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司佳教授生的啥病

復旦大學司佳教授生的啥病

發布時間: 2024-10-22 02:56:26

㈠ 復旦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去世,生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英文授課,注重英文原始資料的應用,出版多部學術著作,發表多篇論文 。

㈡ 司佳是什麼病去世的

司佳的離世源於一種影響心臟內膜的非常罕見的癌症——心包間皮瘤。她是在2019年6月3日早上住院並接受手術時知道自己病情的。到7月中旬,她看起來已經康復,但突如其來的復發把她從朋友和家人身邊帶走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人間慘劇呢?作為復旦大學教授,按時體檢肯定是有的,體檢的層次肯定是高的,為什麼司佳教授就沒有機會了呢?雖然司佳教授沒有留下如於娟老師那樣發自肺腑震聾發聵的言語,卻仍然能帶給我們深刻的教訓。因為司佳的特殊身份,她的離世盡人皆知,可此時此刻,又有多少普通人離世呢,又有多少普通人掙扎在癌症造成的身心痛苦中。

2018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鍾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原發性肝癌全球每年新發病例85.4萬例,中國46.6萬,約佔全球的55%;每年因原發性肝癌死亡81萬例,中國為42.2萬,約佔全球的45%-50%。

癌症患病率呈井噴式上升是不爭的事實,中晚期癌症的死亡率上升也是不爭的事實,體檢越來越多越來越細也是不爭怕事實,醫學技術飛速發展也是不爭怕事實。如此矛盾的現狀交織在一起,是不是讓人很是困惑。一個癌症患者確診,全家人都如同被判刑,生活中便充滿了陰霾。

肝癌隱匿性很強,因為肝臟上沒有痛覺神經,早期很不容易被發現。網路上鋪天蓋地的肝癌前兆根本不是前兆,什麼肝區疼痛、黃疸、消化道症狀、眼黑、皮膚發癢、消瘦等,到了這步境地,已經邁入中晚期。其它癌症也是如此,之所以說癌症可怕,就是因為「它悄悄地蒙住你的眼睛,不告訴你它是誰」。所以,我們靠前兆發現早期癌症根本不現實,那麼多癌症都有前兆,你背得過來嗎,背得過來每天看什麼前兆,人還怎麼學習、工作和生活?

所以一級預防永遠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實惠的。多麼簡單的幾句話:

會吃飯,種類多一點不挑不揀,油、鹽、量少一點,吃得慢一點,吃得雜一點,吃得少一點。

戒煙,世界上最不文明的行為就是抽煙,害人害己,受害的是自己最親最近的人,讓她們長期吸你的二手煙,讓她們得病,讓她們短壽,這與謀殺犯罪有什麼區別?

限酒,少喝一點,偶爾多喝一點也無不可,舒緩壓力,但怕你酗酒,如果管理不住自己,跟小孩子玩游戲上癮又有什麼區別呢?

適量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可是很多人把不動當成一種享受,中國居民運動指南夠客氣了,說每天走6000步,可是這才到哪兒。可即便這樣,很多人都做不到,免疫力沒有了,癌細胞也專盯有縫的蛋。

心理平衡,關於事業和健康的討論,生命價值的討論觸目可見可聞,實際上很多人仍然不明白。我說的明白是知行合一,這個問題我說的也最多,心理平衡不是讓你整天開心快樂,那樣就不是人了,教別人要開朗樂觀的人實在無聊。生活的壓力、家庭的不幸、事業的失敗、愛情的失敗等等我們經常面對,人生不如意者十八九,可語於人者只二三,我們如何每天開心。我們要做到在不良情緒里不要太久,要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學會發泄情緒,而不是沉浸在憤怒、抱怨、痛恨、悲傷之中不能自拔。正是有各種情緒交織,人生才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樂,才有些意味。如糖水一樣風平浪靜,笑嘻嘻的生活有意思嘛,關鍵就是平衡二字。

順應自然,這是中國古代道家思想核心之一,於娟說她晚上12點之前就沒睡過覺,我們總是以事業的名義去透支自己的身體,摧殘自己的免疫力抵抗力,尤其是精英階層更是如此,工作狂,工作不要命,為了名也好為了利也好,人的能量就這么多,為什麼不細水長流呢?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寫完《平凡的世界》就累死了。而瓊瑤都80多了還在工作,還活力四射。所以生命不要透支,健康不要透支,細水長流對自己有利,對社會貢獻也更大!

㈢ 司佳是什麼病去世的

司佳,女,(1978年6月-2020年10月12日 [1] )生於上海,2007年8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95級文科基地班本科畢業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碩士(2001)。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學博士(2006),期間曾前往德國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訪問研究。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 of Pennsylvania)東亞系講師,美國聖約瑟夫大學(St. Joseph's University)歷史系兼職助教授。

中文名 司佳 國 籍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78年6月 逝世日期 2020年10月12日 [1]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歷史 發表論文數目 27篇(截至2019年7月) [2] 職 稱 副教授
個人簡介編輯
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7年8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興趣還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出版史、文化史及閱讀史。多次給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學位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全英語課程教學,尤其注重在授課內容中強調中英文原始資料的解讀與運用。 [2]
2020年10月12日,司佳逝世 [1] 。
研究方向編輯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學術經歷編輯
1995年由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考入復旦大學第一屆文科基地班,1999-2001年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師從周振鶴教授),取得歷史學碩士M.A.學位。2001年獲得William Penn Fellowship全額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東亞系攻讀博士(指導教授:梅維恆VictorMair、韓書瑞SusanNaquin等),2006年8月獲得該校博士Ph.D.學位。期間,2001-02年被評為美國漢尼基金青年學者(HaneyFoundation Fellow).2006-07年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講師,並兼任聖約瑟夫大學(St.Joseph's University)歷史系助理教授。2010年赴日本関西大學開展為期一年的G-COE項目博士後研究。2008年獲上海市晨光學者基金;2014年獲得「上海市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 [2]
學術論文編輯
獨立作者
1.Jia SI(司佳),「Treaty-Port English in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Speakers, Voices, and Images.」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美國《東亞歷史與文化評論》,執行嚴格匿名評審), 6 (March 2013): 38-66.
2.司佳《鄺其照與1868年〈字典集成〉初版:兼談第一本中國人編寫的英漢字典及其歷史實用價值》,《廣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149-158頁。
3.司佳《傳教士緣何研習<聖諭廣訓>:美國衛三畏家族檔案手稿所見一斑》,《史林》2013年第3期,90-97頁。
4.司佳(Jia SI)「Reprinting Robert Morrison』s Dictionary: Procers, Literary Audience,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Market in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中國歷史學科前沿》(英文原發稿),6.2 (June 2011):229-242.
5.司佳《基督教女性三字經體佈道文本初探:以〈訓女三字經〉為例》,日本関西大學《東亞文化交涉研究》第4號,2011年,243-252頁。
6.司佳《耶魯大學傳教士檔案所見清代聖諭廣訓方言手抄稿若干種》,日本近代東西言語文化接觸研究會《或問》第21號,2011年,117-128頁。
7.司佳《麥都思〈三字經〉與新教早期在華及南洋地區的活動》,《學術研究》2010年第12期,112-119頁。
8.司佳《見聞、談資與諷刺詩 ——中國洋涇浜英語在十八至二十世紀初西方出版物中的流傳》,《九州學林》2010年(春夏季),172-189頁。
9.司佳(Jia SI)「Collecting and Collection: Local Chinese Culture in Robert Morrison』s Dictionary,」《復旦學報》英文版Fudan Journal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4 (Dec. 2009): 104-122
10.司佳(Jia SI)「Breaking through the 'jargon' barrier: Early 19thcentury missionaries' response on communication conflicts in China.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英文原發稿), 4.3 (Sept. 2009): 340-357
11.司佳《五車韻府》的重版與十九世紀中後期上海的英語出版業,《史林》,2009年第2期,6-13頁。
12.司佳(Jia SI)「Life around English: The Foreign Loan Word Repertoire and Urban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e Treaty Port of Shanghai.」《復旦學報》英文版Fudan Journal(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 (Mar. 2008): 126-143.
13.Jia Jane SI, 「The Genealogy of Dictionaries: Procers, Literary Audience, and the Circulation of English Texts in the Treaty Port of Shanghai.」Sino-Platonic Papers, 151 (June 2005).
14.司佳《商人、僕人、通事和十八世紀中國沿海洋涇浜英語的形成》,或問WAKUMON Journal of Studies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6 (May 2003), 85-93,日本関西大學
15.司佳《從通事到翻譯官:論近代中外語言接觸史上的主被動角色的轉換》,《復旦學報》2002年第2期,44-50頁。
16.司佳《西方人士對漢語拼音方案的催生作用》,香港《語文建設通訊》64 (Oct. 2000): 11-19.
17.司佳《從歲時到天時:明清移民以後土著苗民之日常生活安排》,《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4期, 35-48頁。
18.司佳《早期英漢字典所見之語言接觸現象》,《復旦學報》2000年第3期,60-67.
19.書評Book Review.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chael Lackner et al.中國學術, 2 (2003): 271-73.
20.書評Book Review.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Lexicon and Its Evolution toward a National Language. Federico Masini.中國學術, 2 (2002): 340-43. [2]
學術著作編輯
司佳(Jia Jane SI)Circulation of English in China: Speakers, Historical Texts, and a New Linguistic Landscape.(《英語在中國的傳播:使用者、歷史文本及語言景觀》)VDM Publishing Group, 2009. [2]
學術會議交流編輯
2005年3月美國亞洲學年會AAS Annual Meeting, Chicago, USA, Graate Student Indivial Paper Presentation(學會評審研究生優秀論文獨立發表)
2007年3月美國國會圖書館 「A Bridge between Cultures: Commemorating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RobertMorrison』s Arrival in China,」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University of Maryland,USA, March 14-16.
2007年12月中山大學「清代口岸城市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8年3月澳門歷史學會「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Macao.
2008年7月英國愛丁堡大學新教海外傳教史國際學術研究會年會, Edinburgh, UK.
2008年11月復旦大學「歷史上的中國出版與東亞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9年10月香港城市大學「出版文化的新世界:香港與上海」國際學術研討會, HK.
2010年6月四川大學「中西比較視野下的社會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年10月日本關西大學「印刷出版與知識環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Osaka, Japan.
2011年6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Penn State University, USA 「十六世紀以來的世界宗教與文化」暑期研討班三次專題授課
2011年7月美國耶魯大學新教海外傳教史國際學術研究會年會,Yale University, USA.
2011年10月代表復旦大學外事訪問團赴英國愛丁堡大學、諾丁漢大學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專題演講兩場
2011年11月北京外國語大學「印刷出版與中外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1年12月復旦大學「新文化史與上海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2年6月復旦大學「中華書局與中國近現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年4月復旦大學中華國際文明中心工作坊「基督宗教與上海社會,1840-1949」
2014年6月The Eighteenth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 Japan, Sophia University, Tokyo
2014年10月11-12日山東大學「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年10月17-18日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承辦「第二屆中國翻譯史高層論壇」 [2]
獨立承擔項目編輯
1)2009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項目(2009BLS001省部級)
2)2009年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一般課題項目(省部級)
3)2008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省部級,已結項)
4)2008年復旦大學「985工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研究項目(已結項)
5)2008年復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項目(已結項)
6)2008年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晨光學者項目(已結項)
7)2014年課程China: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中國歷史:改良到革命)負責人獲「上海市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立項。 [2]
學術訪問編輯
2014年1-2月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EHESS訪問學者,三次學術講座
2013年9月台北中研院Academia Sinica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一次學術講座
2012年8月日本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訪問學者(復旦大學人文基金資助)
2009年6-9月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訪問學人
2008年7月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資料訪問研究
2005年2-3月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漢學系交流訪問 [2]
獲獎成果編輯
2001-2002 美國漢尼基金青年學者 HaneyFoundation Fellow
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譚其驤-禹貢獎」
對話司佳編輯
他山之石與他者視域——對話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司佳
以「漢學」(Sinology)一詞來指稱海外對中國的研究,早已約定俗成。但是,二戰後美國關於中國研究的成果不斷涌現,「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 作為一種與傳統漢學完全不同的學問悄然興起,並逐漸取代後者,成為海外研究中國的主流範式。
司佳博士自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畢業後回滬,專攻中國近代史,於美國中國學內的牆闈之爭自是熟悉。記者就美國中國學發展中的內在原因和背景等問題對她進行了采訪。
復旦青年:「Sinology」,最早由西方傳教士創立,譯為「漢學」。然而自薩義德(E.Said)的《東方學》出版以來,「漢學」一詞被標上了殖民主義和歐洲中心論的標簽,西方學者逐漸以「中國學」或「中國研究」來命名自己的研究領域。於是,從4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美國中國學研究,一下子被推到了國際中國學研究的中心位置。那麼其自身發展的語境和背景是什麼?
司佳:美國的中國學是冷戰的產物,其誕生之初,受到很強的政治因素的影響。在費正清(J. K. Fairbank)之前,美國也有幾所大學教授中國的古漢語,和歐洲的漢學研究相似。二戰後,出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對中國研究的熱情迅速增長。大量基金投入進來,政府也出台政策支持相關研究,這樣,幾十年間,美國中國學研究高速發展,許多大學紛紛設立類似的系科,設立教席。此時的「中國學」,甚至帶有一些情報搜集的性質。現在美國許多大學的「東亞研究」系,其前身就是「東方系」;與其他區域研究一起置於「國際區域研究」的框架中,配合美國戰後的全球戰略部署。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學研究出現學術膨脹的問題,研究質量也參差不齊。費正清曾說,他那個時代,熟諳古漢語的美國學者只有兩三個。在兩國敵對封閉的狀態下,很多美國學者沒有到過中國,也沒有看過充分的中文原始材料,就寫出大量學術著作。對此,如今的美國學者也有許多反省。
美國中國學有一個重要的閃光點:在內容上,它對於中國政治、經濟、社會著墨很多,和注重文化的傳統漢學相比,更加實際和務實;在時間上,它更重視中國近代和現代的歷史。這可以算是在當時現實政治需要下,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研究風格。冷戰結束後,國際交流正常化,中國學也研究開始走向學術化,但是這種治學的取向依舊留存到現在,並成為主流。當然,美國依然有教授古代漢語的漢學家,他們也自稱是「漢學家」,以示與「中國學」家的區別。但是這些人大都是五、六十歲的上一代研究者,而年輕的研究者普遍選擇了中國學研究的取向。
現在的美國中國學的研究和教育中,很重視對學生基本的語言、文化訓練。如今非常出色的學者,比如孔飛力(P.A.Kuhm)、周錫瑞(J.W.Esherick),都有很好的中文能力,能夠廣泛地利用中國、美國和日本的史料檔案。
復旦青年:越南戰爭以後,美國的中國學研究發生了重大轉折。1969年詹姆斯·佩克(James Peck)撰文抨擊當時的主流中國學研究,遭受批評的美國主流中國學家開始進行反思,這造就了如今中國學的面貌,也造就了柯文(P.A.Cohen)、艾爾曼(B.Elman)等一大批蜚聲海外的中國學家。這種轉折在今天回顧起來,能給我們怎麼樣的啟示?
司佳:包括柯文在內的這些學者,他們的政治立場或傾向是屬於「左派」的。越南戰爭迫使美國人正視自己力量的局限性,看到如果美國要想隨心所欲地擺弄世界,將會受到真正的制約。在我看來,這一認識給美國研究中國的史家以深刻的影響。由於戳破了美國在政治、道德、文化各方面全面領先的神話,越南戰爭「解放」了美國史家,使他們也許是第一次,放棄了西方的准繩與標尺,轉向一種植根於中國(而非西方)歷史經驗之中的史學。
復旦青年:這就是所謂「中國中心主義」的發端?
司佳:是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其中的政治背景和學術對象。柯文是有政治傾向性的,他對於文革和左派的看法,都滲入了學術研究當中。更為重要的是,柯文提出中國中心主義,他所針對的是當時的學界主流,尤其是列文森(J. R. Levenson)、費正清這些將中國視為「靜止的中國」、用「傳統」和「現代」粗暴劃線的做法。他列舉了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例子,指出它們雖然都是受西方沖擊後的產物,但是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都是中國內部的因素:復雜的社會性質、內部事務的萬分火急;而西方的影響事實上被高估了。
現在國內的一些研究者,一看到「中國中心」的提法,就馬上引為海外同志,其實細讀柯文的《在中國發現歷史》,就可以看出他鮮明的學術走向。「沖擊—回應」模式和「中國中心主義」兩者並非完全對立,只是取向和角度的不同,而非質的不同;柯文的觀點實際是對那種為美國戰略服務的中國學研究的批評。
復旦青年:北大的羅志田教授也曾撰文指出,中國近代史研究中所謂「三大高潮」、「兩個過程」,實際上已經在挑戰以中外關系為核心的既有研究模式,很「中國中心」了,中國學者不必再從國外引入一種「中國中心」模式。這就牽涉到了這個問題,國內史學家怎麼樣看待美國中國學的成果和模式?
司佳:美國的中國學研究,因為如前所述的注重現實、注重近現代的特點,其研究對象很容易與國內的研究發生交集。有時候美國學者的視角能夠給我們很新穎的啟發。比如「區域研究」,柯文等學者提倡要重視中國的復雜性,注重以區域、省份或地方而不是整個中國為研究單位,通過將中國從空間上分解為較小的、較易於掌握的單位,尋求各地變異的內容和程度,以期對中國整體有一個輪廓更加分明、特點更加突出的了解。將中國視為鐵板一塊的機械僵化做法,很多時候阻礙了我們的思路,美國學者的這種做法很能夠啟示我們。
在引入社會科學方法方面,美國學者也別具一格,在中國,研究歷史的學者往往不了解社會學、人類學或者心理學的一些研究方法。在美國,絕大多數中國學的專家都能夠掌握跨學科研究的手段,這是這門學科創立的時候就確立的規范。
「中國中心主義」當然是一種研究的角度,但是太多本土化傾向,會縮小我們的視野。就中國學研究的角度而言,我個人覺得置於全球史和國際關系的角度中去探討更好。「中國中心主義」這個提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歐洲中心主義」那種傲慢的、將其他文化看成低等文化的偏見。畢竟,近代中國和古代中國最大不同,就在於來自西方的巨大影響。交流的視野和國際的視野,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的變化。這種全局意識,在中外關系的主題中,能夠被更好地闡釋和呈現。
復旦青年:當今的美國中國學依然呈現著繁榮的景象,有學者認為這種模式將會是國際中國學的發展方向,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司佳:在美國,中國學的研究從人數和教授席位來衡量,不能說是一門大學科。費正清的貢獻,是將分散在美國各個大學歷史系、社會學系的有關中國的研究,納入到中國學的架構中,有組織統一地來研究,建成一個符合美國國家需要的學術體制。但原來的系科建制中並沒有取消中國研究的教席,比如黃宗智,他就始終在加州大學歷史系供職。
關於中國學的發展問題,我覺得有些人對什麼是「中國的」和「西方的」關心過多,焦慮太甚了。問題是,許多年來,人們陸續把石頭搬來搬去,已經很難分清到底什麼是他山之石,什麼又是本山之石了。就算我們可以細加甄別,分辨清楚,這樣的區分也遠不如一件事來得重要:那就是尋找一種新的、交流的方法來理解過去,使得對過去的思考仍然能觸動現在的神經。否則,中國學只會變為老古董,其古色古香,只有一個小圈子裡的學者、專家才能辨別,研究者也會越來越少。

㈣ 復旦大學去世了幾個女教授

復旦大學去世了3個女教授。根據資料顯示,到2023年1月10日,復旦大學去世了3個女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司佳,於一九七八年六月生於上海,2020年10月12日逝世,在2006年曾獲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016年11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12月31日,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材料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素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辭世,年僅42歲。2011年4月19日,是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出生於1978年的海歸博士余娟逝世,年僅33歲。

㈤ 司佳是什麼病去世的

新民晚報訊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1日16時46分在上海長海醫院逝世,年僅42歲。
司佳是上海人,1995年7月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在華師大二附中就學期間,她作為上海唯一的中學生代表出席全國學聯第二十二屆代表大會,並以優異成績被復旦大學第一屆文科基地班錄取。她2001年獲全額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留學,2006年8月獲博士學位。2006-2007年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講師,兼任聖約瑟夫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2007年8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2016年11月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
司佳去世的消息傳來,她的學生、同事異常悲痛。每個人都懷念這位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的老師。
司佳的專業和研究專長是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史、出版史等。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工作的13年來,她一直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先後開設「西方中國學研究文獻講讀」、「近代史研究專題講座」、「專業英語」及全英文授課的「西方人在中國:1500-1900」等課程,注重在授課內容中強調中英文原始資料的解讀與運用,訓練學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由知識接受轉向對研究問題的思考和探索。

2014年司佳教授主講的全英文課程「中國歷史:改良到革命」獲上海市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從2015年起,她負責歷史學系英文碩士項目「中國歷史與文化」,在外國留學生招生、培養、課程安排、論文指導等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直至病發之後,還堅持完成了今年7月畢業的一位留學生的論文指導工作。
司佳的研究,著力於中西方文化交流。她承擔了「早期新教傳教士中文作品與手稿研究」「歐美視閾中的晚清上海社會文化」「旅行與影像:早期來華新教傳教士的異域文化體驗」等國家社科基金及各類省部級科研項目,出版了《英語在中國的傳播:使用者、歷史文本及語言景觀》《近代中英語言接觸與文化交涉》等學術專著,編著翻譯了《近代東亞國際視閾下的基督教教育與文化認同》《中國紀行:從舊世界到新世界》等著作。

㈥ 司佳是什麼病去世的

沒有司佳是因什麼病去世的資料。

司佳
司佳(1978年6月-2020年10月12日[1]),女,生於上海,2006年11月起擔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95級文科基地班本科畢業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碩士(2001)。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學博士(2006),期間曾前往德國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訪問研究。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 of Pennsylvania)東亞系講師,美國聖約瑟夫大學(St. Joseph's University)歷史系兼職助教授。[2]

中文名
司佳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78年6月
逝世日期
2020年10月12日[1]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逝世
10月12日,據澎湃新聞消息,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司佳逝世。
澎湃 2020-10-12
快速
導航
研究方向

學術經歷

學術論文

學術著作

學術會議交流

獨立承擔項目

學術訪問

獲獎成果

對話司佳
個人簡介
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6年11月起擔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興趣還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出版史、文化史及閱讀史。多次給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學位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全英語課程教學,尤其注重在授課內容中強調中英文原始資料的解讀與運用。
2020年10月12日,司佳因病救治無效,於上海長海醫院逝世,享年42歲。

㈦ 司佳博士的突然離世,讓你想到了什麼

在現在的社會當中,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許多的事情,而且我們也是會去為我們的事業所奔波的,但是我們在拼搏我們的事業的時候也是需要去注意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的,事業固然重要,但是生命價更高。據報道,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1日16時46分在上海長海醫院逝世,年僅42歲。 此消息一出,我們在為她感到惋惜的時候是否應該去考慮到一些事情?

結束語:其實對於很多人都是會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業上面,但是往往就是忘了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如何的一種狀態的,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去將我們的注意力多多的放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上面,畢竟我們只要有著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夠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㈧ 復旦腫瘤科醫生猝死時,女兒才20個月,生命為何如此脆弱

10月12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司佳逝世。司佳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6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曾師從周振鶴。2016年11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上面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3名已逝女教師均任教於復旦大學,擁有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海歸博士學歷,正當事業如日中天,才華橫溢之時,這些鮮活的生命,在最應該盛開的年紀卻永遠地凋謝了,留下了一個個殘缺的家。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那麼,人生事業和生命到底哪個更重要呢?這個看似沒有價值的選擇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許多人往往做錯,有意或無意中選擇了前者,日復一日地在錯誤的軌跡上運轉。最終造成健康赤字,疾病纏身,過早離世,留下諸多人生憾事。人生的意義或價值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柳鄉人認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活著才是王道,健康才是財富。一個人不管理想多麼遠大,目標多麼雄偉,沒有了健康,沒有了身體,沒有了生命,一切都無從談起,全部歸零。生命高於一切!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成功的夢。為此,十多年寒窗苦讀,留洋求學,換來了夢寐以求的「博士」學歷,找到了自己心儀合適的工作。但許多人為了打好事業的基礎,常常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於娟曾經這樣後悔:「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

健康和生命是事業的前提和基石。每個人都懂這個道理。但很遺憾的是,很多網友,一邊嘆息著這些年輕的早逝的生命,卻一邊又在重復著跟她們過去同樣的生活,他們的生物鍾總是沒有作息規律,他們的雙腳總是邁不出狹小的房間,他們的胃總是時大時小,眼睛總是充滿了血絲……

世事本無常,一切皆塵埃。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種:晚年喪子,中年喪妻,幼年喪母。以上三名曾經的才女,卻以早謝的人生,給自己的父母、丈夫、子女留下了不盡的悔恨和追思。這樣的悲劇和不幸對於生者,是多麼大的不幸和悲哀啊!努力和拼搏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蘋果公司CEO喬布斯只上了一個學期的大學,但這並不妨礙他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21歲與人合作創辦蘋果公司,三十多年來一直是IT界的風雲人物,這是一個常人在改變著自己不平凡的生活。很多東西,只有當我們快要失去的時候才倍感珍貴。生命如此,感情如此,親情也如此。在生死臨界點降臨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加點,給自己太多的身心壓力,買房買車的所謂需求,這些都是過眼煙雲。如果有時間,和相愛的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溫暖和幸福。漫漫人生路,欲速則不達。降低目標,減緩壓力,才能享受生活,這才是生命的本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生命是有限的,事業是沒有窮盡的。順其自然,量力而行,輕裝前進,才是對待生命的本來態度。一覽眾山小,是王者風范;沿途看風景,是生活的智者。敬畏生命,從健康生活開始。

好好地活著就是事業,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成功,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幸福,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孝順,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稱職,你信嗎?答應我,我的朋友,以及看到這個回答的每一個讀者,為了父母、家人和孩子,請一定要保重身體,健康地活著。

熱點內容
大學畢業證上有專業嗎 發布:2024-10-22 07:47:23 瀏覽:703
鄭州博士生導師陳河州 發布:2024-10-22 07:45:44 瀏覽:297
中南民族大學大學宿舍 發布:2024-10-22 07:24:13 瀏覽:820
大學生畢業後當兵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4-10-22 07:23:36 瀏覽:603
邢台大學生 發布:2024-10-22 07:13:55 瀏覽:483
河北工業大學研究生專業 發布:2024-10-22 07:13:55 瀏覽:320
大學生變彘 發布:2024-10-22 07:13:19 瀏覽:740
同濟大學有什麼專業 發布:2024-10-22 07:11:06 瀏覽:625
南昌航空大學上下課時間 發布:2024-10-22 07:09:37 瀏覽:653
美國大學戲劇表演 發布:2024-10-22 07:09:35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