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女教授
Ⅰ 國防大學李莉的簡歷
李莉(1970—),女,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國防大學軍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軍事學博士,央視「今日關注」節目著名軍事評論員,陸軍大校軍銜。
Ⅱ 國防科技大學辦公室主任,,曾建斌簡歷
李莉(1970—),女,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國防大學軍事科技教專研室副主任,屬軍事學博士,央視「今日關注」節目著名軍事評論員,陸軍大校軍銜。 著有:《散不盡的硝煙》、《大國意志——打開核黑箱》等。
Ⅲ 國防大學副教授陳雁簡歷
國防大學副教授陳雁漂亮年輕吸人眼球,但更重要的是不在於此,該女孩年紀內輕輕就銜稱容大校,她在央視7頻道講武堂欄目所表述的觀點見地很高很准很透,例如:她說,鴉片戰爭時期的中國,沒有認清自己是誰,沒有看清在別人眼裡自己是誰,在世界列國中從客觀定位來說自己是誰?也就是知己知彼知世界方能確定自己行為取向。見此女孩,中國後繼有人可謂無憂矣。
Ⅳ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抵抗,決不投降,戰斗到最後,只剩自己一個人。身邊的人除去犧牲,就是叛變。叛徒程斌,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人,1938年率部投敵,組成「程斌挺進隊」,將楊靖宇在深山老林里的密營全部搗毀,把楊靖宇逼入絕境。叛徒張秀峰是軍部警衛排長,這個父母雙亡的孤兒,由楊靖宇撫養成人。他1940年2月帶機密文件、槍支及抗聯經費叛變投敵,向日軍提供了楊靖宇的突圍路線。此人是楊靖宇的貼身警衛,知道楊靖宇活動規律,他的叛變導致楊靖宇很快犧牲。叛徒張奚若,抗聯第一軍第一師特等機槍射手,叛變後在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的命令下,開槍射殺了楊靖宇。還有一個很難稱為叛徒的人:蒙江縣「保安村」村民趙廷喜,上山砍柴發現了楊靖宇。楊靖宇好幾天沒吃飯,棉鞋也跑丟一隻,對趙廷喜等幾個村民說,下山幫我買幾個饅頭,再買雙棉鞋,給你們錢,不要告訴日本人。趙廷喜張皇失措下山,很快就向日本人告發:楊靖宇在山上。程斌、張秀峰、張奚若、趙廷喜,都是中國人,又都是失去血性、最終只能給別人當奴才的中國人。
趙廷喜向日本人告發前,在山上看見楊靖宇幾天沒有吃飯,臉上、手上、腳上都是凍瘡,對楊靖宇說:「我看還是投降吧,如今滿洲國不殺投降的人。」趙廷喜哪裡知道,豈止不殺,如果投降,日本人打算讓楊靖宇出任偽「滿洲國」軍政部長,利用其影響制服東北抗聯。楊靖宇沉默一會兒,對趙廷喜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這句話真是震人心魄。冰天雪地之中,四面合圍之下,共產黨人楊靖宇用整個生命,大寫出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今天之所以還能有中國,就是因為有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在最黑暗、最困難、最無助、大多數人萬念俱灰的時候,用自己的靈魂與血性,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樑。當年地質學家丁文江面對國內經濟凋敝、政治混亂、日本侵略者步步蠶食的黑暗困境,說出一句極具內力的話:「只要少數之中的少數,優秀裡面的優秀,不肯坐以待斃,這個民族就總有希望。」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將階級擔當轉化為民族擔當,由階級斗爭的開路先鋒,轉變為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
抗戰開始,德國在中日之間「調停」。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在給德國外交部的密電中,這樣描述蔣介石對「調停」的態度:「他(蔣介石)秘密地告訴我,假如他同意日本要求,中國政府會被輿論浪潮沖倒,會發生革命,唯一結果就是中國共產黨會在中國占優勢,這就意味著日本不可能與中國議和,因為共產黨是從來不投降的。」
在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及20餘個中央委員都先後投敵的情況下,蔣介石說出「共產黨是從來不投降的」這句話,也算是共產黨人給他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這些人的骨頭是很硬的。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的高級領導者無人向日本人投降,八路軍、新四軍也沒有任何一支部隊去當偽軍。毛澤東說:「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斗下去。」
民族危亡關頭,中國共產黨人給中華民族注入前所未有的精神氣概。(一南)
楊靖宇將軍生前和死後都受到日軍的極大敬畏。他陷入絕境後,日軍派叛徒向他勸降,他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這句話至今在天地間回響。它讓人觸到了信仰的力量。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日軍解剖了他的屍體,胃裡只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點糧食,在場的日本人無不受到莫大震撼。
日軍頭目岸谷隆一郎流了眼淚,長時間默默無語。史料載,這個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一天之內,蒼老了許多」。此後,岸谷隆一郎窮畢生精力研究中國抗日將士的心理。研究越深入,他內心受到的折磨越大。最後,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兒女後自殺。
谷隆一郎在遺囑中寫道:「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
Ⅳ 中國國防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軍事學府,直屬中央軍委領導。其主要任務是培養陸、海、空三軍高級指揮員,高級參謀人員和高級理論研究人員。同時承擔有關戰略和國防現代化問題的研究,為中央軍委和總部決策起咨詢作用。
國防大學的前身是革命戰爭時期的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和建國以後的軍事、政治、後勤 學院。1985年在北京成立,首任校長張震上將,政治委員李德生上將。
國防大學校部位於北京西北郊,佔地1.43平方公里。教研工作由戰略、戰役、馬克思主義理論等13個教研室和3個研究所承擔。學校軍事學科比較齊全,專職教授、副教授200餘名。
國防大學訓練的主體是基本系,主要招收師旅級指揮軍官和高級機關參謀軍官,學制一年。三軍校級軍官必需經過該系的培訓才能晉升為將軍。國防研究系和進修系招收軍以上高級軍官和地方省部級高級官員,學制3個月以內,主要研究國防和軍隊建設問題。研究生院招收初中級軍官,學制2-3年,培養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理論研究人才。外國留學生系招收外軍中高級指揮軍官,學制3個月至一年。
學校每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與武警部隊副連職和技術13級以上的現役軍官或文職幹部中招收研究生。
招生對象及條件: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現役軍(警)官或文職幹部,中共黨員。除政治堅定、道德純潔、作風過硬、身體健康外,報名前應取得大學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學位,具有兩年以上部隊工作經歷,35周歲以下,一般應具有所報考學科專業的工作或學習經歷,已獲所在師(旅)以上單位政治部門批准。
報考條件: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學士學位,且畢業後在部隊工作兩年以上,40周歲以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條例》關於各職級幹部服現役最高年齡的規定。政治合格,思想品德優良,工作表現好,身體健康,一般應具有所報考學科專業的工作或學習經歷,跨學科報考的考生應具有所報考學科專業的科研成果。考生需經本人所在師(旅)以上單位政治部門批准。
你連國防大學的招生簡章都沒讀過么?
好吧,我淺顯的告訴你,去讀國防大學的人,畢業後就准備升職成為中高級將領的,就是升職前專業培訓!這是專門培養將軍的學校!
Ⅵ 尋找女教授名字,曾留學俄羅斯(蘇聯),2010還是09年在網上看過她講房產的視頻,忘記名字。有知道的嗎
清華大學女教授,講過 房產的,有位叫 韓秀雲的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版研究員),不權過她是留學德國的。在06年清華大學MBA課上就講過,現在也有講,喜馬拉雅上還可以聽到,韓秀雲教授主要講經濟學。
1978-1982就讀於南開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2-1984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師從谷書堂、蔡孝箴教授,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4-1991任教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並於1987年獲清華大學教學工作優秀獎;
1991-1993獲德國基金會獎學金赴德國科隆大學經濟系作訪問學者;
1993-1995在德國慕尼黑國防大學經濟管理系讀博士學位;
1995年至今繼續任教於清華經濟管理學院,擔任經濟系副教授和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講授宏觀經濟學位課程,所授MBA學生有2000餘人,培訓企業總裁和政府官員亦超過2000餘名。匯名家網特約講師。(人物生平來自—網路)
就知道這些了~
Ⅶ 有一名解說國家艦隊及導彈的女軍事專家叫什麼名字
國防大學李莉教授
李莉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教授
李莉,軍事學博士,全國三八回紅旗手答,第十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全軍育才銀獎獲得者。總政確定的全軍48名外宣專家之一。
現為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教授,軍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
Ⅷ 國防通信學院及燕麗教授是少將嗎
及燕麗 女,1953年2月生,河北任丘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指揮學院第一通信技術基礎教研室主任、教授。1969年12月任陸軍第二零二師通信營無線連戰士;1973~1979年任南京通信工程學院無線工程系學員;1980年2月任通信學院無線電教研室正連職教員;1983年5月任通信學院基礎教研室副營職教員;1985年5月任通信學院基礎教研室正營職教員;1987年10月任通信指揮學院專業基礎教研室副團職副主任;1988年7月兼任講師;1991年7月任通信指揮學院專業基礎教研室主任;1992年12月任第二通信技術基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94年3月任第一通信技術基礎教研室主任;1994年12月調整為技術七級。1997年12月調整為教授。1997年12月當選為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及燕麗 女,1953年2月生,河北任丘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指揮學院第一通信技術基礎教研室主任、教授。1969年12月任陸軍第二零二師通信營無線連戰士;1973~1979年任南京通信工程學院無線工程系學員;1980年2月任通信學院無線電教研室正連職教員;1983年5月任通信學院基礎教研室副營職教員;1985年5月任通信學院基礎教研室正營職教員;1987年10月任通信指揮學院專業基礎教研室副團職副主任;1988年7月兼任講師;1991年7月任通信指揮學院專業基礎教研室主任;1992年12月任第二通信技術基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94年3月任第一通信技術基礎教研室主任;1994年12月調整為技術七級。1997年12月調整為教授。1997年12月當選為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