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博士生導師是誰
A. 王澍的博導是誰
王澍,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業余建築工作室主持人,中國實驗建築先鋒之一,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營造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環境藝術委員會委員。
簡歷:
1985 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系 學士
1988 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 碩士研究生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工作
2000 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
建築設計與理論專業城市設計方向 博士
現在中國美術學院任教
業績簡述:
1985年起,先後設計南京華僑大廈(1985-1987,已建成);
杭州國旅航空售票外(1989,建成並已拆毀);
海寧市青少年宮(1988-1989,已建成);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國際畫廊(1991,建成並將拆毀);
杭州孤山室內小劇場(1991,建成並已拆毀);
杭州斗樂橋人防地道口(1991,建成並已拆毀);
中國美術學院杭州湖濱校園改造規劃(1993,方案);
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館(1993,方案);
中國杭州虎跑禪心茶道園(1994,方案);
一個退休建築教師的住宅(1996-1999,方案);
自宅室內(1997,已建成);
浙江海寧陳默藝術工作室(1998,已建成);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1998-2000,已建成);
上海南京東路頂層畫廊(1999-2000,已建成)。
寧波美術館;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
三合宅(中國南京國際建築藝術實踐展參展項目)。
以上作品及多篇專業論文陸續發表在《中國當代青年建築師作品選》、《東南大學建築系理論與創作叢書--青年建築師作品選》、《中國室內設計精粹》、《建築師》、《今日先鋒》、《時代建築》、《室內風景》、《室內》、《時尚》等國內書刊上。
1999年6月,參加北京國際建協大會中國青年建築師實驗建築展。
與王澍的談話:關於當下藝術教育的追問(作者:俞可 來自:當代美術家)
一方面,城市建設的發展使人們對居住環境有了新的認識和要求,另一方面建築藝術做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領域被提到各大藝術院校的教育建設日程,在這里我們請來了今年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同時也是站在教育一線的建築設計師王澍,就他的威尼斯之行和建築藝術在當代教育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談談他的看法。
俞可(以下簡稱俞):本屆威尼斯雙年展首次有了中國國家館,但不幸又胎死腹中,這究竟是完全因為國內「非典」的肆掠,還是在根本上我們仍處於文化上的被動狀態?
王澍(以下簡稱王):「非典」當然是一個原因,文化上的被動也是顯而易見的。
俞:您這次本來是被邀請參展的中國藝術家,但實際到了威尼斯又沒有真正地參加展覽,您的心情如何?
王:展覽沒去成,讓人遺憾。但我更心痛我的那批青磚,它們在蘇州一家磚廠用了兩個月精磨製作,5月25日運抵威尼斯港,在碼頭倉庫擱了一個多月,最後只能交船運公司處理。
俞:作為觀者,您對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有什麼想法和感受?它是否同以前一樣對藝術的進程構成某種指向性的影響?
王:這屆威尼斯展開幕期間,我雖已到了巴黎,但沒有去看。
俞:
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您認為在面對此類國際大展時,中國的藝術家應以怎樣的文化姿態和身份做策略化的出場,才不至於尷尬?我們國家在文化策略上應該做什麼樣的調整?藝術家是不是也應在更為廣泛的知識結構中思考我們相關的文化出路?或者說,在一個什麼樣的背景中亮出自己的文化身份?
王:參加這類大展前,我從來不願過多去想這類問題,甚至根本不想。「姿態」、「身份」、「策略」讓人想到做秀與老謀深算。而我做藝術一向只是自娛自樂。
俞:藝術學院成立建築系,幾年的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建築藝術的學科方向很茫然,學生也是一頭霧水,今天,藝術學院教師的知識結構到底能不能勝任建築藝術的教育?
王:在藝術學院辦建築系,在中國算是新生事物,它必然有某種學科方向上的不確定性,就象這世界本身不確定性一樣,而我一向認為,培養把握這種不確定性的能力,就是培養人如何把握「存在」的意義。至少就中國的建築系而言,我對它的學科方向一點不茫然,我甚至樂意享受可能出現的茫然感覺,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從那裡開始。
俞:建築藝術系面臨問題是,城市建設垃圾的不斷出現,學生在高等教育中所獲得的知識卻無能為力,由於不能建構學術上的權威性,當然也不能對市場構成影響力。所以,學而無用成為必然,那「建築藝術」是否成為院校擴招學科的虛設?造成這種脫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王:我認為建築藝術教育是為我們生活世界中的可能性辦的,這種態度仇視任何急功近利的行為,而今天的市場越來越顯示出多樣性的特徵,機會到處都有,問題是當機會出現時,你是否准備好了。
俞:面對學難致用的困境,您認為應從那些方面努力,才能有效地使這一局面有所改觀,並促使中國的建築藝術朝著良性方向可持續發展?據我了解,您在求學過程中也曾就中國的建築教育模式提出批評和質疑,那麼,今天也站在教育崗位上的你對此又持什麼態度和看法?
王:如果把藝術學院的建築系,辦成工科建築系的簡化版,半吊子的藝術版,必定走向學難致用的困境,這種辦學沒有出路。而就中國的建築教育而言,它有兩個痼疾:一是不思考;二是忽視有思考的技術訓練,培養出成堆的「畫圖師」,他們現在占據著市場。
俞:您曾說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建築師,您的導師也僅僅只能算半個,那在您看來「現代建築師」的定義是什麼?而「中國現代建築師」又是指什麼?如果這是兩個不同的指向,那它們最根本的區別在那裡?
王:說這話的時候,年少輕狂。但話本身的意思沒錯,現代建築師的基本特徵就是他永遠都從建築的根本問題開始思考,而一個中國建築師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問題上的差異即造成區別。
俞:
伴隨著全球經濟和文化往來的日趨頻繁,國外建築設計師頻頻進入中國市場,尤其是重要的國家建築投標,已明顯地表現出一個令人尷尬的現狀,由此這塊蛋糕已經被越切越小,中國的建築設計師們是否適應當今社會?是自己的原因還是我們的決策者仍有些崇洋媚外,而我們的建築師對此應該做怎樣的調整?
王:對這個問題壓根沒有擔心過。
俞:據說您長期研究的課題是中國傳統建築觀念和語言在今天都市建築中的運用,您認為這種運用有多大的可能性?在當下的城市建設中其價值和意義何在?您是怎麼理解建築藝術和我們日常生活的關系的?
王:基本上,我們已經在過去的20年中,把我們的原有城市毀了,不僅毀了傳統,也毀了城市本身。我是從傳統建築觀念和語言與生活本身的密切關聯去研究的。當然,毀滅過程本身可能凸顯我們日常忽略的諸多可能性,對我們的城市而言,這是一個悲愴時期,但對一個藝術家而言,這個時期也許讓人激動。
俞:我國的城市建設在最近的幾十年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您覺得都市的變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從你的第一個建築設計到最近的一個,你在設計理念上或者說觀念上有那些具體的變化?你如何用這些來影響你的學生?從而使他(她)們不至於生活在一個頗為失落的狀態中?
王:我熱愛樸素平靜的生活。如果說第一個作品只想向人們傳達某種激進的「觀念」,那麼現在所做的則漸趨平靜。它們是一系列平靜的「小世界」的建造。
俞:你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王:建築藝術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出一個作品的周期很長,而且不容易堅持到底。我現在除了想如何辦好建築系,就是想如何把已經在做的建築做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甚至為此可以暫時不做新的項目。除此之外,如何不重復自己,始終是一個問題。
B. 國美建築學院院長王澍的博導是誰
同濟的盧濟威老師
C. 如何評價王澍的博士論文《虛構城市》
1963年11月4日王澍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祖籍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野家專坡村。成長屬於新疆、北京、西安。小學、初中均畢業於中鐵一局西安子弟學校。1981年畢業於中鐵一局西安中學。1981年後游學江南。1981年被東南大學(時稱南京工
D. 王澍在東南大學沒拿到碩士學位,怎麼到同濟拿到了博士學位呢是不是碩士對於博士學位是無關緊要的
貌似現在除了直博以外公開招考的都是有碩士學位才有資格考博的,回當然有極少的特答例就是本科畢業滿足一定的科研條件可以以同等學力考博不需要取得碩士學位,只不過條件一般很苛刻除了非常厲害的人一般人達不到,有這么厲害的人隨便也可以拿碩士學位了,所以情況很少。
至於別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取得的博士學位那個時候制度沒現在完善和嚴苛,那個時候成功的事情換現在不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