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博士生導師
❶ 女子浙大博士跳樓身亡,生前遭導師性騷擾,有證據嗎
伴隨著疲憊感的,是曉月開始疑神疑鬼,她告訴毛女士,總覺得學校里的人知道了戴某對她做的那些事,因為每次曉月一走近同學,同學們就不再聊天,好像在避開自己。
2017年3月到8月期間,曉月去日本做訪問研究,回國前,曉月在跟母親的通話中第一次提到“死”的字眼,崩潰大哭,覺得自己難以逃脫戴某的關系圈。毛女士勸女兒,“再有幾個月就畢業了,離開戴某的關系圈是自然的事,不要害怕。”隨後,2017年9月10日,曉月得知前男友結識新女友,當晚情緒明顯異常並產生幻覺,與母親通話中,問毛女士“為什麼你的腿被鋸了不告訴我?”
9月12日,曉月在老家一所精神病醫院被確診為輕度抑鬱,後因為持續規律服葯,曉月病情不斷好轉,但在2018年6月27日,臨近畢業,曉月抑鬱症復發。
7月2日,毛女士和丈夫到浙江大學,和女兒一起辦了畢業手續,當晚回家後,女兒不敢脫褲子上廁所,說怕戴某過來強奸她。整夜也睡不著覺。幾天後,曉月在新鄉市一家精神病院確診為中度抑鬱、輕度偏執和焦慮。
毛女士回憶,女兒曾告訴自己,抑鬱症復發是因為戴某又說了刺激人的話。當時毛女士以為,離開戴某自然就能正常生活,而直到曉月去世,她才意識到,隱忍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他們決定舉報戴某曾經的行為。
一開始只是給教育部提交材料,之後與浙大成立的調查組交涉,但當這些方式都沒有得到可以確證戴某曾性騷擾過曉月的結論。在調查組也幾乎不再回應家屬的電話後,今年8月16日,距離曉月去世兩年多後,毛女士在微博上實名“曝光”戴某。
毛女士表示,女兒曉月從小乖巧,勤奮,成績沒有低於第二名的;初三那一年,曉月一直是學校第一名。2014年,曉月在浙大獲得碩博連讀資格,在研究生導師張國平的引薦下,她轉為浙大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戴某的開門弟子。
在後來的師弟師妹眼中,師姐曉月有些內向,“安靜、話很少,被公認科研能力強”。
和曉月同實驗室的學生沈林說,戴某的幾個學生中只有曉月會做生物信息分析,個人能力比較突出。如果學術上有問題,後輩們也會找她求助。
戴某,這位36歲就評上教授的年輕老師,與學生們的相處並不愉快。沈林形容他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戴某的一位研究生也說,實驗上的一些小事沒有做好,也會遭到戴某責罵,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拋開溝通方式,僅就學術指導而言,也有學生覺得戴某算不上合格導師。戴某一位不願透露具體信息的學生表示,一方面,戴某給學生分配任務後會不停施壓,另一方面,卻不給學生們系統的指導。“比如說種一顆麥子,他只需要學生學會播種或者澆水,但是整個麥子在成長過程中,什麼時候播種、澆水的時候有什麼注意事項、什麼時候種子容易受損,他不會系統教這些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你只需要把體力工作做完,換句話說,學生是他科研工作中的一個螺絲釘,一個流水線工人”。在這種情況下,戴某指導的研究生,幾乎都曾因為論文不達標而延遲畢業。
沈林說,戴某門下有兩位博士,除了曉月,另一位博士在博三時轉入其他導師門下。還有一位研究生李某,與戴某徹底鬧掰,最終在沒有戴某指導的情況下畢業。
實際上,曉月因為個人能力突出,是同門中在學術上與戴某關聯最多的一個學生。曉月在讀博期間發表的兩篇重要論文,戴某分別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沈林也說,戴某最近幾年論文的主要合作者就是曉月。
在微博公開曝光戴某之前,毛女士一家人也嘗試過其它辦法。他們整理了一份與曉月自殺相關的材料發給教育部,2018年8月1日,材料從教育部轉到浙江大學。隨後,8月的某天,一行四位男士自稱是浙江大學的調查組人員,到長垣縣見了毛女士及其家人。
2018年10月29日,浙江大學調查組負責人通過電話口頭傳達了對戴某的初步調查結論——舉報信中的具體內容,戴某本人全部否認,沒有發現戴某對曉月存在騷擾行為的確鑿證據;戴某寫給曉月的保證條屬實,但無法指向具體的騷擾行為等內容。
毛女士不接受這樣的結論,又整理新的材料發給教育部,同時向浙大調查組申請與戴某當面對質。2019年9月22日,浙大調查組人員、戴某以及毛女士一家,在河南鄭州見面。但戴某和毛女士家人各執一詞,直到最後,也沒有互相同意的解釋。
實際上,在給教育部發舉報信之前,2018年7月25日,毛女士電話聯系過戴某並錄音,想從戴某口中得到他當年給曉月手寫保證條的原因。戴某沒有直接回答,次日發微信回復毛女士,手寫保證條是因為2017年那篇基因組的論文,他將曉月署名第二作者,曉月不開心。毛女士不相信戴某的說法,因為基因組的論文2017年3月投稿,6月返修,8月才被接收,期間戴某可以在任意時間段修改署名,為什麼要在2017年2月手寫保證條?
這個疑問,在去年9月的那次見面中又被提出,得到了戴某同樣的回復。至於為什麼要在保證條中使用“欺侮”二字,戴某回復是筆誤,當時沒考慮那麼多。戴某告訴毛女士家人,“我和曉月互相之間很信任,她是我第一個學生,我肯定對她更好,她鬧鬧小脾氣我也會包容她。”類似的疑問,毛女士還有很多。
毛女士近日在微博曝光戴某後,8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學調查組人員聯系毛女士,稱學校正在組織復查工作,您(毛女士)如果有新的證據,請及時提供給我們。
❷ 27歲的大學男老師有出息么
不知道對於你來說,出息是什麼意思。但是,能當上大學老師,至少以後的人生比很多人要好得多,穩定的多。
❸ 我有一個哥哥,今年27歲,研究生畢業,想考博士,當大學老師,但覺得30歲工作年齡太大,請問大家,3
一點也不大,而且大學老師很不錯的工作。
❹ 27歲女生浙大博導
27歲女生,浙大博導。女生在27歲這個年齡達到這樣的水平,已經是非常優秀的了。很有發展前途。但是你出這個問題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是擇偶還是求職?這么優秀的女生炙手可熱。
❺ 博士畢業一般多少歲
博士畢業一般27-30歲。一般本科畢業22歲左版右,碩士畢業25歲左右,博士畢業27-30歲左右。
博士研究生即權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簡稱博士生,是研究生學歷的最高一級。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考上了博士,讀博士等,正是指博士研究生。正在讀的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嚴格來講只能稱為博士研究生;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博士。
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分為三個學歷層次:分別為專科,本科,研究生,而研究生學歷為最高學歷,但研究生可以根據學位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高等學歷教育中最高的教育等級。
(5)27歲博士生導師擴展閱讀:
申請條件
1、碩士學位證書;
2、最後學歷證明;
3、准備申請博士學位的學位論文;
4、公開發表的有關學術論文,出版的專著,以及科研成果獲獎的證明材料;
5、申請人所在單位向學位授予單位介紹申請人的簡歷、思想政治表現、工作成績、科研成果、業務能力、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外語程度等方面情況的材料(加印密封);
6、兩位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專家的推薦書(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導教師。
❻ 跨方向考博導師會不會嫌棄
。。當然,你可以盲考yalyal1999(站內聯系TA)覺得自己把經濟學能學到超過經濟學碩士水平就可以考,不過管理類和經濟類的博士報考人數向來很多,錄取率比理工類的要低很多,並且這類博士中官博比率也很大,即便層次最低的招博院校也在6-7錄取一個的水平,名牌大學經管類導師對你這種情況一般導師是不會同意你報考的。yalyal1999(站內聯系TA)並且近些年來,經管類的博士招生人數下降很多,主要原因是現在的招生人數大多根據導師的課題經費來確定,不像以前根據報考人數來確定,經管類專業的單項課題經費相對比理工類要少很多。liunahan(站內聯系TA)如果憑自己實力找導師的話,稍微好一點的導師都不會要你。萬一你考上了,等你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發現,你碩士還不是學經濟的,更沒人要你jinjing5168(站內聯系TA)我覺得你應該讀個經濟類的碩士就夠了吧,他們就2年,而且經濟類的碩士就已經很夠用了,不用非得博士吧sunshine7358(站內聯系TA)大家的回復!!我今年已經27歲了,不知道這個年紀重新去讀一個碩士,畢業後會不會很難起步,所以才會考慮跨專業考博的。但是沒想到這么難,真是隔行如隔山啊,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提醒,我還是再慎重一些去考慮吧。哎。。。入錯行想轉是真難啊!rane(站內聯系TA)沒關系吧,我覺得可以的,我的一個朋友就是跨專業的,從土木跨到了航空材料,也找導師了,而且導師同意要了bjdxlsp(站內聯系TA)食品工程的就業應該還可以吧,這么也這么難,那學生物的不是不用活了,呵呵。。。可以考個二本到一本之間學校的經濟學博士試試,他們報考的人少吧。yalyal1999(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bjdxlsp at 2011-05-30 15:23:08:食品工程的就業應該還可以吧,這么也這么難,那學生物的不是不用活了,呵呵。。。可以考個二本到一本之間學校的經濟學博士試試,他們報考的人少吧。 看看浙江工商大學,基本符合你所說的二本到一本之間的學校了,應該是有經管類博士點學校當中實力處於最低檔次的學校了。管理專業今年招16個,報考了110個。其中還有好多個本校老師考,給外面的名額不超過10個。我有個朋友今年剛考上這個學校。weiweipeng(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sunshine7358 at 2011-05-30 11:25:09::oearth7678(站內聯系TA)哥兒讀書跨了三個專業,從礦山到力學再到土木工程,讀書辛苦,跨專業讀書,特別是讀博是要剝幾層皮。zhaoyanpu(站內聯系TA)這么難,我本打算跨專業考呢,看了大家的建議,心都涼了。實在不行就只好再讀個碩士了。lyx(站內聯系TA)哎呀,本人剛考上博士,又一次跨專業,也是愁呢,不願被扒皮,想按原來的方向做gyczky(站內聯系TA)讀研的話還好些,跨大類讀博是很忌諱的。前幾年我們學院來了一個博士,本科學醫,研究生學生物,博士學化學。最後學校根本不敢要。我導師直說,這個人到底是幹嘛的啊。武漢理工(站內聯系TA)應該沒問題,我也是大跨越,以前是學化工的,考了管理,跟老師好好溝通很重要。。。
❼ 27歲就能變為博士生導師
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國際數學難題的在讀學生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
當時他23歲
❽ 27歲大學畢業3年了,現在去讀研好嗎主要是想研究生畢業後能當個大學老師。
現在大抄學老師一般都要博士了吧,好一點的大學都要求博士必須有海外留學背景,高職院倒有招碩士當輔導員的。不過不同的大學、專業要求可能也不一樣,這個你要非常具體去打聽下。
讀碩士的話,學術型三四年畢業,專碩一到三年,不一定的;博士的話,五年至少,某些專業、或者導師不靠譜的,常常會有延期,延到六年,這個要具體打聽了。有些理科專業,碩士也有延期的,但這個我沒見過太多。
如果想當大學老師的話,還是要好好斟酌,現在大學老師也不好當,特別是評職稱很麻煩,會各種要求,往往還有名額限制,一個在崗的退休了才能空出一個位置,很不好搶的,競爭壓力也很大。像我們學校的話,教師有發文章的要求,幾年沒做出成果就要辭退的,不好乾。
我覺得現在工作穩定的話還是要仔細思量的。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找個穩定工作不容易。
你如果覺得局限的話,考考和業務有關的證,比讀研究生要有用;研究生吧,在職的含金量太低了,全日制研究生的話,那得有非常明確的打算了。
❾ 如何看待浙江大學27歲女博導劉琬璐,本科畢業6年成浙大最年輕教授
27歲的女博導,對於我們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好驚奇的,這是人家努力換來的,劉琬璐,所取得的一切靠的是實打實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不拼爹不拼關系,她的優秀,我們難以想像,讓我們更加難以想像的是,為了能夠走到現在的這一步,她所付出的努力。
有人一定會說她的家庭可能大富大貴,或者原本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其實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的父母只是上海最普通的兩個紡織工人,是那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那種,家裡條件只能算是普通,極其普通的那種。她只有一個表哥是寫手,在辛苦的碼字給大家看。
而且應佚倫從小就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種傳統型學霸,成績雖然一直不錯,但是絕不是那種在學校里出類拔萃頂尖的存在,這也能從他的本科華東理工大學看出一二,華東理工確實是所好學校,但是和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相比,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百姓的認知度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之所以能有現在的成就,很大程度靠的是應佚倫自身的努力,以及對於所學習的專業的喜愛,一個人找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成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應該這么說應佚倫真正踐行了那位著名的女兒所說的能力之外的資本是零,我想浙江大學的劉琬璐也是如此。這樣的優秀人才對於我國來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我們的媒體對於這些創造奇跡的科學家們關注又特別的少,是不是能夠在關注流量明星的同時,也應該對這些科學界的人多關心一下呢,畢竟明星只能帶來流量,科學家的一項科學成果,卻有可能帶來一場科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