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簡介

發布時間: 2024-06-23 10:44:54

1. 北京林業大學有哪些知名的教授

北林的知名教授很多,關鍵還是看你自己的專業和方向。這里的老師大多專數都很不錯,北林是林學和風景園屬林學雙一流學科的高校,這些老師的專業技能也是過硬。我是園林學院的學生,簡單舉幾個身邊老師的例子,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 張啟翔老師。園林植物界的大牛,看起來非常年輕,你根本想像不到他的真實年齡,他上課非常認真,並且樂於和學生交流,經常會讓我們提各種問題,他會很耐心地給我們解答。

    此外,賈桂霞老師,羅樂老師,趙惠恩老師都很不錯,他們的專業造詣和為人都很值得我學習。

    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恨自己沒有上心努力學習了。希望能抓住一切時間來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不辜負這美好的青春吧。我愛北林,愛這里的老師!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 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學校於1952年開設水土保持課程,1958年開辦水土保持專業,1980年成立水土保持系,1992年成立水土保持學院。經過5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水土保持理論與高新技術研究中心、高層次水土保持人才培養中心、高水平科研成果集成轉化和示範推廣中心、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國內外交流合作中心。
    學院有教職工82名,其中專任教師58人,教授23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28人;所有的中青年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人;省部級跨世紀學術與技術重點培養對象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3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獎3人,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2人。

    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導師介紹——趙廷寧 教授
    姓名 趙廷寧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62.03.05
    院系名稱 水土保持與生態學院 一級學科 林學
    二級學科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研究方向1 荒漠化防治
    研究方向2 水土保持 研究方向3 生態環境建設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現任職務 方向主任
    現在職稱 教授 職稱評定時間 1994.04
    導師最後學歷 研究生畢業 導師最後學位 博士
    獲學位時間 2003.07 獲學位單位 北京林業大學
    是否院士 非院士 是否留學 是
    留學國別 日本 留學時間 1990.03-1991.03
    碩導、博導 碩導 批碩、博導時間 1996.04
    在讀碩士 5 人 畢業碩士 2 人
    在讀博士 0 人 畢業博士 0 人
    上崗時間 1996.01 現在在崗否 是
    其它稱號 0 所在學科是否博士後流動站 是
    工作簡歷 趙廷寧,男,漢族,1962年3月5日生於河北省陽原縣。1978年入北京林學院水土保持系(現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學習,198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獲農學碩士學位。1987晉升助理研究員,1993年被首批評為北京林業大學青年骨幹教師,1994年晉升副研究員,歷任中日黃土高原治山技術訓練中心項目研究協調員與日語翻譯、水土保持學院實驗中心副主任、荒漠化防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國防治荒漠化培訓中心培訓部主任、日本琉球大學客座研究員、荒漠化防治工程系主任等職。現任荒漠化防治方向主任,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荒漠化防治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組成員,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理事,同時兼內蒙古自治區臨河市、寧城縣科技與社會發展顧問等職。參加有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日本綠化工學會、日本滑坡學會、日本農業土木學會等學術組織,曾獲第一屆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青年科技獎(1994)。
    教學工作 荒漠華防治工程學、(研)荒漠華監測與評價(研)、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研)、鄉鎮規劃、33623 037
    城鎮綠化、工程地質、建築設備、水土保持規劃(曾)、計算機應用(曾)、土力學(曾)
    研究領域 自1982年以來,一直從事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研kaoyangj
    究、教學工作至今。先後主要參加或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攻關、省部級科技攻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青年科學家資助項目、橫向合作、自選課題等15項,先後獲得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獨立或合作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1篇被EI收錄;參加編寫教材、專著7部,並先後為簡明華夏網路全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球支持系統網路全書、中國大網路全書撰寫有關防護林、水蝕、風蝕、防沙治沙方面的詞條近10條。1990年以來,連續參加起草國家「八五」、「九五」、「十五」防沙治沙國家攻關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實施方案。任中國荒漠化防治培訓中心培訓部主任期間,曾成功舉辦兩期荒漠化防治技術培訓班,參加國家防沙治沙重點縣的檢查工作。1999年起,應北京市計委和懷柔縣、房山區、門頭溝區計委的邀請,先後指導了上述一縣兩區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2000年4月起,主持編制了《中國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國家行動方案》,主持實施了由國家林業局組織的百名專家送科技下鄉活動河北懷來組的工作,先後主要參加了「全國重點地區防沙治沙工程科技支撐方案」、「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撐方案」、「奧運科技(2008)行動計劃重大項目—北京防沙治沙關鍵技術與示範工程實施方案」、「退耕還林工程科技示範點科技支撐實施方案」等的編制工作,「中國沙產業發展綱要」、「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技術規范與管理辦法」、「平原綠化工程技術規范與管理辦法」、「太行山綠化工程技術規范與管理辦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管理辦法」的研討工作,以及國家林業局主持的防沙治沙政策調研工作,調研報告被作為國家林業局的十大優秀報告之一上報國務院。同期,還應聘指導了北京市延慶縣、密雲縣、懷柔區,河北省懷來縣、豐寧縣,內蒙古臨河市、寧城縣、奈曼旗,陝西省吳旗縣,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彭陽縣,河南省洛陽市郊區,甘肅省蘭州市北山,山西省朔城區、左雲縣,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生態環境建設和防沙治沙工作。其中,主持編制的「河北省豐寧縣小壩子生態特區建設規劃」已於2002年12月通過了由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姓名 丁國棟 性別 男 民族 滿
    籍貫 內蒙古 出生
    日期 1963.3.18 政治
    面貌 黨員
    工作
    時間 1985.7 行政
    職務 技術
    職務 教授
    最高學位 博士 所學
    專業 水土保持 畢業
    院校 北京林業大學
    從事學科情況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研究生導師情況 2000年被批准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科帶頭人情況
    突貢專家情況
    政府特貼情況



    況 榮譽名稱 等級 時間
    優秀社會實踐指導教師 校級 1998
    優秀黨支部書記 校級 2000
    優秀教師 校級 2002
    優秀共產黨員 校級 2003

    3. 嚴耕教授

    嚴耕,生於1958年,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模範教師,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國家林業局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環境哲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網路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之一,現主要從事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ECCI)研究團隊的主持人。

    4. 趙廣傑的簡介

    趙廣傑教授,男,1953年2月1日生。曾留學於日本國立京都大學,鳥取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林學會木材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木材加工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理事,《北京林業大學學報》,全國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林業局有突出貢獻青年專家。
    曾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教育部課題研究10餘項。其中由趙廣傑教授主持的《木材,纖維素及其化學處理材中吸著水介電弛豫機理》課題研究獲得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獎2等獎(排名第一)。《吸著解吸過程中木材與水分的相互作用》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2等獎(排名第一),《立木染色技術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在國內外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木材細胞壁中吸著水的介電弛豫》1部。
    的學術專長是木材物理學,木材流變學,木質環境學研究領域。近年來,主要從事木材的化學流變學方面的研究。現在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杉木密化材固定過程中不同熱處理路徑的化學應力鬆弛》、《木材/層狀蒙脫土納米插層復合材料制備》,948《木材的非電解電鍍技術》,863《木材/無機非金屬復合材料製造技術》,教育部重點課題《木材剩餘物的酚醛液化及其生成物的樹脂化》、博士點基金《木纖維細胞壁壁層主化學成分的分布》等課題研究工作。

    5. 請介紹一下北京林業大學的蘇雪痕教授。不勝感激

    蘇雪痕教授1936年
    8月24日生於浙江鎮海
    縣城一個小職員家庭.不
    足一歲時,因日寇轟炸移
    居上海.小學畢業後由於
    家境貧困半工半讀念完初
    中.為能早日協助家庭生
    計,1952年考入蘇州農業
    職業學校園藝專業,從此
    奠定了終生從事園林事業的基礎.在農校中學習了
    果樹、蔬菜、花卉、造園以及其他農業方面的知識,最
    難能可貴的是有機會大量參與生產實踐,故很早就
    充分體會到該學科動手能力的重要性.農校畢業時,
    因中蘇友好,需要大量的各行業俄語翻譯,上海外國
    語學院從各中專招收生源,1955年由農校推薦考入
    了俄語專業.1957年因中蘇關系急劇惡化,故允許
    中專生源可以轉回原專業本科學習,為此轉入北京
    林學院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自此,如魚得水,學
    習成績優異.由於動手能力強,在園藝知識上有一定
    的基礎,在1960年三年級時就被抽調出來工作,並
    當系主任陳俊愉院士的助手,訂立了師徒計劃,邊工
    作邊完成學業.
    1960年參加工作後,除協助陳俊愉院士的科
    研、教學工作外,參與了果樹專業的籌備及教學工
    作,一年後又調入園林樹木教研室,參與園林樹木、
    苗圃、花卉等教學工作,也曾任園林樹木教研室主
    任.文革中,學校在雲南招收工農兵學員時,負責全
    系教學工作.1979年學校回京後開始自學英語並講
    授園林樹木學,1984年赴英國皇家植物園進修.在
    英期間主攻了英國園林史、園林植物應用、花卉市場
    調查,參觀過70餘個公園及植物園,並收集了大量
    資料.回國後任園林系副主任、主任,於1990年籌建
    了花卉研究所,引進了法國溫室,興建了組培樓,並
    任所長至今.
    在英國進修期間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到植物景
    觀在園林中的重要性,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是其他任何
    專業、學科所替代不了的,這需要有廣博的植物分類
    及生態學知識、野外實踐經驗,並與藝術性、文學性融
    為一體;其次看到西歐各國園林中到處都有從中國引
    去的觀賞植物,而且其中很多種類在我國還處於野生
    狀態,受到極大震動與刺激,決心回國後為研究生開
    設「植物配置與造景」及「野生花卉」課程.為達此目
    的,通過各種渠道和機會到新疆的冰大板、白楊溝、菊
    花台、吐魯番,青海的青海湖、互助北山,甘肅興隆山,
    吉林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遼寧千山,黑龍江涼水溝、帽
    兒山,山東嶗山,河北壩上,北京百花山、上方山、小龍
    門,安徽黃山,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廣東鼎湖山,
    廣西十萬大山,四川大巴山,山西太行山,河南伏牛
    山,海南尖峰嶺等地調查野生花卉及典型的植物群落
    結構,拍攝教學資料,還到全國各城市調查植物景觀.
    利用多次出國機會,收集過13個國家的植物景觀,使
    這兩門課程有大量的幻燈片演示給學生看,使之能看
    到國內外植物景觀及野生花卉資源的實例.結合百花
    山野外野生花卉資源調查,加以印證,極受同學歡迎.
    為結合教學,蘇雪痕教授撰寫出版了《植物造景》,主
    編了《中國木本觀賞植物圖鑒》Ⅰ、Ⅱ冊,還任《中國野生
    花卉圖譜》副主編,此外,他還參編過《中國花經》、《園
    林花卉》等書籍.
    從1980年開始,蘇雪痕教授就著手對園林植物
    耐蔭性的研究,為今後更合理地配植人工植物群落提
    供了科學依據.此外,對闊葉常綠植物引種北京抗寒
    機理及野生花卉引種、栽培及繁殖也進行了研究.最
    近申請到國家林業局「948」引進項目,從荷蘭引入了
    大量的彩葉植物及夏秋開花植物,並對其進行擴繁與
    栽培研究.他培養了近3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
    後.在總結科研及資料調查分析中寫出涉及園林史、
    園林植物種質資源、園林植物應用、野生花卉引種馴
    化等方面的論文30餘篇.「改善北京城市隔離片林種
    植結構及其生態效益的研究」就是在研究園林植物耐
    蔭性的基礎上,結合博士生培養完成的,並於1997年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第二主持人的「北京
    市園林綠地生態效益的研究」於1999年獲國家科技
    進步三等獎.
    蘇雪痕教授曾任園林植物學科帶頭人、國務院
    學位委員會林科組成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
    景分會副理事長.1994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89年
    以來一直任世界盆栽友好聯盟中國理事,中國森林
    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委員、北京園林學會常務理事、
    林業花卉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城市森林分會
    常務理事.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園林建設蓬勃發展,社
    會上技術力量缺乏,紛紛來校求援.為此蘇雪痕教授
    擔任了北京、深圳、淄博、無錫等多處園林綠化顧問,
    將所學知識用到生產實踐和園林建設中去,在教學
    以外,開辟了另一處施展才學的領域.其在賞石和石
    文化上的造詣為國內外同行認可,經常參與國內外
    賞石展的評審工作,並為我國爭取到1997年在上海
    舉行「第四屆亞洲太平洋地區賞石與盆景大會和展
    覽」,在』99世博會的賞石展中任評委會主任和盆景
    展園的評委.在繁重的工作中他得到了莫大的歡樂,
    也為學校爭到了榮譽.

    6. 王建中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的簡歷

    王建中,男,1952年生,漢族,祖籍河北曲陽。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植物學、生物資源利用學、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學資深專家。先後從事植物學(1974年-1992年)、林區多種經營(1992年-1998年)、植物資源利用與天然產物開發、農林產品貯藏與加工(1999年至今)方面的教學和科研。1992年籌建了「林區多種經營」專業,1998年主持籌建了我國林業高校第一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先後講授10餘門課程,指導培養研究生60餘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研究生50餘名。
    曾任北京林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北京林業大學資源與食品研究所所長、《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編委,林業食品加工與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能源學會理事、中國農學會農業園區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農產品加工分會理事、首都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專家組長、環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成員、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木本油料分會理事、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副會長等

    教授課程:

    1 《植物學》2 《樹木學》3 《森林植物學》4 《植物顯微技術》5 《植物分類學》6 《植物拉丁文》7 《綠色食品與功能食品概論》8 《食用資源學》9 《生物資源及其加工利用》10 《食品營養學》

    承擔的主要研究課題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北方蕨類植物配子體發育及繁育技術研究;
    2 林業部97重點研究課題「板栗粉加工及新食品開發技術研究」;

    3 國家林業局1998林業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板栗仁保鮮技術研究」;

    4 國家重點科技項目(部門專項)「經濟林產品貯藏保鮮及加工技術研究」子課題「板栗食品加工技術」;

    5 國家林業局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板栗深加工技術示範」;

    6 環境保護部「全國重點物種資源調查」項目,子專題「中國重要野生果樹物種資源調查」(I-IV期);

    7 環境保護部「全國重點物種資源調查」項目,子專題「中國植物園移地保護植物-北方樹種部分調查」;

    8 環境保護部全國生物物種資源調查項目:「苗嶺地區(貴州從江及榕江縣)野生植物資源調查」;

    9 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山杏加工利用產業鏈技術體系研發」;

    10 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重大項目:「板栗產業鏈環境友好豐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子專題:「板栗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研發」。

    主編、參編專著

    1 王建中、劉忠華主編.《中國野生果樹物種資源調查與研究》,中國環境出版社,2015年4月[3]
    .

    2 王建中副主編/沈熙環主編.《灌木暨山杏選育、栽培及開發利用》,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年11月.

    3 王建中參編/李書心主編.《遼寧植物志》(上冊),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11月.

    4 王建中參編/付沛雲主編.《東北植物檢索表》(第二版),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5 王建中參編/孫立元、任憲威主編.《河北樹木志》,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12月.

    6 王建中副主編/黃金祥、李信、錢進源主編.《塞罕壩植物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8月.

    7 王建中參編/王九齡主編.《中國北方林業技術大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8 王建中參編/任憲威主編.《漢拉英中國木本植物名錄》,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年1月.

    9 王建中副主編/周雲龍主編.《華南常見園林植物圖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10 李裕久、王建中.《植物分類學教學參考資料》,北京林學院印刷廠,1984年

    11 王建中、歐陽傑、王豐俊《板栗綜合加工原理與技術》,中國旅遊出版社.

    獲獎

    1 「植物學教學管理建設與改革」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教研組集體);

    2 參編的《遼寧植物志》獲遼寧省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3 參編的《東北植物檢索表》(第二版)獲中國北方十省市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4 參編的《中國北方林業技術大全》獲北京市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5 「森林草原交錯帶植物多樣性及資源利用」獲河北省林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6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乾燥花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獲河北省山區開發二等獎;

    7 「全國重點生物物種資源調查、編目與評估」獲201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團隊研發技術

    1 仁用杏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杏肉膳食纖維、杏仁油及其衍生品、杏仁蛋白及功能肽加工等;主要研發產品有:脫苦(山)杏仁、功能性(山)杏仁、杏仁露、固體飲料、杏仁油、杏仁配方油、杏仁肽飲品、杏仁肽粉等。

    2 核桃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核桃青皮利用、核桃殼利用、核桃油及其衍生品、核桃蛋白及功能肽加工等;主要研發產品有:青皮預混料、青皮-核殼天然產物、風味核桃仁、核桃露、核桃粉、核桃油、核桃配方油、核桃肽飲品、核桃肽粉等。

    3 板栗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板慄慄蓬、板栗花、板栗殼、板栗仁深加工等;主要研發產品有:栗蓬預混料、栗蓬鞣花酸、板栗花露水、袋裝栗仁、板栗粉、板栗醬、板栗飲料、板栗低聚糖飲料、板栗澱粉系列改性產品(澱粉磷酸酯、抗性澱粉、氧化澱粉、羧甲基澱粉)等。

    4 健康配方油加工技術:以符合相應國標的植物油脂為基礎,以脂肪酸分子組成為內涵,參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脂肪和脂肪酸專家組相關推薦規范,根據不同人群營養需求,調配出脂肪酸組成合理的系列配方油產品。

    5
    植物天然產物類黃酮制備、改性與開發應用技術:以落葉松廢棄物、蛇葡萄屬植物、虎杖根狀莖、國槐花蕾等為原料,提取制備二氫槲皮素、二氫楊梅素、白藜蘆醇、白藜蘆醇苷、槲皮素、蘆丁等類黃酮天然產物,同時,根據化學結構特點進行改性,增強了上述類黃酮化合物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開發了相應產品。

    6
    食源性功能肽制備與應用開發技術:以食用蛋白為原料,經過酶解或發酵、分離、純化等工藝而製成的新型蛋白水解產品。先後開展了山杏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核桃蛋白ACE抑制肽、螺旋藻蛋白ACE抑制肽、板栗功能肽栗仁、玉米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激活肽等的研究,得到相關功能肽結構序列,獲得相關專利;同時,研究了苦味肽脫苦技術,嘗試開發了膠原蛋白肽、山杏輔助降糖肽、核桃輔助降壓肽等系列產品。

    7
    林果業加工剩餘物高值化開發技術:針對林果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加工剩餘物,譬如核桃、核桃楸、山核桃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青皮(約占果實鮮重的70%),板栗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栗枝、栗蓬(約占鮮重的50%)、栗殼,山杏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苦杏肉、核殼、種膜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高效利用方案。

    8 沉香、降香、血竭、虎杖等誘導結香增產技術:依據植物免疫理論和繁衍生存策略,開展了沉香、降香、血竭、虎杖等名貴資源誘導結香增產技術,上述技術的研發為植物次生代謝天然產物速增技術體系完善奠定了相關基礎。

    9 秀真乾燥花加工技術:以立體仿生姿為目標,開展了秀真乾燥花加工技術研究,主要研究了以谷穗、麥穗、高粱、燕麥、青稞等為材料的「五穀秀真乾燥花」,以及以荻、芒、蒲葦、巴茅、蘆葦為代表資源的「飄逸秀真乾燥花」加工技術,部分技術已用於生產。

    獲得授權專利

    一種營養支持型要素膳及其制備工藝 ZL 200810094171.X[6]

    系列護視營養素餐粉及其制備工藝 ZL 200810094169.2

    食用花椒香脂加工制備方法 ZL 200810094168.8

    一種快速液壓榨油機 ZL 200820114082.2

    具有高體內活性的降血壓肽及其制備和純化方法 ZL 200910076204.2

    原味栗粉制備工藝 ZL 201010187298.3

    復合栗醬及其制備工藝 ZL 201010187307.9

    一種核桃種皮去除機 ZL 201020046842.8

    食用油物理精煉裝置 ZL 201020608612.6

    監測植物花芽分化或開花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活體成像方法 ZL 201110094369.X

    高活性降血壓肽及其制備方法 ZL 201210142379.0

    山杏多肽飲料製品及其制備方法 ZL 201210183896.2

    對樣品的顏色進行量化的方法

    山杏果肉膳食纖維製品及其制備方法

    板栗澱粉磷酸單酯及其制備方法

    高活性α-葡葡糖苷酶抑制肽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山杏α-葡葡糖苷酶抑制肽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制備板栗蛋白質的方法

    一種核桃種皮干法去除機

    利用冷榨山杏仁粕生產速溶型山杏仁粉的方法

    利用冷榨山杏仁粕生產山杏仁分離蛋白粉的方法

    團隊技術支撐建設的農林產品深加工基地

    1 河北武安晶品果業有限公司深加工基地

    2 山西飛鶴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桃深加工基地

    3山西黎城三泰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木本油料加工基地

    4 露露集團北京國芝香食品有限公司山杏綜合深加工基地

    5 世紀潤和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配方油加工基地

    6 山東古樹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桃精深加工基地

    7 湖南潤農生態茶油有限公司」油茶配方油加工基地

    8 山西蘭蕊投資有限公司核桃深加工基地」(在建中)

    9 秦皇島市滿堂紅食品有限公司板栗深加工基地(在建中)

    10 唐山東辰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板栗深加工基地(在建中)

    7. 李悅的介紹

    李悅,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系主任。曾赴美國俄勒崗州立大學從事林木數量和群體遺傳學研究,多次赴海外參加國際會議和科技考察,。先後主持「油松育種系統遺傳多樣性研究」、「內陸耐鹽鹼植物材料選育與繁殖研究」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國家攻關專題和省部級重點課題;參加「分子改良樹木的性狀表達與鑒定」、「林草抗旱良種選育及耗水能力評價」等國家「973」、「863」、科技攻關、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重點課題20餘項。現擔任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副秘書長,北京市遺傳學會理事,中國林學會樹木引種委員會委員,寧夏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客座教授,《F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的編委以及《自然科學研究進展》、《科學通報》、《生物多樣性》、《林業科學》、《北京林業大學學報》、《Forestry Research in China》、《南京林業大學學報》等多個中、英文學術刊物的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林業局重點科研項目、教育部回國人員基金、教育部科技成果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的評審專家。參與編寫學術著作、教材7本,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熱點內容
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平面圖 發布:2024-06-28 08:32:17 瀏覽:619
原西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胡 發布:2024-06-28 08:28:06 瀏覽:84
墨西哥大學城 發布:2024-06-28 08:28:06 瀏覽:214
大學招生專員 發布:2024-06-28 08:18:14 瀏覽:868
大學生休學申請表 發布:2024-06-28 08:14:24 瀏覽:338
可愛大學生 發布:2024-06-28 08:14:17 瀏覽:362
江南大學陸傑教授研究方向 發布:2024-06-28 08:14:16 瀏覽:426
自考本科建築工程技術 發布:2024-06-28 08:12:41 瀏覽:723
加拿大皇後大學讀本科 發布:2024-06-28 08:12:40 瀏覽:291
美國大學關閉孔子學院 發布:2024-06-28 08:11:55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