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亨廷頓

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亨廷頓

發布時間: 2024-10-18 01:37:02

1. 亨廷頓我們是誰

薩繆爾·P·亨廷頓(1927年4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生於紐約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旅館業雜志的出版商,母親是一位短篇小說作家。他的外祖父是當時美國頗有名氣的「扒糞刊物」(專門揭發政界、商界丑聞內幕的雜志)《麥克盧爾》的合作編輯。
人物介紹
職業:哈佛大學教授,當代頗有爭議的美國政治學家
畢業院校: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在芝加哥大學與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著作觀點:他以「文明沖突論」聞名於世,認為21世紀核心的政治角力是在不同文明之間而非國家之間
近來,他對美國移民問題的看法亦廣受關注。
生平簡介
少年得意
亨廷頓很早便顯示出了他在社會科學方面的才華。16歲時他考入耶魯大學,18歲時便以優異成績提前畢業,加入美國軍隊。之後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並在哈佛完成其博士論文並取得學位,這一年他23歲。
此後他開始在哈佛執教,自1950年開始他便是哈佛大學政府學院的高級成員。亨廷頓在哈佛大學任教58年。
1951年杜魯門總統因為麥克阿瑟將軍不服從指揮而解除了他的職務。亨廷頓以此為由頭寫作出版了處女作——《士兵與國家:軍民關系的理論與政治》(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 Military Relations)。此書自1957年出版便一石激起千層浪,至今仍被視為最有影響力的關於美國國內軍事關系的著作。在這本書的第一篇書評當中,批評家就指責這本書有軍事主義色彩,讓人聯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從、戰斗」的口號。上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一些激進的學生在得知亨廷頓曾經在約翰遜政府內任職的消息後,佔領並焚燒了他辦公的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有人甚至在他的寓所門口塗上了這樣的標語:「戰爭罪犯居住於此。」而作者本人也不得不暫時逃出哈佛暫避風頭。
從不討好
在上世紀60年代,他憑《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而享有盛譽。此書挑戰了當時最為流行的現代化理論中的教條:經濟和社會進步會給剛剛脫離殖民主義統治的獨立國家帶來政治穩定。
越南戰爭打破了亨廷頓平靜的校園生活。作為美國國務院的謀士,他在1968年撰寫了一篇長達百頁的關於越南戰爭的報告,提出了在南越推行合村並寨的「戰略村計劃」並抨擊了當時美國政府的戰略。這些主張自然是左右不討好,所以難怪他的辦公室會被人焚燒,他被人罵做「戰犯」了!
1977年至1978年間,他參與了白宮有關國家安全戰略的決策過程並協調各項相關政策。
他於1993年發表文章,講述後冷戰時期的暴力沖突。亨廷頓之後將有關理論,輯錄成影響深遠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書籍被翻譯成39種語言,在全世界激起的反響一浪高過一浪。然而,「9·11」事件卻使人們不得不又一次回到亨廷頓那裡,盡管人們無法甘心接受他的觀點和結論,但是在心底里還是忍不住會暗自佩服這個老頭子目光的敏銳和思想的鮮活。
「9·11」事件後他又撰寫出版了《我們是誰?》(Who are we?),針對美國的移民問題大發議論,同樣引起一片爭議。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代表了亨廷頓著作和文章的宿命:甫一問世便飽受爭議,與各種獎項無緣,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才會被廣泛但又是勉強地接受。

2. 塞繆爾·P·亨廷頓前後擔任什麼職位

塞繆爾·P·亨廷頓(1876~1947),美國當代政治學家,現實主義政治理論學家。出生於紐約,早年就讀於耶魯大學,分別在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歷任哈佛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國際事務中心主任和政府學系主任。曾先後在美國國務院、國防部、中央情報局擔任公職或充當顧問。

3. 政治學家美國3個人的生平

1.亨廷頓(美國政治學家)
塞繆爾·菲利普斯·亨廷頓(Huntington·Samuel·P 1927-2008年)又譯賽繆爾·杭廷頓,美國當代極富盛名卻又頗有爭議的保守派政治學家。以《文明沖突論》聞名於世,認為21世紀國際政治角力的核心單位不再是國家,而是文明,不同文明間的沖突。亨廷頓早年是文武關系研究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的奠基者。後來,他對美國移民問題的看法亦廣受學界關注。

亨廷頓1927年4月18日生於紐約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旅館業雜志的出版商,母親是一位短篇小說作家,其外祖父是當時美國頗有名氣的「扒糞刊物」(專門揭發政界、商界丑聞內幕的雜志)《麥克盧爾》的合作編輯。
亨廷頓很早便顯示出了他在社會科學方面的才華。16歲高中畢業後他考入耶魯大學,18歲時便以優異成績提前畢業,加入美國軍隊。之後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並在哈佛完成其博士論文並取得學位,這一年他23歲。此後他開始在哈佛執教,直至去世。自1950年開始他便是哈佛大學政府學院的高級成員。1959年至1962年期間他曾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亨廷頓在哈佛大學任教58年。
1951年杜魯門總統因為麥克阿瑟將軍不服從指揮而解除了他的職務。亨廷頓以此為由頭寫作出版了處女作——《士兵與國家:軍民關系的理論與政治》(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 Military Relations)。此書自1957年出版便一石激起千層浪,至今仍被視為最有影響力的關於美國國內軍事關系的著作。在這本書的第一篇書評當中,批評家就指責這本書有軍事主義色彩,讓人聯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從、戰斗」的口號。上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一些激進的學生在得知亨廷頓曾經在約翰遜政府內任職的消息後,佔領並焚燒了他辦公的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有人甚至在他的寓所門口塗上了這樣的標語:「戰爭罪犯居住於此。」而作者本人也不得不暫時逃出哈佛暫避風頭。
在上世紀60年代,他憑《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而享有盛譽。此書挑戰了當時最為流行的現代化理論中的教條:經濟和社會進步會給剛剛脫離殖民主義統治的獨立國家帶來政治穩定。
越南戰爭打破了亨廷頓平靜的校園生活。作為美國國務院的謀士,他在1968年撰寫了一篇長達百頁的關於越南戰爭的報告,提出了在南越推行合村並寨的「戰略村計劃」並抨擊了當時美國政府的戰略。這些主張自然是左右不討好,所以難怪他的辦公室會被人焚燒,他被人罵做「戰犯」了!
1977年至1978年間,他參與了白宮有關國家安全戰略的決策過程並協調各項相關政策。
他於1993年發表文章,講述後冷戰時期的暴力沖突。亨廷頓之後將有關理論,輯錄成影響深遠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書籍被翻譯成39種語言,在全世界激起的反響一浪高過一浪。然而,「9·11」事件卻使人們不得不又一次回到亨廷頓那裡,盡管人們無法甘心接受他的觀點和結論,但是在心底里還是忍不住會暗自佩服這個老頭子目光的敏銳和思想的鮮活。
「9·11」事件後他又撰寫出版了《我們是誰?》(Who are we?),針對美國的移民問題大發議論,同樣引起一片爭議。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代表了亨廷頓著作和文章的宿命:甫一問世便飽受爭議,與各種獎項無緣,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才會被廣泛但又是勉強地接受。
盡管在亨廷頓的同學之中有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這樣的政界名流,他的學生之中也不乏弗朗西斯·福山、扎卡里亞(《新聞周刊》編輯)這樣的當代精英,但是他本人卻不願在媒體上拋頭露面。人們很難在電視訪談節目中看到亨廷頓的身影。他不是那種「媒體學者」,他的學術聲譽是靠著十七本著作和一系列論文建立起來的。毫無疑問,曾經出任美國政治科學學會主席又是著名的《外交政策》雜志的創辦人之一的亨廷頓是學術界的圈內人。但是他在寫作的時候卻寧可把自己當成一個局外人,故意以一種刺激那些最終會評判自己著作的專家們的方式討論問題。亨廷頓曾經說過:「如果一個學者沒有什麼新東西的話,他就應該保持沉默。對真理的探求與學術爭論是一回事。」
2.戴維·伊斯頓
戴維·伊斯頓David Easton (1917~ 2014)美國政治學家、政治行為主義的倡導人、政治系統論的創立者。1917年6月24日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市。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哈佛大學獲得多種學位。40年代後半期起一直執教於芝加哥大學政治科學系。主要著作有《政治系統:政治學現狀研究》(1953)、《政治分析的結構》(1965)、《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1965)等,這三本書後來被稱為「政治系統分析三部曲」。
伊斯頓確立了政治行為主義的特定含義,認為是技術和理論兩重意義上的革命。一方面,他批評以往的政治學單純注重製度和權力,偏重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形勢資料,忽略了政治是人類互動行為的結果,忽略了人的動機、人格和心理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等行為資料。伊斯頓認為政治系統是為社會規定有價值物的權威性分配(或強制性決定),並且予以實施的行為或互動行為。它由政治團體、體制和權威機構等部分構成。它受到自然的、生物的、社會的以及心理的等外部和內部環境的包圍,同時對環境的壓力有適應能力和反饋信息的功能。系統和環境形成互動的聯系,系統的持續通過不斷的輸入、輸出、反饋、再輸入過程實現。伊斯頓的輸入 -輸出系統分析模式,適用於分析從國際社會到國家內部各種規模的政治系統,同時又是一個統一理論,包括社會當中各種和行為關系。他主張政治研究要重建新的價值結構。認為政治理論家的重要職能之一,是對社會的迫切問題和社會的需要作出敏捷的反應,以便有可能明確表達極其深奧的、但對公民和政治家了解自身處境大有幫助的價值系統。這種創造性理論歷來是對社會起調節作用的重要機制。他還提出政治學成熟的標志是形成統一理論。他把理論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最低層次的單一性結論或單一性概念;第二類是中間層次的綜合性理論,它是單一性概念的綜合;第三類是最高層次的系統理論或概念結構,它把政治學的所有基礎分支科學聯結成在概念上有邏輯聯系的、和諧一致的整體。統一理論的完成將使政治科學成為社會科學基礎性的組成部分。
3.托馬斯·R·戴伊
托馬斯·R·戴伊(Thomas R.Dye) 美國著名公共政策學家,曾執教於美國喬治亞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現為美國政府McKenzie教授、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名譽教授。著有《理解公共政策》、《州和社區的政治學》、《美國政治學》、《誰掌管美國?》。其特色在於理論聯系實際,內容豐富多彩,語言生動流暢,文風朴實無華,有助於理解公共政策的實質內涵和對現實政策問題進行理論分析。

4. 薩繆爾·亨廷頓的人物介紹

姓名:塞繆爾·菲利普斯·亨廷頓,又譯作賽繆爾·杭廷頓
英文: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

生卒年月:1927年4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
出生地:明尼阿波里
職業:哈佛大學教授,當代頗有爭議的美國政治學家
畢業院校: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在芝加哥大學與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著作觀點:他以「文明沖突論」聞名於世,認為21世紀核心的政治角力是在不同文明之間而非國家之間
近來,他對美國移民問題的看法亦廣受關注。

熱點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郵編 發布:2024-10-18 05:41:00 瀏覽:434
2015美國大學工程學院排名 發布:2024-10-18 05:25:37 瀏覽:254
美國普斯特大學 發布:2024-10-18 05:25:33 瀏覽:952
集美大學的入學時間 發布:2024-10-18 05:25:30 瀏覽:57
考研時間2017清華大學 發布:2024-10-18 05:06:25 瀏覽:787
江蘇將公辦本科院校不再招自考專接本 發布:2024-10-18 04:58:32 瀏覽:384
大學畢業後考別的專業 發布:2024-10-18 04:45:13 瀏覽:567
大學生難民 發布:2024-10-18 04:43:42 瀏覽:508
貴州民族大學創辦時間 發布:2024-10-18 04:35:54 瀏覽:262
大學城辦旅館 發布:2024-10-18 04:29:18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