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德國大學教授講義

德國大學教授講義

發布時間: 2024-11-02 04:14:25

⑴ 德國大學都是怎麼上課的

相比中國而言,德國大學在課程設置上要更加豐富一些。一般是以德語授課為主。

Vorlesung(大課)

Vorlesung和中國的課程設置最相似,一名高校教師圍繞著某一特定的主題作報告。通常課堂上並不進行討論,對前來上課的學生人數也沒有限制。下課之前教授有時會留給學生一定時間提問,如果你有在上百人面前提問的勇氣的話,也不失為表現自己的好時機。

Seminar(研討課)

Seminar簡單來說就是「小課」。一般由10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在教授的指導下對課題進行研討,結束時上交一個報告。因為人數少,所以課堂上以互動為主,經常會讓大家做個Referat(課堂展示)然後討論。

Tutorium(課後輔導課)

輔導課(Tutorium)的任務是深化講座課或者研討課上傳授的知識內容。由大學高年級的學生擔任輔導員(Tutoren)進行上課。

其實樓主如果打算申請出國留學,可以考慮國內的一些正規的院校辦學,中外合作辦學,國內的211 和 985
大學與國外名校合作,渠道正規,畢業後所得的畢業證教育部也認可。

目前國內的合作辦學有: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等,樓主想了解的話可以直接去網上問一下!

⑵ 德國大學教授的頭銜主要有哪些

剛好我之前對這個話題有興趣,我來簡單舉例說下我的見聞吧。這里只討論「教授」。


栗子1:「技術熱力學學院」的大Boss ,Ulrich Maas,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 Prof. Dr. rer. nat. habil. Ulrich Maas

解釋:Prof.=Professor (教授),Dr.=Doktor (博士),rer. nat.=rerum naturalium (是拉丁語,德語是Naturwissenschaft=自然科學),habil.=Habilitation(取得在大學授課資格,博士畢業生專為獲取教授資格所寫的科研論文),Ulrich (名)Maas(姓)

中文大致翻譯:自然科學博士、獲得大學授課資格、教授 Ulrich Maas。


栗子2:「連續介質力學學院」的大Boss,Thomas Böhlke,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 Prof. Dr.-Ing. habil.Thomas Böhlke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Dr.-Ing.=Doktor der Ingenieurwissenschaften(工程學博士)

中文大致翻譯:工程學博士、獲得大學授課資格、教授Thomas Böhlke。


栗子3:「工程信息管理學院」的大Boss,Jivka Ovtcharova,她的官方頭銜如下:

  • Prof. Dr. Dr.-Ing. Dr. h. c. Jivka Ovtcharova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Dr. h. c.=Doctor honoris causa(Ehrendoktor 名譽博士),也就是說她有兩個博士頭銜,一個是工程學博士,一個是名譽博士。

中文大致翻譯:工程學博士、名譽博士、教授Jivka Ovtcharova。


栗子4:「哲學系」的大Boss,Mathias Gutmann,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 Prof. Dr. Phil.Mathias Gutmann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Phil.=Philosophie(哲學)

中文大致翻譯:哲學博士、教授Mathias Gutmann。


大致就這些種類吧,如果我再看到別的再來補充。

不明白追問。

⑶ 現在的德國大學還是那種自由選課的模式嗎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自由,德國等歐美大學,學制相對輕松,不像中國這么死板,但是絕對不是很多中國人想像的那樣自由。

每個學校,每個專業,首先都有自己的學習和考試安排,這個是每個學生上課的前提,不管你怎麼自由,這個安排的學習和合考試順序都是必須完成的,不通的人只是根據個人情況,完成的快慢有差別而以。

因為很多課程都是有先後順序前後相關的,必須按照順序進行,只是怎麼合理安排這些具體學習考試,則由學生自己決定,有些人的可能沒准備好,或者錯過某1門考試,就可能極大地拉大學習的進度,於是就造就了很多晚畢業甚至畢不了業的。

到高等級的學習階段,如master, hauptdiplom這些,仍然有必修的課程,這個時候,一般各個專業下的研究所會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各開設7,8門課程等,這時候每個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將其中的,1到2個方向作為自己發展的俄主要方向或者副修方向,這時研究所等以自己的內容吸引學生,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折教授,這些是比較自由的。

至於其他的課程,學生有興趣,只要有時間,隨便上什麼都行,課可以隨便上,只是不能參加考試而已,相當於去旁聽而已,沒人管。這些德國課堂是很自由,遲到,早退,缺席這些都無所謂,只要你不幹擾教授上課,影響課堂秩序就行。只是缺課太多,錯過一些重要的事情安排,這個就只能怪個人了。

因為德國的書價很貴,所以基本所有課程都沒有正式的教材,要麼去網上下載電子版自己列印,要麼就的每節課抄筆記咯,所以雖然可以隨便翹課,德國課堂的出席率一般還是比較高的。

所以,德國的學習,學制是規定好的,具體進度自己控制,選折相對自由,但是太自由,付出的代價就是更多時間。

⑷ 德國大學的哲學系都講哪些課程啊與中國大學的哲學系有什麼不同

差別大約有:1.沒有專門的哲學史課程,哲學史課程一般並入哲學導論
2.有大量的原著導讀課程,分為初級研討班和高級研討班
3.每個教授每學期更新講座或研討班內容,所以沒有固定的內容,每學期課程需在網上查詢
4.教授還有權開設專業高級研討課程
5.德國大學哲學系課程一般需輔修其他文科專業課程
6.古典語言(主要是拉丁語和希臘語)是必修課程

⑸ 固態電池大佬--德國吉森大學教授Jürgen Janek:原位阻抗深入剖析「孔」對固態電池鋰金屬負極的影響

固態鋰金屬電池,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方向,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展現出更高功率密度、安全性和更長使用壽命的潛力。然而,固態鋰金屬電池在倍率性能上相較於傳統液體電解質電池有所不足,其主要原因在於鋰-固體電解質界面的不穩定性,特別是固體電解質微觀結構對鋰電沉積的影響。在鋰負極中,快速形成的孔隙結構導致電極表面粗糙化,進而使鋰在電剝離過程中與電解質的接觸面積減少。這一過程引起鋰金屬在界面處發生快速且不均勻的韌脆轉變,局部收縮電阻快速累積,導致過電壓增加。因此,理解鋰負極孔結構形成的基本機理對於改善固態鋰金屬電池的倍率性能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近期,德國吉森大學Jurgen Janek課題組在Matter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固態鋰對稱電池中鋰負極孔結構對性能的影響。該研究利用原位阻抗技術,系統地分析了鋰負極孔隙結構的形成機理,為開發高倍率和高循環性能的固態鋰金屬電池提供了重要指導。研究亮點包括通過機械和熱處理方式調控鋰金屬表面的組織結構,結合先進的表徵技術和理論分析,揭示了鋰負極表面孔隙結構形成的具體機制。

研究團隊通過實驗方案示意圖(圖1)和原位電化學阻抗測試(圖2),系統研究了不同鋰負極微觀結構(細小晶粒、粗大晶粒和退火處理後的樣品)對固態鋰金屬電池性能的影響。通過SEM(圖3)和AFM(圖4)表徵技術,揭示了不同熱/機械處理下鋰負極表面紋理特徵的變化,發現經過不同處理過程的鋰負極顯示出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結構。

研究進一步分析了孔隙形態對阻抗的影響(圖5),發現孔隙的分布和形態顯著影響鋰負極的電化學性能。在高頻區域內,均勻分布的淺孔(圖4E)表明介電傳導,孔形態與阻抗行為無關;而在低頻區域內,非常寬且深的孔會導致電極面積減小,增加本體和晶界阻抗。此外,孔隙形態與界面接觸應力的關系(圖6)表明,孔的形成導致應變增加,影響電化學剝離過程中的接觸應力和界面阻抗,進一步影響鋰金屬負極的性能。

孔形成機理(圖7)是一個多因素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涉及鋰製造過程中的塑性各向異性、電剝離期間的應變動力學、位錯的分布和動力學、動態恢復/再結晶、蠕變、表面擴散等因素。孔的形成有助於電剝離期間輸送更多電荷,但會導致鋰金屬形態的嚴重變化。研究結果為固態鋰金屬電池的失效機制提供了理論支持,對推動固態鋰金屬電池的實用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閩北大學城 發布:2024-11-24 05:22:30 瀏覽:182
平房區大學城賓館 發布:2024-11-24 05:21:47 瀏覽:182
中山大學畢業體檢時間 發布:2024-11-24 05:21:06 瀏覽:746
2016陝西一本大學名單 發布:2024-11-24 05:17:57 瀏覽:336
我在京東上大學 發布:2024-11-24 05:10:45 瀏覽:403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發明 發布:2024-11-24 05:09:21 瀏覽:815
上海理工大學光電專業 發布:2024-11-24 04:56:15 瀏覽:785
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發布:2024-11-24 04:50:39 瀏覽:987
浙江大學錄取時間 發布:2024-11-24 04:49:13 瀏覽:537
大學生兼職軟體 發布:2024-11-24 04:49:05 瀏覽:614