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南京師范大學朱彤教授

南京師范大學朱彤教授

發布時間: 2024-06-23 06:22:40

㈠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系所設置

學院現下設中國文學系、中國語言學系、新聞學系、廣告與傳播學系、影視藝術系、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系等6個教學系,另設漢語言文學研究所、漢語史研究所、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新聞傳播研究所、廣播電視研究所、符號學與傳媒學研究所、新媒體研究所、西部廣播電視研究中心、文學藝術研究中心等13個科研機構。現有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少數民族文學與文學人類學、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戲劇與影視學、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14個教研室 。 序號 教研室名稱 所屬系別 系主任 教研室主任 教研室成員 1 文藝學 中國文學系 閻嘉 閻嘉(兼任) 馮憲光、傅其林、劉文勇、馬睿、任真、閻嘉、趙毅衡 2 中國古典文獻學 羅鷺 何劍平、劉長東、羅鷺、伍曉蔓、項楚、張勇、尹富 3 中國古代文學 黃勇 丁淑梅、何江南、黃勇、李瑄、呂肖奐、王紅、謝謙、張朝富、周裕鍇 4 中國現當代文學 陳思廣 陳思廣、馮勤、干天全、黃峰、姜飛、靳明全、李怡、毛迅、唐小林、張放、周維東、朱彤 5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邱曉林 曹順慶、劉亞丁、盧迎伏、邱曉林、王曉路、張怡 6 語言學及對外漢語 中國語言學系 譚偉 劉穎 杜曉莉、李宇鳳、劉春卉、劉穎、楊文全、朱姝、 Valeria Petrone(莉麗) 7 漢語言文字學 譚偉 顧滿林、郭萍、蔣宗福、雷漢卿、譚偉、王彤偉、肖婭曼、楊光榮、俞理明、鄭春蘭、周仁平 8 新聞學 新聞學系 操慧 操慧、陳雪奇、黃順銘、姜英、蔣曉麗、羅飛、吳建、徐沛、張玉川 9 廣播電視學 李宜篷 蔡尚偉、侯洪、李靜、李宜篷、歐陽宏生、魏薇、曾婭妮、朱天 10 廣告學 廣告與傳播學系 楊效宏 楊效宏(兼任) 曹邑、丁浩宸、黃海榮、劉平、彭虹、楊曉明、楊效宏 11 編輯出版學 白冰 白冰、陳翔、段弘、李苓、王炎龍、吳琳、張艷 12 戲劇影視學 影視藝術系 黎風 黎風(兼任) 曹峻冰、黎風、王彬、肖薇、易丹 13 少數民族文學與文學人類學 李春霞 李春霞、李祥林、梁昭、徐新建 14 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 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系 吳興明 吳興明(兼任) 陸正蘭、吳興明
中國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是依託於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典文獻學,以及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三個博士點,按照科研體制改革的精神,重新規劃研究方向,實行人員優化組合,面向全國招聘人才而組建的新型研究機構。我校的俗文化研究一貫具有優勢。項楚的變文、歌辭、白話詩研究,其卓越成就為國內外所公認。其《敦煌文學叢考》獲原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科一等獎,《王梵志詩校注》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科一等獎。周裕鍇的俗文學和禪宗偈頌研究,在海內外學術界也很有影響,其《宋代詩學通論》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科二等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三等獎。俞理明教授、雷漢卿教授、張勇教授等也曾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獎。此外,近10年來,兩個博士點的青年科研人員開拓了民間信仰研究領域,發展勢頭迅猛,取得很大成績。1999年6月,根據科研體制改革的精神,由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三個學科點對原有研究方向重新規劃,對原有學術力量實施優化組合,建成了本所。並邀請國內名牌大學的傑出教授加盟,實現強強聯合,如清華大學的王小盾教授、浙江大學的張湧泉教授、南京師范大學的董志翹教授皆是學壇翹楚。目前全所科研人員少而精,大都承擔著本領域的國家或部省級項目,整體力量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本研究所由項楚教授任所長,周裕鍇教授、李誠教授任副所長。 漢語言文學研究所 成立於 1981 年,本所在漢語史、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文學人類學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郭沫若研究、中國現當代詩歌和散文的研究亦蜚聲海內外。其與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中文系合辦並具體承辦的學術期刊《中外文化與文論》自 1996 年出版以來,在海內外產生較大影響。研究所目前承擔有國家、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10 余項,所長馮憲光。 漢語史研究所 成立於 1990 年。含漢語史、文字學、漢語辭書 3 個研究方向,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在全國高校中居領先地位。近年來,該所創建並不斷健全了中古漢語語料、資料庫。研究所名譽所長張永言教授,現任所長為俞理明教授,成員有張永言、趙振鐸、向熹、蔣宗福、雷漢卿、楊文全、楊光榮等教授。 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 成立於 1998 年,主要研究比較詩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中外文學關系。主要成員有曹順慶、楊武能、趙毅衡、徐新建、王曉路等學者,所長為曹順慶教授。 文學藝術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涉及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系、影視劇創作與製作中心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在藝術美學、中國古代藝術史、藝術人類學、藝術符號學、藝術文化設計等方向上形成了豐富的學術積淀和鮮明的自身特色,近五年來承擔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在國內藝術學領域權威期刊《文藝研究》發表論文12篇,國際A&HCI檢索論文數篇。此外,本學科學者不僅先後獲11項國家專利授權和2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還多次參與金沙博物館、成都寬窄巷子等全國知名的重要文化藝術產業策劃。現任主任為曹順慶教授。 新聞傳播研究所 成立於 1994 年 12 月,其學術特色重在研究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和新聞史方面的實際問題,緊密為新聞實際工作服務並在報業研究方面頗具特色。首任所長邱沛篁教授,現任所長歐陽宏生教授。 廣播電視研究所 成立於 1995 年。該所所為高校師生科研、實踐作品成果提供及時發表、出版的機會,在「教學、科研、實踐」上開創了一條社會與高校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新路子。現任所長為蔡尚偉教授。 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創辦於2003年12月,是集研究、咨詢、培訓以及其他相關專業活動於一體的學術機構。中心的宗旨在於綜合發揮四川大學的學科優勢,聯合國內外有關學術力量,運用科學研究方法和手段,面向地方與國家戰略需求,開展前瞻性、戰略性和創新性的文化研究。承擔國內外重大科研項目、接受地方委託決策咨詢任務、培養和培訓有關專門人才。中心以四川大學為依託,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由高校優秀管理專家、政府職能部門、科研院所研究人員以及企業共同參與,以自覺推動中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以及文化傳播為己任,致力於科學研究、學術交流與合作。現任所長王炎龍副教授。 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成立於2004年,是四川大學所屬的從事文化傳播與文化產業基礎理論、應用理論、管理決策理論研究的跨學科、跨院所的綜合性研究機構。中心的宗旨是發揮各學科綜合優勢,深入研究世界文化產業特別是亞太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及走向,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建設性思路與方案,提供有關決策咨詢服務,培養和培訓有關專門人才,為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現任主任為蔡尚偉教授。 四川大學—四川音樂學院文學與音樂傳播研究所 成立於2009年,該研究所是為促進文學與音樂學科間的互動交流和交叉融合,實現跨學科研究與優質教育資源整合,為國家培養文學與音樂專業的高級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需要,經兩校共同協商而建立的一個學術研究機構。該研究所所長曹順慶教授,成員有四川音樂學院柴永柏教授、易柯教授、敖昌群教授、宋名築教授、甘紹成教授、胡曉教授等六位學者擔任副博導工作,通過合作方式聯合培養「文學與音樂跨學科研究」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自2009年成立以來,該研究所圍繞「文學與音樂跨學科研究」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制訂招生計劃和培養方案,開設相關課程。迄今,共培養了10餘名「文學與音樂跨學科研究」專業方向博士研究生,從2013年起,該研究所開始招收藝術學學位「藝術與文學」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騰訊新媒體研究所 2009年5月成立,是四川大學與著名IT公司、新媒體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媒體的發展趨勢、新媒體的社會影響,依靠新媒體有效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策略等。現任所長為蔣曉麗教授。 嬌子創意產業研究所 研究所是整合四川大學校外內從事文化產業、廣告營銷及品牌傳播以及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術力量和專家隊伍,進行創意產業研究、相關學術交流、組織合作攻關的高校學者與行業專家自由結合型的非正式編制的研究機構,也是發展四川大學對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創意產業進行適時觀察與研究的機構。現任所長為楊效宏教授。
研究所的基本任務:適時觀察和注視當前正在蓬勃發展的我國創意產業的動態、尤其是我國在產業領域的創新理念、創新人才和創新模式的最新進展,並依此建立創意產業文獻資料和信息檔案庫。同時尋求與產業領域企事業單位和組織的合作,進行相關方面的科研課題和組織學術活動。
本所中長期目標是加強與產業領域內相關企事業單位與組織的合作,進行產業創新理念與實施效果的研究和創意人才的研究與評估等專業學術活動。今後的目標為擴展國家級或省部級研究課題立項,召開有國內外同行學者參加的學術討論會,加強與國內外創意產業領域研究機構學術聯系與交流,創辦學術刊物或專業網站,逐步成為在全國有影響的在創意產業領域的研究基地。
研究所的任務方向:為政府提供創意產業的政策咨詢;為創意產業企業提供市場策略咨詢;為創意產業市場發展提供前瞻性的研究;為創意產業提供原創性的內容及成果。 符號學-傳媒學研究所 2008年12月創立,隸屬於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由趙毅衡教授主持。該研究所系統把符號學方法擴展至傳媒學、文化研究、敘述研究,以及中國典籍研究,拓寬了符號學運動的封面。 出版專業輯刊《符號與傳媒》(Signs&Media) 建立網站「符號學論壇」,編輯電子刊物《符號學-傳媒學研究動態》 編輯《符號學叢書》、《符號學開拓叢書》 出版《當代符號學譯叢》 開設符號學與符號敘述學課程,並招收碩博士

㈡ 2015年春晚節目單

1、開場歌曲《歡天喜地中國年》 表演:玖月奇跡、趙麗穎、馮紹峰、唐嫣、羅晉、謝娜、張傑、林心如、霍建華

2、改革開放40周年歌曲聯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國心》《春天的故事》 《走進新時代》《不忘初心》《鄉愁》等 演唱:雷佳、張明敏、董文華、張也、陳思思、郁鈞劍

3、八版「豬八戒」集體大拜年 表演:馬德華、崔景富、黎耀祥、臧金生、謝寧、徐崢、吳孟達、小沈陽

4、相聲《著急》 表演:陳印泉、侯振鵬(《我要上春晚》優秀選手)

5、歌曲《遇見旗袍》 表演:李玉剛、張曼玉、蘇州吳江旗袍小鎮藝術團

6、魔術+書畫《送鍾馗》 劉謙、林躍平

7、新國風歌曲聯唱《粉墨》《李清照》《西施》《離人愁》 演唱:霍尊、申霏霏、晏菲、李袁傑

8、小品《真假朋友》 表演:姜昆、賈玲、張小斐、何歡等

9、紅包互動環節

10、百家姓歌曲聯唱《李》《王》《張》《劉》《黃》《孔》 演唱:李克勤、王菲、張學友、劉德華、黃琦雯、孔東東、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

11、歌曲《井岡山下種南瓜》 表演:楊鈺瑩、小蓓蕾組合

12、小品《豬聯璧合》 表演:陳佩斯、朱時茂

13、歌舞《湘女秀》 表演:李慧、駱素美、彭海燕、范梅霞、段雙燕、程維、熊鈺清、湘南學院藝術團

14、武術《壯美河山》 表演:河南少林塔溝武術學校、山東萊州中華武校

15、歌舞《卡路里》 表演:火箭少女101

16、歌曲《你們可知道》 演唱:張燕純、李璨延、大眾傳媒學院音樂學院

17、口技《尋聲問路》 表演:吉利、龔銘、張宇識

18、詩歌《中國農民豐收節賦》 朗誦:濮存昕、溫玉娟、張一一、梁武欽、呂陳勝、況從軍、王江華、樊黎君、危勇

19、歌曲《豬都笑了》 演唱:關曉彤、李昊城、迪麗熱巴、錢正昊

20、歌曲《牧羊曲》《牧羊辭》 演唱:鄭緒嵐、黃琦雯

21、相聲《有錢》 岳雲鵬、孫越、郭麒麟、柳岩

22、歌曲《文藝男青年之歌》 演唱:李健、TFBOYS

23、小品《不拘小節》 表演:蔡明、潘長江

24、戲曲《春光燦爛》 演唱:於魁智、茅威濤、韓再芬、小香玉、舒錦霞、王子歌、孫霄磊等

25、歌曲《女書組歌》 演唱:李雨兒、張靚穎、劉嘉佳

26、相聲《農民最光榮》 表演:馮鞏、李永健、牛莉、沙慧

27、歌曲《內蒙》 演唱:韓磊、德德瑪、騰格爾、烏蘭圖雅、雲飛

28、歌曲《收獲的一年》 演唱:蔡徐坤、鹿晗、白欣怡、鞠婧禕

29、歌曲《中國年味》 演唱:鳳凰傳奇

30、小品《最後一張車票》 表演:韓雪、閆學晶、黃磊、孫紅雷

31、歌曲《十二生肖》 演唱:成龍、周華健、張震岳

32、歌舞《難忘今宵》:李谷一、2018央視《星光大道》優秀選手等。

㈢ 2012全國數學和物理化學奧賽福建獲獎名單

2012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一等獎
姓名 畢業學校 省市名稱
陳景文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萬智宇 人大附中 北京
王東皞 北大附中 北京
王宇辰 人大附中 北京
吳宇辰 人大附中 北京
金迪 廈門雙十中學 福建
蔡德安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黃秋實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王力漢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杜雨昆 唐山一中 河北
孫巍峰 衡水中學 河北
宋甘霖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胡威 華師一附中 湖北
李露穎 武鋼三中 湖北
李天鵬 武漢市第二中學 湖北
梁喆暉 華師一附中 湖北
王昊宇 武鋼三中 湖北
楊於范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湖北
朱子潤 武漢市第二中學 湖北
冷俊勝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粱逸舟 湖南師大附中 湖南
粟天寧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湖南
張天翼 長沙一中 湖南
朱湘疆 湖南師大附中 湖南
曾夢祺 南京外國語學校 江蘇
宋宇洋 啟東中學 江蘇
王之銘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江蘇
殷裔安 江蘇省常熟中學 江蘇
胡辰 贛州市第三中學 江西
吳藝翀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江西
白天衣 東北育才學校 遼寧
王中劍 遼寧省實驗中學 遼寧
吳昊 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遼寧
徐竟成 大連育明高中 遼寧
高超 山西大學附中 山西
張陽坤 西工大附中 陝西
費嘉彥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上海
佘毅陽 上海中學 上海
尤之一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上海
張逸昊 上海中學 上海
劉思雨 成都七中 四川
何璠 天津實驗中學 天津
王權 天津實驗中學 天津
徐逸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張樂濤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周琪亮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2012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二等獎
姓名 畢業學校 省市名稱
陳晟 蕪湖一中 安徽
童祖根 馬鞍山二中 安徽
謝廣增 馬鞍山二中 安徽
王曉瑋 人大附中 北京
楊楚玥 清華附中 北京
陳彥哲 廈門雙十中學 福建
黃恆豐 長樂一中 福建
唐涌翔 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廣東
王海明 深圳中學 廣東
張光遠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高安凝哲 唐山一中 河北
李藝超 衡水中學 河北
宋星輝 石家莊二中 河北
鄒建迪 石家莊二中 河北
胡奕嘯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李樹琛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劉開元 鄭州一中 河南
宋浩毅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楊溢非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楊天禹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胡安然 武漢市第二中學 湖北
馬志威 黃岡中學 湖北
萬若斯 華師一附中 湖北
楊思怡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湖北
陳琪湉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李述成 湖南師大附中 湖南
歐陽盛 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彭超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蘇澤東方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 湖南
肖定坤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 湖南
徐楠 長沙一中 湖南
郭澤辰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孟成 通化一中 吉林
朴鏡潭 吉林一中 吉林
周宇宸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劉博鋮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江蘇
盧運則 南京外國語學校 江蘇
錢帥傑 啟東中學 江蘇
沈佳華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江蘇
唐澄亮 宜興中學 江蘇
李璋嬡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江西
顏亦威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江西
纏祥瑞 東北育才學校 遼寧
謝飛月 濟鋼高中 山東
龐碩 太原五中 山西
王坤 山西省實驗中學 山西
賈宇星 西安交大附中 陝西
楊宇軒 西工大附中 陝西
郭永禕 上海中學 上海
梁棟 上海中學 上海
尉亦然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
歐天翔 成都七中 四川
王健 綿陽南山中學 四川
繆逸卓 新華中學 天津
吳振國 杭州學軍中學 浙江
徐梓哲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鄭靈超 衢州二中 浙江
周浩棟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朱磊克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曹家楷 重慶一中 重慶
劉藝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
2012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三等獎

姓名 畢業學校 省市名稱
卞濤 淮北一中 安徽
魏天鐸 馬鞍山二中 安徽
殷明 銅陵市一中 安徽
董明皓 人大附中 北京
阮夢瑤 龍岩一中 福建
賈顏瑋 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 甘肅
梁軒碩 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 甘肅
周計韜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甘肅
肖瑞焜 深圳市耀華實驗學校 廣東
歐韋古田 南寧三中 廣西
王紀穎 南寧三中 廣西
馮樹林 貴陽一中 貴州
羅鴻胤 貴陽一中 貴州
楊丕業 清華中學 貴州
鍾業弘 海南中學 海南
王鵬鈞 石家莊二中 河北
耿正霖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劉飛揚 鄭州一中 河南
李浩宇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劉顯夫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王震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鄭欽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何晨輝 黃岡中學 湖北
楊夢寒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 湖南
洪辰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吳浩博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桂政平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 江西
劉志清 江西省白鷺洲中學 江西
毛萬里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江西
吳鄭華 玉山一中 江西
楊皓 江西師大附屬中學 江西
崔翰 大石橋市第一高級中學 遼寧
向志敏 大連育明高中 遼寧
侯凱華 呼市二中 內蒙古
李根 包頭北重三中 內蒙古
劉曉宇 內蒙古師大附中 內蒙古
段朋舉 吳忠市吳忠中學 寧夏
馬鄭斌 銀川市長慶高級中學 寧夏
王堯 青海師大附中 青海
安冬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
郭夢真 濰坊一中 山東
張賢亮 山師附中 山東
安思婧 山西大學附中 山西
琚震 太行中學 山西
崔曉帆 西安高新一中 陝西
侯時雨 西安鐵一中 陝西
王浩宇 西工大附中 陝西
楊啟凡 西工大附中 陝西
朱彤 西工大附中 陝西
黨嘉豪 南充高中 四川
宋果鮮 成都市石室中學 四川
易靈飛 成都七中 四川
趙一州 成都七中 四川
荊一凡 天津一中 天津
譚豐祿 拉薩市北京中學 西藏
梁曉 松崗中學 新疆
孫唯童 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新疆
趙靜 松崗中學 新疆
包堉含 曲靖一中 雲南
李瑋 師大附中 雲南
周逸雲 鎮海中學 浙江
靳遠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毛運航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
彭澗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吳秉哲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
周靜秋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㈣ 朱氏家譜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按照歷代規制,也編制了皇家家譜,稱為玉牒,朝廷設有專官管理,稱宗人府,記錄皇族成員的世系。由於戰亂,明代的玉牒沒有存世。
家譜的編修是每族的大事,朱氏家族:的家譜一般20年或30年編修一次,稱為做譜。編修家譜時,全宗室或整個家族設立總局,總管家譜編修的人叫譜東,掌管財務的會計稱銀東,以下各支族設立分局,分局也設有譜東和銀東。各房還要派人擔任分錄、匯抄、校對。分局負責填寫各戶人丁口數目,出生、婚配情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總局將分局的材料進行匯編,請人執筆編纂,刻板印刷。領譜時,全族要擺宴慶賀,附近的家族和官府也會派人來祝賀。家譜每戶一冊,必須妥善保管。為了保證家譜的准確無誤,每隔若干年還要進行驗譜,驗譜由族長主持,對每戶族譜的收藏情況進行調查,凡把族譜損壞的,都要受到重。
修譜
歷史上的朱姓,也與中國其他族姓一樣,非常重視本族姓歷史的編修。最早的朱氏族譜興修於何時何代,資料不足征;但作為漢魏六朝東南最古老和龐大的門閥世族,朱姓已有家乘、譜牒。
隋唐之世,譜牒之學大興。當此之時,朱姓譜牒不僅藏於私家,且為國家收藏,甚至公開流傳於世。所以宋人歐陽修撰《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時,才可能將宰相朱敬則的沛國朱氏世系理清。唐人林寶的《元和姓纂》,也應是參考了朱氏譜牒而撰成其「朱姓」條的。
理學大師朱熹也非常重視族史的研究。他成名後,曾率領福建族人到安徽婺源尋根訪祖,又親自編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譜》,並撰寫譜序。他的這種重視家族歷史的態度,為後世朱氏樹立了榜樣。
明清之世,朱姓修譜之風更盛,並產生了如南海九江朱氏的朱次琦這樣的譜學名家。朱次琦在繼承前人譜學成就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編纂體例,強調重實證的修譜方法,編成了一部清代譜牒的典範之作《南海九江朱氏家譜》,被譽為「清代譜牒學發展中的一個大家」(見《譜牒學研究》第三輯所載馮爾康文《清代譜牒學家朱次琦》)。
解放以後,祖國大陸朱姓修譜一度中斷,但港、台地區則仍有公刻或私印朱氏族譜問世。時至今日,修譜之風在祖國大陸又悄然興起,就筆者所知就有多處朱姓在新修族譜。如湖南平江岑川紫陽堂1991年九修《朱氏宗譜》,1993年湖北應城紫陽堂《朱氏宗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新修族譜。
族譜的內容
各家朱氏譜牒,其體例分類多少不一,內容詳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一般的朱氏族譜,大都有這幾項內容:
(1)譜名,(2)譜序,(3)目錄,(4)凡例,(5)恩榮錄,(6)遺像、像贊,(7)五服圖,(8)家規家法,(9)宗支世系,(10)譜系本紀,(11)任宦記,(12)家傳,(13)祠宇,(14)墳塋,(15)藝文,(16)族產,(17)派語,(18)後跋,(19)領譜字型大小,(20)雜錄等等,共約20類。可見,族譜相當一部志書,其內容極為豐富,它記述了本族姓的來源、世系、遷徙、婚姻、族人事跡、經濟狀況、喪葬、祀典、家規家法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可以說,族譜是中國傳統宗族主義文化的網路全書。
譜名,朱姓族譜名稱有稱「朱氏族譜」的,也有叫「朱氏家譜」的。此外,有的稱「支譜」,也有的稱「統宗譜」或「通譜」。有的族譜還在名稱上詳細註明地域或宗支,如朱次琦所編《南海九江朱氏家譜》,又如《紫陽朱氏建安譜》、《紫陽朱氏武林派宗譜》。
譜序
譜序,是族譜中極有價值的文章。一部族譜往往有多篇序文,它們大都由本族名流與本族有淵源關系(如親朋好友)的著名學者、政界人士所寫。譜序文章,其內容多為論述族譜的重要意義、本族修譜的歷史、本族姓的源流。歷史上保存下來見載於各朱氏族譜或各朝文集中的朱氏族譜序,數量極多。其中,最著名、流傳最廣的首推朱熹所作《婺源茶院朵氏世譜序》。該譜序又叫《新安朱氏世譜序》,見載於大多數朱姓族譜上。
族譜的保存
中國人對待族譜的態度是極神聖的,各族姓往往把本族家譜作為聖物收藏,朱姓也不例外。朱姓對族譜的愛惜程度可從同治壬申年湖南紫陽堂《朱氏族譜》上所載的《領譜家規》一文反映出來。
《領譜家規》
譜乃通族法物也。祖宗之名號攸存,埋葬之山方攸寄。編號分給,須當視同至寶。凡有事看譜,務宜洗手焚香,拂拭幾席,然後開箱啟譜,眼同觀看。看畢即數清部數,隨貯譜箱。毋得剜補添墨污由穢,並不得傳至異姓與異姓人抄媵。每年冬至,各捧家譜,齊赴宗祠;祭祖行禮畢,宣講家政,即將譜冊驗明。倘領譜者精譜不到,即系賣宗鬻祖之人。除家法懲治外,另擇賢明者收管。其剜補污穢者,均罰銀五兩入祠。然驗譜牒,須舉素行公正者同驗,亦毋得作奸貽害,違者公同議罰。今編立「祖澤綿長隆祀典,孫技繁衍振家聲」字型大小,訂為十四冊。草譜文冊,編立「孝友睦姻任恤」字型大小,各房照字型大小具領收存。謹將字型大小另列於後,毋得彼此互易,致有重收偏廢,以干罰責。慎之、慎之。
也因此大批朱姓族譜從「文革」之火和「掃四舊」余燼中被搶救出來,為我們今天的尋根和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和依據。
今天,國內外公私收藏和新修的朱姓族譜極多,其中,僅北京圖書館所藏朱姓族譜就72部之多,其族譜數在各姓中排第九位,而見載於《美國猶他家譜學會中國族譜目錄》中的朱姓族譜更多,達88部,在各姓中名列第六。又據山西人民出版社所出《中國家譜目錄》記載,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家譜資料研究中心所藏朱姓族譜也有60部計771冊71652頁之多。
--------------------------------------------------------
[編輯本段]朱姓家譜文獻目錄
中國國家·大興朱氏家乘五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錫庚撰
河北省
河北撫寧·朱氏譜圖一幅 藏地:河北撫寧縣上庄坨鄉未村 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稿本
上海市
上海·朱氏族譜六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朝坤等修 清嘉慶七年(1802年)刊本四冊
上海·朱氏族譜六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文忻修 清道光七年(1827年)刊本四冊
上海·朱氏族譜六卷 藏地:美國 (清)朱文烈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刊本四冊
上海·朱氏家譜三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朝棟纂 清道光間刻本三冊
上海·朱氏族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科學 院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 吉林大學 蘇州大學 日本 美國 (民國)朱澄儉續修 1928年活字本
上海南匯·周浦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 吉林大學 上海文化管理委員會 江蘇鎮江市博物館 美國 (民國)朱世傑 朱惟恭修 1926年鉛印本
上海寶山·羅陽朱氏重修家譜四卷 藏地: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上海圖書館 美國 (民國)朱詒彬續修 朱世賢纂 1934年排印本四冊
江蘇省
江蘇南京·金陵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嘉齡編 清光緒三年(1877年)鈔本四冊
江蘇南京·金陵朱氏新譜稿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朝柱纂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樹滋堂木活字本二冊
江蘇盱眙·朱氏入支宗譜十卷 藏地:美國 (民國)朱兆藩等修 1929年務本堂木活字本十冊
江蘇揚州·朱氏族譜四卷
江蘇邗江·邗東朱氏宗譜十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上斌等編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白鹿堂活字本十冊
江蘇·靖江資善堂朱氏支譜十卷 藏地:復旦大學 (民國)朱一鳳等纂 1941文華齋石印本
江蘇·寶應朱氏家乘□□卷 藏地:江蘇寶應縣圖書館 民國初鈔本
江蘇·寶應朱氏家譜二卷 藏地:江蘇寶應縣下舍鄉顧家村 (民國)朱思襄主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蘇江都·維陽江都朱氏十二修族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澤林等重修 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余鏡堂活字本八冊
江蘇江都·維陽都朱氏族譜十二卷 藏地:美國 (清)朱步南等十修 清光緒七年(1881年)活字本十四冊
江蘇·江都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治卿修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木活字本六冊
江蘇·江都朱氏重修族譜十四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承業主修 1920年鉛印本十四冊
江蘇·泰興朱氏宗譜八十四卷 藏地:南京市圖書館 (清)朱銘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刊本十二冊
江蘇南通·崇川朱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河北大學 (二部) 江蘇南通市圖書館 (民國)朱大淼 朱陽生纂 1917年南通翰墨林書局鉛印本八冊
江蘇·如皋范湖州朱氏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哈爾濱師范大學 (民國)朱祖榮總纂 1920年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鎮江·月潭汪潤朱氏支譜四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淑續編 清道光七年(1827年)序刊本二冊
江蘇鎮江·潤東朱氏族譜十二卷 藏地:人民大學 美國 (清)朱淳高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本十二冊
江蘇鎮江·潤東彪林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藏地:日本 美國(清)華錦章等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世德堂木活字本二十四冊
江蘇鎮江·順江洲朱氏重修族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琳朱洪文七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注經堂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丹徒·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朱錫九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敬嶺堂活字本八冊 ·
江蘇丹徒·朱氏九修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永煦修 丁德昌輯 1921年活字本二十冊
江蘇揚中·朱氏家譜藏地: 江蘇揚中縣民國間木刻本六冊
江蘇揚中·朱氏家譜藏地:江蘇揚中縣(二部)民國間木刻本十冊
江蘇揚中·朱氏家譜藏地:江蘇揚中縣民國間木刻本十二冊
江蘇丹陽·雲陽朱氏重修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民國)朱克導修 單景雲纂 1919年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丹陽·雲陽觀東朱氏重修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從金 朱之蘭經修 1919年在茲堂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常州·蘭東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清)朱兆榮修 清光緒十年(1884年)宗正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中國歷史博物館 (清)朱鶴皋撰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凝祉堂刻本
江蘇常州·毗陵韓樞朱氏續修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裕昌等纂 清光緒四年(1878年)崇道堂活字本十二冊
江蘇常州·古歙潭渡朱氏遷常支譜八卷 藏地:美國 (清)朱魯堂等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義安堂活字本八冊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長松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懷淳堂活字本八冊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十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景元 朱景昌等修 1920年紫陽堂刻本十冊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二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 (民國)朱潤培編 1931年石印本
江蘇武進·馬鞍墩朱氏宗譜六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光勛 朱有德等修 清光緒元年(1875年)紹文堂木活字本八冊
江蘇·武進顏塘橋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美國 (清)朱邦英等修 清光緒四年(1878年)遺直堂活字本六冊
江蘇·武進顏塘橋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民國)吳文盛修 1944年遺直堂木活字本
江蘇武進·碩喬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順德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敬義堂鉛印本八冊
江蘇武進·靈台朱氏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光耀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彝倫堂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武進·靈台朱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河北大學 (清)朱百昭 朱緒曾修 清宣統元年(1909年)木刻本十二冊
江蘇武進·靈台朱氏宗譜十四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存卷2—7、9—12、14)(民國)朱永炳修 朱炳坤纂 1947年詒善堂木活字本
江蘇無錫·朱氏宗譜四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友仁等纂 清咸豐三年(1853年)聽彝堂活字本二十四冊
江蘇無錫·朱氏宗譜十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元標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聽彝堂活字本
江蘇無錫·紫陽朱氏家譜二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京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民國)朱繼祖修 朱祖鎬輯 1924年聽彝堂刊本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注書堂活字本二十六冊
江蘇江陰·池墩朱氏宗譜十卷 藏地:河北大學 (民國)朱晉松修 1947年木刻本十冊
江蘇宜興·宜荊朱氏宗譜十一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吉林大學 (清)朱人纂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樹滋堂活字本十二冊
江蘇宜興·古臨津朱氏宗譜二十卷首二卷末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宣統三年(1911年)懷新堂活字本二十冊
江蘇宜興·七修扮里朱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吉林大學 (民國)朱良英修 1940年白鹿堂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無錫·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族譜二十首一卷補刻四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南京大學(清)朱恩沐纂卷,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吉林大學 日本 美國 (清)朱瑛編。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敦倫堂刻本三十二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江蘇蘇州博物館 美國 — (清)朱必榮等輯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敦倫堂刊本二十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七十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鳳銜等修 清光緒九年(1883年)惠山宗祠敘倫堂活字本七十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必江修 清光緒間追遠堂活字本十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河北大學 吉林大學 日本美國 (民國)朱述祖等修 1915年惠山宗祠敘倫堂活字本八十冊
江蘇蘇州·紫陽[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江蘇蘇州博物館 民國鈔本一冊
江蘇常熟·虞山朱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昌風 朱泰雲主修 朱紱纂修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惠迪堂刻本十五冊
江蘇常熟·朱氏先世事實錄一卷 藏地:江蘇常熟市圖書館 (清)翁,b存邵齋熊等撰民國間徐兆瑋鈔校本一冊
江蘇吳縣·朱氏家譜八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榮珍 朱書傳等續修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刊本五冊
江蘇吳縣·紫陽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熊飛等修 · 清咸豐六年(1856年)鈔本二冊
江蘇沙洲·楊庫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藏地:江蘇常熟市圖書館 (民國)朱敘全 沈 清耀等纂 1925年宗德堂活字本四冊
浙江省
浙江杭州·紫陽朱氏武林派宗譜十二卷首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南京市圖書館 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1—4、9—12)(清)朱封修 清嘉慶八年(1803年)刻本
浙江杭州·武林朱氏世譜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學 (清)朱廷慶原輯 清鈔本
浙江餘杭·唐樓朱氏家譜藏地:中國科學 院圖書館 (清)朱執庵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刊本一冊
浙江富陽·富春靈橋朱氏副譜藏地: 日本 清乾隆間寫本六冊
浙江富陽·富春靈橋朱氏副譜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美國 (清)朱鼎武等補輯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介錫堂木活字本六冊
浙江富陽·東安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浙江富陽縣南津鄉南四村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木刻本
浙江蕭山·朱家壇朱氏宗譜文集四卷 系圖六卷 行傳六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振麟等修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敦倫堂刊本四冊
浙江蕭山·朱家壇朱氏宗譜文集五卷 系圖七卷 行傳八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錘朱風標等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敦倫堂活字本十八冊
浙江·蕭山朱家壇朱氏宗譜文集五卷 系圖六卷 行傳九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上海圖書館 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日本美國 (清)朱耀纂 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
浙江蕭山·黃閣河朱氏家譜八卷 藏地:美國 (清)朱永等修 清嘉慶三年(1789年)木活字本四冊
浙江·蕭山黃閣河朱氏家譜八卷 藏地:美國 (民國)朱妙助等修 1932年木活字本十冊
浙江·蕭山翔鳳村朱氏家譜十六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城等修 清同治九年(1870年)敬愛堂木活字本十六冊
浙江·蕭山翔鳳朱氏宗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大纂 清宣統元年(1909年)敬愛堂木活字本十六冊
浙江·蕭山桃源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浙江蕭山縣志辦公室
浙江寧波·蛟川東管朱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河北大學 (清)朱聲榜編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木刻本八冊
浙江寧波·鎮海朱氏運石浦家乘一卷 藏地:吉林大學 浙江省圖書館 (民國)朱傳型編 1934年鉛印本一冊
浙江·餘姚朱氏宗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開大學 遼虧大連市圖書館 吉林大學 浙江餘姚黎洲文獻館 美國 (清)朱蘭總修
浙江·餘姚朱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清)朱九疇總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一本堂鉛印本二十冊
浙江·餘姚朱氏譜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餘姚梨洲文獻館 (民國)朱元樹總修 1931年一本堂活字本
浙江·餘姚長豐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民國)朱志炎 朱志園修 1927年樹德堂木活字本四冊
浙江鄞縣·四明藕橋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清)朱學 山 朱學 宜等纂 清同治五年(1866年)木活字本五冊
浙江鄞縣·四明藕橋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充熾纂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繼述堂活字本五冊
浙江鄞縣·四明藕橋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朱善晉纂 1929年繼述堂木活字本六冊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浙江鄞縣章村鄉朱湯村 清光緒三年(1877年)木刻本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浙江鄞縣章村鄉朱湯村 (民國)朱久來 徐廷璋等纂 1919年入和堂木活字本二冊
浙江鄞縣·四明朱氏宗譜三卷 藏地:浙江鄞縣古林鄉文化站(殘) 清宣統元年(1909年)木刻本
浙江鄞縣·鄞江朱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朱炳蕃纂 1914年木活字本四冊
浙江鄞縣·四明鄞江新安朱氏宗譜七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沈濟川等纂 1933年木活字本二冊
浙江鄞縣·光溪朱氏宗譜八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存卷首、卷1—7) (民國)朱遠萍纂 1937年木活字本
浙江·慈潘江朱氏宗譜三卷首二卷末二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朱鳳翔 周毓纂 1928年鈔本一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洪文中修 清嘉慶十年(1805年)鈔本二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翁有基修 清同治十年(1871年)鈔本二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丁謙修 清宣統二年(1910年)鈔本八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民國)王九維修 1946年鈔本
浙江象山·唐翰朱氏宗譜二十七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馬丙書修 清道光八年(1828年)木刻本
浙江象山·唐翰朱氏宗譜二十七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民國)鮑謙修 1914年木刻本
浙江象山·朱氏大二四房房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鈔本
浙江象山·朱氏人房房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民國鈔本
浙江嘉興·秀水朱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浙江嘉興市圖書館 (清)朱嵩齡朱守葆補輯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刻本一冊
浙江嘉興·秀水朱氏家譜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存一冊)(清)朱榮修 清咸豐間刻本
浙江嘉興·秀水朱氏家乘藏地:浙江嘉興市圖書館 (存卷4) (清)朱建子輯朱德遴重修 清鈔本
浙江嘉興·朱氏宗譜一卷 清光緒六年(1880年)刻本一冊
浙江嘉興·朱氏世系家譜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朱守葆修 清鈔本一冊
浙江海寧·紫陽朱氏統宗世譜十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家刻本一冊
浙江海寧·紫陽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1、2) (清)朱山音輯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刻本
浙江海寧·朱氏花園支家乘□□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首、卷1—3) (清)朱一是輯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
浙江·海寧花園朱氏宗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存宗等修 清道光八年(1828年)奕載堂刊本七十六冊
浙江·海寧花園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2上、3下、9下、10、19上) (清)宋家珍 朱仁壽纂 清光緒二年(1876年)刻本
浙江·海寧花園朱氏宗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朱維行纂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奕載堂刻本四十冊
浙江海寧·花山朱馬氏家乘八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美國 (清)朱昌頤 馬惟陽編 清咸豐七年(1857年)遠堂刊、民國間增補印本
浙江海寧·海昌朱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上海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昌燕等修 清光緒十年(1884年)哲延堂刊本
浙江平湖·新安月潭朱氏族譜十卷 藏地:河北大學 (清)朱國蘭修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木刻本五冊
浙江·海監澉浦朱氏家乘六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1) (清)朱毓文 朱文驤輯 清道光間思成堂刻本
浙江海鹽·朱氏宗譜九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 (清)朱元翰修 朱壽均等輯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至十五年(1889年)刻本
浙江海監·澉川朱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世系表一冊)民國間鈔本
浙江湖州·紫陽朱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丙熙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29年)惠均堂刊本六冊
浙江湖州·菱塘朱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河南省圖書館 (清)朱希孔輯 清道光二年(1822年)誠敬堂木刻本
浙江湖州·菱塘朱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士純等修 清光緒二年(1876年)誠敬堂刊本六冊
浙江湖州·竹墩朱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彤書增修 朱綸補 清光緒三年(1877年)思成堂刊本六冊
浙江長興·紫陽朱氏宗譜□□卷 藏地:浙江長興縣博物館 (第三冊)(民國)朱景仰 朱思縉纂 1920年木刻本
浙江紹興·朱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承仁鈔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寫本二冊
浙江長興·松林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登瀛訂 清嘉慶間玉泉堂刊本二冊
浙江長興·朱氏譜中傳文 藏地:日本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寫本一冊
浙江長興·朱氏譜中傳文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煥祖等撰 清咸豐六年(1856年)寫本一冊
浙江長興·山陰天樂朱氏族譜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國(清)朱王印朱 生等修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木活字本四十八

㈤ 翻譯碩士的就業前景怎樣

翻譯碩士就業前景很好。

  1. 自身專業原因。

    翻譯碩士畢業的學生就業范圍很廣。一般的學生會選擇做老師,翻譯,外貿,考公,外企。但是你也會看到有很多學生做了記者,體育解說員,有的從事了時尚、醫療、化工、電子等。

為什麼這么廣呢,因為讀翻譯碩士可以給學生提供語言支持,有了這個語言支持,如果學生對時尚感興趣,那他完全可以去專攻時尚翻譯。在做時尚翻譯時,通過接觸時尚圈的人,肯定會有機會從時尚翻譯變為專門從事時尚工作的人。

總結一句話,只要有語言需求,翻譯碩士的就可以去。

2.國內國際背景

現在國家間交流日趨頻繁,跨國交流肯定需要語言服務,所以就業市場不小。

國家現在也在加快對外交流,建立國際形象,走出去也可定需要發展語言服務。

㈥ 2012年全國數學竟賽甘肅省會寧縣獲獎名單

2012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一等獎

姓名 畢業學校 省市名稱
陳景文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萬智宇 人大附中 北京
王東皞 北大附中 北京
王宇辰 人大附中 北京
吳宇辰 人大附中 北京
金迪 廈門雙十中學 福建
蔡德安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黃秋實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王力漢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杜雨昆 唐山一中 河北
孫巍峰 衡水中學 河北
宋甘霖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胡威 華師一附中 湖北
李露穎 武鋼三中 湖北
李天鵬 武漢市第二中學 湖北
梁喆暉 華師一附中 湖北
王昊宇 武鋼三中 湖北
楊於范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湖北
朱子潤 武漢市第二中學 湖北
冷俊勝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粱逸舟 湖南師大附中 湖南
粟天寧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湖南
張天翼 長沙一中 湖南
朱湘疆 湖南師大附中 湖南
曾夢祺 南京外國語學校 江蘇
宋宇洋 啟東中學 江蘇
王之銘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江蘇
殷裔安 江蘇省常熟中學 江蘇
胡辰 贛州市第三中學 江西
吳藝翀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江西
白天衣 東北育才學校 遼寧
王中劍 遼寧省實驗中學 遼寧
吳昊 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遼寧
徐竟成 大連育明高中 遼寧
高超 山西大學附中 山西
張陽坤 西工大附中 陝西
費嘉彥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上海
佘毅陽 上海中學 上海
尤之一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上海
張逸昊 上海中學 上海
劉思雨 成都七中 四川
何璠 天津實驗中學 天津
王權 天津實驗中學 天津
徐逸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張樂濤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周琪亮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2012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二等獎

姓名 畢業學校 省市名稱
陳晟 蕪湖一中 安徽
童祖根 馬鞍山二中 安徽
謝廣增 馬鞍告氏山二中 安徽
王曉瑋 人大附中 北京
楊楚玥 清華附中 北京
陳彥哲 廈門雙十中學 福建
黃恆豐 長樂一中 福建
唐涌翔 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廣東
王海明 深圳中學 廣東
張光遠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高安凝哲 唐山一中 河北
李藝超 衡水中學 河北
宋星輝 石家莊二中 河北
鄒建迪 石家莊二中 河北
胡奕嘯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李樹琛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劉開元 鄭州一中 河南
宋浩毅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楊溢非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楊天禹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含宴 黑龍江
胡安然 武漢市第二中學 湖北
馬志威 黃岡中學 湖北
萬若斯 華師一附中 湖北
楊思怡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湖北
陳琪湉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李述成 湖南師大附中 湖南
歐陽盛 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彭超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蘇澤東方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 湖南
肖定坤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 湖南
徐楠 長沙一中 湖南
郭澤辰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孟成 通化一中 吉林
朴鏡潭 吉林一中 吉林
周宇宸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劉博鋮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江蘇
盧運則 南京外國語學校 江蘇
錢帥傑 啟東中學 江蘇
沈佳華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江蘇
唐澄亮 宜興中學 江蘇
李璋嬡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江西
顏亦威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江西
纏祥瑞 東北育才學校 遼寧
謝飛月 濟鋼高中 山東
龐碩 太原五中 山西
王坤 山西省實驗中學 山西
賈宇星 西安交大附中 陝西
楊宇軒 西工大附中 陝西
郭永禕 上海中學 上海
梁棟 上海中學 上海
尉亦然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
歐天翔 成都七中 四川
王健 綿陽南山中學 四川
繆逸卓 新華中學 天津
吳振國 杭州學軍中學 浙江
徐梓哲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鄭靈超 衢州二中 浙江
周浩棟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朱磊克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浙江
曹家楷 重慶一中 重慶
劉藝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

2012年中國談友銀數學奧林匹克三等獎

姓名 畢業學校 省市名稱
卞濤 淮北一中 安徽
魏天鐸 馬鞍山二中 安徽
殷明 銅陵市一中 安徽
董明皓 人大附中 北京
阮夢瑤 龍岩一中 福建
賈顏瑋 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 甘肅
梁軒碩 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 甘肅
周計韜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甘肅
肖瑞焜 深圳市耀華實驗學校 廣東
歐韋古田 南寧三中 廣西
王紀穎 南寧三中 廣西
馮樹林 貴陽一中 貴州
羅鴻胤 貴陽一中 貴州
楊丕業 清華中學 貴州
鍾業弘 海南中學 海南
王鵬鈞 石家莊二中 河北
耿正霖 鄭州外國語學校 河南
劉飛揚 鄭州一中 河南
李浩宇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劉顯夫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王震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鄭欽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黑龍江
何晨輝 黃岡中學 湖北
楊夢寒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 湖南
洪辰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吳浩博 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
桂政平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 江西
劉志清 江西省白鷺洲中學 江西
毛萬里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江西
吳鄭華 玉山一中 江西
楊皓 江西師大附屬中學 江西
崔翰 大石橋市第一高級中學 遼寧
向志敏 大連育明高中 遼寧
侯凱華 呼市二中 內蒙古
李根 包頭北重三中 內蒙古
劉曉宇 內蒙古師大附中 內蒙古
段朋舉 吳忠市吳忠中學 寧夏
馬鄭斌 銀川市長慶高級中學 寧夏
王堯 青海師大附中 青海
安冬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
郭夢真 濰坊一中 山東
張賢亮 山師附中 山東
安思婧 山西大學附中 山西
琚震 太行中學 山西
崔曉帆 西安高新一中 陝西
侯時雨 西安鐵一中 陝西
王浩宇 西工大附中 陝西
楊啟凡 西工大附中 陝西
朱彤 西工大附中 陝西
黨嘉豪 南充高中 四川
宋果鮮 成都市石室中學 四川
易靈飛 成都七中 四川
趙一州 成都七中 四川
荊一凡 天津一中 天津
譚豐祿 拉薩市北京中學 西藏
梁曉 松崗中學 新疆
孫唯童 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新疆
趙靜 松崗中學 新疆
包堉含 曲靖一中 雲南
李瑋 師大附中 雲南
周逸雲 鎮海中學 浙江
靳遠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毛運航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
彭澗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吳秉哲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
周靜秋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㈦ 魯迅一生的作品有哪些

魯迅(1881.9.25—1936.10.19) 生平簡介 主要作品
​ 原名周樟濤,後改名周樹人。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81年入人民文學出版社版《魯迅全集》中所收最早的短文《戛劍生雜記》寫於這一年。
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這一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1903年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
1906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志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1911年寫了第一篇用文言寫的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於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
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不遷往北京,任部員和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員。後任僉事和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公餘校錄古籍,研究佛學和金石拓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抨擊封建禮教的「吃人」罪惡。此後3年間陸續在《新青年》發表小說、新詩、雜文譯文50餘篇,並參與《新青年》編務。1920年8月被聘為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文科講師。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連載。1923年,第一本短篇小說《吶喊》出版。1926年第二本短篇小說《彷徨》出版。這些作品是我國新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力作,對後來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除了小說,又開始寫了很多具有獨特風格的雜文,以多篇《隨感錄》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發表。最初的雜文集《熱風》出版於1925年。此後機會每年都有雜感集問世。這些雜文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解剖社會和人性深刻遒勁,文風犀利活潑,有極強的戰鬥力和感染力,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特有的樣式。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未名社,終其一生培養文學青年付出了巨大精力。
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4月因看穿了國民黨反革命的真面目憤而辭職。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從此定居上海,專事寫作。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志,並開始研究馬列主義文藝理論。193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字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在國民黨政府的文化為剿中與「民族主義」等派別開展論戰,也批評了內部的「做」傾思潮,有力的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
1936年因積勞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他留下約一千萬字的文化遺產,許多著作譯成多種文字,充實了世界文學寶庫。他把一生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安葬時,上海民眾代表敬獻一面白地黑字的旗幟覆於棺上,上面寫著「民族魂。」

[著作書目]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1924,新潮社;修訂本,1931,北新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1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散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 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 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編《二心集》時被審查機關刪存之雜文)1934,合眾書店
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 楊霽雲編,魯迅校頂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來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未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選集(1—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 唐弢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 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 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 唐弢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 吳元坎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10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黑跡(1—2冊)1958——1959,文物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詩歌注 周振甫注,1962,浙江人民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社)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迭文集 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1980,文物
魯迅手稿全集十卷集注釋索引 1980,四川人民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 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中國礦產志 與顧琅合編,1906,上海普及書局
石喻經 僧伽斯那著,魯迅輯錄,191,金陵刻經處
會嵇郡故書雜集 1915,會嵇周氏版
小說舊聞鈔 編,1926,北京北新;重訂本,1935,上海聯華書局
唐宋傳奇集(上下冊)編,1927—1928,北新
近代木刻選集(1—2冊)編選,1929,朝花社
一?谷虹兒畫選 編選,1929朝花社
畢亞茲萊畫選 編選,1929,朝花社
新俄畫選 編選,1930,光華
梅斐爾的木刻士敏土之圖 編,1931,三閑書屋
高爾基文集 編,1932,光華
肖伯納在上海 編,1933,上海野草書屋
北平箋譜 與鄭振合譯,1933,北平版畫叢刊會
木刻紀程 編選,1934,上海鐵木藝術社
引玉集(蘇聯版畫集)編選,1934,三閑書屋
十竹齋箋譜 與鄭振鐸合編,1934,北平版畫叢刊會
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 編選,1935,良友
凱綏?珂勤惠支版畫選集 編選,1936,文生
海上述林(瞿秋白譯文集)編,1936,上海諸夏杯霜社
古小說鉤沉 輯錄,1939,魯迅全集出版社
嵇康集 編校,1956,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

[翻譯書目]
月界旅行(科幻小說)法國儒勒?凡爾納著,1903,日本東京進化社
地底旅行(科幻小說)法國儒勒?凡爾納著,南京啟新書局
域外小說集(上下冊)與周作人合譯,1909(自刊)
愛羅先珂童話集 俄國愛羅先珂住,與胡愈之等合譯,1922,商務
工人綏惠略夫(中篇小說)俄國阿爾志跋綏夫著,1922,商務
現代小說譯叢,蘇聯安特萊夫等著,與周作人合譯,1922,商務
一個年輕的夢(劇本)日本武者小路實篤著,1922,商務
現代日本小說集 日本森歐外等著,與周作人合譯,1923,商務
桃色的雲(童話劇)俄國愛羅先珂著,1923,新朝社
苦悶的象徵(論文)日本廚川白村著,1924,未名社
出了象牙之塔(論文)日本廚川白村著
小約翰(童話荷蘭望?藹覃著,1928,未名社
思想?山水?人物(隨筆)日本鶴見輔著,1928,上海北新
壁下譯叢(論文)俄國開培爾等著,1929,上海北新
近代美術史潮論(論文)日本板坦鷹穗著,1929,上海北新
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論文)日本片上伸著,1929,大江書鋪
藝術論 蘇聯盧那察爾斯基著,1929,大江書鋪
文藝與批評 蘇聯盧那察爾司基著,1929,水沫書店
文藝政策(蘇聯文件匯編)日本藏原惟人等輯譯,1930,水沫書店
藝術論 蘇聯普列漢諾夫著,1930,光華
毀滅(長篇小說)蘇聯法捷耶夫著,1931,大江書鋪
豎琴(短篇小說集)蘇聯扎彌亞丁等著,與柔石等合譯,1933,良友
十月(長篇小說)蘇聯雅柯夫列夫著,1933,神州
一天的工作(短篇小說集)蘇聯綏拉菲摩維支等著,1933,良友
表(中篇小說)蘇聯班台萊耶夫著,1935,生活
俄羅斯的童話 蘇聯高爾基著,1935,文生
死靈魂(第1部,長篇小說)俄國果戈里著,1935,文生
壞孩子和別的奇聞(短篇小說集)俄國契訶夫著,1936,聯華書局
蘇聯作家二十人集(《豎琴》與《一天的工作》二書合集)1936,良友
鼻子(短篇小說俄國果戈里著,1942,桂林文化合作事物所
惡魔(短篇小說)蘇聯高耳基著,1942,桂林文代會作事務所
魯迅譯文集(1—10卷)1958,人文

[研究資料書目]
關於魯迅及其著作(許壽裳編)1926,開明
魯迅在廣東(鍾敬文編)1927,北新
魯迅論(李何林編)1930,北新
魯迅批判(李長之)1936,北新
魯迅紀念集(1—5輯,魯迅紀念匯編)1936,北新
魯迅研究(夏征農編)1937,生活
魯迅先生紀念集(魯迅紀念委員會編)1937,文生
漫畫阿Q正傳(豐子愷)1937,開明
魯迅新論(王明等)1938,新文出版社
思想家的魯迅(魯座)1938,上海譯報圖書部
魯迅的創作方法及其他(景宋、巴人等)1959,重慶讀書出版社
回憶錄迅及其他(郁達夫等)宇宙風社
回憶魯迅先生(蕭紅)1940,重慶婦女生活社;1949,三聯
論魯迅(茅盾、適宜編)1940,重慶生活
魯迅論及其他(馮雪峰)1940,充實社
論魯迅雜文(巴人)1940,上海遠東書店
阿Q—魯迅名著評論集(路沙編)1940,重慶新生圖書公司
論《阿Q正傳》(路沙編)1941,桂林草原書店;重版改名為《論阿Q》1949,耕耘出版社
論魯迅的思想(平心)1941,長風書店
魯迅研究叢刊(1、2輯,蕭軍編)1941,延安魯迅文藝出版社
中國人和中國人的鏡子(何干之)1942,桂林民范出版社
魯迅的書(歐陽凡海)1942,桂林文獻出版社
中國作家與魯迅(茅盾、景宋等)192,廣西學習出版社
魯迅正傳(鄭學稼)1942,重慶勝利出版社
民元前的魯迅先生(王冶秋)1943,重慶娥眉出版社;書名改為《辛亥革命前的魯迅先生》,1956,上海新文藝
魯迅傳(日本小田岳夫,單外文譯本)1943,長春藝文書房;任鶴鯉譯本,1945,上海星洲出版社;范泉譯本,1946,上海開明
魯迅先生二三事(孫伏園)1944,重慶書屋;1980,湖南人民
魯迅手冊(鄧珂雲編)196,上海群眾雜志社
魯迅回憶(荊有麟)1947,上雜
魯迅的思想與生活(許壽裳)1947,台北台灣文化協進會
亡友魯迅印象記(許壽裳)1947,上海娥眉出版社;1953,人文
人民文豪魯迅(平心)1947,上海心生閣;1956,新文藝
魯迅傳(王士箐)1948,上海新知書店
魯迅事跡考(林辰)1948,開明;1955,新文藝
魯迅的道路(胡繩)1948,香港生活書店
魯迅的散論(雪葦)1948,大連光華店;1951,華東人民
魯迅思想研究(何干之)1949,哈爾濱東北店
魯迅全集校讀記(孫用)1950,作家書屋
魯迅作品及其他(胡今虛)1950,泥土社
欣慰的紀念(許廣平)1951,人文
魯迅小說講話(許傑)1951,泥土社
魯迅(王士箐)1951,三聯
魯迅—偉大的思想家與偉大的革命家(徐懋庸)1951,中南人民
魯迅與中國文學(王瑤)1952,平民
我所認識的魯迅(許壽裳)1952,人文
會議魯迅(馮雪峰)1952,人文
魯迅的故家(周壽壽)1953,上海出版公司
論魯迅(國外作家評論魯迅)1953,泥土社
魯迅思想的邏輯發展(華崗)1953,新文藝
魯迅作品的分析(1—3卷,朱彤)1953—1954,上海東方書店
向魯迅學習(唐弢)1953,平民
魯迅小說助讀(許欽文)1953,北新
魯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徐中玉)195,上海自由出版社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周遐壽)1954,上海出版公司
關於魯迅的生活(許廣平)1954,人文
魯迅《野草》探索(衛俊秀)1954,泥土社
《野草》探索(馮雪峰)1956,新文藝
魯迅小說論集(李桑牧)1956,長江
跟青年談魯迅(馮文炳)1956,中青
《吶喊》分析(許欽文)1956,中青
魯迅作品論集(陳涌等)1956,中青
憶魯迅(茅盾等)1956,人文
魯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大會,1956,大會編輯出版
回憶魯迅先生(李霽野)1956,新文藝
魯迅先生的幼年時代(許欽文)1956,浙江人民
魯迅傳略(朱正)1956,作家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徵(唐弢)1957,新文藝
魯迅的青年時代(周豈明)1957,中青
魯迅在北京住過的地方(孫世愷)1957,北京
魯迅研究(劉涉溪等)1957,作家
關於魯迅的小說、雜文及其他(徐中玉)1957,新文藝
論阿Q和他的悲劇(王西彥)1957,新文藝
魯迅作品研究(吳奔星等)1957,江蘇人民
魯迅的文藝思想(以群)1957,新文藝
《故事新編》的思想意義和藝術風格(《文藝月報》編)1957,新文藝
魯迅在文學戰線上(唐弢)1957,中青
魯迅講學在西安(單演義)1957,長江
魯迅研究概述(邵伯周)1957,湖北人民
魯迅的小說(巴人)1957,新文藝
魯迅研究札記(胡冰)1958,新文藝
回憶偉大的魯迅(沈尹默等)1958,新文藝
魯迅創作的藝術技巧(朱彤)1958,新文藝
魯迅親友談魯迅(張能耿)1958,浙江東海文藝
魯迅—他的生平和創作(王士箐)1958,中青;增訂本改名為《魯迅傳》,1959
《彷徨》分析(許欽文)1958,中青
和魯迅相處的日子(川島)1958,人文,1979,四川人民
魯迅研究資料編目(沈鵬年)1958,上海文藝
回憶魯迅房族和社會環境35年間的演變(觀魚)1959,人文
魯迅作品講話(何家槐)1959,長江
心靈的歷程(李桑牧)1959,長江
魯迅回憶錄(許廣平)1961,作家
論阿Q的典型問題(1922—1961),1961,華東師大中文系資料室編印
魯迅詩歌注(周振甫)1962,浙江人民
仰止集(林如稷)1962,四川人民
我論魯迅(蘇雪林)1967,文星
關於魯迅(梁實秋)1970,台北愛國眉出版社
魯迅《野草》注釋(李何林)1976,陝西人民
回憶魯迅(周建人)1976,上海人民
魯迅研究參考資料 1977,上海師大
魯迅回憶錄(第1、2集,宋慶齡等)1978—1979,上海文藝
魯迅與女師大學生運動(陳淑渝)1978,北京人民
魯迅早期五篇論文注釋(王士箐)1978,天津人民
魯迅前期思想發展史略(林非)1978,上海文藝
論魯迅的小說創作(吳中傑、高雲)1978,上海文藝
魯迅年譜(王觀泉)1979,黑龍江人民
魯迅年譜 1979,安徽人民
魯迅年譜(上下卷,鮑昌、邱文治)1979—1980,天津人民
魯迅小說論稿(林非)1979,天津人民
我心中的魯迅(周建人、茅盾等)1979,湖南人民
魯迅研究資料索引(上下冊,北京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院合編)1980—1982,人文
魯迅回憶錄正誤(朱正)1979,湖南人民;修訂本,1986,人文
讀魯迅書信札記(馬蹄疾)1980,湖南人民
魯迅書簡追憶(黃源)1980,浙江人民
魯迅文學道路(馮雪峰)1980,湖南人民
《魯迅日記》札記(包子衍)1980,湖南人民
魯迅演講資料鉤沉(朱金順輯錄)1980,湖南人民
魯迅的印象(日本增田涉著,鍾敬文譯)1980,湖南人民
第一塊基石(王西彥)1980,上海文藝
魯迅筆名索解(李允經)1980,四川人民
《吶喊》《彷徨》的思想藝術(李希凡)1981,上海文藝
地獄邊沿的小花—魯迅散文詩初探(閔抗聲)1981,陝西人民
魯迅評傳(曾慶瑞)1981,四川人民
魯迅創作道路初探(王士箐)1981,社科
魯迅美學思想論稿(劉再復)1981,社科
《野草》銓釋(許傑)1981,百花
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蕭軍)1981,黑龍江人民
魯迅哲學思想研究(張琢)1981,湖北人民
魯迅手稿管窺(朱正)1981,湖南人民
魯迅思想探索(齊一)1981,上海人民
魯迅舊詩集解(張恩和)1981,天津人民
魯迅在世界文學上的地位(戈寶權)1981,陝西人民
魯迅誕辰百年紀念集(魯博研究室編)1981,湖南人民
魯迅思想研究(馬良春)1981,社科
憶念魯迅先生(黃源)1981,人文
魯迅傳(林志浩)1981,北京
魯迅小說論稿(陳鳴樹)1981,上海文藝
魯迅著譯系年目錄(上海魯迅紀念館編)1981,上海文藝
紀念魯迅誕生一百周年論文集(復旦大學魯迅研究室編)1981,復旦出版社
《阿Q正傳》在國外(戈寶權)1981,人文
編輯生涯憶魯迅(趙家壁)1981,人文
魯迅年譜(第1卷,魯博研究室編)1981,人文
魯迅誕辰百年紀念集 1981,湖南人民
國外魯迅研究論集(1960—1980,樂黛雲編)1981,北大出版社
魯迅研究百題 1981,湖南人民
紀念魯迅誕生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1981,湖南人民
魯迅傳(林非、劉再復)1981,社科
魯迅與北京風土(鄧雲鄉)1982,文史資料出版社
北京大學紀念魯迅百年誕辰論文集(王瑤等)1982,北大
魯迅評傳(彭定安)1982,湖南人民
魯迅「國民性思想」討論集(鮑晶編)1982,天津人民
周作人回憶錄 1982,湖南人民
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選(上下冊,李宗英、、張夢陽編)1982,社科
論阿Q精神勝利法的哲理和心理內涵(呂俊華)1982,陝西人民
《野草》研究(孫玉石)1982,社科
《兩地書》研究《王得後》1982,天津人民
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王富仁)1983,陝西人民
魯迅思想與雜文藝術(邵伯周)1983,陝西人民
魯迅年譜(1—4冊,李何林主編)1984,人文
魯迅故家的敗落(周建人口述,周嘩編寫)1984,湖南人民
魯迅先生與未名社(李霽野)1984,人文
魯迅論(陳涌)1984,人文
魯迅綜論(楊義)1984,陝西人民
論《故事新編》的思想藝術及歷史意義(林非)1984,天津人民
魯迅的美學思想(唐弢)1984,人文
魯迅作品論集(王瑤)1984,人文
魯迅與日本文學(劉柏青)1985,吉林大學出版社
STYLIST—魯迅研究的新課題(李國濤)1986,陝西人民
人間魯迅(第1卷,探索者;林賢治)1986,花城
魯迅文化思想探索(金宏達)1986,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論魯迅精神(正一)1986,新疆人民
魯迅研究(上冊,林志浩)198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宗論》(王富仁)1986,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魯迅雜文研究六十年(張夢陽)1986,浙江文藝
魯迅研究新論(廖子東)1987,廣西人民
魯迅研究史(上卷,袁良駿)1986,陝西人民
魯迅述林(林辰)1986,人文
魯迅的論辯藝術(李永壽)1988,陝西人民
心靈的探秘(錢理群)1988,上海文藝

㈧ 朱氏家族族譜,

朱姓家譜
朱姓家譜介紹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按照歷代規制,也編制了皇家家譜,稱為玉牒,朝廷設有專官管理,稱宗人府,記錄皇族成員的世系。由於戰亂,明代的玉牒沒有存世。
家譜的編修是每族的大事,朱氏家族:的家譜一般20年或30年編修一次,稱為做譜。編修家譜時,全宗室或整個家族設立總局,總管家譜編修的人叫譜東,掌管財務的會計稱銀東,以下各支族設立分局,分局也設有譜東和銀東。各房還要派人擔任分錄、匯抄、校對。分局負責填寫各戶人丁口數目,出生、婚配情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總局將分局的材料進行匯編,請人執筆編纂,刻板印刷。領譜時,全族要擺宴慶賀,附近的家族和官府也會派人來祝賀。家譜每戶一冊,必須妥善保管。為了保證家譜的准確無誤,每隔若干年還要進行驗譜,驗譜由族長主持,對每戶族譜的收藏情況進行調查,凡把族譜損壞的,都要受到重。
修譜
歷史上的朱姓,也與中國其他族姓一樣,非常重視本族姓歷史的編修。最早的朱氏族譜興修於何時何代,資料不足征;但作為漢魏六朝東南最古老和龐大的門閥世族,朱姓已有家乘、譜牒。
隋唐之世,譜牒之學大興。當此之時,朱姓譜牒不僅藏於私家,且為國家收藏,甚至公開流傳於世。所以宋人歐陽修撰《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時,才可能將宰相朱敬則的沛國朱氏世系理清。唐人林寶的《元和姓纂》,也應是參考了朱氏譜牒而撰成其「朱姓」條的。
理學大師朱熹也非常重視族史的研究。他成名後,曾率領福建族人到安徽婺源尋根訪祖,又親自編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譜》,並撰寫譜序。他的這種重視家族歷史的態度,為後世朱氏樹立了榜樣。
明清之世,朱姓修譜之風更盛,並產生了如南海九江朱氏的朱次琦這樣的譜學名家。朱次琦在繼承前人譜學成就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編纂體例,強調重實證的修譜方法,編成了一部清代譜牒的典範之作《南海九江朱氏家譜》,被譽為「清代譜牒學發展中的一個大家」(見《譜牒學研究》第三輯所載馮爾康文《清代譜牒學家朱次琦》)。
解放以後,祖國大陸朱姓修譜一度中斷,但港、台地區則仍有公刻或私印朱氏族譜問世。時至今日,修譜之風在祖國大陸又悄然興起,就筆者所知就有多處朱姓在新修族譜。如湖南平江岑川紫陽堂1991年九修《朱氏宗譜》,1993年湖北應城紫陽堂《朱氏宗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新修族譜。
族譜的內容
各家朱氏譜牒,其體例分類多少不一,內容詳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一般的朱氏族譜,大都有這幾項內容:
(1)譜名,(2)譜序,(3)目錄,(4)凡例,(5)恩榮錄,(6)遺像、像贊,(7)五服圖,(8)家規家法,(9)宗支世系,(10)譜系本紀,(11)任宦記,(12)家傳,(13)祠宇,(14)墳塋,(15)藝文,(16)族產,(17)派語,(18)後跋,(19)領譜字型大小,(20)雜錄等等,共約20類。可見,族譜相當一部志書,其內容極為豐富,它記述了本族姓的來源、世系、遷徙、婚姻、族人事跡、經濟狀況、喪葬、祀典、家規家法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可以說,族譜是中國傳統宗族主義文化的網路全書。
譜名,朱姓族譜名稱有稱「朱氏族譜」的,也有叫「朱氏家譜」的。此外,有的稱「支譜」,也有的稱「統宗譜」或「通譜」。有的族譜還在名稱上詳細註明地域或宗支,如朱次琦所編《南海九江朱氏家譜》,又如《紫陽朱氏建安譜》、《紫陽朱氏武林派宗譜》。
譜序
譜序,是族譜中極有價值的文章。一部族譜往往有多篇序文,它們大都由本族名流與本族有淵源關系(如親朋好友)的著名學者、政界人士所寫。譜序文章,其內容多為論述族譜的重要意義、本族修譜的歷史、本族姓的源流。歷史上保存下來見載於各朱氏族譜或各朝文集中的朱氏族譜序,數量極多。其中,最著名、流傳最廣的首推朱熹所作《婺源茶院朵氏世譜序》。該譜序又叫《新安朱氏世譜序》,見載於大多數朱姓族譜上。
族譜的保存
中國人對待族譜的態度是極神聖的,各族姓往往把本族家譜作為聖物收藏,朱姓也不例外。朱姓對族譜的愛惜程度可從同治壬申年湖南紫陽堂《朱氏族譜》上所載的《領譜家規》一文反映出來。
《領譜家規》
譜乃通族法物也。祖宗之名號攸存,埋葬之山方攸寄。編號分給,須當視同至寶。凡有事看譜,務宜洗手焚香,拂拭幾席,然後開箱啟譜,眼同觀看。看畢即數清部數,隨貯譜箱。毋得剜補添墨污由穢,並不得傳至異姓與異姓人抄媵。每年冬至,各捧家譜,齊赴宗祠;祭祖行禮畢,宣講家政,即將譜冊驗明。倘領譜者精譜不到,即系賣宗鬻祖之人。除家法懲治外,另擇賢明者收管。其剜補污穢者,均罰銀五兩入祠。然驗譜牒,須舉素行公正者同驗,亦毋得作奸貽害,違者公同議罰。今編立「祖澤綿長隆祀典,孫技繁衍振家聲」字型大小,訂為十四冊。草譜文冊,編立「孝友睦姻任恤」字型大小,各房照字型大小具領收存。謹將字型大小另列於後,毋得彼此互易,致有重收偏廢,以干罰責。慎之、慎之。
也因此大批朱姓族譜從「文革」之火和「掃四舊」余燼中被搶救出來,為我們今天的尋根和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和依據。
今天,國內外公私收藏和新修的朱姓族譜極多,其中,僅北京圖書館所藏朱姓族譜就72部之多,其族譜數在各姓中排第九位,而見載於《美國猶他家譜學會中國族譜目錄》中的朱姓族譜更多,達88部,在各姓中名列第六。又據山西人民出版社所出《中國家譜目錄》記載,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家譜資料研究中心所藏朱姓族譜也有60部計771冊71652頁之多。
--------------------------------------------------------
朱姓家譜文獻目錄
中國國家·大興朱氏家乘五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錫庚撰
河北省
河北撫寧·朱氏譜圖一幅 藏地:河北撫寧縣上庄坨鄉未村 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稿本
上海市
上海·朱氏族譜六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朝坤等修 清嘉慶七年(1802年)刊本四冊
上海·朱氏族譜六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文忻修 清道光七年(1827年)刊本四冊
上海·朱氏族譜六卷 藏地:美國 (清)朱文烈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刊本四冊
上海·朱氏家譜三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朝棟纂 清道光間刻本三冊
上海·朱氏族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科學 院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 吉林大學 蘇州大學 日本 美國 (民國)朱澄儉續修 1928年活字本
上海南匯·周浦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 吉林大學 上海文化管理委員會 江蘇鎮江市博物館 美國 (民國)朱世傑 朱惟恭修 1926年鉛印本
上海寶山·羅陽朱氏重修家譜四卷 藏地: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上海圖書館 美國 (民國)朱詒彬續修 朱世賢纂 1934年排印本四冊
江蘇省
江蘇南京·金陵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嘉齡編 清光緒三年(1877年)鈔本四冊
江蘇南京·金陵朱氏新譜稿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朝柱纂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樹滋堂木活字本二冊
江蘇盱眙·朱氏入支宗譜十卷 藏地:美國 (民國)朱兆藩等修 1929年務本堂木活字本十冊
江蘇揚州·朱氏族譜四卷
江蘇邗江·邗東朱氏宗譜十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上斌等編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白鹿堂活字本十冊
江蘇·靖江資善堂朱氏支譜十卷 藏地:復旦大學 (民國)朱一鳳等纂 1941文華齋石印本
江蘇·寶應朱氏家乘□□卷 藏地:江蘇寶應縣圖書館 民國初鈔本
江蘇·寶應朱氏家譜二卷 藏地:江蘇寶應縣下舍鄉顧家村 (民國)朱思襄主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蘇江都·維陽江都朱氏十二修族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澤林等重修 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余鏡堂活字本八冊
江蘇江都·維陽都朱氏族譜十二卷 藏地:美國 (清)朱步南等十修 清光緒七年(1881年)活字本十四冊
江蘇·江都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治卿修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木活字本六冊
江蘇·江都朱氏重修族譜十四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承業主修 1920年鉛印本十四冊
江蘇·泰興朱氏宗譜八十四卷 藏地:南京市圖書館 (清)朱銘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刊本十二冊
江蘇南通·崇川朱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河北大學 (二部) 江蘇南通市圖書館 (民國)朱大淼 朱陽生纂 1917年南通翰墨林書局鉛印本八冊
江蘇·如皋范湖洲朱氏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哈爾濱師范大學 (民國)朱祖榮總纂 1920年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鎮江·月潭汪潤朱氏支譜四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淑續編 清道光七年(1827年)序刊本二冊
江蘇鎮江·潤東朱氏族譜十二卷 藏地:人民大學 美國 (清)朱淳高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本十二冊
江蘇鎮江·潤東彪林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藏地:日本 美國(清)華錦章等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世德堂木活字本二十四冊
江蘇鎮江·順江洲朱氏重修族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琳朱洪文七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注經堂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丹徒·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朱錫九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敬嶺堂活字本八冊 ·
江蘇丹徒·朱氏九修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永煦修 丁德昌輯 1921年活字本二十冊
江蘇揚中·朱氏家譜藏地: 江蘇揚中縣民國間木刻本六冊
江蘇揚中·朱氏家譜藏地:江蘇揚中縣(二部)民國間木刻本十冊
江蘇揚中·朱氏家譜藏地:江蘇揚中縣民國間木刻本十二冊
江蘇丹陽·雲陽朱氏重修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民國)朱克導修 單景雲纂 1919年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丹陽·雲陽觀東朱氏重修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從金 朱之蘭經修 1919年在茲堂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常州·蘭東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清)朱兆榮修 清光緒十年(1884年)宗正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中國歷史博物館 (清)朱鶴皋撰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凝祉堂刻本
江蘇常州·毗陵韓樞朱氏續修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裕昌等纂 清光緒四年(1878年)崇道堂活字本十二冊
江蘇常州·古歙潭渡朱氏遷常支譜八卷 藏地:美國 (清)朱魯堂等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義安堂活字本八冊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長松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懷淳堂活字本八冊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十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民國)朱景元 朱景昌等修 1920年紫陽堂刻本十冊
江蘇常州·毗陵朱氏宗譜二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 (民國)朱潤培編 1931年石印本
江蘇武進·馬鞍墩朱氏宗譜六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光勛 朱有德等修 清光緒元年(1875年)紹文堂木活字本八冊
江蘇·武進顏塘橋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美國 (清)朱邦英等修 清光緒四年(1878年)遺直堂活字本六冊
江蘇·武進顏塘橋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民國)吳文盛修 1944年遺直堂木活字本
江蘇武進·碩喬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順德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敬義堂鉛印本八冊
江蘇武進·靈台朱氏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光耀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彝倫堂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武進·靈台朱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河北大學 (清)朱百昭 朱緒曾修 清宣統元年(1909年)木刻本十二冊
江蘇武進·靈台朱氏宗譜十四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存卷2—7、9—12、14)(民國)朱永炳修 朱炳坤纂 1947年詒善堂木活字本
江蘇無錫·朱氏宗譜四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友仁等纂 清咸豐三年(1853年)聽彝堂活字本二十四冊
江蘇無錫·朱氏宗譜十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清)朱元標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聽彝堂活字本
江蘇無錫·紫陽朱氏家譜二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京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民國)朱繼祖修 朱祖鎬輯 1924年聽彝堂刊本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注書堂活字本二十六冊
江蘇江陰·池墩朱氏宗譜十卷 藏地:河北大學 (民國)朱晉松修 1947年木刻本十冊
江蘇宜興·宜荊朱氏宗譜十一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吉林大學 (清)朱人纂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樹滋堂活字本十二冊
江蘇宜興·古臨津朱氏宗譜二十卷首二卷末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宣統三年(1911年)懷新堂活字本二十冊
江蘇宜興·七修扮里朱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吉林大學 (民國)朱良英修 1940年白鹿堂鉛印本十二冊
江蘇無錫·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族譜二十首一卷補刻四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南京大學(清)朱恩沐纂卷,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吉林大學 日本 美國 (清)朱瑛編。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敦倫堂刻本三十二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江蘇蘇州博物館 美國 — (清)朱必榮等輯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敦倫堂刊本二十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七十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鳳銜等修 清光緒九年(1883年)惠山宗祠敘倫堂活字本七十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必江修 清光緒間追遠堂活字本十冊
江蘇蘇州·古吳朱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河北大學 吉林大學 日本美國 (民國)朱述祖等修 1915年惠山宗祠敘倫堂活字本八十冊
江蘇蘇州·紫陽[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江蘇蘇州博物館 民國鈔本一冊
江蘇常熟·虞山朱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昌風 朱泰雲主修 朱紱纂修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惠迪堂刻本十五冊
江蘇常熟·朱氏先世事實錄一卷 藏地:江蘇常熟市圖書館 (清)翁,b存邵齋熊等撰民國間徐兆瑋鈔校本一冊
江蘇吳縣·朱氏家譜八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榮珍 朱書傳等續修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刊本五冊
江蘇吳縣·紫陽朱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熊飛等修 · 清咸豐六年(1856年)鈔本二冊
江蘇沙洲·楊庫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藏地:江蘇常熟市圖書館 (民國)朱敘全 沈 清耀等纂 1925年宗德堂活字本四冊
浙江省
浙江杭州·紫陽朱氏武林派宗譜十二卷首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南京市圖書館 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1—4、9—12)(清)朱封修 清嘉慶八年(1803年)刻本
浙江杭州·武林朱氏世譜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學 (清)朱廷慶原輯 清鈔本
浙江餘杭·唐樓朱氏家譜藏地:中國科學 院圖書館 (清)朱執庵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刊本一冊
浙江富陽·富春靈橋朱氏副譜藏地: 日本 清乾隆間寫本六冊
浙江富陽·富春靈橋朱氏副譜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美國 (清)朱鼎武等補輯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介錫堂木活字本六冊
浙江富陽·東安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浙江富陽縣南津鄉南四村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木刻本
浙江蕭山·朱家壇朱氏宗譜文集四卷 系圖六卷 行傳六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振麟等修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敦倫堂刊本四冊
浙江蕭山·朱家壇朱氏宗譜文集五卷 系圖七卷 行傳八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錘朱風標等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敦倫堂活字本十八冊
浙江·蕭山朱家壇朱氏宗譜文集五卷 系圖六卷 行傳九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上海圖書館 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日本美國 (清)朱耀纂 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
浙江蕭山·黃閣河朱氏家譜八卷 藏地:美國 (清)朱永等修 清嘉慶三年(1789年)木活字本四冊
浙江·蕭山黃閣河朱氏家譜八卷 藏地:美國 (民國)朱妙助等修 1932年木活字本十冊
浙江·蕭山翔鳳村朱氏家譜十六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城等修 清同治九年(1870年)敬愛堂木活字本十六冊
浙江·蕭山翔鳳朱氏宗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大纂 清宣統元年(1909年)敬愛堂木活字本十六冊
浙江·蕭山桃源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浙江蕭山縣志辦公室
浙江寧波·蛟川東管朱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河北大學 (清)朱聲榜編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木刻本八冊
浙江寧波·鎮海朱氏運石浦家乘一卷 藏地:吉林大學 浙江省圖書館 (民國)朱傳型編 1934年鉛印本一冊
浙江·餘姚朱氏宗譜十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開大學 遼虧大連市圖書館 吉林大學 浙江餘姚黎洲文獻館 美國 (清)朱蘭總修
浙江·餘姚朱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清)朱九疇總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一本堂鉛印本二十冊
浙江·餘姚朱氏譜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餘姚梨洲文獻館 (民國)朱元樹總修 1931年一本堂活字本
浙江·餘姚長豐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民國)朱志炎 朱志園修 1927年樹德堂木活字本四冊
浙江鄞縣·四明藕橋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清)朱學 山 朱學 宜等纂 清同治五年(1866年)木活字本五冊
浙江鄞縣·四明藕橋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朱充熾纂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繼述堂活字本五冊
浙江鄞縣·四明藕橋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朱善晉纂 1929年繼述堂木活字本六冊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朱氏宗譜四卷 藏地:浙江鄞縣章村鄉朱湯村 清光緒三年(1877年)木刻本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浙江鄞縣章村鄉朱湯村 (民國)朱久來 徐廷璋等纂 1919年入和堂木活字本二冊
浙江鄞縣·四明朱氏宗譜三卷 藏地:浙江鄞縣古林鄉文化站(殘) 清宣統元年(1909年)木刻本
浙江鄞縣·鄞江朱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朱炳蕃纂 1914年木活字本四冊
浙江鄞縣·四明鄞江新安朱氏宗譜七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沈濟川等纂 1933年木活字本二冊
浙江鄞縣·光溪朱氏宗譜八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存卷首、卷1—7) (民國)朱遠萍纂 1937年木活字本
浙江·慈潘江朱氏宗譜三卷首二卷末二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國)朱鳳翔 周毓纂 1928年鈔本一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洪文中修 清嘉慶十年(1805年)鈔本二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翁有基修 清同治十年(1871年)鈔本二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丁謙修 清宣統二年(1910年)鈔本八冊
浙江象山·關山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民國)王九維修 1946年鈔本
浙江象山·唐翰朱氏宗譜二十七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馬丙書修 清道光八年(1828年)木刻本
浙江象山·唐翰朱氏宗譜二十七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民國)鮑謙修 1914年木刻本
浙江象山·朱氏大二四房房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鈔本
浙江象山·朱氏人房房譜一卷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管會。民國鈔本
浙江嘉興·秀水朱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浙江嘉興市圖書館 (清)朱嵩齡朱守葆補輯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刻本一冊
浙江嘉興·秀水朱氏家譜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存一冊)(清)朱榮修 清咸豐間刻本
浙江嘉興·秀水朱氏家乘藏地:浙江嘉興市圖書館 (存卷4) (清)朱建子輯朱德遴重修 清鈔本
浙江嘉興·朱氏宗譜一卷 清光緒六年(1880年)刻本一冊
浙江嘉興·朱氏世系家譜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朱守葆修 清鈔本一冊
浙江海寧·紫陽朱氏統宗世譜十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家刻本一冊
浙江海寧·紫陽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1、2) (清)朱山音輯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刻本
浙江海寧·朱氏花園支家乘□□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首、卷1—3) (清)朱一是輯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
浙江·海寧花園朱氏宗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存宗等修 清道光八年(1828年)奕載堂刊本七十六冊
浙江·海寧花園朱氏宗譜二十四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2上、3下、9下、10、19上) (清)宋家珍 朱仁壽纂 清光緒二年(1876年)刻本
浙江·海寧花園朱氏宗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朱維行纂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奕載堂刻本四十冊
浙江海寧·花山朱馬氏家乘八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美國 (清)朱昌頤 馬惟陽編 清咸豐七年(1857年)遠堂刊、民國間增補印本
浙江海寧·海昌朱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上海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昌燕等修 清光緒十年(1884年)哲延堂刊本
浙江平湖·新安月潭朱氏族譜十卷 藏地:河北大學 (清)朱國蘭修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木刻本五冊
浙江·海監澉浦朱氏家乘六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卷1) (清)朱毓文 朱文驤輯 清道光間思成堂刻本
浙江海鹽·朱氏宗譜九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 (清)朱元翰修 朱壽均等輯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至十五年(1889年)刻本
浙江海監·澉川朱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存世系表一冊)民國間鈔本
浙江湖州·紫陽朱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丙熙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29年)惠均堂刊本六冊
浙江湖州·菱塘朱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河南省圖書館 (清)朱希孔輯 清道光二年(1822年)誠敬堂木刻本
浙江湖州·菱塘朱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士純等修 清光緒二年(1876年)誠敬堂刊本六冊
浙江湖州·竹墩朱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彤書增修 朱綸補 清光緒三年(1877年)思成堂刊本六冊
浙江長興·紫陽朱氏宗譜□□卷 藏地:浙江長興縣博物館 (第三冊)(民國)朱景仰 朱思縉纂 1920年木刻本
浙江紹興·朱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承仁鈔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寫本二冊
浙江長興·松林朱氏宗譜一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登瀛訂 清嘉慶間玉泉堂刊本二冊
浙江長興·朱氏譜中傳文 藏地:日本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寫本一冊
浙江長興·朱氏譜中傳文不分卷 藏地:美國 (清)朱煥祖等撰 清咸豐六年(1856年)寫本一冊
浙江長興·山陰天樂朱氏族譜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國(清)朱王印朱 生等修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木活字本四十八
浙江紹興·山陰柯山朱氏本支宗譜二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偉軒編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木活字本
浙江紹興·朱氏宗譜藏地:日本美國 (清)朱沛然修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寫本二冊
浙江紹興·山陰陡朱氏宗譜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河北大學 吉林大學 南京市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朱福青纂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思成堂活字本
浙江紹興·山陰白洋朱氏宗譜三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科學 院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人民大學 天津市圖書館 河北大學 遼寧圖書館 吉林大學 上海圖書館 浙江省圖書館 (清)朱增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朱氏五泉堂木活字本
浙江紹興·山陰嵩臨朱氏世譜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清)朱光庭 清鈔本一冊
浙江紹興·紹縣白洋朱氏宗譜三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 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中國國家大學 河北大學 杭州大學 日本 美國 (民國)朱慶等編 1926年玉泉堂活字本
浙江·紹興漁後村朱氏宗祠草譜一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民國)朱廣潤輯
浙江紹興·會稽賞家村朱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 ·鈔本一冊
浙江諸暨·紫岩鎮山朱氏宗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朱

熱點內容
大學招生專員 發布:2024-06-28 08:18:14 瀏覽:868
大學生休學申請表 發布:2024-06-28 08:14:24 瀏覽:338
可愛大學生 發布:2024-06-28 08:14:17 瀏覽:362
江南大學陸傑教授研究方向 發布:2024-06-28 08:14:16 瀏覽:426
自考本科建築工程技術 發布:2024-06-28 08:12:41 瀏覽:723
加拿大皇後大學讀本科 發布:2024-06-28 08:12:40 瀏覽:291
美國大學關閉孔子學院 發布:2024-06-28 08:11:55 瀏覽:827
大學生摸底 發布:2024-06-28 08:07:09 瀏覽:977
金融學自考本科哪家好 發布:2024-06-28 07:58:03 瀏覽:322
華南理工大學軟體復試 發布:2024-06-28 07:18:57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