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同濟大學生物工程專業

同濟大學生物工程專業

發布時間: 2025-04-23 06:10:12

A.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科設置

生物醫學工程是運用現代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的角度,在多層次上研究生物體特別是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為生命科學各學科提供工程學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用於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重建、衛生保健、人工材料、製品,裝置和系統研製開發的原理、方法和技術基礎的學科。因此本學科是工程技術科學同生物醫學相結合的新興邊緣學科。從本質上講,其又是生命科學中的一門工程性學科。
本學科將重點發展生物信息、醫學信息和生物力學等專業的的新理論、新方法和相關的應用研究,並積極探索和生命各學科以及和電子、信息、材料科學等其他學科的交叉,為促進這些學科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本學科在促進科學和經濟發展,造福人類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學科緊緊圍繞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近期發展戰略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基礎與應用研究,在生物力學與人體功能重建、生物醫學信息與生物控制、應用生物技術、納米生物醫葯、生物信息學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學科於2003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現已畢業研究生11名。在近幾年裡,已承接了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市納米專項等項目多項,獲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有些研究已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為:
1. 生物力學與人體組織與器官功能重建
2. 生物信息與醫學信息
3. 生物材料及其醫葯應用
4. 醫學影像學基礎與臨床研究
5. 蛋白質與基因工程
6. 生物醫學工程與基礎醫學 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是生命科學的前沿和最活躍的學科。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和方法不斷為生命科學其他領域廣泛運用,使本學科的研究越來越成為其它領域研究的基礎,也越來越突顯其重要性,在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類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同濟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科博士點是2006年正式批準的,2006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該博士點具有德高望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戚正武等領銜,配有結構合理年輕精乾的學術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三人、教授14人、副教授8人,是一支具有生物、化學與醫學等學科的交叉,學術思想活躍,體現了新學科活力的學術梯隊。
本學科點在近幾年裡,已承接了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等多項,獲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有些研究已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已申請專利多項,國內外發表論文幾百篇。
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為:
1. 蛋白質研究:主要在蛋白酶及其抑制劑的研究,多肽與蛋白質毒素的研究,激素及其受體的研究,分子疫苗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2. 基因工程與胚胎工程:綜合採用轉基因技術、動物胚胎工程技術、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等生物技術,開展乳腺生物反應器、人源抗體轉基因動物、動物繁育性別選擇、生物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動物胚胎幹細胞等方面的研究,同時將這些研究應用於產業化開發。
3. 葯物設計及載葯體系的研究: 根據多肽和天然葯物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設計、開發出新的治療艾滋病和腫瘤等相關葯物,用納米材料作為上述葯物的載體進行載葯的研究和開發。
4. 環境生物與技術:發展新的環境生物分析手段,進行環境污染物的毒理與降解機理研究,並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環境與健康的研究。
5. 免疫細胞功能的調節:以免疫系統能夠針對外來不同的致病物質發動有效並適合的免疫應答,同時不損傷自身組織的基礎上,將免疫學的范圍延伸到與臨床疾病相關及免疫學理論的實際應用的各種免疫學新技術。
6. 植物細胞分化: 以植物細胞為主結合低溫電鏡技術 、免疫細胞化學電鏡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細胞發育和分化的細胞超微結構和細胞發育規律。
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一級學科) 生物醫學工程是運用現代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在多層次上研究生物體特別是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為生命科學各學科提供現代自然科學和工程學原理、方法和手段。因此本學科是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同生物醫學相結合的新興邊緣學科。
本學科將重點發展生物信息、醫學信息和生物力學等專業的的新理論、新方法和相關的應用研究,並積極探索和生命各學科以及和電子、信息、材料科學等其他學科的交叉,為促進這些學科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本學科在促進科學和經濟發展,造福人類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本學科點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緊緊圍繞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近期發展戰略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基礎與應用研究,在生物力學與人體功能重建、生物醫學信息與生物控制、應用生物技術、納米生物醫葯、生物信息學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多年來,本學科點承擔了一批包括863、973、重大攻關、自然基金等在內的國家與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獲得專利近十項,專著與教材十幾部。一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被SCI摘錄。
本專業的研究方向為:
1. 生物醫學信息與生物控制
2. 應用生物技術
3. 生物力學與人體功能重建
4. 納米生物醫葯
5. 生物信息學 生物學一級學科涵蓋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等12個二級學科。我院可全面招收碩士研究生,今年擬在以下方向招生。
本專業的研究方向為:
1.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2. 植物學
3. 生態學 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是生命科學的前沿和最活躍的學科之一。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和方法不斷為生命科學其他領域研究廣泛運用,使本學科的研究越來越成為其它領域研究的基礎,也越來越突顯其重要性,在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類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同濟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科碩士點於2003年正式批准,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該碩士點由德高望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領銜,配有一支具有生物、化學與環境等學科交叉,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團結敬業、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的學術隊伍。實驗設備齊全、儀器先進,研究資料豐富,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本學科點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已承接了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等項目多項,獲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不少已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已申請專利多項,國內外發表論文幾百篇。
本專業的研究方向為:
1.蛋白質研究
2.基因工程與胚胎工程
3.葯物設計及載葯體系
植物學(二級學科) 植物科學屬於基礎研究范疇。它的基本任務是認識和揭示植物界所存在各種層次的生命活動的客觀規律,包括結構與功能、生長發育、進化、分布及其與環境相互作用等規律;揭示新原理和探索新技術,為解決廣泛的應用問題提供基本理論和方法。植物科學的研究范疇包括:
植物形態學(Plant Morphology):研究植物個體構造、發育及系統發育中形態建成的科學。
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研究植物生命活動及其規律性的科學。
植物遺傳學(Plant Genetics):研究植物的遺傳和變異規律性的科學。
植物生態學(Plant Ecology):研究植物與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植物化學(Phytochemistry):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植物代謝產物的成分、結構、分布規律的科學,與中葯有效成分、植物系統分類有密切關系。
植物資源學(plant resourses): 是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數量、用途及其開發的科學,與葯用植物學、植物分類學和保護生物學有密切關系。
本專業的研究方向為:
1. 植物細胞發育
以植物細胞為主結合低溫電鏡技術 、免疫細胞化學電鏡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細胞發育的超微結構及其分化規律。
2. 植物系統發育與分子進化
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結合形態學、細胞學等特徵,研究植物類群的系統發育關系。同時探討特定植物類群基因及其基因家族的進化規律。
3.植物遺傳學
植物重要基因的克隆、鑒定、功能分析和表達;植物體細胞遺傳轉化和表觀遺傳分析
4. 植物資源化學
重點開展植物生長(包括植物生長調節控制及其與環境的關系等)研究,探討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生物合成規律及其生理效應。
5.植物保護生物學
研究從保護生物物種及其生存環境著手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探討瀕危植物的生物學特性、遺傳結構特徵及其生境狀況與物種瀕危的關系,尋求瀕危植物保護和利用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水平迅猛發展,既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進步,也帶來了環境、人口、資源和全球氣候變化等關乎人類自身生存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當前我國正面臨著大范圍生態退化、復合性環境污染和環境健康風險增加等多種生態環境問題,對社會、經濟產生了嚴重影響。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及運動規律的自然學科,其研究對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同濟大學生態學碩士點順應時代的發展,不僅根據科學研究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在生態學、毒理生態、景觀生態和環境生物技術等方面培養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研究人才,還緊密圍繞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依託同濟大學的綜合優勢,積極開展典型化學物質的安全和環境生態風險評價,受污染場址生態修復和利用技術,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飲用水安全與人體健康的理論和方法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本專業的研究方向為:
l、城市生態與應用
2、環境生物與技術
3、生態毒理與健康 生物工程專業是運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生物體(或部分生物體)生產人類需要的產品或改造環境的應用技術體系。生物工程專業是以上游技術(基因重組、分子克隆等)為基礎,以下游技術(生物反應過程、生物物質的分離純化等)為重點、為生物技術的工業化和工程化培養人才的專業。生物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加工生物材料和利用生命過程,廣泛應用於功能食品開發、生物制葯、農產品綜合利用等領域,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新興產業的形成。本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生物技術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或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環保等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級人才。
本領域覆蓋的專業方向:基因工程、遺傳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動物胚胎工程、蛋白質工程、環境生物工程、植物資源應用技術以及組織工程。
科研平台:
學院已基本建立蛋白質研究為中心的技術平台;轉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組織工程、計算機輔助醫學等研發平台。形成了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醫學信息、生物資源、生物材料等學科鏈。
利用上述平台基礎,承擔了包括「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國家項目近20項,省市級課題近20項。
蛋白酶抑制劑,蠍神經毒蛋白與凝血纖溶有關的蛋白酶及其抑制劑的研究居國際前沿。在國內率先獲得人溶菌酶山羊乳腺生物反應器、人乳鐵蛋白山羊乳腺生物反應器、體細胞克隆薩能奶山羊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申請專利近40項。

B. 同濟大學的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怎麼樣研究生畢業好就業不

同濟大學的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其在本部的辦公和教學場所相對較差,是所有行政學院中條件最簡陋的一個。雖然學院領導曾表示,他們正在建設新校區,並且未來試驗田面積將達到20畝,這在上海規模首屈一指,甚至超過了交大。然而,這些計劃似乎還處於起步階段,實際進展令人擔憂。

就導師團隊而言,我認為他們的實力一般。首先,該學院中沒有來自名牌農業院校的教授;其次,僅有少數海歸學者,且學院形象較為普通。這些因素無疑影響了學院的整體學術水平。

關於就業情況,學院方面聲稱就業前景十分樂觀。然而,具體數據並未詳細說明。考慮到上海地區農業專業畢業生數量較少,確實有可能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就業機會。此外,同濟大學的名聲響亮,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為學生提供額外的幫助。因此,即便專業本身並不突出,依託學校的名氣,就業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如果你計劃在明年報考該專業,可以向我咨詢更多關於導師的信息。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C. 同濟大學 專業組2有哪些專業

同濟大學的專業組2包括多個專業領域,涵蓋了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化學工程與技術類、生物醫學工程類、土木工程類及交通運輸工程類。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包括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質科學與技術、城市地下空間工程、衛生工程等。
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涉及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
化學工程與技術類則有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化學等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類專業包含醫學信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科學與技術等。
土木工程類涵蓋土木工程、建築學、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等。
交通運輸工程類則有交通運輸、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河海工程等。
上述是同濟大學專業組2的主要專業方向。如欲深入了解各專業詳情,可參閱同濟大學官方網站或聯系招生辦公室。各專業皆有獨特優勢與特色。

熱點內容
鄭州大學新生宿舍查詢 發布:2025-04-23 11:07:53 瀏覽:594
西北大學碩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4-23 10:58:37 瀏覽:768
重慶大學城五星級酒店 發布:2025-04-23 10:57:53 瀏覽:325
重慶工商大學老師名單 發布:2025-04-23 10:37:49 瀏覽:632
大學生談心談話記錄 發布:2025-04-23 10:27:16 瀏覽:370
准研究生寫給導師的郵件 發布:2025-04-23 10:23:19 瀏覽:500
全國最好的工商管理研究生大學是 發布:2025-04-23 09:57:57 瀏覽:964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地址 發布:2025-04-23 09:42:50 瀏覽:732
大學生對於薩德的看法 發布:2025-04-23 09:40:55 瀏覽:600
上海海事大學機械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4-23 09:39:47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