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武漢大學水稻教授

武漢大學水稻教授

發布時間: 2024-10-30 06:50:56

A. 陳華癸硝化微生物

在對中國水稻土形成與分類存在爭議的時代,陳華癸以其對水稻生產重要性和特殊肥力的洞察,率先開展了對夏水冬旱稻田中氨態、硝態氮季節性變化的研究,開創了中國水稻土營養元素生物循環的新篇章。1948年,他在《武漢大學理科季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長江流域稻田中,無論旱季還是水季,均有氨化作用進行,且在蓄水條件下,氨態氮是氮素的主要來源。冬季排水後,由於氧氣增加,硝化作用顯著增強,硝態氮與氨態氮同樣關鍵。然而春季灌水後,反硝化作用使硝態氮大量減少,僅存少量。


50年代中期,陳華癸指導研究生,深入研究了綠肥翻耕蓄水種稻後微生物群落的變化,涉及優勢種類、兼厭氧性細菌的發展、氨化細菌的種類、纖維素和卵磷脂的分解機制等。1956年在國際土壤學大會上,他詳細討論了水稻土微生物學特性,1957年在中蘇稻作科學會議上,他的《水稻土中植物營養元素的生物循環》報告全面總結了元素循環,指出了水稻土碳、氮、磷、硫、鐵等元素的生物學特性,並提出了水旱稻田的獨特循環特點。這些發現對早期中國水稻土微生物和植物營養元素研究具有開創性影響。


陳華癸對水稻土微生物研究的另一重大貢獻是發現了兼厭氣性硝化微生物進行亞硝化作用。他在1964年第八屆國際土壤學大會上發表的論文,打破了自維洛格拉斯基以來普遍認為硝化作用需氧的觀念,證明了厭氧亞硝酸細菌的存在。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理論,對水稻土無機氮轉化和損失的理解產生了深遠影響。


即使進入90年代,陳華癸雖已年邁,但他仍帶領科研人員,專注於共生結瘤固氮的分子遺傳學研究,以智慧和熱情繼續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1)武漢大學水稻教授擴展閱讀

陳華癸,著名土壤微生物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對水旱兩作稻田的微生物區系、營養物質的生物循環,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紫雲英根瘤菌是一個獨立的互接種族,對紫雲英根瘤菌劑的生產和大面積推廣應用起了開創的作用。為華中農業大學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熱點內容
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4-11-24 08:15:40 瀏覽:962
仙林大學城賓館轉讓 發布:2024-11-24 08:15:34 瀏覽:96
山西財大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發布:2024-11-24 08:12:33 瀏覽:745
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 發布:2024-11-24 08:01:21 瀏覽:920
清華大學2015秋學期退課時間 發布:2024-11-24 07:59:55 瀏覽:656
n南京中醫院大學研究生 發布:2024-11-24 07:52:11 瀏覽:123
北京師范大學蕪湖附屬中學 發布:2024-11-24 07:24:52 瀏覽:612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黎 發布:2024-11-24 07:24:43 瀏覽:843
大學城科目二合場 發布:2024-11-24 07:18:27 瀏覽:819
廣西大學研究生院選課 發布:2024-11-24 07:14:06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