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

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1-01-11 07:45:36

1.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9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9人,博士及博士後4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3人,廣州市優秀教師、優秀專家、先進工作者16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廣東省十百千人才工程培養人才4人,廣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隊成員1人,廣州大學教學名師1人。
劉曉明人文學院院長,教授,文學博士,廣東省重點研究基地「文學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廣東省與廣州市中國語言文學一級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廣州市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3篇,並在《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文獻》、《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2002、2008),另主持教育部項目4項,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鑒定為「優秀成果」。科研成果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哈迎飛文學博士,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廣東省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第三屆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規劃項目1項、省社科基金項目2項。在商務印書館、人民文學、上海三聯等出版社出版個人學術專著3部《儒教與中國現代文學》、《半是儒家半釋家:周作人思想研究》、《「五四」作家與佛教文化》,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獲得省社科優秀成果2等獎1項,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3等獎3項,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第三屆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師,2014年入選廣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隊成員。
吳晟文學博士,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南粵優秀教師,《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委員會委員。兼任廣東省文學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古代文學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國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華詩教學會理事;廣州市語言文學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廣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學科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戲曲史、中國詩學和文藝理論。出版專著6部;主編著作1部;參與編著8部;出版教材1部。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藝理論研究》等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0篇,學術成果獲省市優秀成果獎多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部省級項目5項。
周文萍博士,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導師,從事影視、文學的教學研究,為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大學生協同創新委員會指導委員,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廣東省電影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員,出版專著1部,參編2部,發表影視及文學類論文30餘篇。現主持省級課題3項,市級課題1項。專著《好萊塢:經典的奧秘》獲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四屆「學會獎」著作類三等獎。
冷東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史負責人,專門史方向帶頭人。香 港大學博士,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亞洲研究會會員、馬來西亞黃雅烈博士高等學院客座研究員、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 中國明史學會理事、廣東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廣州地方史學會副會長、廣州地方誌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嶺南文化、廣東華僑 史、廣州十三行研究等領域教學與科研。主持完成國家「九五」社科規劃項目一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一項,現主持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一 項及多項廣州市課題,出版學術著作7部,發表學術論文八十餘篇,獲廣東省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
王鳳霞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兼職廣州市語言文學學會副秘書,廣州市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戲劇研究和比較文學、外國文學研究,教學工作也是圍繞以上領域。出版個人學術專著1部、編著2部,參著2部。在《戲劇》、《戲劇藝術》、《文藝爭鳴》等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40多篇,其中有5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獨立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項,教學項目3項,以及其他各級項目共12項。獲獎多項: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培養對象,第三屆廣州市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培養對象,2011年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培訓,2013-2014年在英國倫敦大學訪學。

2. 雷曉雲 廣州大學 是 博士生導師嗎

周雲,男,現任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帶頭人。自1993年以來一直從事結構減震控制和工程抗震方面的研究工作,作為主要成員承擔了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計劃專題「中高層建築耗能減震技術研究」,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半主動磁流變阻尼控制技術及理論的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層建築鉛粘彈性阻尼減震控制新體系及理論的研究」、建設部科技項目「新型耗能減震器的開發研究」、「耗能減震新體系試驗與應用研究」、「隔震與耗能減震結構基於功能的抗震設計方法研究」,廣東省建設廳科技項目「隔震與耗能減震結構基於能量的設計方法研究」等10餘個項目的研究,主持《耗能減震技術規程》的編制工作,參加了《高層住宅鋼結構技術規程》、《村莊與集鎮建築抗震規范》等三個規范或規程的編制工作,作為主持或參加人完成了「廣州中海名都高層住宅地震模擬振動台試驗研究」等多個高層結構地震模擬振動台試驗項目,研究設計了16種實用新型耗能減震器,其中6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發表有關結構減震、結構抗震、結構分析的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完成的「耗能減震新技術與設計方法研究」等項目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廣州市科學技術成果二、三等獎各一1項,2006年榮獲廣州市五一勞動模範。研究成果已編入有關教材和著作中,並在廣州東山景軒工程、中海名都工程、汕頭潮汕星河大廈等工程中得到應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結構減震控制、高層結構分析與模型地震模擬振動台試驗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主編或參編出版《土木工程抗震設計》、《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學》等著作、教材14本。現為土木工程學會防震減災工程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同時還是中國振動學會結構抗振控制專業委員會、中國鋼協鋼?砼組合結構學會等15個二級學會常務委員或委員、《土木工程學報》等7個學術刊物編委。

3. 廣州大學給排水研究生導師相關信息

(一)基本情況 張朝升,男,1953年7月生,教授,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兼職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公用設備(給水排水)工程師,高校教齡32年。現任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負責人、廣東省精品課程《水質工程學》課程負責人、廣東省教學名師,廣州大學市政工程學科帶頭人、廣州市重點實驗室《市政公用工程實驗室》主任、校一級特崗教授。(二)近年承擔的主要課程先後主講本科生課程 8門,熟悉各實踐教學環節,近年來主要承擔本科《水質工程學》、《水泵與水泵站》、《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等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及實踐課的教學,承擔研究生《現代給水處理工藝理論》、《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等課程。教學認真、治學嚴謹、教學質量好,教學效果優秀。(三)主要研究領域與正在研究的主要項目主要研究方向水處理工藝理論與技術,近年來負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住房及城鄉建設部科技計劃、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10項;主要參加各類省部級科研課題10餘項。主持完成及在研國家、省部、市校等各類教研課題10餘項。 (四)主要著作與獲得榮譽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學「十五」國家規劃課題研究成果《給水排水工程設備基礎》教材1本,副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普通高校「十一五」規劃教材《泵與泵站》教材等1本,主編及參編其它教材6本。主編專業技術書等4本,主要參加GB 50013-2006國家標准《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及CEXS149,2003行業標准《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處理設計規程》的編寫工作。在國內主要學術期刊發表教研及學術論文70餘篇,發表教研論文1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廣東省第五屆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廣東省第六屆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廣州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廣州大學第一屆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第三屆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獲華夏建設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廣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2006年被評為建設部「十五」全國建設科技進步先進個人,2008年被評為廣州市優秀專家。 (五)社會兼職 兼任全國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土建學科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城市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住房及城鄉建設部安全飲用水工程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專家等;《中國給水排水》、《廣州大學學報》編委等。

4. 誰知道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實行廣東省與廣州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原廣州師專創建於1953年。原廣州師范學院創建於1958年,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全國第二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原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創建於1986年。並校以來,學校教育資源得以優化,學科建設不斷增強,辦學效益顯著提高。目前已成為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重要基地之一。

學校現有22個學院,62個本科專業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220人。其中,教授185人,副教授54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60人,具有碩士學位者631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4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人,國家級高校教學名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及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各1人,博士生導師29人(依託中國科學院和其它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近20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0人,省、市級優秀中青年專家14人。

學校目前擁有一批科學研究基礎扎實、學術水平較高的科研團隊,其中尤以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應用數學、凝聚態物理、自然地理學、環境科學、中國古代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原理以及人權法學等學科最具優勢和特色。現有省市級重點(扶持)學科12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課程26門,市級重點課程35門。近5年來,學校獲國家級、省部級獎33項,發表學術論文6555 篇,被SCI、EI、ISTP收錄218篇,出版專著238部,統編教材260部。學校目前正在承擔國家級課題38項,省部級課題156項,市局級和其他社會服務課題652項;2004年科研經費達7770萬元。

學校目前設有廣園、桂花崗、麓湖、起義路、龍洞五個校區,佔地總面積73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43.6萬平方米。校園運動場地6.6萬平方米。圖書館總面積3.225萬平方米,藏書196萬冊,電子圖書30萬種,擁有《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文科技期刊文摘資料庫》、《外文科技期刊文摘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和《超星數字圖書館》等大型資料庫和由200多台終端組成的多媒體專用查詢系統,長期訂購中外文報刊3200多種。學校將於2005年整體遷入廣州大學城新校園,新校園佔地總面積為1975畝,建築總面積71萬平方米,運動場地近14萬平方米,總投入20.6億元。

5. 廣州大學教育學院的師資隊伍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授30人,副教授28人,其中版博士生導師權8人,碩士生導師3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34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7人,碩士學位13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級重點培養對象16人,廣東省思想宣傳戰線「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級重點培養對象7人,院長為葉浩生教授。

6. 張季超的介紹

1男,漢族,河南鄭州市人,九三學社社員。現為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版授、博士生導權師2、博士後合作導師,岩土工程學科帶頭人1,現任廣州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建築工程系主任,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的碩士點負責人,混凝土結構課程(廣州市精品課程)負責人1。

7. 劉自力的介紹

劉自抄力,博士,廣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大學能源與催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工學會第38屆理事、中國能源學會理事、廣東省化學會應用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高校化學化工協會理事兼秘書長、《工業催化》和《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版)》等雜志編委。歷任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工研究所副所長、校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和「211工程」辦公室主任、南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高校化學工程學報》編委等職,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院長1。

8. 廣州大學研究生的社會認可度怎樣

廣州大學有2個院士,分別在土木工程學院和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此外還有不少國內外知名學者。無論校園環境、教學設備,還是師資力量(特別是土木和數學),都比普通的211工程高校好。

社會認可度很難評價,看看廣州大學概況吧。

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實行廣東省與廣州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於1958年開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廣州師范學院創辦於1958年;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創辦於1984年;廣州教育學院創辦於1953年;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創辦於1985年;原廣州大學成立於1983年。

學校現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127畝(大學城1975畝,桂花崗152畝),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大學城新校園建設總投入20.6億元,建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教學樓、實驗樓、演藝中心、體育館、圖書館、網路中心、學生公寓等。

學校圖書館擁有藏書221萬冊,電子圖書50萬種,訂購中外文報刊3655種。學校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校園網路系統,擁有41381個網路信息點,全面覆蓋了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初具規模。學校擁有各類實驗室41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2.5億元。

學校現有25個學院,66個本科專業,42個碩士點,2個博士點,擁有教育碩士和工程碩士兩個專業學位點。涵蓋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九大學科門類。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682人,研究生1008人。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市名牌專業11個;省市精品課程11門;具有國家建築設計和古建築設計甲級資質的建築設計研究院;學校被批准為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和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2394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310人,教授225人,副教授581人,高級職稱人員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8.6%;具有博士學位者284人、碩士學位者61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占教學科研人員總數的68.7%;教學科研人員的平均年齡為40歲。學校現有兩院院士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首屆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各1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294人,省、市優秀專家28人,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級人選11人、校級人選95人,省、市「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43人,優秀留學歸國人員67人等。

9. 廣州大學土木學院研究生導師吳迪

職稱: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招生專業:結構工程、地震工程

研究方向:結構動力分析、結構減震控制和結構抗震分析。

基本信息:吳迪,男,漢族,江西南昌人,1978年09月生,抗震中心教師。

教育背景:1999年大學畢業於華東交通大學結構工程系,200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華東交通大學結構工程專業,2008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同濟大學防災減災專業。

工作經歷:2011年至2013年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工程系博士後,2008年至今在廣州大學工作,2013年晉升為副研究員。

主要科研成果:

1、先後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17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負責國家「973」項目子項目2項、負責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子項目2項、主持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專項和建設部省部級科研項目共2項、主持市級科研項目1項,參加《建築隔震設計規范》編制。

2、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其中第1作者發表22篇,在美國ASCE期刊發表論文1篇,此外被SCI收錄論文1篇、被EI收錄論文10篇、被ISTP收錄論文2篇、被中文核心收錄論文6篇,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

3、主持和參加的工程項目包括,天譽二期和東方薈B塔模型振動台實驗、小金縣停車場隔震設計等。

獎勵與榮譽: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雜志編委,國際IACSIT高級會員和兩部SCI收錄期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和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的審稿人等,此外還多次獲得廣州大學貢獻獎、廣州大學特崗津貼獲得者、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同濟大學優秀博士研究生。

10. 廣州大學研究生導師孫作玉怎麼樣

廣州大學沒有孫作玉,北大可有孫作玉導師

熱點內容
桂林理工大學明星教授 發布:2025-01-14 17:20:54 瀏覽:926
湖南科技大學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1-14 17:20:20 瀏覽:113
李靜教授東北財經大學 發布:2025-01-14 17:19:29 瀏覽:309
研究生導師不再續約 發布:2025-01-14 17:16:09 瀏覽:755
大學正高級教師和教授 發布:2025-01-14 17:09:57 瀏覽:951
雲南農業大學和鳳美老師 發布:2025-01-14 17:02:41 瀏覽:425
法學專業大學江蘇排名 發布:2025-01-14 16:57:51 瀏覽:517
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江 發布:2025-01-14 16:52:41 瀏覽:676
順義大學生村官 發布:2025-01-14 16:42:05 瀏覽:99
心目中的大學老師英語作文 發布:2025-01-14 16:27:01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