孩子是文科生,高考實分569分,有10分少數民族加分,30分自主招生加分,總分609分,而人大錄取分數線是607分。應該說她的孩子是一個非常非常幸運的學生,政策性加分和自主招生加分都充分利用上,且沒有浪費。當然了幸運的背後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為支撐的,就從這點上說,這位家長起到的作用實在太重要了,院校的定位太准確了,勇氣可嘉。因此說,參加自主招生要有勇有謀:有勇,不致錯失良機;有謀,方可一擊中的。
三、如何選擇合適目標院校
如何選擇適合考生的院校,我曾經撰寫過一篇博文《從期中考試視角看自主招生院校定位》來說明合理准確定位考生報考院校的重要性。2009年我就遇到北京一位考生她通過了人大的自主招生拿到20分加分,但是從該生的一模、二模成績來看,即使加上20分的加分依然不能夠到人大的錄取分數線,到高考填報志願時她不得不放棄報考人大而選擇其它的院校,因此說當時她選擇報考人大的自主招生是不明智的,20分的加分也就成為雞肋。2010年碰到一個家長她孩子在1月份考試通過了對外經貿的自主招生拿到20分加分資格,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其成績提高具備了沖擊人大的實力。這時報考對外經貿出乎是板上釘釘,但報考人大也有很大希望。你說怎麼報?家長又喜又愁。
那麼,如何更好合理定位自主招生院校,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建議:應當選擇與考生的實力相當的自主招生院校。那麼,什麼樣的院校與考生的實力相當?下面我以買房的例子跟大家闡述。
選院校跟買房子很像一回事兒?!摸家底(估算能考多少分,排多少名),看樓盤選戶型(選院校、定專業),做決策(定目標)。假如我們打算買房子,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我想應該是估算自己有多少錢吧。然後呢,就是看樓盤,看看哪些樓盤的價格在我們資金範圍之內。又假設我們有100萬元,我們會看80萬,100萬,還會看120萬,甚至160萬的房子。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看中的房子多半是自己買不起的,那麼最後我們如何決定買哪個房子呢?
如果有一個房子是80萬,你多半不會買(位置、配套設施和戶型不是很滿意),100萬的也可能不想買(覺得還不夠很滿意),你多半會買120萬左右的。為什麼,你會想等到交錢的時候,我又能掙到(或者借到)20萬了(假設你買的是期房)。
有沒有人買80萬的房子?有,比較少,那屬於比較保守的,不想有壓力的人,他們會考慮自己別的地方可能還需要到錢,要留有餘地。
有沒有人買100萬的房子?有,人數還不少呢。他們心態很好,不想借錢,心理踏實沒有壓力。如果後期有不錯的收入可以用在精裝修上(如加分安排進專業)。
不少的人會選擇買一個更貴的,如120萬的,想通過時間差(比如期房,只需要先交定金),貸款來完成購房,這樣可以有一個更加滿意的房子(進入更好的名牌院校)。不足的地方就是背貸款有壓力,容不得工作有閃失。
因此,我們在綜合考慮家長意願、學生實力和承受壓力能力等條件下,我們都會考生量身訂做2所院校目標院校,一所是跟考生平時實力相當的院校;另一所會是略高於考生平時實力的,通過努力是完全能夠得著的院校。
當然了,如果考生的成績超好,北大、清華差不多就任你挑了!正如當前流行的一個小笑話說的那樣:在北京買房,如果您年薪400萬到500萬元,二環三環您愛買哪兒買哪兒;如果您年薪200萬到300萬元,三環四環您愛買哪兒買哪兒;如果您年薪100萬到200萬元,四環五環您愛買哪兒買哪兒;年薪100萬元,五環外愛買哪兒買哪兒;年薪3萬到10萬元,您愛埋哪兒埋哪兒。
溫馨提示:今年原崇文區並入東城區,原宣武區並入西城區,合並後兩區都會分別統一期中區統考,因此兩區的家長和考生應該依據區排名來合理定位合適的院校作為自主招生目標院校。
四、如何准備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一般包括申請表(報名表)、個人陳述、推薦資料及附屬材料。申請材料所覆蓋的內容一般有:1.成績。有的高校需要很詳細的從高一至高三期中和期末的成績以及年級排名;2.競賽獎項。只要在高中階段獲獎的都可以為自主招生初審通過增加籌碼;3.作品。如果有什麼好的作品也是申請材料的亮點;如果沒有什麼作品的話,可以談談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如自己對環保低碳、教育公平等的一些看法等;4.特長。如果自己有什麼特長的一定要寫上,如竹笛9級,鋼琴9級等。清華大學就非常看重有橋牌、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等特長的學生;5.志向或大學四年規劃。比如北大要求闡述為什麼要報考北大;清華要求自己的求學之路等。
組織申請材料時還需注意事項:(1)重點填寫高中階段的表現。對於初中、小學階段的內容,一般不必填寫。(2)加蓋學校公章,而不能僅蓋學校教務處等部門公章。(3)個人自述及推薦意見的篇幅均以1頁為宜,一般不超過2頁。(4)附屬材料只要把高中階段能夠反映自己成績的材料附上即可。(5)本著節約原則,建議以黑白印製申請材料。
在大家組織材料時,成績、競賽獎項、作品、特長等內容差不多已經是定數,能發揮、完善的餘地不大。能讓高校老師從別的視角看到考生閃光點的也就是個人陳述材料(自薦信)了,因此大家應該重視個人陳述材料(自薦信)的撰寫。
個人陳述材料(自薦信)在整個自主招生過程中非常重要,對於考生能否順利通過海選,甚至通過面試都具有決定性作用,希望大家予以重視並好好准備。那麼如何撰寫一篇優秀動人的陳述材料(自薦信)呢,請參考趙京老師的博文《如何准備自主招生的個人陳述》。
不同的院校對於個人陳述材料(自薦信)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對外經貿的要求是個人陳述內容中應包括自我介紹;為什麼要參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通過或未通過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都有何心理准備等內容;北郵的要求是說明申請理由、愛好特長、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方面情況,必須由考生本人手寫,字數1000字以內;北交大的要求是要挖掘考生個人潛力且有說服力等等。
關於個人陳述材料(自薦信),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1)個人陳述一定要務實,這也是寫個人陳述最重要的一點。有的同學個人陳述一上來就談自己的為人准則和道德追求,或者是引用一段古文作為自己座右銘,抑或是抒發自己的理想。如果是作為一篇普通的隨筆或者散文,也許這樣寫很好,很自然地引入到你們想表達的內容,而且很有內涵。但是你們要清楚,這是給招生老師看的個人陳述,是決定是否給予你們自主招生考試資格的材料,招生老師要看的到底是什麼?難道是類似於「我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我是個樂於助人的人」、「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的話嗎?這樣的話很空、很「虛」,人人都可以說,所以你說了一點用都沒有。
(2)個人陳述要分清主次,有所強調。每個申請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應該都是很優秀的,你們都會有很豐富、很驕人的經歷,但是這些經歷不可能都寫進去,因此就要有所強調,去突出你覺得自己身上最重要同時也是招生老師最欣賞的能力,去強調那些能夠體現這些能力的經歷。你要想一想,如果你是招生老師,你在看完(甚至只看了一個開頭)這份個人陳述,能不能對這份材料留下什麼印象,能不能記住這個學生的一些特點。
(3)突出自己的個性。現在的高中畢業生都是90後的學生,他們有活力、有夢想,視野開闊,性格張揚。在申請材料中老師同樣希望看到時代賦予他們這些青春活力的內涵。
(4)了解申請院校的文化內涵和性格特點。越好的高校越注重考生的秉性與學校文化氛圍的匹配。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更有權利、更願意選擇這樣的學生,而且這樣的方式更適合於高校未來發展趨勢。
下面我們一同看2010年美國部分名校雷人招生語錄:
哈佛大學:「來吧,寶貝。到這之後你的年薪不會低於20萬美元的!我們不是最喜歡拒人的學校!最沒人情味的是麻省理工!別去申請麻省理工!申請我們這兒吧!相信我!即使兩萬多名申請者中我們只錄取9%,還是申請吧!頂多郵箱里多出薄薄一紙拒錄信。來吧!讓更多的申請者來吧!這樣我們的錄取率就可以跌破1%了!」(註解:彰顯學校幽默和自信)
普林斯頓大學:「請確保至少有一篇申請論文展現出高大傲慢,那樣你就穩進了!要知道,我們學校比美利堅合眾國還年邁,還是排名第一的老大啊!」(註解:彰顯學校霸氣和自豪。)
麻省理工學院:「我們是一群怪人,我們的校園建築和宿舍可以為證。你應該試著申請我們這兒,因為你肯定很想知道我們是用什麼理由拒絕你的。」(註解:彰顯學校獨特和自信。)
耶魯大學:「來到這里,你就能追尋威廉·塔夫脫(美國第27任總統)、老布希(美國第41任總統)、柯林頓(美國第42任總統)、小布希(美國第43任總統)的步伐,我們會告訴你怎麼去治理或者毀滅一個國家。」(註解:彰顯學校名牌效應和個性。)
斯坦福大學:「哈佛算哪根蔥?加州是我們的地盤。你對我們來說可有可無,但不管怎麼樣你還是申請吧,萬一中大獎也說不定。」(註解:彰顯學校霸氣和自信。)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想家長會能理解到不同的院校會有其不同的性格特點和文化內涵。這幾年很多院校面試時就越多涉及到學校校訓、代表性人物等考查內容,從某個程度上看也是在考查學生跟學校文化個性的匹配程度吧。
五、如何處理自主招生與高考備考關系
自主招生所帶來的好處,大家都能非常清楚,然而是不是參加自主招生就能百利無一害了呢。其實不然,只要參加自主招生就會牽涉考生的時間和精力,至於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因人而異。因此,如何合理兼顧自主招生和正常備考就顯得攸關重要。
自主招生考試是在高考前進行的,如何平衡好自主招生考試及高考的復習,是極為重要的。考生去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時會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准備自主招生考試,往往與老師安排的復習計劃有一些沖突。有些考生的策略是暫時打亂學校的計劃,畢竟自主招生這個機會錯過了就沒有了。還有些同學並沒有刻意准備,因為考的內容都是源於課本的,跟著老師學好了知識,到哪裡都會受益,這些同學最後也順利通過了自主招生考試。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先抓哪頭還是請各位家長和考生自己好好斟酌,萬萬不可因為自主招生大亂方寸,沒有計劃,最後不但沒通過自主招生考試,高考也沒考好。其實,自主招生應該是錦上添花的事,在不影響備考的基礎爭取拿到心儀院校的加分。
任何重要的考試失利,多少都會影響考生的情緒,不過對每個學生的影響程度不同而已。有些考生在報名參加自主招生報名時,已經有充分的心理准備,成功和失利在自己的接受范圍內,甚至把參加自主招生過程當成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次磨練機會。
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的家長和考生把自主招生看得過重,甚至一根筋要拿下多少分的加分,報班參加自主招生的筆試和面試培訓班。在高考繁重的任務壓力下,患得患失,結果當然是不佳的,甚至嚴重影響高考發揮。有甚者,個別考生因為同班同學跟他報考同一院校的自招招生,最後同學拿到加分,而自己並沒有。更讓他不服氣的是他的同學平時成績比自己差。這樣結果往往給考生心理上極大的打擊,他會誤認為高校不公平、有貓膩,從而嚴重影響了該學生整個備考心態。因此說,以這樣的心態參加自主招生真是得不償失。
自主招生是前奏,高考才是核心。作為家長和考生應該正確處理自主招生和高考備考關系,努力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以一顆平常心參加自主招生。
② 美國高中生也辛苦 聯合早報
美國高中生也辛苦:每天睡4小時上門課-轉自《聯合早報》
普天下,不是只有中國高中生讀書辛苦,美國的高中生也很辛苦,而且和中國高中生有一拼。他們一年背了112磅的課本,約104斤重或者約52公斤重。這些書中除了六門或七門的課本,還有許多必讀書和選讀書。
以某高中12年級的書為例:
1.20世紀史課。必讀兩本書,基辛格的外交史和耶魯大學歷史教授伯根的當代史。兩本書加起來,800多頁厚。
2.文學課。精讀一本300頁以上的小說。學生都學聰明了,選托爾斯泰的復活,也不選戰爭與和平,前者300多頁,後者600多頁。另外,三本泛讀小說。
3.自然科學課。或生物,或物理,作不完的題。
4.微極分課。作不完的題。
5,外語課。兩本外語小說。
6.心理學課,或哲學課……
7.藝術課,或體育課。
除了體育課,不需要書!每天七門課。早晨6點50上課,下午3點下課。下課後,課外活動+訓練和比賽+作業……
每天能睡6個小時,那是幸福。每天能睡5個小時,那是愉快。每天能睡4個小時,那是正常!!
不是所有的美國高中生都這樣辛苦,這樣刻苦。美國高中畢業很容易。美國大學的門向每一個學生敞開著,生怕高中生畢業後不讀大學。但是美國的好大學可不是對每一個學生敞開的。想要擠進美國名牌大學,好大學,就是要十分辛苦。想要進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更辛苦。可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高中生了。
為什麼?
首先,在美國上大學要看兩種成績:
1.高中四年的成績,英文名稱GPA;
2.考大學的成績,英文名稱SAT 1,一共考三門,英文,數學,寫作。美國名牌大學除了看學生以上兩種成績,還要看另外幾種成績:
3.SAT 2,即專科考試,考兩門或三門。如果學理工科,考數學,然後再從生物,化學,物理中選一門或兩門。如果學文科,考文學,然後再從歐洲史,世界史,美國史,心理學。。。選一門或兩門。
4.AP,高中的大學預科課考試成績,美國認可。
5.或者I B,也是高中的大學預科課考試成績,國際認可。
美國大學申請表上寫著,你的高中都有那些難度強的課程,你是否加入了最難度課程。難度強的課程就是指AP和IB。
美國高中開設大學的預科課A P和I B使想進入名牌大學的高中生有了十分辛苦刻苦的高中生活。其實競爭從小學四年級或五年級就開始。小學四五年級就開始分英文和數學的高低班,一直到初中(美國初中兩年),但這兩三年代課程還算輕松。
進入高中時開始考試,考過了才可以上AP和IB的先前班,英文稱榮譽班。榮譽班兩年,如果成績理想(有的學校要求榮譽班的學生必須保持全A,有的學校放鬆條件,成績有B)才真正進入高中的大學預科班,共兩年。從榮譽班到AP,IB課所學的課程比普通班課程程度上深得多,廣得多,作業也多了很多。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部分高中生背著100多磅的書上學,每天只能睡四或五個小時的。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部分高中生的辛苦程度和中國高中生的辛苦有一拼。
一個高中生四年成績高,SAT 1考得高,SAT 2考得高,AP 和IB的統考分數也高。對不起,這樣的成績進哈佛大學的可能性大概是5%。
美國名牌大學除了看一個學生的成績,還要看學生的課外活動。大學申請表上都有一欄:
高中期間參加過什麼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年限、擔任了什麼職務、得過什麼獎勵或榮譽、獎勵或榮譽是地區級的,州級的,國家級的,世界級的。
什麼是課外活動?大概分幾類。
第一類,學術性的。
最被美國認可的高中學術性課外活動有兩個。
A. 奧林匹克科學活動,側重科學的高中都有奧林匹克隊。成績好的學生被選入,常常訓練,比賽。。。活動都是在下課以後,時間至少兩個多小時,進入決賽時花費的時間更多。回到家最早的時候是吃晚飯時間,有時是晚上七八點,再去作AP或IB課的作業,怎麼可能午夜12點睡覺?作到清晨1點是家常便飯。
B. 美國高中十項全能冠軍隊。十項知識競賽包括文學,繪畫,音樂,經濟,科學……演講,面試。每年美國教育部都出一個題目,具有組成十項全能冠軍隊的高中從暑假的六月份開始訓練,一天三小時,一直到翌年的二月份的縣級比賽,然後州級……國家級比賽。這就是說,一個被選上參加全國十項全能冠軍賽的高中生,從開學後,除了正常七門課以外還有2小時到3小時的訓練。所以他或她,午3點下課後,就作在教室里做作業,五點前,父母給送晚餐,匆匆吃後,五點開始訓練,八點結束,回家再吃一小頓,接著作AP和IB的作業,夜裡12點根本不可能睡覺。
第二類,演講,辯論。
美國的初中生進了高中,一下子眼界擴大。高中的俱樂部多樣多彩。你自己如果有能力,有想法也可以成立俱樂部,只要到教務處注冊認可就能成立。每個俱樂部都有一名老師做輔導員或者資訊員。我家附近的高中去年有一個學生成立了同性戀俱樂部,報名的十幾個,學校給俱樂部匹配了一名老師,他是個同性戀。我當時想,這個學校的學生怎麼會一下子冒出來這么多同性戀啊。哪裡,多半學生都是對同性戀這個社會問題感興趣,有心研究才加入的。
在美國最被認可的這類俱樂部有三個。
A,演講俱樂部。
B,辯論俱樂部。
C,模仿法庭辯論隊,Mock Trial Team。
第三類,義務活動。
最被美國認可的義務組織是紅十字會,和兩三個國際級的慈善會,比如雄師子會。很多高中生花很多時間參加義務勞動,到醫院,教堂,公共場所。今天,2006年9月16日是洛杉磯縣和桔縣兩個縣聯合組織的綠色海灘日,成百上萬的高中生在海岸清理垃圾……這就是義務活動。
第四類,學校和社區服務,比如校報,校刊,校雜志。
擔任這類工作的主編,專欄編輯都是十分有意義的課外活動。
如果一個學生各項成績優秀,不一定保證上哈佛,但加上某一兩項上課外活動,並獲獎,或者是俱樂部的主席,可能性相當大。名牌大學的獎學金也會向你滾滾而來。
如果一個學生某項成績中等,但課外活動十分出色,名牌大學也會搶。名牌大學,特別是哈佛極看中一個學生的領導才能,出色的個性,特殊的才能。而這些都成績中找不出來。
最後,美國大學還看中一條,體育和音樂。
特別是體育。美國大學不是看你體育課得了什麼分數,而是看你在體育方面有什麼特長和成就。高中體育課,英文稱PE (PhysicEcation) 。然而每個高中都有多種專業體育隊和項目,比方游泳,水球,足球,網球,高爾夫球,田徑。名牌大學看一個學生是否參加了專業隊,比賽是否獲獎,是否擔任體育隊的隊長。
③ 清華姚班入學條件
入學清華姚班需要申請人為理科、高考分數達到最低錄取線以及綜合素質優異。
清華姚班是由姚期智院士創辦,全稱是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主要教學內容為軟體工程、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慧。
一、初審
清華教務處將組織專家組對學生申請材料進行評審,擇優選拔部分同學來校參加「姚班」專業測試,初審主要為專業筆試。
二、測試
初審「通過」的學生需參加清華姚班組織的測試。測試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筆試、面試等。測試結果將在報名系統內公布。
三、錄取
專家組將根據學生的申請情況和測試表現,對學生做出通過與否的認定。通過認定的學生,如果能在各省本科一批次、自主招生批次或保送生相關批次被清華錄取,則入校後進入「姚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