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徐傑教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

徐傑教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

發布時間: 2024-06-23 05:48:14

A. 2009淮北市一中錄取名單

你問的是高考還是中考?你可以到一中去問一下,或者上一中校園網查詢下http://www.hbyz.cn/。

B. 我想跨系考法律學的研究生,應該看些什麼書比較好呢

黃常仁,《刑法總論》,漢興書局
~以上乃歐陸法系中文刑法教科書中的入門好書,體系完整,燦然大備

魏振瀛 主編《民法學》考研同學稱之為民法紅寶書

王利明 主編《合同法疑難案例研究》《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叢書

梁慧星先生主編的〈民商法論叢〉〈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叢書〉

三聯版的
《歷史深處的憂慮》
《總統是靠不住的》
《我也有一個夢想》

高銘煊、馬克昌著,中國法制出版社的《刑法學》

1《歷代刑法考》
2《漢律摭遺》
3《唐律疏議箋解》
4《唐明律合編》
5《讀例存疑》
6《九朝律考》
7《通典》
8《通志》
9《文獻通考》
10《歷代會要》
11《二十四史刑法志》
12《尚書》
13《春秋公羊傳》
14《周禮》
15《儀禮》
16《禮記》
17《商君書》《韓非子》....(子部書太多,略)
18《棠陰比事》
19《龍筋鳳髓判》
20《睡虎地秦墓竹簡》
21《龍崗秦簡》
22《秦漢法制史研究》(日)大庭休
23《中國法制史》陳顧遠
24〈田藏契約〉田濤
25〈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閻步克
這些是培養法學思維的

蘇力大叔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王世傑錢端升的《比較憲法》
龔祥瑞先生的《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行政法
王明揚老先生的《英國行政法》、《法國行政法》和《美國行政法》是必讀的,英國人韋德的那本《行政法》也很經典。

上面是則碧北大人必看的

下面是中國政法大學的

法學理論
《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版、劉全德主編
法律史
《中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曾憲義主編
《中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馬志冰主編
《外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版、林榕年主編
《外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版、崔林林主編
《中國法律思想史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張國華著
《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崔永東主編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行政法學新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應松年主編
軍事法學
教育部研究生統編教材《軍事法學》、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民商法學
《合同法》、高等教育出版社、陳小君
《破產法》、人民法院出版社、王衛國
《公司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趙旭東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常怡主編
經濟法學
《經濟法概論》(修訂第四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第4版、徐傑主編
《經濟法》、中國人民則孫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潘靜成、劉文華主編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環境法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版、王燦發
《環境資源法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呂忠梅、高利紅、余耀軍著
刑法學
《刑法學教科書》(上、下冊)、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版、何秉松主編
《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曲新久
刑事訴訟法學
《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樊崇義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陳光中主編
刑事偵查與司法鑒定學
《司法鑒定》、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鄒明理主編
國際公法
《國際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馬呈元主編
《國際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周忠海主編
《國際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饒戈平主編
國際私法
《中國國際私法立法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版、趙相林主編
《國際私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或2003年9月版孫盯舉均可、趙相林主編

國際經濟法《國際經濟法》(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王傳麗主編
《國際貿易法》(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王傳麗主編
《海商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吳煥寧主編
法學理論
《法制新聞報道概說》、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2月版、李矗
《法律語言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王潔
《邏輯引論》(不含第四、五章)(必讀)、華文出版社2002年9月版、黃菊麗、王洪主編
《普通邏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版、吳家國
民商法學
法學理論

《比較法總論》(必讀)、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K.茨威格特、H.克茨著(高鴻均、賀衛方、潘漢典、米健譯)
《比較法律傳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格倫頓.戈登、奧薩魁著(米健、賀衛方、高鴻均譯)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民商法學
《比較法總論》(必讀)、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K.茨威科特、H.克茨著(高鴻均、賀衛方、潘漢典、米健譯)
《比較法律傳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格掄頓.戈登、奧薩魁著(米健、賀衛方、高鴻均譯)
法律碩士
《刑法學教科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修訂版、何秉松主編
《憲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俞子清主編

一定要看完啊!考題范圍都差不多了,各個大學的教材都要看看。要有十分的付出!!!

加油!

C. 有多少個徐傑

徐傑,人名,在中國較為普遍出現。以下共有十五位「徐傑」的相關信息,有曾上過《天天向上》的天籟童音—徐傑、教授、醫生、主持人,還有革命烈士等。 天籟之音的神童——徐傑
2、導演演員徐傑
3.長島縣國家稅務局黨組書記
4.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教授
5.革命烈士
6.北京政法學院教授
7.肇慶學院副教授
8.上海協和醫院主任醫師
9.遂昌縣早期西醫
10.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11.鹽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
12.陝西省電視台新聞聯播主持人
13.中科院研究員
14.秦皇島市腫瘤醫院化療三科主任
15.澳門大學博士生導師

D. 吉林大學法學院的歷任領導

2001年6月,霍存福任院長,徐衛東、趙新華、呂岩峰、李洪明、李新田任副院長;孟憲鐸任黨委書記,李新田任副書記

2004年12月,學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徐衛東任院長,張旭、馮彥君、黃文藝、陳殿友任副院長。

2005年5月,增補於瑩同志為黨委副書記。

2006年4月,李新田同志調至校出版社工作,張光宇同志任黨委副書記。

2008年12月,學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姚建宗任院長,張旭、李建華、蔡立東、黃文藝、張光宇任副院長。

2009年3月,學院黨委換屆,李洪明任黨委書記,於瑩、趙潔任副書記。

2012年12月,學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學校任命姚建宗繼續擔任院長,任命李建華、蔡立東、孫學致為業務副院長,張光宇為行政副院長。

2013年3月,學校任命李洪明繼續擔任法學院黨委書記;4月,任命趙潔繼續擔任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徐傑任法學院黨委副書記。

2013年5月,任命杜宴林兼任法學院副院長。

2015年4月,學校任命蔡立東擔任法學院院長。

2015年11月,學校任命徐岱、任喜榮為法學院副院長。

(4)徐傑教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擴展閱讀:

學院現設六個教研部、兩個法學核心期刊:《法制與社會發展》與《當代法學》,以及英美法律研究中心、歐盟法律研究中心、東亞法律研究中心、德國民商法研究中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研究中心、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研究中心、WTO與中國法制研究中心等七個研究機構。

有40項成果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司法部法學教材優秀成果、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二、三等獎。

E. 請問一下中國現在法學界的權威和領軍人都有那些

中國著名法學家大全——《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法學理論
張文顯 朱蘇力 賀衛方 葛洪義 舒國瀅 沈宗靈 孫笑俠 卓澤淵 李步雲 劉作翔 付子堂 孫國華 信春鷹 郭道暉 郝鐵川 呂世倫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龍 劉瀚 謝暉

法律史
曾憲義 張晉藩 武樹臣 何勤華 陳盛清 范忠信 邱遠猷 吳建璠 楊一凡 楊永華 俞榮根 韓延龍 懷效鋒 霍存福 劉海年 倪正茂 高恆 蒲堅 朱勇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周葉中 許崇德 韓大元 胡建淼 胡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羅豪才 馬懷德 陳雲生 方世榮 張慶福 張樹義 莫紀宏 浦增元 童之偉 王名揚 王叔文 吳家麟 肖蔚雲 楊海坤 袁曙宏 張光博 朱維究

刑法學
高銘暄 馬克昌 趙秉志 張明楷 陳明華 陳興良 曹子丹 儲槐植 顧肖榮 何秉松 梁華仁 羅大華 歐陽濤 曲新久 阮齊林 蘇惠漁 康樹華 張智輝 周道鸞 盧建平 王作富 何鵬 姜偉 孫謙

民商法學
江平 梁慧星 吳漢東 王利明 孫憲忠 王衛國 趙旭東 鄭成思 魏振瀛 崔建遠 劉春田 劉凱湘 石少俠 司玉琢 覃有土 顧功耘 郭明瑞 龍翼飛 吳煥寧 夏吟蘭 徐學鹿 楊大文 楊立新 楊振山 馬俊駒 沈四寶 巫昌禎 關懷 范健 尹田

訴訟法學
江偉 陳光中 徐靜村 樊崇義 龍宗智 陳瑞華 陳衛東 卞建林 陳桂明 顧培東 景漢朝 劉家興 沈達明 宋英輝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亞新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譚兵 李浩 常怡 嚴端 崔敏

經濟法學
楊紫烜 李昌麒 劉隆亨 劉文華 漆多俊 邵建東 史際春 徐傑 張守文 種明釗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呂忠梅

國際法學
韓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勁松 陳安 董立坤 龔韌刃 黃進 李雙元 劉楠來 饒戈平 芮沐 張乃根 周忠海

軍事法學
叢文勝 顧德欣 李昂 圖們 張建田

世紀之交的中國法學家流派
(一)紅派 所謂紅派法學家,就是學術上走紅,學術理論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政治上得到寬容,三十來歲就能當上博導的一批法學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人民大學的王利明、趙秉志、陳興良,北京大學的武樹臣,武漢大學的黃進,等等。
(二)黃派 所謂黃派法學家,就是能將法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極有價值的改革建議,從而有力推動中國的政治、經濟以及司法體制改革的的法學家。他們善於聯系實際,善於運用法學原理進行現實批判,關注民生,力主改革。他們不僅著述豐富,而且分量沉重。在他們的代表作中,往往以黃金般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主要觀點和主要主張。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政法大學的江平,《中國法學》雜志社的郭道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梁慧星,等等。
(三)紫派 所謂紫派法學家,是指那些比紅派法學家更多一層紅色的法學家。
紫派法學家的特點是,參與改革但不首倡改革,對已有的改革措施和改革理論常從較正統的角度進行解釋、論證和宣傳。在他們身上往往環繞著一層紫色光環。他們在政治上頗受重視,經常參與重要法律的起草;他們在學術上也很有地位,大多有博導、會長、理事長等等的學術職務,全國性的教材也常常由他們主持編寫。 紫派法學家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對於別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探索常持批評態度,而他們的批評往往又是以政治批評為主,以學術批評為輔。一九九六年的所謂「曉南風波」正是這一特點的重要表現。② 最有代表性的紫派法學家是張光博。 張光博是大連海事大學經濟法律學院教授,主攻憲法學和法理學。
(四)灰派(經院派) 所謂灰派法學家,是指那些埋頭於學術研究,不太關心現實生活,較少進行現實批判,不提具體改革建議的法學家。他們在法學界很出名,但在法學界之外的知名度明顯不如黃派和彩派,甚至也不如藍派和綠派。 灰派法學家學術功底深厚,著述甚豐。他們雖然迴避現實政治問題,但他們的學術成果往往成為紅派人物和黃派人物的學術依據。 北京大學的龔祥瑞早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比較憲法和行政法》一書中,就認真地論述過法治和法制的區別,但由於他沒有聯系中國的實際進行現實批判,所以就沒有產生多大影響。灰派與黃派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此。 灰派法學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北京大學的龔祥瑞,張國華,沈宗靈,趙震江,姜明安,等等。
(五)藍派 所謂藍派法學家是指那些竭力主張充分開放、充分借鑒和移植西方法律和西方法學的法學家。走向藍天和大海是藍派的基本特點。

藍派法學家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思想活躍,思路開闊。他們傾心於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較研究,對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他們大多出生於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與紅派法學家是同齡人。與紅派不同的是,他們一般不考慮在學術界的社會地位問題,不重視博士、博導等頭銜。與紅派相同的是,他們一般也不進行太多的現實批判。

藍派法學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南京大學的張中秋,蘇州大學的周永坤,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梁治平,等等。 張中秋的代表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法律與經濟——傳統中國經濟的法律分析》,等等。梁治平的代表作有《新波斯人信札》,《法辨》,《法律的文化解釋》,等等。

(六)彩派 彩派法學家是指那些同時具有多種色彩的法學家。 彩派法學家的代表人物有:南京師范大學的公丕祥,吉林大學的張文顯,南京大學的范建,華東政法學院的曹建明,蘇州大學的楊海坤,杭州大學的胡建淼,中共中央黨校的石泰峰,等等。彩派法學家不僅學術成果豐富,而且學術組織能力十分突出,社會交往面十分寬廣。他們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對所有的學派皆能寬容,也為所有的學派所寬容。因此,他們總是五彩繽紛的。在他們身上,黑派可以看到黑,紅派可以看到紅,紫派可以看到紫,藍派可以看到藍,灰派可以看到灰,黃派可以看到黃,白派可以看到白,霧派可以看到霧,綠派可以看到綠。 彩派與紅派大體上也是同齡人,學術地位略次於紅派,政治地位卻強於紅派,大多兼任高等院校的行政領導職務,不是校長,就是院長,至少也是個副院長什麼的。
(七)黑派 黑派是指那些被認為是主張全盤西化,在法學界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在政治上犯過嚴重錯誤的法學家。近年來,他們很少發表論文或出版論著。主要代表人物有群眾出版社的於浩成,北京大學的袁紅兵,中國政法大學的陳小平,等等。
(八)白派 法學界的白派人物的主要特點有二:其一是頭腦一片空白,在他們的著作和文章中,以及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任何屬於他們自己的觀點和理論,更沒有改革或不改革的意見和主張;其二是以**為主要目的,白花花的銀子不賺白不賺,賺了不白賺,學術、學位、職稱等等,無非是**的手段而已。 但平心而論,白派法學家在普及法律知識方面還是有一定貢獻的。

(九)霧派(變色派) 所謂變色派,就是無一定色彩,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法學家流派。該派就象水蒸汽一樣,一會兒灰色,一會兒白色,一會兒黑色,一會兒藍色,一會兒發紅光,一會兒五彩繽紛,什麼時髦他們就變成什麼。他們和彩派的區別是,彩派在任何時候都是五彩繽紛的,霧派只在極少的時候才是多彩的。霧派除了在不同的時候製造不同的聲勢以外,對法學研究和改革事業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理論貢獻。 霧派和白派在外表上有些相似,但始終有實質性區別。白派的目的是經濟,霧派的目的在於政治。

(十)綠派 綠派,也可以叫做草派。該派法學家就象綠草一樣,一方面生機盎然,另一方面不引人注目,不被法學界重視。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山大學的劉星(一正),江蘇省行政學院的劉大生,等等。

草派的特點是,對古今中外的各種法律制度和法學理論一律採取超越的態度,不屑於參加各種「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的討論和爭論。

他們在學術上的追求是:哪裡有荒漠,就向哪裡挺進;哪裡有廢墟,就在哪裡紮根。他們的文章在政治上不受器重,但也不受批判;在法學界很受冷遇,被認為無足輕重。中國權威的法學刊物從來不發表他們的文章。

熱點內容
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平面圖 發布:2024-06-28 08:32:17 瀏覽:619
原西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胡 發布:2024-06-28 08:28:06 瀏覽:84
墨西哥大學城 發布:2024-06-28 08:28:06 瀏覽:214
大學招生專員 發布:2024-06-28 08:18:14 瀏覽:868
大學生休學申請表 發布:2024-06-28 08:14:24 瀏覽:338
可愛大學生 發布:2024-06-28 08:14:17 瀏覽:362
江南大學陸傑教授研究方向 發布:2024-06-28 08:14:16 瀏覽:426
自考本科建築工程技術 發布:2024-06-28 08:12:41 瀏覽:723
加拿大皇後大學讀本科 發布:2024-06-28 08:12:40 瀏覽:291
美國大學關閉孔子學院 發布:2024-06-28 08:11:55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