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江南大學陸傑教授研究方向

江南大學陸傑教授研究方向

發布時間: 2024-06-28 08:14:16

Ⅰ 鏇歸栫殑浜虹墿綆浠

鏇歸栵紝濂籌紝1974騫5鏈14鏃ュ嚭鐢熶簬鍖椾含錛屼富鎸佷漢錛屾紨鍛橈紝姝屾墜銆2001騫村嚟鍊熺數瑙嗗墽銆婂ぇ闆鏃犵棔銆嬭幏寰椻滅19灞婁腑鍥界數瑙嗛噾楣板栬備紬鍠滅埍鐨勭數瑙嗗墽濂蟲紨鍛樺"鍙"絎2灞婁腑鍥介噾楣扮數瑙嗚壓鏈鑺傛渶鍙楄備紬嬈㈣繋鐨勫コ婕斿憳濂栤濄傚悓騫達紝涓繪紨鍙よ呭枩鍓с婁箤榫欓棷鎯呭叧銆嬪彈鍒板箍澶ц備紬鍠滅埍銆

2011騫村嚭婕旂數瑙嗚繛緇鍓с婅帪棣欍嬮グ鈥滆帿鍏板効鈥濓紝浣滀負澶嶅嚭鐨勭涓閮ㄥ墽銆2012騫村弬婕旂數瑙嗗墽銆婂ぉ浠欓厤鍚庝紶銆嬶紝鐗囦腑楗版紨涓冧粰濂熾2013騫村弬婕旂數瑙嗗墽銆婂跺ぇ涓氬ぇ銆嬨



鎵╁睍璧勬枡

1銆併婃渶鐖變綘鐨勪漢鏄鎴戙嬮グ婕旓細澶忔潹錛屽兼紨錛氬垬鏂幫紝涓繪紨錛氬氱編濞燂紝榻愭錛岀帇鍚岃緣銆

2銆併婂跺ぇ涓氬ぇ銆嬮グ婕旓細闊╂冨効錛屽兼紨錛氱珷瀹剁憺錛屼富婕旓細浠葷▼浼燂紝瀛欐稕錛屾潨鏃涓溿

3銆併婂ぉ浠欓厤鍚庝紶銆嬮グ婕旓細涓冧粰濂籌紝瀵兼紨錛氬惔瀹墮獉錛屼富婕旓細濮氬垰錛屾枃娓咃紝閮鍑鏁忋

4銆併婅帪棣欍嬮グ婕旓細鑾鍏板効錛屽兼紨錛氱帇鏂囨澃錛岃佸啗錛岄浄瀛愶紝涓繪紨錛氶滀腹鏅錛屾潹緔褰わ紝娌欐孩銆

5銆併婁睛鎺㈠皬璇淬嬮グ婕旓細綰㈡棗琚嶏紝瀵兼紨錛氬垬鏂幫紝涓繪紨錛氬啹榪滃緛錛屼綍璧涢烇紝鐜嬪悓杈夈

6銆併婂張瑙佷竴甯樺菇姊︺嬮グ婕旓細钃夊効錛屽兼紨錛氭浘涓界弽錛屼富婕旓細鏂逛腑淇★紝縐﹀矚錛屼繚鍓戦攱銆

Ⅱ 江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身為一名江南學子,臨近畢業之際,無限感激母校對我的培養。藉此問題,梳理從母校走出的傑出人士,以勉勵即將邁出母校大門的自己。

自去年江南大學60周年校慶以來,我才更加深入的了解什麼叫做「天下江南人」。母校所培育的人才名滿天下,遍布政、商、學界

黨政軍界

張葉飛

現任江蘇省鎮江市委副書記、市長的張葉飛同志,是江南大學的驕傲。作為從母校走出的人才,作為無數江南學子的榜樣,張市長是我們的標桿。

前年十一月,張葉飛書記來江大參觀了我們重金投資建成的「江大皇室尊貴醫學院」(開玩笑,不過真的很貴...)張書記笑呵呵的對於母校的發展給予厚望。

一日出校門,天下江南人。

Ⅲ 陸傑的工作經歷

1997年4月至1999年4月在華南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
1999年5月至2001年8月任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
2001年8月至2009年2月先後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研究員、高級研究員;
2009年3月,任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校聘教授;
2014年1月,任上海工程技術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研究生導師

Ⅳ 請結合作品論述中國民間文學在創作和流傳方式上的特點。

民間文學在創作和流傳方式上的特點:口頭性、傳承變異性、傳統性、集體性
民間文學是文學的一部分, 是和作家文學並行的一種文學,即人民大眾的集體口頭創作。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發流露;又是他人關於科學、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識的總結;也是審美觀念和藝術情趣的表現形式。
民間文學的三大價值:實用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
★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系(論述)
鍾敬文說:民間文學和一般作家文學,是兩株樹上開出來的形狀和色香各異的花朵。
民間文學對作家文學的影響
1、民間口頭作品往往成為作家再創作的題材。民間文學孕育了作家文學,它表面上雖沒有採用民間口頭作品的內容,但在他的創作過程中,卻接受了民間文學作品的影響,
2、民間口頭文學作品體裁往往為作家文學所遵循和運用。民間口頭文學作品體裁是經過長時間的運用和流傳而定型的,它既具有符合表達內容的需要,也具有人們欣賞的審美口味,因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3、民間文學的修辭手法和藝術表現手法為作家文學所運用。修辭手法:如比興、雙關、韻律是古今民歌常用的手法,也是古典和當代文人詩歌創作的常用手法。藝術表現手法:如白描手法是神話和民間故事中的主要手法,書面作品中也多運用這一手法。
☆★神話:
神話是關於神的民間故事,是一種原始的幻想性很強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的本質:
1、神話的產生源於原始人類解釋自然和征服自然的願望,其內容是對當時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變形反映2、原始人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從自身感萬物——神話的「自我中心意識」3、神話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是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
★民間傳說
傳說是民眾口頭創作和傳播的描敘特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解釋某種地方風物或習俗的民間故事。它的主人公是人,不是神。中國有數量眾多、傳播廣泛的傳說作品,它們不僅有值得重視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而且有令人傾倒的藝術魅力,特別是歷久彌新的四大傳說,可與任何作家文學名著相媲美。
簡而言之:民眾口頭傳承的,以歷史、地方風物及習俗為中心的散文敘事作品。
★傳說的內容與分類
(一)人物傳說: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人物的事跡和遭遇,用生動奇異的情節刻畫和渲染人物形象.包括:(1)政治歷史人物傳說(2)起義英雄傳說(3)巧匠名醫傳說(4)帝王將相傳說 (5)神仙傳說 (6)文人傳說
人物傳說中大多是有據可考的歷史人物,也有少量的虛構人物,這些虛構人物在民眾的心理上卻往往將他們與歷史人物同等看待,
人物傳說的內容是現實的,人間的,不是超自然的。帝王將相、農民起義領袖、文人學士、能工巧匠。
(二)歷史傳說:
這類傳說以敘述重大的歷史事件為主。它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記錄歷史事件的某一個片段,而不關心歷史事件的全過程,它的側重點在記事。
這類傳說與人物傳說有所交叉,但是兩者各有側重,史事傳說重在記事,人物傳說重在記人。人物傳說中的歷史人物一般是著名的人物,而歷史傳說中的人物是普通的百姓
(三)地方風物傳說:
關於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跡、特產、動植物的由來、命名和特徵的解釋性傳說。含義主要為以下幾點: 1、其內容常表現出當地民眾的世界觀、價值觀 2、這類傳說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與生動性 3、這類傳說在旅遊業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四)習俗傳說:
關於各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的形成原因的解釋性傳說。(節日習俗傳說、 婚喪習俗傳說、 游藝習俗傳說 )
1、年獸和貼春聯、除夕守夜、放鞭炮風俗的起源
2、端午節紀念屈原。
3、寧波人八月十六過中秋節。傳說當年乾隆下江南,准備到寧波過中秋節,不料路上耽擱,遲到一日。但是,皇帝到來之前,大家都不敢過。乾隆下令: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本地就十六過中秋。

☆(傳統)生活故事
(傳統)生活故事是狹義的「民間故事」,它主要是以日常生活為題材,以現實中的人物為主角的民間故事。這類故事大多反映各種生產勞動、家庭矛盾、朋友關系,也有長工與地主斗爭等階級關系的內容,或對社會惡習的諷刺和教訓。因為它主要是反映日常生活、世態人情,以及寫實的手法,所以又稱「世俗故事」和「寫實故事」。

民間笑話也叫「民間趣事」、「滑稽故事」,主要是諷刺和嘲諷否定性的行為和現象的小故事,是口頭的諷刺幽默小品。它只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故事簡短,語言精煉而有機鋒,結尾總能引人發笑,並使人在笑聲中否定謬誤和荒唐的言行,反思和警醒,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喜劇性和教育意義。
★民間歌謠是指民間文學中可以歌唱和吟誦的韻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節奏、音韻、章句、曲調等形式特徵。民間歌謠一般是短小的,抒情成分較濃,與敘事成分較濃的史詩、敘事詩是有區別的。民間歌謠由民歌和民謠兩部分組成的。
●民間歌謠按體裁分為以下幾種:
(一)、山歌(二)、爬山歌(三)、信天游(四)、花兒(五)、民間小調
山歌:人們在山野里勞動時歌唱的曲子,歌詞一般為即興創作,題材極為廣泛,看山唱山,見水唱水,歌詞質朴、率直,內容多以反映勞動的歡悅、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為主。山歌的音樂曲調一般具有高亢、嘹亮、簡潔、爽朗、悠長、奔放、節奏自由等特點。
爬山歌:流行於內蒙古中、西部漢族居住區。這個被稱為「河套」地區的漢族居民,基本上時來自晉、陝地區的移民;爬山調的音樂風格之所以與山西河曲地區的山曲相近,這與這一帶農民的「走西口」,把山曲大量帶入此地有很大的關系。
信天游:主要流行於陝北、甘肅、寧夏北部漢族農民中的一個山歌歌種。信天游的內容以愛情和勞動生活為主,即興編唱。
特點:①節奏自由、旋律高亢遼闊、起伏較大。②節奏工整、結構嚴謹、旋律平穩、表達感情較為細膩。
花兒:又稱「少年」,在其對唱中,男方稱女方為「花兒」,女方稱男方為「少年」,這種對人物的昵稱逐漸成為該種山歌的名稱,並統稱為「花兒」。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省毗鄰的廣大地區,是居住於這一地區的漢族、回族、土族、撒拉族、東鄉、保安等民族,在長期友好的毗鄰關系中共同培育的一個歌種。
特點:旋律高亢、悠長,多用假聲或真假結合的方法演唱。
☆民間小調是一種在城鎮中流行的民歌,故有「里巷之曲」之稱。小調又叫「小曲」,它主要產生於民間生活與風俗活動過程中。小調的內容題材相當廣泛,並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小調的曲調抒情、流利,感情委婉、細膩,結構規整、均衡,節奏勻稱、整齊。小調的種類主要有明清俗曲演變而來的小調(孟姜女調、鮮花調、綉荷包調、剪靛花調)、地方性小調和歌舞性小調(花鼓調、燈調、花燈調、秧歌調等)。經典曲目:河北民歌《小白菜》、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江蘇民歌《茉莉花》
☆★民間諺語
●民間諺語概念:
民間諺語就是用一句結構完整的話來概括的真理或哲理,是人民口頭創作中一種很有特點的民間文學體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動,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有不少包含著豐富的生產知識和生活經驗,有的還有深刻的科學性、哲理性和教訓意味。
諺語一般不獨立存在,而是在人們講話、寫文章時加以引用,諺語有完整的結構和思想,語言巧妙、流暢,是短小的韻文作品,有一定的文學性。
●民間諺語的藝術特點:
1、精練是諺語的最基本的特徵。諺語一般只用一、兩句話,少則三、四個字,多則十多個字,就能概括一條經驗,或說明一個道理。
2、諺語是充滿文學性的「論說文」,也是包涵哲理和科學性的小詩,形象性是很突出的。
3、整齊和諧是諺語的另一特點。諺語除少數單句外,大都由兩句或四句組成。
4、諺語結構嚴密,矛盾對立鮮明。
5、諺語富有較強的音樂感。
●民間諺語的基本內容和類型:
民間諺語是人民群眾集體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政治諺語
此類諺語鮮明地體現著群眾對時事政務的關注與品評。主要表現在反映階級斗爭情況和經驗的諺語,這些諺語形象地概括了階級斗爭的經驗教訓。
二、經濟諺語
商業貿易方面知識的諺語。
三、道德諺語
此類諺語關乎人的行為規范、品行修養等方面內容。
四、科學諺語
包括農諺、氣象諺語、衛生諺語等。這些諺語總結、保存和傳播了觀察的結果和生產的經驗,是短小有效的教科書。

民間抒情長詩:
民間抒情長詩,常常是人們在生活中有所感觸時所唱,是民眾創作並傳唱的一種用於抒發感情的較長篇幅的歌謠。
民間敘事長詩概述:
民間敘事長詩是民間詩歌中的敘事體長歌,它是廣大民眾集體創作、口頭流傳的韻文故事。民間敘事長詩又是民眾創作和傳唱的一種篇幅較長的敘事性歌謠,因此,也被稱之為「故事詩」或「故事歌」。
民間敘事長詩按題材分為兩大類:史詩和愛情長詩
史詩是產生於特定歷史階段的一種結構宏偉、規模宏大、主題庄嚴的民間韻文敘事體裁,它記敘了一個民族關於天地開辟、人類起源的最初想像,以及民族遷徙、部落戰爭、英雄婚戀等重大事件,涵蓋了一個民族諸如宗教、文化、習俗、信仰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種網路全書式的文學樣式。
史詩,可以分為創世史詩和英雄史詩兩種。
☆ 英雄史詩是古代產生的贊美本民族英雄、講述民族早期歷史的長篇敘事詩。英雄史詩講述的故事常常有一定的歷史事件為原型,塑造的英雄也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故事一般講述英雄帶領本民族人民抗擊侵略、保衛家鄉、統一各部落(甚至對外擴張)的歷程,在情節上有神話、傳奇色彩。正如高爾基所說: 「因為人民塑造了史詩的人物,就把集體思維的一切能力都賦予這個人物,使他與神對抗,或者與神並列。」 「征服大自然的初步勝利,喚起了人們的安全感、自豪心和對新勝利的希望,並且激發他們去創作英雄史詩。」

我國的三大史詩:《格薩爾王傳》、《江格爾》、《瑪納斯》
★《格薩爾王傳》
《格薩爾王傳》是中國藏族人民集體創作的一部英雄史詩。它原是西藏民間流傳千餘年的口頭文學,現已整理成書。全書共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史詩,被稱為「中國的荷馬史詩」。
《格薩爾王傳》的產生、流傳、演變和發展過程,是藏族歷史上少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中國多民族的文學發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也不多見。從《格薩爾王傳》產生、流傳和發展的過程來看,時間跨度非常之大,有一、兩千年之久。

何謂荷馬史詩:相傳由盲詩人荷馬所寫,包括兩部:《伊利昂紀》(《伊利亞特》24卷,15693行。《奧德修紀》(《奧德賽》)24卷,12110行
世界四大史詩:古希臘的《伊利亞特》、《奧德賽》,古印度的《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

附錄:《格薩爾》
格薩爾是藏族人民集體創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歷史悠久,結構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氣勢磅礴,流傳廣泛。《格薩爾》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原始社會的形態和豐富的資料,代表著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詩從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斷演進,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內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美學價值和欣賞價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會的一部網路全書,被譽為「東方的荷馬史詩」。 《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詩,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間藝人,在中國的西藏、四川、內蒙古、青海等地區傳唱著英雄格薩爾王的豐功偉績。
與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詩,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印度的《羅摩衍那》和《摩河婆羅多》相比,《格薩爾王傳》有幾個明顯特點:
《格薩爾王傳》是一部活形態的史詩
史詩至今活在人民群眾之中,在青藏高原廣泛流傳。被稱之為「奇人」的優秀民間說唱藝人,以不同的風格從遙遠的古代吟唱至今。
《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史詩
從目前已經搜集到的資料看,《格薩爾王傳》有120多卷、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僅從字數來看,遠遠超過了世界幾大著名史詩的總和。
塑造了數以百計的人物形象
其中無論是正面的英雄還是反面的暴君,無論是男子還是婦女,無論是老人還是青年,都刻畫得個性鮮明,形象突出,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尤其是對以格薩爾為首的眾英雄形象描寫得最為出色,從而成為藏族文學史上不朽的典型。通過人物本身的語言、行動和故事情節來實現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薩爾》史詩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雖然眾多,卻沒有給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覺。同是寫英雄人物,但卻各不相同,寫格薩爾是高瞻遠矚,領袖氣派;寫總管王則是機智、仁厚,長者風度。嘉察被寫得勇猛剛烈,丹瑪則是智勇兼備。人人個性突出,個個形象鮮明:對婦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語言優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召樹屯》是傣族一首愛情政治長詩,描寫的是關於王子召樹屯和孔雀仙女的愛情故事。作品情節曲折,語言優美生動,富有奇麗的神話色彩,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追求愛情不畏艱險的人物形象,歌頌了男主人公對愛情的忠貞以及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典雅的樂府與古樸的傣歌
——《孔雀東南飛 》和《娥並與桑洛》的對比解讀
《孔雀東南飛》 是漢樂府民歌中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的敘事詩傑作。《娥並與桑洛》 是雲南傣族地區家喻戶曉的長篇敘事詩。
兩首敘事長詩, 主題相同, 均為反抗封建家長制對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摧殘; 情節相似, 為了維護真摯的愛情, 他們都同長輩親屬作了抗爭, 最後都雙雙殉情; 結尾都應用了象徵性的手法, 表達理想中的結局。兩部作品形同姊妹花, 但因產生於不同的民族, 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滋養, 面對同樣的矛盾, 兩部作品的主人公卻有不同的性格表現, 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審美觀。
兩首敘事長詩不同點: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差異:劉蘭芝和焦種卿, 娥並和桑洛, 對愛情都忠貞不渝, 但他們的性格卻有很大的差異。劉、焦性格溫和儒雅; 娥並、桑洛性格開朗質朴, 兩對青年男女性格的差異, 使兩部作品具有不同的風格。
二、藝術表現手法的差異:《�孔雀東南飛》 大量使用鋪陳和排比, 有氣勢恢弘、精緻典雅之美。《娥並與桑洛》在藝術上充分運用傣族民間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表現手法, 如比喻、誇張、對比、映襯等, 使得這部長詩語言優美、含蓄,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文化特色的審美差異:劉、焦生長的文化背景是以儒家文化為源頭的漢末。儒家思想把人看作是社會性的存在, 強調的是社會性而非個性。所以, 當個人的願望與社會倫理發生沖突時, 他們只能以犧牲個人願望為代價, 做道德上的完人。桑洛、娥並能夠沖破門第觀念, 克服重重困難大膽追求所愛, 與傣族文化密切相關。從傣族的歷史看, 傣族處在原始社會的時期十分漫長。傣族在遠古狩獵時代就形成的共同勞動、共同生存、互相合作和自由平等的原始集體主義倫理觀念 。這種開放、不拘一格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傣族青年團結、勇敢、頑強的美德。
總之, 無論是􀀂孔雀東南飛 還是􀀂娥並與桑洛 ,人物性格和敘事手法都與本民族的文化密切貼合, 都形質兼美地展示了本民族的文化風采和傳統觀念特徵。

民間小戲是中國戲曲的一部分,是指那些在民間流傳的通過演員的歌唱、動作、舞蹈、道白等手段來表演小型故事的綜合性藝術。
民間戲曲的分類系統我國歷史悠久,幅員廣大,各民族、各地區民間小戲豐富多彩,我們根據民間小戲的流傳情況和傳統稱謂把它分為六個系統:
(一)花燈戲系統(二)秧歌戲系統(三)道具戲系統(四)道情戲系統
(五)採茶戲系統(六)花鼓戲系統
民間小戲的藝術特點:
1、民間小戲情節單純、故事集中。盡管人物不多,但有些劇中人物的描繪也很細致入微,栩栩如生。
2、在藝術上,民間小戲也風格多樣。善於用喜劇形式表現生活,既有歌舞形式比較明顯的抒情喜劇《打豬草》、《小放牛》、《夫妻觀燈》、《小喜接妹》,也有以諷喻批評為主的諷喻小戲,也稱幽默小戲,如《張連賣布》、《葛麻》、《喝面葉》,甚至還有鬧劇,如《當板箱》、《小禿取鼓》、《醜人記》、《打麵缸》等。
3、民間小戲多使用鄉音土語,純朴親切,幽默風趣,能夠生動地表現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

附錄: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像、誇張和象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採用擬人的方法,舉凡花鳥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傢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們人格化。



Ⅳ 數學家有誰啊!!急急急!!!!!!!~~~~~~~~

陳景潤啊
華羅庚
(我是第一個
是最及時的)

熱點內容
西南科技大學2016年招生計劃 發布:2024-06-30 18:06:12 瀏覽:584
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到哪報 發布:2024-06-30 17:37:15 瀏覽:807
擴大學生 發布:2024-06-30 17:26:24 瀏覽:740
中南大學招生專業 發布:2024-06-30 17:01:02 瀏覽:52
大學生規劃書怎麼寫 發布:2024-06-30 16:46:05 瀏覽:600
大自考算本科么 發布:2024-06-30 16:41:30 瀏覽:517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算985 發布:2024-06-30 16:17:55 瀏覽:514
給博士導師發郵件沒得到回復 發布:2024-06-30 16:17:02 瀏覽:109
德陽電子科技大學是本科嗎 發布:2024-06-30 15:56:20 瀏覽:808
大學生涯規劃怎麼寫 發布:2024-06-30 15:44:33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