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教授
① 北京楊艷玲教授檢測基因是在哪個公司
北京楊艷玲教授體檢基因是哪個公司?這個非常簡單,那你可以查一下北京楊艷玲教授體檢基因的網站。官網上查一下
② 大學教授轉基因技術演講視頻,揭露了轉基因的危害
這教抄授是叫獸吧。
近日,在全球襲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國際研討會新聞發布會上,崔永元拍攝的轉基因主題紀錄片中的一名美國科學家指出,她的一些言論被翻譯錯了。
這位科學家是美籍愛爾蘭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馬廷娜·紐威爾麥格勞林,她在崔永元拍攝的轉基因主題紀錄片中不止一次出現。
馬廷娜說,她接受崔永元的采訪是在去年11月,采訪約半個小時,她沒看到中國版本,但有些看過的人跟她分享過,「我必須講,片子是編輯過的,由於有語言障礙,當時采訪有一個翻譯,我後來發現,我的有些言論被錯誤翻譯了」。
「我還記得,他當時問了一個問題,是關於轉基因產品在美國生產的,但並不在美國消費,而是出口到了中國。」馬廷娜說,其實在美國90%的加工產品,以及甘蔗、玉米等都是轉基因的,美國消費者也在食用這些產品,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③ 據說哈佛大學教授在抗衰老基因方面有重大發現,是真的不哪位給點參考
是真的抄,這個教授是哈襲佛大學的David Sinclair,他已經在小鼠身上試驗成功了,發現小鼠的衰老指標能因為諾加因子的作用恢復到六個月左右,但是這個諾加因子要配合輔助劑才能被人體吸收,比如佰瑞健的美肌系列產品就是做這個的,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④ 電視劇生物教授和基因遺傳
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簡練而又樸素的語言真切地反映了生物界物種代代相傳的普遍規律。人們早就發現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乃至人類)的性狀可從上一代傳至下一代,這就是遺傳現象,也是為什麼兒女的膚色、像貌、高矮等總是與父母相像的原因。普遍存在於色彩斑斕的生物界中,神秘的遺傳現象必定有其物質基礎,它就是存在於細胞核中的核酸。核酸又和蛋白質一起組成了染色體,人體的每一個成熟細胞的核中含有23對或46條染色體,人體擁有數以萬計的遺傳信息就蘊藏在這無法用肉眼直接見到的極其微小甚乎其微的染色體中。早在18世紀60年代,作為遺傳物質的核酸在膿細胞核中被發現。
19世紀40年代科學家發現從一種具有夾膜、致病性的肺炎球菌中提取的核酸,可使另一種無夾膜、不具致病性的球菌的遺傳性狀發生改變,變成有夾膜和致病性的肺炎球菌,其中的奧秘不言而喻,核酸將攜帶有夾膜和致病性等的遺傳信息傳至另一種球菌中,因此,核酸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也是遺傳的物質基礎。
⑤ 顧秀林個人簡歷資料西南財大教授顧秀林為什麼反對轉基因
一個學農業經濟學的,差不多就普通文科生水準,要是他也能搞懂轉基因的問題,就太滑稽了。
看完下邊內容,你會明白她是什麼樣的人,你還相信她的鬼話嗎?
顧秀林的父親顧準是知名經濟學家,57年打成右派下放勞動後,顧秀林以與右派父親劃清界限,不理睬父親。顧准偶爾得到購買雞鴨菜蔬等緊俏食品的機會,回家給孩子們送上一些吃的,幫助他們在飢荒時期增加營養。但顧秀林不理睬父親。
由於抑鬱和孤獨,顧准平日愈加少開口了,彷彿沒有一件事情值得他來議論。甚至連過春節也留在農場里加班工作。
1961年11月初,中科院正式通知顧准,經院黨組討論,決定摘去他的「右派」帽子,但是按照有關規定,不予恢復黨籍。
1962年5月回到經濟所後,顧準的工資增加到每月一百五十元。他把絕大多數工資都交給妻子統一使用,自己只用一點點零用錢。為了能對家庭多作貢獻,使受他牽連而吃苦多年的子女多一點幸福,1964年經各級黨組織研究決定,給顧准重新戴上「反黨右派」帽子。顧准再一次淪為「黨和人民的敵人」,成為「敵我矛盾」。
在家呆兩天。9月19日清晨,顧准默默地告別妻兒,背上鋪蓋卷,被強行遣送到北京郊區房山縣周口店強迫勞動。不久,顧準的妻子提出離婚,顧準的妻子和 顧秀林 等4個子女不許顧准回家。
但顧准依然堅持每周給妻子寫一封信,繼續表示對妻兒的關切與思念,繼續要求回家。大約一個月後,顧准收到了一封寄自百萬庄的薄薄的來信。信封中只有一紙簡短的聲明,那是除了他的長女(當時不在家)以外,顧秀林 等四個子女聯合簽署的斷絕關系文據:「和顧准斷絕父子關系。(簽名)」。
顧准握著這張紙顫抖不止,絕望簡直使他失去了反應。他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可是白紙黑字卻不容懷疑啊!他望著薄紙上那斬釘截鐵的九個字,終於哀嚎起來,淚如泉涌。他萬萬沒有料到,他希望家庭團聚的想法,換來的竟是永遠斷絕父子女關系的一紙無情聲明!
然而,顧准平靜一些後,又把自己和家庭的情況全面地考慮了一番,不願意消極接受眼前的事實。
於是,他繼續以每周一封信的頻率,給汪璧和 顧秀林 等子女們寫信,一如既往地問候和關心他們,並把自己的近況一一相告,懇切希望他們考慮他回家團聚的問題,或擇時與他見面一談……雖然顧准在此後一年余,從未收到家人的任何一封回信,卻仍以痴情不改的態度,連續十六個月,幾乎每周寫一封信寄回家中,希望通過時間的力量打動汪璧和子女。
到1968年8月,顧准徹底失去自由為止,他總共寄出了數十餘封感情真摯、有去無回的家書。
⑥ 清華大學饒毅教授怎麼評價基因檢測和基因解碼技術
饒毅教授認為佳學基因的基因解碼技術是基因檢測的升級,給予高度評價,可以領軍生物信息行業。
⑦ 基因學說的內容是什麼
摩爾根創立基因學說
「一個人的志向不宜定得太高,太高就會成為一種空想。即使別人不取笑你,你也會自己把意志消磨掉的。不妨把目標定得近些。近了,就容易中的。每一次都能中的,就能取得成功!」這是美國著名的遺傳學家摩爾根說過的一句名言,在自己的成功之路上,他也正是如上所說去做的。正是他這種務實的科學作風,才成就了他創立基因學說。由於他在研究染色體在遺傳中的作用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他於1933年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
童年時代的摩爾根,經常到鄉間和山區去漫遊。他對大自然的一切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喜歡了解它的究竟。
10歲那年的一天早晨,摩爾根在教堂里做完禮拜後,不知跑到哪裡去了。直到晌午家裡吃飯了,還不見他回來,焦急的父母就派他的姐姐去四處尋找。
姐姐找了好一陣子,才發現他伏在田埂里。
「哎喲,你怎麼伏在這里,想干什麼呀?」
摩爾根沒有回答,只是做了一個要姐姐別聲張的手勢。
姐姐仔細一看,原來他在觀察一朵仙人掌花。
「干什麼老看著這花?」姐姐不解地問。
「唔,我想看它的花是怎樣開出來的。」
對動物,摩爾根也想了解它們生長的秘密。有一個時期,他對貓和狗怎樣生小貓、小狗發生了興趣,總是盯著它們。一次,他捉了一隻耗子,把它養在抽屜里,目的是想看看小耗子是怎樣生下來的。
摩爾根小學畢業後,當地教堂的牧師提醒他父親說,這孩子對自然界的東西有著其他孩子比不上的洞察力,一定要送他進一所好些的學校學習。父親接受了牧師的建議,把摩爾根送進州立學院的預科部。
兩年後,摩爾根轉入州立學院本科學習。他愛好動物學,但學院沒有這方面的專門課程;於是,學院特地為他開設動物學課程。摩爾根興趣所在,自然發奮學習,成績優秀。1886年,他獲得動物學學士學位。
對於摩爾根來說,在州立學院獲得的動物學方面的學識,當然是不滿足的。之後,他去霍普金斯大學深造。在一些著名教授的指導下,他攻讀普通生物學、生理學、解剖學、形態學、胚胎學。1890年,他的博士論文《論海洋蜘蛛》被通過,從而獲得了動物生物學博士學位,當時他才24歲。第二年,他到布來恩莫爾學院任教。
當時,美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們正在爭論著一個重大的問題:支配胚胎細胞變異的,究竟是內在的(即遺傳的)因素,還是外在的(即環境的)因素。
摩爾根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於是,他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他首先研究海膽卵的受精作用,並且探索不同的鹽溶液和重力或無重力,對海膽、軟體動物和多骨魚的卵的正常生長過程的影響,接著,又實驗不同濃度的鋰的氯化物在不同階段上對胚胎的損傷。
經過反復實驗,摩爾根發現,盡管各種物質障礙能引起這些動物胚胎發育過程的改變,但是胚胎還是顯示出要達到它既定目標的跡象。據此,他於1902年初發表了一系列論文,指出環境的影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胚胎的發育過程,但是決定發育結果的根本因素,還是在於胚胎本身。
1900年,摩爾根到哥倫比亞大學動物系任教。當時,生物學家們正在爭論另一個問題:決定性別的因素是什麼。一些生物學家認為,環境是決定性別的因素,即胚胎的性別,取決於發育過程中受到的溫度及能得到的養料數量。他們的根據是,自然界中的許多動物尤其是昆蟲,由於環境條件的不同,會引起性別比率的變化。而另一些生物學家卻認為,性別主要是在受精的時刻,甚至在這以前,由卵子、精子或兩者兼有的內在因素決定的,他們強調的是遺傳在性別方面的決定作用。
摩爾根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他在實驗的基礎上,於1903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性別決定問題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目前生物學家們對這個問題所持的證據並不充分。雙方僅僅解釋了在大多數物種中所發現的1:1的性別比率。但是,自然界中存在著一些特殊的性別現象,如單性生殖、雌雄同體、性別反轉等等。正確的性別決定理論,應該既能解釋通常具有1:1的性別比率,又能解釋上述特殊的性別現象。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必須做大量的實驗。
摩爾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1908年,他開始養殖果蠅。這是一種容易飼養、生活周期短(約兩星期)、突變性多、唾腺染色體大的昆蟲,它適宜於用作遺傳學等學科的實驗材料。兩年後,他在一隻培養瓶里偶然發現,有的雄蠅身上,出現了一個細小而明顯的變異:一般果蠅的眼睛都是紅的,而這只卻是白色的!
「怎麼會是白色的呢?」摩爾根覺得很奇怪。他讓這只白眼睛的果蠅與紅眼睛的交配,結果繁殖下來的果蠅都是紅眼睛的,而讓這些繁殖下來的紅眼睛的再進行兄妹交配,下一代中又出現了白眼睛的。尤其使他感到驚奇的是,這些白眼睛的果蠅,絕大多數是雄性的。
摩爾根由此作出結論:紅眼和白眼果蠅的出現,是由它們的遺傳因子所決定的,這種特性總是同細胞中決定性別的成分聯系在一起,染色體實際上是遺傳因子的真正攜帶者。
⑧ 生物信息學領域中,有哪些不得不知道的大牛教授/研究者
genomics或者說測序依然是很大的領域,其中的方向細分依然是很多的。genomics整體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主要做方法,一類主要做生物。前者一般使用public data做一些方法,後者主要使用現有的技術研究生物問題。如果說大牛一般都在後一類裡面。但是也會有很多不同的方向,比如研究rna的,dna的,基因調控的。所以最好根據自己關注的方向去找。
一個很直接找genomic方向大牛的方法就是看encode,roadmap和4D nuckesomes這些大genomic cobsortium的主要pi。當然也有很多牛人不在這些項目裡面。下面簡單說幾個比較熟悉的,歡迎糾正和補充。
Eric Lander
Broad的創始人,人類基因組計劃發起人之一,不過現在自己lab似乎不做大多了,但很多broad的paper還會掛名。
John Rinn
Broad的PI,研究lncRNA。最早發現了H19。
Michell Guttman
Eric Lander的學生,和John Rinn一起發現了lncRNA,在clatech獨立不久。
Howard Chang
主要研究RNA,John Rinn的postdoc老闆。
Michael Synder
研究基因調控,具體方向很多,組特別大。
Job Dekker
3D genome領域的開拓者,3C,5C和HiC的發明者。
Bing Ren
最早開發了chip-chip技術,研究enhancer,現在做更多3D genome。
Joe Ecker
最早是植物領域的大牛,後來轉到做甲基化。
Chuan He
化學出身,之前做DNA甲基化,現在開創了RNA甲基化的新領域。
Mark Gersrein
比較少的主要做計算的大牛,各種network和system biology
Menolis Kellis
Eric Lander的學生,主要做計算也做實驗,各種consortium都很活躍。
John Stam
名字很長很難寫,主要做DHS,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向。
Shirely Liu
主要做計算,lab開發了MACS
⑨ mit生物工程和基因教授有哪些
此校在1934年成功獲選為美國大學協會的一員。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也在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期間,致力研究旋風計算機、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為美國國家的高科技發展貢獻良多。
近一個世紀來的發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經發展成全世界極為重要的高科技知識殿堂及研發基地。因為二戰和冷戰,美國政府在自然及工程科學上大量投資,使得麻省理工學院在這段時間內迅速發展;過去50多年麻省理工也為美國政府製造許多威力極大的高科技武器 。
20世紀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傑·弗里斯特領導的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實時處理資料的「旋風電腦」,並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電腦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而在1980年代,麻省理工大力幫助美國政府研發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顯示出先進的「精確飽和攻擊」能力。
200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以病毒建造電池,2006年度美國高等學府捐贈基金回報排名榜,此次麻省理工學院脫穎而出,以23%的回報率力壓排名第2的耶魯大學,名列全美能力最高的大學捐贈基金。另外,麻省理工也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
2007年1月,一位麻省理工生物系教授發現了一組最新的核糖核酸綱,這對未來基因的組合有偉大的突破。2007年4月,麻省理工電機系的一研究隊發明了不用電池就能使用的筆記本電腦,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轟動整個電子市場。2007年5月,麻省理工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宇宙中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
2009年10月23日為配合提升美國經濟及應對金融危機的國策-新能源革命,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拿到諾貝爾和平獎後親臨麻省理工考察並做了動員演講,再次凸顯麻省理工在美國及世界上引領新技術浪潮的領導地位
諾貝爾獎得主
以下只列出大約麻省理工1/4的得主
彼得·戴蒙德 - 獲得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6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士學位
奧利弗·威廉姆森 - 獲得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5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士學位
阿達·約納特 - 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1970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
保羅·克魯格曼 - 獲得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77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博士學位
埃克里·馬斯金 - 獲得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喬治·斯穆特 - 獲得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66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雙學士學位(數學和物理);1970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學位
安德魯·法厄 - 獲得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8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博士學位
理察·施羅克 - 獲得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正教授
羅伯特·約翰·奧曼 - 獲得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5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純數學博士學位
弗朗克·韋爾切克 - 獲得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正教授
羅伯特·F·恩格爾 - 獲得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⑩ 著名的基因專家70歲的都有誰
佳學基因有很多高齡的老教授都是基因信息專家,你可以去他們那查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