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大學教授
1. 大學教授是什麼級別副廳
通過實際接觸的大學教授、副教授來看,不同層次的大學,不同學科的收入差別還是比較大。
記得碩士導師(某中部省份985經管類教授)說一年到手收入12萬元,他同時還是市直部門一把手一年收入18萬元。給我們上課的某副教授說一年收入7萬元左右,記得他說他周末剛給某上市公司做了一天半的培訓,給了4500元的課酬,快抵上他一個月工資了。不過這有些年頭了,這里說的是學校給他們收入,至於說學校之外收入就要看個人的活動能力了,該副教授現在早已成為教授,現在是3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當然還有我碩士同學去了三本,現在基本也是副教授了,但一年全部收入也就不超過6萬元。
整體來說,不同層次的大學、不同學科的教授收入差別真的很大,我老婆學理工科,明顯感覺理工老師要財大氣粗一些,不少都在外面給企業做技術顧問、聯合研發之類的事情,一年隨便一忽悠,也能搞個上百萬的項目經費。但大多數還是和我同學一樣屬於一本或二本的普通老師,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學科研,基本去外面兼職都比較難,記得有次我所在公司要做一個課題,需要找一家高校聯合申報,本來計劃借用哥們的高校申報,結果公司領導說不行,必須找985高校或者財經院校,結果合作泡湯。
2. 大學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等等相當於什麼職稱
大學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是分別是四個級別的大學教師職稱。
大學里教師的職稱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
助教: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新教師在未受聘為講師以前先從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學輔助工作,以熟悉大學的基本教學條件和教學的組織。
講師(中級):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講師也有不同的等級。
副教授(副高):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
教授(正高):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
(2)於大學教授擴展閱讀: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3日發布《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規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要「切實把師德評價放在首位」。
辦法明確,尚不具備獨立評審能力的高校可以採取聯合評審、委託評審的方式,主體責任由高校承擔。高校副教授、教授評審權不應下放至院(系)一級。高校主管部門對所屬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實施具體監管和業務指導。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實施監管。
辦法要求,高校要按照中央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部署,結合學校發展目標與定位、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制定本校教師職稱評審辦法和操作方案等,明確職稱評審責任、評審標准、評審程序。文件制定須按照學校章程規定,廣泛徵求教師意見。
辦法指出,高校每年3月31日前須將上一年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情況報主管部門。高校職稱評審過程有關材料檔案應妥善留存至少10年,保證評審全程可追溯。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高校主管部門將採取「雙隨機」方式定期按一定比例開展抽查。根據抽查情況、群眾反映或輿情反映較強烈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巡查。
根據辦法,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申報教師一旦被發現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等情況,將被按國家和學校相關規定處理。因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等通過評審聘任的教師,撤銷其評審聘任結果。對違反評審紀律的評審專家,將被取消評審專家資格,列入「黑名單」。
3. 一般的大學教授相當於什麼級別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
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版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權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
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3)於大學教授擴展閱讀:
高等學校教師從高到底職稱依次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理講師。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步產生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評價與聘任崗位相分離的需要,即「評聘分離」,職稱的概念也相應發生了變化。聘任的崗位稱之為「專業技術職務」,簡稱職務;而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則以「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來標識,簡稱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