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辛苦嗎
㈠ 在大學當任課老師輕松,還是當輔導員輕松
我認為在大學當任課老師輕松一些。
首先,還是要看一下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如果喜歡從事教書的工作,那麼選擇任課老師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喜歡和學生相處,愛好教育學生的,以後打算能夠上升領導級別的,就選擇輔導員工作,畢竟,選擇自己喜歡的,怎麼累都是開心的。第四,一般來說任課教師的薪水也會高一些。任課教師不需要天天在班級內坐班,也不需要隨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狀態,並且只要把自己的課程教好就可以。平時沒有課程的話,也可以有其他的教學收入,從收入方面選擇,教師比較好。
第五,任課老師受領導管轄少,開會少,自由一些。工作環境也相對輕松。可以和各個同行的老師相互交流學問。平時只要把自己的課程教好,學校領導也不會多過問。
但是如果教課老師想要更上一層樓,必須在自己研究的方向有突破,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才能達到評級的資格。而輔導員就是在學校內憑借表現來提升等級。
所以,從工作強度,工作自由,工作環境等方面來看,教學老師相對輕松。但是晉升還是需要自己的努力。所以我認為教學老師輕松一些。
㈡ 公務員好還是大學當老師好博士畢業
我們在這里考慮以下當公務員和當大學老師的博士生同學,他們在工作了幾年之後到底有什麼差別?
第一、社會地位方面
無論是當公務員還是當大學老師,社會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因為公務員代表著我國的國家政府機關,手中掌握著一些權力。如果級別高一些的公務員,比如局長級別的,手中一般都掌握著一些項目和資金。所以公務員還是非常受人羨慕的一個職業。大學老師也是如此,在我國這個尊師重教的社會,大學老師是所有教育體系中,最高等教育體系的老師,自然受到的尊敬也更高一些。而且說到老師,很多公務員都會敬仰三分,畢竟所有人都是老師教出來的。所以在社會地位方面,公務員和大學老師實際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第二、收入,待遇方面
不僅僅是在社會地位方面大學老師和公務員沒有太大差別,大學老師的工資待遇也不輸於公務員,有些甚至還超過公務員。同學們可能不知道,部分二本類大學招聘老師的條件非常好,隨隨便便就是五十萬科研啟動資金,還有各種各樣的安家費,每年還有年終獎。零零總總加起來算是非常高的收入了。而很多初級一些的公務員可能每個月的月薪和在企業工作沒有太大差別。而且由於目前國家正在收緊對公務員團隊的要求,各種各樣的獎金都被縮減了很多,所以收入待遇方面公務員和大學老師差不了太多。
第三、未來上升空間方面
這方面實際上才是公務員和大學老師最大的差別。因為上升空間每個人都有,只不過有大小的區別。很多同學以為公務員要想升遷是很慢的,但是實際上大學老師上升空間更慢。很多公務員工作十幾二十年,再怎麼樣也是個科長處長級別的了,有些發展的特別好的公務員早就升了局長級別了。而在大學里,升個副教授都是很難的事情。很多老師都已經五六十歲了,還是講師級別的。
所以,公務員和大學老師之間的差別,就差在未來上升空間上。不過,如果一個同學嚮往小富即安,每天比較平和的生活,或者比較學術的生活,當個大學老師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想要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在學歷上至少是碩士以上,而想報考公務員,滿足本科學歷就行。
㈢ 讀書讀博士想當高校教師,可聽說一些高校教師很苦,待遇不好
高校教師的工作很苦嗎?確實挺辛苦。高校教師的待遇低嗎?確實老師工資條上不怎麼高。那要說高校教師又辛苦又清貧,是這樣嗎?我敢肯定說,絕大多數高校教師不會。
高校教師是一個非常能體現知識價值和個人努力的職業,可以說,付出基本上都是有收獲的。只要你肯努力,那就不會窮,而如果你窮,那多半是你不夠努力(或者是太清高)。所以,高校教師這個職業也特別適合窮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把握自己的命運。
對於一名想當高校教師又想過上好日子的博士來說,他需要經歷這么幾個過程:
第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
同樣是高校教師,985、211高校教師和雙非高校教師有不一樣的發展軌跡,和專科學校的老師更是有天壤之別。選擇一種平台,就是選擇一種活法。在985、211高校,科研就是教師的命根子。你得一刻不停地做研究,恐怕只有到了院士,你才有機會停下來,不過那個時候,你恐怕也停不下來了。有個朋友的導師就是院士,他說老先生70多歲了,還是每天工作到凌晨1點,早上6點又起來繼續干,經常半夜給學生發郵件打電話。這樣的生活辛苦吧?但他們已經樂在其中了。至於收入,隨著你科研做得越來越好,回報就會呈指數增長。
而在一些普通高校,科研也很重要,不過做科研更多的是為了把職稱評上去。等到評上教授了,科研就會遇到很大的瓶頸,因為學校的科研條件可能已經無法支持你前進了。到那個時候,研究其實不做也可以,想上點課就上點課,想撈點錢就去企業拉一些橫向項目來做。我的一個同學博士畢業後去了一個西南地區雙非一本,由於博士期間業績突出,去了之後就給了副教授,很快又上了教授,再往上想沖人才稱號就特別難了,後來乾脆做點橫向,現在日子已經很滋潤了。
這兩種平台,不能絕對說哪種更好,但想要在學術上有所作為,當然是必須去985、211高校,至少也應該是普通高校里的支撐學科。
結語
總之,在高校里做一個有科研的老師,掙錢還是很容易的,但又不那麼容易,可能需要你付出5+2、白+黑的工作時間。當然,對大多數教師來說,把握兩者間的平衡最重要,既不至於太累,又不至於被淘汰,既發不了大財,又能有體面的生活。這樣好的職業,你確定你不來體驗一下?
網頁鏈接
㈣ 大學老師壓力大嗎
大學老師的壓力比高中老師的壓力小,大學老師的壓力不是特別的大。
在大學學生的考試,只有在每年的期末才會有一次,所以大學還是對於成績壓力比較小。
大學課程類型多,每個科目的上課時間少,老師備課也輕松。
㈤ 為什麼能力很強的大學老師,不去找個待遇更好的工作
大學老師一般來說能力相對都比較強,如果不在大學教書的話,大學老師可能會在職場上面獲得更高的收入。因此有些人便開始發出疑問,為什麼有些能力比較強的大學老師不去找個待遇更好的工作而是在大學裡面教書呢?我們來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畢竟確實很難找到一個類似大學老師這樣既能做自己喜歡的學術,又能教授學生獲得一定的工資這樣的崗位了。因此,許多網友指出,有些能力比較強的大學老師不去找待遇更好的工作原因就在於自己比較喜歡學術。
當然,以上僅僅是網友的一些觀點,如果您有更好的看法,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㈥ 大學選擇的師范專業,是不是很辛苦呢
選專業是一個技術活,專業選得好,在大學之後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相對就業而言,師范專業非常不錯,大多數學生以後都會從事教育行業,成為教師。教師工作時間規律,還有超長的假期,所以它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職業。大學選擇師范專業其實不會很辛苦,主要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還有學習教書育人的本領。
總之,師范專業並不辛苦,學生們想要掌握專業知識也並不難,只要勤奮,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師范生了。師范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以外,完全可以去外面的教育機構兼職,獲得真正的教學經驗,為將來畢業找教師的工作做好准備。市場上對師范專業有很大的需求,學生畢業了之後,幾乎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
㈦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工作15年了!現在很糾結要不要辭職,因為自己外面
我小時候是生活在體制內的,成年後由於個性原因從一開始就放棄了體制內的工作機會。看你的說法,我應該比你還年長些……以下純屬個人經驗,只供借鑒參考,可追問,無冒犯與說教之意--在大學老師面前還是不敢造次的:
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天馬行空很是自在,因為看多了那些勾心鬥角,幫派軋壓,覺得跳出樊籠的感覺真特么好。到了第一個年終,發工資,獎金各種福利時候心裡也是沾沾自喜的,錢這東西嘛,還是拿在自己手裡舒服。轉年各媒體放出工資漲一番的消息,看看自己手裡的錢,就覺得有壓力了--那是工資連續翻番的第一波,此後數年,體制內工資每年翻番。再加上隱性福利,開始心裡隱隱後悔。
孩子,出生、上學、升學及其他各種,更是體會到明顯區別。
前些天有個朋友,跟我說快要搬家了,我驚訝什麼時候又買新房了,心裡想的是:你特么就那麼點兒破工資,哪來的錢買新房。對方一臉幸福:單位前幾年就集資了,當時查得嚴,一直沒辦,去年這不房價開始漲,然後不知道為什麼就進展很快,這不國慶節就可以拿鑰匙了--那邊環境可好了,中小學都是配的重點學校。
你是大學老師,可能對這番話的感受不會太深,可是如果換個角度,有個從Z的朋友經常跟你說借著考察又去哪兒幹啥啥了,到啥啥啥單位辦啥啥啥事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因為大家都是共建關系,互相好商量,你能明白什麼感覺嗎
錢沒有限制,夠用就好--大學教師本身收入也是比較可觀的,這您比我清楚,再加上培訓機構的收入,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比較舒適的生活也應該是比上不足比很多下都有餘了。你家孩子剛一歲多,不知道你自己是在什麼環境長大的,在我看來大學教師的身份和大學的環境不是錢能買來的--當然,如果你跟孩子媽媽均是大學教師另說。
做學術的收入相對經商會少些,但是更容易有成就感自豪感;做大學教師本身專業過硬收入也是牛牛的,看我在大學做教師的同學感覺是啥啥啥都不缺的趕腳,我也是眼紅的不要不要的。
培訓工作也好,大學教師也好,能做好都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你都做到了而且做得也不錯,甘蔗沒有兩頭甜,孰去孰從只能自已抉擇--經商,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從事,只能親力親為;以投資人身份,對會的東西要求就多些。怎樣選,就看你自己了。
over
㈧ 大學老師的工作體面嗎
看你能力了,你要是教的好科研能力也強,升為教授什麼的,當然體面了。而且要看你在什麼學校當老師吧,你的學生牛了你肯定有面子嘛。不過你覺得好大學的老師就是那麼好當的?
㈨ 請問普通老師是什麼階層,大學老師教授又是什麼階層我們辛苦努力了幾年後考上了研究生 碩士 博士
大學教師需要的資格如下:【職稱申報學歷及工作年限要求】(一)凡申報人所具有學歷的專業與現從事的專業不一致或不相近時,應視為不具備規定學歷。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務時按破格條件進行評審。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學科分類,同一學科內的專業為相近專業。從職稱申報的角度,我省把同屬文科類或理工科類的專業視為相近專業,但有些特殊專業如醫學、外語、理學、工學等應嚴格要求本專業。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專業)對學歷專業有另行規定的按規定執行。(二)參加工作後取得的本科及以下學歷,從取得學歷之日起滿兩年後可正常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不滿兩年可破格申報。(三)碩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4年以上,或博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2年以上,可正常申報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上述學歷是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承認的全日制碩士或博士研究生,申報時須提交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在職學習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但沒有碩士或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的人員,需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5年以上,方可正常申報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四)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我院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工作滿三個月可初聘為助理級專業技術職務。(五)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我院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三年的,或畢業前在高校任助教不滿三年,畢業後從事助教工作,前後任助教累計三年的,經考核達到中級職務水平(符合中級職務申報評審的基本條件和業績條件),能夠履行中級職務崗位職責,可直接聘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取消單列指標後,根據職稱結構比例情況,逐步納入正常評審。(六)在評定職稱無論何種級別職稱時,職稱計算機和職稱外語是評定專業技術職稱的條件之一。職稱計算機是從2002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有人事部規定的職稱評定條件;職稱外語是從1999年開始規定凡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中規定專業技術人員需具備一定外語水平的,在晉升專業技術職務時應參加相應級別的職稱外語統一考試。大學教師職稱:大學教師職稱是大學里教師的職稱,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講師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