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已故的費正清教授
1. 費正清的劍橋中國史兩個版本有什麼區別么
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中文名: 費正清
別名: 約翰·金·費爾班克
國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職業: 社會學家、漢學家
畢業院校: 威斯康星大學、哈佛大學
主要成就: 近現代中國問題研究
近現代中國問題研究
中國外交史及美國的對華政策等
代表作品: 《劍橋中國史》
2. 費正清 的簡介
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專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屬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中文名: 費正清
別名: 約翰·金·費爾班克
國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職業: 社會學家、漢學家
畢業院校: 威斯康星大學、哈佛大學
主要成就: 近現代中國問題研究
近現代中國問題研究
中國外交史及美國的對華政策等
代表作品: 《劍橋中國史》
3. 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的成員名單
http://fairbank.fas.harvard.e/faculty 所有教職員工都在這里了,宋怡明版(Michael Szonyi)是新任主任。權
4. 罪不自知txt全集下載
罪不自知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罪不自知
作者:蠟劍
魔鬼是怎樣煉成的
更新時間2008-2-26 7:54:00 字數:1203
1、讀了《我的教育苦旅》,我覺得某些一線教育專家們的生活是悲哀的——雖然他們是好同志,可他們的心靈花園已經安放不下年輕人的青春。
「我專程去天津尋訪張伯苓遺蹤和南開舊址……偌大一個南開大學校園,我坐著計程車,先後停下來問了七八次,問路對象有門衛警務人員,有教師模樣的中年人,更有青年學生,但回答都令我失望。唉,這么偉大的一位教育家,這么好的校本教育資源,南開大學怎麼就想不到好好利用起來呢?」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只能崇拜那些過往者的心態會使得一線教師們沉迷於那種正在履行神聖使命的光環中,久而久之,自得的滋長便會使得他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不斷得出些謬論……於是,在光環的庇佑下,一批新生代的光陰則將慘死在他們的刀下……
我希望本書能使某些身受應試及素質教育之苦的朋友們更快地找到出路。個人淺見,在中國現階段經濟以及人文環境的限定下,我們需要素質教育,但我們更需要心育。只有直面中國實際,只有讓孩子們繼續保持那份好奇心,只有使我們老百姓內心平衡了,中國才能和諧地走向輝煌。那麼如何才能實現老百姓內心平衡呢?
已故哈佛大學著名「中國通」費正清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曾說:「在歐美兩洲,10億人口分布於50多個國家中.在中國,10億人口只屬於一個政治團體。中國這么大的凝聚力從何而來?答案是文明的力量。」
如何才能……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5. 費正清是哪國人﹖
美國人。
費正清(英文名:John King Fairbank,1907年-1991年9月14日),1907年5月24日生於南達科他回州胡龍鎮,是答亞瑟·波·費和羅萊娜的獨生子。
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6. 費正清 的簡介
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
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在半個多世紀里,費正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審視、考察中國,他的研究、著作和主要觀點代表了美國主流社會的看法,不僅影響了幾代美國漢學家和西方的中國學界,而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美國政界和公眾對中國的態度、看法以及美國對華政策的制定,當今美國諸多有影響的中國問題專家皆出自其門下。
一、生平簡歷
費正清1907年5月24日生於南得克薩斯州胡龍鎮,是亞瑟·波·費和羅萊娜的獨生子。父親是位牧師的兒子,早年立志跟隨其父從事教會,後從學法律,入考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法學院。1901年畢業後在南德克塔州定居,在胡龍鎮做律師,任市鎮律師。
母親羅萊娜對費正清的成長影響很大。她出生於德克塔,在芝加哥就學,最後又回到故鄉,但她所留戀的始終是芝加哥、紐約、波士頓和那裡的文化。她是美國大學婦女協會成員,隨後任該協會一分支機構主席。羅萊娜畢生為爭取婦女權利而工作,參加婦女選舉權的遊行和示威活動,組織各種集會,是位政治上相當活躍的人物,費正清早年的從政志向都與其母親的引導有關。
在1927年進入哈佛時,費正清尚未考慮研究中國,而且,當時的哈佛還沒有開設系統研究現代西亞的課程。他主攻文科,包括希臘語、歷史、哲學、政治、藝術和經濟。
1929年秋,費正清赴牛津大學。他的專業方向為東亞研究,但當時他尚不具備漢語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好在當時牛津大學的學位論文不要求參加考試,也不要求相關的學術經歷。1931年論文完成後,費正清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是年,費正清在華盛頓美國國會檔案局收集資料,隨後在劍橋和巴黎查資料。
費正清在牛津大學的兩年研究收獲甚豐,他把現代中國作為研究主題,以中美外交和機構史為新視點,他的博士論文正是從以上三個方面探討中美關系的發展史,突破了傳統漢學的局限,具有相當的創新意義。
費正清認為中國研究不應只局限於西方的資料,還應依靠中國本土的資源,考察中國的觀點,這自然要求掌握漢語和在中國的生活經歷。牛津的治學研究隊伍十分有限,而且沒有漢語課程。費正清向羅德獎學金委員會提出申請,羅德獎學金委員會批准了他的申請,費正清成為第一位在遠東地區的羅德獎學金學者。
1932年初,費正清來華,一面進修漢語,一面從師清華大學蔣廷黻進行研究工作。1936年1月,他回到英國牛津,獲得了博士學位,學位論文題為《中國海關的起源》。這篇論文後經過修改、補充,以《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開埠》為題,於1954年出版。
獲得博士學位後,費正清於是返回哈佛大學任教。從1939年起,他與賴肖爾一起在哈佛大學開設了東亞文明課程。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四個月,他被徵召到情報協調局工作,中間兩次來華任職。1946年8月,費正清回到哈佛大學,擔任區域研究(中國)項目的第一任主持人。1955年,他取得哈佛大學的支持和福特基金會的資助,創建了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並且親自出任主任,直至1973年。1977年,他從教職退休時該中心命名為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
1966年3月,費正清在聽證會上作證:
二、中國學研究
美國的中國學研究始於費正清,是因為作為現代中國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費正清首先成為由漢學研究向近現代中國研究演變的過渡性學者,他完成了從古典漢學研究向近現代中國研究的過渡,創立了以地區研究為標志的現代中國學。作為東亞地區研究的開創者,費正清把對近現代中國的研究作為東亞研究的主體,經他獨著、合著、編輯、合編的作品多達60餘部,還有大量的論文及書評,其論著大致可分四類:
第一類是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著作。他的一些學術論文及根據博士論文改寫的專著,這一類著作的代表是《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開埠》,這一兩卷本的重要專著,是費正清在牛津大學的博士論文基礎上完成的,論述了1842年至1854年間外國列強在中國強迫開放通商口岸的過程。
第二類是主要為學生和從事東亞研究的學者編寫的關於中國研究的提要目錄和文獻介紹,他與劉廣京合編的《近代中國:1898—1937年中文著作書目指南》,是關於中國歷史文獻書目介紹;《清代文獻》是有關中國歷史文獻注釋與譯文的教學參考資料,是特別有助於研究生的參考書;與鄧嗣禹等合編的《中國對西方的反應:文獻通考》及《中國對西方的反應:研究指南》也是這一類著作的代表。
第三類是為教育廣大公眾寫作的關於中國及中美關系的著作,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美國與中國》。從篇幅上說,第三類著述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占的分量最大。這類著作依據的是第二手資料,是充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並把這些成果融會貫通在費正清自己的解釋框架之中的產物。
第四類是直接論述美國對華政策及中美關系的走向、提出政策建議的文章。這些文章與一般的時評文章不同。他總是從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來闡述問題,論述當前問題的歷史背景和來龍去脈,而不是就事論事。這些論文在發表以後多被匯集成冊,如《中國:人民的中央王國與美利堅合眾國》、《認識中國:中美關系中的形象與政策》等,其他著作還有:《中國的世界秩序:中國傳統的對外關系》、《中美兩國的相互影響:歷史評述》、《中美關系展望》等。
7. 哈佛大學Kirby教授簡介
柯偉林抄(William C Kirby) 是哈佛大學歷史系的教授,同時也是哈佛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還兼任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和哈佛中國基金會主席。柯教授的研究重點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中國商業發展史。而最近又主持研究美國中國和歐洲的高等教育的比較。他出版了大量的有關中國研究的著作。
柯偉林教授曾經擔任哈佛文理學院院長,任內大大加強了哈佛的國際化研究,其能力受到師生的充分肯定。但是他的理念和行事專斷的薩默斯校長的分歧越來越大,出於擔心兩位領導之間的矛盾會讓影響哈佛的發展,他毅然決定辭職。在費正清中心的春節團聚會上,柯偉林用「投鼠忌器」這個中國成語形容了他的矛盾的心情,引來了長時間的掌聲。
8. 費正清何許人也
費正清
費正清原名John King Fairbank(–1991),他的中國名字是梁思成所取,取儒門史家剛正不阿,秉筆直書的治史美德之意,費氏欣然接受。而他一生實踐也實踐了這一點。
費正清是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西方現代中國學之父,推動中美關系的主要學術發言人。他歷任美國亞洲研究協會主席(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美國歷史協會主席(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在其漫長的學術生涯中,雖毀譽參半,然就其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巨大的影響力而言,在西方當代的學術思想史上,可超而不可越。
他念哈佛大學時,接受一個英國教授的建議,決定研究中國近代外交史,因為當時故宮檔案正大量印行。於是他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外交史,並結識了英國的中國通馬士(Housea Ballou Morse);當時馬士已自中國海關退休多年,正在撰寫近代中外關系史,適時給費氏以親切和鼓勵,費氏遂決定博士論文寫中國海關。二十五年後,他的論文改寫成書,命名為《中國沿海貿易與外交:通商口岸之開放,一八四二–一八五四年》,即以紀念馬士,以表感懷景慕之意。
1932年費氏到北平,至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蔣廷黻指導下,研究故宮清季檔案。1936年牛津畢業後,返哈佛任教。二次大戰時短期從政,曾任美國駐華大使特別助理及美國駐華新聞處處長。他戰後復回哈佛,1959年升為講座教授;首創哈佛東南亞研究中心,任主任職凡十八年(1955-1973),貢獻極大。1977年,為表彰他的巨大貢獻,該中心被改名為「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
費氏一生致力於中國史研究,成就巨大,主要著作有:《美國與中國》(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年)》(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 1800-1985)《觀察中國》(China Watch)及《中國:傳統與變遷》(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等。主編了《劍橋中國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9. 在哈佛大學時,費正清為什麼把中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費正清不僅開創了美國的現代中國學,而且也扶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中國學,並且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952—1953年,費正清在日本學習語言,研究目錄,最終與日本學者市古宙三教授共同編寫了一部關於中國問題的資料集。60年代,他先後兩次出訪,訪問了義大利、希臘、保加利亞、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以及香港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在一些處於學術發展階段的「邊遠地區」,費正清幫助當地的研究者建立起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