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常朝陽老師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常朝陽老師

發布時間: 2024-07-01 02:27:22

㈠ 社會工作專業大學課程

1. 首都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核心課程有什麼

社會工作 四年制本科 授法學學士學位
專業簡介:社會工作是國際通行的大學學科距今已經有百年歷史,也是我國新興蓬勃發展的重要應用學科,與社會學、心理學、社會政策等相關學科有密切相關。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社會建設與治理、社會服務與咨詢、心理危機與處理、社會福利與保障、社會調查與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與評估的復合型人才。
核心課程:社會學、社會工作導論、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理論、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心理學概論、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社會 心理學、社會政策、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問題概論、學校和青少年社會工作、矯正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等。
專業特色:高度體現服務人民的價值觀,通過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和專業實習實踐,提高學生人際溝通、社會組織能力。注重夯實學生理論基礎,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具備在多元崗位上就業與持續發展潛力,成為社會建設領域領軍人才。擁有自己的專業實踐基地和高水平研究院,與國內外眾多高校相關學科有密切學術聯系,與最高檢、北京市民政局、社工委、團市委、市區教委等部門具有蔽逗知廣泛的專業合作關系,建立了多家資質優良的實踐基地。將「導師制」學術研究訓練和800 學時專業實習納入四年的整體培養規劃,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研究水平和實務技能的綜合培養與提升。本專業學生有赴境外開展研學和實習機會,國內實習項目和地點多樣。2019 年本系大三學生朱若晗獲得中國社會工作屆最高級別「林護傑出社會工作優秀學生獎」,每年全國僅評選2 名本科生
就業方向:繼續升學、 *** 部門企事業單位、學校和教育機構、社會工作崗位。近三年來學生就業去向主要有:保送或者考入國內外優秀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等),到科技部、朝陽區質監局、海淀區社會組織發展與服務中心、中小學等任職。

2. 社會工作學的課程是什麼

社會工作學的課程內容包括如下:宏消
主修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個案與團體工版作、權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社會環境保護、組織社會學、社會心理學、青少年社會工作等。

一、社會工作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掌握社會工作與管理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夠從事社會行政管理、社會保障、社區發展、組織與管理、心理咨詢、社會發展項目的執行與評估等方面的工作,適宜在黨政機關、工青婦等社會團體、新聞單位及人口、勞動、環境保護、城鄉發展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

3. 大學里專業社會工作是干什麼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 *** 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以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等為主幹內學科基礎,物業管容理、醫學、法學等為輔助學科,以助人自助為核心理念,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為直接工作方法的學科。

社會工作人才是以助人為宗旨,運用專業知識和方法,進行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輔導、行為矯治等社會服務工作的專門人才。

(3)社會工作專業大學課程擴展閱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了解社會學的理念和方法。

2、熟練掌握社會工作的各種技能和方法,善於運用理論、知識和方法幫助困難群體走出困境,從事正常生活並獲得發展。

3、熟練掌握社會調查方法和技能及社會統計方法。

4、了解跟做好社會工作有關的重大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有通過社會工作實踐和社會工作研究指搏影響社會政策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善於了解國情,善於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具有較強的論文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4. 社會工作專業考研都考哪些科目

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有: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2)俄語/(203)日語/(204)英語二

(331)社會工作原理

(437)社會工作實務。

(4)社會工作專業大學課程擴展閱讀

一、專業社會工作碩士(MSW)系國際通行的專業碩士學位,旨在培養社會工作的實務人才。

MSW專業學位教育培養具有""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專業價值觀,能夠熟練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國社會政策以及社會服務機構運作過程,具備較強的社會服務策劃、執行、督導、評估、管理和研究能力,並能夠努力探索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的實務型高級專業人才。

二、社會工作專業院校排名

1、A++類院校

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

2、A+類院校

北京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大學、清華大學、西南大學

3、A類院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蘇州大學、福州大學

4、B+類院校

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雲南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5、B類院校

河海大學、江西財經大學、遼寧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吉林農業大學、西北民族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貴州大學、河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井岡山大學、北京城市學院

5. 江南大學社會工作專業主幹課程有什麼


社會工作是與國際接軌、應用性強、前景朝陽的新興學科。作為一門專業,它研究社會關系的修復和發展、社會問題的預防與干預、弱勢群體的救助與增能、社會政策的執行與評估等,屬社會學類學科;作為一種職業,它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成為一種大眾熟悉的職業,社會工作與律師、醫生並稱為三大熱門職業,被譽稱為「社會工程師」或「社會醫生」。
江南大學位於中國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受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輻射,在社會研究與服務方面具有各種先天優勢與條件,江南大學也是在全國開辦社會工作專業最早的學校之一。自2001年創辦社會工作專業以來,形成了教師專業背景強、教學效果良好、實踐經驗豐富、學生規模大、社會影響好,辦學條件先進等相對優勢。擁有在國內較早建成、具有一流水平的社會工作實驗室,專用於社會工作專業實驗教學和其他實踐教學的需要,還與地方 *** 合作建立了穩定而規范的實習實踐基地或社會工作共建基地,開展專業實習、實踐教學和社會服務。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在民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計生部門等 *** 部門和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社會保障概論、社會心理學、個案社會工作、小組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行政、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政策概論等。
畢業去向: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平均在95%以上。他們大多數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不少人成為推動社會工作相關實務領域發展的先行者和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領域的骨幹,普遍獲得用人單位的好評。每年有近30%的畢業生進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外知名大學和國內一流大學繼續深造。

6. 電大社會工作專業開設的課程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法學科社會學類社會工作專業課程設置

培養規格

本專業主要培養建設我國和諧社會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我國社會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有較強的社會工作能力和社會調查研究技能;能夠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衛生服務、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課程設置

1、開放教育入學指南

本課程1學分,課內學時18學時,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開放教育入學指南是為了配合教育部開展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工作,為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的學生開設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接受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生在進入專業(課程)學習之前,了解和熟悉電大開放教育新的學習環境,建立與開放教育模式相適應的新的學習理念,了解並盡快適應遠程開放教育教與學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概述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含義、特點及其與其他教育形式的區別;介紹廣播電視大學的系統結構、辦學形式、運行機制、教學管理和社會聲譽;介紹電大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一般的學習形式、學習方法、和技巧;介紹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學習的方法,怎樣利用計算機網路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以及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等一般教學媒體的使用方法等等。

2、計算機文化基礎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術和網上學習技術,同時也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網路教學資源以及利用手段。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的產生、發展及應用,漢字輸入方法, Windows 操作系統、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表格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軟體的基本使用與操作技巧,以及Inter的實用知識和操作。

3、社會工作概論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社會工作概論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開設的目的是使學生具備從事專業社會工作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繼續學習能力及專業崗位適應能力,為學生學習社會工作的其他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社會工作的產生與發展、社會工作的領域和內涵、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和理論、社會工作方法、社會工作實務。

4、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開設目的是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計算機應用的有關理論和知識。主要內容: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知識,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常用工具軟體,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裝和設置,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互聯網及其應用,域名服務(DNS),電子郵政服務(E— mail),文件傳輸服務(FTP),遠程登錄服務(Telent),Web服務,代理(Proxy)服務,其他互聯網服務。

5、社會工作政策與法規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社會政策法規是社會工作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內容:一是了解當代社會政策法規的基本范疇和社會政策實踐的歷史發展;二是了解當代社會政策法規的基本理論,掌握社會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三是了解當代各國社會政策的結構、過程、環境和運行機制;四是了解我國社會政策法規各個領域的基本情況;五是把握社會政策法規的未來發展趨勢。其目的是幫助學生系統掌握社會政策法規的基本知識體系,並通過讓學生參與有關政策法規的咨詢服務工作的方式,鍛煉學生理解和運用社會政策法規的實際能力。

6、個案工作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個案工作是社會工作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是社會工作三大直接服務方法之一,它通過社會工作者與案主面對面的溝通互動建立的專業關系,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幫助。本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一是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個案工作的基本概念、本質特徵、目標、功能及歷史發展;二是學習掌握社會個案工作的各種技術方法和程序;三是了解個案工作不同實施模式的理論背景、假設、方法和特點。其目的是希望學生在學習掌握了關於個案工作的價值觀念、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技術技巧的基礎上,能夠嘗試進行個案工作的實務操作。

7、團體工作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必修課程,是社會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務方法之一。它是社會工作者通過有目的的小組活動和組員間的互動,處理個人、人際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問題,開發個人潛能,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一是了解小組工作的涵義、功能、類型和發展歷史;二是小組工作的價值觀和職業倫理;三是小組工作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模式;四是小組工作的技巧。其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小組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巧,並通過實務訓練,將書本知識變為實踐能力,從而成為合格的專業小組工作者。

8、社會福利與保障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社會福利與保障是社會工作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一是社會福利思想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二是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各種社會思潮中的福利思想及觀念;三是社會保障制度,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社會優撫安置等;四是社會福利與保障和社會工作的關系。其目的是使學生對國內外社會福利與保障體系有個較為系統的認識與了解。

9、社區工作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必修課,開設一學期。

社區工作是與小組工作、團體工作並列為社會工作三大直接服務方法的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一是社區工作的基礎知識,包括社區概念、類型和功能,社區工作的涵義,目標特徵和社會功能;二是社區工作在西方和中國發展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三是討論社區工作的價值觀、基本原則和理論基礎;四是學習社區工作的實務理論,包括社區工作的基本模式及工作技巧以及解決社區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社區工作的基本原理、理論、基本工作方式和技巧等,並在學習過程中適當地結合實踐,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成為合格的專業社區工作者。

10、心理咨詢與輔導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開設目的是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心理咨詢與輔導的知識、原則、方法和技巧,使其具備發現和正確解決一般心理問題的基本能力。本課程理論結合實際特點明顯,其實踐環節要求學生要參與心理咨詢和輔導的實踐活動。

11、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是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本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一是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的概念、類型、方法與歷史發展、以及社會研究的原理;二是系統介紹社會學研究的設計、抽樣、測量、資料的收集與處理;三是簡單介紹統計分析方法在社會調查研究資料分析中的作用;四是介紹調查研究報告的類型、結構、撰寫的步驟與方法。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並掌握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培養獨立策劃和開展社會工作調查研究的實際能力。

12、應用寫作(漢語)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常用應用文體文章的寫作理論知識和方法,提高學生在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各種文體文章進行寫作的能力。

13、管理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現代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確立科學的管理理念,重點突出案例分析。

管理學基礎的主要內容: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知識、思想;預測決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計劃工作和組織工作的方法與原理;領導與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14、實用心理學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開設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社會心理學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較好地把握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

15、公共關系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開設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公共關系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掌握人際溝通和組織溝通的方法和技巧,重點幫助學生掌握在社會工作中須具備的公共關系基本禮儀,以及系統訓練學生口頭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方法、技術、藝術等實際能力。

16、社會學概論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社會學概論是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一是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的地位及其應用;二是社會學微觀研究領域中的人的社會化、社會角色、社會互動、社會群體和家庭;三是社會學宏觀研究領域中的社會組織、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制度、社區、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等;四是社會運行中的社會問題、社會控制,以及社會發展的評估指標與預測。其目的是使學生對社會學的基本知識,社會的基本構成、社會流動變遷和現代化有概括了解,為其進入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17、社會工作行政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選修課,開設一學期。

社會工作行政是社會工作的專業間接服務方法之一。主要內容是通過行政的程序、技術來實現服務於社會的功能。該課程介紹了社會工作行政的組織建構理論、運作模式、體制改革的趨勢,以及領導理論與決策方法,計劃的制定,實施的過程,效率與評估,以及實施過程中的財務管理技術。社會工作機構中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同時探討了社會工作行政的立法與監督等法律建設問題,以及社會工作行政的改革與發展前景。

修業年限與畢業

實行學分制,學生注冊後8年內取得的學分均為有效。

中央電大按三年業余學習安排教學計劃。

本專業最低畢業總學分為76學分。學生通過學習取得規定的畢業總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即准予畢業,頒發國家承認的高等教育專科學歷畢業證書。

7. 四川農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主要課程有什麼

社會工作(抄文理兼收)
本專業培養具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工作、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行政、康復照顧、社會政策研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評估與操作等方面工作的社會工作復合型人才。
◆學制:四年,授法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社會學。
◆主要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社會工作導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工作實務、農村社會工作等。
◆就業去向:畢業後就業面廣,能在黨政機關、 *** 機構、企事業單位、基層政權組織、非 *** 組織、高等院校中從事社會服務、管理服務、政策研究、社會行政、教學等專業社會工作。

8.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工作系的課程設置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工作系本科生主要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導論、西方社會學、管理學原理、社會保障學、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社會政策、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區概論、社區工作、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會福利行政、中國社會問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就業理論與就業政策、老年問題研究、婚姻家庭社會學、公共關系學等。高年級學生將安排較長時間的專業實習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研究生基礎課:社會學理論、社會工作原理、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方法、社會心理學。專業課:社會福利行政、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社會政策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學理論、中國社會政策研究、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名著選讀、中國社會問題、社區研究、家庭社會工作、老年人社會工作、組織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等。

9. 山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主要課程有什麼

社會工作專業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型學科。社會工作是在以人為本理念下、回以科學的知識答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助人的服務活動。社會工作致力於解決人們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增強其社會生活和關系功能;參與和推動社會政策的制訂和完善,增進社會正義、實現社會和諧。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社會政策,接受社會工作的技能與方法訓練,培養理論分析、實證研究、社會調查、心理咨詢等多方面的能力,成為具備社會工作基本理論和技能素養,溝通、寫作和語言表達強的專業人才。學生可以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教育、衛生等部門,工會、青年團、婦聯等人民體團,以及社會公益團體等部門從事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管理,以及直接社會服務等工作。
主要課程: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學概論、社會政策、社會行政、社會心理學、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社會福利思想、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社會政策、社會研究方法、青少年社會工作、社會工作理論、社會統計學、社會保障概論等。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10. 社會工作學的課程是什麼

社會工作學專業的基礎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社會統計學專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屬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實務、人類行為與環境、社會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異常心理學。

社會工作專業是 *** 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以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等為主幹學科基礎,物業管理、醫學、法學等為輔助學科,以助人自助為核心理念,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為直接工作方法的學科。


(10)社會工作專業大學課程擴展閱讀:

社會工作學專業應具備的能力:

1、了解社會學的理念和方法;

2、熟練掌握社會工作的各種技能和方法,善於運用理論、知識和方法幫助困難群體走出困境,從事正常生活並獲得發展;

3、熟練掌握社會調查方法和技能及社會統計方法;

4、了解跟做好社會工作有關的重大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有通過社會工作實踐和社會工作研究影響社會政策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善於了解國情,善於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具有較強的論文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㈡ 什麼是草業科學

草地資源管理
草原是我國主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特別是以草原為主體的內蒙古地區,草原生產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自治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於人類不合理的過度利用,我國廣闊的草原出現了極為嚴重的退化現象,退化面積占草原總面積的1/2以上。草地退化,嚴重地破壞了草原環境狀況,降低了草原的生產能力,從而極大地制約了草原畜牧業的發展。由於草原是草業的基礎,深入地研究草業資源的管理途徑,通過對各種草業資源與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規劃,在實現草業工程持續發展的同時,可改善草原地區的生態環境。所以,開展草業資源管理與規劃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對於促進草原地區的經濟發展、保證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京津地區的生態安全,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深刻的實踐價值。本研究方向以內蒙古地區廣泛分布的草原為研究對象,以草業資源的管理與合理規劃為主要研究內容,利用「3S」技術、先進的野外監測手段等,進行與植物的生長發育節律密切相關的季節畜牧業發展問題、不同地區不同生產方式之間的協調與共同發展問題(如區域范圍內農區與牧區在放牧時間與農閑時期的合理協調)以及通過產業之間的合理調整發展經濟、減輕草地壓力的方法與途徑等方面的研究。這些研究既與內蒙古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同時對學科的發展以及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草業資源管理與規劃的研究將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對草原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與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找出保證草原生態系統可持續利用的合理的指標體系,從而正確地指導草業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其成果將會進一步完善草地生態學、草業科學和生態工程學的理論體系。
2. 人工草地建植與退化草地恢復改良
草地資源是我國、特別是內蒙古的重要自然資源之一。草業在內蒙古的經濟結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且對內蒙古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地作為草業的基礎,其數量的多少與質量的優劣將決定其後續生產及整個草地產業的規模與效益。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好草地這一可更新資源,使草業作為一種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對於實現內蒙古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及北方類似生態環境地區和邊疆地區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對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不合理的生產經營方式等原因造成了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保護這一矛盾日益突出,草地退化與資源短缺將制約我區的經濟發展和威脅我國北方地區的生態安全。建立高產優質的人工草地、改良草地,提高草地第一性生產力和針對不同資源環境狀況確定優化合理的草地經營模式是草業科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也是解決上述問題應優先考慮的方法和手段。為此,人工草地建植與退化草地恢復改良是本點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方向研究涉及恢復生態學、實驗植物群落學及生態工程學等領域。以內蒙古的草地資源和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地畜牧業為對象,通過退化草地的改良技術研究、人工草地建植與管理技術研究、草地放牧與割草技術研究、草地生態系統養分平衡研究、優質人工植被區劃研究及應用生態效率理論指導草地畜牧業生產等方面入手,著重解決制約草地畜牧業發展的草地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惡化和草地畜牧業效率低下問題。特別是我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我區及毗鄰地區將有大量的耕地將實施退耕還草、還林。如何因地治宜地建立優質高產、穩定性好、資源利用合理的人工植被,是關繫到國家這一戰略實施成敗的關鍵技術支撐。
3. 草原生物多樣性與保護
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是國際、國內草業科學新的研究方向之一。大量的人為干擾是造成生物多樣性消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須加強在農牧業生產過程中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該研究方向在基礎理論方面注重生態系統的特徵、演替規律及其保護研究,研究人為干擾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及保護策略、方法和途徑。探索人工、半人工生態系統的管理和可持續利用途徑。
培養目標
1.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為人民服務和為祖國建設事業獻身的品德和精神。
2.掌握堅實的草業科學基礎理論和全面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了解所研究領域的國際和國內動態,掌握相關的研究方法和實踐技能;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外文書籍和資料;能夠在研究工作中熟練的使用計算機和相應的應用軟體;具有從事與本學科有關的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的能力。
3.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和實踐應用的前景、價值。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1——2篇。
學科代碼
學科代碼090503[1]
開設院校
共有37個研究生招生機構招生此專業
·安徽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貴州大學·海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海南大學·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蘭州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寧夏大學·青海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沈陽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大學·新疆農業大學·延邊大學·揚州大學·雲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
草科名人
1.王棟,字秉鈞,1906年10月24日出生於江蘇省崇明縣(現屬上海市)。畢生從事畜牧科學、草原科學教學和研究。是我國著名畜牧學家,草原學家,動物營養學家,農業教育家。我國早期動物營養和家畜飼養學開拓者,中國草原學科奠基人。為我國種植業與養殖業結合的現代農業思想作出了貢獻。
2.任繼周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甘肅草原生態研究所名譽所長、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名譽院長、中國草原學會名譽理事長、國際天然草地學術大會連續委員會成員,《草業科學》主編,《草業學報》主編。
(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常朝陽老師擴展閱讀
當你耳聞目睹昔日茫茫草原,而今卻黃沙遍野、沙塵肆掠的時候,你是否會痛心疾首?是否會感懷曾有的「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愜意景象,你是否意識到了這是草地退化導致的惡果?當你喝著純純的牛奶,健康而快樂地成長時,你是否溯本追源,了解過需要多少鮮嫩的草才讓你享受到了如今的美味?當你漫步於綠草茵茵的公園,陶醉於城市綠化所帶來的清新空氣時,你是否想到了草坪何來又何養?其實這種種常見卻未常思的現象均可「殊途同歸」於同一門新興學科,那就是——草業科學。
草業科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更是一門「朝陽」學科?它不僅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具有專業的理論基礎,更可產生強大的社會效應和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它逐漸受到世界上各發達國家的追捧,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國作為世界上僅次於澳大利亞的草地資源大國,自然也不甘落後,經過18年的建設,草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在產業方面,涉及草業的公司已有500餘家,優質飼草也已實現萬噸級規模的出口。在科研教學方面,有23所大學設立了草業科學本科專業,有6所大學和研究院所具備草業科學博士培養能力,近百名博士活躍在不同草業工程建設方面。由此可見,一場全國范圍的草業發展高潮已經掀起。正所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草業科學是一門交叉性學科,它以草食動物飼草飼料生產、城鎮化和生態治理為主體,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新草種,研究優質高產草地的建設與管理技術體系,創造以人為本的城鎮綠化美化園林新格局,探索以草為主的西部生態治理方法和途徑,實現我國草野業的產業化。
草業科學專業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堅實的草業科學基礎理論和農業生物科學中植物性生產和動物性生產的基本知識,能清楚了解草業科學前沿的發展動態,熟悉草原與環保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等。學校的教育基本採用「寬口徑」的教學方式,課程設置也以打基礎為主。其專業基礎課主要有:遺傳學、土壤學、生物統計學、草原生態化學、動物營養學、氣象學、植物分類學、自然地理學、植物生態學、農業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植物生理學等。專業主幹課有:牧草與飼料作物栽培、牧草與草坪草育種學、草原與草坪保護學、草地資源調查與規劃、草地培育學、草坪學。
草業科學也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其實踐課程在專業學習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大一開始,基本上每學期都有一定的實驗課程,到了大四,更是有集中的實習安排,一般在20周左右。它的專業實踐主要有:田間實驗設計與實踐、牧草栽培技術試驗、牧草育種技術、種子學與種子檢驗、草產品加工與貯藏、草地調查與規劃、草地改良與管理、環境質量評價、草坪建植與養護管理、牧草病蟲鼠害調查等。
草業科學的實驗雖然繁多,但亦非常有趣。學校一般會將學生派往高級足球場、高爾夫球場、綠化園地甚至草原等場所了解專業草業公司的經營與運作情況,以及草業生態方面的知識,從而不僅能促進專業知識的吸收,更能理論聯系實際,以便將來「學以致用」。成績好的學生還可以隨老師參與一些城市大型綠地、體育帶的設計和建設,既可以為綠化城市做貢獻,也可以得到大量的專業實踐機會,為成為未來的綠色工程師奠定基礎。
伴隨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業的發展空間將大大擴展,畢業生適宜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牧區天然草地規劃、改良與利用、生態旅遊、自然保護區建設、農區農業結構調整、土地綜合規劃與利用、城市園林規劃與設計、草坪綠地和運動場建植與養護、草畜產品加工和草原保護等方面的教學、科研、開發、生產、規劃等工作。
據了,各大中城市的城建園林部門以及許多大型專業化公司迫切需要大量專門的草業人才,未來我國從事草業科技的人員,大約在400萬人以上,一些國際知名草業公司如美國農業生物科學公司、荷蘭百綠公司等已紛紛搶灘我國,擁有草業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將十分走俏。
分享你的世界

㈢ 學習環境工程專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作為一名資深環境工程專業人士,我來給大家答疑解惑了。

學習環境工程是什麼體驗呢?我覺得就是一種又是工程師又是農民的體驗。首先學習環境的過程讓你感覺是一位農民,學習工程的過程讓你感覺是一位工程師。

首先,環境工程的課程設計為大一大二學習基礎課,大三大四學習專業課。大一大二首先要明白環境是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理科之外的基礎課,還要學習地質地貌學、資源與環境科學概論、以及進行很多野外大實習。因此課程面很廣,涉及到的范圍很大,因此感覺自己上懂天文氣象,下懂土壤環境 。具體大一大二的體驗就是,貼近大自然,能夠了解好多關於自然的規律,會認識很多植物,具體什麼科什麼屬什麼種都是要知道的;還會了解不同地區的不同土壤,以及不同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因此總體來說也是很有趣與很有意思的。大一大二學完課程並且參加過實習之後,你去別的地方旅遊,一些山峰、河流你都可以解釋其形成原因,是不是很酷的一種體驗呀!

如果你要決定考研的話,考的科目是數學一和英語一,都是數學和英語裡面比較偏難的科目。專業課依據你報的學校來定,但專業課不會太難。環境工程專業屬於朝陽專業,考研性價比比較高,競爭不激烈。

最後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大學四年美好回憶哦

㈣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隨著我國西北第一所高等農業學府——原西北農業大學前身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在楊陵的創辦,這所高校的圖書館也開始了它艱難的創業歷程。建館初期,全館只有7名工作人員,館舍面積數百平方米,館藏圖書僅有從(上海)國立勞動大學圖書館及其農學院圖書室接收來的四百多冊,館內設施設備十分簡陋。在隨後的幾十年,在楊凌地區先後誕生的原陝西省農業科學院前身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1952年)、原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前身西北水工實驗室(1954年)、原水土保持研究所前身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1956年)、原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前身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65年)、原西北林學院(1980年)、原陝西省林業研究所(1980年)等7個教學科研單位都組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圖書情報資料機構。1999年,隨著2所大學與5所科研院所合並成立新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由7個單點陣圖書情報資料機構合並組建而成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正式誕生。 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建於1932年。1934年4月,國民政府在陝西武功張家崗校址舉行了教學大樓的奠基典禮,宣告我國西北第一所高等農業學府成立。圖書館也在此時期進入了籌備階段。
1932年春,(上海)國立勞動大學農學院奉國民政府令停辦。適值中央政治會議通過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初期計劃案,即將勞動大學農學院的農場及一部分圖書儀器撥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由於運輸過程中損失,初期僅接收(上海)國立勞動大學圖書館及其農學院圖書室移交的圖書451冊。
1935年8月,李儀祉先生將其於1932年在陝西省立高級中學(西安)創辦的水利專修班移至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同時帶回一批書刊。
1936年,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正式招生,辛樹幟教授擔任校長。他在擔任校長期間,有「三寶」之說。主要是抓三件事:一是聘請名教授,二是充實圖書、儀器,三是為學生畢業後謀出路。建校初期,經費相對充足,辛樹幟教授又比較注意節約開支,大部經費都用來購置圖書儀器。有次曾親自赴當時的北平購置圖書儀器,開支達十萬元之多。
1936年7月,圖書館正式開放。學校任命黃連琴先生為圖書館主任,另有員工5名。同時在《西北農林(創刊號)》上公告了圖書館《閱覽及借書規則》。當時學校僅有教職員工108名,學生101人。
同年,學校成立圖書館委員會和購置委員會,黃連琴同時兼任兩會的委員。同年12月,圖書館工作人員達到9名。圖書館面積561平方米,設有一個書庫和兩個閱覽室。
1937年,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的教學樓(原農專大廈)建成,圖書館搬至一樓東南角,館舍面積有較大的增加。
1938年,圖書館接收了由前西安臨時大學移交的中文圖書87冊。此期間,圖書館除購進部分圖書外,還接收了辛樹幟校長和石聲漢、傅斯年、顧頡剛等教授、學者贈送的一批圖書。為避免戰爭損壞,學校將部分重要圖書遷往陝南沔縣存置。
1939年4月,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與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河南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合並成立國立西北農學院,教職員工達到250名左右。隨著國立西北農學院的組建,圖書館亦隨之更名為國立西北農學院圖書館,當時有可容納15000冊圖書的書庫和60個座位的混合閱覽室各一個,有過期期刊、線裝書庫各一個。另外,圖書館還購進全套《國聞周報》及《東方雜志》、《萬有文庫》第一、二集,《四部叢刊》、《四部備要》正編各一部。此時,圖書館館藏圖書已達40073冊。
抗日戰爭期間,學校長期處於不安定狀態,圖書館人事變動頻繁,工作無所進展。當時雖然收贈、購進一些抗日宣傳讀物,但經常遭到「查禁」、「封存」的禁錮。1940-1941年期間,日寇飛機三次轟炸學校,死傷學生多人。圖書館所在的農專大廈(即今3號教學樓)也中彈數枚,部分建築受到相當大的破壞。
1945年至抗戰勝利後,圖書館曾先後接受國外贈送圖書3批,並補充抗日戰爭時期所缺期刊數種。
1949年5月20日,學校解放。此時圖書館館藏圖書達41707冊,其中期刊合訂本1676冊。
新中國成立之前,圖書館作為學校教學科研的支柱,雖歷經了戰亂襲擾,但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館藏圖書資料得以比較完整地保存,並以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例如,分類採用《杜威十進分類法》和《中國十進分類法》等,這些都為日後圖書館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圖書館在這一時期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館藏文獻數量急劇增加,1978年館藏文獻總量已經超過52萬冊,與1949年相比增加了13倍;二是明確了圖書館作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的作用與地位,同時還建立、健全了圖書館業務機構,制訂了各項管理制度;三是圖書館基礎業務實現了規范化管理,業務與服務不斷深入,范圍不斷擴大;四是獨立館舍的建成,為全面提升圖書館文獻保障能力創造了條件。盡管在1966-1970年期間,圖書館出現了停滯狀況,但圖書館不斷發展壯大的總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快速發展階段(1950-1966年)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以及國家對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國內高等學校也得以快速發展。解放初期,西北農學院全校僅有教職員工608名,至1966年底,全校教職員工已發展到1169名;在校學生由解放初期的585名發展至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2194名。
隨著學校規模的迅速擴大,圖書館進入了第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56年館藏總量近170000餘冊;1961年館藏總量達到258000餘冊;1965年館藏總量達到310000餘冊,全館工作人員也由解放初期的6名增加到32名。
同時,圖書館的業務管理和理論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長足進展。其中上世紀50年代圖書館范世偉主編出版的《圖書分類法》在國內圖書館界具有一定影響;編印的《漢語拼音著者號碼表》(即「字帖式著者號碼表」)為省內外一些圖書館所採用; 1954年由院長辛樹幟發起邀集十餘位教師參加,在圖書館成立了「祖國農業遺產研究小組」,後改名為「古農研究室」,利用館藏的一批古籍農業文獻資源開展農業歷史方面的研究。另外,60年代圖書館的書目索引編制也取得了明顯的服務成效。
1951年5月,圖書館設主任1名,綜理館務,1名主任館員輔助主任處理館務,下設編目、出納、閱覽、期刊四部分,分別由5名館員負責,2名工人協助工作。另有書庫1個;混合閱覽室1個,連接書庫,陳列期刊200冊;參考室1個,藏書2000冊;期刊報紙儲藏室1個以及公共閱報處1處。
1956年,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以及教育部有關條例,學校加強了對圖書館的領導,將原來圖書館由教務處領導,改由一位副院長領導。1957年1月,學校決定將圖書館改為由副院長直接領導的處級單位,副院長王振華兼任圖書館館長。圖書館在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得以確立,並延續至今。
1957年,學校正式成立圖書館委員會,圖書館委員會委員大多由學校當時的知名專家教授組成,委員會主要負責圖書館發展與建設等重大事項工作。
同年,圖書館內部設置辦公室,在辦公室下分設采訪、編目及流通閱覽三個組以及參考書閱覽室、期刊閱覽室、政治書籍閱覽室、教師閱覽室及顯微復製品閱覽室,文藝書籍實行開架借閱;制定了圖書借閱規則、各閱覽室閱覽規則和期刊及學生參考書的使用辦法等一些圖書館基本的規章制度。同時學校決定將以往的圖書經費按系分配的辦法改為由圖書館統一管理使用。
1964年冬,新的圖書館大樓建成,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圖書館」館名。新館坐落在校園正中央,由主樓、側樓、附樓3 部分組成,總面積8100 平方米。新館的建成使用,使館舍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面積比解放前增加了15 倍之多,館內設施全部更新,工作人員也增至23人。新的圖書大樓共設置了各專業閱覽室10個,通用閱覽室3個,閱覽座位共870席。1965 年初,圖書館全部搬入新館大樓,並於2月28日舉行了開館儀式。院黨委陳吾愚書記在開館儀式上對圖書館今後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為了改善教師的閱讀學習環境,學校對新館大樓教師閱覽室全部配備皮軟椅,為當時全學院內辦公學習的最好配置。 工作停滯階段(1966-1970年)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給國家帶來了一場浩劫,圖書館也難以避免的受到了影響。「文革」初期,全館除留1名老年同志看守外,其餘人員多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參加勞動。所幸的是由於圖書館為獨立館舍,未受到大的沖擊,圖書、期刊、資料等館藏資源保存完整。 恢復發展階段(1971-1978年) 按照中央1971年出版工作座談會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要辦好圖書館」、「要積極整理藏書,恢復借閱」的指示精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陸續從「五七幹校」返回。這一時期圖書館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整理與恢復業務工作,成為國內較早恢復圖書館工作的高校圖書館之一。
1971年,為了迎接第一屆工農兵新學員的到來,圖書館對館藏30餘萬冊藏書以及接受的原陝西工業大學8萬多冊圖書全部整理就緒;同時還修訂了部分規章制度,整理布置了7個閱覽室,重新恢復圖書期刊資料的訂購、搜集工作,完成了恢復開館的各項准備工作。1974至1976年學「朝農」(朝陽農學院)開門辦學,圖書館成立了校外教學基地工作組,專門負責校外基地巡迴送書,送書到點、站。
1978年,圖書館對館內機構進行調整,宣傳報道組改為宣傳咨詢組;期刊閱覽室轉由報刊組管理;科研處「科技情報室」劃歸圖書館統一領導;內部書改由流通組管理。同時還增設外文期刊閱覽室,實行開架閱覽;增設咨詢項目,設專人負責組織答疑解難,代查文獻資料。同時還創辦和編印《科技情報參考》、《國外科技資料》、《科技資料》、《圖書通訊》等情報資料方面的刊物。與此同時,《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的出版,標志著我國圖書館業務工作規范化、標准化的開始。圖書館統一使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類分中外文圖書資料,各項業務工作逐步實現標准化管理,並得以較快發展。
1974年4—5月間,圖書館對《漢語拼音著者號碼表》進行全面修訂和檢驗工作。因當時省內外的圖書館索要的較多,因此,在印出後,先後發送至全國320多個圖書館,在全國同行中產生了較大影響。這一時期,由於圖書館工作快速恢復正常後,讀者服務有了較大拓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後受到中央電視台的采訪,光明日報報道。陝西日報以「為教學科研鋪路——記西北農學院圖書館」為題,對圖書館「熱心服務、咨詢解疑難、定位閱覽、冊冊新書見精神」進行了宣傳報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全面展開,科技情報服務成為圖書館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農業科技文獻檢索的服務與教學方面成效顯著;圖書館管理改革和自動化技術應用成為這一時期圖書館發展的主要特點。
1、全面推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1979年,西北農學院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這一時期,學校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迅速恢復與發展。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圖書資料工作意見」的精神,圖書館開展了健全圖書館決策機構和以部室設置體制改革。
1979年7月,圖書館下設辦公室(包括宣傳咨詢工作)、采編組、流通組、報刊組、情報資料室、古農學研究室等3室3組,各室主任由校黨委統一任命,為校內科級幹部。
1982年,學校恢復成立了圖書館委員會,作為學校圖書資料情報工作的咨詢機構。委員會委員包括主管圖書館工作的院長、圖書館館長、辦公室主任以及各系部關心圖書館工作的正副系主任或副教授以上人員擔任。1987年11月,學校新一屆圖書情報委員會成立。主任委員由校長張岳教授擔任,馮世良副館長任秘書。
隨著學校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教學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從1987年開始,圖書館進一步加快了改革步伐,從辦館思想、服務理念等方面上發生根本性改變。形成了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促進了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開展;1987年,學校全面開展了各類人員定編工作。為了適應這一形勢需要,圖書館將以往的各業務組(室)改為部,將性質相近的業務,統一歸口管理。除辦公室外,設有采編部、流通閱覽部、期刊部、情報咨詢部、技術部等部室,並在情報咨詢部下附設農業科技情報研究室。各部室主任、副主任由學校任命制改為館長聘任制。同年經學校批准,作為試點單位試行了雙向勞動優化組合,各業務部主任、副主任改由圖書館聘任,實行定編、定崗、定責、定員和聘任,並制定了圖書館崗位職責和考核辦法。
從1997年5月起,圖書館開始全面實行崗位責任制管理,進一步完善了考核、獎懲規定。經過調整後的部室分別為采編部、流通部、期刊部、文獻信息服務部、技術部、辦公室。另外還通過民主推薦、領導考核、調換競爭、擇優上崗的形式,先後舉行了7個崗位28人次參加的考試,調整工作崗位20餘人次,調整的范圍基本涉及到全館各個工作崗位。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行,極大地調動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工作量增大,人員減少的情況下,圖書館整體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2、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推進圖書館現代化建設
這一時期,逐步開展了以計算機技術應用為核心的服務工作,加快了圖書館現代化技術應用進程。
1981-1987年,圖書館利用世界銀行第一期教育項目貸款,購置了一批現代化技術設備,開展了圖書館管理系統方面的研究工作。1987年2月,圖書館受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委託,主辦了首次全國農業情報電子計算機系統建設研討班,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情報研究室、高等農業院校情報室、國家專業情報機構等40餘名負責同志參加了研討。
1992年,圖書館計算機流通管理系統進入了開發研究階段。從1994年4月,計算機流通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圖書館對1975年以後入藏的中文圖書實現了計算機借還和開架借閱。該系統投入使用在全國農業系統圖書館工作中走在了前列,極大地方便了讀者,提高了中文圖書的利用率。
1990年9月,圖書館購置AGRCOLA光碟檢索資料庫一套,1991年3月成立文獻檢索室和計算機光碟檢索室,開始提供計算機檢索服務。圖書館情報服務項目有:跟蹤定題服務,專題文獻檢索服務,編印「信息簡報」專題書目索引等,服務項目已擴展到校外。1998年5月,圖書館建成擁有一個28個光碟機的光碟塔和16台計算機終端的光碟網路檢索系統,不僅可以在系統內通過16台終端檢索本館的18種中外文資料庫,而且可以檢索國家圖書館60多種大型中外文光碟資料庫。
1999年4月,圖書館建成多媒體網路電子文獻閱覽室,並與校園網連通,通過中國科研教育網可查閱網際網路上有關信息。光碟檢索網路和多媒體網路電子閱覽室的建成和運行,為師生進行課題研究、科研立項、科技成果鑒定、撰寫學術論文、電子文獻閱覽、網際網路信息查詢提供了快捷全面的服務。
3. 加強文獻檢索課教學工作,推進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這一時期,在積極開展各項業務工作,結合工作實踐,開展業務研討活動,根據國內大學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增設新的服務形式,其中在推動農業系統開展文獻檢索課教學方面作用最為顯著。
20世紀8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文獻大量增加,文獻需求日趨顯著,人們獲取信息的復雜程度也隨之不斷加大,文獻信息檢索活動開始從人們的科學研究、科學交流中分離出來。1982年7月到1985年10月,圖書館先後受全國高校圖工委、中國農業圖書館協作委員會、陝西省高校圖工委委託,為全國農業系統、陝西省高校圖書館系統舉辦參考咨詢、文獻檢索短期講習班、農業文獻檢索與利用培訓課等。參加學習培訓的人員包括全國19個省市農業系統以及陝西省高校圖書館共約200名學員。
1983年5月,圖書館被選定為中國農業圖書館協會副主任委員館;中國農業圖書館協會決定由西北農學院、吉林農學院、沈陽農學院、華南農學院、浙江農業大學五院校的圖書館聯合編寫「農業文獻檢索與利用」教材,為農業系統圖書館舉辦檢索培訓做准備
1986年6月,經學校批准,圖書館成立《文獻檢索與利用》課教學室,文獻檢索課列為選修課。9月,受陝西省高校圖工委委託,圖書館舉辦全省高校系統「文獻檢索與利用」教學經驗交流研討會,進一步推動了文獻檢索課在全省高校的創設與發展。
4.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圖書館業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從1987年開始,圖書館開架借閱圖書增加到占館藏總量的30%,其中對教師和研究生進庫選書全部開放,圖書館周開放時間從50多小時提高到70小時。
1989年,由於讀者到館人次和圖書借閱量大幅提高,為解決經費短缺,書源不足,圖書館開展了文藝書刊的代租和有償服務,實行「以書養書」。雖然由於後續管理措施沒有跟上,曾一度產生了一些弊端,但這項工作仍深受讀者歡迎。
1979年以後,圖書館恢復並開展了國際交換工作,並開展了對外交流活動。先後與美、英、德、法、日、東南亞等16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交換關系, 197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將西北農學院圖書館列為該組織直接建立聯系的藏書單位。
長期以來,圖書館學術研究一直比較活躍,在省內外圖書館界有較大影響。為了進一步強化圖書館學術研究工作,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業務溝通,解決圖書館業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圖書館在1980-1986年期間,連續舉辦了7屆圖書館業務研討會。具不完全統計,截止1999年,共發表涉及圖書館各研究領域論文253篇,出版教材、專著11部。獲中國圖書館學會特別獎一個,62屆國際圖聯大會徵文優秀論文1篇,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科研成果2等獎1項,西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2等獎1項。獲各級學會成果獎、論文獎72篇。發表論文中載《中國圖書館學報》6篇、《情報學報》1篇、《大學圖書館學報》3篇。
1995年7月,農業部批准圖書館具有科技成果查新權。1996年7月,陝西省科委批准圖書館具有科技成果查新權。1986年5月,圖書館接受了陝西省高校圖書館檢查團來校檢查1981年以來圖書館貫徹執行高校圖書館工作條例情況,檢查結果評價良好。1989年3月順利通過陝西省高校圖工委評估檢查,圖書館被評為優秀館。1998年2月,陝西省教育工會授予圖書館部門工會「先進集體」;3月,陝西省圖書館學會授予圖書館「學會工作先進集體」; 1999年9月,圖書館被評為學校1997-1998和1998-1999學年度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先進集體 。

熱點內容
中國哪所大學本科住單人間 發布:2024-07-02 23:31:53 瀏覽:530
都勻大學城 發布:2024-07-02 23:27:28 瀏覽:561
大學宿舍環境不好 發布:2024-07-02 23:27:25 瀏覽:842
揚州大學英語類研究生 發布:2024-07-02 23:08:12 瀏覽:561
阿爾伯塔大學研究生院 發布:2024-07-02 23:08:10 瀏覽:76
哈弗大學羅爾斯教授 發布:2024-07-02 23:04:12 瀏覽:557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2016錄取名單 發布:2024-07-02 22:55:26 瀏覽:509
清邁大學讀研究生幾年 發布:2024-07-02 22:43:46 瀏覽:522
女大學生h 發布:2024-07-02 22:27:17 瀏覽:902
英語有自考本科嗎 發布:2024-07-02 22:13:35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