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竹笛研究生導師

竹笛研究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1-01-31 05:43:20

❶ 我想知道九大音樂學院的笛子老師都是那些名家,還有各高校的音樂學院都有哪些學校有是笛子名家教笛子的

只說說現在的吧(2015年前後),過去的我也不清楚,未來的更不曉得。內
中央音樂容學院 戴亞
中國音樂學院 張維良
上海音樂學院 俞遜發(已逝,真正的大師),詹永明,唐俊喬
西安音樂學院 馬迪
四川音樂學院 易加義
天津音樂學院 陸金山,王建欣
沈陽音樂學院 周波,劉鐵男
星海音樂學院 譚炎健
武漢音樂學院 容政
其他學校名師:
山東大學 曲祥(低調的真正的大師。他的《笛子練習曲選》陪伴了不知多少現代名家)
南京藝術學院 蔡敬民
山東藝術學院 曲廣義,郝益軍
還有很多是在樂團或各個省歌舞團的,例如王鐵錘,蔣國基、王次恆、張延武,孔慶寶等

我只知道這些了,肯定不全面,希望各位補充。一個字一個字碼的哦~望採納

❷ 目前學竹笛哪個大學師資力量更雄厚些、

那都是名譽,你要的是哪個學校的老師教弟子教的好吧,,,,中國音樂學院啊 老師是張維良 最次的也是她的學生陳悅教!還有就是中央音樂學院的
戴亞,他倆是當今笛子界的泰斗 下面是他倆的簡介 張維良先後師從馮子存、劉管樂、趙松庭、王鐵錘等名家,並在1983年至1985年隨著名作曲家王酩學習作曲技術。1982年參加全國民族器樂獨奏比賽獲得笛子組第一名優秀表演獎;1983年以笛子獨奏曲《太湖春》獲中國音樂學院首屆創作比賽二等獎;1987年參加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獲一等獎,並以簫與箜篌演奏曲《清明上河圖》獲得1987年國際放送基金大獎;1988年以笛獨奏創作曲《南韻》獲全國第六屆器樂作品創作比賽三等獎。
1987年,他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由中央交響樂團協奏、韓中傑先生指揮的個人獨奏音樂會,次第從傳統曲目到現代作品進行了全面展示,既有以民族音樂為素材改編的笛簫獨奏曲,又有在傳統笛簫演奏技法的基礎上,運用某些現代作曲技法而創作的笛簫獨奏曲與協奏曲,第一次將簫以獨奏的形式搬上舞台,並與交響樂隊合作。同時,在笛子的演奏過程中,將這一中國古老樂器與西洋交響樂隊和諧的配合,既保持其原有之中華古韻,又運用了全音階以及十二音序手法,成功地將笛子的音域拓寬至三個八度,傑出的表現被譽為「對整個笛簫演奏藝術發展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在教學中,張維良先生將自己從事演奏專業的體會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不但在1987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笛、簫演奏法》一文,其研究論文《笛簫樂器呼吸理論及其實踐》亦獲得專家的高度評價,另有《簫演奏法》、《簫曲集》等著論十餘篇。尤其近年來培養出的學生或在中國境內各項重大比賽中獲獎、或躋身於各專業文藝團成為骨幹力量,實力都不容忽視。
張維良先生是一位集創作與演奏於一身、極富個人魅力的音樂家,他在笛、簫、塤的演奏和創作上頗有建樹,有「聖手簫王」之美譽。他曾數度參加中國的各項重大演出,亦先後赴菲律賓、奧地利、法國、英國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均備受贊譽。
2000年12月26日,他在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舉辦「張維良笛簫獨奏會」。
2001年1月7日,他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與廣州交響樂團演出曹光平先生的「中國大麴—塤與笛」交響作品音樂會。
2000年10月,他作為專家出席全國首家塤質量鑒定會,為塤及塤樂的進一步發展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2001年1月,他完成由新加坡華樂團委約的創作作品《晨曦》——為5個塤2個笙3個打擊樂而作。
2001年3月6日—18日,他在法國里昂舉行現代作品音樂會。
2001年6月,他為大型音樂劇《蔡文姬》創作譜曲。
此外,他還擔任多部影視名片的的音樂獨奏,如《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紅樓夢》、《王昭君》、《諸葛亮》、《開國大典》等。
近年來,由海內外唱片公司錄制出版了多張CD唱片和磁帶,有激光唱片《簫的世界》、《張維良的吹管藝術》、《醉笛》、《天幻簫音》、《問天》、 《花泣》、《殤》、《別夢》、《中國佛樂》、《馮子存笛曲精選》、《喜相逢》、MIDI與笛、簫、塤合作專集《問情》等。1997年推出了簫與多媒體結合的專輯《簫的傳奇》。
戴亞:1964年11月出生於浙江。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竹笛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
戴亞7歲開始吹笛,九歲起師從著名笛子大師趙松庭先生。1977年考入浙江省藝術學校。1981年在杭州「西湖之春」笛子比賽中獲第一名。1982年分配至杭州歌舞團任獨奏演員。198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曾永清、劉管樂先生。1990年畢業留校任教,同年,他被推薦至「文化部優秀演員」研究生班學習,200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他曾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獲「三育人」稱號;2002年獲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突出貢獻獎。
1991年,他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了笛子獨奏音樂會。近年來,他曾與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澳門中樂團、香港中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英國著名四重奏組Aditti等合作,舉辦了多場笛子獨奏、協奏音樂會,獲得了極高的榮譽。錄制了數張笛子專輯CD唱片,並為多家唱片公司錄制了大量的笛、簫、塤、巴烏、排簫等獨奏曲出版發行。
戴亞教學注重植根於實踐,因而十餘年的教學已有了十分顯著的成果,在海內外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其學生多人多次在重大比賽中獲獎。戴亞曾多次應邀赴瑞典皇家音樂學院、香港演藝學院、澳門演藝學院、新加坡演藝學院舉行大師班講座,並著有《竹笛與西洋管弦樂隊合作的實踐和思考》等論文。同時,他編著了《竹笛考級教程》海內外版,並多次擔任海外考級評委。
戴亞於1989年4月獲全國首屆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笛子組第一名;1995年5月獲國際中國民族樂獨奏大賽笛子組第一名;1995年6月獲台北第三屆民族器樂協奏大賽笛子組第一名。他是全國唯一一位參加國際和全國「民樂大賽」笛子三連冠的獲得者。
王次恆:1959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笛簫演奏家之一,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民族樂團笛子首席、管樂聲部長。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管樂研究會會員。
王次恆在青少年時代就隨著名笛子演奏家趙松庭學習,後於1980年同時考上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他選擇了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曾永清,同時得到著名音樂學家、書法家、民族器樂教育家藍玉崧教授多方面的指導。1984年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旋即進入中央民族樂團成為笛獨奏演員。此期間又先後受益於北派笛子名師王鐵錘以及南派名師陸春齡。由於他的好學不倦與不斷求索,在音樂處理上體現出較高的音樂修養,深深地突出了南北兩派笛子綜合性的傳統風格。
王次恆的演奏剛柔相濟,極富個性,既醇厚圓潤、典雅華麗,又高亢明亮、熱情豪放。優秀而有內涵的笛簫演奏技藝使他在國內外音樂比賽中連連獲獎。1982年,他以笛創作曲《桑園春》獲中央音樂學院民樂作品三等獎。1987年,他獲首屆全國廣東音樂邀請賽演奏一等獎。1989年獲全國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二等獎;同年7月份,在朝鮮第十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榮獲最高金獎及最高藝術家榮譽證書。1991年,他在文化部音樂比賽中獲優秀演員獎。1994年在第三屆全國民族管弦樂展播比賽中獲優秀演奏獎。1999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團國慶五十周年評比展演中榮獲優秀演奏獎,2000年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專家。
王次恆不但先後參加了「振興中華之聲」、「振興民族音樂」、「絲竹神韻」等重大音樂會的演出活動並擔任獨奏,受到音樂前輩呂驥、李煥之、時樂蒙等的贊賞,而且還和作曲家密切合作,寫作了不少新的樂曲,並首創了「卡腔」、「滾奏」等新的竹笛技巧,以及大膽地將北方小梆笛所擅長的大段連續吐音與大跳運用在低音笛的演奏上。
1990年,王次恆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個人的笛獨奏音樂會,得到民族音樂界極高的評價。呂驥先生特別稱之為:「王次恆的演奏在繼承我國傳統演奏法的基礎上,敢於突破、敢於創新,是當代演奏家中的佼佼者」。他十分注重文化修養,又虛心向學,不對任何流派抱有偏見,永遠在思索著如何建立個人獨特的演奏風格。因此,他在力度、音色、速度、氣息等方面掌握的分寸感都已進入令人嚮往的意境,這正是他深厚演奏功力的體現。
近年來,王次恆多次代表中國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朝鮮等國,場場演出均獲成功,獲得高度的贊譽。他三度赴德國舉辦音樂會,均大獲成功,受到音樂學術界的高度贊譽,德國之聲電台、德國西部電台等媒體均對此作了專題報導。1997年,他赴美巡迴演出並在音樂聖殿卡耐基音樂廳演奏。1998年、1999年又兩度赴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中國虎年、兔年春節音樂會,並擔任獨奏。2000年,他再度赴美巡迴演出,並在聯合國會議大廳、肯尼迪藝術中心、林肯藝術中心、芝加哥交響音樂廳演奏,他表演的笛子獨奏引起了極大反響。
王次恆還為國內外唱片公司錄制了大量的笛簫曲,其中個人獨奏專輯有:《王次恆吹管樂》、《王次恆笛子作品》、《中國南北笛》、《釵頭鳳幻想》、《王次恆簫專輯》、《簫塤專輯》、《詠春三章》等。
他在演奏的同時還參與笛簫作品的創作,代表作品有《桑園春》、《塞外隨想》、《釵頭鳳幻想》、《空山望月》、《傣寨情歌》、《故土情》等。並出版發表了《笛子演奏教程》、《簫演奏入門與提高實用教程》等著作。

❸ 中國五大笛子演奏家是哪幾位

伍國忠
中國蕭笛演奏家。1976年畢業於廣東人民藝術學院,現為廣東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管樂聲部長。曾獲「全國首屆廣東音樂演奏邀請賽」一等獎;「省港澳首屆廣東音樂比賽」優秀獎和"第四屆羊城音樂花會民族器樂比賽"表演獎。伍國忠的演奏音色甜美、細致感人、技巧嫻熟、風格獨特。曾出版了多張個人獨奏專輯,曾隨團出訪葡萄牙,新加坡及港澳地區演出,受到高度好評。
竹笛名家俞遜發:
個人資料及相關簡介

從民間走向學院是職業分工一個很難避免的過程,但我們也看到在這樣「標准化」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演奏演員越來越相像,越來越沒有自己的特質,技術的掌握規范化、標准化後,生活的歷練相對單純,傳統文化素養的貧乏,連藝術表現也顯得「制式」,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迷思、危機與警訊。
趙松庭先生在《笛藝生涯五十春》一文中,曾經語重心長地強調,盡管年盡花甲,在演奏上深感力不從心,但是他仍然有志在竹笛的發展與人民思想情感及文化的關系,演奏技巧與風格的探索分析,竹笛的聲學、律學與樂器改革,笛曲的創作與美學問題,樂器教學的科學與系統化等方面做一些切切實實的工作!從趙松庭先生在竹笛發展史上的成就,我們相信:唯有這樣,才能較全面地掌握竹笛的音樂語言,較深刻地呈現竹笛的藝術價值。然而在追求速食文化的今天,我們看到老一輩演奏家對藝術的謙卑與堅持,與來自命深刻歷練的累積,也在追求「效率」的同時,逐漸的式微與膚淺。傳統的積累不夠,讓表現力變得狹隘,即便是所謂的「創新」,也常常為的是標新立異,並非經過深刻的醞釀;所謂的「創作」常被簡化成作曲格式的堆砌,或凸顯技巧的拼圖。這樣符合創作「公式」的作品,固然難以避免,也有其一定的存在價值,然而這種「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作品,要想經得起時間與聽眾的考驗而流傳久遠,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笛簫專業導師譚炎健:
譚炎健,海南省瓊海市人。著名笛簫專業導師,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副主任、講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管樂研究會會員、中國竹笛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音樂家協會會員。

1970年―1975年,譚炎健就讀於星海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黃金成副教授。197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1980年,他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跟隨我國笛子大師陸春齡教授和譚謂裕 先生學習,同時得到著名演奏家俞遜發先生的精心指導。
笛子大王」孫學建:
孫學建,1943年生於山東蓬萊,著名笛子演奏家、音樂教育家,青島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理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國音樂史學會會員、中國音協音教基本樂科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塤文化學會藝術顧問。

孫學建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1歲開始習笛,20世紀60年代從山東藝術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其笛子師從曲廣義,長笛師從辛春生。20世紀70年代,他在濟南空軍文工團任獨奏演員兼創作員,期間他求學於笛子大師陸春齡。他曾先後多次應邀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和山東省春節晚會及八一慰問團演出,均任獨奏。其演奏技藝精深,有「笛子大王」的美譽。

1984年,孫學建從部隊文工團轉業後調入青島大學藝術學院。至今,他在笛子及長笛教學上集幾十年舞台演奏經驗和教學積累於一身,為文藝團體和高等藝術院校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1992年,他應邀參加全國第五界音樂教育改革研討會,其著述《詞談「波式」呼吸法》和《民族管樂器運用循環呼吸法的原理及要領》有著很高的學術和應用價值。他的事跡被十幾種辭書收錄。

他先後出版發行了《孫學建演奏專輯》(笛子)、《東方笛韻――孫學建演奏專輯Ⅱ》、《東方笛韻――笛子》、《葫蘆絲民歌聯奏》、《東方笛韻――陶笛》等音樂專輯。

其笛子獨奏代表作品主要有:《延水流長》、《金秋短笛》、《古剎嘯月》等;笛子重奏代表作品主要有:《漁舟唱晚》、《梅花三弄》等;陶笛獨奏代表作品主要有:《月明之夜》、《春遊》、《漁夫曲》等。

《東方笛韻――陶笛》是我國陶笛音樂首張演奏專輯,也是他在陶笛音樂方面首先進行創作和演奏實踐的結果,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
陸春齡,1921年9月出生於上海。笛子演奏家,我國一代笛子宗師。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江南絲竹學會會長,被國內外聽眾譽之為「魔笛」。

陸春齡七歲操笛學藝,童年在一位善吹笛子的皮匠師傅啟蒙下,對笛藝懷有濃烈的興趣,發憤苦練,技藝飛進。因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就當了汽車司機,後又靠踏三輪車謀生,十幾歲就參加了上海民間絲竹團體「紫韻國樂社」。

1940年,他與友人組織「中國國樂團」。五十年代,他參加了上海民族樂團的籌建工作,此後便成了上海民族樂團的獨奏員,1976年調上海音樂學院任教。作為一名獨奏家,自1954年起,陸春齡多次出訪東南亞、歐洲、亞洲、美洲以及香港、台灣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及教學,贏得廣泛稱許。被譽為「神笛」、「魔笛」和「笛王」。

1981年,他應香港宏光國樂團邀請,在香港舉行獨奏音樂會,大獲好評,報界贊頌他的演奏「藝冠群倫」、「神韻兼備」。1985年,他在北京舉辦了獨奏音樂會,同年應香港音樂事務統籌處邀請舉辦青少年大師班。1986年,陸春齡在上海舉辦了從藝五十周年音樂會;同年10月,他代表上海音樂界在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訪滬時作御前演奏;不少國家的總統、總理均曾欣賞他美妙的笛藝。1987年及1988年,陸春齡分別於新加坡及英國倫敦等五大城市演出。1994年,他首次將江南絲竹介紹到台灣。

1999年,他專程赴美國達拉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舉辦專場獨奏會;赴加拿大多倫多參加「陸春齡大師與敦煌國樂團」音樂會。1999年在上海國際旅遊節舉辦陸春齡父子師生老中青少童千笛盛大演奏會。2000年,他分別應邀參加加拿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舉辦的「魔笛陸春齡與江南絲竹」音樂會、香港新生國樂團音樂會、日本京都江南絲竹會音樂專場、新加坡華樂團舉辦的「笛子世界」等各類音樂會。2000年12月底,他參加了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一周年舉辦的「長虹、新聲、天河」音樂會。他在1992年受傳大文化傳播公司、1993年受台灣搖籃唱片公司、1994年受搖籃及中廣國樂團、2002年6月受琴園國樂團邀請在台北最美麗豪華的音樂廳與胡結續專家舉辦「蒼龍吟」等專場獨奏會。2002年10月,他為香港宏光國樂團成立40周年慶祝音樂會創作了笛子與樂隊大型協奏曲《普天同慶》以雪百年國恥,在慶香港回歸百人大樂隊中,他既指揮又獨奏,耄耋老人精神技藝感人,受到空前歡迎。2003年4月,他又受香港龍音公司之邀,與林石城等四位專家舉辦專場獨奏會。

陸春齡創作和改編了大量笛子獨奏曲,出版了《陸春齡笛子曲集》、《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及民樂CD、VCD等,其中不少樂曲已成為中國笛樂的經典曲目。他的演奏,音色純凈秀美、醇厚圓潤,表演十分細膩;擅長運用贈音、打音、倚音、震音等指法潤飾旋律;氣息控制功力尤深。他演奏的《鷓鴣飛》、《小放牛》、《歡樂歌》、《梅花三弄》、《行街》、《喜報》等都無不由盡其妙,揮灑自如,如行雲流水,松濤鶴唳,似貌傳神,令人嘆為觀止。
笛子演奏家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❹ 想找四川音樂學院竹笛專業老師

姓名:易加義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四川音樂學院
研究方向回:竹笛

易加義,男,答教授,現任民樂系系主任兼任民樂團團長。1972年——1978年樂山市文工團工作,1978.2考入川音民樂系本科。從師張寶慶、王其書教授,1982年畢業後先後赴西安、武漢、杭州拜訪名師。在趙松庭老師處短期學習。二十多年來曾為電視,電影錄音數十首。學術論文三篇,專著三部《中國音樂傳統在文化中的地位》(合作),《竹笛演奏技法》《中國竹笛演奏指南》,所教學生有在綿陽、廈門等高校任教,也有在專業文藝團體擔任演奏員或其他工作。曾先後隨川音民樂演出訪問團赴日本、澳大利亞、韓國進行演出,講學,交流。

獲獎情況:
1984年 榮獲四川省第二屆「蓉城之秋」笛子表演獎
1989年 榮獲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山城杯」民族樂器笛子演奏獎
1982年 與人合作並首奏笛子與樂隊《阿詩瑪敘事詩》榮獲全國第二屆音樂作品二等獎


所編書籍:
《中國音樂傳統在文化中的地位》(合作),《竹笛演奏技法》《中國竹笛演奏指南》

❺ 我是09級竹笛學生,現在大三,想考竹笛研究生,求各位好心人給予意見,哪些學校有這個專業

打電話去音樂學院問呀,中國,中央,民族大學。。。。。

❻ 竹笛的製作老師(名師)有哪些最好附詳細聯系方式

我知道的有
周林生老師,黃衛東老師,常敦明老師
周老師的笛子我還沒用過,聽說是制笛泰斗級大師,黃衛東老師是周老師的得意弟子,他做的笛子也很棒的
,我目前用的就是黃老師的特質竹笛。價格還比較合理,常敦明老師的笛子,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適合初學者的!我剛學的時候用的是常老師的笛子!至於他們的聯系方式,我這只有常老師和黃老師的,周老師好像很少做笛子了!

❼ 竹笛碩士陳賽簡介

陳賽,青年笛子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理事、湖南省竹笛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央音樂學院笛子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央音樂學院「龍之吟」笛塤樂團執行團長、瀟湘笛塤樂團團長、長沙學院音樂學院笛子專業教師。 自幼跟隨陳劍先生學習笛子,2001年起拜師於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武漢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向思義副教授,2003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青年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武漢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周可奇副教授,曾得到草原笛派笛子大師李鎮先生,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武漢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榮政教授的悉心指導。2007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民樂系,2007年至2015年任教於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201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攻讀笛子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戴亞教授。2017年起任教於長沙學院音樂學院。

先後受邀赴美國、日本、波蘭、西班牙、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演出、講學。學生分別在第二、三屆北京國際民族器樂大賽、CCTV民族器樂大賽(湖南賽區)、「中原笛樂」全國竹笛邀請賽、「銅音杯」全國竹笛邀請賽、湖南省「洞庭杯」民族器樂大賽、湖南竹笛大賽、湖南省本科院校三獨比賽、藝術展演、湖南省青年藝術節榮獲30多個金獎。 注重提高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的同時也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近年來的成果有:國家藝術基金課題《笛塤音樂巡演》(主創成員之一)、省教育廳重點課題《先秦兩漢音律的文化闡述》(參與人之一)、校級課題《竹笛藝術氣息研究》和《氣息控制在傳統竹笛曲目演奏中的作用分析》《竹笛演奏中的氣息運用研究》《竹笛演奏中的技術發展探析》《新時期高校竹笛教學改革的策略思考》等多篇學術論文。 30多名學生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首都師范大學、武漢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等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就讀研究生、本科和附中。

❽ 西安音樂學院有哪些竹笛老師

馬迪,張延武,習小林

❾ 想學笛子又不知道去哪裡找老師

華音網站到處是老師。

熱點內容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考研真題 發布:2025-04-04 06:38:33 瀏覽:20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論文封面 發布:2025-04-04 06:38:25 瀏覽:48
南京師范大學的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怎麼樣 發布:2025-04-04 06:37:56 瀏覽:674
大學生用的護膚品 發布:2025-04-04 06:33:52 瀏覽:281
臨床病理學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4-04 06:31:38 瀏覽:78
2017華中師范大學考研 發布:2025-04-04 06:22:21 瀏覽:171
2014廣西大學考研調劑信息 發布:2025-04-04 06:21:23 瀏覽:664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發布:2025-04-04 06:20:01 瀏覽:756
中國傳媒大學2014年考研報錄比 發布:2025-04-04 06:10:22 瀏覽:909
上海大學開學時間2015 發布:2025-04-04 06:10:22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