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錄取原則
A. 大學錄取規則
所有考生按成績排隊,所有專業同時錄取。首先,對隊列中第一名考生考察其第一專業志願。如其第一志願專業未滿額則將該考生錄取到該專業,完成對該考生的處理並取隊列中下一名考生。
如其第一志願專業已經滿額,則將該考生考分減去預先設置的相應級差並將其插入考生隊列的相應位置,完成對該考生的處理並取隊列中下一名考生。
例如,某高校規定: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實行專業級差的辦法,第一、二專業志願之間級差分數為3分,其餘專業志願之間級差分數為1分。假設考生丙報考了此高校,其分數為590分,專業志願分別為A、B、C、D、E、F。在進行專業分配時,如果考生丙的A專業志願符合專業錄取要求,那麼該考生被錄取到A專業;如果該考生沒有被A專業錄取。
則其成績按專業級差辦法減去3分,按照587分與報考B專業的考生一起排序,參與B專業錄取;如果B專業仍然未被錄取,則其成績會再被減去1分,按照586分與報考了C專業的考生一起參與C專業錄取。以此類推。
特別提醒: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不再採用專業級差的方式錄取考生。當然,具體採用哪一種方式由高校自己決定,並在《招生章程》中對社會公布。因而,考生和家長,在志願填報前,一定要認真的研究學校發布的《招生章程》,對於其中的重點要仔細理解。再次提醒,是《招生章程》,而不是《招生簡章》!
B. 為什麼有的大學專業錄取時是優先錄第一專業
錄取時,會先處理全部考生的第一志願專業,第一志願錄取結束後,未被錄取的考生繼續參加第二志願的錄取;第二志願錄取結束後,未被錄取的考生繼續參加第三志願錄取,以此類推。
考生E第一志願報考金融學,第二志願報了計算機類。如果他第一志願金融學未能錄取,假設此時計算機類專業還有最後2個名額,則他的第二志願計算機類也沒有機會——計算機類專業最後2個名額會被考生G、H瓜分,計算類專業的最終錄取線是597分(考生H的成績)。考生E成績雖然比計算機類專業的錄取線更高,但沒有被該專業錄取。
專業優先的錄取規則下,出現上述這類情況是很常見的。原因是每個專業都會優先錄取第一志願考生,只有在第一志願未招滿的情況下,才會錄取第二志願的學生。這就是專業優先錄取規則的坑。
(2)大學專業錄取原則擴展閱讀
對於大多數中高分進檔的考生,建議採取穩妥的策略——專業優先錄取規則下是不適合沖一沖的。建議考生第一志願選擇比較有把握且自己喜歡的專業,尤其對於很注重專業的考生而言,更應該穩妥為上。
其次,考生的多個專業志願間要有較明顯的梯度,遇到零梯度的兩個專業要懂得取捨,確保前一個志願不能錄取的情況下,後續的專業志願仍有較明顯的分數優勢,避免連續錯失多個志願的機會。
對於低分進檔的考生而言,專業優先卻是比較有利的一種規則。如一些考生選學校時「沖一沖」,預估自己會低分進檔,此時第一志願就可以選擇稍好(相對於自己的分數略高)一些的專業——中高分段考生即使報考了這些次好的專業,也是排在比較靠後的志願;
低分考生將它放在第一志願,反而在志願順序上享有優先權。即使沖的專業錄不上,這些低分考生也只是回歸自己的本位——最低分區中的專業始終是虛位以待的。
C. 關於大學本科專業錄取的規則
大學本科專業錄取的規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錄取流程規范化:
- 高等學校需按照規定程序,按時完成提檔、閱檔、退檔、審核等各環節工作,確保考生電子檔案的正常周轉和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
- 對未能按時或不按要求完成相關環節工作的高等學校,省級招辦有權代為錄取。
錄取批次安排:
- 各省級招生委員會需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高等學校的錄取批次。
- 同一高等學校和同一學歷層次的招生計劃應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
- 同一高等學校的不同專業可以安排在屬於同一學歷層次的不同批次錄取,但同一專業和同一學歷層次的全部招生計劃須安排在同一批次。
錄取體制與要求:
- 高等學校招生繼續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
- 錄取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需合格。
- 統考成績需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其錄取的專業由高等學校自行確定。
- 各省級招生委員會負責監督和檢查高等學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和招生計劃完成情況。
以上是大學本科專業錄取的主要規則,這些規則旨在確保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高效進行。
D. 關於大學專業錄取問題
1、你被一個學校投檔後,學校會按照你填報的專業志願,挨個進行檢索,哪個滿足錄取要求,就錄取哪個專業,如果你填報的所有專業都不能被錄取,學校才會看你是否填報了專業服從調劑。
2、當所有被投檔的考生填報的志願都檢索錄取後,學校再查看沒有被錄取的填報了專業服從調劑的考生分數,如果學校還有沒有招夠考生的專業,學校就會按照填報了專業服從調劑考生的分數高低錄取這些考生。
3、每個學校專業的錄取原則你可以學習一下:
高校有四種專業錄取規則:
方式1、分數優先,即分數清
方式2、分數優先 + 專業級差
方式3、專業優先,即專業清
方式4、專業優先 + 專業級差
為了講解方便,我們在需要的時候舉例一名考生的分數是600分,而高校的專業級差是 3-1-1-1-1。
方式1、分數優先,即分數清
由於是分數優先,把所有考生的分數大排隊,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檢索。當檢索到某一位考生600分考生時,看他報的第一專業是否還有空額,如果有則錄取,他的錄取結束。如果沒有空額,仍然以600分的成績再看他的第二專業是否有空額,如果有則錄取,他的錄取結束。如果沒有空額,則再繼續以600分的成績看他的第三專業是否有空額,以此類推……。
方式2、分數優先 + 專業級差
由於是分數優先,把所有考生的分數大排隊,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檢索。當檢索到某一位考生600分考生時,看他報的第一專業是否還有空額,如果有,則他的錄取結束。如果沒有空額,則減去3分變成597分插入排隊的後面598和596分之間。後面當檢索到597分時候,這位考生的第二專業視同為第一專業與其餘報該專業的考生比拼,如果能成功錄取,則他的錄取結束。如果仍然未能錄取,則減去1分變成596分插入排隊的後面597和595分之間。後面當檢索到596分時候,這位考生的第三專業視同為第一專業與其餘報該專業的考生比拼,如果能成功錄取,則他的錄取結束。以此類推……。
方式3、專業優先,即專業清
由於是專業優先,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專業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隊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數順序排隊,每個專業根據排隊考生的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所有考生第一專業都錄取完了之後,再把剩餘考生按照其第二專業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對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數順序排隊,每個專業根據排隊考生的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以此類推……。例如對於一位600分的考生在排隊錄取其第一專業時候,如果排到他的分數還沒錄滿,他就被錄取。如果錄滿了,他就只能再排第二專業的隊列看看是否還有空額,這時候如果那個專業按照第一專業排隊已經錄滿,即便已經錄取了比600分還低的考生,也是正常的。
方式4、專業優先 + 專業級差
由於是專業優先,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專業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隊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數順序排隊,每個專業根據排隊考生的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例如一位600分的考生如果在第一專業排隊被錄取了,則他的錄取結束。如果未能錄取,他被減去3分,變為597分到第二專業的隊列看看是否還有空額,這個時候還有從其它各個第一專業減3分後落下來的考生也來排隊,大家同樣再次按照減3分後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以此類推……。
一所高校,無論採取哪一種專業錄取方式,如果考生所填報的所有專業都不能錄取,再看考生是否服從調劑。如果考生不服從調劑,就只能退檔。如果考生服從調劑,並且高校還有一些專業沒有錄滿,則會把剩餘的考生依據分數優先的原則去「填滿」沒有錄滿的專業。
E. 大學錄取專業的原則是怎樣的
您好,每一所大學在錄取專業時又區分為採用的是(專業清)還是(分數清)的兩種不同的模式。
1)專業清:的意思就是按照專業順序把考生從高分往低分排序錄取,這種模式比較類似於以前的梯度志願,也就是誰先填,就錄取誰,因為可以提檔的考生都達到了院校的投檔線了;
2)分數清:的意思就是把提檔考生從高分往低分排序,再遵循專業前後順序錄取,這種模式比較類似於現行的平行志願,以分數優先,誰的分數高就錄取誰。
在採用不論是專業清還是分數清時,還需要區別專業錄取時,是使用高考裸分,還是含照顧分的投檔分,因為少數民族通常有照顧分,一些地區性的加分政策是否院校承認也是關鍵。這些都需要看這所高校的招生章程才能夠知道,因為每一所高校都可以採取不同的模式。
所以按照:
1)專業清模式,假如您填寫的第二個專業和第三個專業在評估第一專業時(也就是有人把您填寫的第二專業和第三專業都放到了第一專業),而且評估第一專業時已經全部錄滿了,那麼您3個專業都會滑檔到服從調劑或是徵集志願;
2)分數清模式,您會被您填報的第二個專業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